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软土的动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26
1
作者 黄雨 陈竹昌 周红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9-363,共5页
将上海饱和软土视为由固相和液相组成的两相饱和多孔介质 .根据共振柱试验、动三轴试验 ,提出一种能够全面考虑应力、应变、振动孔隙水压力、震陷的上海饱和软土等效线性化动力计算模型 ,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参数研究 .然后将其与Biot动... 将上海饱和软土视为由固相和液相组成的两相饱和多孔介质 .根据共振柱试验、动三轴试验 ,提出一种能够全面考虑应力、应变、振动孔隙水压力、震陷的上海饱和软土等效线性化动力计算模型 ,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参数研究 .然后将其与Biot动力固结方程相结合 ,建立了土体有效应力动力计算方法 .最后应用该方法对上海土层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软土 地震反应 软土 动力计算模型 上海
下载PDF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动力计算模型及侧向刚度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薛建阳 赵鸿铁 杨勇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83-588,共6页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上部多层砌体房屋,属于混凝土—砌体混合结构的范畴。这种建筑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且较纯框架结构经济,特别受到房屋开发商的青睐,在相对落后和不发达地区尤为适用。为了研究这类结构在地震区的适用性,作者在...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上部多层砌体房屋,属于混凝土—砌体混合结构的范畴。这种建筑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且较纯框架结构经济,特别受到房屋开发商的青睐,在相对落后和不发达地区尤为适用。为了研究这类结构在地震区的适用性,作者在现有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给出了这种结构的动力计算模型和特征点参数的取值方法,并编制了结构从受荷到破坏的全过程弹塑性分析程序。同时,结合工程实例,计算了六种不同侧向刚度比条件下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反应。根据计算结果的分析,认为新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对于砌体过渡层与第二层框剪层的侧向刚度比限值偏小,并提出了合宜的刚度比取值范围,可供设计人员在抗震设计时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抗震墙 砌体房屋 动力计算模型 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侧向刚度比
下载PDF
带地下室高层结构的动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志辉 张俊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93,共5页
为获得把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计算的确定条件,讨论了带地下室高层结构的动力计算模型,分别对带地下室剪切型、弯曲型、弯剪型及剪弯型房屋的动力性态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探讨了地下室质量与刚度对自振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获得把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计算的确定条件,讨论了带地下室高层结构的动力计算模型,分别对带地下室剪切型、弯曲型、弯剪型及剪弯型房屋的动力性态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探讨了地下室质量与刚度对自振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弯曲型、大部分弯剪型或剪弯型、以及地下层剪切刚度与标准层剪切刚度的比值小于2的剪切型高层结构而言,结构动力计算模型不可忽略地下室的影响,不可把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结构 地下室 动力计算模型 侧移刚度 自振周期
下载PDF
曲线箱梁桥动力计算模型与动力特性参数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孙颖 卓卫东 《福建建筑》 2007年第12期101-103,112,共4页
探讨了曲梁模型、梁格模型及板壳单元模型等三种常用有限元模型对曲线箱梁桥动力特性计算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得到了梁格模型是模拟曲线箱梁桥较为合适的动力计算模型的结论。利用梁格模型建立两跨连续混凝土曲线箱梁桥的动力计算模型... 探讨了曲梁模型、梁格模型及板壳单元模型等三种常用有限元模型对曲线箱梁桥动力特性计算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得到了梁格模型是模拟曲线箱梁桥较为合适的动力计算模型的结论。利用梁格模型建立两跨连续混凝土曲线箱梁桥的动力计算模型,分析了跨径比和跨宽比参数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得到了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箱梁桥 动力计算模型 动力特性 参数分析
下载PDF
波动问题中桥梁转体结构等效动力计算模型
5
作者 卢华喜 王翔 +1 位作者 吴必涛 梁平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6130-6138,共9页
研究铁路环境振动在转体桥梁中传播的波动问题时,转体结构的模拟至关重要。精细化建模能够有效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但其建模过程较为复杂且求解需耗费大量计算时间。为了提高波动问题的求解效率,基于结构动力学中阻抗等效原则对转体结构... 研究铁路环境振动在转体桥梁中传播的波动问题时,转体结构的模拟至关重要。精细化建模能够有效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但其建模过程较为复杂且求解需耗费大量计算时间。为了提高波动问题的求解效率,基于结构动力学中阻抗等效原则对转体结构复杂几何进行了简化,推导了等效计算公式,建立了等效的动力计算模型,通过将实测的加速度时程作为输入,求解结构振动响应,并结合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和现场振动试验的结果验证其准确性。研究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等效动力计算模型可得到较为精准的响应结果,且求解时间仅为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的29%。该模型具有建模简单、计算快速等优点,能够为研究转体桥梁波动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建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转体结构 列车振动 现场试验 振动响应 动力计算模型
下载PDF
考虑地下室的高层结构动力计算模型及其对结构基本周期的影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14条有关嵌固端规定的探讨
6
作者 程志辉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5期4-5,共2页
高层建筑往往带有地下室,有些甚至带几层地下室。由于结构整体计算模型的周期和振型等动力特性对抗震抗风设计影响极大,若模型选取不当可能影响结构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6.1.14条和《高层... 高层建筑往往带有地下室,有些甚至带几层地下室。由于结构整体计算模型的周期和振型等动力特性对抗震抗风设计影响极大,若模型选取不当可能影响结构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6.1.14条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5.3.7条给出了把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计算的确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动力计算模型 地下室顶板 高层结构 基本周期 嵌固端 高层建筑 混凝土结构
下载PDF
基于VB的钢筋切断机通用动力学计算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良文 李长诗 +1 位作者 王新杰 张卫印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76-80,共5页
针对典型钢筋切断机的结构建立了钢筋切断过程中的通用动力学计算模型,并采用VB程序编制了执行机构的运动分析程序、各构件转动惯量的计算程序以及电机真实运动分析的总程序.依据上述计算模型和程序对GQ40型钢筋切断机进行实际计算,当... 针对典型钢筋切断机的结构建立了钢筋切断过程中的通用动力学计算模型,并采用VB程序编制了执行机构的运动分析程序、各构件转动惯量的计算程序以及电机真实运动分析的总程序.依据上述计算模型和程序对GQ40型钢筋切断机进行实际计算,当切断直径为40 mm的45#圆钢时,电机的速度降幅为12.7%,与实测结果13.1%相吻合,表明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和编制的相关程序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切断机 动力计算模型 电机真实运动 VB程序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模型的沥青胶浆流变特性模拟
8
作者 齐玉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59,84,共5页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模型,对旋转黏度仪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数值技术和复杂的流变模式,将沥青胶浆中假塑性和触变性等不同的效应予以区隔。除此之外,填缝料颗粒移动的效应也予以界定和模型化。研究显示:使用适当的计算流体动力模型能够量...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模型,对旋转黏度仪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数值技术和复杂的流变模式,将沥青胶浆中假塑性和触变性等不同的效应予以区隔。除此之外,填缝料颗粒移动的效应也予以界定和模型化。研究显示:使用适当的计算流体动力模型能够量化和模拟上述这些重要的效应,且旋转黏度仪所使用的传统稳态流黏度方程式并不能适用于含有填缝料的沥青胶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流变行为 沥青胶浆 计算流体动力模型
下载PDF
水电站地下厂房内源振动数值计算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马震岳 李慧君 徐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0,共4页
以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为例,建立了考虑不同范围围岩的水电站地下厂房三维动力有限计算模型,分别在不同频率的内源动荷载作用下系统分析了围岩范围对水电站地下厂房动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建立考虑一定范围的... 以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为例,建立了考虑不同范围围岩的水电站地下厂房三维动力有限计算模型,分别在不同频率的内源动荷载作用下系统分析了围岩范围对水电站地下厂房动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建立考虑一定范围的围岩是合理且必要的,可为水电站建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内源振动 围岩 地下厂房 动力计算模型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的机房温度及空调节能仿真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永柱 张忠浩 +2 位作者 陈果 马千里 叶佳威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43-247,共5页
针对由于数据中心新国标温度范围放宽,原有精密空调的节能策略需要改进,但直接调整精密空调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某机房的温度环境进行数值仿真,研究新国标下节能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建立数据机房的计... 针对由于数据中心新国标温度范围放宽,原有精密空调的节能策略需要改进,但直接调整精密空调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某机房的温度环境进行数值仿真,研究新国标下节能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建立数据机房的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模型,使用仿真软件6SigmaDC模拟当前机房的环境温度,获得机房的仿真温度分布;然后,通过对比机房的实测温度分布和仿真温度分布,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在仿真模型内通过优化精密空调的设定参数,得到当前机房运行环境条件下精密空调的节能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仿真模型确实能反映出真实机房的温度场,以及空调参数对机房温度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模型 仿真温度 精密空调节能 机房节能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的液体传送制振优化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丽 矢野贤一 +1 位作者 寺岛一彦 闫明印 《沈阳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1-54,共4页
为了实现液体传送过程中的液面制振 ,提出了一种基于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和混合波形方式基础上的控制系统 .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 ,找出液体制振的关键———液体的振动固有频率 (即谐振频率 ) ,然后考虑时域和频域的混合波形方式 ,设... 为了实现液体传送过程中的液面制振 ,提出了一种基于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和混合波形方式基础上的控制系统 .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 ,找出液体制振的关键———液体的振动固有频率 (即谐振频率 ) ,然后考虑时域和频域的混合波形方式 ,设计出制振优化控制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模型 混合波形方式 液体谐振动频率 制振
下载PDF
生态复合墙结构动力反应分析模型研究
12
作者 黄炜 王斌 +3 位作者 张程华 张荫 赵冬 侯莉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3,共5页
独特构造及多种材料的使用与嵌套,使生态复合墙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异常复杂,故需提出其简化动力计算模型。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提出生态复合墙结构在弹性阶段简化的动力反应分析模型;建立每层复合墙体分布参数体系的运动... 独特构造及多种材料的使用与嵌套,使生态复合墙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异常复杂,故需提出其简化动力计算模型。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提出生态复合墙结构在弹性阶段简化的动力反应分析模型;建立每层复合墙体分布参数体系的运动偏微分方程,计算其振型和频率;把每层顶点位移作为上一层支座激励,利用振型叠加法对每层复合墙体进行有阻尼动力反应分析;对整体复合墙体进行动力反应分析,并与前期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理论与试验结果表明:该简化模型计算求得的各层加速度时程反应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具有一定的计算精度与实用性,为生态复合墙结构在弹性阶段的动力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较为简化、实用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复合墙结构 动力计算模型 分布参数体系 动力反应分析
下载PDF
带V型减震器的框架──核心筒体结构动力计算方法
13
作者 杜喜凯 何洪明 +2 位作者 王森林 李仃弛 张祖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8-83,共6页
高层框架——核心筒体结构中,在框架与核心筒体连接处设置V型减震器,使框架与核心筒体之间的刚性连接变成了弹性阻尼连接,从而减小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反应。本文通过对带V型减震器的高层框架——核心筒体结构动力特点的分析,建... 高层框架——核心筒体结构中,在框架与核心筒体连接处设置V型减震器,使框架与核心筒体之间的刚性连接变成了弹性阻尼连接,从而减小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反应。本文通过对带V型减震器的高层框架——核心筒体结构动力特点的分析,建立了这种减震结构的动力计算模型,提出了这种减震结构的动力计算方法,并对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震器 框架 核心筒体结构 动力计算模型
下载PDF
水动力学计算机模型在城市雨污收集系统中的应用:对天山污水收集系统的这
14
作者 杨劲 《上海市政工程》 2000年第2期39-42,共4页
运用计算机水利模型来优化污水收集系统的设计并加强对该系统的管理,在国外已经非常普及。笔者拟通过自身的体会,向国内同行阐述一下该技术在排水管理方面的应用原理及发展展望。
关键词 计算机水动力模型 污水收集系统 污水管理
下载PDF
基于动刚度实验的发动机悬置系统计算模型及模态验证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向荣 靳永军 +1 位作者 李建康 郑立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39,共4页
计算模型的真实性、可靠性是模型建立的关键问题,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不能适应参数呈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以发动机悬置系统为例,通过实验获得刚度和阻尼参数,用实验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建立系统动力学计算模型,通过实验运行模态与计算模... 计算模型的真实性、可靠性是模型建立的关键问题,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不能适应参数呈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以发动机悬置系统为例,通过实验获得刚度和阻尼参数,用实验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建立系统动力学计算模型,通过实验运行模态与计算模态相关分析得到验证模型。结果表明考虑动刚度参数的计算模型比传统静刚度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动刚度实验 发动机悬置系统 模态验证 动力计算模型 工作模态分析
下载PDF
浅谈MIKE 11水动力学模型的搭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建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第10期86-89,170,共5页
MIKE 11是功能强大的河流水动力学和水环境模拟软件,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已成为多个国家河流水动力模拟的标准工具。文章通过对营口盖州市-鲅鱼圈区山前平原建立模型,利用MIKE 11模拟区域内的河网,并与分布式水文模型(MIKE SHE)耦合,模... MIKE 11是功能强大的河流水动力学和水环境模拟软件,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已成为多个国家河流水动力模拟的标准工具。文章通过对营口盖州市-鲅鱼圈区山前平原建立模型,利用MIKE 11模拟区域内的河网,并与分布式水文模型(MIKE SHE)耦合,模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11模型 动力计算模型 河网 模型搭建
下载PDF
框架锚索加固边坡地震响应的动力计算方法浅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东 刘蕾蕾 +2 位作者 余强 邱毅 牛家永 《公路交通技术》 2021年第1期9-13,20,共6页
为研究框架锚索边坡锚固结构的地震反应和工作机制,克服拟静力分析不能考虑地震时程的不足,提出了可考虑地震过程中锚索轴力残余值改变的锚索动轴力计算方法。基于多自由度体系的集中质量法,建立了框架锚索加固边坡时锚索轴力响应值的... 为研究框架锚索边坡锚固结构的地震反应和工作机制,克服拟静力分析不能考虑地震时程的不足,提出了可考虑地震过程中锚索轴力残余值改变的锚索动轴力计算方法。基于多自由度体系的集中质量法,建立了框架锚索加固边坡时锚索轴力响应值的理论解,并将其与框架锚索加固边坡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计算方法具有合理性和正确性;2)该计算模型考虑了地震动参数、岩土体参数及锚固结构设计参数的影响,为地震波作用下锚索轴力动态响应值的计算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框架锚索 地震作用 动力计算模型 轴力响应
下载PDF
抚顺永安桥的动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晓莉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9-81,共3页
利用ANSYS对抚顺永安斜拉桥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该桥的动力特性。采用标准反应谱作为输入的谱曲线, 分别考虑了纵向、横向、竖向输入下该桥的地震响应,分析了其抗震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本桥的抗震能力是有保证的。
关键词 斜拉桥 动力计算模型 模态分析 谱分析 动力特性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滑坡动力响应及稳定性模拟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衍 袁宝远 程岩 《中国煤炭地质》 2019年第4期62-67,共6页
我国中西部是斜坡失稳破坏高密度存在区域,其中滑坡是一种常见的破坏方式,滑坡会给工程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地震作用下滑坡发生的几率明显增加。以白龙江郭家滑坡为例,在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 我国中西部是斜坡失稳破坏高密度存在区域,其中滑坡是一种常见的破坏方式,滑坡会给工程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地震作用下滑坡发生的几率明显增加。以白龙江郭家滑坡为例,在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利用模型分析滑坡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而分析地震动力作用下滑坡的稳定性,并与基于极限平衡法的静力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滑坡的地震灾害预测提供依据,也为今后地震作用下滑坡的稳定性动力分析计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地震作用 动力计算模型 极限平衡法
下载PDF
弛豫锗硅减压化学气相淀积的CFD模型及仿真 被引量:1
20
作者 戴显英 郑若川 +5 位作者 郭静静 张鹤鸣 郝跃 邵晨峰 吉瑶 杨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6-191,共6页
基于SiGe材料化学气相淀积(CVD)生长原理,针对减压化学气相淀积(RPCVD)系统,建立了弛豫锗硅RPCVD的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及相应的流体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流量、压强、基座转速等工艺参数对反应室中气体密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进行了... 基于SiGe材料化学气相淀积(CVD)生长原理,针对减压化学气相淀积(RPCVD)系统,建立了弛豫锗硅RPCVD的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及相应的流体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流量、压强、基座转速等工艺参数对反应室中气体密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进行了模拟仿真及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流量为50L/min、压强为2 666.44Pa、基座转速为35r/min时,基座上方流场的均匀性最佳.采用仿真优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弛豫SiGe的RPCVD实验,其SiGe薄膜厚度分布实验结果与弛豫SiGe前驱体SiH2Cl2的Fluent浓度分布模拟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豫锗硅 减压化学气相淀积 计算流体动力模型 密度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