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个芍药品种种籽功能性成分分析
1
作者 王浩 魏硕 +4 位作者 何莹龙 马慧丽 李昱莹 郭丽丽 侯小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95-200,共6页
以22个芍药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究其出仁率、出油率以及种籽中籽油、籽粕和种皮中的功能性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仪提取芍药籽油,测得参试品种出油率为15.96%~26.62%,平均为22.12%;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表明,参试... 以22个芍药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究其出仁率、出油率以及种籽中籽油、籽粕和种皮中的功能性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仪提取芍药籽油,测得参试品种出油率为15.96%~26.62%,平均为22.12%;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表明,参试芍药籽油中的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麻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等,籽油中的总不饱和脂肪酸超过85%,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较高,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芍药籽油榨取后副产物籽粕中总黄酮、芍药苷和粗蛋白的含量分别为7.78 mg/g、24.85 mg/g和16.92%,种皮中总黄酮和白藜芦醇的含量分别为107.30和3.11 mg/g。综上所述,籽粕和种皮既可作为功能性营养保健品的原料开发利用,也可作为新型高营养饲料使用,表明芍药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潜力,能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籽油 籽粕 种皮 功能性成分 含量
下载PDF
野菜的营养及功能性成分研究
2
作者 朱星桐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3期123-125,共3页
野菜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活性成分。许多野菜兼具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研究野菜的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野菜的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与功效以及野菜的食用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野菜营养相关... 野菜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活性成分。许多野菜兼具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研究野菜的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野菜的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与功效以及野菜的食用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野菜营养相关研究以及野菜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菜 营养 功能性成分
下载PDF
代用茶茶汤中功能性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珊 杨飞洋 +5 位作者 秦琳 李曦 黄世群 郑幸果 雷欣宇 仲伶俐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该文选取18种代用茶为研究对象,包括蒲公英、桑叶茶、荷叶、黑苦荞、黄金苦荞、全株苦荞、决明子、红枣片、黑枸杞、红枸杞、山楂片、陈皮、茉莉花、胎菊、金盏菊、玫瑰花、金银花和牛蒡根。以游离氨基酸、总酚、总黄酮、游离酚酸、花... 该文选取18种代用茶为研究对象,包括蒲公英、桑叶茶、荷叶、黑苦荞、黄金苦荞、全株苦荞、决明子、红枣片、黑枸杞、红枸杞、山楂片、陈皮、茉莉花、胎菊、金盏菊、玫瑰花、金银花和牛蒡根。以游离氨基酸、总酚、总黄酮、游离酚酸、花青素、可溶性糖和多糖为成分考察指标,分析其茶汤中功能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比较水提和醇提对代用茶中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8种代用茶中水浸出物含量为13.1%DW~86.6%DW,其中大部分组成是可溶性糖和多糖,占12.1%~98.0%;游离氨基酸和酚酸分别检出18种和14种,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精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以及绿原酸类酚酸。玫瑰花的总酚(181.1 mg GAE/g DW)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含量(42.8 mg/g DW)最高;荷叶的总黄酮含量(41.0 mg RE/g DW)最高,金盏菊的多糖含量(6.4%DW)最高,金银花和胎菊中绿原酸类成分含量(54.7、53.7 mg/g DW)较高。2种提取方式的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茶汤中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的含量占醇提取物的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用茶 茶汤 功能性成分 游离氨基酸 酚酸 黄酮
下载PDF
广西不同品种有色稻米营养及功能性成分比较分析
4
作者 曾宇 农保选 +4 位作者 夏秀忠 林波 杨行海 张宗琼 李丹婷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14-3327,共14页
【目的】比较广西不同品种类型有色稻米的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差异,为广西有色稻米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广西巴马县的6个主栽有色稻地方品种(红米4个、黑米2个)为试验材料,以白米为对照,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和试剂盒检... 【目的】比较广西不同品种类型有色稻米的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差异,为广西有色稻米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广西巴马县的6个主栽有色稻地方品种(红米4个、黑米2个)为试验材料,以白米为对照,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和试剂盒检测方法,测定有色稻地方品种糙米的19种营养成分和6种功能性成分,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色差值分析和相关分析,明确不同品种有色稻米的差异和优势成分。【结果】有色稻米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B2(V_(B2))、维生素E(V_(E))、花色苷和黄酮等6种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白米(P<0.05,下同),分别高出18.9%~44.6%、27.0%~90.4%、9.1%~134.0%、29.2%~109.1%、197.7%~565.8%和10.8%~42.1%,其他成分因品种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营养成分中,那乙短秆黑糯、那乙高秆黑糯和坡帮红米的氨基酸组成较平衡合理,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比值在54.40%~55.75%,较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模式(60.00%);那乙短秆黑糯和那乙高秆黑糯的脂肪含量分别较白米高22.6%和17.0%;4个红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较白米高18.8%~82.0%;龙威红米和那乙高秆黑糯具有更丰富的矿质元素,铜(Cu)、锰(Mn)、锌(Zn)和硒(Se)含量均显著高于白米;那乙高秆黑糯的维生素较丰富,维生素B1(V_(B1))、V_(B2)、维生素C(V_(C))和VE等4种维生素含量均显著高于白米。功能性成分中,2种黑米和龙威红米、龙威红粳米较丰富,但不同品种的最优势成分各不相同,那乙短秆黑糯的花色苷含量较白米高565.8%,原花青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是白米的26.8和20.5倍,那乙高秆黑糯的甾醇总量较白米高10.5%,龙威红粳米的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较白米高25.6%,龙威红米的黄酮含量较白米高42.1%。有色稻米与白米色泽相差越大,色差总色度值(△E)越大,红米△E为18.63~27.37,黑米△E为32.62~33.52,与米粒视觉感官一致。分析色差、营养及功能性成分的相关性,发现25个指标共325个相关关系中,有21个达显著水平。【结论】有色稻米含有共同的优势成分,尽管原产地相同,不同品种类型间仍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含有各具特色的其他优势成分。生产上可根据产品定位进行针对性地加工利用和产业化开发。综合各指标认为那乙短秆黑糯和龙威红米具有更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稻米 营养成分 功能性成分 色差值 相关性 广西
下载PDF
茶叶中的功能性成分及其保健功效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璐 邢东辉 《福建茶叶》 2023年第3期20-22,共3页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的“荼”就是现在的“茶”。茶最初被发现和利用就是因为它具有解毒作用。民间俗语“茶为万病之药”也揭示了茶与健康的密切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的“荼”就是现在的“茶”。茶最初被发现和利用就是因为它具有解毒作用。民间俗语“茶为万病之药”也揭示了茶与健康的密切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健康问题,对茶的功效认知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茶色素、咖啡碱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对人体具有防癌抗癌、抗氧化、调节糖脂代谢、改善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医疗保健功效。基于此,本文将对茶叶中的功能性成分及其保健功效进行综述,以期为喝茶爱好者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功能性成分 保健功效
下载PDF
大别山山核桃坚果种仁主要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含量变异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代英超 夏国华 +2 位作者 朱先富 张深梅 黄坚钦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9-968,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地理种源大别山山核桃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及功能性成分多样性以及变异规律,为大别山山核桃种质资源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大别山山核桃主产区19个天然种群198个单株的11个坚果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及功能性成分进行测定,... 【目的】探讨不同地理种源大别山山核桃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及功能性成分多样性以及变异规律,为大别山山核桃种质资源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大别山山核桃主产区19个天然种群198个单株的11个坚果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及功能性成分进行测定,进行单因素方差、多重比较、相关性、主成分等分析。【结果】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坚果种仁主要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含量多样性丰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表明大别山山核桃11个性状在种群间存在丰富变异(p<0.01);表型分化系数表明种群间平均分化系数为68.68%,种群间变异是主要变异来源。大别山山核桃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含量变异幅度为2.30%~25.18%,平均变异系数为13.46%,其中脂肪含量的变异幅度最小,β-维生素E含量的变异幅度最大,JGXZ种群的多样性最为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种仁性状各成分之间达到显著相关的共10对,脂肪含量与其他组分的相关性最显著,淀粉、δ-维生素E含量与其他性状均不存在相关性;11个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中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8.742%,各营养及功能在成分中均占有重要位置。【结论】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源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及功能性成分遗传变异丰富,选择育种潜力大,脂肪含量最为稳定;遗传多样性保护及种质资源收集应尽可能增加种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 营养物质 功能性成分 表型变异 多样性 天然种群
下载PDF
茶树功能性成分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梦月 孙悦 +4 位作者 韦朝领 宋博 陈志丹 曹士先 孙威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8,共11页
对30个适制乌龙茶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Linn.)O.Ktze.)品种(品系)的14个功能性成分含量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根据筛选出的代表性评价指标对茶树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30份茶树材料间各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对30个适制乌龙茶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Linn.)O.Ktze.)品种(品系)的14个功能性成分含量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根据筛选出的代表性评价指标对茶树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30份茶树材料间各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天福星1号’(‘Tianfuxing 1’)的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可可碱和茶叶碱含量均最高。14个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为4.98%~79.96%,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为1.90。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EGCG、游离氨基酸、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EGC)、没食子儿茶素(GC)和咖啡碱含量6个代表性评价指标。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13.5处,30份茶树材料分为4类,各类具有不同的品质功能特点,Ⅰ类和Ⅱ类可作为选育高茶多酚、高EGCG茶树的亲本,Ⅲ类可作为选育高游离氨基酸茶树的亲本,Ⅳ类可作为选育低咖啡碱茶树的亲本。综合排名在第2至第7的材料集中分布在Ⅰ类,其中,‘金福星1号’(‘Jinfuxing 1’)的综合得分最高(3.88);Ⅱ类的‘天福星1号’综合得分最高(4.70);综合排名在第8至第29的材料集中分布在Ⅲ类,其中,‘肉桂’(‘Rougui’)的综合得分最高(1.39);Ⅳ类的‘毛蟹’(‘Maoxie’)综合得分最低(-2.79)。整体而言,综合得分从高至低依次为Ⅱ类、Ⅰ类、Ⅲ类、Ⅳ类,Ⅱ类和Ⅰ类茶树材料的综合功能性较好。综上所述,供试茶树材料功能性成分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类型较丰富,具备选育功能优良茶树种质资源的潜力。‘天福星1号’、‘金福星1号’、‘水仙’(‘Shuixian’)、‘白牡丹’(‘Baimudan’)、‘桂福星1号’(‘Guifuxing 1’)、‘佛手’(‘Foshou’)和‘丹桂’(‘Dangui’)为综合功能性较好的种质资源。聚类分析结果和综合评价排序结果基本吻合,选取的6个指标可作为初步评价功能性茶树种质资源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乌龙茶 功能性成分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发酵罗汉果渣过程中功能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家全 刘歆旖 +1 位作者 王兰 刘素纯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95,共8页
采用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罗汉果渣,对罗汉果渣总皂苷、多酚、总黄酮及粗多糖的含量变化以及与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α-淀粉酶及蛋白酶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其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罗汉果渣... 采用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罗汉果渣,对罗汉果渣总皂苷、多酚、总黄酮及粗多糖的含量变化以及与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α-淀粉酶及蛋白酶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其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罗汉果渣总皂苷、多酚、总黄酮及多糖的含量都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分别在第6、8、6和6天达到最大值11.36、3.08、10.42和8.34 mg/g,,是未发酵组的1.42倍、2.37倍、2.53倍及1.90倍。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α-淀粉酶及蛋白酶活性分别在第8、6、8和8天达到最大值57.91、153.06、69.42和85.30 U/g,总皂苷、总黄酮和粗多糖含量的变化与纤维素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多酚含量变化和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α-淀粉酶及蛋白酶活性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发酵过程中,罗汉果渣的抗氧化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分别在第8、8和6天达到最大,且与未发酵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冠突散囊菌发酵罗汉果渣能有效提升其功能性成分含量,增强其抗氧化活性,对罗汉果渣资源利用的绿色循环和可持续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罗汉果渣 发酵 功能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山药功能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潘景芝 孟庆龙 +1 位作者 崔文玉 朱双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0-428,共9页
山药作为我国传统药食同源植物,也是健康食品的重要原料。山药中含有多糖、皂苷、多酚、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多种功能性成分,且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山药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以及调脾胃等多种功效。因此,... 山药作为我国传统药食同源植物,也是健康食品的重要原料。山药中含有多糖、皂苷、多酚、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多种功能性成分,且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山药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以及调脾胃等多种功效。因此,山药在医药、保健品和食品等诸多领域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近年来,山药功能性成分提取分离和药理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不同种类、不同提取分离方法,都会影响山药的功能性成分结构及其功效。本文系统综述了山药功能性成分及其热点的药理作用,以期拓宽山药在多领域、多行业中的应用范围,剖析功能性成分与药效间的相互关系,为山药功能性食品和保健药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功能性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下载PDF
枸杞中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逄春梅 李艳萍 《食品界》 2023年第4期116-118,共3页
枸杞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药食两用类经济植物,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得到消费者的普遍接受和信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随着枸杞的种植量增加,枸杞的功能性成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大量的枸杞成分研... 枸杞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药食两用类经济植物,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得到消费者的普遍接受和信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随着枸杞的种植量增加,枸杞的功能性成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大量的枸杞成分研究表明,枸杞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抗糖尿病等一系列功能。但关于枸杞产品主要为初级产品,对其功能性成分研究较少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成分 种植量 药食两用 抗衰老 抗糖尿病 抗肿瘤 枸杞 营养价值
下载PDF
核桃油贮藏过程中功能性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胥玲花 李新林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85,共15页
【目的】为核桃油贮藏和货架期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国核桃产区‘新新2号’‘温185’‘清香’品种为研究对象,经液压冷榨获得核桃油,分别在室温、0~-5℃、-15~-25℃条件下贮藏120 d,每15 d检测1次核桃油功能性成分亚油酸、亚麻... 【目的】为核桃油贮藏和货架期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国核桃产区‘新新2号’‘温185’‘清香’品种为研究对象,经液压冷榨获得核桃油,分别在室温、0~-5℃、-15~-25℃条件下贮藏120 d,每15 d检测1次核桃油功能性成分亚油酸、亚麻酸、油酸、黄酮、总酚、角鲨烯、总甾醇的含量,并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进行曲线拟合、回归分析,确定核桃油功能性成分损失少的贮藏条件及贮藏时长。【结果】在贮藏期间,‘新新2号’‘温185’‘清香’核桃油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略有不同。‘新新2号’核桃油的亚油酸、油酸、总甾醇含量从贮藏90 d左右开始快速下降,亚麻酸、总黄酮、总酚、角鲨烯含量从贮藏75 d左右开始快速下降;‘温185’核桃油的亚油酸、油酸、亚麻酸、总酚含量从贮藏75 d左右开始快速下降,总黄酮、角鲨烯、总甾醇含量从贮藏90 d左右开始快速下降;‘清香’核桃油的亚油酸、油酸含量从贮藏75 d左右开始快速下降,亚麻酸、总黄酮、总酚、角鲨烯、总甾醇含量在贮藏90 d左右开始快速下降。在室温贮藏条件下,3个品种核桃油功能性成分损失最多,0~-5℃、-15~-25℃贮藏条件下,3个品种核桃油功能性成分损失少,且各检测时段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差异不显著。【结论】‘新新2号’‘温185’‘清香’核桃油宜在0~-5℃条件下贮藏,有效贮藏时长为75 d,在该条件下功能性成分损失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功能性成分 数学建模 曲线拟合 回归分析
下载PDF
肉苁蓉功能性成分质量控制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丁禹 肖井雷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7期861-864,共4页
肉苁蓉为品种珍贵的沙生植物,作为功效价值宝贵的滋补中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用和生态价值;其使用历史悠久,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肉苁蓉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苯乙醇苷类、多糖类、金属元素等130种。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肉... 肉苁蓉为品种珍贵的沙生植物,作为功效价值宝贵的滋补中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用和生态价值;其使用历史悠久,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肉苁蓉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苯乙醇苷类、多糖类、金属元素等130种。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肉苁蓉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改善便秘、补肾壮阳、抗骨质疏松、抗衰老、改善记忆、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的功效。文章系统地从肉苁蓉属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种类、以及肉苁蓉生物活性成分所具有的功效2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肉苁蓉的合理应用、产品开发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功能性成分 质量控制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运动营养食品及其功能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垚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6期110-112,共3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提高了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体育锻炼缓解身体疲劳、提高身体素质。但体育锻炼会产生一系列身体问题,如关节损伤、运动恢复等。因此,必须加强对运动营养食品及其功能...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提高了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体育锻炼缓解身体疲劳、提高身体素质。但体育锻炼会产生一系列身体问题,如关节损伤、运动恢复等。因此,必须加强对运动营养食品及其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帮助人们提高身体恢复能力、缓解损伤、增强免疫力。本文简述了运动营养食品及其发展现状,探讨了运动营养食品的功能性成分并进行前瞻性观望,为促进运动营养食品研发与发展提供一定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营养食品 功能性成分
下载PDF
玉米须功能性成分及药理价值研究进展
14
作者 闫书博 冯聪慧 +4 位作者 张原宾 章璐 张春立 王阳 吕慧威 《食品工程》 2023年第3期7-9,21,共4页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玉米须有改善高脂血症引发的肝组织损伤、改善血糖、改善尿酸对肾脏的损害、改善急性痛风关节炎、降低脂肪、治疗水肿、抗肿瘤、抗氧化作用。同时现代研究发现玉米须中含有黄酮、多糖、甾醇类化合物、有机酸、矿物元素...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玉米须有改善高脂血症引发的肝组织损伤、改善血糖、改善尿酸对肾脏的损害、改善急性痛风关节炎、降低脂肪、治疗水肿、抗肿瘤、抗氧化作用。同时现代研究发现玉米须中含有黄酮、多糖、甾醇类化合物、有机酸、矿物元素、氨基酸等有功能性成分的物质。对玉米须成分及其药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展开分析,并对其市场开发前景进行展望,为玉米须的科学研究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功能性成分 药理价值 现状与展望
下载PDF
生姜的功能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静 张春艳 +3 位作者 叶朋飞 黄杰秋 周杰 刘继华 《现代食品》 2023年第7期28-31,38,共5页
生姜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以药食俱佳见称,具有消炎镇痛、杀菌解毒、开胃健脾、发汗驱寒等作用,其功能性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多酚类、多糖类、挥发性油类等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抑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应用价值极高,在食品及医... 生姜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以药食俱佳见称,具有消炎镇痛、杀菌解毒、开胃健脾、发汗驱寒等作用,其功能性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多酚类、多糖类、挥发性油类等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抑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应用价值极高,在食品及医药领域应用广泛。目前,生姜的功能性成分未得到有效开发。本文综述了生姜的功能性成分、提取方法及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为生姜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功能性成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蒲公英根复合袋泡茶的研制及功能性成分测定
16
作者 秦洋 崔凤英 +2 位作者 史玉雪 尹洪臣 迟晓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92-97,共6页
以蒲公英根为主料,玫瑰花、茉莉花、红枣、枸杞为辅料,研制蒲公英根复合袋泡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确定蒲公英根复合袋泡茶的最佳配方和冲泡条件。结果表明,蒲公英根复合袋泡茶最佳配方为蒲公英根添加量3.25 g... 以蒲公英根为主料,玫瑰花、茉莉花、红枣、枸杞为辅料,研制蒲公英根复合袋泡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确定蒲公英根复合袋泡茶的最佳配方和冲泡条件。结果表明,蒲公英根复合袋泡茶最佳配方为蒲公英根添加量3.25 g、枸杞添加量2.00 g、玫瑰花与茉莉花质量比0.60∶0.85、茉莉花添加量0.85 g、红枣添加量2.25 g,加水量300 mL,冲泡时间15 min,该条件下产品感官评分最高,能量1 540 kJ/100 g、蛋白质含量20%、脂肪含量3%、总碳水化合物含量25%、钠含量6%、多糖含量7.22 mg/g、黄酮含量0.27 mg/g、茶多酚含量17.52 mg/g。蒲公英根复合袋泡茶香气纯正、口感柔和,功能性成分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根 复合茶 袋泡茶 功能性成分 感官评价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红芽木的功能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17
作者 李文琪 陆国寿 +2 位作者 胡筱希 黄周锋 黄建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19-128,共10页
目的分析红芽木的化学成分,并对其抗氧化、降糖及降脂功能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采集数据,对各色谱峰的质谱数据进行解析、结构推测和确认;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方法对红芽木样品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考察红芽木对α-葡萄... 目的分析红芽木的化学成分,并对其抗氧化、降糖及降脂功能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采集数据,对各色谱峰的质谱数据进行解析、结构推测和确认;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方法对红芽木样品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考察红芽木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通过建立人肝癌高脂模型测试红芽木的降脂活性。结果从红芽木中共鉴定了68个化合物,抗氧化结果显示红芽木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及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阳离子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21±0.05)mg/mL、(0.14±0.03)mg/mL;红芽木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半抑制浓度为(63.52±3.12)μg/mL;降糖实验结果显示可以改善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降脂实验结果显示红芽木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结论红芽木化学成分丰富,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降糖及降脂活性,本研究为红芽木的深入研究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芽木 液相色谱-质谱法 功能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降糖活性 降脂活性
原文传递
白茶功能性成分及保健功效研究
18
作者 韩国玮 《普洱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3-25,共3页
白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是我国六大传统茶类之一。其不仅风味品质独特,还拥有极佳的保健功能,受到了各地茶客的广泛青睐。基于此,重点分析了白茶中咖啡碱、茶多酚、茶多糖等功能性成分进行分析,并按照贮藏时... 白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是我国六大传统茶类之一。其不仅风味品质独特,还拥有极佳的保健功能,受到了各地茶客的广泛青睐。基于此,重点分析了白茶中咖啡碱、茶多酚、茶多糖等功能性成分进行分析,并按照贮藏时间、品类等详尽阐述了白茶的保健功效,为白茶的相关研究和茶客的选购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功能性成分 保健功效
下载PDF
刺梨果渣主要功能性成分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何兰兰 晋海军 +1 位作者 姜特 张丽艳 《药物化学》 2023年第3期148-155,共8页
刺梨是药食同源民族药,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其果渣是加工后产生的副产物。果渣中所含成分种类与刺梨的相似,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但如今仍未被很好的开发利用,造成较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刺梨果... 刺梨是药食同源民族药,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其果渣是加工后产生的副产物。果渣中所含成分种类与刺梨的相似,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但如今仍未被很好的开发利用,造成较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刺梨果渣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延长刺梨产业链和解决其带来的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现对刺梨果渣主要成分、功能作用,及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整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果渣 功能性成分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白葡萄酒中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娟 滕瑞男 +3 位作者 陈家豪 蔡凤娇 张瑞景 何超 《酿酒》 CAS 2023年第1期16-21,共6页
白葡萄酒是以白葡萄或红皮白肉的葡萄为原料,经榨汁、发酵、勾调等工艺制成的酒精饮料,具有果香浓郁、酒体醇厚、口感圆润清爽、香气成分丰富等特点。系统的介绍了白葡萄酒中白黎芦醇、单宁、黄酮、原花青素以及有机酸等功能性成分的种... 白葡萄酒是以白葡萄或红皮白肉的葡萄为原料,经榨汁、发酵、勾调等工艺制成的酒精饮料,具有果香浓郁、酒体醇厚、口感圆润清爽、香气成分丰富等特点。系统的介绍了白葡萄酒中白黎芦醇、单宁、黄酮、原花青素以及有机酸等功能性成分的种类和功效,并分析了生产工艺对其含量的影响,为白葡萄酒功能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葡萄酒 功能性成分 白黎芦醇 单宁 原花青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