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9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往复压缩机连杆裂纹故障动力学仿真及振动响应分析
1
作者 王金东 于德龙 +2 位作者 赵海洋 宋美萍 李雪 《制造业自动化》 202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以往复压缩机连杆裂纹故障为研究对象,利用ADAMS和ANSYS软件建立往复压缩机刚柔耦合仿真模型,以连杆大小头间隙接触力为主要激励源,在此基础上添加连杆裂纹故障,通过仿真计算得到连杆裂纹激励的振动响应信号。考虑裂纹深度和输入转速等... 以往复压缩机连杆裂纹故障为研究对象,利用ADAMS和ANSYS软件建立往复压缩机刚柔耦合仿真模型,以连杆大小头间隙接触力为主要激励源,在此基础上添加连杆裂纹故障,通过仿真计算得到连杆裂纹激励的振动响应信号。考虑裂纹深度和输入转速等影响因素,进行变工况仿真,并通过仿真结果对比分析了连杆裂纹激励在机体表面的振动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当往复压缩机发生连杆裂纹故障时,其振动信号的幅值会显著增大,并且裂纹深度越大、输入转速越高,振动信号的冲击和幅值就越大。仿真结果有助于对往复压缩机连杆裂纹故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杆裂纹 动力学仿真 ADAMS 往复压缩机
下载PDF
基于DEM-MBD耦合的液压挖掘机动力学仿真分析
2
作者 刘畅 黄笛 +1 位作者 曹超 牟象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185,共6页
在实际工况下,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受到的载荷较大且具有强时变性,因此工作装置各组成杆件及液压缸较易出现各种形式的失效。针对以上问题,选取某型号液压挖掘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实际挖掘物料工况,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 在实际工况下,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受到的载荷较大且具有强时变性,因此工作装置各组成杆件及液压缸较易出现各种形式的失效。针对以上问题,选取某型号液压挖掘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实际挖掘物料工况,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液压挖掘机虚拟样机模型并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建立物料模型。通过DEM-MBD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对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主要获取挖掘物料过程中铲斗受力变化曲线、不同时刻铲斗受力云图,通过对其分析,能够获取铲斗在挖掘作业过程中受力变化情况,为铲斗的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动力学仿真 铲斗 DEM-MBD耦合仿真
下载PDF
涡旋压缩机径向柔性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
3
作者 赵嫚 党江伟 +1 位作者 王博 许桂萍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1期51-55,74,共6页
以偏心滑块式径向柔性机构为研究对象,从机构学角度对机构的避让功能进行分析,确定了机构限位范围;利用ADAMS软件对柔性机构转子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动涡旋质心的运动轨迹,确定机构限位参数对动涡盘质心运动规律之间的关... 以偏心滑块式径向柔性机构为研究对象,从机构学角度对机构的避让功能进行分析,确定了机构限位范围;利用ADAMS软件对柔性机构转子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动涡旋质心的运动轨迹,确定机构限位参数对动涡盘质心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优化主轴承受力,为空调涡旋压缩机的振动分析和性能提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径向柔性 限位 偏心滑块 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高带宽压电片变形镜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方法研究
4
作者 杨开科 罗俊鹏 +3 位作者 马文静 耿远超 王德恩 袁强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压电波前校正器的响应速度和轻量化程度,对面向高动态形状控制的压电片变形镜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压电片变形镜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高效、高精度的电-力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然后,通过... 为进一步提高压电波前校正器的响应速度和轻量化程度,对面向高动态形状控制的压电片变形镜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压电片变形镜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高效、高精度的电-力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然后,通过正交遍历多维设计参数(光学反射镜与压电陶瓷的材料类型、几何尺寸和固定方式等),探究了不同参数对压电片变形镜动态形状控制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优化得到具有预期响应带宽和驱动位移性能的压电片变形镜设计方案,并通过制备压电片变形镜的原理样件来验证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压电片变形镜的固有频率和镜面驱动位移幅值符合预期,验证了所提出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方法的有效性,这可为高带宽压电片变形镜的高效研制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带宽压电片变形镜 电-力耦合动力学仿真 正交遍历 多维设计参数
下载PDF
火箭爆破器爆炸带落点位置受风影响动力学仿真研究
5
作者 涂建刚 陈实 张凯凯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针对火箭爆破器作战运用过程爆炸带受风影响偏移问题,建立受风影响动力学模型和不同环境风发射角修正模型,分析研究风速、风向与火箭爆破器发射角之间的影响关系,并结合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该模型可为实战条件下,合理运用火箭... 针对火箭爆破器作战运用过程爆炸带受风影响偏移问题,建立受风影响动力学模型和不同环境风发射角修正模型,分析研究风速、风向与火箭爆破器发射角之间的影响关系,并结合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该模型可为实战条件下,合理运用火箭爆破器、提升作战运用效能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爆破器 爆炸带 落点位置 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桥梁墩柱自动覆膜机回转环动力学仿真分析
6
作者 管世玉 黄小平 +3 位作者 陈光华 孙权 肖普 李崧巍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300-303,共4页
目前桥梁墩柱人工覆膜存在高空作业安全风险、施工效率低、覆膜质量不可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了一款自动覆膜机。该覆膜机由机架、爬升轮组、限位轮组、回转环以及膜具等组成。其中回转环受力复杂,其作业稳定性对覆膜作业质... 目前桥梁墩柱人工覆膜存在高空作业安全风险、施工效率低、覆膜质量不可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了一款自动覆膜机。该覆膜机由机架、爬升轮组、限位轮组、回转环以及膜具等组成。其中回转环受力复杂,其作业稳定性对覆膜作业质量和安全性具有较大影响。为此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开展了回转环覆膜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作业过程中回转环结构参数对其结构强度和振幅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钢回转环等效应力48.32 MPa,振动幅值为7.2 mm,满足覆膜机安全稳定的要求。回转环振动是影响作业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密度和厚度越小回转环振动越大,不利于覆膜机的安全稳定作业。为此在进行覆膜机回转环轻质化设计中需合理设计回转环厚度和材料,防止回转环作业振幅过大,导致作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墩柱 覆膜机 回转环 振动 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动力学仿真在双动自能式断路器开发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超 《电工电气》 2024年第3期65-69,共5页
双动自能式灭弧室凭借操作功低、可靠性高的优势,在252 kV的SF6高压断路器产品中有着成熟的应用。结合252 kV双动自能式断路器的开发项目,提出了动力学仿真在其产品开发中的实际应用。估算了分合闸操作功,用于机构的选型;利用刚体及刚... 双动自能式灭弧室凭借操作功低、可靠性高的优势,在252 kV的SF6高压断路器产品中有着成熟的应用。结合252 kV双动自能式断路器的开发项目,提出了动力学仿真在其产品开发中的实际应用。估算了分合闸操作功,用于机构的选型;利用刚体及刚柔耦合的多体动力学仿真得到关键零部件的受力结果,介绍了在理论和经验的指导下,动力学仿真在解决实际故障中的应用,并通过具体参数的对比,指出了新型的双动自能式断路器的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动自能式 252 kV断路器 动力学仿真 灭弧室
下载PDF
考虑因子突变的客滚船海峡航行安全韧性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胡甚平 刘伟华 +1 位作者 韩冰 吴中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08-3418,共11页
为有效评价影响因子扰动下客滚船海峡航行的安全韧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突变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的安全韧性评估模型。首先,通过分析客滚船海峡航行安全与应急特征,构建鲁棒性、可恢复性、冗余性、多样性和适应性等航行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为有效评价影响因子扰动下客滚船海峡航行的安全韧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突变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的安全韧性评估模型。首先,通过分析客滚船海峡航行安全与应急特征,构建鲁棒性、可恢复性、冗余性、多样性和适应性等航行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客滚船海峡航行安全事故致因的因果循环关系;然后,引入突变动力学理论,建立客滚船航行安全韧性分析模型,分析客滚船海峡航行安全韧性特征,揭示各因子及不同特性对安全韧性的影响;最后,结合琼州海峡航行的场景数据开展安全韧性动力学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就客滚船航行而言,鲁棒性、可恢复性和冗余性的增加对韧性提升效果较为显著;环境条件中大风扰动下韧性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客滚船 韧性 突变理论 系统动力学 动力学仿真 海峡航行
原文传递
棉纺精梳机分离罗拉连杆驱动机构动力学仿真及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冯清国 巫鳌飞 +1 位作者 任家智 陈宇恒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7-204,共8页
为提高棉纺精梳机的使用寿命及生产运行可靠性,避免精梳机在长期高速运转条件下各零件的疲劳、磨损、断裂等造成的生产事故问题。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分离罗拉驱动机构三维模型并导入Adams软件分别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得出了不... 为提高棉纺精梳机的使用寿命及生产运行可靠性,避免精梳机在长期高速运转条件下各零件的疲劳、磨损、断裂等造成的生产事故问题。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分离罗拉驱动机构三维模型并导入Adams软件分别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得出了不同速度条件下分离罗拉驱动机构各零件铰接点在一个运动周期内的受力分布曲线;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各零件赋予材料属性并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各零件在一个运动周期内不同速度下的最大应力。结果表明:当精梳机速度为500钳次/min及以下时,一个运动周期内的分离罗拉驱动机构各零件的最大应力均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400 MPa),材料强度满足生产条件;当精梳机速度依次提高到600和700钳次/min后,定时调节盘的最大应力(415.98 MPa)较500钳次/min时分别增大40.55%和79.1%,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400 MPa),该零件有疲劳、磨损、断裂的风险,易故障停车并造成生产事故。在JSFA588型精梳机上按照零件设计要求进行了制造、装配及生产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纺 精梳机 分离罗拉连杆驱动机构 铰接点受力 零件强度 动力学仿真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斜齿轮疲劳点蚀故障动力学仿真与诊断研究
10
作者 刘睿 陈勇 +3 位作者 李光鑫 武一民 王文青 赵玉婷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0-1057,共8页
齿面点蚀是斜齿轮的主要故障之一。不同齿面及不同程度的点蚀故障诊断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提出一种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斜齿轮齿面点蚀程度和数量进行故障识别。建立了单齿面点蚀和多齿面点蚀等不同点蚀故障类型的斜齿轮动... 齿面点蚀是斜齿轮的主要故障之一。不同齿面及不同程度的点蚀故障诊断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提出一种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斜齿轮齿面点蚀程度和数量进行故障识别。建立了单齿面点蚀和多齿面点蚀等不同点蚀故障类型的斜齿轮动力学模型,对动态响应信号进行包络谱分析,得到了不同点蚀故障类型时域和频域的特征响应规律。对齿轮接触疲劳实验振动信号进行特性分析,验证了斜齿轮点蚀故障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齿轮点蚀故障动力学模型可以对单齿面不同点蚀程度和多齿面点蚀进行诊断识别,为传动齿轮故障诊断与健康预测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 齿面点蚀 动力学仿真 故障诊断
下载PDF
滚-跳多运动模式球形机器人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11
作者 于源 吴怀松 +1 位作者 焦志伟 李秉洋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6,共8页
复杂的探索环境对探测机器人的通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球形机器人是探测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球形机器人内部构件质量分布的调节,设计了一种基于单摆驱动式的滚-跳多运动模式球形机器人,其具有滚动、转... 复杂的探索环境对探测机器人的通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球形机器人是探测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球形机器人内部构件质量分布的调节,设计了一种基于单摆驱动式的滚-跳多运动模式球形机器人,其具有滚动、转向、爬坡与跳跃4种基本运动能力;随后,又根据球形机器人的设计方案建立了球形机器人4种基本运动动力学方程。利用Automatic Dynamics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ADAMS)软件构建该球形机器人虚拟样机并对其进行了滚动、转向、爬坡与跳跃的动力学仿真,最后以此为依据计算滚动、转向、爬坡与跳跃运动性能的仿真值,并制作实验室样机验证了动力学仿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机器人 多运动模式 动力学仿真 Automatic Dynamics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ADAMS)
下载PDF
民用飞机顺气流襟翼机构故障工况动力学仿真研究
12
作者 冯蕴雯 何智宇 +2 位作者 唐家强 薛小锋 汪艳秋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3年第4期85-93,共9页
民用飞机顺气流襟翼一般由空间复杂多铰机构驱动,按照适航条款CCAR25.671的要求需开展典型故障下的机构特性研究。构建机构运动数字样机,采用RBE2单元将刚性多铰机构铰链点关联至柔性襟翼本体,建立襟翼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在巡航、... 民用飞机顺气流襟翼一般由空间复杂多铰机构驱动,按照适航条款CCAR25.671的要求需开展典型故障下的机构特性研究。构建机构运动数字样机,采用RBE2单元将刚性多铰机构铰链点关联至柔性襟翼本体,建立襟翼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在巡航、起飞、着陆三种气动载荷工况下,采用调节铰链摩擦系数和设置单侧驱动失效的方法分别模拟铰链卡滞和操纵系统单侧失效两种典型故障,并分析驱动力矩和铰链点载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铰链卡死时,内侧驱动连杆耳片发生拉伸破坏;内侧驱动失效时,外侧摇臂铰链点径向载荷提升明显,在实际中应重点关注该类襟翼外侧摇臂中关节轴承的径向和轴向承载能力,避免外侧机构出现单独操纵的情况,同时需要对整个驱动系统增加扭矩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升装置 刚柔耦合 动力学仿真 故障模拟
下载PDF
基于RecurDyn的双作用减振器多体动力学仿真
13
作者 朱建宁 赵孟霞 +3 位作者 卢碧红 徐超 刘振明 华成婷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4-60,共7页
以铁路货车转向架双作用减振器为对象,在RecurDyn软件中建立了准轨煤炭漏斗车的一节车厢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分别对其空车、重车状态下静平衡特性和基于轨道激励的整节车厢振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初始状态弹簧压缩量和轮-轨接触力最大... 以铁路货车转向架双作用减振器为对象,在RecurDyn软件中建立了准轨煤炭漏斗车的一节车厢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分别对其空车、重车状态下静平衡特性和基于轨道激励的整节车厢振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初始状态弹簧压缩量和轮-轨接触力最大偏差均小于5%,符合仿真试验模型可靠性要求。对轨道激励的车厢振动即点头和浮沉激扰工况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空车状态下,仅由常摩擦减振弹簧提供减振力;在重车状态下,常摩擦和变摩擦减振弹簧一起提供减振力,空车、重车状态下相对摩擦系数均处于理想范围内,车辆垂向动力学性能更好。双作用减振器对缓和振动冲击影响显著,为转向架摩擦减振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与性能评估提供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件转向架 斜楔 双作用减振器 动力学仿真 RECURDYN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仿真的半挂车支承装置设计
14
作者 温后珍 吕岩 +1 位作者 孟碧霞 段旭东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39-45,共7页
针对重型设备装卸时易对半挂车产生冲击力,造成运输车辆损伤的情况,对半挂车设计进行优化。首先,设计半挂车支承装置,通过模型简化分析构建运动方程;其次,分别建立半挂车运输的实体模型与运动仿真模型,进行运动仿真分析;最后,对比安装... 针对重型设备装卸时易对半挂车产生冲击力,造成运输车辆损伤的情况,对半挂车设计进行优化。首先,设计半挂车支承装置,通过模型简化分析构建运动方程;其次,分别建立半挂车运输的实体模型与运动仿真模型,进行运动仿真分析;最后,对比安装支承装置前后,重型设备上下运输时的运动仿真情况,对支承装置进行优化设计,制作样机,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在运输车进行重型设备装载运输时,给车辆提供额外支撑,能有效防止重物过重而导致的车辆倾翻现象,提高了半挂车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挂车 动力学仿真 支承装置 优化设计
下载PDF
转子系统动力学仿真平台设计与实验验证
15
作者 罗忠 吴东泽 +1 位作者 李雷 葛长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5-381,共7页
转子系统动力学仿真中模型建立、支承设置、网格划分、约束设置等操作导致计算分析效率低,且操作繁琐易导致设置遗漏或误触.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转子系统动力学仿真平台,实现了转子系统参数化建模与自动化仿真,提升了转子系统的仿真效率... 转子系统动力学仿真中模型建立、支承设置、网格划分、约束设置等操作导致计算分析效率低,且操作繁琐易导致设置遗漏或误触.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转子系统动力学仿真平台,实现了转子系统参数化建模与自动化仿真,提升了转子系统的仿真效率.首先,采用ACT(application customization toolkit),Python和XML联合设计的方法,对参数化建模模块和动力学仿真模块进行界面、功能、数据传递的设计.然后,在仿真实例中详细展示了此平台的工作流程、具体功能和仿真结果.最后,通过现有转子实验台对仿真平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和实验的误差较小,证明了仿真平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系统 动力学仿真平台 参数化建模 自动化仿真 ACT
下载PDF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动力学仿真分析
16
作者 韩鹏 《机械管理开发》 2023年第11期12-14,共3页
以双液压缸驱动的6副剪叉机构组成的升降工作平台为研究对象,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Simcenter Motion,建立剪叉式升降平台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液压缸和剪叉机构铰接点在整个工作循环中的受力变化,为升降平台组件的设计选型、安全使用和... 以双液压缸驱动的6副剪叉机构组成的升降工作平台为研究对象,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Simcenter Motion,建立剪叉式升降平台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液压缸和剪叉机构铰接点在整个工作循环中的受力变化,为升降平台组件的设计选型、安全使用和受力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叉式升降平台 动力学仿真 受力分析
下载PDF
XLPE电缆绝缘老化临界时间现象及其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卫 李华春 +3 位作者 及洪泉 周士贻 高建 李建英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8-184,259,共8页
为深入探究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XLPE)电缆绝缘的老化特性,评判XLPE电缆绝缘的老化程度,文中对110 kV XLPE电缆绝缘在135℃进行加速老化实验,采用拉伸试验表征XLPE断裂伸长率的变化规律,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X... 为深入探究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XLPE)电缆绝缘的老化特性,评判XLPE电缆绝缘的老化程度,文中对110 kV XLPE电缆绝缘在135℃进行加速老化实验,采用拉伸试验表征XLPE断裂伸长率的变化规律,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XLPE中羰基浓度与抗氧剂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XLPE电缆绝缘老化存在临界时间现象,即随着老化时间的增长,XLPE断裂伸长率由缓慢下降转变为快速下降,羰基浓度由缓慢增大转变为快速增大,临界时间均为2 016 h;而抗氧剂含量则随老化时间逐渐下降,不存在拐点。基于链式自由基理论,建立考虑抗氧剂反应过程的XLPE热老化动力学模型,进一步仿真计算XLPE电缆绝缘热老化过程中抗氧剂含量和羰基浓度的变化过程,仿真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吻合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抗氧剂含量可用于表征XLPE电缆绝缘的老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XLPE) 热老化 伸长率 临界时间 抗氧剂 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基于MATLAB和Adams的中小组立弧线焊缝机器人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1
18
作者 鲍雨波 赵文 朱梦如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85-1591,共7页
为分析和提高焊接机器人在中小组立弧线焊缝作业中的动力学性能,基于MATLAB和Adams开展机器人动力学的联合仿真。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小组立弧线焊缝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其次,依据牛顿-欧拉方程建立了焊接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并通过Adams验... 为分析和提高焊接机器人在中小组立弧线焊缝作业中的动力学性能,基于MATLAB和Adams开展机器人动力学的联合仿真。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小组立弧线焊缝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其次,依据牛顿-欧拉方程建立了焊接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并通过Adams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在Adams中建立了中小组立弧线焊缝焊接机器人的仿真虚拟样机模型,并通过该软件的Controls接口将仿真模型和MATLAB中的控制系统模型联合起来;最后,针对典型的中小组立弧线焊缝,开展机器人动力学的联合仿真,分析机器人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为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和动力学性能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机器人 中小组立 弧线焊缝 联合动力学仿真
原文传递
基于动力学仿真的某弹药输送车补弹时序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单春来 侯立国 +2 位作者 高华 李广宁 古斌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3,共8页
以某大口径火炮弹药输送车的供补弹系统研制为背景,从结构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对向输送车补弹过程中抓弹机的工作时序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及优化。在优化中,以各时序的时长为设计参数,并将抓弹机的补弹过程分为负载时序和空载时序,结合... 以某大口径火炮弹药输送车的供补弹系统研制为背景,从结构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对向输送车补弹过程中抓弹机的工作时序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及优化。在优化中,以各时序的时长为设计参数,并将抓弹机的补弹过程分为负载时序和空载时序,结合对其工作过程的分析,将工作循环的总用时、负载时序中的关键部件受力及响应作为优化目标,以各时序所需驱动力不超过原设计方案为约束,求解得到优化后的补弹时序过程。优化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原设计方案的结构的前提下,优化后的时序方案的总用时从7.4 s缩短到7.2 s,弹丸晃动减少了66.0%,抓弹手不同位置的受力降低了11.2%~16.1%,新的时序方案能够在缩短总时长的同时使补弹过程更加平稳。该优化方法同样适用于抓弹机供弹、补药机补药供药以及主炮内供输弹机构等各类相似机构的工作过程的时序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药输送车 动力学仿真 供补弹 时序图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云风 周晓宏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64-72,94,共10页
基于核心企业主导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视角,利用系统动力学构建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仿真模型,对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展开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包含价值创新过程... 基于核心企业主导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视角,利用系统动力学构建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仿真模型,对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展开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包含价值创新过程、价值创造协同过程、价值创造共享过程、核心企业反馈控制过程、外部环境价值输入过程等;价值创造协同过程是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实现价值流量增长的关键过程;企业营销投入与数字创意中间品的变化对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影响显著。研究深化了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领域的相关研究,为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展开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意产业 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机制 系统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