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叶位功能叶片对不同穗型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解文孝 姜秀英 +4 位作者 吕军 潘争艳 韩勇 王庆新 李建国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6-44,共9页
为明确不同穗型水稻不同叶位功能叶片与灌浆特性、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关系,以半直立大穗型水稻辽粳401和弯穗型优质稻辽粳37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叶位功能叶片[剪剑叶(T1)、剪倒2叶(T2)、剪倒3叶(T3)和不剪叶(对照,CK)]对不同穗型水稻强... 为明确不同穗型水稻不同叶位功能叶片与灌浆特性、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关系,以半直立大穗型水稻辽粳401和弯穗型优质稻辽粳37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叶位功能叶片[剪剑叶(T1)、剪倒2叶(T2)、剪倒3叶(T3)和不剪叶(对照,CK)]对不同穗型水稻强、弱势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对籽粒灌浆参数与稻米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剑叶和倒2叶缺失均显著降低辽粳401强、弱势粒和辽粳371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不同叶位功能叶片缺失均显著延长了辽粳401的活跃灌浆期,缩短了辽粳371的活跃灌浆期;不同叶位功能叶片缺失均提前了辽粳401的最大灌浆时间,推迟了辽粳371的最大灌浆时间;剑叶和倒2叶缺失均显著降低结实率、籽粒充实度和千粒质量,进而显著降低产量。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均表现为剑叶>倒2叶>倒3叶。与CK相比,剪剑叶处理中辽粳401和辽粳371的千粒质量分别降低18.32%和6.44%,产量分别降低16.52%和8.05%。随着缺失叶位升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崩解值和最终黏度逐渐下降,其中对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的影响较大。不同叶位功能叶片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均表现为弯穗型小于半直立大穗型。综上,不同叶位功能叶片对水稻灌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表现为剑叶>倒2叶>倒3叶,且对半直立大穗型水稻的影响大于弯穗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型 功能叶 叶位 灌浆特性 强势粒 弱势粒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生长期剪去上部三片功能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玉萍 杨从党 +3 位作者 袁平荣 周能 张朝钟 陆顺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762-764,共3页
以中熟粳稻滇超 2号为材料 ,研究抽穗前期剪去茎上部功能叶和剑叶对水稻结实和千粒重的影响 ,而影响较大的是剑叶、其次是倒 2叶、再次是倒 3叶 ,同时剪去茎上部三片叶、对产量的影响约占 5 7% ,即水稻上部三片叶可控制约 75
关键词 生长期 滇超2号 剪去功能叶 粒重 水稻 产量形成
下载PDF
水稻功能叶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凌英华 杨正林 +4 位作者 钟秉强 赵芳明 查仁明 谢戎 何光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50,共6页
以籼型水稻13个不育系和19个恢复系为材料,按NCⅡ交配设计配制两套杂交组合(7×10和9×9),在四川泸州和重庆北碚两个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研究水稻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遗传特征。剑叶宽、倒2叶长和宽、倒3叶长的遗传变异是... 以籼型水稻13个不育系和19个恢复系为材料,按NCⅡ交配设计配制两套杂交组合(7×10和9×9),在四川泸州和重庆北碚两个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研究水稻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遗传特征。剑叶宽、倒2叶长和宽、倒3叶长的遗传变异是由加性和显性效应共同引起的,但叶宽是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而叶长则以显性效应为主,剑叶长的遗传变异主要由显性效应引起,倒3叶宽的遗传变异则主要由加性效应引起。功能叶各性状的加性效应与环境互作不显著,而叶长的显性效应与环境互作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两套组合中叶宽的狭义遗传率均大于叶长,其中最大的是倒2叶宽,分别为58.65%和48.19%。叶长和叶宽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亲优势或负向超亲优势,其中,叶长和叶宽的中亲优势率变幅为4.46%(倒3叶宽,第1套)~27.53%(倒3叶长,第2套),而6个功能叶性状的杂种优势指数则均大于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功能叶 遗传效应 杂种优势 遗传率
下载PDF
不同养分管理对杂交稻生育后期功能叶生理活性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志刚 叶正钱 +1 位作者 杨肖娥 V.V.Virmani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研究了在施肥总量和NPK比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时期施肥对水稻后期功能叶光合速率以及产量、粒重、结实率、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分次施肥对水稻产量有明显的影响,施用粒肥能显著地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其中以粒肥中配以锌硼... 研究了在施肥总量和NPK比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时期施肥对水稻后期功能叶光合速率以及产量、粒重、结实率、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分次施肥对水稻产量有明显的影响,施用粒肥能显著地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其中以粒肥中配以锌硼肥和BR的处理对产量的提高作用最为显著,比仅施基肥和分蘖肥的处理产量提高达30%.粒肥能延缓功能叶的衰老,使其在水稻生长后期仍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灌浆速率和较长的灌浆时间,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加强后期的养分管理对杂交稻的影响比常规稻更显著.表明杂交水稻的粒重和结实率不仅受遗传控制,也受养分管理的影响.可以通过加强生育后期的养分管理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加强水稻生长发育后期的养分管理还能显著改善稻米品质,如包括Asp、Lys、Ala、Gln等的氨基酸含量,在子实肥中加入锌能够显著地提高稻米中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生育后期 功能叶 生理活性 养分管理 籽粒灌浆 籽粒产量 籽粒品质
下载PDF
半湿润地区氮磷钾配施对强筋小麦功能叶光合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党校 裴阿卫 +3 位作者 张睿 梁增基 邓斌礼 王新中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1-768,共8页
选用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陕25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水平及组合对小麦生育后期主茎、主茎分蘖Ⅰ和主茎分蘖Ⅱ功能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NPK肥配比处理中,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在蘖位、叶位间差异均极其显著,不同生育期间... 选用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陕25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水平及组合对小麦生育后期主茎、主茎分蘖Ⅰ和主茎分蘖Ⅱ功能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NPK肥配比处理中,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在蘖位、叶位间差异均极其显著,不同生育期间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孕穗期高于灌浆期,主茎>主茎分蘖Ⅰ>主茎分蘖Ⅱ,旗叶高于倒二叶.孕穗期以N225P120K120处理对茎蘖功能叶光合速率影响最为明显,分别比CK1和CK2增加20.41%和25.76%;灌浆期以N135P225K120处理对茎蘖旗叶净光合速率作用显著,分别比CK1和CK2增加43.48%和10.83%.研究发现,在一定磷钾肥基础上通过调节氮肥可以调节孕穗期茎蘖功能叶净叶光合速率,提高钾肥用量有利于提高灌浆期各茎蘖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肥料配置 功能叶 蘖位 叶位 光合速率
下载PDF
甲哌鎓化控对南疆杂交棉功能叶生理指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翠 张巨松 +1 位作者 魏鑫 徐新霞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129,共8页
在南疆气候生态条件下,设置6组不同甲哌鎓喷施次数,以兆丰1号和鲁棉研30号2个杂交棉品种为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对杂交棉功能叶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甲哌鎓并未改变杂交棉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但较对照... 在南疆气候生态条件下,设置6组不同甲哌鎓喷施次数,以兆丰1号和鲁棉研30号2个杂交棉品种为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对杂交棉功能叶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甲哌鎓并未改变杂交棉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但较对照明显提高了同期各指标值及峰值持续时间.系统喷施甲哌鎓3~4次使得棉花株型紧凑,成铃率高;LAI前期上升快,峰值高且持续期长,后期下降缓慢;功能叶SPAD值增大且后期下降缓慢,净光合速率(Pn)峰值高且持续时间长;可溶性糖含量(SS)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P)明显增加;皮棉产量增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 杂交棉 功能叶生理 产量性状
下载PDF
生育前期遮光对水稻后期功能叶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奇华 李天 张建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67-1172,共6页
以2个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生育前期(插秧至幼穗分化期)遮光对水稻后期功能叶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遮光处理后,水稻剑叶面积明显增大,功能叶的碳、氮代谢水平提高;2个品种的籽粒直链淀粉积累过程受... 以2个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生育前期(插秧至幼穗分化期)遮光对水稻后期功能叶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遮光处理后,水稻剑叶面积明显增大,功能叶的碳、氮代谢水平提高;2个品种的籽粒直链淀粉积累过程受到的影响不同,而蛋白质积累受到的影响均一致(即百分含量下降幅度增大);糙米率有所降低,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精米率和垩白率极显著下降;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粒长、粒宽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变化,但蛋白质含量表现为下降趋势;2个品种间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光 功能叶 碳代谢 氮代谢 稻米品质
下载PDF
幼穗分化期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及功能叶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夏琼梅 毛桂祥 +5 位作者 王定开 王月英 李贵勇 邓安凤 龙瑞平 杨从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116,共6页
2013年在宜良县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幼穗分化期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对云南大面积生产应用的6个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功能叶叶面积及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幼穗分化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后6个品种实际产量比正常灌溉产量下降11.0... 2013年在宜良县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幼穗分化期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对云南大面积生产应用的6个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功能叶叶面积及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幼穗分化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后6个品种实际产量比正常灌溉产量下降11.03%,达极显著水平。幼穗分化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后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分别比正常灌水降低4.58%、7.21%、8.53%,其中对实粒数影响最大,达显著水平。水分胁迫后齐穗期功能叶高效、低效、总叶面积指数比正常灌水分别降低13.60%、10.55%、12.92%,水分胁迫后幼穗分化至齐穗期的倒1叶、倒2叶、倒3叶SPAD值比正常灌水分别降低1.26%、1.32%、2.69%。在幼穗分化至齐穗期水分胁迫条件下,抗旱性强的品种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降低的幅度小,抗旱性较弱的品种降低的幅度大;抗旱性强的品种功能叶SPAD受影响越小,且有增加的趋势,而抗旱性较弱的品种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胁迫 幼穗分化期 齐穗期 产量 功能叶性状
下载PDF
利用功能叶片钾含量作为水稻钾营养诊断指标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薛欣欣 李岚涛 +4 位作者 鲁剑巍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周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2-499,共8页
【目的】植株组织分析是广泛应用的营养状况评价方法。水稻主茎从上往下的第二功能样品采集方便,对水稻植株损伤较小;叶片以全展开叶的状态存在于整个生育期。本文探讨了利用第二功能叶钾含量作为水稻钾营养诊断指标的可行性,为水稻种... 【目的】植株组织分析是广泛应用的营养状况评价方法。水稻主茎从上往下的第二功能样品采集方便,对水稻植株损伤较小;叶片以全展开叶的状态存在于整个生育期。本文探讨了利用第二功能叶钾含量作为水稻钾营养诊断指标的可行性,为水稻种植提供一种操作性强且准确性高的钾营养诊断方法及指标。【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施钾量(K2O)0、60、120、180、240、300和360 kg/hm27个处理,测定各生育期第二功能叶的钾含量和成熟期收获的稻谷产量,对各处理的产量进行显著性检验及肥效模型的拟合,并根据肥效模型对水稻产量进行分级;结合产量分级指标与钾含量和产量的回归方程,最终计算出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钾营养诊断指标值。【结果】施用钾肥显著增加稻谷产量,施钾量和稻谷产量适合用二次加平台模型拟合,满足营养诊断的要求。第二功能叶钾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随生育进程先上升后下降,在拔节期达到最大;从分蘖初期到齐穗期,第二功能叶钾含量变化范围为0.85%~2.72%。各生育期第二功能叶钾含量与稻谷产量和施钾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诊断指标来预测稻谷产量及反映钾肥施用水平。按小于最佳产量的85%、85%~90%、90%~95%、95%~100%将产量分为5个等级,和大于100%,根据钾含量与产量回归方程计算出各时期的不同产量等级对应的钾含量分级指标,当临界产量为最佳产量的95%时,各时期对应的第二功能叶钾含量分别为1.34%、1.58%、1.98%、2.09%、1.33%和1.27%。【结论】第二功能叶钾含量与施钾量和水稻产量相关极显著,其关系可用二次加平方程模拟,故可作为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钾营养诊断指标;以最佳产量的95%作为产量临界值标准,当第二功能叶钾含量在分蘖初期、分蘖盛期、有效分蘖临界期、拔节期、孕穗期和齐穗期分别低于1.34%,1.58%,1.98%,2.09%,1.33%和1.27%,则水稻植株处于钾素缺乏水平,需要补充钾肥以维持其正常的钾素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功能叶 钾素营养 诊断指标
下载PDF
陆地棉功能叶不同生育时期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新望 王惠萍 +1 位作者 李俊尧 冯复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15-222,共8页
对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功能叶几种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以丙二醛含量表示)的研究结果表明,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吐絮前呈波动上升,吐絮盛期急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吐絮前缓慢上升,吐絮后明显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结... 对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功能叶几种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以丙二醛含量表示)的研究结果表明,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吐絮前呈波动上升,吐絮盛期急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吐絮前缓慢上升,吐絮后明显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结铃以前随叶片发育而上升,结铃后急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始终呈上升趋势。进一步对POD同工酶进行电泳发现,其酶谱构成随生育进程而变化,早熟品种在开花期酶带条数最多,其中出现两条慢带,而中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包括低酚棉)则在吐絮期最多,此时早熟、中早熟和中熟品种均有一条慢带,但晚熟品种始终未出现慢带,推测慢带可能与品种的成熟期有关。结果还表明,早熟品种三种酶活性在吐絮前与其它品种的差异不明显,有时还比其它品种略高,说明尽管早熟品种生育期较短,但其功能叶的生理生化功能仍很旺盛。低酚棉上述生理指标与有酚棉相比有其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功能叶 酶活性 脂质过氧化作用 棉花
下载PDF
水稻抽穗期功能叶叶型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罗伟 胡江 +8 位作者 孙川 陈刚 姜华 曾大力 高振宇 张光恒 郭龙彪 李仕贵 钱前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53-860,共8页
本研究以典型的籼粳交(春江06/台中本地1号)F1经花药培养产生的双单倍体(DH)群体为材料,考察了该群体及其双亲抽穗期功能叶的叶长、叶宽和叶倾角。结果表明,相邻功能叶的叶型特征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所考察的有关性状在DH群体中均表现连... 本研究以典型的籼粳交(春江06/台中本地1号)F1经花药培养产生的双单倍体(DH)群体为材料,考察了该群体及其双亲抽穗期功能叶的叶长、叶宽和叶倾角。结果表明,相邻功能叶的叶型特征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所考察的有关性状在DH群体中均表现连续分布,且有一定数量的超亲个体,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特征。QTL分析共检测到52个水稻抽穗期功能叶叶型有关的QTL,它们分布于除第5染色体外的其他11条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6.27%~23.30%之间。增效等位基因的聚合能明显调节不同叶位功能叶的叶型,并对其在常规稻和杂交稻的育种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功能叶 QTL分析
下载PDF
水稻分蘖功能叶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成穗率的关系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陶龙兴 王熹 +1 位作者 谈惠娟 张夫道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1,共4页
以亚种间杂交稻协优9308为材料,采用挂牌标记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出生的分蘖最上一片完全展开叶激素水平随水稻发育进程的动态变化以及激素水平与分蘖成穗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蘖功能叶中IAA、GA1、ABA含量的变化特征各不相同;分... 以亚种间杂交稻协优9308为材料,采用挂牌标记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出生的分蘖最上一片完全展开叶激素水平随水稻发育进程的动态变化以及激素水平与分蘖成穗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蘖功能叶中IAA、GA1、ABA含量的变化特征各不相同;分蘖成穗率与功能叶中IA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功能叶中AB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功能叶中(IAA+GA1)/ABA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蘖 功能叶 内源激素含量 成穗率 相关性
下载PDF
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功能叶自然衰老的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小蕊 陈国祥 +3 位作者 项秀兰 施大伟 韩晓磊 吕川根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47,共5页
以大田种植的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上三片功能叶为对象,研究其自然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功能叶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且倒三叶的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最快。Fo和Fv/Fm在不同叶位的功能叶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以大田种植的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上三片功能叶为对象,研究其自然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功能叶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且倒三叶的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最快。Fo和Fv/Fm在不同叶位的功能叶之间没有明显差异。SOD、CAT活性在3片功能叶中都呈下降趋势,POD呈先上升后下降,且3种抗氧化酶都是在剑叶中活性最高。MDA和O2-含量在3片功能叶中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和糖含量随着衰老的进程而逐渐降低,且剑叶中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倒二叶和倒三叶。说明在两优培九衰老的早期,3片功能叶共同维持着水稻的光合产物向子粒中转运,而后期剑叶在进一步增加光合产物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培九 功能叶 衰老 抗氧化酶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不同遗传背景下杂交籼稻功能叶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凌英华 赵芳明 +2 位作者 杨正林 桑贤春 何光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3-559,共7页
为明确水稻功能叶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以不同遗传背景下籼稻的10个不育系和16个恢复系为亲本,按照NC II设计配制两套双列杂交组合,对水稻12个功能叶性状与8个产量性状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片功能叶叶长与叶面积、剑... 为明确水稻功能叶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以不同遗传背景下籼稻的10个不育系和16个恢复系为亲本,按照NC II设计配制两套双列杂交组合,对水稻12个功能叶性状与8个产量性状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片功能叶叶长与叶面积、剑叶宽、倒2叶宽等性状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功能叶夹角之间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但不同遗传背景对夹角性状与9个形态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则存在明显差异,在第1套组合中,其相关系数均为负值,且相关均不显著;而第2套组合则相反。8个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穗数与平均穗长、着粒密度、穗实粒数以及穗着粒数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平均穗长与穗着粒数、结实率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遗传背景对产量组成上有较大影响,在第1套组合中单株产量主要由结实率、单株穗数以及穗实粒数等性状决定,而在第2套中则主要由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等性状决定。在功能叶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中,叶长、叶面积、剑叶宽、倒2叶宽与着粒密度、穗实粒数以及穗着粒数等3个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12个水稻功能叶性状与8个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产量构成因素均主要受叶面积和叶夹角影响,两种不同遗传背景中其累积贡献率分别为69.8%和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功能叶 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
下载PDF
圆果种黄麻功能叶总蛋白提取方法及双向电泳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富成 祁建民 +6 位作者 徐建堂 陈涛 陶爱芬 林培清 陈美霞 郭英 李华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9-373,共5页
蛋白质提取方法和电泳条件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双向电泳的关键。本文初步建立起一套适合圆果种黄麻功能叶总蛋白双向电泳(2-DE)分析的高效提取方法及电泳条件,在双向电泳技术中,比较了TCA丙酮、Tris-base/丙酮、Tris-HCl的蛋白提取方法,... 蛋白质提取方法和电泳条件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双向电泳的关键。本文初步建立起一套适合圆果种黄麻功能叶总蛋白双向电泳(2-DE)分析的高效提取方法及电泳条件,在双向电泳技术中,比较了TCA丙酮、Tris-base/丙酮、Tris-HCl的蛋白提取方法,并优化了上样量和样品制备方法。结果表明,TCA丙酮法提取蛋白质产量高,达79.0mgg?1,比Tris-base/丙酮法和Tris-HCl的产量分别高出44.2%和114.1%。该法得到的2-DE图谱背景清晰,蛋白点数最多,约602个,较其他两种方法更适合用于黄麻功能叶总蛋白双向电泳分析;350μg为最佳上样量。这为黄麻蛋白质组学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功能叶 提取方法 蛋白质双向电泳(2-DE) 优化上样量
下载PDF
生殖生长期两优培九功能叶光反应特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于光辉 陈国祥 +2 位作者 江玉珍 苑中原 吕川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59-1966,共8页
在野外条件下,利用荧光动力学分析和生理生化研究技术,对生殖生长期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大面积推广稻汕优63功能叶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水平进行系统研究,比较光反应特性。结果表明:(1)与汕优63相比,两优培九功能叶叶绿素... 在野外条件下,利用荧光动力学分析和生理生化研究技术,对生殖生长期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大面积推广稻汕优63功能叶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水平进行系统研究,比较光反应特性。结果表明:(1)与汕优63相比,两优培九功能叶叶绿素含量高22.90%,光合功能期长约50%,叶绿素a/b比值高36.78%;(2)光能吸收与分配方面,两优培九功能叶单位叶面积吸收的光能不占优势,但保持高吸收的稳定期长,有活性的反应中心数量多,热耗散的能量比例较少,进入电子传递链的能量高;(3)荧光参数分析发现两优培九PSII供体侧、受体侧和反应中心性能优良,光能吸收、传递和转化为电能效率较高;(4)叶绿体放氧活性、电子传递链和光合磷酸化活性均显著高于汕优63,表明两优培九电能转化为活跃化学能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动力学 功能叶 原初反应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光合功能 PSII供体侧、受体侧和反应中心
下载PDF
宁麦9号功能叶衰老过程中光合膜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静 陈国祥 +4 位作者 张成军 王萍 施大伟 周泉澄 马晶晶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以小麦新品种宁麦 9号为材料,自旗叶全展始对其 3片功能叶衰老过程的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叶片衰老早期,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电子传递链活性呈上升趋势;衰老中后期,则呈迅速下降趋势。同时在衰老后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 以小麦新品种宁麦 9号为材料,自旗叶全展始对其 3片功能叶衰老过程的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叶片衰老早期,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电子传递链活性呈上升趋势;衰老中后期,则呈迅速下降趋势。同时在衰老后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减弱,意味着膜的保护系统受到损坏,导致超氧阴离子 (O-2 )含量急剧上升,进而引起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衰老期间所测指标的变化都是倒 3叶最先变化且变化较快,倒 2叶和旗叶次之,表明宁麦 9号的 3片功能叶的衰老是由下而上的顺序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叶 衰老过程 旗叶 膜质过氧化 叶片光合速率 叶片衰老 新品种 光合膜 过氧化物酶(POD) 电子传递
下载PDF
宁麦8号功能叶衰老过程中的光能转化特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萍 陈国祥 +4 位作者 张成军 王静 施大伟 陈利 黄春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5,共5页
为探讨小麦衰老过程中的光能转化以及有关生理特性的变化,以大田种植的高产小麦新品种宁麦8号冠层上部的三片功能叶为对象,自旗叶全展时至枯黄,研究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电子传递活性、叶绿体类囊体膜吸收光谱和抗氧化酶SOD、POD活... 为探讨小麦衰老过程中的光能转化以及有关生理特性的变化,以大田种植的高产小麦新品种宁麦8号冠层上部的三片功能叶为对象,自旗叶全展时至枯黄,研究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电子传递活性、叶绿体类囊体膜吸收光谱和抗氧化酶SOD、POD活性,以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衰老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平稳下降,而叶绿素含量先略有下降,然后逐渐上升,且旗叶的叶绿素含量较倒二叶和倒三叶要高。PS 电子传递活性在前期相对稳定,旗叶全展35d以后其活性明显降低;PS 电子传递活性则经历两个时期,全展28d以前上升,28d后快速下降。PS 和PS 电子传递活性在三片功能叶中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倒三叶活性明显最低。与此同时,MDA含量在三片功能叶中均有上升,而SOD则下降,而且倒三叶的含量比旗叶和倒二叶要低,POD的活性在三片功能叶中都是下降的。叶绿体类囊体膜室温下吸收光谱的变化反映出旗叶的总体光能吸收水平要高于倒二叶和倒三叶的,而三者的总体趋势均下降。光能转化及早衰直接影响到光合产物,因此,研究小麦功能叶片的光能转化、有效控制或延缓衰老是进一步发挥增产潜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麦8号 功能叶 衰老 电子传递活性 抗氧化酶
下载PDF
水稻上三片功能叶气孔性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丽霞 程红卫 陈温福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61-64,68,共5页
用改良刮制法研究了水稻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性状.结果表明,水稻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性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类型间,而且也存在于同一品种不同叶位间.参试水稻品种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长度、宽度和密度分布不均匀,其变化趋势也不... 用改良刮制法研究了水稻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性状.结果表明,水稻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性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类型间,而且也存在于同一品种不同叶位间.参试水稻品种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长度、宽度和密度分布不均匀,其变化趋势也不一样.只有籼稻IR24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长度随叶位上升逐渐减小,气孔密度随叶位上升逐渐增大.籼稻IR24和粳稻秋光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长度和密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即气孔长度增大,气孔密度减小;反之,气孔长度减小,气孔密度增大,而偏籼稻水源342和偏粳稻辽粳5号并没有表现出这种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相同叶位或同一品种不同叶位叶片的气孔长度与宽度的相关不显著,气孔宽度与气孔密度的相关也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气孔性状 上三片功能叶 气孔长度 气孔宽度 气孔密度 改良刮制法
下载PDF
玉米杂种与亲本穗分化期功能叶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英文) 被引量:13
20
作者 田曾元 戴景瑞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4-162,共9页
为探讨玉米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 ,以 10个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 38个杂交种为材料 ,利用cDNA AFLP技术 ,分析杂种与亲本在玉米雌穗小穗分化期功能叶片的基因差异表达类型与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表现及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表明 :(1)杂种的... 为探讨玉米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 ,以 10个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 38个杂交种为材料 ,利用cDNA AFLP技术 ,分析杂种与亲本在玉米雌穗小穗分化期功能叶片的基因差异表达类型与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表现及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表明 :(1)杂种的基因相对于其双亲 ,存在质和量的表达差异 ,其中质的差异表达类型包括 :单亲沉默表达、双亲沉默表达、亲本显性表达和杂种特异表达等类型。 (2 )在雌穗小穗分化期 ,同一差异表达类型中不同杂交组合间差异很大 ;从总体平均看 ,杂种特异表达类型占 2 5 2 2 % ,亲本显性表达类型占 2 1 4 6 % ,双亲沉默表达类型占 8 2 7% ,单亲沉默表达类型占 33 4 9%。 (3)单亲沉默表达与株高的杂种表现呈显著正相关 ;双亲沉默表达与穗粗的杂种优势呈显著负相关 ;显性表达与行粒数和单株粒重的杂种优势呈显著负相关 ;其余表达类型与所有农艺性状杂种表现及杂种优势均不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种 亲本 穗分化期 功能叶 基因差异表达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