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1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帕金森病患者四肢联动训练时脑功能活动区的协同作用研究
1
作者 帕力丹木·吾买尔 阿里木江·阿卜杜凯尤木 +2 位作者 维克拉木江·祖农 艾洁尔古丽·麦合苏木 戴国朝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35,41,共6页
目的 通过采用功能MRI(functional MRI, fMRI)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四肢联动训练时脑区激活情况,探讨该疗法的干预机制。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PD患者50例作为... 目的 通过采用功能MRI(functional MRI, fMRI)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四肢联动训练时脑区激活情况,探讨该疗法的干预机制。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PD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基线资料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四肢联动时的全脑fMRI扫描。结果 对照组做四肢联动运动时,脑激活区主要有右侧初级感觉运动皮层(sensorimotor cortex, SM1)(t=14.4829, P<0.05),左侧初级感觉运动皮层(t=8.7640, P<0.05),左侧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 SMA)(t=8.4628, P<0.05),右侧丘脑(t=9.3230, P<0.05),右侧岛叶(t=8.8615, P<0.05),左侧颞上回(t=9.0467, P<0.05)及左侧顶下小叶(t=10.8249, P<0.05)。PD患者做四肢联动运动时,脑激活区主要有右侧SM1(t=10.0234, P<0.05),左侧SMA(t=7.8221, P<0.05),右侧岛叶(t=6.3241, P<0.05),左侧颞上回(t=7.6571, P<0.05)及左侧顶下小叶(t=4.9862, P<0.05)。与对照组对比,PD患者做四肢联动运动时,激活减弱的区域有左侧SMA(t=6.011, P<0.05),右侧岛叶(t=5.610, P<0.05)及左侧颞上回(t=6.781, P<0.05),而激活增强的区域有右侧SM1(t=3.652, P<0.05)。结论 四肢联动训练使PD患者初级运动功能区功能代偿性增强,这对PD患者康复治疗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四肢联动训练 功能活动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患者脑功能活动局部一致性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2
作者 丁菊容 李原 +4 位作者 华波 奉晨宇 唐智灵 杨呈浩 丁鑫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12,共6页
目的探究静息态下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联系。材料和方法前瞻性纳入20例IS患者和27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所有被试均进行静... 目的探究静息态下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联系。材料和方法前瞻性纳入20例IS患者和27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所有被试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扫描和ReHo分析,通过双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Pe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IS患者组异常脑区ReHo值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S组右侧额中回、中央后回、颞中回和左侧三角部额下回的ReHo值显著降低,双侧辅助运动区、内侧和旁扣带回、左侧顶上回、楔前叶和中央旁小叶的ReHo值显著增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phaSim校正)。此外,双侧辅助运动区和左侧顶上回的ReHo值增高与MMSE评分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r=-0.640,P=0.014;r=-0.541,P=0.046;r=-0.563,P=0.036)。结论IS患者存在广泛的局部脑功能活动自发性改变,可能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关。异常大脑区域的ReHo值可能是IS中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功能活动 局部一致性 认知功能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晏圣松 尉迎丽 唐流刚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8期980-984,共5页
目的探讨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104例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104例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进行治疗,试验组给予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颈功能活动度、血液流变学、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73.08%)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0.38%)更高(P<0.05)。治疗2周后,2组颈肩部疼痛、肢体麻木、头晕目眩、活动受限评分、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前列腺素E(PGE2)、环氧化酶-2(COX-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右侧屈、左侧屈、右旋转、左旋转颈功能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晕厥、皮下出血等情况。结论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可有效调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验室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减轻机体炎症,改善血流动力学,进而可促进患者中医证候及颈功能活动度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郑氏“颈四步”手法 推拿 功能活动 实验室指标
下载PDF
自制多功能活动水平适应托盘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冰 张喜英 +1 位作者 王露 潘润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913-917,共5页
目的分析自制多功能活动水平适应托盘在耳鼻咽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赣州市市立医院2022年1—11月需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 目的分析自制多功能活动水平适应托盘在耳鼻咽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赣州市市立医院2022年1—11月需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传统接地式手术托盘,实验组采用自制多功能活动水平适应托盘。记录并比较在术前巡回护士安装手术托盘的时间、手术时间,同时在手术结束后向手术医生及护士发放调查问卷评估医生以及护士对自制多功能活动水平适应托盘的满意度;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期间手术器械倾倒、压力性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期间未有病例脱落。实验组术前安装托盘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医生、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多功能活动水平适应托盘可有效缩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士、医生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功能活动水平适应托盘 接地式手术托盘
下载PDF
颈部深度烧伤患者的功能活动训练
5
作者 王丽娜 郑绍青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0期4009-4009,共1页
针对颈部深度烧伤患者的特点,对196例颈部深度烧伤患者行主动、被动功能活动训练,结果优146例,良50例。早期康复治疗可避免瘢痕增生、挛缩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颈部深度烧伤 功能训练 康复 主动功能活动 被动功能活动
下载PDF
不同体位上肢作业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宋振华 随燕芳 +5 位作者 林夏妃 王良 汪良 甘春苗 张黎 张婷 《中国康复》 2018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观察2种不同体位下的上肢作业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后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坐位训练组和站位训练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下,分别给予坐位和站位下的上肢作业治... 目的:观察2种不同体位下的上肢作业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后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坐位训练组和站位训练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下,分别给予坐位和站位下的上肢作业治疗。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采用简式Fugl-Myer评分(FMA)、BB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患者的上肢功能、平衡功能、ADL能力作出评价。结果:治疗2周、4周后,坐位训练组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站位训练组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2个时间点站位训练组评分均高于坐位训练组(均P<0.05)。治疗2周、4周后,2组患者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2个时间点站位训练组BBS评分均高于坐位训练组(均P<0.05)。治疗2周后坐位治疗组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坐位治疗组MBI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治疗2周、4周后,站位治疗组患者MBI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治疗2周、4周后,站位训练组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坐位训练组(均P<0.05)。结论:站位下的上下肢一体化的作业治疗,加强了全身其他肌肉配合作业活动所必须的稳定和平衡的能力,强化了上肢活动,更容易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作业治疗 功能活动 ADL
下载PDF
针刺对严重脑损伤患者脑血流灌注及脑功能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单爱军 尹卫 +1 位作者 王照康 贾少微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25期5312-5313,共2页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rizedtomography,SPECT)观察针刺对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活动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量化数据。方法:严重脑损害昏迷患者17例,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电针患肢合谷...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rizedtomography,SPECT)观察针刺对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活动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量化数据。方法:严重脑损害昏迷患者17例,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电针患肢合谷、曲池、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使用SiemensECAM/ICONSPECT系统,同一患者同体位下,40min之内连续接受针刺前和电针状态下2次SPECT脑灌注显像。用可视化分析和BFCR%数学模型半定量分析,比较针刺前后脑病灶血流灌注和功能活动的改变。结果:17例电针治疗后病灶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BFCR%增高。电针刺时病灶与对侧相应区域脑/全脑比值分别为(9.84±2.02),(12.93±3.4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22,P<0.01)、电针时与针刺前病灶侧脑/全脑比值(7.40±2.08)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06,P<0.01)。对侧相应区域脑/全脑比值较电针前(12.68±2.44)亦有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663,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以改善病灶区的脑血流灌注和脑细胞的功能,激发脑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严重脑损伤 脑血流灌注 功能活动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中英语言任务执行时大脑功能活动的f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恒芬 于建渤 李恩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7-451,共5页
应用fMRI技术探讨大脑功能活动,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通过对有关文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母语为中文或英文受试者以及失读症和颞叶性癫痫等患者在中英文双语学习过程中大脑功能活动的变化,认识双语刺激下不同大脑功能活动的神经机制,旨... 应用fMRI技术探讨大脑功能活动,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通过对有关文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母语为中文或英文受试者以及失读症和颞叶性癫痫等患者在中英文双语学习过程中大脑功能活动的变化,认识双语刺激下不同大脑功能活动的神经机制,旨在为未来的双语学习、教学以及语言康复提供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 学习 FMRI 功能活动
下载PDF
电针对摇头丸滥用者^(99m)Tc-ECD脑灌注显像及脑功能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时杰 贾少微 +9 位作者 李素民 徐国柱 郑继旺 石宇 陈红艳 高宙 李东俊 孙粤立 梁尔军 苗福才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脑灌注显像 ,观察电针 (EA)对摇头丸滥用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 :17例摇头丸滥用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在电针治疗前后进行SPECT检查 ... 目的··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脑灌注显像 ,观察电针 (EA)对摇头丸滥用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 :17例摇头丸滥用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在电针治疗前后进行SPECT检查 ,用脑血流功能变化率 (BCFR % )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评价电针对上述观察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17例摇头丸滥用者的大脑皮质额叶、颞叶、脑岛、基底节均存在局部脑血流量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脑岛、基底节区功能亢进的病理表现 ;电针治疗可显著增加或调整局部脑血流量 ,并改善大脑的功能活动 (P<0.01 ,P<0.001)。结论·· :摇头丸滥用可以导致大脑血液供应减少或病理性增加 ,进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 ;针刺治疗对此有显著改善作用 ,提示针刺可以作为一种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摇头丸 滥用者 功能活动 3 4-亚甲二氧基甲苯丙胺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局部脑血流量 针刺
下载PDF
社区老人社会功能活动能力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陆峥 李春波 +2 位作者 何燕玲 李柔冰 张明园 《上海精神医学》 1998年第A00期30-32,共3页
目的 分析正常老人与痴呆老人社会功能活动衰退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对痴呆的预测和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社区老人5年前后POD总分、各单项分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老人组中除POD7(新鲜事物了解)外,其余各单项分... 目的 分析正常老人与痴呆老人社会功能活动衰退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对痴呆的预测和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社区老人5年前后POD总分、各单项分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老人组中除POD7(新鲜事物了解)外,其余各单项分及总分在5年后均有显著上升(P<0.05或P<0.01);正常老人5年POD总分变化在性别、年龄、教育各组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OD总分变化不受性别、年龄、教育的影响;POD3(自行购物)对痴呆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 POD可以作为社区痴呆诊断的筛选工具,对预测痴呆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功能活动 动态变化 痴呆 诊断 老年人
下载PDF
九味承气口服液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俊霞 陈书爱 +2 位作者 杜秀敏 李树然 张雪娜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7期825-826,共2页
目的探讨九味承气口服液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术后第1天胃管内注入九味承气口服液20 ml,再注入生理盐水10 ml。夹闭胃管30 min后,接胃肠减压器持续... 目的探讨九味承气口服液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术后第1天胃管内注入九味承气口服液20 ml,再注入生理盐水10 ml。夹闭胃管30 min后,接胃肠减压器持续胃肠减压,3次/d。对照组术后胃管常规接胃肠减压器持续胃肠减压。以术后患者排气时间为指标,观察九味承气口服液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活动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本方法耐受性良好,恢复顺利,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九味承气口服液能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使患者早日进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味承气口服液 结直肠癌 手术 胃肠功能活动
下载PDF
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的信效度和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7
12
作者 童莺歌 成燕 +3 位作者 郑红葵 冯静 陈冯琳 毕东军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1期968-971,共4页
目的探讨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Functional activity score,FAS)的信、效度及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四等级FAS对术后24h的住院患者进行活动性疼痛评估,并调查护士对四等级FAS的应用体会。结果四等级FAS评定者间信度(Interclass Correlation... 目的探讨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Functional activity score,FAS)的信、效度及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四等级FAS对术后24h的住院患者进行活动性疼痛评估,并调查护士对四等级FAS的应用体会。结果四等级FAS评定者间信度(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为0.95,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98;与三等级FAS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58,内容效度系数(Content Validation Index,CVI)为0.94;干预前后四等级FAS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7,P<0.01);90%以上的护士认为四等级FAS分级合理,评价标准直观,易于临床操作,有助于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对功能活动的影响,进而指导医务人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结论四等级FAS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受到临床护士的普遍认可,适用于我国术后患者的活动性疼痛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 活动性疼痛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不同进食量对小鼠功能活动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齐好 陆大祥 +2 位作者 付咏梅 王华东 戚仁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7-48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进食量在不同时间内对小鼠体重、记忆力、平衡耐力和相应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预先计算小鼠每天平均进食量 ,按照 10 0 %食量 ,75 %食量、5 0 %食量、2 5 %食量及 0 %食量分为A、B、C、D、E组。实验过程中每 3d测试记... 目的 :探讨不同进食量在不同时间内对小鼠体重、记忆力、平衡耐力和相应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预先计算小鼠每天平均进食量 ,按照 10 0 %食量 ,75 %食量、5 0 %食量、2 5 %食量及 0 %食量分为A、B、C、D、E组。实验过程中每 3d测试记忆力、平衡耐力和体重 1次 ,第 10d取血检测相应生化指标。结果 :实验第 3d ,E组体重、平衡耐力下降 ;实验第 6d和第 9d ,A组、B组、C组体重明显上升 ,A组、D组动物的记忆力低于B组和C组 ;实验第 10d ,D组血糖显著下降 ,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随进食量的减少而显著下降。结论 :适度减少进食量能维持正常体力和血糖水平 ,保持良好的记忆力 ,并有助于降低血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食量 小鼠 功能活动 生化指标 影响 体重 记忆力 平衡耐力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类 肥胖
下载PDF
一氧化碳、白细胞介素-6在辨证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阶段与腰椎功能活动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玮 王金贵 +2 位作者 孙庆 董桦 李华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NO)、白细胞介素-6(IL-6)在辨证分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阶段与腰椎功能活动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单盲法研究,把入选的300例患者分为整复手法恢复期应用组、整复手法缓解期应用组、传统推拿组...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NO)、白细胞介素-6(IL-6)在辨证分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阶段与腰椎功能活动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单盲法研究,把入选的300例患者分为整复手法恢复期应用组、整复手法缓解期应用组、传统推拿组和西药组,每组75例,疗程为30 d,6个月后进行随访,以外周血中NO、IL-6检测、改良中文版0swestry腰痛评估表(简称ODI)和改良中文版Roland-Morris腰痛失能问卷评估(以下简称RMDQ)为观察指标,观察每组各阶段治疗前后和组间客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外周血中NO、IL-6检测、ODI和RMDQ等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其中外周血NO、IL-6含量检测分别与ODI和RMDQ分值比较呈正相关性。结论:NO、IL-6指标对急性期变化的敏感程度高,急性期是NO、IL-6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活动症状最相关的时机,NO、IL-6是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腰椎功能活动的最佳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NO IL-6 急性期 功能活动
下载PDF
中药对照软骨保护剂改善膝骨关节炎功能活动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詹倩 胡广操 +2 位作者 王敏龙 张梦娇 沈钦荣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对照软骨保护剂改善膝骨关节炎的功能活动及药物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Infrastructure, 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 Journal Database,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对照软骨保护剂改善膝骨关节炎的功能活动及药物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Infrastructure, 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 Journal Database,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 Knowledge Service Platform,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CBM)中有关中药与软骨保护剂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限至2018年6月30日。由2名研究者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合计689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项研究因较大异质性仅采用描述性分析,2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口服中药汤剂膝关节功能活动评分与软骨保护剂比较有统计学差异[SMD=-0.33,95%CI(-0.62,-0.33), P<0.05]。[结论]口服中药汤剂在约3个月时对膝关节功能活动的改善优于软骨保护剂,但基于现有研究缺陷,结论尚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中药 软骨保护剂 功能活动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活血通络方熏蒸配合主动运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活动及X射线下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涛 王景靓 徐晓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方熏蒸配合主动运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活动及X射线下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布洛芬缓释...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方熏蒸配合主动运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活动及X射线下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联合主动运动训练治疗,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络方熏蒸治疗,2组均治疗30 d。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分系统Lequesne-Mery评分、X射线片的股胫角和关节间隙角,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WOMAC评分量表各项评分、VAS评分、Lequesne-Mery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股骨胫骨角和胫骨关节间隙角均明显变小(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变化更为明显(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3%(53/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4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活血通络方熏蒸配合主动运动能够明显减轻患者关节疼痛等症状,改善患者X射线下生物力学指标和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活血通络方 中药熏蒸 主动运动 功能活动 X射线下生物力学指标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进程中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娜娜 魏先梅 +2 位作者 殷敏 程雷 MiyazakiS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6-819,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与中枢性呼吸暂停进程中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特点。方法:对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整夜标准多导睡眠监测,选取睡眠呼吸事件发生期间及其前后各15 s的3个连续区间,提取各区间相应的RR间期变化的时间序列资... 目的:探讨阻塞性与中枢性呼吸暂停进程中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特点。方法:对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整夜标准多导睡眠监测,选取睡眠呼吸事件发生期间及其前后各15 s的3个连续区间,提取各区间相应的RR间期变化的时间序列资料及其相关背景。分析比较阻塞性与中枢性呼吸事件进程中R-R间隔的变化趋势。结果:阻塞性呼吸暂停进程中RR间隔变异有明显差异,与呼吸暂停发生前相比较,RR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均方根在呼吸暂停期间最小,在呼吸暂停结束后增大。提示阻塞性呼吸暂停期RR间隔最短,心率变异最小,但整体波动较均一。而中枢性呼吸暂停进程中RR间隔无显著性变化。结论:阻塞性和中枢性呼吸暂停进程中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趋势不同。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活动在阻塞性呼吸事件前后实现了2次交替,即交感活动在阻塞性呼吸事件发生过程中逐步增强而在其结束后逐步回复。而中枢性呼吸事件进程中则无此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呼吸暂停 中枢性呼吸暂停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活动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人群中社会功能活动的调查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管小亭 程卫华 +3 位作者 王伊龙 周淑杰 王小明 蔡继红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91-194,共4页
目的研究社会功能活动在北京地区正常人群及老年性痴呆(AD)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并探讨对痴呆早期诊断和预测的价值。方法应用社会功能活动调查量表(FAQ)对北京市不同城区及郊区常模人群(40岁以上各年龄组)1649人进行了测查,并按年龄、... 目的研究社会功能活动在北京地区正常人群及老年性痴呆(AD)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并探讨对痴呆早期诊断和预测的价值。方法应用社会功能活动调查量表(FAQ)对北京市不同城区及郊区常模人群(40岁以上各年龄组)1649人进行了测查,并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城市与农村、总体健康状况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同时对AD患者292例(早期182例,中期110例)及其他易混淆疾病组(假性痴呆)144例进行了测查。结果(1)FAQ总分:常模组0.9933±2.2187,AD组7.4658±6.9119(早期4.8132±5.1053,中期11.8545±7.2885),易混淆疾病组3.3452±5.0222。(2)3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1)。(3)常模组受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条件、城乡等因素变化较为明显。(4)AD患者与其他两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5)量表各项目之间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457~0.795(P<0.0001)。结论FAQ作为神经心理检查中非认知功能测定的重要部分,主要反映社会活动能力,较为敏感,临床应用方便,对痴呆的早期诊断及人群筛查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社会功能活动 神经心理学测验
下载PDF
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像观察针刺对局部脑血流量和脑功能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7
19
作者 王凡 贾少微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40-343,共4页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摄像技术对11例健康人和9例脑血管病患者针刺前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脑功能活动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留针和电针刺激对对侧大脑半球皮质、对侧丘脑、同侧基底核和双侧小脑的作用...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摄像技术对11例健康人和9例脑血管病患者针刺前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脑功能活动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留针和电针刺激对对侧大脑半球皮质、对侧丘脑、同侧基底核和双侧小脑的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者血流功能变化率高于留针者。推测针刺肢体穴位对脑血供的改善和激发脑神经细胞功能活动有赖于中枢神经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特异感觉和非特异感觉传入系统,同时亦有锥体外系和小脑的参与。脑血管病患者对电针刺激比健康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 脑血流量 针刺效应 功能活动 CT
下载PDF
脑功能活动磁共振成像与经络中枢神经相关学说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永正 龚洪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2年第4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功能活动 磁共振成像 经络-中枢神经 相关学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