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9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疫情时代下“准副高”教师的抉择--告别“青焦”烦恼,筑牢“青椒”特色
1
作者 李翔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2期44-48,共5页
青年教师作为高等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资历尚浅、资源不足等问题,又被戏称为“青椒”,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工作的深入,高级职称的评审成为他们当前最大的考验。而后疫情时代的开启,“青椒”们迎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青年教师作为高等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资历尚浅、资源不足等问题,又被戏称为“青椒”,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工作的深入,高级职称的评审成为他们当前最大的考验。而后疫情时代的开启,“青椒”们迎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从疫情背景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的线上教学、课程思政等方面为切入点,对照其自身特点和规律,重点分析总结其内在的压力和困境,并结合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从多个角度去应对新环境背景下青年教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为高校青年教师提供合理规划个人职业道路相应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高 青年教师 后疫情 课程思政 线上教学
下载PDF
近160年西北太平洋副高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台风年际变化的影响
2
作者 柴博语 徐峰 +6 位作者 徐建军 韩利国 陈思奇 李雅洁 季倩倩 杨金艺 张韶晶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6-288,共13页
研究着眼于上百年尺度西太副高及台风活动变化特征,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百年来台风活动特性及其与西太副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160a副热带高压的范围增大、强度增强,在1980年前后,副高平均北界明显北抬,西脊点明显西伸,... 研究着眼于上百年尺度西太副高及台风活动变化特征,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百年来台风活动特性及其与西太副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160a副热带高压的范围增大、强度增强,在1980年前后,副高平均北界明显北抬,西脊点明显西伸,这种变化与经向环流(Hadley环流)和纬向环流(Walker环流)的变化相关,Hadley环流下沉支(wh)对西太副高关键区的副高强度(h)存在正影响,Walker环流上升支(ww)则存在负影响;(2)各区域1930年后台风影响时长和年频数均增加。而1975—2020年时段西北太平洋台风年平均影响时长与1930—1975年时段相比有所下降,但发生年频率无明显变化;华南地区的年影响时长与年频数没有明显变化,但我国华东沿海地区台风的年影响平均时长与年频数均显著增加。Hadley环流下沉支、Walker环流上升支、副高强度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范围向西向北伸展及各区域发生频率显著相关,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西太副高 百年尺度 CMIP
下载PDF
大气扰动分解技术在副高边缘大暴雨落区精细化分析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楠 陈宏 +1 位作者 杨晓君 韩婷婷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0-828,共9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再分析资料,基于大气扰动分解技术,对2012年7月华北东部两次副高边缘大暴雨事件进行扰动分析。结果表明:边界层及对流层低层扰动辐合中心与副高边...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再分析资料,基于大气扰动分解技术,对2012年7月华北东部两次副高边缘大暴雨事件进行扰动分析。结果表明:边界层及对流层低层扰动辐合中心与副高边缘大暴雨中心有较好地对应关系;扰动锋区和扰动比湿大值区(4 g·kg^(-1))叠加的区域与大暴雨落区相对应,与切变线类暴雨不同,副高边缘暴雨中心并不是出现在冷暖空气対峙扰动(0℃线)的位置,而是发生在扰动锋区内的暖区一侧(扰动温度0℃以南);两次过程均存在自南向北的水汽通道,且水汽在输送过程中不断得到抬升,大暴雨落区对应的扰动水汽通量散度中心分别达到-6.8×10^(-8) g·cm^(-2)·hPa^(-1)·s^(-1)和^(-1)1.9×10^(-8) g·cm^(-2)·hPa^(-1)·s^(-1),为大暴雨的形成提供了较好地水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扰动分解技术 副高边缘 扰动辐合中心 扰动锋区 扰动水汽通量辐合中心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映射的梅雨期西太副高分型及降水特征研究
4
作者 高佳琦 李东宇 +1 位作者 朱晓晨 王灿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97-1405,共9页
为了研究梅雨期西太副高(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WPSH)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梅雨降水的影响,利用1951—2016年西太副高监测指数,采用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OM)方法对梅雨期西太副高进行聚类分析,得到9种SOM分型,并利... 为了研究梅雨期西太副高(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WPSH)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梅雨降水的影响,利用1951—2016年西太副高监测指数,采用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OM)方法对梅雨期西太副高进行聚类分析,得到9种SOM分型,并利用中国1 km分辨率逐月降水量数据集和中国雨季历年信息表进行不同西太副高分型下梅雨降水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9种梅雨期西太副高分型对应着多种不同的梅雨降水特征,纬向上,当西太副高偏东时,梅雨区降水强度偏低,反之则强度偏高。经向上,在西太副高主体位于中国陆地的前提下,脊线指数高于25°N时,梅雨区大部被副热带高压控制,整体降水偏少且有小幅度南少北多态势;脊线指数偏低时,副高控制梅雨区南部边缘或更南地区,水汽输送导致降水整体偏多。得到了不同类型副高与梅雨降水特征的对应关系,说明SOM方法能较好地对副热带高压等气象要素做出客观分型,并指导开展气候现象的相关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西太副高(WPSH) 自组织映射(SOM) 降水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建立期间副高带断裂和东撤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34
5
作者 何金海 温敏 +1 位作者 施晓晖 赵巧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8-330,共13页
使用 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 (SCSMEX)资料和日本气象研究所 (MRI)所提供的TBB资料 ,分析了南海夏季风建立期间副高带断裂和东撤过程的主要特征及其可能机制 .发现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的断裂 (低层早于高层 )和印缅槽 (或孟加拉湾槽 )的形... 使用 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 (SCSMEX)资料和日本气象研究所 (MRI)所提供的TBB资料 ,分析了南海夏季风建立期间副高带断裂和东撤过程的主要特征及其可能机制 .发现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的断裂 (低层早于高层 )和印缅槽 (或孟加拉湾槽 )的形成是南海夏季风建立的重要前期征兆之一 ,也为副高东撤和南海夏季风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条件 .斯里兰卡附近低涡的持续北移是副高断裂和印缅槽建立过程的显著特征 .分析表明 ,南海夏季风建立之前 ,印度半岛的感热加热和中南半岛的潜热加热所激发的气旋性流场在孟加拉湾地区是相互迭加的 ,这有利于孟加拉湾低涡活动和低槽的形成 ,这可能是副高断裂和印缅槽活跃的机制 .伴随着印缅槽前西南气流和赤道印度洋西风扰动的东传以及南海地区中低纬的相互作用 ,南海夏季风建立 .南海夏季风爆发期间 ,副高东撤、季风加强和对流加热之间存在一种正反馈作用 ,这导致了副高的连续东撤和南海季风的“爆发性”以及各种要素的突变特征 .当南海季风对流减弱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 副高断裂 机制分析 副高东撤
下载PDF
近赤道海温影响西太平洋副高的小波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余丹丹 张韧 +1 位作者 董兆俊 何金海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3-599,共7页
利用小波分解、相关分析、解释方差及位相对比方法,分析讨论了近赤道海温与西太平洋副高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结构特征与对应关系。分析表明,不同海域海温变化与副高活动的幅值和位相存在明显的多尺度特征和强度差异,不同海域的海温热力... 利用小波分解、相关分析、解释方差及位相对比方法,分析讨论了近赤道海温与西太平洋副高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结构特征与对应关系。分析表明,不同海域海温变化与副高活动的幅值和位相存在明显的多尺度特征和强度差异,不同海域的海温热力作用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显著影响和制约西太平洋副高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高 海温变化 赤道 小波多尺度分析 副高活动 位相 海域 相关分析 利用 温热
下载PDF
夏季副高位置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福建干旱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许金镜 林新彬 温珍治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3-369,共7页
本文应用子波分析和功率谱等方法揭示夏季副高脊线位置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脊线位置与福建夏季干旱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夏季副高脊线位置在20世纪80年代是异常偏南的频发时段,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是异常偏北的频发时段;且存在较为明... 本文应用子波分析和功率谱等方法揭示夏季副高脊线位置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脊线位置与福建夏季干旱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夏季副高脊线位置在20世纪80年代是异常偏南的频发时段,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是异常偏北的频发时段;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准3~5、7、9a和13a周期振动,特别是准9a的周期振动相当显著(2)夏季副高脊线位置处于偏南(北)状态时,福建夏季易于(不易于)出现干旱;(3)夏季副高南界位置处于偏南(北)状态时,将影响到福建夏季降水;2003年夏季副高南界位置偏南与福建夏季严重干旱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振动对中低纬度地区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副高脊线 规律 副高南界 夏季干旱
下载PDF
副高控制下两次局地短时暴雨的中尺度对比分析
8
作者 黄艳 杨旺文 夏晓丰 《浙江气象》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利用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MICAPS数据、卫星云图及双偏振雷达等多源气象观测数据,对2021年8月16日和9月6日浙中两次短时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两次短时暴雨均为发生在副热带高压控制背景下的准正压型强对流天气,... 利用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MICAPS数据、卫星云图及双偏振雷达等多源气象观测数据,对2021年8月16日和9月6日浙中两次短时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两次短时暴雨均为发生在副热带高压控制背景下的准正压型强对流天气,其触发系统为流场强迫的地面中尺度辐合中心/辐合线;从10 min雨量随时间表现可见,前者为持续时间约为0.5 h的类双峰型分布,后者则呈单峰型分布;两者都是受维持时间为2~3 h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影响,前者由多个中γ尺度对流云团先后影响造成,前后两个强降水时段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不同,后者是由单个中γ尺度对流云团引起,强降水时段与云顶黑体亮度温度(TBB)的低值区对应,呈现出低质心降水,降水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短时暴雨 副高控制 准正压 中尺度特征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执业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前服务基层有关问题的通知
9
作者 《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3年第16期15-17,共3页
皖卫函〔2023〕152号各市及广德市、宿松县卫生健康委、省直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及国家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规范我省医疗卫生人才为基层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皖卫函〔2023〕152号各市及广德市、宿松县卫生健康委、省直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及国家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规范我省医疗卫生人才为基层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现就执业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前到基层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业医师 副高级职称 省直有关单位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医疗卫生人才 服务基层 基本医疗卫生 职称制度改革
下载PDF
山东夏季降水与西太平洋副高强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瑞峰 赵钢 +1 位作者 袁超 张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4216-14219,共4页
应用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对山东省50年(1953~2002年)夏季(6、7、8月)的实况降水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全省夏季降水的变化趋势,并对夏季降水变化与同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及副热带高压强度进行相关计算,分析了西... 应用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对山东省50年(1953~2002年)夏季(6、7、8月)的实况降水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全省夏季降水的变化趋势,并对夏季降水变化与同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及副热带高压强度进行相关计算,分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山东夏季降水趋势的影响,为利用副高脊线位置及副高强度等副高特征量,预报山东夏季降水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夏季降水 副高脊线位置 副高强度指数
下载PDF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时与夏季副高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克慧 《浙江气象》 2002年第2期7-10,共4页
通过对夏季副高的各特征量和综合指数的分析 ,找出副高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处于冷暖位相 (即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 )的相关关系 ,从而通过海温的异常可以预测次年夏季副高的强弱及位置 ,对我国夏季大范围降水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测。
关键词 海温异常 西太平洋副高 副高综合指数 海-气综合强度指数 厄尔尼诺 拉尼娜
下载PDF
太阳黑子活动与副高强度等参数关系的分析及预测
12
作者 谢炯光 林钦畅 +1 位作者 纪忠萍 刘春霞 《广东气象》 2000年第z1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太阳黑子 概率 副高面积指数 热带气旋活动 副高脊线 气候预测 降水趋势 预报方程 西脊 高强度
下载PDF
副高各指数对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
13
作者 林中冠 马东雷 《科技资讯》 2014年第5期34-34,共1页
本文利用了1951年至2005年去掉2003年的54年的NCEP/NCAR夏季500hPa高度场资料得到的副高5个指数与同期中国江淮地区42个站降雨建立多元回归方程,通过分析副高5个指数的偏回归系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研究了副高各指数对江淮地区夏季... 本文利用了1951年至2005年去掉2003年的54年的NCEP/NCAR夏季500hPa高度场资料得到的副高5个指数与同期中国江淮地区42个站降雨建立多元回归方程,通过分析副高5个指数的偏回归系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研究了副高各指数对江淮地区夏季降水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影响,结果表明,副高各指数对江淮地区降水的回归分析影响中,6月份最为显著,7月份次之,8月份最差。后以2003年为个例综合分析得到,对于江淮地区的降水量多少来讲,副高各指数并没有明显的决定意义,影响的只是雨带的位置,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脊线与北界指数,只看副高的强弱来判断江淮地区的降水量是不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高 副高指数 江淮地区 降水
下载PDF
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年际变化及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云凡 陈权亮 郑飞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33,共10页
利用NCEP/NCAR Reanalysis Ⅱ资料计算1979—2014年3项副高指数,并根据异常副高指数筛选副高异常年份发现副高在正位相年期间较气候态面积更大,西伸脊点偏西,脊线偏南;负位相年情况相反。此外,通过对副高异常年份海温异常场水汽通量场... 利用NCEP/NCAR Reanalysis Ⅱ资料计算1979—2014年3项副高指数,并根据异常副高指数筛选副高异常年份发现副高在正位相年期间较气候态面积更大,西伸脊点偏西,脊线偏南;负位相年情况相反。此外,通过对副高异常年份海温异常场水汽通量场及环流形势分析得出结论:正位相年年间前冬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水汽通量在长江中下游集聚,东亚副热带季风环流偏弱、梅雨锋区环流加强并且500 hPa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发展、200 hPa南亚高压东伸偏东均有利于副高位置偏南,西伸加强;负位相年与正位相年环流形势相反。结果表明:西太副高异常不仅受前期海温影响,同期水汽通量、大气环流形势等对副高影响的同样不可忽视,这为副高预测提供了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高指数 副高异常 环流形势
下载PDF
低空急流在副高西北侧连续性暴雨中的触发作用 被引量:105
15
作者 顾清源 肖递祥 +2 位作者 黄楚惠 师锐 陈茂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67,共9页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高空及地面资料,对2008年9月22—26日四川盆地西北部连续性暴雨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产生在副高异常强盛和强台风黑格比登陆西进的环流背景下,过程期间500hPa无低值系统...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高空及地面资料,对2008年9月22—26日四川盆地西北部连续性暴雨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产生在副高异常强盛和强台风黑格比登陆西进的环流背景下,过程期间500hPa无低值系统影响,暴雨的主要触发系统是副高和台风外围持续强劲的东南风低空急流,持续的东南风低空急流为暴雨区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急流最大风速出口区辐合及地形抬升为暴雨形成提供了辐合上升的动力条件,过程期间暴雨区位于一个稳定正环流的上升支中。另外,冷空气在此次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急流 副高 暴雨
下载PDF
副高、极涡因子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85
16
作者 黄嘉佑 刘舸 赵昕奕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7-526,共10页
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 (SVD)分别分析了北半球副高指数和北半球极涡指数对我国夏季降水 ( 6~ 8月 )的影响 ,并详细讨论了对我国夏季降水影响重大的具体关系 ,以及它们影响的区域情况。研究发现 ,我国夏季降水主要受前期冬季极涡强弱的影... 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 (SVD)分别分析了北半球副高指数和北半球极涡指数对我国夏季降水 ( 6~ 8月 )的影响 ,并详细讨论了对我国夏季降水影响重大的具体关系 ,以及它们影响的区域情况。研究发现 ,我国夏季降水主要受前期冬季极涡强弱的影响。冬季副高因子的影响是半球范围的 ,而春季副高因子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我国南部的副高系统。综合研究极涡、副高两者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要比分别研究它们各自的影响所得模态的代表性好 ,预报价值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奇异值分解 副高 极涡
下载PDF
我国南方洪涝暴雨期西太平洋副高短期位置变异的特点及成因 被引量:37
17
作者 王黎娟 陈璇 +1 位作者 管兆勇 何金海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7-1057,共11页
利用NCEP/NCAR多年逐日再分析资料、美国环境预报中心CMAP(NOAA NCEP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erged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候平均降雨量资料以及全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对华南前汛期和江淮梅雨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过程中西太... 利用NCEP/NCAR多年逐日再分析资料、美国环境预报中心CMAP(NOAA NCEP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erged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候平均降雨量资料以及全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对华南前汛期和江淮梅雨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过程中西太平洋副高短期位置变异的异同及其可能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和江淮大范围持续性暴雨期间,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均比同期气候平均值异常偏南偏西,且强度偏强。华南暴雨期间,副高西北侧华南地区以及西侧孟加拉湾地区存在异常强烈的视热源和视水汽汇;江淮暴雨期间,副高北侧江淮流域及西侧孟加拉湾地区也存在异常强烈的视热源和视水汽汇。运用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理论,研究非绝热加热对西太平洋副高短期位置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副高位置的短期变异与非绝热加热场及其配置有密切联系。华南暴雨期间,副高西北侧边缘的华南地区加热场可在短期内迫使副高东撤南退;江淮暴雨期间,副高北侧江淮流域加热场的存在不利于副高北进,而西侧较远处孟加拉湾热源会诱导副高西伸,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副高在江淮以南维持,且会明显西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江淮 大范围持续性暴雨 西太平洋副高 非绝热加热
下载PDF
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梅雨期西太平洋副高结构和活动特征及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量:45
18
作者 赵兵科 姚秀萍 吴国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1-779,共9页
通过资料分析和诊断, 揭示了在2003年6~7月淮河流域暴雨期间, 西太平洋副高相对偏北并且呈现南北变化相对稳定、东西变化明显的特征; 强劲而稳定少动的中纬度西风急流使得西太平洋副高难以北抬, 从而造成了淮河流域降雨带的稳定少动. ... 通过资料分析和诊断, 揭示了在2003年6~7月淮河流域暴雨期间, 西太平洋副高相对偏北并且呈现南北变化相对稳定、东西变化明显的特征; 强劲而稳定少动的中纬度西风急流使得西太平洋副高难以北抬, 从而造成了淮河流域降雨带的稳定少动. 同时, 分析表明每一次雨锋的出现伴有高层南亚高压的东伸, 并诱发500 hPa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至我国沿海, 导致淮河流域多雨, 江南干旱高温.分析还发现高、低空副热带高压影响天气系统发展的如下机制: (1) 沿30°N东伸的高层南亚高压脊在东部30°N以北地区引起辐散和上升, 在30°N以南地区引起辐合和下沉; (2) 江南高层的辐合下沉气流在中低空的辐散增强了局地的负涡度, 诱发西太平洋副高西伸; (3) 沿增强了的西太平洋副高西北侧的偏西南气流在30°N以北辐合, 增强了局地的上升运动, 为暴雨的产生创造了大尺度的背景流场; (4) 副高西北侧的暴雨加强了低空的南风和高层的北风, 从而使高层东伸的南亚高压和低层西伸的西太平洋副高在我国东部稳定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高 南亚高压 暴雨 西风急流 阻塞高压
下载PDF
90年代西太平洋副高异常的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龚道溢 王绍武 +1 位作者 杨义文 赵振国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8-13,共6页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是影响我国东部降水的主要因子之一。监测和研究副高的活动对预测我国东部汛期降水有重要意义。但90年代副高特征量出现连续异常,分析指出,特征量的这种异常并不代表副高活动真正异常,而是与计算特征量所...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是影响我国东部降水的主要因子之一。监测和研究副高的活动对预测我国东部汛期降水有重要意义。但90年代副高特征量出现连续异常,分析指出,特征量的这种异常并不代表副高活动真正异常,而是与计算特征量所用资料的变更有关。对1991年11月到1996年2月使用T42模式资料期间的500hPa高度,利用NCEP/NCAR重分析资料进行了订正,并重新计算了此期间的副高诸特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副高异常 订正 副热带高压 气压
下载PDF
利用神经网络计算方法建立太平洋副高活动的预报模型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韧 蒋国荣 +1 位作者 余志豪 蒋全荣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4-483,共10页
基于赤道附近海温和副热带高压相关性的观测和研究事实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 BP模型及其优化算法建立了近赤道海温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之间的预报模型 .该模型可根据月平均的近赤道海温和副高面积指数的前期分布 ,预报出其后 ... 基于赤道附近海温和副热带高压相关性的观测和研究事实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 BP模型及其优化算法建立了近赤道海温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之间的预报模型 .该模型可根据月平均的近赤道海温和副高面积指数的前期分布 ,预报出其后 3个月副高面积指数的基本走向和变化趋势 .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预报模型 赤道海温 太平洋副高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