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用铅冷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初步概念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黄锦华 阳彦鑫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352,共10页
本文进行了热功率为800 MW工业用铅冷ADS(加速器散裂中子源驱动的次临界系统)的概念设计。设计要求嬗变堆在运行的全过程中满足设定的各项技术要求:散裂源中子的能量增益M>400,keff<0.98,峰值线功率密度低于30 kW/m,此外,要求嬗... 本文进行了热功率为800 MW工业用铅冷ADS(加速器散裂中子源驱动的次临界系统)的概念设计。设计要求嬗变堆在运行的全过程中满足设定的各项技术要求:散裂源中子的能量增益M>400,keff<0.98,峰值线功率密度低于30 kW/m,此外,要求嬗变燃料的平均燃耗深度大于20%。为此,进行了倒料计算,直至堆运行达到平衡状态。设计特点是将嬗变燃料靠近中子源以期提高嬗变率,外围燃料棒含丰产燃料并采用可燃毒物以减缓keff随燃耗的下降。设计考虑了物理与热工问题,说明从堆的角度看,设计方案能满足P&T技术对嬗变堆有效处置次量锕系核素(MA)的要求,平均燃耗深度大于20%,可望将需要深埋处置MA的数量降低至1/100,而支持比则可达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散裂中子源驱动临界系统 概念设计 倒料计算 平衡状态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用嬗变核燃料研究进展分析
2
作者 于锐 顾龙 +6 位作者 姚存峰 张璐 王冠 郭亮 吴金德 姜韦 李金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共11页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ADS)是乏燃料安全处理处置关键瓶颈问题的优秀解决方案,而开发适用于该系统的嬗变核燃料正是ADS研发的关键任务之一。然而由于嬗变对象次锕系元素的固有特殊性质、嬗变燃...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ADS)是乏燃料安全处理处置关键瓶颈问题的优秀解决方案,而开发适用于该系统的嬗变核燃料正是ADS研发的关键任务之一。然而由于嬗变对象次锕系元素的固有特殊性质、嬗变燃料体系相关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制备技术难度大、嬗变核燃料相关试验数据和运行经验的欠缺等原因,ADS用嬗变核燃料的研发十分复杂且极具挑战。本文系统综述了作为ADS重要候选嬗变燃料的氧化物弥散型燃料CERCER/CERMET、氮化物燃料和金属燃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制备工艺、辐照实验和辐照后检验结果、物性参数、主要优缺点等内容,以期为我国ADS用嬗变核燃料的研发提供一定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 嬗变核燃料 锕系元素 氧化物弥散型燃料 氮化物燃料 金属燃料
下载PDF
关于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研发促进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10
3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年第6期642-644,641,共4页
1分离-嬗变是实现核能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目前,我国的核电事业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根据发改委2005年发布的核电发展规划.2020年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另有1800万千瓦在建,核电在总发电量中所占比重将提高到4%... 1分离-嬗变是实现核能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目前,我国的核电事业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根据发改委2005年发布的核电发展规划.2020年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另有1800万千瓦在建,核电在总发电量中所占比重将提高到4%左右。根据对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形势和前景的分析,中国工程院在《2050年我国的能源需求》咨询报告中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ads) 核能 发展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核数据库ANDL-ADS的研发和初步测试
4
作者 周兴彬 赵永松 +2 位作者 方海涛 曾勤 陈红丽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6,共6页
在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s,ADS)中,散裂源中子能量可以到达上百Me V甚至Ge V,能谱分布非常复杂,已有的工作核数据库的截面数据无法满足其设计要求。传统工作核数据库的制作方法人工操作干预过多... 在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s,ADS)中,散裂源中子能量可以到达上百Me V甚至Ge V,能谱分布非常复杂,已有的工作核数据库的截面数据无法满足其设计要求。传统工作核数据库的制作方法人工操作干预过多、耗时、繁琐且易出错,为此,开发出自动生成数据库程序。该程序在设计的能群结构、权重函数等参数基础上,通过程序自动生成适用于ADS系统的点状ACE格式和471群MATXS格式核数据库ANDL-ADS(Auto-generated Nuclear Date Library for ADS),支持高能中子(能量上限为150 Me V/200 Me V)的截面制作,并可根据需求进行多温截面的制作。通过不同材料的临界球、积分泄露率、高能屏蔽等基准例题的测试,初步验证了ANDL-ADS数据库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 自动生成 核数据库 临界 屏蔽 验证
原文传递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铀溶液同位素生产堆概念设计
5
作者 李焕星 夏兆东 +5 位作者 刘锋 周琦 朱庆福 宁通 孙旭 柯国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3-400,共8页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铀溶液系统作为新型同位素生产技术,具有固有安全性高、同位素比活度高及提取工艺简单等优势。本文从次临界系统的基础理论出发,确定了堆芯设计原则,针对加速器中子源和燃料选型进行说明,利用蒙特卡罗程序完成了次临...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铀溶液系统作为新型同位素生产技术,具有固有安全性高、同位素比活度高及提取工艺简单等优势。本文从次临界系统的基础理论出发,确定了堆芯设计原则,针对加速器中子源和燃料选型进行说明,利用蒙特卡罗程序完成了次临界堆芯的概念设计并给出了一系列设计参数,此外,对堆芯长寿期燃耗特性和^(99)Mo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99)Mo的年产能可达20 kCi(1 Ci=3.7×10^(10)Bq)以上,考虑运输过程中衰变损失,保守估计可满足全国1/3的临床需求,对后续掌握^(99)Mo生产技术并实现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同位素生产 ^(99)Mo/^(99)Tc^(m) 加速器驱动临界装置 溶液堆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装置部件用材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志光 姚存峰 +6 位作者 秦芝 孙建荣 庞立龙 申铁龙 朱亚滨 崔明焕 魏孔芳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8,共10页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由强流高能离子加速器、高功率散裂靶和次临界反应堆三大分系统组成。作为未来先进核裂变能——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ADANES)的重要组成部分,ADS装置的研发对推动我国能源革命、促进能源转型以及刺激核能...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由强流高能离子加速器、高功率散裂靶和次临界反应堆三大分系统组成。作为未来先进核裂变能——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ADANES)的重要组成部分,ADS装置的研发对推动我国能源革命、促进能源转型以及刺激核能行业创新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本文以ADANES研发为背景,阐述了ADS装置的研发现状、可能的发展趋势以及ADS部件对材料的需求,重点探讨了ADS装置中高功率散裂靶和次临界反应堆部件用关键材料的研发进展与存在问题,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力求助力我国ADS装置的建设与先进核裂变能技术创新,推动未来先进核裂变能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ads) 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adANES) 关键材料 临界反应堆 高功率散裂靶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产氚反应堆ADS-T中子学初步设计与分析
7
作者 袁宝新 王明煌 +3 位作者 蒋洁琼 汪卫华 吴宜灿 FDS团队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79,193,共6页
本文针对兼顾嬗变和产氚的铅合金冷却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反应堆ADS-T(ADS-Tritium),采用自主研发的大型集成多功能中子学计算与分析软件系统VisualBUS4.2和混合评价核数据库HENDL3.0,对散裂中子能量、产氚材料中6 Li丰度、结构钢材料、初... 本文针对兼顾嬗变和产氚的铅合金冷却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反应堆ADS-T(ADS-Tritium),采用自主研发的大型集成多功能中子学计算与分析软件系统VisualBUS4.2和混合评价核数据库HENDL3.0,对散裂中子能量、产氚材料中6 Li丰度、结构钢材料、初始keff、中子能谱以及产氚组件摆放方式等产氚条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最后本文给出了年产氚千克级的ADS-T中子学初步方案,提供了一种有吸引力的氚生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 临界反应堆 产氚 嬗变 中子学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注入器离子源控制系统 被引量:10
8
作者 姜子运 郭玉辉 +6 位作者 刘海涛 武启 余泽民 马鸿义 于春蕾 胡建军 何源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6-279,共4页
强流质子源及低能传输线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项目注入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其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EPICS)架构的远程控制系统。根据被控设备硬件接口的特点及控制需求分别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 强流质子源及低能传输线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项目注入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其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EPICS)架构的远程控制系统。根据被控设备硬件接口的特点及控制需求分别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和串口服务器等作为控制部件,在主控机中使用LabVIEW编程实现了对系统内所有设备的监控,并借助于DSC模块把设备状态和参数等以过程变量的形式进行网络发布。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特点,已经在系统调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 离子源和低能传输线 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注入器Ⅱ数据归档系统 被引量:5
9
作者 罗江波 郭玉辉 +4 位作者 刘海涛 王永鹏 吴强俊 王晶 刘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8-134,共7页
针对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中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即ADS注入器Ⅱ,设计了数据归档系统。该系统能实时采集加速器运行时各设备的状态信息和通过中央控制室远程发出的指令信息,为加速器调束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提供最真实的参考信息,方... 针对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中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即ADS注入器Ⅱ,设计了数据归档系统。该系统能实时采集加速器运行时各设备的状态信息和通过中央控制室远程发出的指令信息,为加速器调束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提供最真实的参考信息,方便故障排查和后期数据分析。系统基于以太网,运行于实验物理与工业控制系统EPICS(Experimental Physics and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架构上,和设备的数据交换采用CA协议(Channel Access Protocol)。采用Keepalived和MySQL实现高可用数据库服务,采用ArchiveEngine作为数据采集工具,采用DataBrower进行数据查询和曲线绘制。对归档数据库进行了查询优化,并自行开发了数据库服务器和归档引擎的运行状态监控程序,从而保证了整个数据归档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现场运行,系统可满足ADS注入器Ⅱ运行要求,维护方便,只需将相应PV(Process Variable)信息添加到数据库channel表格中即可实现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 实验物理与工业控制系统 数据归档 控制系统 加速器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散裂靶热工水力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尧立 崔鹏飞 +2 位作者 肖思聪 杨永伟 周志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3-578,共6页
散裂靶位于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的中心,为核嬗变提供所需的中子源。通过分析散裂靶的热工要求,选取铅铋合金(LBE)作为ADS的靶材料和冷却剂。使用MCNP程序计算质子束轰击靶区产生的能量沉积,并使用CFD程序FLUENT计算靶区热工特... 散裂靶位于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的中心,为核嬗变提供所需的中子源。通过分析散裂靶的热工要求,选取铅铋合金(LBE)作为ADS的靶材料和冷却剂。使用MCNP程序计算质子束轰击靶区产生的能量沉积,并使用CFD程序FLUENT计算靶区热工特性。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及不同靶窗形状对ADS靶区温度分布和速度分布的影响,得到满足热工要求的可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 散裂靶 热工水力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注入器Ⅱ低温恒温器控制系统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子运 牛小飞 +5 位作者 张鹏 万玉琴 白峰 郭晓虹 张军辉 何源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4-1319,共6页
根据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注入器Ⅱ对低温设备的要求设计了一套EPICS架构的控制系统,实现了低温恒温器系统的远程监控功能。该系统的主要控制设备为PLC和串口服务器,相应的控制程序在LabVIEW中开发完成,并使用DSC模块将被控设备的... 根据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注入器Ⅱ对低温设备的要求设计了一套EPICS架构的控制系统,实现了低温恒温器系统的远程监控功能。该系统的主要控制设备为PLC和串口服务器,相应的控制程序在LabVIEW中开发完成,并使用DSC模块将被控设备的状态和参数等信息以过程变量的形式发布到控制网络中,实现了EPICS接入。使用PID算法将低温恒温器的氦槽压力控制在目标值的±100Pa内变化,保证了超导腔的正常工作要求。设计的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在5 MeV的束流实验中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 低温恒温器 控制系统 EPICS LABVIEW
下载PDF
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主加速器初步物理设计(英文) 被引量:7
12
作者 闫芳 李智慧 唐靖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83-1787,共5页
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C-ADS)计划采用一个平均流强为10mA的连续波质子加速器作为次临界堆的驱动器,驱动加速器的束流功率为15MW,最终能量1.5GeV,其中主加速器是驱动加速器的一个重要部分,完成束流能量从10MeV到1.5GeV的加速,所有... 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C-ADS)计划采用一个平均流强为10mA的连续波质子加速器作为次临界堆的驱动器,驱动加速器的束流功率为15MW,最终能量1.5GeV,其中主加速器是驱动加速器的一个重要部分,完成束流能量从10MeV到1.5GeV的加速,所有加速腔均采用超导结构。为了避免频繁束流中断对反应堆的损坏,设计要求驱动加速器在运行过程中束流可以中断的次数非常有限,因此加速器在设计过程植入了容错机制,尝试了各种可能的方法以最大程度地满足C-ADS加速器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介绍了C-ADS主加速器的基本设计:总长度306.4m,束流的归一化RMS发射度增长控制在5%以内。总结了各个重要参数选择过程中的考虑以及整个加速段多粒子跟踪模拟的束流动力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 连续波 质子 超导直线加速器 容错机制 束流动力学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的中高能质子轰击厚靶中子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士伦 李丽 +7 位作者 史永谦 申庆彪 万俊生 R.Brandt P.Vater B.A.Kulakov M.I.Krivopustov A.N.Sosnin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54-557,共4页
利用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的高能加速器进行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 (ADS)靶区中子学研究。用 0 .5 33、1 .0、3.7和 7 4GeV质子轰击U(Pb)、Pb和Hg靶的测量结果表明 :U(Pb)和Pb与Hg靶的中子产额比分别为 ( 2 0 1± 0 1 0 )和 ... 利用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的高能加速器进行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 (ADS)靶区中子学研究。用 0 .5 33、1 .0、3.7和 7 4GeV质子轰击U(Pb)、Pb和Hg靶的测量结果表明 :U(Pb)和Pb与Hg靶的中子产额比分别为 ( 2 0 1± 0 1 0 )和 ( 1 76± 0 33) ,从获得较强中子的角度看 ,Hg作为ADS靶是不利的 ;沿厚 2 0cm靶的中子产额随入射质子穿透深度增大而下降 ,质子能量越低 ,中子产额下降越快 ,为在较大厚度范围内获得较均匀的中子场 ,质子能量不应低于 1GeV ;不同能量质子产生的次级中子能谱相近 ,但随质子能量提高 ,较高能量中子的比例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质子 实验研究 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 厚靶 中子学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阶梯场磁铁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沅 彭全岭 +1 位作者 杨征 康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0-282,共3页
为保证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输运线靶站的使用寿命,采用了一种基于阶梯场磁铁的方案将质子束在水平、垂直两个方向进行扩展。对阶梯场磁铁进行了三维磁场模拟和物理设计,根据联合模拟的磁场分布进行了束流动力学跟踪研究,证实阶梯场磁... 为保证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输运线靶站的使用寿命,采用了一种基于阶梯场磁铁的方案将质子束在水平、垂直两个方向进行扩展。对阶梯场磁铁进行了三维磁场模拟和物理设计,根据联合模拟的磁场分布进行了束流动力学跟踪研究,证实阶梯场磁铁方案对均匀化束流有很好的效果。为了使阶梯场磁铁磁场的台阶状分布更加明显,提出了一种更为紧凑的阶梯场磁铁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 阶梯场磁铁 场干涉 三维磁场模拟 束流跟踪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注入器Ⅱ的真空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子运 张鹏 +3 位作者 牛小飞 郭晓虹 张军辉 何源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2-236,共5页
真空系统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项目注入器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保证其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EPICS)架构的远程控制系统。根据被控设备硬件接口的特点及控制需求分别采用PLC和串口服务器等作为控制设备,... 真空系统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项目注入器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保证其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EPICS)架构的远程控制系统。根据被控设备硬件接口的特点及控制需求分别采用PLC和串口服务器等作为控制设备,在主控机中使用LabView编程实现了对系统内所有设备的监控,并借助于DSC模块把设备状态和参数等以过程变量的形式进行网络发布。同时根据系统特点设计了软硬件相结合的连锁保护方案,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为5 MeV束流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 真空系统 控制 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的MCNP多群数据库制作及参数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信一 江新标 +3 位作者 郭和伟 王立鹏 张良 姜夺玉 《现代应用物理》 2016年第2期7-12,43,共7页
针对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ADS)堆芯内快中子份额大、多核素共振现象较强、液态铅锯(Pb-Bi)合金冷却剂中子增殖的特点,开发了一套用于ADS燃耗分析的MCNP多群数据库制作程序。基于最新的ENDF/B... 针对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ADS)堆芯内快中子份额大、多核素共振现象较强、液态铅锯(Pb-Bi)合金冷却剂中子增殖的特点,开发了一套用于ADS燃耗分析的MCNP多群数据库制作程序。基于最新的ENDF/B-1.1和JENDL40评价库,制作了30群阶数据库,对影响MCNP多群计算精度的能群结构、散射角分布、(n,2n)和(n,3n)反应截面进行了敏感性研究,并利用快谱基准装置和ADS堆芯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制作的多群数据库达到了较高的计算精度,计算效率较连续能量点截面MCNP程序提高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 MCNP 多群数据库 敏感性
下载PDF
加装辅助停堆系统的加速器驱动系统次临界实验装置初步设计
17
作者 于涛 李小华 +3 位作者 周成龙 谢芹 马志远 刘平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101,共4页
针对现有加速器驱动核能系统概念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用MCNP程序设计了加装辅助停堆系统的次临界实验装置;通过改变热区栅距、热区厚度和控制棒的下插深度来改变堆芯参数,对反应堆有效增殖系数进行计算和比较分析,实现了不同堆芯参... 针对现有加速器驱动核能系统概念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用MCNP程序设计了加装辅助停堆系统的次临界实验装置;通过改变热区栅距、热区厚度和控制棒的下插深度来改变堆芯参数,对反应堆有效增殖系数进行计算和比较分析,实现了不同堆芯参数下keff值可调;对几种不同热区栅距和热区燃料棒根数所对应的停堆深度和控制棒价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辅助停堆系统提高了加速器驱动系统(ADS)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停堆系统 加速器驱动系统 MCNP 临界 kff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注入器Ⅰ束测系统(英)
18
作者 随艳峰 曹建社 +8 位作者 麻惠洲 何俊 赵颖 于令达 赵晓岩 魏书军 叶强 岳军会 汪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6-131,共6页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注入器Ⅰ,包括ECR离子源、低能传输线、射频四极加速单元、中能传输段和超导腔,注入器Ⅰ出口能够获得能量10 Me V的强流质子束流。为了调束和运行的需要,注入器Ⅰ将安装束流位置测量、束流截面测量、束流流强测量...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注入器Ⅰ,包括ECR离子源、低能传输线、射频四极加速单元、中能传输段和超导腔,注入器Ⅰ出口能够获得能量10 Me V的强流质子束流。为了调束和运行的需要,注入器Ⅰ将安装束流位置测量、束流截面测量、束流流强测量、束流发射度和能量测量,以及束流损失测量等束流参数测量装置。介绍了这些束流测量系统设计及其他方面的一些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 注入器 束流测量 束流位置测量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换料系统概念设计与分析
19
作者 姚曦 宋勇 +2 位作者 汪卫华 柏云清 FDS团队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90,共5页
以中国铅基合金冷却示范堆(一种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为原型,针对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的特点,开展了换料系统的概念结构设计和换料流程设计,解决了加速器质子束管阻碍换料系统运动的难题,通过分析换料系统结构设计特点,证明了换料系统具... 以中国铅基合金冷却示范堆(一种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为原型,针对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的特点,开展了换料系统的概念结构设计和换料流程设计,解决了加速器质子束管阻碍换料系统运动的难题,通过分析换料系统结构设计特点,证明了换料系统具有运动无阻碍性和全覆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 临界 换料系统 概念设计
下载PDF
应用于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的程序开发
20
作者 蒋校丰 谢仲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8-301,共4页
开发了应用输运理论方法的两套程序系统 :蒙特卡罗 燃耗程序系统和输运 燃耗程序系统 .针对蒙特卡罗程序不能计算燃料的同位素成分变化 ,提出将它和燃耗计算程序耦合以完成燃耗计算 .燃耗程序所使用的单群截面由蒙特卡罗程序计算 .将... 开发了应用输运理论方法的两套程序系统 :蒙特卡罗 燃耗程序系统和输运 燃耗程序系统 .针对蒙特卡罗程序不能计算燃料的同位素成分变化 ,提出将它和燃耗计算程序耦合以完成燃耗计算 .燃耗程序所使用的单群截面由蒙特卡罗程序计算 .将用于常规反应堆的计算方法和策略推广到输运 燃耗程序系统 ,这使得计算步序大大简化 ,并改进了精度 .对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的基准题进行了校核计算 ,其结果和其他国家的计算结果符合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开发 输运理论 燃耗计算 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 基准题 核反应堆 输运-燃耗程序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