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覆盖层上干式尾矿坝动力响应及敏感性分析
1
作者 龙灿灿 沈振中 +1 位作者 宋博旭 张宏伟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为验证覆盖层上干式尾矿坝加高扩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建立了最终堆积标高尾矿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分析了在加高扩容设计方案下尾矿坝的位移、应力、加速度,永久变形和坝坡稳定,并开展了动力特性参数和地震峰值加速... 为验证覆盖层上干式尾矿坝加高扩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建立了最终堆积标高尾矿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分析了在加高扩容设计方案下尾矿坝的位移、应力、加速度,永久变形和坝坡稳定,并开展了动力特性参数和地震峰值加速度等因素对覆盖层上尾矿坝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高扩容设计方案下,尾矿坝动力能够满足相应抗震设防要求;动剪切模量系数与动位移响应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加速度响应存在正相关关系,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动位移及加速度响应均为正相关关系。研究成果可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层 干式尾矿坝 动力响应 敏感性分析 动力时程法
下载PDF
动力时程分析法在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
2
作者 冯玮 《建材与装饰》 2020年第15期43-43,47,共2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利用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抵抗外部荷载的结构体系,是我国高层建筑最常用的结构形式。现有设计规范以反应谱法进行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未能反映地震持时对结构的影响,也无法提供结构构件在弹塑性阶段的内力和变...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利用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抵抗外部荷载的结构体系,是我国高层建筑最常用的结构形式。现有设计规范以反应谱法进行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未能反映地震持时对结构的影响,也无法提供结构构件在弹塑性阶段的内力和变形。动力时程分析法考虑了地震动峰值、频谱特性、持续时间三要素,可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本文以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介绍动力时程法在高层结构地震动力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高层建筑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动力时程法 抗震分析
下载PDF
白乃水库大坝坝坡时程法稳定分析计算及抗震措施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寸银川 杨成华 +1 位作者 王芳 李宏恩 《水利技术监督》 2021年第10期172-177,共6页
白乃水库大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风化料坝,坝高79.2m,建筑物级别为2级,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按规范要求需进行大坝动力分析计算,通过坝料试验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坝体动力安全系数小于1的累计时长略长。在坝体动力响应较大部位... 白乃水库大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风化料坝,坝高79.2m,建筑物级别为2级,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按规范要求需进行大坝动力分析计算,通过坝料试验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坝体动力安全系数小于1的累计时长略长。在坝体动力响应较大部位坝内设置土工格栅和坝体表面设置钢筋混凝土网格抗震措施。计算结果安全系数提高了约15%,采用抗震加固措施坝体抗震能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心墙风化料坝 动力时程法计算 抗震措施设计
下载PDF
高震区某细粒尾矿坝动力时程抗震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静 张默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1期43-47,共5页
为防止尾矿坝发生液化现象而危及整个尾矿坝的稳定性,以西南高地震区某细粒尾矿坝为例,从细粒尾砂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以及相关试验参数为基础、按照近似场地人工拟合地震波为动力输入荷载、以等效循环剪应力与抗液化剪力比较作为液化... 为防止尾矿坝发生液化现象而危及整个尾矿坝的稳定性,以西南高地震区某细粒尾矿坝为例,从细粒尾砂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以及相关试验参数为基础、按照近似场地人工拟合地震波为动力输入荷载、以等效循环剪应力与抗液化剪力比较作为液化判别的依据、借助时程应力有限元法为手段,详细分析了高震区细粒尾矿库的液化区域以及时程动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液化区域主要集中在库尾水位以下,并随着孔隙水压力的积累,液化区域逐渐向深部和堆积子坝方向发展;时程动稳定性系数与拟静力法相比,稳定性系数偏小,其中仅一条地震波作用与拟静力法计算的稳定性系数基本相当,从而亦说明动力时程法在分析高震区尾矿坝动稳定性时,较符合实际地震动力作用过程,并优于传统的拟静力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尾矿 高震区 动力时程法 液化区域 动力稳定性
下载PDF
滑坡涌浪作用下弧形闸门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5
作者 王鲁 李斌 +3 位作者 易魁 胡小光 生永贞 赵兰浩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54,共4页
库岸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滑坡体入库后诱发的涌浪可能会严重威胁库区内闸门结构稳定性。针对弧形钢闸门在滑坡涌浪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以某深孔弧形工作闸门为例,通过自编有限元程序模拟滑坡涌浪过程,将计算出的涌浪动水压力转... 库岸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滑坡体入库后诱发的涌浪可能会严重威胁库区内闸门结构稳定性。针对弧形钢闸门在滑坡涌浪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以某深孔弧形工作闸门为例,通过自编有限元程序模拟滑坡涌浪过程,将计算出的涌浪动水压力转化为闸门的节点荷载,基于动力时程法得到闸门动力响应,并结合闸门静力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滑坡涌浪作用下,主梁后翼缘和竖梁后翼缘的应力响应最大,闸门各个构件中支臂的位移响应最大;相比于正常蓄水位时的滑坡涌浪,死水位时的滑坡涌浪对闸门结构应力和位移响应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涌浪 弧形闸门 动力响应 动水压力 动力时程法
原文传递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改进等效反应加速度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禹海涛 张正伟 李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01-2410,共10页
对地下结构横向抗震分析中的等效反应加速度法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算例,以动力时程法为基准,全面评价了等效反应加速度法的适用性;进而深入分析其误差来源,并做针对性改进优化,通过引入动力响应调整系数β,提出了一种改进等效反应加速度... 对地下结构横向抗震分析中的等效反应加速度法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算例,以动力时程法为基准,全面评价了等效反应加速度法的适用性;进而深入分析其误差来源,并做针对性改进优化,通过引入动力响应调整系数β,提出了一种改进等效反应加速度法;结合算例分析,评价了改进等效反应加速度法对不同工况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等效反应加速度法计算所得结构内力及变形均偏小;且计算精度随地层剪切波速的增大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几乎不受结构埋深的影响;同时,明确了等效反应加速度法的误差源自于其忽略了地下结构对其周围土体动力响应的干扰作用,改进优化后提出了改进等效反应加速度法;相比现有等效反应加速度法,改进等效反应加速度法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及更优的计算精度,可为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和分析提供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抗震设计 动力时程法 等效反应加速度 改进等效反应加速度
原文传递
高耸进水塔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研究
7
作者 王金山 张哲 +1 位作者 丁超元 张泽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50-357,共8页
以西藏某工程为例,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 NX,应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研究进水塔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并对比分析了各方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进水塔应力水平相差较大,但... 以西藏某工程为例,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 NX,应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研究进水塔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并对比分析了各方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进水塔应力水平相差较大,但应力分布规律相同,并且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得到的结构抗震分析应力结果更加保守;在考虑地震作用的效应折减系数后,采用不同抗震分析方法导致的结构应力水平差异对结构的配筋结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分析 拟静力 振型分解反应谱 动力时程分析 进水塔
下载PDF
反应位移法在圆形隧道抗震分析中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禹海涛 张正伟 +2 位作者 段科萍 朱春成 张帆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38-145,共8页
反应位移法是目前国家和行业规范均推荐采用的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但目前对反应位移法的参数选取及其适用性的认识尚不深刻,从而制约了反应位移法在隧道抗震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本文以动力时程分析法为基准,对比分析圆形隧道两种不... 反应位移法是目前国家和行业规范均推荐采用的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但目前对反应位移法的参数选取及其适用性的认识尚不深刻,从而制约了反应位移法在隧道抗震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本文以动力时程分析法为基准,对比分析圆形隧道两种不同的地层剪力计算方法对反应位移法计算精度的影响;同时评价了不同场地条件、不同埋深下反应位移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反应位移法在圆形隧道抗震分析中适用性较好,且计算精度随埋深增大略有提高;但轴力计算结果明显偏小,且随地层剪切波速的增加,轴力计算误差略有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隧道 抗震设计 反应位移 动力时程法
下载PDF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和分析的反应剪力法 被引量:5
9
作者 禹海涛 张正伟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针对反应位移法在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和分析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依据反应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在充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及地层剪应力分布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地层-结构模型的反应剪力法。考虑到地震动作用下土体与结构间多为均匀剪切作... 针对反应位移法在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和分析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依据反应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在充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及地层剪应力分布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地层-结构模型的反应剪力法。考虑到地震动作用下土体与结构间多为均匀剪切作用,反应剪力法把地震荷载等效为地层剪力,将地层剪力施加在地层-结构模型上,通过静力计算求解结构地震反应。以动力时程分析法为基准,通过参数化分析确定反应剪力法的模型边界尺寸,同时评价了反应剪力法对不同场地条件和不同结构断面形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当地层-结构模型边界尺寸取为结构尺寸的5倍时,反应剪力法在不同场地条件和不同断面形式下都有较好的计算精度。相比反应位移法,反应剪力法具有更广泛的场地条件和结构形式适用性,设计分析流程也更为简便,可为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和分析提供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抗震设计 动力时程法 反应位移 反应剪力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及减震率的隔震简支梁桥地震响应分析
10
作者 彭刚辉 姚国文 +2 位作者 贾宏宇 郑史雄 李世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86,共5页
以一座铅芯隔震橡胶支座简支梁桥为例,建立全桥有限元数值学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通过加速度反应谱曲线拟合得到7条地震波,研究地震能量法及减震率法在隔震桥梁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对桥梁结构隔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能量法... 以一座铅芯隔震橡胶支座简支梁桥为例,建立全桥有限元数值学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通过加速度反应谱曲线拟合得到7条地震波,研究地震能量法及减震率法在隔震桥梁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对桥梁结构隔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能量法可对全桥的隔震耗能进行整体性分析,不同铅芯隔震橡胶支座隔震耗能的差异较小,无法准确评价铅芯隔震橡胶支座的隔震效果;减震率法可以对铅芯隔震橡胶支座隔震效果及桥墩地震响应进行定性评价,铅芯隔震橡胶支座的水平刚度及铅芯屈服力越大,桥墩的地震响应越小,隔震效果越好。在支座满足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桥梁结构体系的隔震耗能分析可采用地震能量法,分析铅芯隔震橡胶支座的隔震效果时则采用减震率法,将两者结合起来既可对桥梁结构进行整体的隔震耗能分析,又可对桥梁结构构件进行局部的隔震效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铅芯隔震橡胶支座 地震能量反应方程 减震率 非线性动力时程法
下载PDF
超强地震下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震稳定分析评价
11
作者 高东红 屈永倩 +1 位作者 郑林娜 朱瑞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某拟建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我国西北强震地区,电站上水库大坝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由于工程地震烈度较高,采用常规的设计手段,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难以满足规范要求,需要对坝顶结构及上、下游坝坡采取针对性抗震设计。因此,... 某拟建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我国西北强震地区,电站上水库大坝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由于工程地震烈度较高,采用常规的设计手段,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难以满足规范要求,需要对坝顶结构及上、下游坝坡采取针对性抗震设计。因此,提出在坝顶采用设置增模区、加筋及“U”型防浪墙的加固措施,并分别采用拟静力法、动力时程法对大坝上、下游坝坡及坝顶防浪墙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稳定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加固措施后,大坝坝坡及防浪墙的稳定安全系数有了明显改善,大坝抗震安全性显著提高。研究成果及分析方法对强震区修建高土石坝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强震区 拟静力 动力时程法 坝坡 防浪墙
原文传递
交叉换乘地铁车站地震特性及其设计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于仲洋 张鸿儒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1-1018,共8页
为了研究交叉换乘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类型地铁车站的抗震设计方法.利用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比三维交叉换乘地铁车站及相对应的二维标准车站结构内力给出交叉换乘地铁车站中交叉部分的影响范围.与此同时基于薄板弯... 为了研究交叉换乘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类型地铁车站的抗震设计方法.利用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比三维交叉换乘地铁车站及相对应的二维标准车站结构内力给出交叉换乘地铁车站中交叉部分的影响范围.与此同时基于薄板弯曲理论提出探讨交叉换乘地铁车站中交叉部分影响范围的简化理论模型通过将交叉部分影响范围问题转换为双向板短边约束影响范围问题并求解 2 类双向板理论解析解验证数值模型中交叉部分影响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步抗震设计方法即对影响范围外的结构沿用传统设计、影响范围内的结构采用改进方法进行设计.结果表明:在常规中硬场地中单层交叉换乘地铁车站的交叉部分存在影响范围阈值且影响范围为3倍结构层间高度或1.5倍结构宽度.该结论证明了所提交叉换乘地铁车站结构抗震分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换乘地铁车站 交叉部分影响范围 动力时程法 薄板弯曲
下载PDF
高地震烈度区岩体地下洞室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47
13
作者 王如宾 徐卫亚 +1 位作者 石崇 周先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8-575,共8页
考虑地震荷载特征及地下洞室的特点,利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对金沙江两家人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进行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研究自然地震波作用下,有无衬砌工况下的厂房洞室相对位移、点安全系数变化趋势,分析地震波穿越地下洞室时位移变化规律... 考虑地震荷载特征及地下洞室的特点,利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对金沙江两家人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进行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研究自然地震波作用下,有无衬砌工况下的厂房洞室相对位移、点安全系数变化趋势,分析地震波穿越地下洞室时位移变化规律及厂房洞室衬砌抗震效果。结果发现:地震波传播除了受介质、结构面分布的影响外,还受岩体洞室面的影响,洞室自由面附近岩体的振动强度被放大;地下洞室断面质点最大相对位移、点安全系数波动规律与地震波谱相似;地下洞室壁及F4断层未出现较大永久性位移,处于弹性可恢复范围;施加衬砌后洞室的振动强度降低,洞室围岩刚度增大,其所承受的地震荷载亦随之增大,而位移减小,支护后洞室最大相对位移及永久性位移比无支护工况下分别平均下降10.88%和29.20%,洞室衬砌抗震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地下洞室 高地震烈度区 动力时程分析 地震荷载 支护效果
下载PDF
冲沙洞工作闸门静力及地震时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云龙 顾晓峰 胡友安 《江苏水利》 2019年第5期54-58,共5页
巴基斯坦Dasu水电站将1条导流洞改造成2条冲砂洞,为了验证冲砂洞工作闸门的安全性,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工作闸门的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静水压力、波浪压力、淤沙压力、重力等主要荷载,对闸门在最大设计水头进行闭门工况下的静力分... 巴基斯坦Dasu水电站将1条导流洞改造成2条冲砂洞,为了验证冲砂洞工作闸门的安全性,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工作闸门的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静水压力、波浪压力、淤沙压力、重力等主要荷载,对闸门在最大设计水头进行闭门工况下的静力分析和地震时程分析,得出闸门的应力和变形情况,对闸门的强度和刚度进行校核,评估闸门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冲砂洞工作闸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该研究为同类闸门安全性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闸门 ANSYS 淤沙压力 附加质量 动力时程法
下载PDF
考虑无限元边界的混凝土重力坝动力损伤分析
15
作者 任宇新 常晓林 赖国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0-73,253,共5页
针对无限元边界模拟地基可解决使用截断地基时地震波在地基中的能量无法逸散的问题,以观音岩重力坝为例,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和无限元人工边界,计算了重力坝在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响应,验证了无限元边界对地震波能量的逸散... 针对无限元边界模拟地基可解决使用截断地基时地震波在地基中的能量无法逸散的问题,以观音岩重力坝为例,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和无限元人工边界,计算了重力坝在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响应,验证了无限元边界对地震波能量的逸散作用,比较了材料损伤引起的材料刚度降低对坝体响应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地震荷载下坝体损伤的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无限元 损伤模型 动力时程法
原文传递
基于FLAC 3D的高边坡安全稳定静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佳东 刘逸辉 张巍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第11期238-242,共5页
为分析甘肃玉门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外侧高边坡的安全稳定性,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基于FLAC 3D软件对天然状态工况、库水渗漏工况和设计地震工况下的边坡进行稳定性静动力分析,进一步采用三维强度折减法求取安全系数,并研究其边坡变形特性... 为分析甘肃玉门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外侧高边坡的安全稳定性,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基于FLAC 3D软件对天然状态工况、库水渗漏工况和设计地震工况下的边坡进行稳定性静动力分析,进一步采用三维强度折减法求取安全系数,并研究其边坡变形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各工况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对应边坡的失稳区域和失稳模式相同;地震工况下地震荷载对岩体断层和结构面影响显著,且越靠近临空面出露区域动力响应越明显。研究为工程上水库布置及高边坡防护提供了合理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FLAC 3D 地震工况 动力时程法
下载PDF
列车制动力对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地震响应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龙 薛小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0-185,共6页
以一大跨度铁路斜拉桥为背景,根据高速列车制动模型,获得列车制动力,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析列车制动力和地震共同作用及地震单独作用下斜拉桥结构响应,在此基础上,研究列车制动力作用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结果表明,列车制动力作用... 以一大跨度铁路斜拉桥为背景,根据高速列车制动模型,获得列车制动力,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析列车制动力和地震共同作用及地震单独作用下斜拉桥结构响应,在此基础上,研究列车制动力作用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结果表明,列车制动力作用对地震作用下梁端和塔顶位移影响较塔底剪力和弯矩大。当不设置黏滞阻尼器时,列车制动力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不显著;设置黏滞阻尼器后,列车制动力对梁端位移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斜拉桥 动力时程分析 地震响应 列车制动力 黏滞阻尼器
下载PDF
桥梁抗震分析方法综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勇 《甘肃科技》 2006年第4期164-167,共4页
桥梁的抗震设计是各国土木工程师现在都非常重视的问题,进行抗震分析是抗震设计的前提。本文简要的介绍了静力法、线弹性反应谱法、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法等几种方法,并对这几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作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静力 反应谱 弹塑性动力时程法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江德军 杨杰 +1 位作者 乔蓓 郑成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针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之间的差异及其适用情况尚不明确的问题,以某三级均质土坡为例,基于Quake/w、Geo-Studio、PLAXIS以及FLAC等软件,利用拟静力法、Newmark滑块分析法、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法、动力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及有限... 针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之间的差异及其适用情况尚不明确的问题,以某三级均质土坡为例,基于Quake/w、Geo-Studio、PLAXIS以及FLAC等软件,利用拟静力法、Newmark滑块分析法、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法、动力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及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计算出安全系数,对比了5种方法的异同。结果表明,采用拟静力法获得的边坡抗震稳定性偏于安全;Newmark滑块分析法、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基本相同;动力有限元与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计算所得的安全系数相近,但在不同折减系数下计算的监测点位移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边坡稳定性 拟静力 Newmark滑块分析 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 动力有限元强 度折减 有限差分强度折减
原文传递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伯望 孟茁超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9,共4页
介绍了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对2种分析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了一系列有益的结论.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2种分析方法的本质区别.
关键词 地震分析 振型分解反应谱 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结构 结构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