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镉在固-液界面的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国红 徐应明 李军幸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1-324,共4页
镉离子从溶液到功能化介孔分子筛(MP-MCM-41)表面的迁移传输吸附是一连续物理和化学过程。扫描电镜分析证实分子筛颗粒内部具有高度多孔性且具有片状“微粒”结构,为此本研究从理论上对镉离子在固液两相间的迁移吸附进行了模型描述和探... 镉离子从溶液到功能化介孔分子筛(MP-MCM-41)表面的迁移传输吸附是一连续物理和化学过程。扫描电镜分析证实分子筛颗粒内部具有高度多孔性且具有片状“微粒”结构,为此本研究从理论上对镉离子在固液两相间的迁移吸附进行了模型描述和探讨,提出了一种高活性介孔固体的液固反应模型:颗粒-微粒模型(P-G模型),并给予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镉离子通过迁移传输吸附机制从液相到分子筛表面的迁移吸附符合P-G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固—液界面 吸附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农药在土壤中吸附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蒋以超 马宝仁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9年第A05期43-46,共4页
本文讨论农药在土壤中吸附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推导和确证,由土壤-农药吸附体系提出总包吸附反应的模型,并由该模型建立因吸附作用引起的土壤溶液中农药浓度衰减的动力学方程。应用该方程对功夫在褐土中吸附的动力学实验数据拟合,... 本文讨论农药在土壤中吸附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推导和确证,由土壤-农药吸附体系提出总包吸附反应的模型,并由该模型建立因吸附作用引起的土壤溶液中农药浓度衰减的动力学方程。应用该方程对功夫在褐土中吸附的动力学实验数据拟合,确证模型的理论假设与实验结果较好地吻合,并由拟合参数求算具有确切物理涵义的基本动力学参数,为总包吸附过程的反应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土壤 吸附动力学模型 农药残留
下载PDF
污泥吸附动力学与平衡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少茹 韦林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6-58,65,共4页
采用好氧和厌氧污泥进行污泥的生物吸附实验,研究好氧与厌氧污泥吸附动力学和吸附平衡模型。研究表明:好氧和厌氧污泥的吸附过程中,颗粒内扩散是污泥吸附的主要限速阶段,但它不是唯一的限速因素。好氧和厌氧污泥的假二级反应模型比一级... 采用好氧和厌氧污泥进行污泥的生物吸附实验,研究好氧与厌氧污泥吸附动力学和吸附平衡模型。研究表明:好氧和厌氧污泥的吸附过程中,颗粒内扩散是污泥吸附的主要限速阶段,但它不是唯一的限速因素。好氧和厌氧污泥的假二级反应模型比一级、二级反应模型更能描述污泥的吸附过程。Langmuir和Freundlich的吸附平衡方程都适合描述厌氧和好氧污泥的吸附平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吸附动力学模型 吸附平衡 吸附等温线 好氧污泥 厌氧污泥
下载PDF
稻壳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赢 车友新 +3 位作者 靳璇 李由然 倪才华 石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05-1710,共6页
以粮食副产物——稻壳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成了微介孔共存的孔隙发达的稻壳基活性炭,此稻壳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可以达到464.8 mg·g-1。通过大量亚甲基蓝吸附实验结果拟合,发现其吸附平衡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 以粮食副产物——稻壳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成了微介孔共存的孔隙发达的稻壳基活性炭,此稻壳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可以达到464.8 mg·g-1。通过大量亚甲基蓝吸附实验结果拟合,发现其吸附平衡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动力学模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通过吸附平衡模型与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为此活性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预测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基活性炭 亚甲基蓝 吸附平衡模型 吸附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磁性硅铁载铜吸附Hg^(0)动力学机制及密度泛函研究
5
作者 周发山 刁永发 杨炳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60-4165,共6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将纳米单质铜(Cu^(0))、硅铁(FeSi)、四氧化三铁硅涂层(Fe_(3)O_(4)@SiO_(2))混合煅烧并制备出新型磁性硅铁载铜吸附剂MagFeSi-Cu^(0)。实验研究不同烟气温度下MagFeSi-Cu^(0)的汞吸附能力基础上,结合颗粒内扩散模型、准... 采用粉末冶金法将纳米单质铜(Cu^(0))、硅铁(FeSi)、四氧化三铁硅涂层(Fe_(3)O_(4)@SiO_(2))混合煅烧并制备出新型磁性硅铁载铜吸附剂MagFeSi-Cu^(0)。实验研究不同烟气温度下MagFeSi-Cu^(0)的汞吸附能力基础上,结合颗粒内扩散模型、准二阶动力学模型、Elovich模型及Bangham模型分析了MagFeSi-Cu^(0)吸附Hg^(0)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在此基础上,依据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下FeSi表面Cu^(0)原子与Hg^(0)原子的汞齐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Bangham模型的拟合值与MagFeSi-Cu^(0)汞吸附实验值拟合度最高,MagFeSi-Cu^(0)表面痕量Hg^(0)吸附由汞的外扩散和表面铜汞齐吸附共同控制;通过密度泛函计算,发现Cu^(0)颗粒表面Cu-Hg齐吸附能为-0.534 eV,当烟气温度从80℃上升至200℃时,Hg^(0)原子与单质Cu原子的吸附自由能从-22.47 kJ/mol下降至-13.96 kJ/mol,这些结果为深入了解Hg^(0)在Cu(111)表面的反应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质铜 痕量Hg^(0) 铜汞齐 密度泛函 吸附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铈对微囊藻的生长效应及被富集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林俊 李韬 +4 位作者 沈宏 周培疆 宋立荣 沈银武 刘永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8,19,共3页
研究了稀土元素Ce4+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效应及其被铜绿微囊藻富集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当Ce4+的添加浓度小于0.2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Ce4+的添加浓度大于0.2mg/L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抑制。Ce4+在铜绿微囊藻中富... 研究了稀土元素Ce4+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效应及其被铜绿微囊藻富集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当Ce4+的添加浓度小于0.2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Ce4+的添加浓度大于0.2mg/L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抑制。Ce4+在铜绿微囊藻中富集的动力学过程可用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Ce^4+ 铜绿微囊藻 富集 生长效应 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蔗渣纤维乳化沥青吸附机制
7
作者 禤炜安 彭佳慧 +3 位作者 张茂霖 杨宗昊 阳恩慧 邱延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9-1227,共9页
为了探索蔗渣纤维与沥青吸附机制的问题,通过BET(Brunauer-Emmet-Teller, BET)比表面积检测法、挂篮吸附实验以及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探测实验(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with 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 TLC-FID),研究改性前后... 为了探索蔗渣纤维与沥青吸附机制的问题,通过BET(Brunauer-Emmet-Teller, BET)比表面积检测法、挂篮吸附实验以及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探测实验(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with 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 TLC-FID),研究改性前后蔗渣纤维的孔隙结构特性、改性蔗渣纤维对沥青组分的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改性蔗渣纤维掺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并结合吸附动力学模型进行理论验证分析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蔗渣纤维具有大孔与狭缝孔结构,改性后蔗渣纤维的表面积略有增加,总孔体积、微孔面积与体积增加幅度较大,分别达到241%、170%和276%;达到吸附平衡后,饱和分质量分数降低5.77%、芳香分质量分数增加20.75%、胶质质量分数降低29.37%,以及沥青质质量分数降低5.66%,说明改性蔗渣纤维最易吸附的沥青组分为胶质;随着改性蔗渣纤维掺量的增加,吸附率从15.25%增加至34.16%,而单位平衡吸附量从4.827减小至2.162;实验采用准一级、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其中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更好,模型预测单位平衡吸附量q_e(3.247)更接近实验测得的q_e(3.098);胶质的吸附过程是由外向内的,驱动力不足以及吸附点位的数量影响使得吸附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渣纤维 纤维改性 BET比表面积检测法 棒状薄层色谱 沥青四组分 吸附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SiO_(2)气凝胶的制备、改性及其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颜富荣 刘雅贤 +2 位作者 范龄元 张梅 郭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共12页
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吸附法因其高效经济、选择性好等优势备受关注。SiO_(2)气凝胶具有高比表面积(>500m^(2)/g)、高孔隙率(>80%)、可控的表面基团及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等特点,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重金属... 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吸附法因其高效经济、选择性好等优势备受关注。SiO_(2)气凝胶具有高比表面积(>500m^(2)/g)、高孔隙率(>80%)、可控的表面基团及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等特点,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本文首先简述了SiO_(2)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SiO_(2)气凝胶官能化方法及其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和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吸附机理和吸附动力学过程,指出了实现SiO_(2)气凝胶低成本短流程的可控制备、有效官能化及高效吸附多种重金属离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气凝胶 重金属离子 制备方法 官能化 吸附等温模型 吸附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氢氧化钾碱蚀法制备多孔MgAl氢氧化物及其二氧化碳吸附性能
9
作者 高婉 骞蒙 +1 位作者 冯艳艳 李彦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6-393,共8页
目的 类水滑石化合物用于CO_(2)吸附时存在分散性差和有效比表面积低的问题。方法 以硝酸镁和硝酸铝为金属盐前驱体,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合成具有层状结构的MgAl水滑石,之后利用铝物种的两性性质,通过氢氧化钾碱蚀处理MgAl水滑石... 目的 类水滑石化合物用于CO_(2)吸附时存在分散性差和有效比表面积低的问题。方法 以硝酸镁和硝酸铝为金属盐前驱体,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合成具有层状结构的MgAl水滑石,之后利用铝物种的两性性质,通过氢氧化钾碱蚀处理MgAl水滑石脱除部分铝物种以形成孔道,从而获得多孔MgAl氢氧化物并用于二氧化碳的吸附。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脱附、红外分析等研究碱蚀时间对所得MgAl氢氧化物结构形貌的影响。之后,采用热重分析仪测试样品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并且分别采用一阶动力学模型、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与未碱蚀样品比较,当碱蚀时间为12 h时,样品LDH-12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都有所增加,其中比表面积由8.8 m^(2)/g变为16.6 m^(2)/g,这有利于吸附活性位点的暴露;样品LDH-12对二氧化碳有着较优的吸附性能,其吸附容量为19.6 mg/g。结论 碱蚀处理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及吸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适宜的碱蚀时间有利于样品孔结构的进一步发育,使得更多的吸附活性位暴露,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其对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氢氧化物 二氧化碳吸附 碱蚀 比表面积 活性位 吸附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土壤氟吸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军耀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83-284,共2页
本文通过土壤氟吸附动力学试验,对河北省沧县轻壤质和中壤质潮土提出土壤氟吸附动力学模型S=Smaxeb/t,并从化学动力学角度讨论了土壤氟吸附行为。该模型可以为饱和带土中的氟迁移数值模拟提供重要参数。
关键词 土壤 吸附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硬模板法合成介孔材料及其铬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臻 刘洁 +1 位作者 肖惠宁 杨慧轸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8期105-109,共5页
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介绍了新型介孔材料的制备、改性等有关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介绍了以SBA-15为模板制备介孔材料的过程。使用一定浓度的重铬酸钾模拟工厂中排放的含铬废水,利用介孔分子筛进行吸附并拟合相应的等温吸附模型和动力学... 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介绍了新型介孔材料的制备、改性等有关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介绍了以SBA-15为模板制备介孔材料的过程。使用一定浓度的重铬酸钾模拟工厂中排放的含铬废水,利用介孔分子筛进行吸附并拟合相应的等温吸附模型和动力学吸附模型。通过实验结果分析知道吸附剂对于重铬酸钾的吸附过程符合Frendrich等温吸附过程,吸附动力学分析得知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模板 等温吸附模型 动力学吸附模型
下载PDF
不同烟气水蒸气体积分数时ZL50活性炭吸附SO2的动力学 被引量:9
12
作者 高继贤 王铁峰 +1 位作者 王光润 王金福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4-437,共4页
为描述不同烟气水蒸气体积分数时ZL50活性炭吸附SO2的烟气脱硫动态吸附过程,采用表观吸附动力学模型,对SO2的动态吸附过程加以描述、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条件范围内,模拟效果从优到次为:Bangham模型、Elovich模型、准... 为描述不同烟气水蒸气体积分数时ZL50活性炭吸附SO2的烟气脱硫动态吸附过程,采用表观吸附动力学模型,对SO2的动态吸附过程加以描述、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条件范围内,模拟效果从优到次为:Bangham模型、Elovich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粒内扩散模型。颗粒外气膜扩散不是速控步骤,颗粒孔扩散不是吸附的唯一速控步骤;水蒸气体积分数为0时,粒内微孔扩散近似为速控步骤;而水蒸气体积分数为0.04~0.20时,吸附速率为表面反应或表面反应与微孔扩散联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水蒸气 表观吸附动力学模型 活性炭
原文传递
预处理后的活性污泥对锌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曾景海 杨建州 +4 位作者 齐鸿雁 呼庆 张帆远航 张洪勋 庄国强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5-140,共6页
剩余活性污泥处理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从活性污泥资源化的角度出发,将活性污泥加工成为锌离子的生物吸附剂,比较了8种方法预处理后的活性污泥对锌的吸附效果,分析了这8种方法对污泥吸附能力的影响机理。对经过NaOH和H2O2处理的污泥的吸附... 剩余活性污泥处理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从活性污泥资源化的角度出发,将活性污泥加工成为锌离子的生物吸附剂,比较了8种方法预处理后的活性污泥对锌的吸附效果,分析了这8种方法对污泥吸附能力的影响机理。对经过NaOH和H2O2处理的污泥的吸附特性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Pseudo-second Order吸附动力学模型及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低pH不利于吸附,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强吸附效果,增加污泥吸附剂浓度可以增加金属离子去除率,但是单位质量吸附剂吸附金属离子的量减小。用红外光谱对比的手段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污泥颗粒表面一些含氮氧的基团对Zn2+的络合作用是主要的吸附机理。该研究在污泥资源化和废水中锌离子的去除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吸附 吸附动力学模型 吸附等温线pH 温度 吸附剂浓度 吸附机理
下载PDF
酸改性活性炭对EDTA废水的吸附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剑 凤依 +2 位作者 谭雄文 鄢瑛 张会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81-86,共6页
采用盐酸和硝酸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获得酸改性活性炭,并将其用于处理EDTA废水。考察改性条件(如酸的种类、改性时间和酸的浓度)、振荡速度和酸改性活性炭投加量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采用吸附等温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 采用盐酸和硝酸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获得酸改性活性炭,并将其用于处理EDTA废水。考察改性条件(如酸的种类、改性时间和酸的浓度)、振荡速度和酸改性活性炭投加量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采用吸附等温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0mol/L盐酸改性12h所获得的改性活性炭吸附效果最好。在EDTA初始浓度为300mg/L、溶液体积为50mL、温度为20℃、振荡速度为200r/min,改性活性炭投加量为0.2g时,48h后吸附量为47.1 mg/g,吸附率为62.8%;而当改性活性炭投加量增加到2.0g时,吸附率达到93.8%。改性活性炭对EDTA的吸附很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0.9963),其吸附动力学行为可用Bangham动力学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改性活性炭 吸附 EDTA 吸附等温模型 吸附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酸预处理活性炭对废水染料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朱国婷 邢献军 +1 位作者 汪家权 张贤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60-165,共6页
在不同的酒石酸处理方式下,以锯末为原料,采用水热-热解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生物质活性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X射线衍射仪(XRD)、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对样品进行表征,该活性炭孔隙发达,... 在不同的酒石酸处理方式下,以锯末为原料,采用水热-热解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生物质活性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X射线衍射仪(XRD)、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对样品进行表征,该活性炭孔隙发达,其比表面积最高可达1 614.32 m2/g。亚甲基蓝(MB)吸附实验表明,在进行热解活化之前,不同的酒石酸处理方式影响活性炭对MB的吸附性能:同没有酒石酸处理的产物和酒石酸低温常压预处理产物相比,酒石酸高温高压水热处理的产物对MB吸附性能更佳,其吸附容量最高可达312.5 mg/g;延长吸附时间,MB吸附容量逐渐增大。锯末基活性炭对MB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动力学模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亚甲基蓝 比表面积 吸附等温线 吸附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SO_2体积分数对ZL50活性炭吸附脱硫行为的影响和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高继贤 王铁峰 王金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2-1159,共8页
通过动态吸附烟气脱硫实验,考察了烟气中不同SO2体积分数对ZL50脱硫脱硝活性炭脱硫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随着烟气中SO2体积分数增大,脱硫率和ZL50脱硫脱硝活性炭的活性度下降;SO2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增大.模拟结果表明,Bangham... 通过动态吸附烟气脱硫实验,考察了烟气中不同SO2体积分数对ZL50脱硫脱硝活性炭脱硫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随着烟气中SO2体积分数增大,脱硫率和ZL50脱硫脱硝活性炭的活性度下降;SO2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增大.模拟结果表明,Bangham模型模拟效果最优,SO2的催化氧化反应对化学吸附有重要影响;Lagergren准一级吸附速率常数随SO2进口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表明SO2的催化氧化反应在吸附前期可能为速控步骤.推导和定义了Lagergren模型和Bangham模型的初始吸附速率;推导了文献上的Ho模型和Elovich模型的初始速率式。定义的Bangham初始吸附速率与初始吸附速率实验值吻合最好;建立的Bangham吸附反应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SO2动态吸附速率.结果表明,SO2的初始反应速率分级数为1或接近1,而O2和水蒸气的初始速率分级数分别为0.15~0.20和0.45~0.50之间的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SO2体积分数 初始吸附速率 Bangham吸附反应动力学模型 ZL50活性炭
原文传递
纳米腐植酸基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其对Ni^(2+)和Cd^(2+)的吸附 被引量:3
17
作者 程亮 徐丽 +3 位作者 侯翠红 雒廷亮 张保林 刘国际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0-644,共5页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丙烯酰胺及改性蒙脱土为原料,纳米腐植酸为基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二硫酸钾为引发剂,制备了丙烯酸-蒙脱土-丙烯酰胺/纳米腐植酸复合树脂(简称复合树脂)。考察了溶液pH、吸附时间、吸附温度...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丙烯酰胺及改性蒙脱土为原料,纳米腐植酸为基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二硫酸钾为引发剂,制备了丙烯酸-蒙脱土-丙烯酰胺/纳米腐植酸复合树脂(简称复合树脂)。考察了溶液pH、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初始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复合树脂分别吸附Ni^(2+)和Cd^(2+)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35℃、吸附时间90 min、溶液pH为7、初始Ni^(2+)和Cd^(2+)的浓度分别为0.02 mol/L、复合树脂加入量16.7 g/L的条件下,Ni^(2+)和Cd^(2+)的吸附量分别为383.02 mg/g和359.27 mg/g;复合树脂吸附Ni^(2+)和Cd^(2+)的吸附等温线均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复合树脂重复使用6次,其对Ni^(2+)和Cd^(2+)的吸附量分别降低了17.1%和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腐植酸 复合树脂 水溶液聚合法 静态吸附 吸附等温线 吸附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高炉渣对La3+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居殿春 周夏芝 +3 位作者 张李睿 周磊 陈春钰 杨志彬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4-47,87,共5页
高炉渣是高炉炼铁过程产生的主要废渣,随着中国钢铁行业的蓬勃发展,高炉渣的排放量日益增加。高炉渣的堆积不仅增加环境负担,还是一种资源浪费。为提高高炉渣的附加值,以高炉渣为吸附剂,研究了高炉渣对La^3+的吸附性能。用扫描电镜、X... 高炉渣是高炉炼铁过程产生的主要废渣,随着中国钢铁行业的蓬勃发展,高炉渣的排放量日益增加。高炉渣的堆积不仅增加环境负担,还是一种资源浪费。为提高高炉渣的附加值,以高炉渣为吸附剂,研究了高炉渣对La^3+的吸附性能。用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衍射、氮气吸附脱附仪对高炉渣的理化性质做了表征。为进一步研究高炉渣的吸附行为及机理,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探讨了La^3+在高炉渣上的吸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高炉渣颗粒分明,有微裂纹结构,是非晶态的玻璃体结构;在吸附行为实验中,实验数据分别满足准一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LA^3+ 等温吸附模型 动力学吸附模型
下载PDF
改性高炉渣对Ce^3+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夏芝 居殿春 +3 位作者 田爽 张李睿 杨志彬 周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4-218,共5页
以高炉渣为吸附剂,用盐酸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高炉渣对Ce^3+离子的吸附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对改性高炉渣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探讨了改性高炉渣对Ce^3+离子的吸附作用机理。结... 以高炉渣为吸附剂,用盐酸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高炉渣对Ce^3+离子的吸附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对改性高炉渣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探讨了改性高炉渣对Ce^3+离子的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Ce^3+离子初始质量浓度100mg/L、环境温度25℃、改性高炉渣投加量0.3g、吸附时间2h、pH=7的条件下,改性高炉渣对Ce^3+离子的饱和吸附量达到11.95mg/g。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改性高炉渣对Ce^3+离子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盐酸 Ce3+离子 等温吸附模型 动力学吸附模型
原文传递
铀尾矿基多孔陶粒对对苯二酚的吸附能力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照洋 谷一鸣 +4 位作者 何宇 丁洲乐 师梓宸 李梦雨 高如琴 《轻工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3-19,共7页
以无害处理的铀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环境功能材料——铀尾矿基多孔陶粒,并考察其对对苯二酚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当p H=7时,铀尾矿基多孔陶粒对对苯二酚的吸附效果最好,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1.2%和4.56 mg/g;铀尾矿基多孔陶... 以无害处理的铀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环境功能材料——铀尾矿基多孔陶粒,并考察其对对苯二酚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当p H=7时,铀尾矿基多孔陶粒对对苯二酚的吸附效果最好,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1.2%和4.56 mg/g;铀尾矿基多孔陶粒对对苯二酚的吸附过程中液膜扩散占据主导,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更为准确;Langmuir方程和Koble-Corrigan方程对吸附等温线的数据拟合度较高,铀尾矿基多孔陶粒吸附特性符合单层分子层定点位吸附,且属于非均匀的复合吸附体系;液膜扩散模型对铀尾矿基多孔陶粒吸附对苯二酚过程有较高的拟合度,其相关系数R2=0.847 8,速率常数k=0.041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基多孔陶粒 对苯二酚 吸附动力学模型 吸附力学模型 动边界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