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子模拟的功能单体筛选用于毒死蜱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
1
作者 王斌 李玉珍 +2 位作者 肖怀秋 刘畅宇 王维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4期42-49,共8页
以毒死蜱(Chlorpyrifos, CPF)为模板,采用Materials Studio分子模拟(Molecular simulation, MS)软件及紫外光谱法分析不同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间相互作用,并通过吸附实验验证最优功能单体。在测试的5种功能单体中,4-乙烯基苯甲酸(4-Vinyl... 以毒死蜱(Chlorpyrifos, CPF)为模板,采用Materials Studio分子模拟(Molecular simulation, MS)软件及紫外光谱法分析不同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间相互作用,并通过吸附实验验证最优功能单体。在测试的5种功能单体中,4-乙烯基苯甲酸(4-Vinylbenzoic acid, VBA)与CPF相互作用能最小(-12.063 3 kcal/mol),预组装所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最好。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以VBA为功能单体制备的MIPs相比于以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及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制备的MIPs拥有更优异的吸附容量,VBA与CPF物质的量比为1∶2时所制备的MIPs对CPF有高效的特异性识别能力。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其他类型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和识别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模拟 功能单体 筛选 吸附
下载PDF
基于双功能单体的Ni(Ⅱ)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洪玉文 汪鑫 +3 位作者 付冬雪 王贵芳 罗甘滨 成会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Ni(Ⅱ)离子为模板离子,α-甲基丙烯酸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双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Ni(Ⅱ)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实验条件进行系统优化,制备了16种Ni(Ⅱ)离...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Ni(Ⅱ)离子为模板离子,α-甲基丙烯酸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双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Ni(Ⅱ)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实验条件进行系统优化,制备了16种Ni(Ⅱ)离子印迹复合膜[Ni(Ⅱ)-IICMs]和相应的非印迹复合膜(NICMs),得出制备Ni(Ⅱ)-IICMs的较优实验条件。采用平衡吸附实验对Ni(Ⅱ)-IICMs和NICMs进行吸附量和印迹因子评价,结果表明:在较优实验条件下制备的Ni(Ⅱ)-IICM_(8),平衡吸附量为1.286mmol/g,印迹因子为1.737。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Ni(Ⅱ)-IICM_(8)和相应NICM_(8)的内部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使用动力学吸附和等温吸附实验对Ni(Ⅱ)-IICM_(8)和NICM_(8)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Ⅱ)-IICM_(8)对Ni(Ⅱ)离子的吸附,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快速达到吸附平衡,且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都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在不同温度下,探究Ni(Ⅱ)-IICM_(8)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Ni(Ⅱ)-IICM_(8)具有良好的“温度响应性”。综上所述,说明实验研究制备的Ni(Ⅱ)-IICM_(8),有望用于实际样品中Ni(Ⅱ)离子的分离和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聚合法 Ni(Ⅱ)离子 功能单体 离子印迹复合膜 温度响应性
原文传递
含抗泥功能单体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及抗泥性能
3
作者 王光阳 宋远明 周正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4年第2期223-229,共7页
采用聚乙二醇400(PEG400)合成了一种新型抗泥功能单体(FM),并将其引入到聚羧酸减水剂(PCE)的分子结构上,制备了几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AC-PCE)。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FM和PCE进行表征,分别通过净浆流动度和砂浆流变性试验考察PC... 采用聚乙二醇400(PEG400)合成了一种新型抗泥功能单体(FM),并将其引入到聚羧酸减水剂(PCE)的分子结构上,制备了几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AC-PCE)。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FM和PCE进行表征,分别通过净浆流动度和砂浆流变性试验考察PCE在含蒙脱土(MMT)水泥净浆和水泥砂浆中的分散性能,并研究了PCE在MMT上的吸附特性。结果显示,与不含FM的聚羧酸减水剂相比,AC-PCE减少了在MMT上的吸附量,抑制了MMT的插层吸附,降低了含MMT水泥净浆经时流动度损失以及含MMT水泥砂浆的屈服应力。研究表明,AC-PCE具有良好的抗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抗泥 功能单体 PEG400
下载PDF
双功能单体改进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光催化析氢性能
4
作者 孙清 蒋绍冬 +1 位作者 牛红云 蔡亚岐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06-2713,共8页
本研究报道了一种新的三组分合成策略,可以用来提高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的光催化析氢活性.4-氨基苯甲醛(4-aminobenzaldehyde,ABA)既含有氨基又含有醛基,可以作为连接单元和调节剂改变COFs的晶体结... 本研究报道了一种新的三组分合成策略,可以用来提高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的光催化析氢活性.4-氨基苯甲醛(4-aminobenzaldehyde,ABA)既含有氨基又含有醛基,可以作为连接单元和调节剂改变COFs的晶体结构、提高其比表面积和改善晶型.光催化析氢实验表明,COFs骨架中ABA的共价整合,使三组分COFs的光催化析氢效率显著高于不含ABA的双组分COFs催化剂,其中Tp-ABAx-TAPB COF光催化析氢速率比Tp-TAPB提升了14.3倍.机理研究表明,ABA结构有效调节了材料的光学带隙大小,增强了COFs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三组分 COFs 功能单体 光催化析氢
原文传递
基于复合功能单体噻菌灵印迹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5
作者 尤晓亭 胡静 +2 位作者 张东东 唐录华 高文惠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0,232,共7页
目的:快速检测食品中噻菌灵残留量。方法:通过紫外光谱法筛选邻氨基苯酚和邻苯二胺作为复合功能单体,采用电化学分析法研究了聚合条件、洗脱条件,对传感器性能进行了评价,建立了食品中噻菌灵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在最佳条件下,该... 目的:快速检测食品中噻菌灵残留量。方法:通过紫外光谱法筛选邻氨基苯酚和邻苯二胺作为复合功能单体,采用电化学分析法研究了聚合条件、洗脱条件,对传感器性能进行了评价,建立了食品中噻菌灵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在最佳条件下,该印迹传感器对噻菌灵及其结构类似物具有特异吸附性能,且对噻菌灵的选择性最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在1×10^(-8)~1×10^(-4)mol/L,检出限为3.3×10^(-9)mol/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8.16%~100.73%,相对标准偏差(RSD)≤2.63%。结论:该传感器具有优异的印迹效应以及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与稳定性,可用于食品中噻菌灵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菌灵 复合功能单体 分子印迹技术 电化学传感器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功能单体结构对口腔正畸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吴亚娟 许飞虎 李丽 《粘接》 CAS 2023年第11期53-56,共4页
为探究功能单体结构对口腔正畸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研究以N-二甲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DMAEMA)、樟脑醌等为原料,制备了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氧基均苯四甲酸酯(PMDM),配制正畸胶粘剂,对其表征进行分析,并测试了剪切强度、硬度。结果表明,... 为探究功能单体结构对口腔正畸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研究以N-二甲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DMAEMA)、樟脑醌等为原料,制备了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氧基均苯四甲酸酯(PMDM),配制正畸胶粘剂,对其表征进行分析,并测试了剪切强度、硬度。结果表明,胶粘剂粘接强度会随着PMDM及4-META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出升高趋势;PMDM质量分数为10%时,剪切强度达到最高,为20.91 MPa;4-META质量分数为7%时,剪切强度可达到25.21 MPa;PMDM经聚合基团引发交联反应,与基质树脂相溶性好,能够减少稀释剂用量,提升胶粘剂固化物硬度及粘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单体结构 口腔正畸 胶粘剂 剪切强度 交联反应 4-META
下载PDF
甾烷类化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功能单体的筛选及MIPs制备
7
作者 马荣 原陇苗 +2 位作者 刘艳红 王之语 吴应琴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7-548,共12页
为了制备对甾烷类化合物具有特异性选择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利用紫外光谱法对预聚合体系进行筛选,确定功能单体的种类、配比及其作用方式。将3种模板分子(胆固醇、β-谷固醇、去氧胆酸)分别与4种功能单体,即丙烯酸(AA)、甲基丙... 为了制备对甾烷类化合物具有特异性选择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利用紫外光谱法对预聚合体系进行筛选,确定功能单体的种类、配比及其作用方式。将3种模板分子(胆固醇、β-谷固醇、去氧胆酸)分别与4种功能单体,即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酰胺(AM)的相互作用强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功能单体AA均可与3种模板分子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并形成稳定的预聚合体系,从而优选出AA为MIPs的功能单体。另外,通过不同比例AA紫外光谱吸光度变化和差示紫外光谱分析,显示3种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AA的最佳浓度比均为1∶4,且形成的稳定配合物构型分别为胆固醇-1AA、β-谷固醇-1AA及去氧胆酸-3AA。同时,以EDGMA为交联剂、AIBN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成功合成了MIP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显示MIPs制备良好。因此,此方法可用于对甾烷类化合物具有特异性选择能力的MIPs功能单体的筛选及其制备,并为深层—超深层烃源岩油源对比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烷类化合物 分子印迹聚合物 紫外光谱 模板分子 功能单体
下载PDF
功能单体类型及含量对耐温抗盐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李宗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3-459,共7页
针对高温高盐环境中聚合物稳定性差的问题,在胜利油田III类油藏条件下,系统对比研究了功能单体类型(AMPS、NVP和DMAM)及含量对合成耐温抗盐聚合物增黏能力、长期稳定性、渗流特征和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500~3000 mg/... 针对高温高盐环境中聚合物稳定性差的问题,在胜利油田III类油藏条件下,系统对比研究了功能单体类型(AMPS、NVP和DMAM)及含量对合成耐温抗盐聚合物增黏能力、长期稳定性、渗流特征和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500~3000 mg/L、温度为25~95℃下,聚合物AM-AMPS/20%溶液的黏度明显高于其他AMPS含量聚合物以及功能单体NVP、DMAM的聚合物AM-NVP、AM-DMAM,具有最好的增黏效果;但是当钙镁离子浓度从874.0 mg/L提高至5296.0 mg/L时,聚合物AM-DMAM/10%溶液具有最高的黏度。单体含量影响方面,AMPS单体含量越高,聚合物溶液黏度越大;而NVP和DMAM单体含量升高,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溶液黏度降低。驱油结果表明,AM-AMPS驱油采收率增幅在21.9%~24.9%,AM-NVP驱油采收率增幅在20.9%~19.8%,AM-DMAM驱油采收率增幅在22.1%~20.2%,AM-AMPS聚合物驱油能力最强(其中AM-AMPS/20%驱替采收率增幅最高为24.9%),是胜利油田III类油藏驱油潜力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聚合物驱 功能单体 耐温抗盐聚合物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早强功能单体对水泥水化热与微结构的影响
9
作者 林艳梅 朱少宏 《福建建材》 2023年第3期1-4,7,共5页
引入5种不同早强功能单体,制备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不同早强功能单体对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宏观性能、水泥水化热与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早强功能单体,可以提升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能和早期强度性能;采用红外光谱仪与凝胶... 引入5种不同早强功能单体,制备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不同早强功能单体对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宏观性能、水泥水化热与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早强功能单体,可以提升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能和早期强度性能;采用红外光谱仪与凝胶渗透色谱仪对合成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进行结构表征,产品的结构与原先设计的减水剂分子结构相符;采用水化热仪研究早强功能单体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发现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对早期水泥水化促进作用最佳;采用扫描电镜、热分析仪器研究早强功能单体对水泥硬化微结构的影响,发现早强功能单体能促进早期水化硅酸钙凝胶生长发育,影响水化产物的形貌和堆积方式,使得水泥硬化结构更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强功能单体 早期强度 水化热 微结构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反应中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间作用力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尹小英 衷友泉 +1 位作者 江一帆 罗永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11-2214,共4页
要获得吸附性能良好的非共价型分子印迹聚合物,聚合前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结合程度至关重要。而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文章采用紫外光谱并结合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了模板分子穿心莲内酯与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在3种溶剂乙腈、四氢呋喃和... 要获得吸附性能良好的非共价型分子印迹聚合物,聚合前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结合程度至关重要。而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文章采用紫外光谱并结合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了模板分子穿心莲内酯与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在3种溶剂乙腈、四氢呋喃和乙酸乙酯中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实验结果发现,穿心莲内酯与AM在乙腈溶剂中,224nm处的紫外吸收峰发生蓝移,蓝移5nm,且吸收峰增强,红外光谱中O—H伸缩振动峰发生蓝移,蓝移近8cm-1,N—H伸缩振动峰蓝移近6cm-1,表明两者之间发生较强的蓝移氢键作用力;而它们在另两种溶剂中作用力很微弱。因此,加入功能单体后光谱改变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识别点的选择性越好,由此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分子 功能单体 蓝移氢键 分子印迹聚合物
下载PDF
离子印迹聚合物功能单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朱彩艳 马慧敏 +1 位作者 张强 张田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13-3020,3074,共9页
阐述了不饱和羧酸类(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和乙烯基苯甲酸)、芳香杂环类(吡啶类、咪唑类和喹啉类)、水杨醛类希夫碱以及Salen配体等功能单体的性能、优点、用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基于上述单体制备的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特性和应用性能... 阐述了不饱和羧酸类(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和乙烯基苯甲酸)、芳香杂环类(吡啶类、咪唑类和喹啉类)、水杨醛类希夫碱以及Salen配体等功能单体的性能、优点、用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基于上述单体制备的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特性和应用性能等,展望了离子印迹聚合物功能单体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功能单体种类需要进一步丰富;二是其所具有的性能和功能等还有待于完善。其中,季铵盐化5-氯甲基水杨醛类希夫碱功能单体具有强亲水性能和多官能团特性,对其进行性能研究将会是探索此类功能单体在应用方面的热点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单体 聚合物 吸附 脱附
下载PDF
不同功能单体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林秋明 何建峰 +1 位作者 刘岚 邓芹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84-1088,共5页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用不同的功能单体合成了槲皮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测定了它们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相互作用与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四氢呋喃-氯仿(V/V 8:2)的溶剂体系中以2-乙烯基吡啶(2-VP)为功能...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用不同的功能单体合成了槲皮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测定了它们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相互作用与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四氢呋喃-氯仿(V/V 8:2)的溶剂体系中以2-乙烯基吡啶(2-VP)为功能单体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最强,吸附量为4457.52(μg)/g,通过紫外光谱法测定的结果,在该条件下槲皮素与2-乙烯基吡啶的作用力也是较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分子印迹聚合物 功能单体 吸附性能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功能单体选择与分子识别性能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车礼 赵兴丽 +3 位作者 方磊 张琪 钟璟 李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38-1943,共6页
以对羟基苯甲酸(p-HB)为模板分子,从4-乙烯基吡啶(4-VP)、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酸(MAA)3种具有代表性的单体中,选择最适宜制备p-HB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功能单体。首先采用分子力学方法计算了p-HB与功能单体4-VP、AM和MAA的结合能,其强度... 以对羟基苯甲酸(p-HB)为模板分子,从4-乙烯基吡啶(4-VP)、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酸(MAA)3种具有代表性的单体中,选择最适宜制备p-HB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功能单体。首先采用分子力学方法计算了p-HB与功能单体4-VP、AM和MAA的结合能,其强度顺序为:4-VP>AM>MAA。采用紫外光谱法分析了p-HB与各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发现其相互作用强弱顺序同样为:4-VP>AM>MAA。然后测定了由各功能单体合成的p-HB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静态饱和吸附量。结果显示,以4-VP为功能单体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饱和吸附量最大,AM次之,MAA最小。这一结果与分子力学计算及紫外光谱分析相吻合,表明4-VP为3种单体中最适宜制备p-HB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功能单体,同时表明分子力学计算及紫外光谱分析可用于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功能单体的选择。最后,考察了以4-VP为功能单体合成的p-HB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选择性,发现其对模板分子p-HB的静态吸附分配系数明显高于其他结构类似物,p-HB与同分异构体邻羟基苯甲酸(SA,o-HB)之间的吸附分离因子达到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 分子印迹聚合物 功能单体 分子力学计算 吸附
下载PDF
杯芳烃衍生物和丙烯酰胺作为复合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海因类化合物的选择性识别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卢春阳 王华芳 +4 位作者 何锡文 陈朗星 李文友 曾宪顺 张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20-1824,共5页
以杯[4]芳烃衍生物+丙烯酰胺作为复合功能单体,将其运用到分子印迹技术中,对海因类化合物R-苄基海因进行选择性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由单一的杯[4]芳烃衍生物或丙烯酰胺作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R-苄基海因的选择性均不高,而由杯[4... 以杯[4]芳烃衍生物+丙烯酰胺作为复合功能单体,将其运用到分子印迹技术中,对海因类化合物R-苄基海因进行选择性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由单一的杯[4]芳烃衍生物或丙烯酰胺作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R-苄基海因的选择性均不高,而由杯[4]芳烃衍生物+丙烯酰胺作为复合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较高的特异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功能单体 杯芳烃衍生物 丙烯酰胺 海因类化合物
下载PDF
不同功能单体对钯(Ⅱ)离子印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鹏 云惟贤 +4 位作者 董宝莲 周思 杨蛟 凌云 曹秋娥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2,共5页
分别以α-甲基丙烯酸(MAA)、4-乙烯基吡啶(4-VP)和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PdCl42-为印迹离子,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了3个钯离子印迹聚合物(ⅡP),研究了这些聚合物的识别机理和吸附特性,并通过各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和Pd(Ⅱ)与各功能单体相... 分别以α-甲基丙烯酸(MAA)、4-乙烯基吡啶(4-VP)和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PdCl42-为印迹离子,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了3个钯离子印迹聚合物(ⅡP),研究了这些聚合物的识别机理和吸附特性,并通过各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和Pd(Ⅱ)与各功能单体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研究结果,探讨了功能单体对钯离子印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AA、4-VP和AM之中,4-VP与Pd(Ⅱ)能形成4∶1稳定配合物,是最适合用作制备钯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功能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印迹聚合物 功能单体 吸附性能
下载PDF
两亲聚合物功能单体对聚集及界面行为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光 张凤英 +2 位作者 赵娟 朱玥珺 崔盈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0-188,共9页
以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共聚物(m=环氧乙烷数,n=环氧丙烷数,其中:m和n值分别对应m=16和n=18,m=16和n=6,m=16和n=2),苯基-4-戊烯(1-苯基,1,1-二苯基和1,1,1-三苯基)和1,3-双(二甲基丁基溴化铵)-2-丙烯酰氧基丙烷(碳链个数分别为8,12和16)... 以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共聚物(m=环氧乙烷数,n=环氧丙烷数,其中:m和n值分别对应m=16和n=18,m=16和n=6,m=16和n=2),苯基-4-戊烯(1-苯基,1,1-二苯基和1,1,1-三苯基)和1,3-双(二甲基丁基溴化铵)-2-丙烯酰氧基丙烷(碳链个数分别为8,12和16)作为功能单体,室内合成了系列两亲聚合物样品。通过稳态荧光实验、动态光散射、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仪器系统考察m/n值,苯基和碳链个数对两亲聚合物聚集行为和聚集体形貌的调控作用及其对油水界面性质影响。研究发现,两亲聚合物溶液在固体表面吸附后形成空间网络状结构;在溶液体相中,随着m/n值,苯基和碳数增加,聚集体尺寸增加,聚集体形貌更密集;对于油水界面性质和乳化原油能力,随着m/n值,苯基和碳数增加,油水界面张力和接触角变小,乳化油滴尺寸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聚合物 功能单体 聚集行为 界面性质 聚集体形貌
下载PDF
功能单体α-烯烃磺酸钠用于无皂乳液共聚合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金刚 朱晓丽 +1 位作者 张志国 孔祥正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03-907,共5页
用工业原料α-烯烃磺酸钠(AOS)作为功能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进行了乳液共聚合,通过测定AOS与MAA的竞聚率,确定了适宜的聚合方式为连续加料法.使用5%AOS制备了高固含量(>60%)的胶乳,并与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用工业原料α-烯烃磺酸钠(AOS)作为功能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进行了乳液共聚合,通过测定AOS与MAA的竞聚率,确定了适宜的聚合方式为连续加料法.使用5%AOS制备了高固含量(>60%)的胶乳,并与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乳化剂时该体系的乳液共聚合进行了比较.AOS是影响乳液稳定性和胶粒大小的主要因素,当AOS含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时可以得到固含量大于40%粒径小于100 nm的乳液;当AOS含量为5%时可以得到固含量大于60%的乳液.两种情况下胶粒粒径分散性均较窄,明显优于同样条件下用SDS制备的胶乳.使用1%AOS制得的胶乳静置1年后粒径及其分布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高固含量胶乳 AOS功能单体 粒径分散性
下载PDF
制备腈菌唑分子印迹聚合物前功能单体选择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文惠 刘博 +2 位作者 李兴峰 韩俊华 贾英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91-794,共4页
为制备腈菌唑(M)分子印迹聚合物,建立了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以及功能单体添加量的方法。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α-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与M作用形式、作用强度、最佳浓度比和形成的结合位点数。结果表明,M与两种功能单体都会形成氢... 为制备腈菌唑(M)分子印迹聚合物,建立了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以及功能单体添加量的方法。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α-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与M作用形式、作用强度、最佳浓度比和形成的结合位点数。结果表明,M与两种功能单体都会形成氢键;M的三唑环共轭双键的π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π*共轭反键轨道,氢键的形成会使π→π*的吸收带发生迁移,最大吸收波长随着体系功能单体浓度增加而发生红移。M与两种功能单体最佳浓度配比分别为:M∶MAA=1∶4和M∶AM=1∶2。M与两种功能单体都具有结合能力,且结合力较强。采用AM为功能单体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M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特异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菌唑 功能单体 分子印迹聚合物 紫外光谱法
下载PDF
不同功能单体制备的S-萘普生印迹聚合物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娟娟 王新龙 许兴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3-135,153,共4页
以S-萘普生为模板,分别采用丙烯酰胺(AM)、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甲基丙烯酸(MAA)3种功能单体,合成了印迹聚合物P1、P2和P3。用UV和Chem3D计算模拟,研究了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经PM3半经验方法计算得到AM、NVP... 以S-萘普生为模板,分别采用丙烯酰胺(AM)、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甲基丙烯酸(MAA)3种功能单体,合成了印迹聚合物P1、P2和P3。用UV和Chem3D计算模拟,研究了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经PM3半经验方法计算得到AM、NVP、MAA与模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分别为-32.06、-21.01和-1.55kJ/mol。平衡结合实验测得当底物浓度为0.1mmol/L时,P1、P2和P3的吸附量分别为0.360、0.305和0.150μmol;在浓度为0.1~4mmol/L时,3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对S-萘普生的吸附量大小关系为P1〉P2〉P3,这与计算出的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大小关系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功能单体 计算模拟 吸附能力
下载PDF
两种水溶性β-环糊精新型功能单体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许志刚 汤令 +1 位作者 陆遥 刘智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59-1563,共5页
以β-环糊精为原料,经丙烯酰氯和甲基丙烯酰氯衍生化,在NaOH水溶液中简易制备了两种功能单体,产物经IR、1HNMR和13CNMR表征。该功能单体的制备可丰富水溶性功能单体的种类,也为水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Β-环糊精 水溶性功能单体 合成 分子印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