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和加权信息量法的靖边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1
作者 韩飞 罗军尧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2期23-29,共7页
基于GIS和加权信息量法对靖边县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对该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防护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依据靖边县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剖面曲率、水系距离、道路距离、地层岩性、归一化植... 基于GIS和加权信息量法对靖边县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对该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防护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依据靖边县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剖面曲率、水系距离、道路距离、地层岩性、归一化植被指数、地形湿度指数9个指标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结合加权信息量模型(WIV)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WIV模型与IV模型所得易发性分区结果均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②地层岩性及道路水系为研究区地质灾害主要控制因素。③ROC检验结果显示WIV模型的AUC值为0.861,相较于IV模型提高了4%,表明WIV模型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及评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质灾害 易发性 层次分析 加权信息量法
下载PDF
延河流域加权信息量法地质灾害分区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苗苗 牛树轩 郑泓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1期87-91,共5页
以延河流域为例,依据区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建立GIS地质灾害数据库,包含地理数据、基础地质数据、地质灾害点数据和栅格数据,选取坡度、坡型、植被、河谷地貌、地层、降雨量、道路距离、居民点8因素,采用加权信息量法进行地质灾害... 以延河流域为例,依据区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建立GIS地质灾害数据库,包含地理数据、基础地质数据、地质灾害点数据和栅格数据,选取坡度、坡型、植被、河谷地貌、地层、降雨量、道路距离、居民点8因素,采用加权信息量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延河流域高易发面积为1 664.96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9.2%,灾害点有486处,灾害点密度为0.29处/km^2;中易发面积为3 102.02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5.8%,灾害点有300处,密度为0.10处/km^2;低易发面积为3 888.99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44.9%,灾害点有171处,密度为0.04处/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河流域 地质灾害 加权信息量法 易发性 分区研究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法与加权信息量法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效果对比--以蕲春县北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雪晗 晏鄂川 张丹 《河南科学》 2020年第2期212-220,共9页
为对比应用信息量法与加权信息量法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效果,以蕲春县北部地区为例进行研究.对区内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分级和相关性分析,确定高程、坡度、坡向、岩土体类型、水系、居民区和公路共7个因子作为区内易发性评价因子.基于以... 为对比应用信息量法与加权信息量法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效果,以蕲春县北部地区为例进行研究.对区内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分级和相关性分析,确定高程、坡度、坡向、岩土体类型、水系、居民区和公路共7个因子作为区内易发性评价因子.基于以上两种方法,利用ArcGIS平台,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将研究区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最后通过ROC曲线验证及地质灾害相对百分比指标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评价效果,据此选择出较优的易发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均有较好的准确性,但加权信息量法效果不如信息量法,通过对信息量值加权来达到改进效果并不适用于本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因此,在选择加权信息量法进行易发性评价时需要对其评价效果进行对比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GIS 信息量 加权信息量法 蕲春县
下载PDF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和逻辑回归信息量法的定南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成楠 宋勇 +3 位作者 赵影 张勇 向兴达 胡旭东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569-580,共12页
定南县孕灾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易发,是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依托定南县505处滑坡崩塌点样本数据,选取坡度、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距构造距离、距河流距离、土地利用类型、年均降雨量、距道路距离等8个... 定南县孕灾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易发,是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依托定南县505处滑坡崩塌点样本数据,选取坡度、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距构造距离、距河流距离、土地利用类型、年均降雨量、距道路距离等8个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加权信息量法和逻辑回归信息量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精度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加权信息量模型AUC值为0.843,逻辑回归信息量模型AUC值为0.853,两种耦合评价模型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精度均较高,但本区域逻辑回归信息量模型的准确性更高,能够更客观的对定南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定南县地质灾害极高易发区整体呈现条带状,主要分布在各乡镇主要河流的沿岸、靠近主干道相对集中的区域,面积占比14.88%;高易发区呈团状包围在极高易发区边缘,距离河流、道路较近,面积占比为14.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加权信息量法 逻辑回归信息量 定南县
下载PDF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涞水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玉文 袁颖 +2 位作者 李琛曦 杜国梁 刘超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34-43,共10页
对涞水县全域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选取9个评价因子分别为高程、坡度、坡向、构造、水系、地形起伏度、地貌、岩性和植被覆盖度,引入加权信息量模型,根据模型中计算公式得出相应的加权信息量值,对涞水县内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估... 对涞水县全域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选取9个评价因子分别为高程、坡度、坡向、构造、水系、地形起伏度、地貌、岩性和植被覆盖度,引入加权信息量模型,根据模型中计算公式得出相应的加权信息量值,对涞水县内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估,本结果将研究区域划分成三个级别,依次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及高易发区。引入ROC曲线及AUC指标,证明了评价结果的精度为74.74%。该评价方法可以为本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涞水县 地质灾害 易发性 加权信息量法
下载PDF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湖北省兴山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渊 江南 +1 位作者 任达 张恩博 《贵州地质》 2022年第3期272-279,299,共9页
以湖北省兴山县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坡型、断层、工程地质岩组、地表水、植被8个孕灾条件因子和降雨、建房切坡、修路切坡3个诱发因素因子构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信息量法对不同因子进行排序与赋权,然... 以湖北省兴山县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坡型、断层、工程地质岩组、地表水、植被8个孕灾条件因子和降雨、建房切坡、修路切坡3个诱发因素因子构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信息量法对不同因子进行排序与赋权,然后利用ISODATA聚类算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度较高,区划结果合理,可以为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加权信息量法 ISODATA聚类算 湖北省
下载PDF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清徐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
7
作者 田德志 焦姗 +2 位作者 刘华 张鹤缤 贾萱萱 《中国金属通报》 2022年第22期158-160,共3页
以基础地质数据为数据源,充分分析清徐县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选取坡度、坡高、距断层距离、工程地质岩组、距水系距离、植被覆盖率、人类工程活动作为评价因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法相结合提出... 以基础地质数据为数据源,充分分析清徐县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选取坡度、坡高、距断层距离、工程地质岩组、距水系距离、植被覆盖率、人类工程活动作为评价因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法相结合提出加权信息量法,得到清徐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结果,划分出地质灾害低、中、高易发区3类。评价结果可为清徐县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等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加权信息量法 风险管控
下载PDF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杨陵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贺俊 李金钱 +1 位作者 高沛 赵强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2年第3期35-41,共7页
杨陵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较发育。为精准识别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为政府决策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在杨陵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的基础上,采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模块和层次分析法... 杨陵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较发育。为精准识别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为政府决策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在杨陵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的基础上,采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模块和层次分析法,将全区划地质灾害易发性分为高、中、低3个级别,其中高易发区面积0.99km^(2);中易发区面积8.35km^(2);低易发区面积123.47km^(2)。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拟合曲线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评价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加权信息量法 易发性评价 ARCGIS 杨陵区
原文传递
基于加权信息量模型的藏东南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28
9
作者 杜国梁 张永双 +3 位作者 吕文明 张广泽 周成灿 郭长宝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2期226-234,共9页
藏东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形和地质构造都极为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发育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区域地质灾害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藏东南地区滑坡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滑坡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滑坡多... 藏东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形和地质构造都极为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发育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区域地质灾害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藏东南地区滑坡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滑坡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滑坡多发育于较坚硬—较软弱层状砂板岩、粉砂岩、泥岩、页岩岩组,较硬层状砂岩、灰岩岩组,松散堆积物岩组内,以及地形坡度大于45°,高程2 500~4 000 m区域内;滑坡发育密度受断裂影响大,随着断裂密度的增大,其与河流、道路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综合选取地层岩性、坡度、坡向、地面高程、断裂密度、河流和公路7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基于GIS的加权信息量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进行评价,并将研究区划分为极高易发、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和不易发等五个等级,通过成功率曲线(AUC)方法检验,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中,极高易发区主要沿嘉黎断裂、怒江断裂和澜沧江断裂等区域大型活动断裂带和主干河流两侧分布;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主干河流两侧极高易发区边界向两侧扩展的区域;中易发区主要位于大江、大河及深切峡谷的支流两岸,及断裂密度相对较大的区域;低易发区主要在水系发育程度较低、断裂密度较小的区域分布;不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断裂不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微弱的高山地带以及地形相对平缓的区域。此评价结果对藏东南地区滑坡发育特征和重大滑坡灾害防治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东南 GIS 加权信息量法 滑坡 易发性
下载PDF
基于加权信息法的大孤山露天矿滑坡风险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旭 于庆磊 +2 位作者 杨天鸿 董鑫 邓文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6-193,共8页
大孤山露天矿现已进入深部开采阶段,伴随着露天矿坑的开采,一些不利于边坡稳定的因素大大增加了矿山发生边坡失稳的可能性,严重影响了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为此项目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独特的地形分析能力和矿山地质报告、开采最终境... 大孤山露天矿现已进入深部开采阶段,伴随着露天矿坑的开采,一些不利于边坡稳定的因素大大增加了矿山发生边坡失稳的可能性,严重影响了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为此项目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独特的地形分析能力和矿山地质报告、开采最终境界等地质资料,对矿山进行坡度、坡向、高程、岩性、坡形、断层6个评价因子提取。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法进行评价因子统计计算并赋予各评价因子相应权重,再利用GIS软件进行栅格图的绘制。基于GIS软件的栅格地图代数运算功能将上述因子所对应的栅格图进行加权计算,得到边坡安全隐患程度的风险云图。将风险图进行栅格重分级,分为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风险区、次中风险区、低风险区,得到最终矿坑滑坡风险分级图。经风险图显示,大孤山露天矿坑高风险区域占比7%,均集中在西北帮边坡。因此有必要结合工程实际对高风险处边坡进行边坡治理,从而达到预防灾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加权信息量法 层次分析 滑坡风险图
下载PDF
考虑冻融侵蚀型物源的不同流域单元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以藏东贡觉地区为例
11
作者 田尤 黄海 +5 位作者 高波 陈龙 李元灵 杨东旭 张佳佳 李洪梁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1期40-51,共12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原山区潜在泥石流暴发的概率将增大,定量评估泥石流易发性是区域减灾防灾的先行手段。基于现场调查和研究结果,首次计算了藏东贡觉地区的冻融侵蚀强度(DR)。选取物源条件和地形条件,采用加权信息量法评价了藏东...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原山区潜在泥石流暴发的概率将增大,定量评估泥石流易发性是区域减灾防灾的先行手段。基于现场调查和研究结果,首次计算了藏东贡觉地区的冻融侵蚀强度(DR)。选取物源条件和地形条件,采用加权信息量法评价了藏东贡觉地区泥石流的易发性,以四组流量阈值划分的不同流域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对比分析了易发性评价结果。结果显示,四组易发性评价结果差异明显,随着流域单元划分数量的降低(流量阈值增大),研究区中风险区面积逐渐增大,高~极高风险区面积先增大后降低。受试者特征曲线(ROC)验证结果表明,使用G2组(流量阈值5000)划分得到的流域单元模型评估效果更好,AUC值为0.895,高易发区、极高易发区面积占全区约34.1%。八个评价因子中,冻融侵蚀强度(DR)、地形特征指数(TCI)和平面曲率(Pl_cv)是泥石流易发程度贡献率较大的三个因子。考虑冻融侵蚀型物源和地形水文因子建立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模型,为冻融侵蚀现象明显的藏东地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对指导地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冻融侵蚀强度 地形水文因子 加权信息量法 藏东贡觉地区
下载PDF
蓝田县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
12
作者 王晓甜 袁浩纹 毛永毅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04-110,共7页
为了减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滑坡灾害易发性进行区划与评价。采用频率比法和加权信息量法,以地处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的蓝田县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平面曲率、植被指数、地层岩性、距道路距离... 为了减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滑坡灾害易发性进行区划与评价。采用频率比法和加权信息量法,以地处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的蓝田县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平面曲率、植被指数、地层岩性、距道路距离及距断层距离等作为滑坡的评价因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和密度法对上述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权信息量法的评价结果优于频率比法,蓝田县的滑坡主要分布在高程500~1 000 m,坡度10°~20°,偏南坡向,曲率在-2~2范围内白鹿黄土塬沿边坡地和骊山黄土丘陵地区。随着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增大和距断层距离减小,滑坡灾害的数量逐渐增多,滑坡中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人为活动密集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易发性 加权信息量法 频率比 滑坡 蓝田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萍 相建华 +1 位作者 李同录 杜东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0期113-117,130,共6页
在上世纪90年代杜东菊等人编制的“中国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图”的基础上,开发了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数据库,数据库存入了历史地震、活动断裂、地壳形变、活火山等大量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信息。介绍了该数据库开发的方法,提出了加权信息量法... 在上世纪90年代杜东菊等人编制的“中国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图”的基础上,开发了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数据库,数据库存入了历史地震、活动断裂、地壳形变、活火山等大量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信息。介绍了该数据库开发的方法,提出了加权信息量法评价模型,在GIS数据库平台上实现了用该模型对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稳定、基本稳定、次不稳定、不稳定4个级别对中国陆域范围进行了地壳稳定性分区,作出了分区图,分区结果与实际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地壳稳定性 加权信息量法
下载PDF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以宣汉地区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天河 汤明高 +1 位作者 李云杰 王嵩志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7-164,共8页
针对已有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容易忽略斜坡活跃度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精准性的问题,为提高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以宣汉地区为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历史灾害点分布的方法对斜坡活跃度进行分析,最终选取坡度、坡高、地... 针对已有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容易忽略斜坡活跃度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精准性的问题,为提高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以宣汉地区为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历史灾害点分布的方法对斜坡活跃度进行分析,最终选取坡度、坡高、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水系、道路、斜坡活跃度等7个评价因子。结合加权信息量法,完成对宣汉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低、较低、中、较高及高危险五级危险区,并结合历史灾害点分布规律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较高危险区及高危险区中分布灾害点234处,占总灾害点的87. 31%,较高及高危险区分布面积为370. 89 km^2,占总面积的8. 68%;在中危险区分布灾害点29处,占总灾害点10. 82%,中危险区分布面积为200. 26 km^2,占总面积的4. 69%;在低危险区及较低危险区中分布灾害点5处,占总灾害点1. 87%;低及较低危险性区分布面积为3 699. 85 km^2,占总面积的86. 63%。采用成功率曲线对评价结果的验证表明,评价精度为92%,与历史灾害点分布规律基本相符。研究成果为宣汉地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斜坡活跃度 加权信息量法 危险性评价 ARCGIS 滑坡 泥石流 断裂褶皱发育特征
下载PDF
怒江支流迪麻洛河流域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粤 王运生 +4 位作者 赵逊 王国康 苏毅 毕杨杨 向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2-712,共11页
以往对于怒江流域泥石流的研究大多关注支流泥石流对干流的影响,而对支流内群发性泥石流易发性的研究较少。迪麻洛河为怒江左岸一级支流,因其凸型斜坡地貌、变质软岩分布、断裂剪切破坏及新构造运动间歇性抬升产生的丰富物源等特征在怒... 以往对于怒江流域泥石流的研究大多关注支流泥石流对干流的影响,而对支流内群发性泥石流易发性的研究较少。迪麻洛河为怒江左岸一级支流,因其凸型斜坡地貌、变质软岩分布、断裂剪切破坏及新构造运动间歇性抬升产生的丰富物源等特征在怒江上游具有代表性。野外调查揭示,流域内泥石流主要分为沟谷型、坡面型和沟谷-坡面复合型3种,且多发育于迪麻洛河左岸。基于水文响应单元,从地质、地貌、降雨量、物源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选取8项评价因子。针对各因子对不同类型泥石流影响程度的不同,采用层次分析法赋予各因子不同的权重。最后结合信息量法,分类剖析不同类型泥石流的易发性。结果表明:各类泥石流易发性高和极高的地区主要地层为石炭系第四段(C^(d))、第五段(C^(e))等岩性软弱地层;主要沿着道路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分布;越靠近断裂带易发性越高。随着易发性等级的提高,泥石流发育比例和相对发育比例也相应增高;各类型泥石流AUC达83.34%、90.07%和84.39%,评价结果合理,可为怒江支流泥石流防治规划与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为西南深切峡谷变质软岩区群发性泥石流防灾减灾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怒江 泥石流 易发性评价 加权信息量法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