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晏圣松 尉迎丽 唐流刚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8期980-984,共5页
目的探讨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104例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104例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进行治疗,试验组给予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颈功能活动度、血液流变学、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73.08%)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0.38%)更高(P<0.05)。治疗2周后,2组颈肩部疼痛、肢体麻木、头晕目眩、活动受限评分、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前列腺素E(PGE2)、环氧化酶-2(COX-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右侧屈、左侧屈、右旋转、左旋转颈功能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晕厥、皮下出血等情况。结论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可有效调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验室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减轻机体炎症,改善血流动力学,进而可促进患者中医证候及颈功能活动度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郑氏“颈四步”手法 推拿 功能活动度 实验室指标
下载PDF
臭氧水穴位注射联合骶髂关节注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活动度和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友龙 张雅琪 +3 位作者 宁文华 胡闯北 芦鹏翔 党琦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2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臭氧水穴位注射联合骶髂关节注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活动度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20μg/mL的臭氧水穴位注射联合骶髂关节注射治疗,... 目的:探讨臭氧水穴位注射联合骶髂关节注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活动度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20μg/mL的臭氧水穴位注射联合骶髂关节注射治疗,穴位选取风池、大椎、肾俞、大肠俞、阿是穴、夹脊穴(胸夹脊),7d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疗前、第4周、第12周评价患者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和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结果:治疗后第4周、第12周患者BASDAI、BASF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患者BASDAI、BASFI评分均较第4周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水穴位注射联合骶髂关节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有效改善AS患者脊柱功能活动度,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疾病的活动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臭氧水 夹脊穴 骶髂关节 功能活动度
下载PDF
针刺华佗夹脊穴和督脉穴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活动度和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海龙 张俊英 《医学综述》 2015年第7期1314-1316,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华佗夹脊穴和督脉穴位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活动度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河北省涉县中医院收治的11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华佗... 目的探讨针刺华佗夹脊穴和督脉穴位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活动度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河北省涉县中医院收治的11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华佗夹脊穴和督脉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脊柱功能活动度和疼痛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功能活动和病情活动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检测项目穿袜、坐位直立、触及高位、平卧起身和体能活动优于对照组(P<0.01),身体疲倦程度、关节疼痛程度和关节僵硬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55/60),对照组患者为79.3%(46/58),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华佗夹脊穴和督脉穴对强制性脊柱炎患者功能活动度有很好的改善,且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疾病的活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针刺 华佗夹脊穴 督脉穴 功能活动度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活动度(ROM)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徐霞 陈志龙 薛世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25-27,共3页
目的:通过收集国内所有有关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随机和非随机对照试验,了解不同康复训练方法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活动度(ROM)的疗效。方法:阅读全文后提取资料,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10软件,进行Met... 目的:通过收集国内所有有关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随机和非随机对照试验,了解不同康复训练方法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活动度(ROM)的疗效。方法:阅读全文后提取资料,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文献143篇,按照纳入标准,最终纳入7篇文献进行研究。7篇研究均报道了经过康复训练对膝关节活动度(ROM)的影响。各研究之间有异质性,但无临床异质性。结论:经过Meta分析结果显示综合康复训练、单纯CPM机训练、CPM机联合中药熏洗和康复治疗都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屈曲、主动、被动活动度恢复效果好,但CPM机联合康复治疗适用于短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 功能活动度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激痛点齐刺为主对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镇痛效应及功能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史琳琳 刘娟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第11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激痛点齐刺为主对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镇痛效应及功能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87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采用自主功能训练及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激痛点齐刺治疗,对照组加用激痛点常规针刺治... 目的:观察激痛点齐刺为主对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镇痛效应及功能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87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采用自主功能训练及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激痛点齐刺治疗,对照组加用激痛点常规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现时疼痛程度(PPI)评分、肩关节功能活动度(ROM)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 35%,对照组为88. 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VAS、PPI、ROM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激痛点齐刺治疗为主对急性期肩周炎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能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急性期 激痛点 齐刺 镇痛效应 功能活动度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关节功能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立强 黄遂柱 +2 位作者 牛小育 黄兴国 黄广振 《医药论坛杂志》 2017年第6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关节功能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71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全...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关节功能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71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不同时间段关节活动度,并统计两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3.33%(30/36),高于对照组60.00%(2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1/36),低于对照组22.86%(8/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半月板成形术 盘状半月板损伤 关节功能活动度
原文传递
长蛇灸对强直性脊柱炎免疫因子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左政 刘自力 +2 位作者 王耀羚 袁恺 董康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06-2709,共4页
目的:探讨长蛇灸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免疫因子调节及关节活动度影响。方法:60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长蛇灸(选取两组经穴,一组以督脉经穴大椎穴至腰俞穴为主,另一... 目的:探讨长蛇灸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免疫因子调节及关节活动度影响。方法:60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长蛇灸(选取两组经穴,一组以督脉经穴大椎穴至腰俞穴为主,另一组以两侧华佗夹脊穴为主交替长蛇灸),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柳氮磺胺吡啶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具体服药剂量依据中华风湿病学为准),治疗4个疗程(4周)后采用RT-PCR检测Th17、Treg、Thl的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T-bet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细胞、CD+4Thl细胞及CD+4IL-17+Th细胞的比率。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测量胸廓呼吸差、脊柱活动度评价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FoxP3、T-bet的mRNA表达及CD+4CD+(25)Treg、CD+4Thl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CD+4Th17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FoxP3、T-bet的mRNA表达表达及CD+4CD+(25)Treg、CD+4Thl、CD+4Th17细胞比率变化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oxP3、T-bet的mRNA表达及CD+4CD+(25)Treg、CD+4Thl、CD+4Th17细胞比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关节功能活动度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S患者存在Thl7/Treg/Thl免疫失衡,长蛇灸能有效调节AS免疫失衡,其作用的机制可能跟长蛇灸具有双向良性调节有关;长蛇灸能有效改善AS关节功能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畸形,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蛇灸 强直性脊柱炎 关节功能活动度 双向良性调节
原文传递
凸轮型FAI患者通过髋关节镜下治疗对髋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国平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治疗对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凸轮型FA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髋关节镜下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6个月患者的关节VAS评分、...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治疗对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凸轮型FA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髋关节镜下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6个月患者的关节VAS评分、Harris功能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和X线指标测量结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Harri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且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Harri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内旋、外展、屈曲、伸直外旋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且治疗后1个月内旋、外展、屈曲、伸直外旋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6个月,患者X线的α角、CE角显著小于治疗前,偏心距显著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镜下治疗对凸轮型FAI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凸轮型FAI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镜下治疗 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髋关节活动度功能
下载PDF
肘关节镜下前后联合松解术对创伤性肘关节僵直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性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毕声荣 杨国平 《当代医学》 2021年第5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镜下前后联合松解术对创伤性肘关节僵直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肘关节僵直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给予肘关节镜下前后联合松解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2周... 目的探讨肘关节镜下前后联合松解术对创伤性肘关节僵直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肘关节僵直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给予肘关节镜下前后联合松解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6个月肘关节活动度情况及VAS、Mayo评分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及术后2周,且术后2周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旋前、旋后、屈曲、伸直角度显著大于术前及术后2周,且术后2周显著大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Mayo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2周,且术后2周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肘关节镜下前后联合松解术可改善创伤性肘关节僵直患者肘关节活动度,提升肘关节功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镜下前后联合松解术 创伤性肘关节僵直 肘关节活动度功能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艾瑞昔布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10
作者 代云霞 张魁 +2 位作者 王继伟 张娟 靳华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5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联合艾瑞昔布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分别实施艾瑞昔布片、体外冲...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联合艾瑞昔布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分别实施艾瑞昔布片、体外冲击波、艾瑞昔布片+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夜间背痛程度、总体背痛程度、外周关节肿胀或疼痛评分、活动指数(BASDAI)、功能指数(BASFI)、测量指数(BASMI)。结果:C组治疗有效率较B组和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7,P<0.05);治疗后,C组、B组、A组夜间背痛程度、总体背痛程度、外周关节肿胀或疼痛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529、66.623、55.872,P<0.05);治疗后,C组、B组、A组患者BASDAI、BASFI、BASMI评分逐渐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61、16.090、15.522,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艾瑞昔布片、体外冲击波治疗相比,应用两种方式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提升治疗效果,缓解疼痛感受,并改善脊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体外冲击波 镇痛 功能活动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良春 邓发明 《大医生》 2023年第10期8-10,共3页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重庆市巫山县中医院诊疗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34例,治疗模式分别为传统西医治疗、中西医...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重庆市巫山县中医院诊疗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34例,治疗模式分别为传统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功能活动度、生活质量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功能活动度、生活质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临床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增加总有效率,改善血流动力学和生活水平、提高颈功能活动度,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功能活动度 临床有效率
下载PDF
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蠲痹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12
作者 余红超 孙菊 +4 位作者 董博 李小群 袁普卫 康武林 刘德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蠲痹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法将2013年9月~2015年6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120例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 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蠲痹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法将2013年9月~2015年6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120例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蠲痹汤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中药蠲痹汤内服,1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蠲痹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整体松解术 蠲痹汤 肝肾亏虚 膝骨性关节炎 疼痛 膝关节功能活动度
下载PDF
针刀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新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双氯芬酸钠,50mg/次,1次/d。治疗组30例针刀,患者俯卧位,胸椎处压痛点,局麻,4号针刀垂直皮肤表面刺入,缓慢进...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双氯芬酸钠,50mg/次,1次/d。治疗组30例针刀,患者俯卧位,胸椎处压痛点,局麻,4号针刀垂直皮肤表面刺入,缓慢进针逐渐到达至浅筋膜,试探性针刺,刺中背皮神经则出现疼痛剧烈,在此处用针刀切割松解筋膜,同时将筋结、筋束等一并切开,1~2次/周。连续治疗3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关节功能活动度评分、MPQ评分(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关节功能活动度评分、MPQ评分(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小关节紊乱 针刀 压痛点 浅筋膜 试探性针刺 背皮神经 切割松解 筋膜 筋结 筋束 双氯芬酸钠 关节功能活动度评分 MPQ评分 PRI评分 VAS评分 PPI评分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尉迎丽 晏圣松 +7 位作者 唐流刚 唐浩琛 刘太 程远东 赵琛 王标 胡锐 王梅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12期1779-1782,共4页
目的:探究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临床症状、颈部生物学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CS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一... 目的:探究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临床症状、颈部生物学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CS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一般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改善情况、颈功能活动度和椎间孔内臂丛神经根内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痛量表(NPQ)、视觉模拟评分(VAS)均降低,左旋转、右旋转、左侧屈和右侧屈等颈功能活动度明显改善,C5~7神经根内径明显减小,且观察组的NPQ、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各方向颈功能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C5~7神经根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CSR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颈肩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缓解神经根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郑氏“颈四步”手法 功能活动度 椎间孔内臂丛神经根内径 颈部生物力学
下载PDF
针刺颈痛穴及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侠杰 田河水 +2 位作者 张俊杰 张俊杰 李嵘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研究针刺颈痛穴及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颈痛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鹤壁市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15例CSR颈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 目的研究针刺颈痛穴及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颈痛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鹤壁市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15例CSR颈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7例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58例增加针刺颈痛穴和颈夹脊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颈功能活动度、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颈部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角度分别为(45.88±2.79)°、(45.71±3.51)°、(66.47±12.03)°、(67.66±11.0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MFV、PSV、PI和RI水平分别为(26.98±4.49)cm/s、(59.79±13.64)cm/s、(0.81±0.19)、(0.48±0.10),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刺颈痛穴及颈夹脊穴对CSR颈痛患者有显著疗效,能够通过提高颈椎稳定性及降低循环阻力等机制,改善颈功能活动度、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痛穴 夹脊穴 功能活动度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应用于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保庆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析在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该院接收的高能量Pilon骨折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组别。给予对比组选择采取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治疗,试验组则是先用3D打印... 目的探析在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该院接收的高能量Pilon骨折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组别。给予对比组选择采取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治疗,试验组则是先用3D打印技术打印实体骨折模型后再给予制定针对性手术治疗方案。观察分析二者组间的踝关节功能活动度评分、手术情况和骨折复位程度。结果治疗后,对比组踝关节功能活动评分为(80.1±8.3)分明显低于试验组(89.2±6.8)分(t=5.159);对比组的术中出血量多于试验组,而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长于试验组(t=18.919、17.138、8.323);对比组解剖复位率为54.05%,明显低于试验组的9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30,P<0.05)。结论对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行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改善,降低手术不适感,骨折解剖复位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PILON骨折 3D打印技术 踝关节功能活动度
下载PDF
复元活血汤加减配合肋骨固定带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广兵 《大医生》 2021年第9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加减配合肋骨固定带对肋骨骨折患者疼痛程度、胸部功能活动度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市江宁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肋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接受肋骨固定带治疗)和...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加减配合肋骨固定带对肋骨骨折患者疼痛程度、胸部功能活动度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市江宁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肋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接受肋骨固定带治疗)和观察组(43例,接受复元活血汤加减配合肋骨固定带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3、7、10、15 d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7、15 d后胸部功能活动度,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治疗3、7、10、15 d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治疗7、15 d后两组患者胸部功能活动度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与治疗前比,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最大呼气流量(PE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减配合肋骨固定带治疗肋骨骨折可提升整体疗效,同时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胸部功能活动度与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复元活血汤辨证加减 肋骨固定带 疼痛 胸部功能活动度 功能
下载PDF
小夹板固定牵引法对单节掌骨干闭合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朱洪明 邓正武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夹板固定牵引法治疗单节掌骨干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单节掌骨干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小夹板固定牵引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46例患者中,骨折愈合时间4~10(6.81±1.65)周。术后6个月手功能恢... 目的探讨小夹板固定牵引法治疗单节掌骨干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单节掌骨干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小夹板固定牵引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46例患者中,骨折愈合时间4~10(6.81±1.65)周。术后6个月手功能恢复情况为:优31例,良1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5.65%。结论小夹板固定牵引法治疗单节掌骨干闭合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干骨折 小夹板 固定牵引 功能活动度
下载PDF
122例手开放性外伤急诊处置临床分析
19
作者 董小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9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在手开放性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2例手开放性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给予急诊处置。结果 122例手开放性外伤患者,总优良率95.08%;治疗后1个月,患者上肢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7,P...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在手开放性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2例手开放性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给予急诊处置。结果 122例手开放性外伤患者,总优良率95.08%;治疗后1个月,患者上肢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7,P=0.021)。结论早期急诊处置治疗手开放性外伤疗效确切,可恢复手关节及上肢功能,但临床中更应重视手外伤的预防,以减少手外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开放性外伤 急诊 手指伸展功能主动活动度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