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5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1
作者 梅葵花 王凤轩 孙胜江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51,共21页
为总结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在混凝土桥梁加固中的研究成果,拓宽FRP加固桥梁的思路,推动其在桥梁加固领域的广泛应用,阐述了FRP加固方法的发展及其特点,系统梳理了FRP加固方法在混凝土桥梁的研究进展。根据加固机理的不同,从抗弯加固... 为总结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在混凝土桥梁加固中的研究成果,拓宽FRP加固桥梁的思路,推动其在桥梁加固领域的广泛应用,阐述了FRP加固方法的发展及其特点,系统梳理了FRP加固方法在混凝土桥梁的研究进展。根据加固机理的不同,从抗弯加固、抗剪加固、抗压加固三方面加以归纳总结,介绍了几种常见的FRP加固方式、影响因素、破坏模式及其设计理论;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由此提出了一些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结果表明:目前研究较多的有外贴FRP法、预应力FRP技术、表层嵌入法、FRP网格加固技术,其在不同的设计参数和使用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破坏模式;外贴FRP片材容易过早发生剥离破坏,可以通过一些锚固措施提升界面黏结性,其中HB-FRP加固技术的锚固效果最好;预应力FRP加固技术因具有较高的材料强度利用率而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后续应深入研究FRP加固设计理论,综合考虑各参数对加固结构性能的影响,建立统一可靠且实用的计算模型;应进一步研究既有混凝土加固结构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完善FRP加固混凝土桥梁设计方法和规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FRP加固 混凝土结构 加固方式 设计理论 综述
下载PDF
混凝土加固施工中的环氧树脂胶改性及效果研究
2
作者 陈蓉 杜祝遥 孙虎 《粘接》 CAS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针对传统混凝土施工中环氧树脂胶质脆韧性不足和高温易流挂的问题,提出通过气相白炭黑(MSD)对传统环氧树脂结构胶进行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酚醛胺固化剂T-31掺量为15%,聚酰胺固化剂PA掺量为40%,硅烷偶联剂KH-792的掺量为3%,超细石英砂... 针对传统混凝土施工中环氧树脂胶质脆韧性不足和高温易流挂的问题,提出通过气相白炭黑(MSD)对传统环氧树脂结构胶进行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酚醛胺固化剂T-31掺量为15%,聚酰胺固化剂PA掺量为40%,硅烷偶联剂KH-792的掺量为3%,超细石英砂掺量为40%,纳米碳酸钙掺量为20%,MSD掺量为3%;短切碳纤维掺量为6%配比下制备的结构胶性能最佳。14 d压缩强度、拉伸强度、正拉粘接强度和拉伸抗拉强度分别为81、34、5.5和18.5 MPa。表现出良好的阻裂粘接性能,可以在桥梁混凝土加固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基结构胶 混凝土加固 三点弯曲试验 加固效果
下载PDF
南京市某教育建筑框架梁的加固方法对比分析
3
作者 余长青 贾慧娟 施浩迪 《安徽建筑》 2024年第4期54-56,共3页
针对既有教育建筑不断老化、安全性能较低、无法满足现有教育需求的情况,文章基于南京市某小学教学楼对既有老旧教育建筑的现状展开调研,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楼进行模拟,分别采用增大截面法和粘贴钢板法对框架梁进行加固计算,从结构的承... 针对既有教育建筑不断老化、安全性能较低、无法满足现有教育需求的情况,文章基于南京市某小学教学楼对既有老旧教育建筑的现状展开调研,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楼进行模拟,分别采用增大截面法和粘贴钢板法对框架梁进行加固计算,从结构的承载力、变形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加固效果,综合考虑两种方式的优缺点,为既有老旧教育建筑框架梁的加固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建筑 加固改造 增大截面加固 粘贴钢板加固
下载PDF
某酒吧提升改造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分析
4
作者 林华艺 《工程质量》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根据某酒吧提升改造工程的改造需求,对局部梁板进行拆除,首先对酒吧原结构进行检测鉴定,然后进行加固方案分析和加固设计,对承载力不足的构件进行加固,且引入双槽钢吊柱加固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检测把关,最后圆满且安全地完成改... 根据某酒吧提升改造工程的改造需求,对局部梁板进行拆除,首先对酒吧原结构进行检测鉴定,然后进行加固方案分析和加固设计,对承载力不足的构件进行加固,且引入双槽钢吊柱加固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检测把关,最后圆满且安全地完成改造,既提升了高度空间,又不占用下层层高,与单一加大悬挑结构相比较有很大安全优势,给以后的加固工程研究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通过实际施工验证,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改造 检测鉴定 加固设计 加固施工 吊柱加固
下载PDF
古城墙修复加固技术探讨
5
作者 肖云飞 《山西建筑》 2024年第5期98-100,共3页
以岢岚县古城城墙保护修复工程为例,展开了研究探讨,结合研究现状,针对岢岚古城项目特点,提出了一种古城墙修复加固技术,主要包括树根桩加固墙体基础和锚杆注浆加固墙身;该技术尽最大可能减小了施工过程对既有古城墙原貌的扰动,解决修... 以岢岚县古城城墙保护修复工程为例,展开了研究探讨,结合研究现状,针对岢岚古城项目特点,提出了一种古城墙修复加固技术,主要包括树根桩加固墙体基础和锚杆注浆加固墙身;该技术尽最大可能减小了施工过程对既有古城墙原貌的扰动,解决修复加固难题,可为今后古城墙的保护修缮(复)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体加固 树根桩加固 锚杆注浆加固 古城修复
下载PDF
试论土木工程结构加固技术
6
作者 盘媛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147-0150,共4页
应用技术加固结构和地基是建筑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验证方法不断出现。在使用这些技术时,应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已经制定了建筑质量标准,要求工程师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完... 应用技术加固结构和地基是建筑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验证方法不断出现。在使用这些技术时,应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已经制定了建筑质量标准,要求工程师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必须达到非常高的标准。因此,为了让建筑业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技能,支撑建设项目进一步发展。此外,建筑结构必须经过仔细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结构加固 地基加固 加固技术
下载PDF
连续梁桥的体外预应力索加固研究
7
作者 郭建东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3期68-70,共3页
体外预应力索加固技术具有简便易行、成本稳定可控等优点,可大幅提升现存桥的结构承受能力和抗震性能,可用于对服役桥梁的加固补强处理。文章调查了某连续T梁桥的常见病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外预应力索加固的具体方案,分析了加固施工... 体外预应力索加固技术具有简便易行、成本稳定可控等优点,可大幅提升现存桥的结构承受能力和抗震性能,可用于对服役桥梁的加固补强处理。文章调查了某连续T梁桥的常见病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外预应力索加固的具体方案,分析了加固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并详细描述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加固后的桥梁强度和应力明显提高,且符合常规指标要求,可达到提高桥梁性能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加固 体外预应力索加固 连续梁桥 主动加固
下载PDF
圆截面组合桩加固滑坡的作用机理与合理嵌固深度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8
作者 宋成彬 李长冬 +3 位作者 王贵华 姚文敏 贺鑫 方堃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目前在滑坡治理中,大截面人工挖孔桩因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大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已在部分行业领域被限制使用,开展可机械化施工的圆截面组合桩研究已成为新的趋势,但当前对圆截面组合桩变形受力机理与合理嵌固深度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基于自... 目前在滑坡治理中,大截面人工挖孔桩因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大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已在部分行业领域被限制使用,开展可机械化施工的圆截面组合桩研究已成为新的趋势,但当前对圆截面组合桩变形受力机理与合理嵌固深度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基于自主研发的圆截面组合桩加固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工况下圆截面组合桩加固滑坡的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滑体的变形演化过程,研究了圆截面组合桩加固下滑体与抗滑桩的变形受力特征,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嵌固深度和桩顶连系梁对圆截面组合桩变形特征的影响,揭示了圆截面组合桩加固滑坡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滑体的变形演化过程可分为压密、匀速变形、加速变形和变形破坏4个阶段;②前后桩均存在反弯点,反弯点会随着试验进程向桩顶移动,且后桩的反弯点更接近于滑动面;③当一排桩的嵌固深度保持不变、另一排桩的嵌固深度改变时,可将36%的桩长作为合理的嵌固深度;④连系梁使后桩的最大桩顶位移减小了15.6%,而对前桩的影响不大;⑤连系梁的存在降低了滑动面处的最大桩身弯矩,从而使得桩身弯矩分布更加合理。该研究成果有望为圆截面组合桩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加固 圆截面组合桩 加固机理 嵌固深度 物理模型试验
下载PDF
地震荷载下边坡抗滑桩有效加固区与最优加固位置理论
9
作者 张晓曦 彭涛 +1 位作者 张志伟 尹平保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30,共8页
假设边坡滑裂面为对数螺旋曲线,应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根据典型均质边坡的局部失稳模式,分别计算桩前和桩后坡体的局部稳定性,提出抗滑桩有效加固区理论.采用Ito理论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分别计算抗滑桩加固边坡的地震安全系数、已知设计... 假设边坡滑裂面为对数螺旋曲线,应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根据典型均质边坡的局部失稳模式,分别计算桩前和桩后坡体的局部稳定性,提出抗滑桩有效加固区理论.采用Ito理论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分别计算抗滑桩加固边坡的地震安全系数、已知设计安全系数所需的最小桩径或桩间净距及其对应的所需抗力、抗力合力作用点位置和滑面以上桩长.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施工难度可确定合理的设计桩位,通过算例分析地震荷载和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对抗滑桩加固边坡的有效加固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有效加固 最优加固位置 边坡稳定 上限定理
原文传递
古旧木材加固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祺 冯鑫浩 刘新有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9-277,共19页
木材作为一种复杂的多级壁层材料,因其高强重比与可再生等优异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绿色环保材料之一。然而,木材在生产应用过程中易遭受昆虫、真菌等侵害而发生材性劣化,这极大限制... 木材作为一种复杂的多级壁层材料,因其高强重比与可再生等优异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绿色环保材料之一。然而,木材在生产应用过程中易遭受昆虫、真菌等侵害而发生材性劣化,这极大限制了木制品应用优势的发挥,同时增加了古旧木材保护与修复的难度。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长古旧木材的历史寿命,促进木材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利用,本文从木材的结构和历史应用及其破坏形式出发,概述了建筑文物和古建筑中木材的主要降解破坏形式和生物化学变化;从材料科学角度综述了古旧木材的保护策略与加固方法,重点总结分析了不同加固材料性质与用途及其对古旧木材加固保护的方法特性,尤其是“双碳”背景下生物基加固材料的应用;最后对加固木材的性能表征方法进行总结梳理,以期为加固木材的有效利用提供有力依据,同时为绿色、高效、环保木材加固保护技术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为我国在林产工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材 文物木材 木材劣化 加固保护 改性策略 加固材料 性能表征
下载PDF
天津空客A330宽体机厂房焊接加固过程结构性能监测与分析
11
作者 陈志华 王昭著 +3 位作者 刘红波 陈宇 杨向燚 张晓光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5-342,共8页
大跨度钢桁架加固方法多采用焊接加固增大截面法.针对大跨度钢桁架屋盖整体结构的负载焊接加固,以天津空客A321(A330宽体机厂房)屋盖为例,采用4片角钢,分肢与原H型钢的翼缘、腹板分别焊接的加固方式,设计了合理的焊接加固方案与监测方案... 大跨度钢桁架加固方法多采用焊接加固增大截面法.针对大跨度钢桁架屋盖整体结构的负载焊接加固,以天津空客A321(A330宽体机厂房)屋盖为例,采用4片角钢,分肢与原H型钢的翼缘、腹板分别焊接的加固方式,设计了合理的焊接加固方案与监测方案,对结构关键构件在焊接加固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进行监测.以监测数据为依据,研究分析焊接加固过程中型钢与加固角钢的应力响应规律,验证钢桁架梁采用角钢焊接加固的传力有效性,判断焊接热输入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在负载焊接加固的过程中,局部高温热影响区引起应力重分布,加固角钢的存在对原有型钢构件起到了相应的承担作用,焊接加固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此外,焊接加固时,通过监测相邻杆件的应力和应变,分析表明焊接热影响的范围在两个节间范围内,且带来的应力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梁 负载状态 焊接加固 现场监测
下载PDF
CFRP-OFBG板加固损伤钢梁抗弯疲劳试验及其寿命预测研究
12
作者 邓朗妮 李太升 +3 位作者 刘阳 廖羚 钟锰军 李华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46,102,共7页
为研究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后钢梁的疲劳性能,采用自主研发的具有自监测性能的智能碳纤维-光纤光栅板(CFRP-OFBG板)加固受损钢梁,在完成常幅荷载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应力幅作用下CFRP-OFBG板加固钢梁的疲劳... 为研究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后钢梁的疲劳性能,采用自主研发的具有自监测性能的智能碳纤维-光纤光栅板(CFRP-OFBG板)加固受损钢梁,在完成常幅荷载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应力幅作用下CFRP-OFBG板加固钢梁的疲劳性能。借助有限元方法,建立“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结合J积分计算方法求解得到加固钢梁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建立疲劳裂纹扩展模型,对CFRP-OFBG板加固钢梁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进行预测。研究表明:CFRP-OFBG板的加固作用可有效提高受损钢梁的疲劳寿命,延缓裂纹扩展速率,改善裂纹尖端的受力状态,降低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在循环荷载作用下,CFRP-OFBG板加固试件的疲劳寿命均随着应力幅的增大呈现递减趋势。将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相比较,发现加固试件疲劳寿命预测值比试验值略高,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有限元模拟时没有考虑到试验中CFRP-OFBG板的局部剥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梁 加固 CFRP-OFBG板 疲劳裂纹扩展 寿命预测
下载PDF
深部巷道围岩裂隙注浆加固浆液扩散规律研究
13
作者 肖同强 余子豪 +1 位作者 李怀珍 许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目的为了解决深部巷道围岩裂隙注浆加固难题,方法采用现场矿压观测、数值模拟等方法,结果研究得到深部巷道围岩破坏特征:深部巷道呈现“顶、帮、底”全断面大变形现象,围岩破坏深度显著增加;深部巷道围岩由浅至深形成裂隙发育区、裂隙... 目的为了解决深部巷道围岩裂隙注浆加固难题,方法采用现场矿压观测、数值模拟等方法,结果研究得到深部巷道围岩破坏特征:深部巷道呈现“顶、帮、底”全断面大变形现象,围岩破坏深度显著增加;深部巷道围岩由浅至深形成裂隙发育区、裂隙扩展区和原生裂隙区,其中裂隙扩展区裂隙较小,注入难度较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裂隙特征、注浆压力、浆液水灰比等因素对浆液扩散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裂隙开度对浆液扩散半径影响显著,而裂隙粗糙度的影响较小;对于裂隙开度较大的裂隙发育区,采用常规注浆压力;对于裂隙扩展区,裂隙开度较小(小于0.10 mm),应采用高于10 MPa的注浆压力;浆液扩散半径与注浆压力、水灰比呈正比,但对于深部微围岩裂隙而言,注浆压力存在临界点,不应盲目增大注浆压力,选取水灰比时,应综合考虑浆液扩散半径和浆液析水效应。结论对于注浆工程而言,选取浆液配比及注浆压力时,应考虑巷道开挖后围岩裂隙开度的发育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围岩裂隙 注浆加固 浆液扩散
下载PDF
盾构隧道下穿高铁路基变形影响规律及加固优化研究
14
作者 王立新 王强 +3 位作者 苗苗 汪珂 李储军 邱军领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4,142,共10页
为研究盾构隧道下穿高铁路基施工时对路基的影响规律,探究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运用不同加固措施对既有高铁路基的影响程度。以西安市某地铁工程为依托,利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盾构隧道下穿高铁CFG桩复合路基过程中,无加固、超前管幕工法... 为研究盾构隧道下穿高铁路基施工时对路基的影响规律,探究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运用不同加固措施对既有高铁路基的影响程度。以西安市某地铁工程为依托,利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盾构隧道下穿高铁CFG桩复合路基过程中,无加固、超前管幕工法加固与地表袖阀管注浆加固3种隧道施工条件下,地表沉降值和沉降槽的空间分布规律;采用数值模拟分析验证超前管幕工法加固工况下盾构隧道下穿时,高铁路基、道床的位移变化规律。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施工中采用管幕工法加固后复合地基正上方的地表沉降最大值减小28.6%,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后减小18.0%,并且采用两种加固措施后的CFG桩最大附加轴力均减小20%以上。因此,在隧道掘进过程中采用一定加固措施,可改善围岩稳定性,其中管幕工法加固效果更为显著。数值模拟分析表明:采取管幕工法加固施工与不采取加固措施相比,路基最大沉降量减少33.78%,道床最大沉降量减少45.08%。因此,管幕工法加固能够有效减小对既有高铁路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高铁路基 管幕工法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变形规律 加固措施
下载PDF
胀锁型锚索双向加固窄煤柱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
15
作者 王军 吕顺章 +3 位作者 杨光 王波 谷长宛 王港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9,共12页
针对沿空掘巷窄煤柱非对称变形问题,提出了对穿锚索双向加固窄煤柱技术,设计了伸长型和胀锁型两种对穿锚索结构及工艺,开展了对穿锚索拉拔试验,试验表明两种锚索结构均满足抗拉要求,从锚索破坏形态、施工便捷性和材料经济性等方面对比分... 针对沿空掘巷窄煤柱非对称变形问题,提出了对穿锚索双向加固窄煤柱技术,设计了伸长型和胀锁型两种对穿锚索结构及工艺,开展了对穿锚索拉拔试验,试验表明两种锚索结构均满足抗拉要求,从锚索破坏形态、施工便捷性和材料经济性等方面对比分析,确定胀锁型对穿锚索为窄煤柱双向加固的首选。进一步通过相似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加固方式下煤柱承载变形规律和对穿锚索受力特征。结果表明:双排紧密型对穿锚索加固试件较未加固试件峰值荷载提高了96.04%,且随着锚索排数及数量的增加,窄煤柱双向加固稳定性越来越高,胀锁型对穿锚索提高了煤柱破坏前的能量储存量和临界破坏点。最后,在济宁三号煤矿123_(下)04工作面运输巷开展胀锁式对穿锚索加固窄煤柱工程试验,监测显示对穿锚索锚固力超过220 kN,锚索加固区煤柱帮鼓量降低70%,窄煤柱整体稳定性好,窄煤柱双向加固技术可行,为沿空掘巷工程提供了新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掘巷 双向加固 窄煤柱 胀锁型对穿锚索 拉拔试验 承压性能
下载PDF
流固耦合作用下含不同长度裂隙灰岩注浆加固特性试验研究
16
作者 陈军涛 李昊 +2 位作者 贾东秀 马庆 李文昕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9-199,共11页
黄河北煤田因矿井水害影响,安全高效开采煤炭资源成为矿井发展的关键瓶颈。注浆技术是当前解决矿井水害问题的重要手段,不仅能解放大量受到水害威胁的煤炭资源,而且对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积极意义。对黄河北煤田邱集煤矿取得的灰岩试样... 黄河北煤田因矿井水害影响,安全高效开采煤炭资源成为矿井发展的关键瓶颈。注浆技术是当前解决矿井水害问题的重要手段,不仅能解放大量受到水害威胁的煤炭资源,而且对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积极意义。对黄河北煤田邱集煤矿取得的灰岩试样开展室试验,观察了灰岩的细观特征,获取了流固耦合作用下含不同长度裂隙灰岩的力学特性及注浆加固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灰岩随预制裂隙长度变化时,起裂强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注浆加固机理。结果表明:注浆后岩石的强度、韧性得到明显改善,注浆前的灰岩有明显的脆性特征,注浆后灰岩的脆性降低延性增强;注浆加固体的破坏程度随着裂隙长度的增加越来越剧烈,当裂隙长度较大时伴随有水平方向的裂隙发育;注浆加固体的峰前渗透率的降低程度较小,峰后渗透率有明显的降低,灰岩渗透率最大阶段产生在峰后阶段、而渗透率最小的阶段发生在应力–应变曲线的线弹性阶段,并且裂隙长度越长越容易出现渗透率双峰现象。使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推导得到了注浆加固体起裂强度和断裂韧度的计算式,理论证明了注浆加固体的强度大于原岩试样;岩石弹性模量与注浆形成的结合体的弹性模量的差异越大,注浆对岩石强度的影响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加固 裂隙长度 流固耦合 渗透率 起裂强度
下载PDF
粘贴钢板加固竖向开裂T梁加固效果评价
17
作者 傅鹏飞 邓旭东 +2 位作者 郭荣鑫 王越 张世博 《建筑技术》 2024年第3期318-321,共4页
为研究粘贴钢板对竖向开裂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加固效果,通过破坏性试验研究2片20 m预应力混凝土竖向开裂T梁的受力性能。分别从裂缝、位移、应变等方面对加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竖向开裂T梁的结构安全储备不足,但相比于未加固梁,通... 为研究粘贴钢板对竖向开裂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加固效果,通过破坏性试验研究2片20 m预应力混凝土竖向开裂T梁的受力性能。分别从裂缝、位移、应变等方面对加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竖向开裂T梁的结构安全储备不足,但相比于未加固梁,通过粘贴钢板加固,开裂后的刚度提升了33.2%,屈服荷载和极限承载力分别提升了34.7%、52.9%;减少了33.7%的裂缝产生与扩展;并且在混凝土进入软化阶段前,钢板与结构的协同受力能力优异。可见,粘贴钢板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竖向开裂T梁的加固效果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T梁 竖向开裂 粘贴钢板加固 加固效果评价
下载PDF
新线引入既有客运专线车站软土地基加固技术
18
作者 杭红星 陈尚勇 吴成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以新线引入既有客运专线车站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为依托,开展布袋注浆桩试桩研究,分析不同浆液配比布袋注浆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对布袋注浆桩施工工艺、质量检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布袋注浆桩机械设备高度低,对既有线影响小,对于空间受... 以新线引入既有客运专线车站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为依托,开展布袋注浆桩试桩研究,分析不同浆液配比布袋注浆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对布袋注浆桩施工工艺、质量检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布袋注浆桩机械设备高度低,对既有线影响小,对于空间受限的邻近营业线地基加固工程适用性强;提高单位面积布袋质量、采用桶式钻头引孔等可解决碎石成分类填土地基应用布袋注浆桩技术时遇到的布袋破裂、塌孔等问题。浆液质量配比水泥∶水∶粉煤灰=0.70∶0.55∶0.45时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9.6 MPa,加固效果优于高压旋喷桩;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体完整性效果较差,工程应用中应加强桩身取芯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布袋注浆桩 现场试验 地基加固 邻近营业线
下载PDF
林区桥梁墩柱加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19
作者 赵康 魏洋 +2 位作者 丁明珉 董峰辉 郑开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9,共6页
以林区桥梁墩柱加固为例,基于现代教学理念以及虚拟仿真技术设计桥梁墩柱加固虚拟仿真资源,并实现在线共享。实验解决了土木类大型实验经费高、周期长、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难题。结合虚拟教研室的建设,采取浸入式、自主式、交互式、探... 以林区桥梁墩柱加固为例,基于现代教学理念以及虚拟仿真技术设计桥梁墩柱加固虚拟仿真资源,并实现在线共享。实验解决了土木类大型实验经费高、周期长、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难题。结合虚拟教研室的建设,采取浸入式、自主式、交互式、探究式、反馈式教学方法相结合,探索开展虚拟综合性实验设计、实施以及教学评估,构建了混合教学模式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有利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及创新实践,全方面地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教学方法 考核与评价 墩柱 加固
下载PDF
注浆加固砖砌体的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20
作者 陈大川 苏豪 +2 位作者 梁建国 常科龙 王高峰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101,共5页
我国许多20世纪所修建的砖石砌体结构排水管渠面临年久失修、功能丧失等问题,影响城市的正常运作,亟需对其进行加固修缮。针对砌体结构排水管渠长期遭地下水冲刷、灰缝砂浆不饱满、性能劣化的特点,可采用注浆法填充原结构灰缝,在充分修... 我国许多20世纪所修建的砖石砌体结构排水管渠面临年久失修、功能丧失等问题,影响城市的正常运作,亟需对其进行加固修缮。针对砌体结构排水管渠长期遭地下水冲刷、灰缝砂浆不饱满、性能劣化的特点,可采用注浆法填充原结构灰缝,在充分修复原结构的基础上再进行整体结构加固修复。为了验证注浆加固受损砌体的可行性,通过砌筑灰缝饱满度为50%~60%的砌体试件来模拟砌体灰缝砂浆长期受水流冲刷的状态,并完成6个注浆砖砌体、3个未注浆砖砌体的受压试验来对比分析注浆前后砖砌体的受力性能,根据试验结果,拟合砖砌体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注浆后砖砌体的抗压强度为未注浆砌体的280%,注浆加固砌体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为未注浆砌体的281%、60%。证明注浆法能够改善受损砌体结构的力学性能,在砖石砌体结构排水管渠的加固工程中可起到修复原砌体结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 砖砌体 受压性能 排水管渠 加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