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循环荷载下冻结粉质黏土的临界动应力与动回弹模量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张云志 李琼林 +4 位作者 张东杰 章浩东 崔金刚 王依山 周杭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5期1594-1602,共9页
冻土路基在长期循环荷载下的稳定性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对青藏铁路沿线冻结粉质黏土开展了一系列的循环三轴试验,重点研究了在长期动力荷载作用下与冻土承载性能密切相关的两个指标:临界动应力与动回弹模量。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 冻土路基在长期循环荷载下的稳定性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对青藏铁路沿线冻结粉质黏土开展了一系列的循环三轴试验,重点研究了在长期动力荷载作用下与冻土承载性能密切相关的两个指标:临界动应力与动回弹模量。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形控制的临界动应力确定方法,进而研究了围压水平对冻结粉质黏土临界动应力和动回弹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冻土的围压水平可以显著强化其长期动力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大,冻土的动回弹模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冻土的动回弹模量随振动次数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再趋于平稳的发展规律,而在本文试验加载范围内,动应力幅值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循环荷载 冻结粉质黏土 临界应力 动回弹模量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粗粒土路基动回弹模量衰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冉武平 陈慧敏 +2 位作者 黄建军 李玲 艾贤臣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8,共9页
为明确冻融循环对粗粒土路基力学特性的影响,借助动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含水率、不同应力加载路径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粗粒土动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粗粒土动回弹模量调整系数及衰变规律的拟合公式.试验结果表明:... 为明确冻融循环对粗粒土路基力学特性的影响,借助动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含水率、不同应力加载路径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粗粒土动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粗粒土动回弹模量调整系数及衰变规律的拟合公式.试验结果表明:动回弹模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含水量4%对应的动回弹模量最大,不同含水率之间对应的动回弹模量差值在经过冻融循环作用后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偏应力一定时,围压与动回弹模量呈正相关,围压一定时,偏应力与动回弹模量呈负相关;动回弹模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N的增加整体呈衰减趋势,衰变过程可分为快速衰减(N=0~3)、缓慢衰减(N=3~5)及衰减停止(N=5~7)3个阶段.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季节性冰冻区公路路基强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粗粒土 动回弹模量 冻融循环 调整系数
下载PDF
浸水作用下重载铁路基床动回弹模量衰减规律 被引量:4
3
作者 冯怀平 宋慧来 +1 位作者 常建梅 魏亚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30,共10页
以包神铁路某病害段土体为研究对象,制备不同压实系数、不同含水率的试样,利用GDS动三轴系统进行模拟浸水状态下的动力特性试验;使用自行研制的常水头马氏瓶模拟雨水自然浸入基床,构建动力湿化环境,研究浸水作用下重载铁路基床动回弹模... 以包神铁路某病害段土体为研究对象,制备不同压实系数、不同含水率的试样,利用GDS动三轴系统进行模拟浸水状态下的动力特性试验;使用自行研制的常水头马氏瓶模拟雨水自然浸入基床,构建动力湿化环境,研究浸水作用下重载铁路基床动回弹模量衰减规律及敏感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浸水过程会打破土体的动力稳定状态,引发塑性应变的持续累积以及动回弹模量的持续衰减,累积程度和衰减规律受到压实系数的显著影响;压实系数为0.96的土体在浸水作用下循环加载至50000次时其累积塑性应变小于3%,而压实系数分别为0.9和0.93土体的累积塑性应变皆大于10%;压实系数越大的土体在浸水作用下动回弹模量衰减程度越大,压实系数分别为0.9,0.93和0.96的土体在浸水作用下其动回弹模量分别衰减22%,32%和42%;不同初始含水率土体的累积塑性应变和动回弹模量衰减规律相近。在试验数据基础上,提出了用动回弹模量构建的动力湿化作用下的土体软化模型,该模型体现了土体刚度受压实系数显著影响的特性,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基床 力湿化 动回弹模量 软化模型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重塑黄土动回弹模量演化规律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祥 冉武平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47,共6页
为明确季冻区黄土动回弹模量的演化规律,采用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考虑不同应力条件、不同压实条件及不同湿度条件下重塑黄土动回弹模量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重塑黄土的动回弹模量随围压的升高而增大,随偏应力的增大而... 为明确季冻区黄土动回弹模量的演化规律,采用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考虑不同应力条件、不同压实条件及不同湿度条件下重塑黄土动回弹模量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重塑黄土的动回弹模量随围压的升高而增大,随偏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围压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大于偏应力。在不同的应力条件下,重塑黄土动回弹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减小趋势渐缓。在冻融循环第4~第6次的过程中非最佳含水量的重塑黄土动回弹模量变化较小。另外,综合研究含水量和冻融循环对重塑黄土的动回弹模量的影响,发现在冻融循环N≤6次时,含水量对冻融循环作用下重塑黄土的动回弹模量的演化规律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黄土 冻融循环 三轴试验 动回弹模量 演化规律
下载PDF
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动回弹模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志刚 方颖佳 孙绪康 《公路工程》 2022年第4期147-154,共8页
为了提供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依据,以利于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的推广应用,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测试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的动回弹模量特性,分析应力水平(围压和轴压)、级配、水泥剂量、压实度和含水率对其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 为了提供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依据,以利于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的推广应用,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测试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的动回弹模量特性,分析应力水平(围压和轴压)、级配、水泥剂量、压实度和含水率对其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力学特征,其动回弹模量与应力水平有关,当水泥剂量为3%时,接近半刚性材料力学特性。级配类型对动回弹模量有显著的影响,优良的骨架密实结构优于悬浮密实型;动回弹模量随含水率的减小和压实度的增大而增大;压实度较低时,增大围压和轴压有利于提高其抗变形能力。3种经典的碎石材料动回弹模量模型参数的回归分析表明,NCHRP1-28A复合模型能更好地反映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的动回弹模量与应力水平的关系,并根据沥青路面结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指出在级配碎石中添加低剂量水泥能显著提高其抗变形能力,并提出了组合式基层、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中不同层位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模量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 动回弹模量 三轴试验 影响因素 预估模型
下载PDF
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土动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志刚 张航 韩健 《西部交通科技》 2020年第2期13-16,59,共5页
为了提供路面结构设计时确定加筋土路基动回弹模量的依据,促进加筋土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文章利用动三轴仪对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土进行动回弹模量试验,并对比分析了含水率和加筋方式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 为了提供路面结构设计时确定加筋土路基动回弹模量的依据,促进加筋土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文章利用动三轴仪对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土进行动回弹模量试验,并对比分析了含水率和加筋方式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的提高会降低加筋土体的动回弹模量,确定加筋土路堤动回弹模量时应考虑平衡含水率的影响;土体加筋之后可以提高其动回弹模量,在土体中水平剪切变形层位布设土工格栅,增加加筋层数或减少加筋层间距,对提高动回弹模量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碎石土 动回弹模量 含水率 加筋方式 影响规律
下载PDF
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土静动回弹模量及其转换关系研究
7
作者 王书娟 刘岩 +1 位作者 丁鹏翔 雷忠伟 《吉林交通科技》 2019年第3期45-46,共2页
1立项背景新版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路基设计规范陆续颁布实施,路基强度采用动态回弹模量的指标势逐渐推广,但我国在路基土动态模量方面的研究经验整体滞后欧、美等国家。虽然目前路基动弹模量已开展了部分相关研究,但是距离工程实际应用... 1立项背景新版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路基设计规范陆续颁布实施,路基强度采用动态回弹模量的指标势逐渐推广,但我国在路基土动态模量方面的研究经验整体滞后欧、美等国家。虽然目前路基动弹模量已开展了部分相关研究,但是距离工程实际应用还存在一段距离。为了新版沥青路面、路基规范在季冻区的顺利推行,有必要建立典型路基土静动回弹模量转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量 模量 动回弹模量 路基设计 路基土 沥青路面 路基强度 季冻区
下载PDF
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土动回弹模量及预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航 周志刚 韩健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59,共8页
加筋土路基动回弹模量是加筋土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重要设计指标。利用动三轴仪对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土进行动回弹模量试验,对比分析了含水率、加筋方式、剪切及侧限影响表征量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并回归分析了动回弹模量预估模型参数... 加筋土路基动回弹模量是加筋土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重要设计指标。利用动三轴仪对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土进行动回弹模量试验,对比分析了含水率、加筋方式、剪切及侧限影响表征量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并回归分析了动回弹模量预估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加筋土的动回弹模量随着含水率的提高而降低;土工格栅应布设在土体中的水平剪切变形层位,增加加筋层数或减少层间距,对提高动回弹模量的效果明显;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动回弹模量随剪切和侧限影响表征量的增大而增大;NCHRP 1-28A模型参数的回归结果比较理想,该模型可用于对土工格栅加筋土动回弹模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碎石土 动回弹模量 预估模型
下载PDF
重载铁路路基动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及预估模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宋慧来 薛明星 +1 位作者 冯怀平 张彩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080-4086,共7页
为准确预测重载铁路路基不同工作区域的动回弹模量,对动三轴加载序列进行重新设计,之后进行不同含水程度和不同压实程度状态下的动三轴序列加载试验。分析动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并采用预估模型对动回弹模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动... 为准确预测重载铁路路基不同工作区域的动回弹模量,对动三轴加载序列进行重新设计,之后进行不同含水程度和不同压实程度状态下的动三轴序列加载试验。分析动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并采用预估模型对动回弹模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动回弹模量随动应力幅值增大而减小,平均减小率为9.77%;动回弹模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平均增长率为16.16%。土体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变化会导致动回弹模量发生变化,当动应力幅值较大时,动回弹模量变化趋近于线性变化。此外,综合考虑动应力和围压影响的Ni模型与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为重载铁路路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回弹模量 重载铁路路基 加载序列 预估模型
下载PDF
级配碎石动回弹模量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绪康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3年第9期38-39,共2页
对不同压实度及含水量条件下的级配碎石进行动回弹模量测定,然后分析压实度、含水量及应力条件对材料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含水量而言,压实度对模量的影响不大。对级配碎石动回弹模量的拟合回表明NCHRP1-28A模型比修... 对不同压实度及含水量条件下的级配碎石进行动回弹模量测定,然后分析压实度、含水量及应力条件对材料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含水量而言,压实度对模量的影响不大。对级配碎石动回弹模量的拟合回表明NCHRP1-28A模型比修正模型和修正Uzan模型更符合材料自身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度 含水量 动回弹模量 预估模型 沥青路面
下载PDF
风化千枚岩填料动态回弹模量试验与预估模型研究
11
作者 余梦 张静波 +1 位作者 李卓智 杨明 《交通科技》 2024年第6期23-27,39,共6页
公路工程建设经过千枚岩等软质岩分布区域时,若将开挖产生的千枚岩弃渣用于路基填筑,可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文中通过开展风化千枚岩填料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应力状态、压实度、含水率条件对风化千枚岩填料动... 公路工程建设经过千枚岩等软质岩分布区域时,若将开挖产生的千枚岩弃渣用于路基填筑,可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文中通过开展风化千枚岩填料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应力状态、压实度、含水率条件对风化千枚岩填料动回弹模量的影响及变化规律,采取不同应力指标建立动回弹模量预估模型,利用SPSS软件开展回归拟合分析,比选确定风化千枚岩填料动回弹模量预估模型,并通过模型回归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评价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经验证,模型回归拟合数据与试验结果误差较小,均在8%以内,故可用于风化千枚岩动回弹模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千枚岩填料 三轴试验 动回弹模量 预估模型 应力状态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下预崩解炭质泥岩动回弹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宏渊 杨琪毅 +3 位作者 曾铃 高乾丰 文伟 陈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为探究多因素影响下预崩解炭质泥岩的动回弹特性,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偏应力、最小体应力、含水率、压实度和干湿循环次数对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并建立考虑上述因素影响的动回弹模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动回弹模量与最小体应力、压实度... 为探究多因素影响下预崩解炭质泥岩的动回弹特性,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偏应力、最小体应力、含水率、压实度和干湿循环次数对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并建立考虑上述因素影响的动回弹模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动回弹模量与最小体应力、压实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偏应力、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在同一围压下,动回弹模量随偏应力增加而降低,降幅区间为14.1%~30.7%;含水率为6%时对应的动回弹模量最大;在围压和偏应力相同时,含水率从6%递增至10%,动回弹模量降幅区间为18.6%~35.5%;压实度从93%递增至96%时,动回弹模量增幅区间为4.47%~20.64%。采用干湿循环损伤因子表征干湿循环次数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发现损伤因子随干湿循环次数N增加可分为3个阶段,即快速增长阶段(N=0~1)、缓慢增长阶段(N=1~6)和增长稳定阶段(N=6~9)。各因素按显著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压实度、干湿循环、含水率、偏应力、最小体应力。建立的综合考虑约束效应、剪切效应、压实度、含水率和干湿循环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地准确性和适用性,可有效评估和预测湿热地区炭质泥岩路堤的动回弹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预崩解炭质泥岩 干湿循环 动回弹模量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粉土动态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董城 冷伍明 李志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834-4839,共6页
利用动三轴试验,研究粉土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分析动态回弹模量对偏应力、侧应力和体应力的依赖关系,在回弹模量本构预估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偏应力和体应力为变量的动态回弹模量本构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动三轴试验,研究粉土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分析动态回弹模量对偏应力、侧应力和体应力的依赖关系,在回弹模量本构预估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偏应力和体应力为变量的动态回弹模量本构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动态回弹模量随围压和压实度的提高而增大,随循环偏应力和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所选模型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证明所选模型具有较高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同时获得了不同含水量和压实度下粉土的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模型,可为基于动力学的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 动回弹模量 三轴试验 应力依赖 归分析 预估模型
下载PDF
原状黄土与压实黄土动回弹模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军 江丽华 +2 位作者 苟涛 唐亦川 王念秦 《公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7-91,共5页
利用动三轴仪,对含水量不同的绥德离石(Q2)黄土的原状样和压实样的动回弹模量进行了系统性的测定。将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黄土的动回弹模量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且由于原状黄土结构性的存在,其动回弹模量比压实... 利用动三轴仪,对含水量不同的绥德离石(Q2)黄土的原状样和压实样的动回弹模量进行了系统性的测定。将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黄土的动回弹模量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且由于原状黄土结构性的存在,其动回弹模量比压实黄土的动回弹模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黄土 压实黄土 动回弹模量 对比
原文传递
高液限黏土动态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卫 董城 +1 位作者 焦隆华 李志勇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185,共4页
高液限黏土具有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及结构性强等特点,属于特殊路基填料。为了获得高液限黏土的动态回弹性能,利用动三轴试验研究了高液限黏土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分析了动态回弹模量对偏应力、侧应力、体应力的依赖关... 高液限黏土具有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及结构性强等特点,属于特殊路基填料。为了获得高液限黏土的动态回弹性能,利用动三轴试验研究了高液限黏土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分析了动态回弹模量对偏应力、侧应力、体应力的依赖关系。研究表明,动态回弹模量随压实度和围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而随循环偏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动态回弹模量受含水量影响较大,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达最大值。试验结果为确定高液限黏土路基填筑含水量和压实度控制指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液限黏土 动回弹模量 三轴试验 应力依赖 双因素方差分析
下载PDF
建筑固废再生粒料基层填料动回弹模量特性及统一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肖源杰 孔坤锋 +4 位作者 姜钰 华文俊 朱宏伟 蔡德钩 刘宇飞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37-2352,共16页
动态回弹模量是重复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填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和力学法路面结构设计的关键参数。为深入研究不同土性参数和应力状态组合条件下城市建筑拆除固废再生骨料的动回弹模量特性,针对单一来源建筑固废再生骨料分别开展5种不同... 动态回弹模量是重复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填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和力学法路面结构设计的关键参数。为深入研究不同土性参数和应力状态组合条件下城市建筑拆除固废再生骨料的动回弹模量特性,针对单一来源建筑固废再生骨料分别开展5种不同级配、3种不同含水率、3种不同压实度和15级不同应力状态序列下的室内循环加载三轴压缩试验,分析土性参数和动应力水平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进而采用基于平移因子函数的主曲线方法构建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动回弹模量统一预估模型并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固废再生骨料的动回弹模量随压实度的降低或含水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少,随粗颗粒相对含量的增多而逐渐增大;动偏应力和围压水平对压实后的再生骨料动回弹模量的影响均较大,且围压的影响更显著;所构建的统一预估模型可同时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且精度更高。研究结果可为建筑固废再生骨料在粒料基层中的资源化高值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建筑固废 再生骨料 动回弹模量 土性参数 应力水平 统一预估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正交试验的路基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冉武平 李玲 陶泽峰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44,55,共6页
对影响路基动态回弹模量的因素通过全面分析和筛选,提出以应力状况、湿度有限波动范围、循环次数、压实度等为考究对象。通过设计正交试验,采用动态三轴仪对粉质粘土展开一系列的动回弹模量试验研究。在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的基... 对影响路基动态回弹模量的因素通过全面分析和筛选,提出以应力状况、湿度有限波动范围、循环次数、压实度等为考究对象。通过设计正交试验,采用动态三轴仪对粉质粘土展开一系列的动回弹模量试验研究。在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动回弹模量多水平多因素影响程度的显著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诸多因素中,干湿循环的湿度波动范围影响最为显著,而后依次是压实度影响、湿度循环次数影响和加载序列影响。进一步说明了干湿循环过程中由于脱湿和吸湿过程不仅破坏了土体的孔隙和骨架结构,而且还造成了不可逆的粘结状态和颗粒间的作用特性。因而通过控制路基湿度波动范围可以有效的防止路基强度的衰变,确保路基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粘土路基 正交试验设计 动回弹模量 干湿循环
下载PDF
级配碎石刚度过渡层回弹模量的非线性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松涛 李江珑 刘超超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设置于路基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级配碎石层起着重要的功能与结构刚度过渡作用,为了研究级配碎石模量的非线性特性,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分析了含水率、压实度、最大粒径、围压和偏应力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发现级配碎石动回弹模量受含水率... 设置于路基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级配碎石层起着重要的功能与结构刚度过渡作用,为了研究级配碎石模量的非线性特性,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分析了含水率、压实度、最大粒径、围压和偏应力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发现级配碎石动回弹模量受含水率影响较为显著,压实度次之,集料最大粒径的影响程度不明显;动回弹模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偏应力增大而缓慢增大。以既有的动回弹模量模型为基础,得到了非线性模型参数,建立了依赖于实际应力状态变化的级配碎石动回弹模量预估公式。研究结果表明:级配碎石动回弹模量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修正的基于八面体剪应力的回弹模量预估模型考虑了体应力和剪应力的影响,更适合于表征级配碎石回弹模量的应力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碎石 三轴 动回弹模量 非线性模型
下载PDF
动力湿化作用下压实红黏土累积变形规律与控制研究
19
作者 刘维正 黄轩嘉 +2 位作者 徐阳 李慧丽 万家乐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547,共13页
针对南方多雨地区在役红黏土路基易发生湿化,并在交通荷载联合作用下产生过大附加变形问题,开展了不同含水率的静三轴试验以及不同湿化次数、幅度和动应力的动三轴试验,分析含水率变化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探究动应力幅值、湿化次... 针对南方多雨地区在役红黏土路基易发生湿化,并在交通荷载联合作用下产生过大附加变形问题,开展了不同含水率的静三轴试验以及不同湿化次数、幅度和动应力的动三轴试验,分析含水率变化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探究动应力幅值、湿化次数和幅度对累积变形以及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考虑动应力幅值、湿化次数和幅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累积变形预测模型;基于谱元法建立了移动荷载下红黏土路基横观各向同性动力响应计算模型,通过与现场行车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解析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湿化与动荷载作用下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规律。结果表明:累积塑性应变随动应力幅值、湿化次数和幅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大;动回弹模量随初始含水率和湿化次数的增加而减小;湿化3次后的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增长约一倍。进而建立了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与累积应变的经验关系,结合现有规范给出了红黏土路基累积应变控制值,提出了红黏土路基变形控制方法,并在某高速公路试验段通过水泥改良强化路床和动回弹模量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红黏土地区耐久性路基的设计和服役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力湿化 抗剪强度 累积变形 动回弹模量 预测模型 变形控制
原文传递
冻融循环条件下石灰改良土路基回弹模量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宋金华 林园皓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6-80,共5页
经历多次冻融循环的路基土,其力学性能下降非常迅速,导致路基的路用性能也不断衰减。根据室内冻融循环实验,采用动三轴重复加载的实验方法,对石灰改良后的路基土进行了一系列动回弹模量实验,研究了冻融次数、含水率、掺灰比以及压实度... 经历多次冻融循环的路基土,其力学性能下降非常迅速,导致路基的路用性能也不断衰减。根据室内冻融循环实验,采用动三轴重复加载的实验方法,对石灰改良后的路基土进行了一系列动回弹模量实验,研究了冻融次数、含水率、掺灰比以及压实度等对石灰改良土路基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石灰改良路基土动回弹模量不断减小,冻融循环对其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较显著;当应力状况相同时,石灰改良路基土的平衡含水率越高,其动回弹模量对冻融循环的敏感程度越高,且动回弹模量值趋于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石灰改良路基土 动回弹模量 冻融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