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8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树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菌筛选
1
作者 李莎 杨加虎 +2 位作者 王艳辉 黄新球 杨文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6,共10页
采用微生物培养、目标基因序列扩增与同源性鉴定等方法对桑树(Morus alba L.)内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探讨云桑6号桑树根、茎、叶中的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的菌株种类、分布特性及菌株功能特性。结果表明,从桑树中共分离得到9属43株内生细菌... 采用微生物培养、目标基因序列扩增与同源性鉴定等方法对桑树(Morus alba L.)内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探讨云桑6号桑树根、茎、叶中的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的菌株种类、分布特性及菌株功能特性。结果表明,从桑树中共分离得到9属43株内生细菌及14属22株内生真菌,其中从根部分离得到21株细菌和11株真菌,从茎中分离得到13株细菌和5株真菌,从叶中分离得到9株细菌和6株真菌。桑树根、茎、叶中的内生菌分布差异大,内生细菌在桑树根与茎中共有白色假芽孢杆菌(Falsibacillus pallidus)、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韩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oreensis),茎与叶中共有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韩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oreensis),根、茎、叶中共有韩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oreensis);内生真菌在桑树根与叶中共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茎与叶、根与茎中没有检测到共有真菌存在。进一步的功能菌筛选结果表明,从65株内生菌中分别得到8株固氮功能菌(7株细菌、1株真菌)、4株溶磷菌(2株细菌、2株真菌)和8株解钾功能菌(6株细菌、2株真菌)。综上,桑树内生细菌、内生真菌在根、茎、叶中具有多样性和分布差异性,其中有溶磷、固氮、解钾等功能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内生真 内生细 分离鉴定 功能菌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内源产分散体功能菌生长规律及其调驱封堵潜力
2
作者 高怡文 魏登峰 +5 位作者 王维波 倪军 管雅倩 郭茂雷 王前荣 崔凯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7,139,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特/超低渗透油藏由于基质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且普遍存在天然发育的微尺度裂缝,导致其在水驱、CO_(2)驱等开发过程中面临流体易沿裂缝通道和高渗透孔隙喉道窜流的开采难题。传统调剖堵水技术在油田现场应用中的调...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特/超低渗透油藏由于基质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且普遍存在天然发育的微尺度裂缝,导致其在水驱、CO_(2)驱等开发过程中面临流体易沿裂缝通道和高渗透孔隙喉道窜流的开采难题。传统调剖堵水技术在油田现场应用中的调剖范围仅限于近井地带,虽能改善注水井的吸水剖面,但流体在地层深部的水窜现象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针对这些问题,利用油藏微生物资源研发了基于内源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为生长晶核,且以单个个体形式生长分散在水相中的微小球体(即微生物分散体)的绿色低碳微生物分散体调驱封堵剂。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产分散体功能菌种(Novosphingobium sp.,相似性98%~99%)的最优激活生长条件为:温度45℃、矿化度60 g/L、p H=7;最适宜的激活营养剂配方为:碳源(1.5%糖蜜),混合氮源(0.50%硝酸钠、0.30%硫酸铵),微量元素(0.06%工业酵母粉、0.002%硫酸亚铁、0.002%硫酸锰)。初步探明微生物分散体调驱封堵作用机制为:产分散体功能菌利用个体的自适应生长性和形变性与储层裂缝通道形成匹配性的封堵,且不断向裂缝深部和高渗透多孔吼道的深部运移调驱,进而改变注入水/CO_(2)气体的流向,最终实现全程调剖。微生物分散体在水驱/CO_(2)驱环境中具有良好的调驱封堵能力,封堵率均大于80%。研究成果为微生物分散体调驱封堵技术在低渗透致密油藏水驱/CO_(2)驱中调驱封堵储层裂缝窜流带、高渗透多孔介质窜流带和提高采收率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低渗透油藏 产分散体功能菌 激活营养剂 调驱封堵 扩大波及面积
下载PDF
一株高效脱氮功能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肠道菌群和水质的影响
3
作者 吴嘉琪 周佳宁 +3 位作者 薛媛 王福瑞 朱淼 孙成波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为研究水产养殖系统中有效且经济的脱氧技术,本试验从对虾生物絮团养殖池分离出一株具有高效脱氮功能的菌株(命名为XYB4),分别从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安全性评估试验,以及不同理化因子作用下的脱氮效果等方面展... 为研究水产养殖系统中有效且经济的脱氧技术,本试验从对虾生物絮团养殖池分离出一株具有高效脱氮功能的菌株(命名为XYB4),分别从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安全性评估试验,以及不同理化因子作用下的脱氮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菌株XYB4为革兰氏阳性杆菌;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表明,菌株XYB4为枯草芽孢杆菌;安全性评估试验结果显示,菌株XYB4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无溶血效果、对14种药物敏感;菌株XYB4脱氮效果最优环境条件为盐度30,温度30℃,pH 7.5,C/N 10~15;将菌株XYB4拌料投喂(B7)和泼洒投喂(P7)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两组对养殖水体中NH_(4)^(+)-N和NO_(2)^(-)-N均有显著的降解效果(P<0.05),凡纳滨对虾体长和体质量增长率分别提高了16.32%、17.52%和40.18%、40.06%,3组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体和肠道菌群丰富度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施用菌株XYB4能高效降解水体中NH_(4)^(+)-N和NO_(2)^(-)-N,促进凡纳滨对虾生长,提高水体和肠道群落丰富度及抑制部分有害微生物种群,菌株XYB4在养殖生产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枯草芽孢杆 脱氮功能菌 氨氮 亚硝酸盐氮 肠道
下载PDF
功能菌强化高温好氧堆肥降解污泥中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研究
4
作者 陶樱鹭 宋天文 +2 位作者 王凯玫 武书晓 夏文香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
大量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在污水污泥填埋和土地利用的过程中进入环境,对居民健康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针对该问题,以污泥、玉米芯、玉米秸秆和麦麸为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利用生物炭作为载体固定CPAM降解功能菌Bacillus noval... 大量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在污水污泥填埋和土地利用的过程中进入环境,对居民健康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针对该问题,以污泥、玉米芯、玉米秸秆和麦麸为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利用生物炭作为载体固定CPAM降解功能菌Bacillus novalis,并对其进行强化。结果表明,强化作用使得高温好氧堆肥的温度最高达63.9℃,CPAM的去除率达到76.85%,比强化前提高了16.49%。固定化功能菌的加入加快了堆肥进程,提前10 d达到腐熟标准,堆肥产品的种子发芽指数为128%。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属水平上,芽孢杆菌属(Bacillus,2.21%~62.91%)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此外,unclassified_f__Streptosporangiaceae(family Streptosporangiaceae,链孢囊科)和norank_f__JG30-KF-CM45也具有较高的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污泥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 高温好氧堆肥 功能菌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复合功能菌群应用于铁尾矿生态改良及修复
5
作者 刘诺 王小丫 +1 位作者 刘海龙 郑春丽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5-1051,共7页
针对铁尾矿高盐碱、低营养、保水性差、难以有效利用等缺点,通过菌群体系对铁尾矿的生态功能进行改良和恢复,同时选用紫花苜蓿作为先锋植物,通过分析植株的生长指标研究复合菌群对铁尾矿的改良和修复效果.盆栽实验结果表明菌剂处理组的... 针对铁尾矿高盐碱、低营养、保水性差、难以有效利用等缺点,通过菌群体系对铁尾矿的生态功能进行改良和恢复,同时选用紫花苜蓿作为先锋植物,通过分析植株的生长指标研究复合菌群对铁尾矿的改良和修复效果.盆栽实验结果表明菌剂处理组的紫苜蓿株高较对照组平均提高了63.99%,尾矿pH值在紫花苜蓿中有所下降;脲酶、过氧化氢酶及有效磷等组分含量增长明显.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处理组中固氮相关菌群丰度如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较未处理组提高1倍左右.因此,复合功能菌群可有效改善铁尾矿的酸碱性和营养物质含量,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固氮微生物群落丰度,增强代谢能力和固氮潜力,有助于形成类土矿物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功能菌 铁尾矿 生态恢复
下载PDF
耐盐产吲哚乙酸(IAA)多功能菌株筛选及对盐胁迫小麦的促生效应
6
作者 常海霞 李静 +2 位作者 李明源 茹仙古丽·尤努斯 王继莲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0,共12页
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种子萌发、根系发育、生长及代谢都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丰富耐盐碱产IAA的多功能菌种资源,探究菌株的耐盐性及对盐胁迫下植物的促生效果,本研究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 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种子萌发、根系发育、生长及代谢都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丰富耐盐碱产IAA的多功能菌种资源,探究菌株的耐盐性及对盐胁迫下植物的促生效果,本研究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盐生植物根际、根内、土壤中筛选高产IAA的多功能菌株,从中选取产IAA能力较强的优良菌株接种于盐胁迫下的小麦幼苗验证其促生能力。结果共分离到181株产IAA菌株,其中MHCA37、MPCB16、MHCA17菌株分泌IAA的量位居前3位。将具有IAA分泌能力的菌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后,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所有菌株隶属6个菌属,以肠杆菌(Enterobacter)占比最高。产IAA菌株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小麦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影响不同,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接种MHCA37、MPCB16和MHCA17菌株的小麦在茎粗、株高、根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叶绿素含量5个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MHCA37菌株后小麦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NaCl浓度为150 mmol/L和200 mmol/L时显著高于对照;接种MHCA17菌株的小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NaCl浓度为150 mmol/L和200 mmol/L时显著高于对照;接种MHCA37菌株后小麦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NaCl浓度为150 mmol/L时显著高于对照,接种MHCA17菌株的小麦幼苗POD活性在NaCl浓度为200 mmol/L时显著高于对照;接种MHCA37、MPCB16、MHCA17菌株的小麦幼苗在NaCl浓度为150 mmol/L轻度盐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据此推测,本研究筛选所得的产IAA菌株在盐胁迫下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等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同时为开发适用于盐碱地的耐盐多功能微生物菌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乙酸 功能菌 盐胁迫 促生效应
下载PDF
高效定向驯化人工窖泥功能菌群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毛凤娇 黄钧 +2 位作者 周荣清 张宿义 秦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1-218,共8页
窖泥的质量和窖龄密切相关,且显著影响基酒的品质和产率。窖泥中功能菌群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因此缩短优质人工窖泥(artificial pit mud,APM)的生产周期迫在眉睫。挖掘优良窖泥功能菌群资源,优化窖泥培养工艺是攻克发展障碍的... 窖泥的质量和窖龄密切相关,且显著影响基酒的品质和产率。窖泥中功能菌群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因此缩短优质人工窖泥(artificial pit mud,APM)的生产周期迫在眉睫。挖掘优良窖泥功能菌群资源,优化窖泥培养工艺是攻克发展障碍的关键。研究了太空(taikong,TK)大曲对窖泥群落结构的影响特点,确定了百年窖龄泥是人工窖泥功能菌群的强化源。TK大曲驯化生产APM及发酵后窖泥(pit mud,PM)显著改善了窖泥群落结构及挥发性代谢组分,提高了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浓香型白酒酿造功能菌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2)和古菌,尤其是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les)的丰度显著增高了2~4倍,其中己酸和己酸乙酯是关键代谢物。研究结果可为基于优质窖泥和大曲的人工窖泥培养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太空大曲 人工窖泥 功能菌 挥发性代谢物
下载PDF
江汉油田中高温高矿化度油藏采油功能菌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峰 姚快 +5 位作者 曲瑞雪 牟莎莎 邓舒元 孙珊珊 佘跃惠 王正良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0,共7页
油藏中存在丰富的内源微生物,通过激活内源微生物,利用其生长繁殖的代谢产物与油藏原油的作用实现提高稠油油藏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因此,掌握油藏内源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信息对于高效采油功能菌的筛选至关重要。利用二代测序... 油藏中存在丰富的内源微生物,通过激活内源微生物,利用其生长繁殖的代谢产物与油藏原油的作用实现提高稠油油藏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因此,掌握油藏内源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信息对于高效采油功能菌的筛选至关重要。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江汉油田普通稠油油藏的4个中高温高矿化度区块采出液中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组成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样品中古菌种类丰富,均高于细菌种类;在属水平上,细菌群落主要以Pseudomonas、Thauera、Halobacillus和Marinobacter为主,古菌群落主要以Halogeometricum、Methanobacterium和Methanothermobacter为主;4种样品中的内源微生物群落均具有降黏和脱氮的性能,表明江汉油田内源微生物具有降黏和脱氮的巨大潜力,可通过不同培养基富集筛选高效的采油功能菌,为其在提高江汉油田采收率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油田 内源微生物 微生物采油 采油功能菌 群落结构分析
下载PDF
苦草附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高效功能菌株筛选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淑雅 崔陈陈 +4 位作者 胡思文 曾巾 丁程成 崔益斌 赵大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0-2641,共12页
为探究沉水植物附生细菌的功能特性,选取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在室内配置模拟污水进行菌群驯化,分离苦草根、叶际附生细菌进行筛选,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结果,共分离纯化和保藏172株菌株(分布于5个门、15个目、42个属),其... 为探究沉水植物附生细菌的功能特性,选取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在室内配置模拟污水进行菌群驯化,分离苦草根、叶际附生细菌进行筛选,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结果,共分离纯化和保藏172株菌株(分布于5个门、15个目、42个属),其中根际分离菌107株,叶际分离菌65株.将分离得到的5个门、30个属、47个种的82株代表性菌株进行脱氮、解磷释磷、产吲哚乙酸(IAA)和去除有机物功能验证实验.最终筛选到高效氨氮去除菌10株、硝氮去除菌9株、解无机磷菌12株、解有机磷菌11株、产IAA菌11株及去除有机物菌10株.苦草根、叶际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该研究中筛选到的高效功能菌丰富了对苦草附生微生物资源的认识,为沉水植物合成菌群的研制和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附生细 分离鉴定 降解作用 功能菌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固碳功能菌群落随生物结皮发育阶段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凯凯 张丙昌 +2 位作者 赵康 张雅丽 刘燕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7-1190,共14页
生物结皮是干旱区生态系统光合固碳的重要贡献者,固碳功能菌是生物结皮碳固定过程中的关键功能群,而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有关固碳功能菌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未见详细报道。通过qPCR和高通量测序,研究了毛乌素沙地固碳功能菌基因丰度、群落... 生物结皮是干旱区生态系统光合固碳的重要贡献者,固碳功能菌是生物结皮碳固定过程中的关键功能群,而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有关固碳功能菌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未见详细报道。通过qPCR和高通量测序,研究了毛乌素沙地固碳功能菌基因丰度、群落多样性在生物结皮发育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及其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form IAB、IC和ID的基因丰度均随生物结皮发育呈升高趋势,在地衣结皮最高,在藓结皮又明显降低;form IAB的Chao1和form IC的Shannon指数随生物结皮演替呈显著上升趋势,而form IC和ID的Chao1则在藻结皮达到峰值。物种组成上,IAB型固碳功能菌以蓝藻门的颤藻目占优势,其相对丰度在藻结皮最高,随生物结皮演替逐渐降低;IC型固碳功能菌在裸沙中以土壤红杆菌目为主,而在三种生物结皮中以生丝微菌目、亚硝化单胞菌目和红螺菌目占优势;ID型固碳菌则以硅藻门的舟形藻目占优势,其丰度在裸沙中最高。IAB和IC型固碳功能菌群落结构在藻结皮和地衣结皮类似,而与裸沙和藓结皮差异显著,裸沙与藓结皮亦具显著差异。生物结皮演替过程中生物类群和土壤理化特征的改变为固碳功能菌提供了不同的生态位,土壤总有机碳、全氮、铵态氮、全磷、速效磷和pH对固碳功能菌群落进行综合调控,通过对固碳功能菌的筛选作用,最终改变固碳功能菌群落组成和结构。为深入理解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结皮的光合固碳功能的微生物学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固碳功能菌 群落多样性 环境因素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大曲功能菌的分离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强林 岳松 +3 位作者 张庆 唐家环 肖宏 黄明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08-420,共13页
该文综述了不同类型大曲优势微生物的组成及代谢功能,并对已分离和应用的物种进行了概述。芽孢杆菌(Bacillus)、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泛菌(Pantoea)、曲霉菌(Aspergillus)和嗜热子囊菌(Thermoascus)等是大曲中主要的优势微... 该文综述了不同类型大曲优势微生物的组成及代谢功能,并对已分离和应用的物种进行了概述。芽孢杆菌(Bacillus)、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泛菌(Pantoea)、曲霉菌(Aspergillus)和嗜热子囊菌(Thermoascus)等是大曲中主要的优势微生物。其中,具有分泌淀粉酶、蛋白酶等功能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多枝横梗霉(Lichtheimia ramosa)、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等物种都曾分离于不同类型大曲,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扣囊复膜酵母(Scchromycopsis fibuliger)、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等酵母菌也是如此,而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 vulgaris)、沙阿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zaomyceticus)、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等主要分离于高温大曲。这些物种主要被用于制作强化大曲、改善原生微生态系统和开发新产品等。该综述对大曲功能菌株的研究、分离鉴定及应用提供了全面的总结,有助于其微生物资源库的进一步完善,促进大曲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功能菌 分离 应用 微生物资源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段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甲烷功能菌群落对通量的影响
12
作者 吴霞 王晓丽 +2 位作者 乌音嘎 阿如汗 虹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105-7118,共14页
内陆水体被认为是甲烷(CH_(4))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占全球CH_(4)排放总量的25%。为研究黄河内蒙古段水⁃气界面CH_(4)通量变化特征及甲烷功能菌群落对甲烷排放的影响,于2023年3月—11月采集样品,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探讨了黄河内蒙古段... 内陆水体被认为是甲烷(CH_(4))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占全球CH_(4)排放总量的25%。为研究黄河内蒙古段水⁃气界面CH_(4)通量变化特征及甲烷功能菌群落对甲烷排放的影响,于2023年3月—11月采集样品,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探讨了黄河内蒙古段水⁃气界面CH_(4)气体通量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甲烷功能菌群落与甲烷排放通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黄河内蒙古段在研究期间总体表现为大气CH_(4)的排放源,春季、夏季、秋季CH_(4)排放通量分别为(5.92±4.54)mg m^(-2)d^(-1)、(13.42±18.83)mg m^(-2)d^(-1)和(1.40±3.81)mg m^(-2)d^(-1),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且不同采样点排放通量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性。CH_(4)气体通量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与溶解氧(DO)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溶解有机碳(DOC)和铵态氮(NH_(4)^(+)⁃N)呈显著正相关(P<0.01和P=0.05)。研究区产甲烷菌优势菌群为Methanosarcina(甲烷八叠球菌属)和Methanobacterium(甲烷杆菌属),甲烷氧化菌优势菌群为Methylocystis(甲基孢囊菌属)和Methylobacter(甲基杆菌属);不同样本中甲烷功能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对产甲烷菌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总碳(TC)(r=0.8792),对甲烷氧化菌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NH_(4)^(+)⁃N(r=0.7190);在产甲烷菌群落中,Methanobacterium(甲烷杆菌属)和未分类菌属unclassified_k_norank_d_Archaea对CH_(4)排放影响最大,这类细菌会促进甲烷排放;在甲烷氧化菌群落中,未识别的甲烷氧化菌norank_d_Bacteria对CH_(4)氧化影响最大,这类细菌会促进甲烷氧化,从而减少水⁃气界面甲烷排放。本研究可为我国河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以及排放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内蒙古段 CH_(4)通量 影响因素 甲烷功能菌
下载PDF
硫自养反硝化ASBR工艺脱氮除硫效果及功能菌研究
13
作者 严华 郭昌梓 +3 位作者 赵婉琴 张旭立 韩义 王一旭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157,共7页
研究了硫自养反硝化-厌氧序批式反应器(SDAD-ASBR)同步脱氮除硫效果的影响因素和SDADASBR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当n(S)/n(N)(记作S/N)为1,进水S^(2-)和NO_(3)^(-)-N质量浓度分别为300 mg/L和131.25 mg/L时系统内无亚硝酸盐积... 研究了硫自养反硝化-厌氧序批式反应器(SDAD-ASBR)同步脱氮除硫效果的影响因素和SDADASBR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当n(S)/n(N)(记作S/N)为1,进水S^(2-)和NO_(3)^(-)-N质量浓度分别为300 mg/L和131.25 mg/L时系统内无亚硝酸盐积累现象,脱氮除硫效率高,硫化物和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99.97%和84.34%;但S/N降低,出水产物中亚硝酸盐升高。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硝酸盐的去除效果影响显著,但对硫化物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当HRT由12 h缩短至2.4 h时,硫化物的去除率均在99%以上,而硝酸盐的去除率则由93.14%下降至77.04%。系统中脱氮除硫的主要功能菌属为微小杆菌属、梭菌属、芽孢杆菌属、硫杆菌属和鞘单胞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自养反硝化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脱氮除硫 功能菌
下载PDF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运行稳定性及功能菌群结构研究
14
作者 魏致远 陈东之 阳广凤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419-425,共7页
以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构建了实验室规模的3组上流式反应器,试验结果表明,短程硝化反应器运行性能波动较大,平均NH_(4)^(+)-N去除率(ARE)为58.2%±19.0%;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ARE为41.4%±12.2%,TN去除率为85.6%±5.4%,几乎无N... 以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构建了实验室规模的3组上流式反应器,试验结果表明,短程硝化反应器运行性能波动较大,平均NH_(4)^(+)-N去除率(ARE)为58.2%±19.0%;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ARE为41.4%±12.2%,TN去除率为85.6%±5.4%,几乎无NO_(2)^(-)-N积累。短程反硝化反应器运行性能较好,其NO_(2)^(-)-N去除率高达99.7%±0.5%。Proteobacteria门细菌在短程硝化污泥和短程反硝化污泥中具有最大相对丰度(RA)值,分别为42.91%和64.23%,短程硝化反硝化污泥中优势门为Firmicutes(44.48%)和Proteobacteria(30.28%)。在属水平下,短程硝化污泥中优势属为Nitrospira(9.30%)和Nitrosomonas(5.41%),短程反硝化污泥优势属为Trichococcus(24.94%)、Desulfomicrobium(10.76%)和Macellibacteroides(5.83%),短程硝化反硝化污泥优势属为Trichococcus(20.96%)、Desulfomicrobium(16.72%)和Aeromonas(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系统 运行性能 脱氮 功能菌
下载PDF
窖泥复合功能菌液培养及应用的研究
15
作者 艾欢秀 刘雅 +1 位作者 曲金柯 郭永安 《酿酒》 CAS 2024年第4期134-136,共3页
通过对窖泥复合功能菌液的不同配方方案的研制、不同配方方案的窖泥复合功能菌外观特征、常规分析及用不同配方功能液养护窖泥后酿造白酒后酒中微量成分分析,研究己酸菌纯种培养和混合培养技术,探索己酸菌培养的种子培养和一级培养在厌... 通过对窖泥复合功能菌液的不同配方方案的研制、不同配方方案的窖泥复合功能菌外观特征、常规分析及用不同配方功能液养护窖泥后酿造白酒后酒中微量成分分析,研究己酸菌纯种培养和混合培养技术,探索己酸菌培养的种子培养和一级培养在厌氧环境下采用纯种培养和二级培养采用混合培养的应用;成功解决了退化窖泥转变为优质窖泥速度缓慢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复合功能菌 培养 应用
下载PDF
白酒功能菌的功能特性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管健 廖蓓 +4 位作者 李兆飞 魏浩林 曹敬华 陈茂彬 方尚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共5页
在传统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对白酒的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提高白酒品质必须要对白酒功能菌进行研究。该文从功能菌的功能特性和菌种的应用两方面进行综述,介绍了白酒功能菌的功能特性以及其在不同香型白酒中的使用情况,并指出将不同... 在传统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对白酒的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提高白酒品质必须要对白酒功能菌进行研究。该文从功能菌的功能特性和菌种的应用两方面进行综述,介绍了白酒功能菌的功能特性以及其在不同香型白酒中的使用情况,并指出将不同种类的功能性微生物进行复配、优化、并应用于不同香型的白酒是功能菌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功能菌 特性 应用
下载PDF
海洋有害赤潮调控功能菌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郑天凌 吕静琳 +9 位作者 周艳艳 苏建强 杨小茹 张金龙 田蕴 熊小京 章军 蔡明刚 郭东晖 谢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45-454,共10页
近年来,赤潮的微生物调控研究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以菌治藻"的赤潮调控理念格外引人注目.先从国内外抑/杀藻菌及其作用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再结合本课题组近年来筛选获得的海洋抑/杀藻细菌,探讨该类菌质资源的发掘... 近年来,赤潮的微生物调控研究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以菌治藻"的赤潮调控理念格外引人注目.先从国内外抑/杀藻菌及其作用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再结合本课题组近年来筛选获得的海洋抑/杀藻细菌,探讨该类菌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最后对该领域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杀藻细 功能菌 赤潮 调控
下载PDF
印染废水处理功能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谢学辉 朱玲玉 +3 位作者 刘娜 姜鸿 杨芳 柳建设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4-560,共7页
利用微生物处理印染废水被认为是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印染废水成分分类,分别介绍了印染废水中难降解污染物,如染料、助剂(表面活性剂)、浆料(聚乙烯醇)的分类,并进一步阐述其结构特征。另外,本文以印染废水的主要成分为基础,... 利用微生物处理印染废水被认为是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印染废水成分分类,分别介绍了印染废水中难降解污染物,如染料、助剂(表面活性剂)、浆料(聚乙烯醇)的分类,并进一步阐述其结构特征。另外,本文以印染废水的主要成分为基础,分别系统总结了功能菌对其降解机理、降解条件的优化调控及降解产物等方面的内容。目前,虽然功能菌在印染废水处理的实验室研究较为广泛,但是由于实验室多用传统的高营养型LB培养基进行筛选,导致其对工程无机环境适应性差、无法存活。本文提出在深入探讨微生物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筛选出以目标污染物作为唯一碳源、氮源及能量的高效功能菌群及菌株,从而极大地发挥功能菌在印染废水处理的实际工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菌 降解 染料 助剂 聚乙烯醇
下载PDF
多株功能菌的混合培养 被引量:12
19
作者 冯栩 李旭东 +1 位作者 曾抗美 刘庆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3-528,共6页
以自行研制的功能菌为对象,通过菌体生长曲线与基质消耗曲线的比较与分析,研究不同菌混合培养时各菌的生长与单一培养时的差异.结果显示,功能菌FPN、FEm、FCB和F10单一培养时,菌体生长过程服从修定的Logistic方程,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 以自行研制的功能菌为对象,通过菌体生长曲线与基质消耗曲线的比较与分析,研究不同菌混合培养时各菌的生长与单一培养时的差异.结果显示,功能菌FPN、FEm、FCB和F10单一培养时,菌体生长过程服从修定的Logistic方程,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248h-1、0.207h-1、0.196h-1和0.348h-1;当FPN和FEm为一组、F10和FCB为一组进行两株菌混合培养时,由分离培养基计数得到的各种菌的生长曲线与对应的该菌单一培养时的生长曲线无显著差异,各组的基质消耗曲线与各自对应的菌单一培养时的消耗曲线之和无显著差异;当FPN、FEm、FCB、F10这4株菌混合培养时,混合菌体的生长曲线与单一培养时的菌体生长曲线之和无显著差异,碳源消耗曲线与各菌单一培养时的碳源消耗曲线之和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菌 混合培养 试验 动力学
下载PDF
山西老陈醋产酸功能菌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弓晓艳 吕利华 +4 位作者 武振宇 沙文革 赵佳 童敏江 赵良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73,共4页
跟踪老陈醋醋醅的酿造过程,分离了醋醅中的可培养微生物共96株。分析了老陈醋醋醅酿造过程中菌群的动态变化规律和代谢产物的积累过程。通过对分离获得的可培养微生物进行初筛,确定了8株产酸菌,而后,对产酸菌的代谢特性进行研究,最终确... 跟踪老陈醋醋醅的酿造过程,分离了醋醅中的可培养微生物共96株。分析了老陈醋醋醅酿造过程中菌群的动态变化规律和代谢产物的积累过程。通过对分离获得的可培养微生物进行初筛,确定了8株产酸菌,而后,对产酸菌的代谢特性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了4株产酸功能菌。采用16SrDNA序列分析结合传统分类法将4株产酸功能菌株分别归属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巴斯德醋酸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该结果可为山西老陈醋传统酿造工艺优化提供一定的酿造理论参考及菌种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醅 产酸功能菌 分类鉴定 16St D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