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状地基中沉箱加桩复合基础的水平-摇摆振动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茂松 钟锐 任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0-797,共8页
对沉箱基础底部加桩之后侧向动力性能的改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沉箱和群桩两部分在界面处的内力平衡和位移协调条件建立了复合基础的水平–摇摆振动方程,其中沉箱部分的振动方程采用动力Winkler地基模型根据受力平衡条件建立,群... 对沉箱基础底部加桩之后侧向动力性能的改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沉箱和群桩两部分在界面处的内力平衡和位移协调条件建立了复合基础的水平–摇摆振动方程,其中沉箱部分的振动方程采用动力Winkler地基模型根据受力平衡条件建立,群桩部分的振动特性则依据既有文献的研究成果。然后,对沉箱振动的动力Winkler地基模型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改进的表达式。最后,通过算例研究了层状地基中复合基础的水平–摇摆振动问题,验证了沉箱下群桩明显地改善了基础的动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箱加桩复合基础 水平–摇摆振动 动力Winkler地基模型 层状地基
原文传递
基于牛顿法的缓和曲线加桩计算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曦 刘庆元 余加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45,共3页
推导一种确定缓和曲线任意加桩的直接算法。由缓和曲线几何模型建立加桩点所对应的曲线长方程式 ,再采用牛顿法进行解算。该方法数据处理严密且简单实用 ,已在编程计算器和掌上计算机 (PDA)上实现。
关键词 缓和曲线 加桩 牛顿法 数据处理 曲线长
下载PDF
快速确定交通路线加桩的简易方法探讨 被引量:17
3
作者 秦世伟 陈小枚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5,共2页
提出一种快速确定交通路线加桩的简易计算方法 ,只需测得加桩点坐标 ,即可计算出加桩的位置和里程 ,公式简单 ,易于编程 ,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好。
关键词 路线测量 路线加桩 逐步趋近 线路主点 逐步搜索法
下载PDF
考虑应力历史的冲刷对沉箱加桩复合基础水平振动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涂文博 黄茂松 钟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77-2584,共8页
水流的冲刷效应会导致桩身周围土体的减少及土体应力状态的改变,而对沉箱加桩复合基础的动力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提出了动力Winkler模型,建立了沉箱加桩复合基础受冲刷后考虑应力历史改变影响的动力阻抗计算方法,并通过与海绵边界动力... 水流的冲刷效应会导致桩身周围土体的减少及土体应力状态的改变,而对沉箱加桩复合基础的动力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提出了动力Winkler模型,建立了沉箱加桩复合基础受冲刷后考虑应力历史改变影响的动力阻抗计算方法,并通过与海绵边界动力有限元方法的对比,验证了其合理性。对沉箱加桩复合基础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冲刷对复合基础的动刚度及阻尼有比较显著的影响,且随着冲刷深度的加大,影响更为显著。仅考虑基础侧向土体的减少是不够的,应力历史的改变还会进一步弱化基础承载特性,从而放大结构动力响应,对忽略土体应力历史改变而计算的动力阻抗值是相对偏大的,且应力历史的改变会明显增加基础的共振幅值,但对共振频率大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 动力阻抗 应力历史 沉箱加桩复合基础
原文传递
沉箱加桩复合基础地震响应离心试验 被引量:10
5
作者 钟锐 黄茂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0-388,共9页
针对沉箱加桩复合基础地震响应问题开展动力离心试验研究。采用砂质粉土作为地基土,上部结构简化为质点和柱体,基础类型包括单桩、沉箱、沉箱加桩复合基础,利用层状剪切模型箱消除边界反射,以上海人工中波为输入波,在50 g离心加速度场... 针对沉箱加桩复合基础地震响应问题开展动力离心试验研究。采用砂质粉土作为地基土,上部结构简化为质点和柱体,基础类型包括单桩、沉箱、沉箱加桩复合基础,利用层状剪切模型箱消除边界反射,以上海人工中波为输入波,在50 g离心加速度场下进行水平地震试验。根据基础形式的不同进行3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刚度较小的土,地震波向上传播过程中具有加速度衰减的特征;沉箱底部加桩对于降低基础和结构地震响应有积极的效果,有利于增强其抗震能力;地表、基础、结构的地震响应频率特性各不相同,这取决于其各自不同的自振特性;土与基础、基础与结构之间均会发生地震相互作用,但只有与相互作用对象自振频率均较接近的地震频域分量才能引起明显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箱加桩复合基础 离心试验 地震 相互作用 频率特性
原文传递
沉箱加桩复合基础地震响应简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钟锐 黄茂松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9-1019,共11页
采用动力Winkler地基模型,推导解析方法对沉箱加桩复合基础的地震响应。首先,考虑复合基础与土的相互作用以及沉箱部分和群桩部分的连接,分析复合基础在简谐S波作用下的运动响应;然后,对基础和上部结构系统建立"基础–柱–质点&qu... 采用动力Winkler地基模型,推导解析方法对沉箱加桩复合基础的地震响应。首先,考虑复合基础与土的相互作用以及沉箱部分和群桩部分的连接,分析复合基础在简谐S波作用下的运动响应;然后,对基础和上部结构系统建立"基础–柱–质点"简化模型,并应用Fourier变换实现地震响应的频域求解;第三,应用DRM两阶段时程有限元方法对采用沉箱加桩复合基础的土–基础–结构系统地震响应进行计算,与本文简化方法对比,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算例研究加桩对增强基础和结构抗震能力的效果,并得出加桩抗震的主要机制在于消除了沉箱基础的类共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 沉箱加桩复合基础 上部结构 地震响应 动力Winkler模型 解析方法 类共振
下载PDF
砂土中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水平静力及循环模型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勋 黄茂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21-124,共4页
采用自主设计的水平循环加载装置进行模型试验研究,探讨了水平静力及循环加载下单体沉井及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承载变形性能。试验研究表明:与单体沉井基础相比,沉井加桩复合基础的水平刚度耦合了沉井及群桩刚度,改善了水平荷载作用下基础... 采用自主设计的水平循环加载装置进行模型试验研究,探讨了水平静力及循环加载下单体沉井及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承载变形性能。试验研究表明:与单体沉井基础相比,沉井加桩复合基础的水平刚度耦合了沉井及群桩刚度,改善了水平荷载作用下基础的位移响应模式,其水平承载力明显高于单体沉井基础。水平双向对称循环加载后,基础的水平刚度、承载力均有所提高,并且循环加载后沉井加桩复合基础的承载力高于单体沉井基础。因此,针对水平循环加载而言,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基础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沉井加桩复合基础 水平循环 砂土
原文传递
基于RTK技术下交点法放样路线中线加桩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仕东 慕春歌 窦守连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6-158,共3页
在利用RTK技术放样公路中线时,经常遇到一些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放样加桩点的情况。此时,事先设计出的坐标用不上或事先未设计,放样数据需在现场计算,针对这种情况,该文在基于RTK实时坐标测量功能下,根据加桩人员的“意图”,提出了... 在利用RTK技术放样公路中线时,经常遇到一些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放样加桩点的情况。此时,事先设计出的坐标用不上或事先未设计,放样数据需在现场计算,针对这种情况,该文在基于RTK实时坐标测量功能下,根据加桩人员的“意图”,提出了一种在现场实测两点构成一直线,建立其方程,结合公路中线方程,求得构成直线与路线中线的交点坐标,即加桩点坐标,很好地解决了路线中线放样中加桩测设精度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K技术 放样 交点 加桩 坐标
下载PDF
利用复化辛甫生公式解算线路加桩点的坐标和里程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孟山 李少元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79-82,共4页
提出了利用适合各种线型点位坐标计算的复化辛甫生公式解算加桩点的坐标和里程的方法
关键词 交点坐标 加桩点坐标 复化辛甫生公式
下载PDF
再论快速确定线路加桩的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峰远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5年第2期68-70,共3页
在线路测设过程中,对重要的位置需设置加桩。本文提出了一种加桩的新方法———交点加桩法,推导了相关的计算公式和算法,编写了电算程序。该法利用大地直角坐标,直接用坐标放样法进行放样,计算简单,提高了作业效率。
关键词 线路测量 加桩 坐标放样法 电算程序 全站仪
下载PDF
软黏土中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水平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
11
作者 涂文博 黄茂松 《中国港湾建设》 2017年第11期12-16,20,共6页
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分别建立了群桩及沉井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然后结合二者位移及力协调条件得出沉井加桩复合基础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模型参数独立于频率,能够有效地运用于时程动力响应分析。同时,采用海绵边界动力有限元方法验证了... 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分别建立了群桩及沉井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然后结合二者位移及力协调条件得出沉井加桩复合基础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模型参数独立于频率,能够有效地运用于时程动力响应分析。同时,采用海绵边界动力有限元方法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对比沉井及沉井加桩复合基础算例中频谱曲线显示沉井底部加桩能够明显改善沉井基础的动力受力特性,且材料一定时底部群桩的布置形式对沉井振动特性改善效果存在一定影响,尤其在低频区域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井加桩复合基础 振动响应 非线性 时域
下载PDF
计算缓和曲线加桩的完整模型
12
作者 邓永和 邓康明 《地矿测绘》 2006年第3期33-33,35,共2页
针对缓和曲线段加桩位置的各种情况,分析了牛顿迭代法,并以此讨论了加桩对应中桩缓和曲线长度和平面坐标的计算公式,提出一种实用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缓和曲线 加桩 牛顿法 完整模型
下载PDF
快速确定路线加桩的简易方法探讨
13
作者 秦世伟 《上海公路》 2000年第2期27-27,19,共2页
路线测设过程中,需在重要的位置加桩,本文提出一种快速确定交通路线加桩的简易计算方法,公式简易,易于编程,得到了很好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路线测量 路线加桩 逐步搜索法 位置 里程
下载PDF
既有路基加桩工程堤中桩荷载分析
14
作者 刘吉福 肖昌建 石志兵 《广东公路交通》 2016年第1期52-55,共4页
对于既有路基加桩工程,根据堤中桩土受力分析,推导得到堤中桩荷载计算公式,进而得到预制桩顶缓冲层控制的荷载公式。分析表明,堤中桩荷载与桩间距、路堤高度、堤中桩长度、路堤土抗剪强度指标等有关。堤中桩承担荷载不大,应根据堤中桩... 对于既有路基加桩工程,根据堤中桩土受力分析,推导得到堤中桩荷载计算公式,进而得到预制桩顶缓冲层控制的荷载公式。分析表明,堤中桩荷载与桩间距、路堤高度、堤中桩长度、路堤土抗剪强度指标等有关。堤中桩承担荷载不大,应根据堤中桩荷载确定地基中桩长。路堤高度较大时,缓冲层可能控制堤中桩荷载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路基 加桩 堤中 荷载
下载PDF
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水平动力响应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涂文博 黄茂松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5-289,共5页
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是一种结合沉井及群桩各自优点形成的新型跨江海桥梁深水基础型式。在复杂的江海环境下,基础将承受强风、波浪及地震等引起的水平动荷载作用,其水平动力特性研究是复合基础合理设计施工和推广应用的重要保证。基于动力W... 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是一种结合沉井及群桩各自优点形成的新型跨江海桥梁深水基础型式。在复杂的江海环境下,基础将承受强风、波浪及地震等引起的水平动荷载作用,其水平动力特性研究是复合基础合理设计施工和推广应用的重要保证。基于动力Winkler模型分别提出了沉井加桩基础的频域非线性及时域非线性计算方法,并同有限元对比验证了简化方法的正确性。通过算例进一步分析了冲刷对沉井加桩基础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体应力历史及土体非线性对复合基础动力阻抗、共振幅值及频率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井加桩 非线性动力响应 冲刷 频域 时域
原文传递
水平循环加载下冲刷对沉井加桩基础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华威 张陈蓉 高博雷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9-623,636,共6页
沉井加桩基础作为深水地区大型桥梁常用的基础形式,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为分析砂土中水平循环加载条件下冲刷对基础水平承载力和滞回圈刚度的影响,本文对沉井加桩复合基础进行了冲刷条件下的静载和循环后静载模型试验,得到... 沉井加桩基础作为深水地区大型桥梁常用的基础形式,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为分析砂土中水平循环加载条件下冲刷对基础水平承载力和滞回圈刚度的影响,本文对沉井加桩复合基础进行了冲刷条件下的静载和循环后静载模型试验,得到了基础的水平荷载位移曲线和循环滞回圈。试验结果表明:冲刷对沉井加桩复合基础的水平承载力削弱严重。试验在中密砂、低围压条件下,循环加载会提高基础的水平承载力。对比循环后的静载曲线得知,无冲刷条件下的循环后基础水平承载力高于有冲刷条件下的该值。比较循环加载中的荷载位移曲线得到,无冲刷时滞回圈水平刚度高于有冲刷时的水平刚度,随着循环荷载次数的增加,滞回圈的水平刚度有所提高,但趋势减缓,并逐步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冲刷 水平循环 沉井加桩复合基础 砂土
原文传递
快速确定路线加桩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闻道秋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2-55,共4页
在路线测设过程中,对重要的位置需设置加桩,传统的方法是逐渐趋近法,速度较慢,本文提出了一种只要在经过加桩的一条截面上测量二点,通过解析计算就能得到加桩的位置和里程的方法。
关键词 线路测量 道路 公路 加桩 方法
原文传递
一种利用EPS平台的道路纵横断面全自动加桩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龚良雄 曹星星 杨尧辉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年第10期199-202,共4页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定测的主要任务之一,依据《工程测量规范》,道路中线应根据竖曲线的变化适当加桩,因此道路中线与坎、斜坡等地形变化相交处应予加桩。通常在地形复杂度不高的道路工程测量中,自动加桩与人工加桩效率相...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定测的主要任务之一,依据《工程测量规范》,道路中线应根据竖曲线的变化适当加桩,因此道路中线与坎、斜坡等地形变化相交处应予加桩。通常在地形复杂度不高的道路工程测量中,自动加桩与人工加桩效率相差不大,若在道路距离较长、地形复杂的条件下,人工加桩不仅工作量大、复杂,而且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遗漏。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EPS平台下的道路纵横断面全自动加桩方法,将此方法运用到实际项目中,有效地提高了作业人员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纵横断面 自动加桩 EPS 生产效率
下载PDF
公路曲线加桩坐标的程序设计
19
作者 王春生 《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3期30-35,共6页
本文在研究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坐标下加桩坐标的计算原理与公路边桩坐标及桥梁承台四角坐标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关键词 公路 曲线要素 坐标 加桩坐标 程序设计
下载PDF
三等以下水准测量及中桩加桩程序的移植
20
作者 林小红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1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简述了将PC 150 0微型计算机编写的三等以下水准测量及中桩加桩程序移植到PCE50 0微型计算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并对移植后的程序在水利和公路工程测量中的特点及应用做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 水准测量 加桩程序 移植 水利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