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希氏束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脏结构学参数与功能学参数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琴 李奎 +3 位作者 王建灵 周红 钟惠 朱正芬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究希氏束起搏(HBP)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心脏结构学参数与功能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4例AVB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HBP组和RVAP组各52例,HBP组行HBP治疗,RVAP组行RVAP治疗,比较两组术前... 目的:探究希氏束起搏(HBP)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心脏结构学参数与功能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4例AVB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HBP组和RVAP组各52例,HBP组行HBP治疗,RVAP组行RVAP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心脏结构学参数、心脏起搏参数、心率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QRS时限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前后心脏结构学参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心脏起搏阈值、R波幅度、电极阻抗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前、术后1个月,两组HR、SV、CI、LVEF、QRS时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6个月,HBP组HR、SV、CI、LVEF显著高于RVAP组(均P<0.05),RVAP组QRS波时限显著低于HBP组(P<0.05);结论:HBP对AVB患者的电-机械同步性优于RVAP,近期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起搏 心室心尖部起搏 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结构学 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继发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列线图模型
2
作者 李慕嶂 陈佳莹 +4 位作者 陈书芳 吴金涛 张雷明 李雪洁 孟令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028-1033,共6页
目的分析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患者继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相应列线图模型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华中阜外医院住院诊治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患者940例,根据7∶3分为训... 目的分析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患者继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相应列线图模型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华中阜外医院住院诊治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患者940例,根据7∶3分为训练集(658例)和验证集(282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DCM)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是LVSD继发LBB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利用上述指标建立了LVSD继发LBBB的列线图模型,ROC结果显示,训练集AUC为0.869(95%CI 0.822~0.916);验证集AUC为0.781(95%CI 0.682~0.881),且采用Bootstrap重复1000次抽样的方法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后,预测模型校准曲线质量较高。结论年龄、冠心病、DCM以及LVEDD是LVSD继发LBBB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区分度,可预测LVSD患者继发LBBB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左束支传导阻滞 列线图
下载PDF
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左束支起搏与右心室起搏的临床对照研究
3
作者 潘非非 张冰航 +1 位作者 车星星 王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2070-2073,共4页
目的:比较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右心室起搏(RVP)与左束支起搏(LBBP)的起搏特点及起搏参数长期稳定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4月—2023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需要植入起搏器的房室传导阻滞病人,25例病人接受了RVP,作为RVP组,... 目的:比较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右心室起搏(RVP)与左束支起搏(LBBP)的起搏特点及起搏参数长期稳定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4月—2023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需要植入起搏器的房室传导阻滞病人,25例病人接受了RVP,作为RVP组,另外25例病人接受了LBBP,作为LBB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电极放置及透视时间、QRS间期、术中及随访时心室导联参数。结果:50例病人均成功完成起搏器植入。LBBP组术后QRS间期较术前明显缩短(P<0.01),而RVP组术后QRS间期呈现增加趋势(P<0.05),且RVP组术后QRS间期较LBBP组延长(P<0.01)。术中LBBP组起搏阈值低于RVP组[(0.83±0.25)mV与(1.33±0.61)mV,P<0.01],R波振幅明显升高[(10.8±5.3)mV与(6.9±3.4)mV,P<0.01],两组起搏阻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BBP组手术时间和透视持续时间明显长于RVP组(P<0.01)。在随访过程中,RVP组与LBBP组起搏参数都保持稳定。结论:与RVP相比,LBBP具有更低的起搏阈值、更高的R波振幅和更短的QRS时间来实现更接近生理传导的起搏,表明LBBP是房室传导阻滞病人的一种生理起搏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左束支起搏 心室起搏 生理起搏
下载PDF
功能性与病理性心室内传导阻滞的鉴别
4
作者 吴立荣 《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08-209,214,共3页
关键词 功能性心室内传导阻滞 病理性心室内传导阻滞 鉴别诊断 心室内传导阻滞 心率
下载PDF
3D-STI技术评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同步性的价值
5
作者 谷红丽 李锦丽 +3 位作者 卢新林 郭桂兰 李臻 张双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6期47-51,共5页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three 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评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某院收治的74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three 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评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某院收治的74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的不同分为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0%,38例)和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0%,36例),并选取同期体检无异常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3D-STI技术测量左心室同步性相关参数,采用方差检验分析各组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增大,B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B 2组患者的收缩期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整体环向峰值应变、整体径向峰值应变、整体面积峰值应变降低,且B组患者较A组患者各应变参数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期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应变参数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A组患者和B组患者左心室同步性三维参数显著升高,且B组较A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STI可准确获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左心室心肌运动参数,对左心室同步性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室射血分数 心室同步性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QRS时限对射血分数正常的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同步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光源 马春燕 +4 位作者 王永槐 李阳 关正宇 金炫佚 杨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E)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不同QRS时限下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同步性的价值。方法收集LVEF正常的CLBBB患者44例,根据QRS时限分为宽QRS组(QRS>150ms)和窄QRS组(...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E)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不同QRS时限下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同步性的价值。方法收集LVEF正常的CLBBB患者44例,根据QRS时限分为宽QRS组(QRS>150ms)和窄QRS组(120ms≤QRS≤150ms);另选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STE检查。测量并计算左心室整体、室间隔、左心室侧壁纵向峰值应变(LS-G、LS-Sept、LS-Lat)、左心室18节段心肌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的标准差(SDt)及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DT、E/A、E/e')等。结果宽QRS组和窄QRS组SDt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宽QRS组SDt大于窄QRS组(P<0.05)。宽QRS组LVEF和LS-G均小于对照组和窄QRS组(P均<0.05),窄QRS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宽QRS组和窄QRS组LS-Sept均小于对照组(P均<0.01),宽QRS组LS-Sept小于窄QRS组(P<0.01)。窄QRS组LS-Lat大于对照组和宽QRS组(P均<0.05),宽QRS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宽QRS组和窄QRS组的E/A和EDT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E/e'大于对照组(P均<0.05);宽QRS组与窄QRS组间,EDT、E/A、E/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宽QRS的LVEF正常的CLBBB患者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收缩同步性减低,而窄QRS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支传导阻滞 QRS时限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应变
下载PDF
左束支传导阻滞对左心室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肖世南 秦永文 +3 位作者 何静 娄景胜 万玛草 丁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316-231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情况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心功能变化的差异,分析LBBB对左心室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4月—2009年3月42例住院LBB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功能分为心功能代偿组(A组,n=28)和心功能失代偿组(B组,n=... 目的探讨不同情况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心功能变化的差异,分析LBBB对左心室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4月—2009年3月42例住院LBB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功能分为心功能代偿组(A组,n=28)和心功能失代偿组(B组,n=14),对比分析病因、常规心脏超声、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及心电图的相关数据。结果两组LBBB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BBB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BBB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BBB患者TDI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BBB患者心电图指标QR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QR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BB患者心功能改变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和心肌受累程度,心电图QRS离散度及TDI的相关指标对评价LBBB患者左心室及室间不协调运动情况有更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支传导阻滞 心室功能 超声检查 多普勒
下载PDF
QRS离散度对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心室非同步运动的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肖世南 秦永文 +5 位作者 张海成 白元 吴景玲 薛卫军 鲁轩浩 李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26-1329,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离散度(QRSD)对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心室非同步运动的评价情况。方法 42例心内科住院时发现的伴有LBBB的患者,按病因分为孤立性LBBB组(7例)和合并器质性疾病的LBBB组(35例),另选择28例正常人作为...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离散度(QRSD)对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心室非同步运动的评价情况。方法 42例心内科住院时发现的伴有LBBB的患者,按病因分为孤立性LBBB组(7例)和合并器质性疾病的LBBB组(35例),另选择2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间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数据,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指数(TS-SD)、QRSD、QRS间期(QRSd);LBBB两组QRSD、QRSd分别与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做多元相关性分析。结果 LBBB组与对照组比较,除孤立性LBBB组LVEDD外(P=0.145),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BBB两组之间比较,除QRSd外(P=0.175),其余指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LBBB两组QRSd与QRSD均与LVEF呈负相关,其中QRSd的相关系数为-0.310(P=0.046),QRSD的相关系数为-0.341(P=0.027);QRSD与TS-SD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318(P=0.040),其余指标相关性不强。结论心电图QRS离散度对评价LBBB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损害方面有参考价值,对评价心室非同步运动方面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电描记术 QRS离散度 QRS间期 非同步
原文传递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磊 陈还珍 +1 位作者 杨永生 吕吉元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6期642-643,共2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TDI)评价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P)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均置入DDD型起搏器,心室电极放置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入选病人根据术者建议和病人意愿...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TDI)评价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P)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均置入DDD型起搏器,心室电极放置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入选病人根据术者建议和病人意愿置入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保持病人年龄、性别基础心脏疾病、缓慢心律失常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分别测量病人术前及术后3个月、9个月、12个月时的右心室内径、右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心输出量及左室射血分数,从而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3个月、9个月、12个月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左心房内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9个月及12个月心输出量及左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基本可行,且较为安全,适合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 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 功能 起搏器
下载PDF
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功能性束支传导阻滞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忠杰 王慧 洪银维 《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1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合并症 功能性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传导阻滞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忠杰 王慧 《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70-174,共5页
房室旁道参与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见为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当伴功能性束支传导阻滞时是形成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折返部位、形成机制及电生理与心电图特征,可与其它部位... 房室旁道参与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见为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当伴功能性束支传导阻滞时是形成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折返部位、形成机制及电生理与心电图特征,可与其它部位形成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相鉴别,还可根据OAVRT伴功能性束支传导阻滞时的R—P一间期或R—R间期变化对隐匿性房室旁道进行初步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功能性束支传导阻滞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隐匿性房室旁道 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特征 OAVRT 电生理
下载PDF
功能性与病理性二度窦房传导阻滞的鉴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清启 《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05-207,212,共4页
关键词 功能性二度窦房传导阻滞 病理性二度窦房传导阻滞 鉴别诊断 心电图特点 阿托品试验
下载PDF
功能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一例
13
作者 朴金花 安京华 +1 位作者 陆苏琴 沈铁宽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51-152,共2页
[背景 ]左束支传导阻滞多呈永久性 ,但也有呈功能性的 .[病例报告 ]以反复咳嗽、咳痰 10年 ,加重 ,伴声音嘶哑 10d为主诉而入院的老年患者 1例 ,入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左侧中心型肺癌 ,给予消炎、对症治疗 .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背景 ]左束支传导阻滞多呈永久性 ,但也有呈功能性的 .[病例报告 ]以反复咳嗽、咳痰 10年 ,加重 ,伴声音嘶哑 10d为主诉而入院的老年患者 1例 ,入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左侧中心型肺癌 ,给予消炎、对症治疗 .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入院后 3个月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 .[讨论 ]左束支传导阻滞多呈永久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 肺疾病 病例
下载PDF
功能性或病理性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晓明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6期32-33,共2页
自1989年Wenckebach借助颈部血管搏动的观察,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房室传导阻滞即文氏传导.其后他和Hay同时发现了房室传导阻滞的第二种类型,在房室传导"漏博"前房室传导时间无进行性延长.1924年Mobitz结合这些早期的临床发... 自1989年Wenckebach借助颈部血管搏动的观察,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房室传导阻滞即文氏传导.其后他和Hay同时发现了房室传导阻滞的第二种类型,在房室传导"漏博"前房室传导时间无进行性延长.1924年Mobitz结合这些早期的临床发现,在心电图观察的基础上将这两种类型的阻滞称为莫氏I型(文氏型)和莫氏Ⅱ型.近代通过对希氏束电图的研究,证明了I型阻滞通常是房室结内阻滞的特征,Ⅱ型阻滞则多发生在希氏束内(35%)或束支-浦氏系统(65%),并且常是双侧束支阻滞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两种类型的房室阻滞有着不同的解剖部位,发生的机制和预后有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 病理性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鉴别 心电图
下载PDF
应用组织二尖瓣环位移评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喜慧 李光源 +4 位作者 李珺 王永槐 孔凡鑫 杨军 马春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789-1793,共5页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组织二尖瓣环位移(TMAD)评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74例cLBBB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组织二尖瓣环位移(TMAD)评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74例cLBBB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TMAD各参数,比较两组各参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LBBB组除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外,左心室心腔参数均增大。依据LVEF是否低于53%,将cLBBB组分为保留组(pEF-cLBBB组)和减低组(dEF-cLBBB组),dEF-cLBBB组TMAD各参数均低于pEF-cLBBB组和对照组(P<0.001)。TMAD各参数均与LVEF呈正相关(r=0.65,r=0.65,r=0.68,r=0.73,P<0.001);TMADmid%预测LVEF减低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16),当截断值为9.85%时,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86%。结论cLBBB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即使LVEF保留的cLBBB患者左心室功能亦减低,TMAD参数中TMADmid%是预测LVEF减低的有效参数。TMAD参数可作为临床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简便易行且准确灵敏的新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二尖瓣环位移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室收缩功能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酷似室性心动过速1例
16
作者 刘晓健 王未寒 《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2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功能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左心室功能变化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元洋洋 龙茸 +1 位作者 李坚 李波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0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le branch block,LBBB)、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及左心室功能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目的观察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le branch block,LBBB)、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及左心室功能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103例AMI患者,其中合并LBBB者34例(LBBB组)、合并RBBB者69例(RBBB组),另选择同期无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150例为对照组,测算三组心肌梗死面积,判定病变血管,评定三组Killip心功能分级,评价左心室功能,并收集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BBB组、RBBB组血管病变为三支、Gensini评分>40分比例较高,Selvester QRS评分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LBBB组、RBBB组Killip心功能分级Ⅳ级比例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LBBB组、RBBB组左房内径长、左心室射血分数低(P均<0.05)。结论与单纯AMI患者比较,合并LBBB、RBBB的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心肌梗死面积大,左心室功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 急性心肌梗死 Killip心功能分级 左房内径长 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2D-STI在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心室功能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杨 冯喆 曲红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1期3878-3881,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心室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4例LVEF保留的CLBB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心室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4例LVEF保留的CLBB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QRS波时间分为宽QRS组(QRS>150 ms,n=45)、窄QRS组(120 ms≤QRS≤150 ms,n=39),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行健康体检的40例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3组患者均行2D-STI技术检查,比较3组心室功能[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血流速度(E峰和A峰)、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E/A及E/e’比值、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右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RVGLS)、室间隔整体纵向应变(LS-Sept)、左心室17节段纵向峰值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SDt)],并分析2D-STI技术对LVEF保留的CLBBB患者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结果宽QRS组LVEDD、LVEF、LAD值最高,其次为窄QRS组、健康对照组;窄QRS组A峰、E/e’值最高,其次为宽QRS组、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E峰、E/A、e’值最高,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宽QRS组LVGLS、RVGLS、LS-Sept最低,其次为窄QRS组、健康对照组,SDt、QRS波时限最高,其次为窄QRS组、健康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双变量Peason相关性分析证实,LVGLS、RVGLS、LS-Sept与QRS波时限呈负相关(r<0,P<0.05),SDt与QRS波时限呈正相关(r>0,P<0.05)。结论LVEF保留的CLBBB患者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收缩同步性减低,2D-STI技术对LVEF保留的CLBBB患者心室功能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左室射血分数 心室功能
下载PDF
不同体位心电图在鉴别功能性与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龙觉 杨桂理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817-181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心电图在鉴别房室传导阻滞中功能性与病理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24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初步诊断均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观...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心电图在鉴别房室传导阻滞中功能性与病理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24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初步诊断均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观察比较两组不同体位的心电图表现。结果用坐位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有29.03%的患者P-R间期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有67.74%的患者P-R间期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恢复患者再采取下蹲运动试验后立即卧位检测心电图,观察组仅3.41%的患者P-R间期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有40.00%的患者P-R间期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通过试验后80.65%的患者P-R间期恢复至正常范围,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种方式的心电图检测,能早期有效判断房室传导阻滞是否为功能性或病理性,且具备经济实惠、操作简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房室传导阻滞 功能性 病理性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翠平 陈康玉 +7 位作者 严激 徐健 苏浩 宇霏 朱红军 沈伟 安春生 杨冬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 :旨在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01至2014-10在本院接受CRT的三度AVB患者49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 目的 :旨在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01至2014-10在本院接受CRT的三度AVB患者49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二尖瓣反流(MR)分级等多项指标,观察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49例患者术后LVEF逐渐上升,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LVEF增加(4.92±5.24)%(P<0.05),术后12个月LVEF较术后6个月进一步增加(5.02±6.52)%(P<0.05);LVESV较术前逐渐降低,术后6个月LVESV下降(25.02±17.95)ml(P<0.05),12个月时LVEVS较术后6个月进一步下降(24.79±22.49)ml(P<0.05);其他指标亦有改善,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LVEDV下降(25.61±24.24)ml(P<0.05),LVEDD下降(3.22±2.91)mm(P<0.05),LVESD下降(4.43±2.86)mm(P<0.05),MR分级下降(0.49±0.76)级(P<0.05),上述指标在术后12个月进一步降低,与术后6个月对比,LVEDV下降(28.18±22.36)ml(P<0.05),LVEDD下降(4.17±3.14)mm(P<0.05),LVESD下降(4.92±4.40)mm(P<0.01),MR分级下降(0.22±0.55)级(P<0.05)。结论 :CRT可逆转合并收缩功能不全的三度AVB患者的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重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