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3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切口加压固定治疗过伸性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19例
1
作者 李俊 冯济陈 李叔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8期753-755,共3页
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大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在整个骨骼系统中的比例可达0.86%[1]。这种病症的痊愈率较低,术后可能会产生许多并发症,导致后期残疾[2]。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浙江省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总医院骨科采用单... 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大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在整个骨骼系统中的比例可达0.86%[1]。这种病症的痊愈率较低,术后可能会产生许多并发症,导致后期残疾[2]。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浙江省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总医院骨科采用单切口加压固定技术,成功对19例过伸性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诊治,并且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伸性胫骨平台骨折 单切口 加压固定
下载PDF
加压与不加压固定融合器对腰椎融合的影响
2
作者 顾勇 汪凌骏 陈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5187-5194,共8页
背景: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是腰骶椎退变性疾病常规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大部分学者对置入椎间隙的融合器进行加压固定,预防其移位。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不加压有利于增加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融合器移位的风... 背景: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是腰骶椎退变性疾病常规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大部分学者对置入椎间隙的融合器进行加压固定,预防其移位。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不加压有利于增加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融合器移位的风险。目的:比较加压与不加压固定融合器对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4年6月采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的64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患者,根据是否通过椎间隙加压固定融合器,分为加压组30例与不加压组34例。结果与结论:1疗效:每组术后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SF-36评分、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及腰椎前凸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不加压组椎间隙、椎间孔高度及腰椎前凸角明显优于加压组(P<0.05);2腰椎融合率: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两组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的增加与临床疗效的改善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4试验结果显示,加压与不加压固定融合器治疗腰骶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相当,不加压有利于增加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而两者均有利于恢复腰椎生理前凸,但与临床疗效的提高并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腰椎 椎间盘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骶椎退变性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滑脱症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 椎弓根螺钉系统 椎间融合器 加压固定 加压固定 融合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加压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诗华 郑俊 王健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7-50,54,共5页
将加压生物氧化技术与单级BAF工艺相结合,开发出了加压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并考察了压力、有机负荷及进水温度对其去除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大,对COD的去除率先增后降,当压力为0.18~0.21 MPa时,对COD的去除率最大为95.4%... 将加压生物氧化技术与单级BAF工艺相结合,开发出了加压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并考察了压力、有机负荷及进水温度对其去除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大,对COD的去除率先增后降,当压力为0.18~0.21 MPa时,对COD的去除率最大为95.4%;在最佳压力条件下,反应器具有较强的耐有机负荷和耐低温能力;加压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的最佳工艺参数:压力为0.18~0.21 MPa,有机负荷为8.8~10.9 kgCOD/(m3.d),进水温度为23~29℃,HRT为0.58 h,气水比为(3∶1)^(6∶1),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反冲洗周期为6~8 d,反冲洗时间为18~22 m in;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对COD的平均去除率达94.6%,出水水质完全满足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达到了回用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 生活污水 压力 有机负荷 COD
下载PDF
早期半椎体切除Apofix椎板钩加压固定治疗小儿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 被引量:4
4
作者 熊斌 任德胜 +1 位作者 吴欣乐 易申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620-1622,共3页
[目的]介绍早期半椎体切除Apofix椎板钩加压固定治疗小儿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方法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5例先天性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患儿的治疗经过及结果进行回顾性随诊分析。[结果]5例半椎体均切除充分,术后侧... [目的]介绍早期半椎体切除Apofix椎板钩加压固定治疗小儿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方法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5例先天性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患儿的治疗经过及结果进行回顾性随诊分析。[结果]5例半椎体均切除充分,术后侧凸和后凸Cobbs角较术前平均减少12.5°。随访8个月~2a6个月,侧凸和后凸畸形矫正满意。[结论]早期半椎体切除并Apofix椎板钩加压固定是治疗小儿非对称性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畸形/半椎体 半椎体切除术 Apofix装置 APOFIX椎板钩 半椎体畸形 椎体切除 固定治疗 加压固定 小儿 早期
下载PDF
碎煤加压固定床气化技术进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鹏 张科达 《煤化工》 CAS 2010年第1期12-16,共5页
介绍了碎煤加压固定床气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工艺特点,以及典型的Mark-Ⅳ型Lurgi气化技术的工业应用;对现代煤化工可选用的主流气化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了碎煤加压固定床气化技术在褐煤气化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最后对BRICC内径100m... 介绍了碎煤加压固定床气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工艺特点,以及典型的Mark-Ⅳ型Lurgi气化技术的工业应用;对现代煤化工可选用的主流气化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了碎煤加压固定床气化技术在褐煤气化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最后对BRICC内径100mm小型固定床加压气化试验装置进行了介绍,该试验装置在煤样试烧评价、取得煤样气化特性数据以指导煤化工项目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固定 气化 应用 褐煤 试烧
下载PDF
加压固定——潜行截骨延长治疗胫骨骨缺损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晓明 曾祥伟 +5 位作者 韦冰丹 蒋卫平 黄克 古松 冼伟 孙达准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自行研制的“外固定器”对骨缺损两端进行加压固定 ,然后利用“针锯”在干骺端潜行截骨 ,用同一外固定器进行延长 ,恢复患肢长度。结果 :10例患者肢体分别延长 3.0~ 8.5 cm ,...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自行研制的“外固定器”对骨缺损两端进行加压固定 ,然后利用“针锯”在干骺端潜行截骨 ,用同一外固定器进行延长 ,恢复患肢长度。结果 :10例患者肢体分别延长 3.0~ 8.5 cm ,延长所需时间 2 4~ 72 d,平均 4 7d,骨缺损区术后 6~ 12个月愈合 ;骨延长期术后 5~ 8个月愈合。全部短缩肢体获得预期延长度。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加压固定——潜行截骨延长治疗胫骨骨缺损具有安全、可靠 ,无骨不连 ,骨萎缩等并发症 ,无需植骨及内固定 ,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固定 潜行截骨 固定器延长 治疗 胫骨骨缺损
下载PDF
磁片加压固定法治疗耳廓非化脓性软骨膜炎2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侯秀琼 杨华启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066-1066,共1页
关键词 磁片加压固定 耳廓 非化脓性软骨膜炎 不良反应 局限性隆起
下载PDF
AO松质骨拉力螺钉和组合松质骨拉力螺钉加压固定的生物力学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达强 孙培栋 +4 位作者 王健 赵卫东 刘喜俊 张美超 杨惠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比较AO松质骨拉力螺钉和组合松质骨拉力螺钉加压固定骨折后承受动态载荷的能力。方法:利用0.12 g/cm^3 Sawbone建立骨折模型,并用AO松质骨拉力螺钉和组合松质骨拉力螺钉结合接骨板分别加压固定,构建动态载荷装置;Electro Force~3... 目的:比较AO松质骨拉力螺钉和组合松质骨拉力螺钉加压固定骨折后承受动态载荷的能力。方法:利用0.12 g/cm^3 Sawbone建立骨折模型,并用AO松质骨拉力螺钉和组合松质骨拉力螺钉结合接骨板分别加压固定,构建动态载荷装置;Electro Force~3510材料试验机给予周期动态载荷:峰/谷:150 N/100 N,每100周期峰值增加10 N,谷值在加载过程中维持不变,频率2 Hz。测量动态载荷完成1 mm位移载荷峰值及周期数。结果:组合松质骨拉力螺钉结合接骨板加压固定后发生1 mm位移载荷峰值及周期数显著优于AO松质骨拉力螺钉(P<0.01)。结论:相对于AO松质骨拉力螺钉加压固定骨折,组合松质骨拉力螺钉加压固定更加可靠,可以承受更多的应力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松质骨拉力螺钉 组合松质骨拉力螺钉 动态载荷 加压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3M加压固定胶带固定腹腔引流管对患者舒适度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小云 邓建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3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3M加压固定胶带螺旋固定法用于腹腔引流管固定,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科2015年6月~2016年3月腹腔外科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用普通胶带贴在腹腔引流管... 目的:探讨3M加压固定胶带螺旋固定法用于腹腔引流管固定,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科2015年6月~2016年3月腹腔外科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用普通胶带贴在腹腔引流管近端,并用别针将引流袋固定于床单上。试验组用3M加压固定胶带以川字型螺旋固定法。观察两种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对患者留置引流管期间舒适度的影响。结果使用3M加压固定胶带川字型螺旋固定法的患者在变换体位时感牵拉痛、感觉活动不便、担心脱落、非计划性拔管方面的例数少于用传统固定方法的患者出现不适的例数,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M加压固定胶带川字型螺旋固定法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能提高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M胶带 加压固定 腹腔引流管 舒适度 效果评价
下载PDF
钳夹加压固定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友民 陈振华 陈缦红 《中国骨伤》 CAS 1994年第5期21-22,共2页
应用钳夹加压固定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210例,经3个月~8年随访,解剖及近解剖复位率达97。6%,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8.88%。现在认为,该器械可用于各类型尺骨鹰嘴骨折,关键在于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选取适当固定点。
关键词 尺骨鹰嘴 尺骨骨折 钳夹加压固定 骨折固定
下载PDF
去除牙垫3M加压固定带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在ICU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琼芳 沈国娣 《护理学报》 2014年第19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可靠的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导管的方法。方法将108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去除牙垫联合3M加压固定带进行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法即保留牙垫,2条布胶四头固定加弹力绷带...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可靠的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导管的方法。方法将108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去除牙垫联合3M加压固定带进行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法即保留牙垫,2条布胶四头固定加弹力绷带双套节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导管移位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结果置管期间,观察组气管导管移位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除牙垫采用3M加压固定带固定经口气管插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预防气管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 3M加压固定 牙垫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
下载PDF
全弹力加压固定带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艳敏 徐欢容 罗香莲 《现代医院》 2019年第8期1244-1246,1248,共4页
目的探讨全弹力加压固定带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份12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作为对照组,术后按照常规方法加压伤口;选取2017年2月份12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作为观察组,术后使用全弹力加压固定带固定加压腹部术... 目的探讨全弹力加压固定带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份12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作为对照组,术后按照常规方法加压伤口;选取2017年2月份12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作为观察组,术后使用全弹力加压固定带固定加压腹部术后伤口;比较两组产妇舒适感、产后出血量、腹部伤口渗血情况以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舒适度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呕吐、产后大出血、腹部伤口渗血以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弹力加压固定带在剖宫产术后应用中效果满意,对有效降低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产妇术后生活质量、促进产妇身体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弹力加压固定 剖宫产 舒适度 并发症
下载PDF
加压固定胶带在PICC导管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付红萍 汪华萍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PICC导管体外部分的固定方法。方法将240例PICC带管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加压固定胶带加强固定,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明贴膜固定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贴膜卷边或松动情况、平均换药天数、相关并发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贴膜卷边... 目的探讨PICC导管体外部分的固定方法。方法将240例PICC带管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加压固定胶带加强固定,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明贴膜固定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贴膜卷边或松动情况、平均换药天数、相关并发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贴膜卷边或松动情况、平均换药天数、相关并发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压固定胶带加强固定能有效减少PICC带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固定胶带 PICC 固定
下载PDF
显微外科方法及加压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不愈合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强 赵德伟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6期379-381,共3页
目的 探讨四肢长管状骨骨不愈合的不同治疗方法。方法 对 72例肱骨、股骨及胫骨骨不愈合行带血管蒂骨膜 (骨 )瓣及松质骨植骨血管束植入术。结果  72例得到 1 3~ 2 9个月、平均 1 8 5个月随访。带血管蒂骨膜组 2 5例有 2 4例骨折愈... 目的 探讨四肢长管状骨骨不愈合的不同治疗方法。方法 对 72例肱骨、股骨及胫骨骨不愈合行带血管蒂骨膜 (骨 )瓣及松质骨植骨血管束植入术。结果  72例得到 1 3~ 2 9个月、平均 1 8 5个月随访。带血管蒂骨膜组 2 5例有 2 4例骨折愈合 ,时间为 3~ 4 5个月 ,平均为 3 6个月 ;带血管蒂骨瓣组 2 3例有 2 1例骨折愈合 ,时间为 3 5~ 5 7个月 ,平均为 4 2个月 ;松质骨植骨血管束植入组 2 4例有 2 0例骨折愈合 ,时间为 4~ 7 6个月 ,平均 4 5个月。结论 三种手术方法均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其成骨能力以带血管蒂骨膜 (骨 )瓣较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加压固定 四肢长骨 骨不愈合 治疗方法 临床资料
下载PDF
神经外科躁动患者腰大池引流管用3M加压固定胶带“十字”固定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董利英 《护理学报》 2013年第19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3 M加压固定胶带"十字"固定法用于神经外科躁动患者腰大池引流管的固定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96例行腰大池引流术的躁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分别采用单一的3 M透明敷料固定和采用3 M透明敷料及3 M加压... 目的探讨3 M加压固定胶带"十字"固定法用于神经外科躁动患者腰大池引流管的固定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96例行腰大池引流术的躁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分别采用单一的3 M透明敷料固定和采用3 M透明敷料及3 M加压固定胶带"十字"法固定引流管,对两组敷料卷边、脱落、脱管例数及周围皮肤过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48 h内敷料边缘卷起、脱落,48 h内脱管,48 h后至拔管期间敷料边缘卷起、脱落,48 h后脱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 M加压固定胶带"十字"固定法应用于神经外科躁动患者腰大池引流术,既能有效观察穿刺处敷料,又增加管路固定的有效性,便于护士给患者进行翻身活动等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躁动 3 M加压固定胶带 腰大池引流 十字
下载PDF
巧用3M加压固定胶带加强固定中心静脉导管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丽 傅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8期619-620,共2页
目的巧用3M加压固定胶带加强固定中心静脉导管(CVC),观察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11月住院患者20例,留置双腔CVC导管,采用常规3M透明敷贴固定导管以后,加用3M加压固定胶带加强固定CVC导管。结果 20例患者未发生导管移位及脱落。结... 目的巧用3M加压固定胶带加强固定中心静脉导管(CVC),观察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11月住院患者20例,留置双腔CVC导管,采用常规3M透明敷贴固定导管以后,加用3M加压固定胶带加强固定CVC导管。结果 20例患者未发生导管移位及脱落。结论应用3M加压固定胶带加强固定CVC导管,固定效果好,大大降低了导管移位、脱落风险,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致认可,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固定胶带 CVC导管 固定
下载PDF
记忆合金加压固定器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7
作者 韦标方 赵宝祥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比较记忆合金加压固定器与克氏针张力带两种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分别行记忆合金加压固定器(21例)与克氏针张力带(20例)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全部获... 目的比较记忆合金加压固定器与克氏针张力带两种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分别行记忆合金加压固定器(21例)与克氏针张力带(20例)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8个月,两组患者的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两组术后3月、6月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记忆合金加压固定器同传统的克氏针张力带一样也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治疗IIb型I、Ic型尺骨鹰嘴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鹰嘴 骨折 骨折内固定 记忆舍金加压固定 克氏针张力带
下载PDF
小儿外伤性肘内翻截骨后穿针固定的改进──介绍一种简易加压固定法
18
作者 孙丹舟 季晓风 +4 位作者 刘玉槐 唐成林 赵宝林 孙冰 张吉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58-259,共2页
本文介绍一种肘内翻截骨后横穿克氏针用粗丝线和橡皮筋捆绑的简易加压固定方法。通过10例临床观察和随诊证明:固定确切、可靠;因有加压作用,愈合快;由于稳定性好,可早期即术后2周开始练屈伸活动,功能恢复快。
关键词 肘内翻 截骨术 加压固定
下载PDF
下颌骨骨折动力加压固定断面应力分析
19
作者 张益 刘林 +2 位作者 章魁华 钟国成 郑润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5-98,共4页
实验采用反射光弹模拟应力分析法,通过受力模型等差线条纹图观测、分析、量化换算,对下颌骨骨折轴向和偏心动力加压固定作断面压应力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固定状态下骨折断面均表现为挤压应力,沿骨折线应力分布不均匀,板周区和牙槽区... 实验采用反射光弹模拟应力分析法,通过受力模型等差线条纹图观测、分析、量化换算,对下颌骨骨折轴向和偏心动力加压固定作断面压应力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固定状态下骨折断面均表现为挤压应力,沿骨折线应力分布不均匀,板周区和牙槽区呈压应力高峰带,最大应力分量在轴向和偏心加压分别为1.8MPa和2.3MPa(板周区),以及0.5MPa和1.0MPa(牙槽区),中间区受力较弱.轴向动力加压总压力为100N,偏心动力加压总压力为140N,后者比前者断面应力分布稍趋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加压固定 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