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小黑麦抗赤霉病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估算
1
作者 邱敦莲(摘译) 《作物育种信息》 2006年第2期13-13,共1页
赤霉病是禾本科小种子作物的毁灭性病害,防治这种病害最有效的方法是培育抗病品种。对小黑麦的F1杂交种、F2代及回交世代进行抗性研究,估算了其杂交优势、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将亲本与分离世代进行了比较。... 赤霉病是禾本科小种子作物的毁灭性病害,防治这种病害最有效的方法是培育抗病品种。对小黑麦的F1杂交种、F2代及回交世代进行抗性研究,估算了其杂交优势、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将亲本与分离世代进行了比较。这些遗传材料包括10个亲本和其45个F1杂交后代与6个亲本和其15个F2后代以及与每一个亲本的回交后代。将这些基因型种植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再用赤霉病菌的人侵菌株进行人工接种。通过直观分级方法对赤霉病进行了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赤霉病 显性效应 加性效应 小黑麦 估算 毁灭性病害 回交后代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抗病品种
下载PDF
玉米马铃薯秸秆混合腐解的非加性效应
2
作者 陈林康 赵平 +2 位作者 王顶 向蕊 龙光强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28-1738,共11页
有机残体混合分解对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至关重要,但关于农田生态系统中混合秸秆分解过程的研究仍较缺乏。该研究在玉米(Zea mays)单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单作和玉米马铃薯间作小区实验中,设置了为期6个月的玉米秸秆、马铃薯... 有机残体混合分解对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至关重要,但关于农田生态系统中混合秸秆分解过程的研究仍较缺乏。该研究在玉米(Zea mays)单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单作和玉米马铃薯间作小区实验中,设置了为期6个月的玉米秸秆、马铃薯秸秆和玉米马铃薯混合秸秆分解袋填埋实验,通过Biolog-Eco微平板法分析秸秆类型和分解环境对秸秆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秸秆和玉米秸秆混合对分解过程产生了协同效应,混合秸秆的分解率和微生物代谢活性高于单一秸秆,增加了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底物的利用。这种协同效应随时间延长而削弱。随机森林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含量以及秸秆碳氮比是驱动秸秆分解的重要因素。总之,秸秆混合促进秸秆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秸秆 间作 微生物代谢活性 有机物腐解 加性效应
原文传递
干旱荒漠区三种典型灌丛植物凋落物混合分解效应研究
3
作者 王海霞 解婷婷 +2 位作者 米雪 肖路臣 单立山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878,共10页
为探究干旱荒漠区混合凋落物的分解特征,本研究以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Pall.)Maxim)、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和珍珠(Salsola passerina Bunge)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单一和混合凋落物质量损失率和养分残留率的变化,揭... 为探究干旱荒漠区混合凋落物的分解特征,本研究以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Pall.)Maxim)、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和珍珠(Salsola passerina Bunge)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单一和混合凋落物质量损失率和养分残留率的变化,揭示了混合凋落物分解的加性与非加性效应。结果表明:各凋落物质量损失率随分解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各凋落物C和N残留率随分解时间推移为降低趋势,说明C和N养分元素呈释放模式;混合凋落物质量损失率表现为加性效应,C残留率在分解前期为加性效应,分解末期为拮抗的非加性效应,N残留率在分解前期为拮抗和协同的非加性效应,分解末期为加性效应;凋落物混合后,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会导致养分残留率的非加性效应增强。综上,混合凋落物分解中养分变化的混合效应因分解时间而不同,混合凋落物物种丰富度会影响养分元素的混合效应,能改善干旱荒漠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干旱荒漠区 加性效应 拮抗效应 质量损失率
下载PDF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研究水稻产量相关性状QTL加性及上位性效应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芳明 张桂权 +4 位作者 曾瑞珍 杨正林 凌英华 桑贤春 何光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07-2014,共8页
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如单株有效穗数、千粒重、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等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了解产量及其相关性状QTL的加性及上位性效应对以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改良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6个单片段代换系及15个双片段代换系... 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如单株有效穗数、千粒重、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等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了解产量及其相关性状QTL的加性及上位性效应对以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改良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6个单片段代换系及15个双片段代换系分析了水稻产量相关性状QTL的加性及上位性效应。共检出影响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13个QTL,包括产量性状1个、单株有效穗数1个、千粒重4个、穗实粒数4个、穗总粒数2个和结实率1个,分布于第2、第3、第4、第7和第10染色体上。此外,检出12对双基因互作。结果显示,2个正向(或负向)产量性状QTL聚合,往往会产生负向(或正向)的上位性效应,能否产生更大(或更小)的目标性状,取决于双片段遗传效应(加性效应与上位效应代数和)绝对值与单片段最大加性效应绝对值的差。本研究结果对实施高产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方法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片段代换系 产量相关性状QTL 加性效应 上位性效应
下载PDF
基于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粒型QTL加性及上位性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芳明 张桂权 +4 位作者 曾瑞珍 杨正林 凌英华 桑贤春 何光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9-476,共8页
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手段有目的地进行基因聚合育种,对于加快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基因的加性和上位性效应是决定基因聚合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以16个单片段代换系(SSSL)及15个双片段代换系分析了水稻粒型性状QTL的加性及上位性... 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手段有目的地进行基因聚合育种,对于加快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基因的加性和上位性效应是决定基因聚合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以16个单片段代换系(SSSL)及15个双片段代换系分析了水稻粒型性状QTL的加性及上位性效应。共检测到9个水稻粒型性状QTL,包括4个粒长QTL、1个粒宽QTL和4个籽粒长宽比QTL,分别位于第2、第3、第4、第7和第10染色体上。此外,还检测出7对双基因互作,其中3对为有显著效应的两座位间互作,1对为两座位均没有显著效应的座位间互作,3对为1个有显著效应的座位与1个没有显著效应的座位间互作。本文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同一粒长QTL与不同单片段代换系聚合时会产生不同的互作效应,只有当上位性效应与目标基因的加性效应同向时,才可以达到明显改良粒长的效果。而且,2个长粒或2个短粒QTL聚合很难再产生更长或更短的籽粒。以上结果对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手段改良水稻粒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片段代换系 粒型QTL 加性效应 上位性效应
下载PDF
水稻穗颈维管束及其相关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陶澜 程艳军 +3 位作者 谢戎 何光华 杨正林 张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932-1937,共6页
以包括籼、粳不同类型的6个亲本按Griffing交配设计方法Ⅱ配制的15杂种F1为材料,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水稻11个穗颈维管束及相关性状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11个穗颈维管束及相关性状的加性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仅茎壁厚、单个大维... 以包括籼、粳不同类型的6个亲本按Griffing交配设计方法Ⅱ配制的15杂种F1为材料,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水稻11个穗颈维管束及相关性状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11个穗颈维管束及相关性状的加性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仅茎壁厚、单个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总面积和维管束总面积4个性状还存在显性效应,茎壁厚、单个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总面积的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籼、粳亚种维管束性状的遗传行为有明显差异,粳型亲本11个穗颈维管束及相关性状的加性效应均为负值。相关分析表明,穗颈粗和茎壁厚与穗颈维管束性状的加性效应呈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对这2个性状的正向选择来达到间接改良穗颈维管束性状的目的。缙恢12号是改良穗颈维管束性状的优良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颈维管束 相关性状 加性效应 基因效应 亲本 水稻 稻穗 改良 显性遗传 不同类型
下载PDF
牙鲆选育F3代家系的建立及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田永胜 陈红林 +7 位作者 齐文山 姜静 张英平 刘万军 李宝玉 刘寿堂 孙德强 陈松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51,共12页
牙鲆是太平洋西岸海水养殖、捕捞和自然增殖的主要鱼类,但是人工养殖病害多、生长慢,针对这一问题,从2003年开始开展了牙鲆选择育种。本文利用筛选和培育的F1、F2代牙鲆家系核心群体,构建了F3代家系52个,在生长到196d时,对家系1 560尾... 牙鲆是太平洋西岸海水养殖、捕捞和自然增殖的主要鱼类,但是人工养殖病害多、生长慢,针对这一问题,从2003年开始开展了牙鲆选择育种。本文利用筛选和培育的F1、F2代牙鲆家系核心群体,构建了F3代家系52个,在生长到196d时,对家系1 560尾鱼苗全长、体宽、体质量、全长日增量和体重日增量5个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和计算,获得7 800个数据。采用"加性-显性"线性模型、最小范数二阶无偏估计法(MINQUE)对以上生长性状的边际平均值、加性方差分量、显性方差分量、随机方差分量、狭义遗传力、广义遗传力、亲本加性效应、杂交随机效应等遗传参数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1202、1206、1226和1211家系以上生长性状的边际平均值同时显著高于其他家系。以上5个生长性状的加性方差分量比率为(0.099±0.01)^(0.24±0.02),显性方差分量比率(0.30±0.02)^(0.31±0.02),随机方差分量比率(0.48±0.02)^(0.61±0.01),5个性状狭义遗传力0.099~0.24,广义遗传力0.38~0.54,以上遗传参数均达极显著性水平(P<0.01)。综合比较18个亲本5个性状的加性效应预测值,发现F0917、F0908、F0905、F0915、F09125和KS(韩国牙鲆)亲本在5个性状上都具有极显著的正向效应(P<0.01),其他亲本5个性状都不同程度的表现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负向加性效应。对42个杂交组合显性随机效应进行预测,D(2×6)、D(2×18)、D(3×4)、D(7×12)、D(7×14)和D(8×13)6个杂交组合在5个性状上都表现为极显著(P<0.05)正效应,利用这些杂交组合建立家系将促进牙鲆以上5个性状的生长。本文研究结果,为牙鲆优良家系的建立及新品种的培育初步筛选出了性状优良的亲本、杂交组合和家系,同时为牙鲆进一步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F3代家系 遗传力 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下载PDF
基于双列杂交的花生主要品质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齐飞艳 孙子淇 +8 位作者 黄冰艳 秦利 石磊 刘华 汪晓 田梦迪 郑峥 董文召 张新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0-607,共8页
为了提高花生品质性状优势组合的选育效率,以5个花生材料为亲本,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0个组合,分析花生籽仁中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蔗糖含量和脂肪酸组分等10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配合力效应分析表明,豫花132(W191)... 为了提高花生品质性状优势组合的选育效率,以5个花生材料为亲本,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0个组合,分析花生籽仁中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蔗糖含量和脂肪酸组分等10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配合力效应分析表明,豫花132(W191)的粗脂肪、硬脂酸、亚油酸、花生酸和山嵛酸含量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冀花甜1号(JT1)的蔗糖和粗蛋白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而高油酸品种WT08-0937(DF15)的油酸和花生一烯酸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遗传协方差Wr对阵列方差Vr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粗脂肪、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和山嵛酸这7个性状基本适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它们的遗传主要是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较小且表现部分显性。对所有子代的1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前2个主成分Dim1和Dim2的累计贡献率达88.6%,结果显示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和蔗糖含量呈负相关,粗脂肪含量与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花生一烯酸含量相关性较弱。本研究为花生育种中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质性状 双列杂交 配合力 加性效应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星斑川鲽家系建立及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田永胜 李祥孔 +6 位作者 段会敏 李洪 宋莉妮 陈张帆 唐江 王波 孙宗哲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31,共11页
星斑川鲽是优良的鲆鲽鱼类种质之一,在鲆鲽鱼类养殖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初次收集了分布于山东半岛的4个养殖群体(日照、胶南、威海和蓬莱)的350尾亲鱼,分别测量了100尾雌雄亲鱼的体长和体质量,拟合了雌雄性亲鱼体质量和体长... 星斑川鲽是优良的鲆鲽鱼类种质之一,在鲆鲽鱼类养殖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初次收集了分布于山东半岛的4个养殖群体(日照、胶南、威海和蓬莱)的350尾亲鱼,分别测量了100尾雌雄亲鱼的体长和体质量,拟合了雌雄性亲鱼体质量和体长幂函数关系,分别为:y=0.034 2x2.843 6(R2=0.565)和y=0.075 9x2.533 4(R2=0.753 8)。利用其中成熟的55尾雄鱼和46尾雌鱼进行人工繁殖,雌鱼平均产卵次数为4.39次、雄鱼产精次数为2.36次。其中25个杂交组合繁殖成功,建立了29个半同胞和全同胞家系。在家系生长到150d时,对1 640尾鱼苗体质量、全长、体长和体宽4个性状进行测量。利用最小范数二次无偏估计法(MINQUE)对以上性状的方差组分进行估计,利用"加-显性"模型对生长性状遗传力进行估计,采用线性无偏预测法(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LUP)预测亲本的加性和显性遗传效应。结果显示:4个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809~0.999(P〈0.01)。体质量、全长、体长和体宽4个性状的加性、显性方差分量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狭义遗传率为0.311~0.444(P〈0.01),广义遗传率为0.377~0.525(P〈0.01)。加性遗传效应预测显示:31个亲本中的6个在4个性状上同时具有极显著的正向效应(P〈0.01),10个亲本具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的负向效应。显性随机效应预测显示:25个杂交组合中6个具极显著正向效应(P〈0.01),8个具有极显著负向效应(P〈0.01)。研究结果首次为星斑川鲽家系建立和优良苗种培育筛选出了优良的亲本和杂交组合,同时为星斑川鲽的选择育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斑川鲽 选择育种 遗传力 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下载PDF
玉米胚乳突变基因ae的遗传效应 被引量:9
10
作者 袁建华 陈艳萍 +1 位作者 张跃中 陈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9,共7页
以16个引进和自选的常规玉米自交系及其ae近等基因系为基础材料,测定了自交系本身及其组配杂交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简单回交转育成的品种ae基因能显著提高其直链淀粉含量,但只有ae基因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仅为50%左右,缺乏商... 以16个引进和自选的常规玉米自交系及其ae近等基因系为基础材料,测定了自交系本身及其组配杂交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简单回交转育成的品种ae基因能显著提高其直链淀粉含量,但只有ae基因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仅为50%左右,缺乏商业应用价值。遗传背景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非加性效应,注重正向修饰基因的积聚,通过轮回选择等手段提高育种群体直链淀粉含量,是高直链淀粉玉米育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乳突变基因 遗传效应 ae 直链淀粉含量 商业应用价值 近等基因系 玉米自交系 加性效应 高直链淀粉 基础材料 杂交组合 遗传背景 修饰基因 育种群体 轮回选择 玉米育种 E基因 组配 育成 回交 籽粒
下载PDF
大规格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收获期主要生长性状显性效应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户国 谷伟 +2 位作者 孙鹏 白庆利 王炳谦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2-927,共6页
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优良品系选育第二世代群体作为试验群体,分别采用只含有加性效应和包括加性和显性效应的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了体质量、头长、体长、体宽、体厚等5个主要生长性状的加性遗传力和显性方差组分比率。只含有加... 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优良品系选育第二世代群体作为试验群体,分别采用只含有加性效应和包括加性和显性效应的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了体质量、头长、体长、体宽、体厚等5个主要生长性状的加性遗传力和显性方差组分比率。只含有加性效应的模型结果显示,上述5个性状的遗传力在0.16—0.48之间,多为中等或较高遗传力;同时包括加性和显性效应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上述5个性状的显性方差组分比率在0.24—0.67之间,均处于中等或较高水平。其中体长显性方差组分比率最低,为0.24,头长显性方差组分比率最高,为0.67。此外,与简单加性模型相比,同时包括加性和显性效应的模型估计的5个性状加性遗传力均有下降,在0.14—0.42之间,但是模型改变并没有影响到各性状加性遗传力大小数值的排序关系。本研究还发现,将显性效应纳入模型后,加性方差和随机残差都出现显著下降,提示只含有加性效应的混合模型中所期望的显性效应等非加性效应都可以简单地归入随机残差并不确切,如果将显性效应纳入育种规划,可以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生长性能 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下载PDF
玉米温热杂交种穗部性状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向前 陈彦惠 +4 位作者 吴连成 郭瑞 白广伦 库丽霞 王海斌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65-369,共5页
采用6个世代平均值分析的方法,对温带与热带、亚热带自交系间3个杂交组合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穗粒重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温带与热带自交系间杂交种5个穗部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加性效应、显性效应起主导作用,两者合计占总... 采用6个世代平均值分析的方法,对温带与热带、亚热带自交系间3个杂交组合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穗粒重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温带与热带自交系间杂交种5个穗部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加性效应、显性效应起主导作用,两者合计占总遗传变异的74 4%~93 5%.上位效应普遍存在,平均上位效应占总遗传变异的6 5%~25 6%,5个穗部性状的遗传均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模型.所考察的性状按超亲优势大小依次为:穗粒重、行粒数、穗长、穗粗和穗行数.各性状基因效应分析表明,在温热杂交种的遗传中,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均是正向效应,加性×加性互作多为正值,加性×显性、显性×显性多呈负向效应,但显性×显性互作在穗粒重的遗传中呈正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温热杂交种 穗部性状 基因效应 遗传变异 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下载PDF
QTL遗传效应正反交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志伟 王清连 张永山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4-198,共5页
应用改良AD模型对转基因棉花QTL突变体系进行遗传效应的正反交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的主要遗传方差组分分解正反交表现一致,除铃重存在显著的遗传背景加性效应(A2)外,子棉产量、皮棉产量、衣分和铃数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dQTL加... 应用改良AD模型对转基因棉花QTL突变体系进行遗传效应的正反交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的主要遗传方差组分分解正反交表现一致,除铃重存在显著的遗传背景加性效应(A2)外,子棉产量、皮棉产量、衣分和铃数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dQTL加性效应(A1)和显性效应(D1),农艺性状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背景显性效应(D2);棉花纤维性状的主要遗传效应正反交之间无显著差异。铃重的dQTL的加性和显性效应与环境的互作存在显著差异。对转基因系、受体及三个品系的dQTL加性效应分解结果也表明,正反交对不同材料各性状的加性效应估计也是一致的。本文还对不同组合正反交时的纯合及杂合显性效应进行预测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正反交 改良AD模型 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QTL
下载PDF
烟草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牛佩兰 佟道儒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1989年第1期7-10,共4页
用三个烤烟杂交组合的P_1、P_2、F_1、F_2、B_1和B_2六个群体的平均数及其方差,估算了烟草株高、叶数、叶长、叶宽和茎围五个性状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这五个性状的遗传,除有加性、显性效应外,尚有不可忽略的上位效应,但组合间、性状... 用三个烤烟杂交组合的P_1、P_2、F_1、F_2、B_1和B_2六个群体的平均数及其方差,估算了烟草株高、叶数、叶长、叶宽和茎围五个性状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这五个性状的遗传,除有加性、显性效应外,尚有不可忽略的上位效应,但组合间、性状间有差异。株高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也明显存在。叶数主要是加性×加性效应,其次是加性、显性和加性×显性效应。茎围以显性效应和加性×加性效应为主,加性×显性、显性×显性效应次之。叶长多数组合主要效应是加性效应。叶宽基因效应组合间差异较大。烟草的主要农艺性状多属数量性状,分析其基因效应,以期对今后的烟草育种工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效应 上位效应 农艺性状 显性效应 加性效应 叶宽 茎围 叶数 上位性效应 主要效应
下载PDF
西南地区马尾松与乡土阔叶树种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特征
15
作者 李勋 张艳 +2 位作者 宋思梦 周扬 张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7,共16页
林地内凋落叶的种类和比例调控其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然而,不同树种组合以及不同混合比例的凋落叶在分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有何差异,目前尚不清楚。将马尾松与乡土阔叶树种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香樟(Cinnamom... 林地内凋落叶的种类和比例调控其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然而,不同树种组合以及不同混合比例的凋落叶在分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有何差异,目前尚不清楚。将马尾松与乡土阔叶树种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inn.)和檫木(Sassafras tzumu Hemsl.)凋落叶按照不同树种、不同质量比例混合后,通过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研究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中,Prote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均为优势门,Sphingomonas,unidentified_Rhizobiaceae,Bradyrhizobium和unidentified_Cyanobacteria为优势菌属。此外,混合凋落叶中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在分解250 d后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分别为70.97%和29.03%);第2年分解期内大部分混合凋落叶的观测值-期望值<0,尤其是分解末期(分解604 d)后有19.35%的混合凋落叶的细菌多样性指数和9.68%的混合凋落叶的细菌丰富度指数表现出拮抗效应。不同树种组合凋落叶中,马尾松+香樟+香椿组合(PCT)下阔叶占比为30%-40%时更有利于提高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综上,凋落叶中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受到分解时期和树种组合的共同影响。在后期马尾松纯林的“混交化”改造过程中,适当引入乡土阔叶树种香樟与香椿可增加马尾松林地内凋落叶中细菌的多样性和类群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凋落叶 细菌 马尾松 高通量测序 加性效应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每角籽粒数QTL的上位性互作和环境互作分析
16
作者 梁能 姚艳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4,共9页
【目的】为揭示芥菜型油菜及芸薹属作物每角籽粒数形成的分子机理,提高和改良芥菜型油菜产量和育种工作奠定基础。【方法】研究以包含221个芥菜型油菜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为材料,在5个环境条件下对每角... 【目的】为揭示芥菜型油菜及芸薹属作物每角籽粒数形成的分子机理,提高和改良芥菜型油菜产量和育种工作奠定基础。【方法】研究以包含221个芥菜型油菜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为材料,在5个环境条件下对每角籽粒数性状进行加性QTL、加性×加性上位互作及环境互作分析。【结果】(1)共检测到7个与每角籽粒数相关的加性QTL,主要分布在芥菜型油菜A02、A03、A05、A08、B02和B03等染色体上,其加性效应分布在(-11.6424)~4.5246之间,其中qSS2-71的加性效应和遗传率均最大,分别达到-11.6424和14.44%,其余6个加性QTL的加性效应和遗传率均较小;(2)检测到7对影响每角籽粒数的加性×加性QTL上位互作效应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上位性QTL互作效应值分布在(-4.9308)~4.1936之间,7对上位性QTL与不同环境互作的遗传力均接近0;(3)每角籽粒数性状的广义遗传率为80.98%,狭义遗传率为30.98%。【结论】综合分析,芥菜型油菜每角籽粒数受一定环境影响,但控制该性状的加性效应受环境影响较小,且其加性×加性上位性QTL互作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每角籽粒数 加性效应 QTL与环境互作效应 上位互作效应
下载PDF
饲用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与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逯晓萍 米福贵 +3 位作者 云锦凤 张瑞霞 张众 吕学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采用世代均数分析法研究了2个饲用玉米杂交组合的P1,P2,F1,F2和B1,B2 6个世代材料的8个性状的遗 传表达特点。结果表明,世代间有显著差异,8个性状中加性效应是世代间遗传变异的主要因子,其遗传贡献率在 60%以上,因而,可以对这些性状进... 采用世代均数分析法研究了2个饲用玉米杂交组合的P1,P2,F1,F2和B1,B2 6个世代材料的8个性状的遗 传表达特点。结果表明,世代间有显著差异,8个性状中加性效应是世代间遗传变异的主要因子,其遗传贡献率在 60%以上,因而,可以对这些性状进行直接选择。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在大多数性状中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并且,遗传贡献率在10%以上,只因性状和试材不同,非加性效应的重要程度有一定差异,但其遗传变异的作用是不 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性状 世代 遗传变异 饲用玉米 基因效应 直接选择 加性效应 贡献率 程度 差异
下载PDF
内部人交易、公司收益与互动效应:来自中国股市的证据
18
作者 孔小伟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37-42,89,共7页
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行为一直是各国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和理论研究热点。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通过构建数理模型,结合累积超额收益、未预期收益率等指标对我国资本市场上内部人交易与公司收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我国资本市场上... 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行为一直是各国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和理论研究热点。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通过构建数理模型,结合累积超额收益、未预期收益率等指标对我国资本市场上内部人交易与公司收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较为明显的由内部人交易产生的加性效应和互动效应,从而对股市交易和投资者利益产生了冲击。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内部人交易行为可能对资本市场产生负面影响的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事件研究法 加性效应 互动效应
下载PDF
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相关性状QTL加性及其上位性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儒刚 陈广凤 +1 位作者 李冬梅 田纪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5年第5期652-657,共6页
由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杂交获得了168个株系的DH群体为材料,分别用蒸馏水(对照)以及50、100mmol/L Na Cl溶液处理,对小麦幼苗的苗高、苗干重进行了QTL定位及效应分析。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16个加性QTL和17对上位性互作QT... 由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杂交获得了168个株系的DH群体为材料,分别用蒸馏水(对照)以及50、100mmol/L Na Cl溶液处理,对小麦幼苗的苗高、苗干重进行了QTL定位及效应分析。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16个加性QTL和17对上位性互作QTL。其中,检测到8个控制苗高的QTL,分布在小麦2A、2D、3B、4D、6B和7B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3.38%-22.96%的遗传变异,位于4D和7B染色体上控制苗高的QSH4D和QSH7B两个QTL位点在两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QSH4D在两个环境里的遗传贡献率分别为17.9%和22.96%,为一主效QTL位点;检测到8个控制苗干重的QTL,分布在小麦1A、1B、2B、2D、4D和5B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4.53%-9.10%的遗传变异。在1A染色体上控制小麦幼苗苗干重的QDSW1A,在盐胁迫和非盐胁迫下均稳定表达,贡献率分别为7.78%和7.87%,可用于小麦耐盐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性效应和上位效性均对小麦幼苗苗高和苗干重的遗传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幼苗 盐胁迫 加性效应 上位性效应
下载PDF
玉米主要株型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霍仕平 晏庆九 +1 位作者 许明陆 张健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本研究以植株外部形态差异较大的 4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 ,分别组成两个F1、F2 、B1、B2 和相应的P1、P2 6个世代 ,研究了 7个株型性状的遗传表达特点。结果表明 ,加性效应是 7个株型性状世代间遗传变异的主导因子 ,其遗传贡献率在 5 0 %... 本研究以植株外部形态差异较大的 4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 ,分别组成两个F1、F2 、B1、B2 和相应的P1、P2 6个世代 ,研究了 7个株型性状的遗传表达特点。结果表明 ,加性效应是 7个株型性状世代间遗传变异的主导因子 ,其遗传贡献率在 5 0 %以上 ,亦即加性效应决定了 7个株型性状一半以上的遗传变异 ,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对这些性状遗传变异的作用也很重要 ,但因性状及试材不同 ,非加性效应的重要程度有一定差异。在玉米株型育种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株型性状 基因效应 遗传变异 数量性状 株型育种 加性效应 亲本选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