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拿大一枝黄花瘦果萌发对干旱胁迫响应研究
1
作者 黄孟秋 李景吉 +5 位作者 陈欣 王思睿 王国严 王吉鹏 王娟 彭培好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4,共9页
入侵植物种子萌发对干旱环境响应策略是影响其种群分布和繁殖的重要因素,可为预测其分布范围、为干旱环境下种群生长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为探明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SC)瘦果萌发和胚轴生长对干旱胁迫响应策略,... 入侵植物种子萌发对干旱环境响应策略是影响其种群分布和繁殖的重要因素,可为预测其分布范围、为干旱环境下种群生长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为探明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SC)瘦果萌发和胚轴生长对干旱胁迫响应策略,以SC连萼瘦果为萌发材料,采用不同渗透势(φ值分别为:0 MPa、–0.1 MPa、–0.2 MPa、–0.3 MPa、–0.4 MPa)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干旱胁迫水平对SC瘦果发芽的抑制强度不同,强度干旱对SC瘦果发芽的抑制作用更强;(2)SC瘦果发芽对干旱胁迫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随干旱强度增加(φ值降低),这种“滞后效应”更为明显;(3)瘦果萌发对干旱胁迫响应表现出“K”策略,渗透势φ=<–0.35 MPa时,SC瘦果很少萌发或不再萌发。(4)胚轴生长较瘦果萌芽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更为敏感,不同干旱胁迫水平对胚轴生长影响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干旱胁迫 瘦果萌发 响应策略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残根长度对其越冬后无性繁殖生长及土壤理化的影响
2
作者 李俊 李昆 +4 位作者 王薇 夏磊 曲永韬 李兆华 王玲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92-200,共9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重点管控对象,如何有效根除是当今生态环境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目前采用较多的化学药剂法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易引入新的污染物,增加土壤环境风险。为实现加拿大一枝黄花绿色高效防治,提高...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重点管控对象,如何有效根除是当今生态环境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目前采用较多的化学药剂法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易引入新的污染物,增加土壤环境风险。为实现加拿大一枝黄花绿色高效防治,提高物理破碎法处理效果,采用1 cm,2 cm,3~4 cm,5~6 cm和全长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主根根系作为研究对象,模拟翻耕破碎后留于土壤中的残根无性繁殖过程,明确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同长度残根无性繁殖能力强弱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拿大一枝黄花残根无性繁殖存活率、共根率、萌芽率均随残根长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且残根长度≥2 cm时,其存活率、共根率、萌芽率大幅增加到43.4%以上。2)加拿大一枝黄花残根新生植株的株高、生物量、须根数目均随残根长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但根长最大值与残根长度负相关。3)加拿大一枝黄花残根长度与土壤pH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总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且全长主根处理组中土壤总氮含量比背景值高107.58 mg·kg^(-1)。以上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残根长度≥2 cm时,其无性繁殖存活率、共根率、萌芽率大大提高,主要通过不同的根系系统发展策略进行土壤养分吸收,其中氮素供应对新生植株的萌芽起到关键调控作用。因此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部进行破碎处理,使其残根长度低于2 cm能够极大程度抑制其无性繁殖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无性繁殖 萌芽率 根系系统 土壤理化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水浸提液对红盖鳞毛蕨配子体发育的影响
3
作者 秦勤 汪玉婕 +2 位作者 周婕妮 孙锐 戴锡玲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为探讨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inn.)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影响,以0.0 g·mL^(-1)水浸提液为对照,研究0.8、2.4、4.0 g·mL^(-1)根、茎、叶水浸提液对红盖鳞毛蕨(Dryopteris erythrosora(D.C.Eaton)Kuntze)孢子... 为探讨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inn.)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影响,以0.0 g·mL^(-1)水浸提液为对照,研究0.8、2.4、4.0 g·mL^(-1)根、茎、叶水浸提液对红盖鳞毛蕨(Dryopteris erythrosora(D.C.Eaton)Kuntze)孢子萌发和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根、茎和叶水浸提液处理组的红盖鳞毛蕨孢子萌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水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孢子萌发率逐渐降低,其中,4.0 g·mL^(-1)叶水浸提液处理组在培养7~29 d的孢子萌发率总体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在所有处理组中均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各部位水浸提液处理组均使雄配子体占比上升、雌配子体和两性配子体占比下降,在同一质量浓度水浸提液处理下,茎水浸提液处理组的雄配子体占比总体最高,其中,4.0 g·mL^(-1)茎水浸提液处理组的雄配子体占比最高,达80.4%;0.8 g·mL^(-1)根、茎、叶水浸提液处理组的3种配子体占比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4.0 g·mL^(-1)根、茎、叶水浸提液处理组的3种配子体占比与对照组总体差异显著。整体而言,加拿大一枝黄花叶水浸提液对红盖鳞毛蕨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强,茎水浸提液对性别分化的影响较强,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性别分化的影响强于地下部分,且影响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水浸提液 红盖鳞毛蕨 孢子萌发 性别分化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浅色木质素制取工艺优化及其表征
4
作者 韩仪猛 向云涛 +1 位作者 蔡庆豪 刘明新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4期7-12,共6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入侵物种,繁殖迅速,造成严重生态问题。在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纤维素进行利用的同时,木质素受深色限制,无法充分利用被丢置。本研究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为原料,通过漂白处理成功制备了浅色木质素(SC-LCL),并通过响应面法进... 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入侵物种,繁殖迅速,造成严重生态问题。在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纤维素进行利用的同时,木质素受深色限制,无法充分利用被丢置。本研究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为原料,通过漂白处理成功制备了浅色木质素(SC-LCL),并通过响应面法进行了工艺优化,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1.3%、漂白温度48.0℃、漂白时间2.0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浅色木质素得率为14.51%,白度为35.98%。实验结果表明:浅色木质素紫外透过率测试显示,SC-LCL在300 nm以下波段,降低了紫外线透过率,该研究为木质素的深加工及其在防晒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促进了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浅色木质素 工艺优化 抗紫外性能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技术
5
作者 何新雄 《林业与生态》 2025年第2期37-38,共2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危害性极为严重的入侵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份。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可采用化学清除、物理清除和综合防治等手段,在不同的情境下,要综合考虑各种防治手...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危害性极为严重的入侵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份。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可采用化学清除、物理清除和综合防治等手段,在不同的情境下,要综合考虑各种防治手段的利弊,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的防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防治手段 防治方案 入侵植物 综合防治 防治技术 危害性 科学合理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贵阳市及贵安新区的风险分析
6
作者 唐要文 唐恒 曾凡梅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外来入侵检疫性有害杂草,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状茎发达,传播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通过争夺阳光、水分、土壤养分等资源,对周围的本土植物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导致其他生物生存空间被大幅挤压,最终死亡,破坏了当...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外来入侵检疫性有害杂草,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状茎发达,传播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通过争夺阳光、水分、土壤养分等资源,对周围的本土植物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导致其他生物生存空间被大幅挤压,最终死亡,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依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所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程序,对贵阳市及贵安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风险性进行分析后,得出其风险评估R值为2.18,属于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从加强检疫及宣传、物理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除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治理措施,以期遏止其扩散蔓延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有害生物 风险分析 贵阳市及贵安新区
下载PDF
云南不同入侵地区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表型观测分析
7
作者 范泽文 郑凤萍 +7 位作者 杨云海 杨韶松 张付斗 申时才 徐高峰 张志燕 钏丽 崔宇琛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7期127-134,共8页
旨在明确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云南省11个不同发生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在同质园条件下分别观测其植物性状及差异。试验可以看出,不同入侵地区发生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同质园条件下进一步的生长、繁殖特征差异显著,其中根萌芽性状指数的变异... 旨在明确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云南省11个不同发生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在同质园条件下分别观测其植物性状及差异。试验可以看出,不同入侵地区发生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同质园条件下进一步的生长、繁殖特征差异显著,其中根萌芽性状指数的变异幅度达到了54.23%,茎秆直径、叶宽和叶形指数变异幅度为23.63%~26.31%。在生物量分配比中,花生物量分配占比最高的植株来自文山州丘北县,叶生物量分配占比最高的植株来自昆明西山区,茎秆生物量分配占比最高的植株来自昆明盘龙区,根部生物量分配占比最高的同样来自昆明盘龙区。进一步测定加拿大一枝黄花POD、SOD、CAT、MDA酶活,来自11个不同入侵地区和生境的植株群体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以文山州丘北点和昆明盘龙点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的茎秆、株高和酶活等性状表现较为突出。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植物性状中叶表现出一定差异性,但在气候因子的偏相关性分析中发现,原始地的气候因子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影响较小。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植物性状基本稳定一致,但不同入侵地区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表型具有一定差异和可塑性。研究结果对明确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云南省的生态适应性奠定重要科学基础,同时为预警、监测及防范该入侵植物的扩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植物性状 植物可塑性 酶活性 同质园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不同时空的地理分布数据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适生区分析研究
8
作者 张婷 杜伟 +5 位作者 陆占军 杨明进 陈炜 胡诗遥 张伟 徐晗 《植物检疫》 2024年第6期48-54,共7页
为更准确地预测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本研究运用MaxEnt模型,结合该物种自1903—2023年的7类全球地理分布数据及中国当前的地理分布数据,对其潜在适生区进行了预测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份的增... 为更准确地预测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本研究运用MaxEnt模型,结合该物种自1903—2023年的7类全球地理分布数据及中国当前的地理分布数据,对其潜在适生区进行了预测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份的增加,基于全球分布数据的AUC值从0.980下降至0.710,其中降水量的季节性变化(bio15)和年平均气温(bio1)是影响模型预测的两个主要环境变量,预测的适生区范围有扩大趋势,且与物种实际分布的变化相符合。基于中国的分布数据得到的AUC值高达0.977,但预测的适生区与全球数据预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且与物种在全球的实际分布情况不相符。综上,最终采用截止至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分布数据进行适生区预测。建议在贵州、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河南、重庆、上海、台湾等地区采取高风险级别的防控措施,以有效应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MaxEnt模型 历史分布数据 潜在适生区
原文传递
基于Maxent和ArcGIS加拿大一枝黄花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常悦 李玉静 +3 位作者 李周旭 韩红英 石金梅 李良涛 《农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0-47,共8页
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适生区及其分布影响因素,以利于有效防控,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软件对加拿大一枝黄花2041—2060、2061—2080气候模式下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当前适生区预测AUC值为0.933,模... 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适生区及其分布影响因素,以利于有效防控,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软件对加拿大一枝黄花2041—2060、2061—2080气候模式下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当前适生区预测AUC值为0.933,模型预测结果理想;适生区分布主要受气温和降水影响;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中地区,以上海市全域、江苏省中南部、安徽省中部、江西省北部、湖南省东部、湖北省东部以及浙江省部分地区和沿海海岸线为主。随着时间推移,2041—2060年相比较于当前,高、中适生区的面积增加106.04万km^(2),低适生区增加110.62万km^(2);2061—2080年,高、中适生区的面积与当前相比增加110.99万km^(2),低适生区增加111.55万km^(2)。总体来说,未来气候变化下,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适生区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建议相关部门基于其潜在适生区的变化趋势制定响应的分级管理策略,以防止进一步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加拿大一枝黄花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湖北的扩散动态和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焦鑫宇 李嘉谊 +3 位作者 杨清玉 龙梅 曾令天 刘志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1-1494,共14页
为明确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在湖北省的入侵过程和影响因素,该文结合相关报道和实地踏查搜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分布点,借助ArcGIS对其历史分布动态进行模拟重建,并利用MaxEnt模型对其扩散动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为明确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在湖北省的入侵过程和影响因素,该文结合相关报道和实地踏查搜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分布点,借助ArcGIS对其历史分布动态进行模拟重建,并利用MaxEnt模型对其扩散动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湖北呈不连续聚集分布,由早期的“跳跃式”入侵演变为由东向西北“渐进式”扩散,其中武汉、咸宁和宜昌中部地区入侵程度最为严重。(2)人类活动是影响加拿大一枝黄花扩散的主要因素,其主要沿着公路、铁路等交通方式实现远距离传播,入侵分布点数量与人类活动强度和路网密度呈正相关。(3)最干季度降水量(Bio_17)、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Bio_4)、最湿季度平均温度(Bio_8)、土壤的酸碱度(t_pH)、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t_oc)和海拔(DEM)是影响其生长繁殖的关键生态因子。在t_pH=4.0~7.5、t_oc=0.60%~1.12%的酸性或弱碱性土及Bio_4=880~920、Bio_8>24℃时,加拿大一枝黄花最容易发生入侵,其在湖北省的中、高适生区面积可达75200 km 2。综合其在湖北的历史扩散动态和影响因素认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适生区面积和入侵点均呈现由东向西减少的趋势;人类活动是造成其入侵湖北和扩散的主要因素,而自然因子则直接限制其在入侵点的种群大小和发生面积。该研究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防控治理等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扩散动态 影响因素 人类活动 入侵机理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小飞蓬共同入侵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11
作者 何孟莹 解青松 +4 位作者 李玥 尹宣懿 刘婷婷 龙依依 张震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59-367,共9页
为阐明两种入侵植物共同入侵下入侵植物和其他植物的共存机理,以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和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共同入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法分析不同入侵程度条件下植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生态... 为阐明两种入侵植物共同入侵下入侵植物和其他植物的共存机理,以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和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共同入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法分析不同入侵程度条件下植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生态位宽度和功能性状,阐释2种入侵植物共同入侵对地上植物群落多样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入侵植物在入侵地与未入侵地的植物群落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单一入侵相比,共同入侵增加了植物群落的植物种类数,增幅为20.00%~66.67%。(2)无论是单一入侵还是共同入侵,均显著降低了植物群落多样性,其中物种数目减少18.75%~37.50%;Shannon多样性指数降低29.33%~65.33%;Pielou均匀度指数降低38.60%~52.31%。(3)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小飞蓬共同入侵地的优势种比单一入侵地的多1~3种;共同入侵条件下,入侵种和伴生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度高于伴生种之间。(4)与单一入侵相比,共同入侵增加了共存植物种的5种功能性状:茎粗、叶面积、叶长、叶宽和地下生物量,也增加了2种入侵植物的叶面积和叶长,增幅分别为13.70%~684.95%和32.10%~71.55%。该研究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小飞蓬共同入侵拮抗性影响了植物群落多样性,可为阐明两种入侵植物共同入侵下的入侵植物和其他植物种的共存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入侵 加拿大一枝黄花 入侵植物 小蓬草 地上植被特征
原文传递
防除不同生境下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除草剂研究
12
作者 曹晶晶 谷涛 +3 位作者 张自常 李贵 娄远来 王红春 《杂草学报》 2024年第4期82-90,共9页
为筛选出适宜不同生境下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药剂,2023年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29种除草剂组合物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物活性的影响,并对各除草剂的环境安全性与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加拿大一枝黄花株高为3... 为筛选出适宜不同生境下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药剂,2023年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29种除草剂组合物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物活性的影响,并对各除草剂的环境安全性与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加拿大一枝黄花株高为30 cm时,草甘膦、草铵膦及其与氯氟吡氧乙酸或三氯吡氧乙酸等激素类除草剂混配,对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和地下根茎再生的抑制效果较差;筛选出一系列对地上茎叶和地下根茎抑制率均为100%的药剂,其中双氟·氟氯酯、双氟·氯氟吡、2,4-滴异辛酯、2甲4氯钠盐、双唑草酮等的生态毒性为低毒,在土壤中易降解,可用于防除小麦田、玉米田、果园、桑园、茶园等生境下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环嗪酮+草铵膦、氨氯吡啶酸、甲嘧磺隆、氟草啶、草甘膦·氟氯氨草酯等可用于防除非耕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而环嗪酮+草铵膦、氟草啶药效见效最快,可用于非耕地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应急控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除草剂 防除效果 环境安全性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入侵现状与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乾芬 刘德波 +1 位作者 张念念 杨再芬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为掌握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发生情况和风险等级,并提出防控策略,防止其进一步快速传播扩散。2022年1月至11月通过走访调查,分析和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入侵及分布情况,运用林... 为掌握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发生情况和风险等级,并提出防控策略,防止其进一步快速传播扩散。2022年1月至11月通过走访调查,分析和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入侵及分布情况,运用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开展了定量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于2015年首次入侵黔东南,7年间扩散到境内14个县41个乡镇,其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2.58。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黔东南地区呈多点分布,处于定殖阶段,部分点分布面积大,属于特别危险风险等级。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黔东南地区的发生分布情况,本研究提出了监测、防治等风险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分布情况 入侵 风险分析 黔东南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YOLOv5加拿大一枝黄花检测方法
14
作者 章朋 张磊 尹世铭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13,共7页
为提高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治理效率,实现对其智能化监测,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5(You Only Look Once)网络的检测方法。首先,在YOLOv5网络中添加通道注意力模块,在维持模型轻量化的基础上提高了目标检测精度。其次,在主干网络中添加SPD-Conv... 为提高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治理效率,实现对其智能化监测,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5(You Only Look Once)网络的检测方法。首先,在YOLOv5网络中添加通道注意力模块,在维持模型轻量化的基础上提高了目标检测精度。其次,在主干网络中添加SPD-Conv(Space-to-Depth Convolution)层,提高了网络对低分辨率图像以及小目标检测的效果。最后,采用自适应激活函数替换原网络的SiLU(Sigmoid Linear Unit)激活函数,在网络快速收敛的同时提高了网络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5网络精度均值较原网络提高了5.8%,改进后的网络收敛速度更快,检测精度更高,能够更好地满足加拿大一枝黄花检测与防治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 卷积神经网络 加拿大一枝黄花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几种除草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效果评价
15
作者 韩敏 张海艳 +3 位作者 洪爱梅 孙国俊 高伟 段云辉 《世界农药》 CAS 2024年第10期56-62,共7页
为了筛选出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有效药剂,于2023年在加拿大一枝黄花苗期,选用了6种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试验,分别于药后7、27、42、55、180 d观察药害中毒症状和药后42、180 d调查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除草剂中,以667 g/L三... 为了筛选出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有效药剂,于2023年在加拿大一枝黄花苗期,选用了6种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试验,分别于药后7、27、42、55、180 d观察药害中毒症状和药后42、180 d调查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除草剂中,以667 g/L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EC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效最好,表现为地上部分和地下根系基本枯死,且持效期长,无新苗萌发,药后42、180 d时株防效分别达98.0%和96.9%,可作为替代药剂推荐用于有效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33%草甘膦异丙胺盐AS+20%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的混用处理,在前期表现较好,但后期会有一定数量的新苗出生。其他处理根系死亡率不高,后期新苗萌发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除草剂 防效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16
作者 《湖南农业》 2024年第9期26-27,共2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隶属于菊科一枝黄花属,又名黄莺、麒麟草。起源于北美洲,目前在欧洲、亚洲、美洲的20多个国家均有分布。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花卉引人我国华东地区,逃逸后形成人侵。目前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 加拿大一枝黄花,隶属于菊科一枝黄花属,又名黄莺、麒麟草。起源于北美洲,目前在欧洲、亚洲、美洲的20多个国家均有分布。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花卉引人我国华东地区,逃逸后形成人侵。目前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河南等地都有分布。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繁殖能力强等特性,入侵后可迅速挤占入侵地区本土植物生存空间,对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景观等构成重大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观赏花卉 本土植物 黄莺 一枝黄花 华东地区 生长速度 生态景观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一种正在迅速扩张的外来入侵植物 被引量:146
17
作者 董梅 陆建忠 +2 位作者 张文驹 陈家宽 李博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85,共14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canadensis原产于北美,现已入侵到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入侵性外来杂草,威胁着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并造成显著的环境与经济损失。1935年,该物种作为庭院植物被引入上海,后逸生成...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canadensis原产于北美,现已入侵到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入侵性外来杂草,威胁着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并造成显著的环境与经济损失。1935年,该物种作为庭院植物被引入上海,后逸生成为杂草,目前正在我国境内尤其是东部地区迅速扩散。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形态学、生物系统学、遗传多样性和生活史等方面的特征,并试图从其入侵力(繁殖力、化感作用、菌根营养)、被入侵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适宜的气候、生境破坏、天敌释放和土壤氮水平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等三方面分析其入侵成功的原因。最后,提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关键在于控制其有性繁殖,现有的人工铲除和化学防治等措施都应在其有性繁殖之前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防治 入侵机制 入侵种 有性繁殖
下载PDF
入侵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0
18
作者 陆建忠 裘伟 +1 位作者 陈家宽 李博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7-356,共10页
生物入侵已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但关于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后果还知之甚少。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入侵对土壤特性的影响已引起了生态学家的普遍关注。我们将原产北美的入侵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 生物入侵已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但关于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后果还知之甚少。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入侵对土壤特性的影响已引起了生态学家的普遍关注。我们将原产北美的入侵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canadensis)和同属土著植物一枝黄花(S.decurrens)种植在具有相同利用历史的土壤中,通过检测生长后期不同植物下土壤特性的差异来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后果。测定的土壤特性包括pH值、总碳、总氮、土壤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净铵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和净矿化速率等。野外选取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典型入侵地上海江湾绿地进行土壤特性调查作为辅证。移栽实验和野外调查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果:加拿大一枝黄花调节了土壤pH值,增加了总碳、氮库和有机质库,降低了铵氮库和硝氮库。加拿大一枝黄花还促进了微生物的矿化速率和铵化速率,这表明该物种提高了土壤无机氮和铵氮的供给。控制无机氮浓度和无机氮形式的独立实验表明,高氮供给和富铵氮条件有利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本研究不仅为外来植物入侵后果的评估提供实验证据,而且为植物成功入侵的机制探索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生态系统后果 SOLIDAGO CANADENSIS 加拿大一枝黄花 土壤特性 入侵种 外来植物入侵 土壤无机氮 土壤有机质 土壤pH值 矿化速率
下载PDF
基于MAXENT和ZONATION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重点监控区确定 被引量:45
19
作者 李丽鹤 刘会玉 +2 位作者 林振山 贾俊鹤 刘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24-3132,共9页
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的威胁,要有效地控制外来植物入侵,首先应该明确植物入侵的高度风险区.以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为对象,以其广泛发生的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华东3省1市为研究区域,综... 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的威胁,要有效地控制外来植物入侵,首先应该明确植物入侵的高度风险区.以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为对象,以其广泛发生的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华东3省1市为研究区域,综合考虑了土地利用变化、人类活动干扰、土壤性质、气候和地形等影响因子,采用MAXENT模型预测其潜在分布及其对主要影响因子的响应,并结合空间优化软件ZONATION识别出需要重点布控的入侵风险区。结果表明:1)影响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其百分比贡献率分别为:距主要道路距离(29.4%)、土地利用变化(16.9%)、降水的季节性变异(15.9%)、人口密度(9.5%)与最干季均温(6.2%)。2)从影响因子的响应曲线分析得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概率随着距主要道路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在耕地转化成的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转化成的草地、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转化成的林地、草地与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相互转换频繁的区域和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保持不变的区域,其发生概率明显较高;其发生概率随着降水季节性变异的增大而快速减小至0.4,之后缓慢减小;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大,其发生概率起初急剧升高,人口密度超过4千人/km^2后又缓慢地小幅下降;随着最干季均温的增大,其发生概率逐渐减小,在2.4℃附近达最小,之后逐渐增大。3)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风险区面积为130433 km^2。其中,一级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沿杭州湾地区、浙江沿海以及内陆地势较低的耕地及居民点区域;二级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一级风险区的外缘,尤其是江苏南部的长江沿岸地区。三级风险区则广泛分布在江苏的南部和东部,安徽的中东部,浙江的北部和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MAXENT 风险预测 响应 ZONATION
下载PDF
芦苇叶片化感作用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20
作者 刘成 陈晓德 +3 位作者 吴明 贺丽 叶小齐 范庭兴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2-190,共9页
采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0.025,0.050和0.100gDW/mL)芦苇叶水浸提液对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在试验过程中(O~45d),随芦苇浸提液浓度升高,加拿大一枝黄花基径和株高的累积生长量显著下降,死亡... 采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0.025,0.050和0.100gDW/mL)芦苇叶水浸提液对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在试验过程中(O~45d),随芦苇浸提液浓度升高,加拿大一枝黄花基径和株高的累积生长量显著下降,死亡数随浓度升高明显上升;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时间持续降低,且浓度越高叶绿素含量越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之势;低浓度时,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处理时间持续上升,但当浓度继续升高,则二者均呈先升高后降低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和丙二醛(MDA)含量随芦苇叶浸提液浓度升高而上升,且二者随处理时间呈持续升高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活力随处理浓度升高而降低,且该趋势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加剧。可见,随浸提液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芦苇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化感胁迫效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 芦苇 加拿大一枝黄花 抗氧化酶 根系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