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稻粒形及产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分析 被引量:35
1
作者 石春海 申宗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6-42,共7页
以8个粗短粒品种和5个细长粒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显遗传模型,对早籼粒形及产量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间的加性相关比显性相关更为重要,其中粒形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是以加性相关为主,仅粒宽与长宽比性状间同时... 以8个粗短粒品种和5个细长粒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显遗传模型,对早籼粒形及产量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间的加性相关比显性相关更为重要,其中粒形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是以加性相关为主,仅粒宽与长宽比性状间同时存在着显著的显性相关。有效穗数与着粒密度、每穗粒数、穗重间具有较高的负向加性相关,与粒重则表现出明显的正向显性相关。着粒密度、每穗粒数、结实率、穗重、粒重以及单株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均以加性正相关为主,但多数性状间亦存在显著的显性正相关。粒形与产量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表明,多数粒形性状与每穗粒数、结实率、粒重的加性相关要大于其它性状,但长宽比与有效穗数以及粒长与粒重性状间是以显性相关为主。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以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遗传相关 加性相关 相关
下载PDF
籼稻茎叶及产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强 梁康迳 +3 位作者 郑秀平 吴志源 周天理 周元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4-197,213,共5页
以6个籼稻不育系为母本和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早籼茎叶及产量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间的加性相关比显性相关更为重要,并且多数性状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茎叶性状... 以6个籼稻不育系为母本和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早籼茎叶及产量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间的加性相关比显性相关更为重要,并且多数性状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茎叶性状间的相关最为密切,其次为产量性状。在产量与茎叶性状间的相关性上,少量性状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遗传方差 加性相关 相关
下载PDF
籼型三系杂交早稻粒形及产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强 梁康迳 +3 位作者 郑秀平 吴志源 周天理 周元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6-50,共5页
以6个籼稻不育系为母本和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籼型三系杂交早稻粒形及产量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的加性相关比显性相关更为重要,并且多数性状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特别... 以6个籼稻不育系为母本和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籼型三系杂交早稻粒形及产量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的加性相关比显性相关更为重要,并且多数性状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最为密切,其次为谷粒性状。在产量与粒形性状间的相关性上,少量性状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粒形 产量 加性相关 相关
下载PDF
冬小麦一些数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爱梅 袁建国 +3 位作者 郑跃进 万永凯 刘素云 申林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16,共5页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和加显性遗传模型,对冬小麦一些数量性状进行了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株高有关性状间的多种相关几乎均达极显著水平,且加性相关更为重要;单株穗数、主茎穗长、结实小穗数、主穗粒数、主穗粒重间的加性相...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和加显性遗传模型,对冬小麦一些数量性状进行了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株高有关性状间的多种相关几乎均达极显著水平,且加性相关更为重要;单株穗数、主茎穗长、结实小穗数、主穗粒数、主穗粒重间的加性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单株穗数与主穗粒重除外) ;单株粒重与其它性状间的加性相关均不显著,而显性相关大多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数量 加性相关 相关
下载PDF
陆地棉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加性和显性相关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曹新川 何良荣 +3 位作者 韩路 胡守林 龚平 熊仁次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陆地棉 产量 品质 加性相关 相关 遗传育种
下载PDF
陆地棉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郑巨云 王俊铎 +6 位作者 艾先涛 多力坤 梁亚军 莫明 吐逊江 李雪源 龚照龙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5-1002,共8页
【目的】通过陆地棉的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为选择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4×4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法,对四个陆地棉品种(系)的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性状遗传效应及遗传相关进行分析,并将遗传相关分... 【目的】通过陆地棉的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为选择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4×4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法,对四个陆地棉品种(系)的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性状遗传效应及遗传相关进行分析,并将遗传相关分解为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结果】在产量因素中,铃重与衣分的遗传分别以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对衣分与铃重贡献高于显性效应,衣分受环境变异的影响最小,而单铃重、籽棉产量、有效铃则反之;在纤维品质性状中,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不明显,其中纤维长度与比强度的加性效应达到极显著,纤维性状均受环境影响变异较大;棉花产量因素与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普遍表现为遗传相关大于表型相关,各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遗传相关及加性相关类似,而显性相关则不同。不仅在陆地棉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性状内部各自存在加性或显性相关性,而且在产量因素与纤维品质性状之间存在加显性相关性,不同性状之间的正负效应不同。【结论】棉花产量因素与纤维品质遗传相关,特别是加性相关可以指导选择育种,而在杂种优势的利用中可以重点考虑显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产量 纤维品质 遗传相关 加性相关 相关
下载PDF
花椰菜花球外观和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加付 饶立兵 金素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5期729-730,共2页
对 7个花椰菜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 ,采用朱军提出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 ,对花椰菜花球的外观和营养品质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多数性状间存在显著的遗传相关 ,其中有些性状间存在显著的加性相关或显性相关 ,可在花椰菜选... 对 7个花椰菜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 ,采用朱军提出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 ,对花椰菜花球的外观和营养品质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多数性状间存在显著的遗传相关 ,其中有些性状间存在显著的加性相关或显性相关 ,可在花椰菜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中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外观品质 营养品质 加性相关 相关
下载PDF
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洪飞 仇秀丽 +2 位作者 王乃元 李毓 梁康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19-323,共5页
以新质源(CMS-FA)杂交稻遗传系统的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MINQUE(1)法,对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为:株高... 以新质源(CMS-FA)杂交稻遗传系统的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MINQUE(1)法,对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为:株高与结实率,剑叶长与生育期、结实率,生育期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千粒重与单株产量等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以基因的加性正相关为主;单株穗数与株高、剑叶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每穗总粒数等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以基因的加性负相关为主。株高与穗长、剑叶长、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穗长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等性状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显性相关。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新质源(CMS-FA) 加性相关 相关 产量相关
下载PDF
水稻籼粳亚种间育成品种产量和茎秆性状的遗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韦新宇 李齐向 +2 位作者 马红勃 杨旺兴 邹文广 《三明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3-6,23,共5页
随着广亲和基因的发现,以及对广亲和恢复系的选育和光敏核不育水稻的深入研究,籼粳杂种优势利用开始从间接利用走向直接利用。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进行了长期探索。
关键词 茎秆 表型相关 加性相关 遗传相关 基因型相关 穗实粒数 水稻 育成品种 改良品种 主穗 单株产量 节间长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47
10
作者 杨六六 刘惠民 +3 位作者 曹美莲 李朋波 王娇娟 陈耕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9-183,共5页
采用8×8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法,对棉花产量因素、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遗传相关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将遗传相关分解为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结果表明,在棉花产量因素中,皮棉产量和单株结铃数的遗传分别以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为主... 采用8×8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法,对棉花产量因素、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遗传相关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将遗传相关分解为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结果表明,在棉花产量因素中,皮棉产量和单株结铃数的遗传分别以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为主,而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对铃重和衣分的控制同等重要。其中,衣分受环境变异的影响最小。所以,在F2~F3代进行选择的效果较好;在品质性状中,纤维长度、比强度及麦克隆值的遗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受环境变异影响均较大。棉花产量因素与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普遍表现为遗传相关大于表型相关,各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遗传相关及加性相关类似,而显性相关则不同。遗传相关特别是加性相关可以指导选择育种,而显性相关对杂种优势的利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产量因素 品质 遗传效应 遗传相关 加性相关 相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