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5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压缩气垫包装系统静力及动力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李广利 李玲 +3 位作者 张滔 卞强 王栋彬 刘新丽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0-298,共9页
目的以柱形气垫包装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静力及动力学模型,对静态压缩、自由振动和基础激励受迫振动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建立气柱压缩力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仿真验证模型,通过建立预压缩柱形气垫包装系统力学模型,研究静力及动力学特... 目的以柱形气垫包装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静力及动力学模型,对静态压缩、自由振动和基础激励受迫振动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建立气柱压缩力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仿真验证模型,通过建立预压缩柱形气垫包装系统力学模型,研究静力及动力学特性。结果预压缩量和充气压力越大,包装系统固有频率越高。在包装对象宽度定值约束下,选取多个小直径气柱,固有频率更高,且薄膜应力更小。在基础激励下,包装系统固有频率处存在共振峰值,对高频域气垫表现出了较好的减振特性。结论所建立的静力压缩模型与试验、仿真结果较吻合,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合理,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形气垫 预压缩模型 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混合动力推进系统与飞机数字化设计现状与展望
2
作者 康乐 冉千禧 +2 位作者 毛军逵 余之圳 韩枫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100,共17页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针对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及飞机发展专门开发的数字化设计工具,归纳了其相应设计方法及特点。综合来看,为了满足混合动力飞机的设计需求,集成高精度电系统和热能管理系统模型,建立针对性的性能评估体系、飞机与发动机设计...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针对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及飞机发展专门开发的数字化设计工具,归纳了其相应设计方法及特点。综合来看,为了满足混合动力飞机的设计需求,集成高精度电系统和热能管理系统模型,建立针对性的性能评估体系、飞机与发动机设计的数据耦合交互、研究设计与安全性分析相统一的建模方法、基于人工智能方法提高优化设计管理能力是目前面向其特点的关键发展方向,并为其后续的实验验证、适航条例制定等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设计 混合动力飞机设计 多学科优化设计 混合动力评价体系 综述
原文传递
基于神经-肌骨-外骨骼耦合仿真框架的平地和上坡行走动力学分析
3
作者 靳葳 刘佳奇 +1 位作者 张琦炜 方虹斌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7-831,共15页
评估人体穿戴外骨骼后的运动性能是指导外骨骼硬件迭代和控制策略优化的重要依据.与传统的基于实验的评估相比,基于人-外骨骼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的评估避免了平台搭建和实地测试、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的巨大人力和时间成本.此外,如将人体... 评估人体穿戴外骨骼后的运动性能是指导外骨骼硬件迭代和控制策略优化的重要依据.与传统的基于实验的评估相比,基于人-外骨骼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的评估避免了平台搭建和实地测试、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的巨大人力和时间成本.此外,如将人体神经肌骨动力学纳入人-外骨骼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还能够生成肌肉激活、肌肉力和关节力矩等实验中难以测量的生理学和生物力学信息,从而可以从肌肉发力的层面评估不同环境下穿戴外骨骼对人体运动的影响.本研究以人体肌骨-髋关节外骨骼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考虑人体神经肌骨动力学、足地接触和人-外骨骼交互作用的完整神经-肌骨-外骨骼耦合正向动力学仿真框架,对系统在平地和上坡(5.71°,10%)两种场景以0.8 m/s步速行走的动力学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给定模型中的神经肌肉反射参数,综合考虑系统运动状态、肌肉收缩动力学、肌骨运动学、肌肉代谢、不同环境下的地反力和人机交互力等因素,并采用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进化策略进行分阶段多目标优化,可以在不需要实验数据输入的条件下,高效完成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仿真框架不仅能够生成包括肌肉激活、肌肉力、关节力矩和关节角度在内的完整生理学和生物力学信号,还能够反映和解释不同肌肉的激活模式随步行环境的适应性变化.此外还在与仿真情况一致的步行条件下进行了人体穿戴外骨骼行走测试,并进一步将肌肉激活数据与测得的肌电信号对比.结果表明,仿真与实验的肌肉激活结果保持了较高的相关性,并呈现出相对于地形坡度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在上坡行走时,腘绳肌、臀大肌、髂腰肌和比目鱼肌的肌肉激活程度的RMS值均显著高于平地行走的情况,而股直肌与胫骨前肌的肌肉激活程度的RMS值则有所下降.上述结果表明,提出的动力学仿真框架可以在无实验数据输入的条件下有效且准确地捕捉在不同地形中行走时肌肉激活模式的定性差异.本研究为人体肌骨-外骨骼耦合系统在多场景下的行走仿真与性能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外骨骼设计与控制策略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仿真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力外骨骼 动力学建模 人机动力 肌肉骨骼模型 肌肉激活
下载PDF
水泥固化滨海软土动力特性研究进展与评述
4
作者 冯德銮 黎森宇 梁仕华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36,共14页
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是滨海软土地基处理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充分掌握水泥固化滨海软土的动力特性及其动态演化规律,是确保水泥搅拌桩软土地基在密集地铁线网和持续波浪作用所产生的动力荷载下维持安全稳定的重要前提。本文对当... 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是滨海软土地基处理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充分掌握水泥固化滨海软土的动力特性及其动态演化规律,是确保水泥搅拌桩软土地基在密集地铁线网和持续波浪作用所产生的动力荷载下维持安全稳定的重要前提。本文对当前国内外水泥固化滨海软土的动力特性和本构模型进行综述,系统归纳和分析水泥固化滨海软土的动力试验类型、动力特性指标、动力本构模型以及动力特性优化方法,讨论当前水泥固化滨海软土动力特性研究的不足,探讨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建议,为水泥土动力特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 水泥固化土 动力荷载 动强度 动力特性
下载PDF
长持时爆炸冲击波作用下钢梁动力响应分析
5
作者 杜晓庆 费智达 +1 位作者 柳扬清 邱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54-1661,共8页
大规模爆炸时引起的长持时平面爆炸波会造成结构的整体破坏,与接触爆炸或近场爆炸的破坏模式有显著差异,但相关研究不多。为研究长持时冲击波作用下钢梁的动力响应,首先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大型数值激波管模型,然后采用该... 大规模爆炸时引起的长持时平面爆炸波会造成结构的整体破坏,与接触爆炸或近场爆炸的破坏模式有显著差异,但相关研究不多。为研究长持时冲击波作用下钢梁的动力响应,首先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大型数值激波管模型,然后采用该数值激波管得到作用在钢梁上的反射超压时程,最后通过显式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冲击波入射方向、持时、超压等参数对钢梁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数值激波管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长持时爆炸波的绕射现象,可得到可靠的反射超压和冲量时程;随着冲击波入射角度的增加,简支钢梁跨中位移增大;冲击波超压峰值相同时,随着持时的增加,简支梁跨中的最大位移有增大的趋势,最大位移的增长速率则会变缓;简支钢梁在长持时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容易发生受弯破坏,梁跨中翼缘板会出现局部屈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激波管 长持时冲击波 显式动力 动力响应
下载PDF
框架锚杆支护结构动力模型建立及响应分析
6
作者 叶帅华 冯文刚 +1 位作者 李京榜 陶晖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2,共7页
为分析地震作用下框架锚杆支护结构的动力响应,以某中跨立柱单元为对象,考虑边坡加速度放大效应对支护结构上动土压力的影响,将立柱简化为抗弯刚度均匀的竖向杆件,依据锚杆工作机理将自由段简化为线弹簧,考虑土体阻尼影响将锚固段简化... 为分析地震作用下框架锚杆支护结构的动力响应,以某中跨立柱单元为对象,考虑边坡加速度放大效应对支护结构上动土压力的影响,将立柱简化为抗弯刚度均匀的竖向杆件,依据锚杆工作机理将自由段简化为线弹簧,考虑土体阻尼影响将锚固段简化为线弹簧与牛顿粘壶,支护结构坡脚处简化为固端约束,进而建立支护结构动力响应简化模型.运用力法与图乘法对支护结构动力响应进行求解,建立支护结构动弯矩和动位移与坡高之间的关系.模型计算方法与Geo-Studio有限元软件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此类工程设计与地震作用下支护结构动力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动力模型 动力响应 立柱
下载PDF
城市存量土地更新的动力机制研究
7
作者 阳建强 孙丽萍 朱雨溪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面临着空间资源有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问题。城市存量土地更新成为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论文阐述了城市存量土地的内涵,分析了城市存量土地类型与基本特征,构建了“权力—资本...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面临着空间资源有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问题。城市存量土地更新成为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论文阐述了城市存量土地的内涵,分析了城市存量土地类型与基本特征,构建了“权力—资本—民生”三大驱动力交互作用影响的更新动力分析框架,重点分析讨论了居住类存量土地的“政府+社会”协作更新机制、产业类存量土地的“政府+市场”协作更新机制、公共设施类存量土地的政府主导更新机制、公共空间类存量土地的政府主导更新机制以及历史文化类存量土地的多方协作更新机制等五种更新驱动作用机制,以期为城市存量土地更新制度设计与治理优化路径制定提供依据,更好地推动城市更新的协同、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土地 城市更新 更新动力 动力机制 制度建设
下载PDF
海上浮式风机多体系统耦合动力模型研究
8
作者 李书进 郑达成 孔凡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0,共11页
海上浮式风机是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为了捕获深海更丰富、更持久的风能而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已成为当今风能开发的主要方向。作为一种多体系统,由于海上浮式风机结构特殊,加上环境复杂,对其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尤为重... 海上浮式风机是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为了捕获深海更丰富、更持久的风能而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已成为当今风能开发的主要方向。作为一种多体系统,由于海上浮式风机结构特殊,加上环境复杂,对其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尤为重要。本文对海上浮式风机的耦合动力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复杂工况下Spar型海上浮式风机改进的14-DOF耦合动力模型,包括气动力模块、水动力模块和结构分析模块等,用于扩展其适用范围和准确计算风机的动力响应,并通过数值仿真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主要的改进有:不对平台和塔架的转动角度作小量近似,扩展其适用范围;考虑角速度和欧拉角速度的换算关系,不作等化处理。此外,所建模型考虑风机叶片扭转角对叶片变形的影响,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叶片面内外响应。同时采用线性势流理论对水动力进行计算,较之Morison方程适用性更广。仿真分析表明,本文所建模型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海上浮式风机系统的动力响应,且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浮式风机 多体系统 动力分析 动力分析 耦合模型
下载PDF
基于阈值控制策略的Filippov Chay神经元动力学及其耦合同步
9
作者 安新磊 任雁澜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8-1087,共20页
细胞内外带电离子的连续泵送和传递产生的电磁感应效应对神经元的电活动及模态转换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其展现出更加丰富的放电特性.文章基于电磁感应影响下的Chay神经元模型,引入了一种以膜电压为阈值的不连续控制策略,建立了相应的F... 细胞内外带电离子的连续泵送和传递产生的电磁感应效应对神经元的电活动及模态转换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其展现出更加丰富的放电特性.文章基于电磁感应影响下的Chay神经元模型,引入了一种以膜电压为阈值的不连续控制策略,建立了相应的Filippov Chay神经元模型,探究了在阈值控制策略影响下的神经元放电节律转迁及相应的边界运动.首先,对系统的边界动力学及滑膜动力学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利用单双参数分岔图探究了系统多样的放电模式.再次,结合Matcont仿真及稳定性理论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并且利用快慢动力学分析法进一步研究了在阈值影响下所产生的滑膜动力学及各种边界运动的切换.最后,通过电突触耦合,对不同阈值条件下耦合神经元的同步问题进行了讨论.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阈值的调控下Filippov Chay系统会产生滑膜放电活动及相应的穿越运动和擦边运动,同时其放电周期数也会随着阈值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且对于不同阈值下的电耦合情况而言,在系统实现完全同步后都会稳定在周期数较低的放电态.以上所得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神经元滑膜的相关控制,对进一步探究生物神经系统中复杂放电活动和信息处理的动力学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lippov神经元 阈值控制 滑膜动力 切换运动 快慢动力学分析 耦合同步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机理与激发机制
10
作者 韩喜平 刘一帆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动力的有效激发。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合规律性和主动建构性的统一,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具有中国发展现代化的独特性,这种特点也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方面。本文从中国式现代化主...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动力的有效激发。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合规律性和主动建构性的统一,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具有中国发展现代化的独特性,这种特点也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方面。本文从中国式现代化主体的视角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机理与机制。从机理上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来自中国式现代化主体强烈的实现现代化的意愿,来自中国式现代化主体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必将取得成功的信心。从机制上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激发由中国式现代化领导主体的动力产生与增强机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体的动力激活与凝聚机制和中国式现代化外部力量的辅助性动力调动与协调机制共同完成。三个子系统机制既各自独立又相互统一,在共同作用下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发展理论 动力机理 动力激发机制 主体能动性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助推共同富裕的机制分析——来自劳动力市场的经验证据
11
作者 俞伯阳 丛屹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深入考察数字经济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是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要义。利用劳动力市场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助推我国共同富裕进程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经济对于我国共同富裕进程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 深入考察数字经济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是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要义。利用劳动力市场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助推我国共同富裕进程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经济对于我国共同富裕进程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推动我国共同富裕进程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助推本地区的共同富裕进程效果尤为显著。机制分析和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技能升级在数字经济发展助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且当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门槛阈值将提高劳动力技能升级对我国共同富裕进程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动力市场 动力技能升级
下载PDF
基于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柴油机曲轴振动特性分析
12
作者 彭凌溥 柴子涵 金志浩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期217-220,共4页
为了减少发动机故障分析曲轴系统的扭转振动,建立了由活塞、连杆、曲轴、飞轮和硅油阻尼器组成的曲轴系统三维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由多自由度组成的刚性混合动力发动机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扭振响应仿真... 为了减少发动机故障分析曲轴系统的扭转振动,建立了由活塞、连杆、曲轴、飞轮和硅油阻尼器组成的曲轴系统三维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由多自由度组成的刚性混合动力发动机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扭振响应仿真,对曲轴的扭振进行分析。该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该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 扭振 刚柔耦合模型 发动机动力 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
13
作者 杨勇军 杨新荣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92-97,共6页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感召下,一批高水平大学开始加快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而地方高校由于受生源、师资、设施等软硬件资源的约束,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质量与高水平大学形...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感召下,一批高水平大学开始加快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而地方高校由于受生源、师资、设施等软硬件资源的约束,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质量与高水平大学形成了明显反差。为此,借鉴国外高校的办学经验,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加快转型发展,走产教融合的转型发展之路的战略部署,但实施过程步履艰难,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产教融合的多方参与主体的动力机制尚未有效构建。为此,在阐述产教融合多方主体原动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其动力缺乏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出构建灵活、有效动力机制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产教融合 动力机制 动力 实施路径
下载PDF
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县域的实证研究
14
作者 李琳 田彩红 廖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9,共11页
利用熵值法测度长江经济带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构建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指标,实证检验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波... 利用熵值法测度长江经济带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构建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指标,实证检验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呈现下游县域>上游县域>中游县域的空间分异格局;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能显著促进县域城乡融合,但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流入方向异质性,在下游县域、城市群县域中,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效应更为明显,农村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的效应更强;机制检验表明,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能加速形成厚劳动力市场,推进农业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县域城乡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劳动力技能多样性 城乡融合 农业技术创新 厚劳动力市场
下载PDF
企业管理的十大动力
15
作者 吴价宝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27,共2页
揭示了企业管理有十大驱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制度动力、权力 动力、培训动力、危机动力、责任动力、目标与愿景动力以及文化动力。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物质动力 精神动力 信息动力 制度动力 权力动力 培训动力 危机动力 责任动力 愿景动力 文化动力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充放电能量损耗研究
16
作者 陈昊 官维 +4 位作者 满兴家 叶年业 潘明章 覃海峰 梁科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0期44-47,79,共5页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能效和性能,文章通过动力电池内部电阻模型和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模型的建立,研究了不同荷电状态下混合动力汽车不同充放电倍率对电池损耗、负载能量和动力电池总体效率。仿真结果表明,...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能效和性能,文章通过动力电池内部电阻模型和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模型的建立,研究了不同荷电状态下混合动力汽车不同充放电倍率对电池损耗、负载能量和动力电池总体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动力电池在低放电倍率下具有更高的效率,随着充电倍率增加动力电池充电电流增加,充电损耗增大、效率降低;动力电池荷电状态的增长,动力电池充电功率和充电功率均增加;动力电池满充对电池健康和能量损耗不利,但动力电池的满充具有最高的能量转换效率。仿真结果为实现不同荷电状态下动力电池高效健康运行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 动力电池 能量管理 充放电 损耗分析
下载PDF
2020款北京现代领动混合动力汽车行驶中抖动
17
作者 郭锐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24年第2期90-90,共1页
一、故障现象一辆2020款北京现代领动混合动力轿车,行驶中偶发抖动,发动机故障灯点亮,仪表提示“请检查混合动力系统”。二、故障诊断使用专业诊断仪GDS读取故障码,MCU模块报故障:P0A41-驱动电机A位置传感器电压信号低。读取MCU模块的... 一、故障现象一辆2020款北京现代领动混合动力轿车,行驶中偶发抖动,发动机故障灯点亮,仪表提示“请检查混合动力系统”。二、故障诊断使用专业诊断仪GDS读取故障码,MCU模块报故障:P0A41-驱动电机A位置传感器电压信号低。读取MCU模块的数据流,电机位置传感器计数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传感器 混合动力系统 数据流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轿车 故障码 驱动电机 诊断仪
下载PDF
直线加速赛车动力系统匹配设计
18
作者 郑颖 郑显锋 杨文兴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2期79-81,共3页
以直线加速赛车为研究对象,以赛车的动力性能指标最优为目标,结合直线加速大赛要求,对动力系统主要零件——电动机、电池进行参数计算以及选型,同时计算传动系统参数,完成动力系统参数匹配设计。利用ADVISOR软件对整车的动力性及电池性... 以直线加速赛车为研究对象,以赛车的动力性能指标最优为目标,结合直线加速大赛要求,对动力系统主要零件——电动机、电池进行参数计算以及选型,同时计算传动系统参数,完成动力系统参数匹配设计。利用ADVISOR软件对整车的动力性及电池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各项参数匹配均处于合理的范围内,设计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加速赛车 动力性能 动力匹配 ADVISOR 仿真分析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分析
19
作者 裴文霞 陈瑞旭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14,共6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成功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其背后拥有强大的动力源泉。这股强大的动力并非单一,而是由多种...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成功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其背后拥有强大的动力源泉。这股强大的动力并非单一,而是由多种动力密切结合、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动力系统。根据动力系统中每股力量发挥的功能不同,可以大致将其分为内源驱动型动力、基础保障型动力、价值影响型动力三种类型。这三股力量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飞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内源驱动型动力 基础保障型动力 价值影响型动力
下载PDF
电动汽车维修基础——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的结构
20
作者 周晓飞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24年第1期57-58,共2页
一、混合动力汽车1.混合动力汽车总体结构“混合动力”这个概念有两个发展方向,其一是双燃料动力,其二是驱动混合动力,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属于后者。驱动混合动力技术是指将两种不同的动力装置组合在一起使用,且两种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一、混合动力汽车1.混合动力汽车总体结构“混合动力”这个概念有两个发展方向,其一是双燃料动力,其二是驱动混合动力,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属于后者。驱动混合动力技术是指将两种不同的动力装置组合在一起使用,且两种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技术 动力装置 维修基础 双燃料 总体结构 电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