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3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Si2Mn钢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1
作者 曹成龙 陈庆安 +4 位作者 黄素霞 申文飞 李河宗 曹晶晶 李子豪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238,共7页
研究了60Si2Mn弹簧钢在变形温度730~1000℃、应变速率0.01~5 s^(-1)下的动态再结晶(DRX)行为。通过对试验钢单道次热压缩试验的数据处理,得到了流变应力曲线;借助加工硬化率拟合出各热变形条件下的动态回复曲线,建立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 研究了60Si2Mn弹簧钢在变形温度730~1000℃、应变速率0.01~5 s^(-1)下的动态再结晶(DRX)行为。通过对试验钢单道次热压缩试验的数据处理,得到了流变应力曲线;借助加工硬化率拟合出各热变形条件下的动态回复曲线,建立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根据模型预测出不同热变形参数下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结果表明,弹簧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对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敏感。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或变形温度的升高,动态再结晶软化的临界应变降低,DRX的体积分数增加。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验证了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对弹簧钢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SI2MN弹簧钢 热压缩 动态再结晶 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低合金钢Q345B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1
2
作者 马博 彭艳 +1 位作者 刘云飞 贾斌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146,共6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低合金钢Q345B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其在变形温度为900~1100℃和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低合金钢Q345B在变形过程中存在动态再结晶现象,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低合金钢Q345B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其在变形温度为900~1100℃和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低合金钢Q345B在变形过程中存在动态再结晶现象,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临界应变越小,动态再结晶越易发生。根据流变应力、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相关性,得到了动态再结晶激活能。通过对热模拟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建立了峰值应变模型,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模型和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并对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证明了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最后,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变形条件对动态再结晶的影响,验证了实验所得出的在高温、低应变速率下更有利于动态再结晶发生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eeble-3500 低合金钢 动态再结晶 热模拟 模型
原文传递
Q345B钢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静 徐光 +2 位作者 韩斌 补丛华 邹航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85-88,151,共5页
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上进行Q345B钢单道次压缩变形实验,得到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结合加工硬化率曲线,确定了Q345B钢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εC、峰值应变εP和稳态应变εS。根据实验结果得到Zener-Hollomon方程和动态再结晶状态图,利用J... 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上进行Q345B钢单道次压缩变形实验,得到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结合加工硬化率曲线,确定了Q345B钢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εC、峰值应变εP和稳态应变εS。根据实验结果得到Zener-Hollomon方程和动态再结晶状态图,利用Johnson-Mehl-Avrami(JMA)方程法得到再结晶体积分数实际值,采用3种不同的再结晶体积分数预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并对再结晶体积分数实测值和预报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Epsilon-S/Epsilon-C模型精度最高,Epsilon-S模型精度次之,Epsilon-P模型精度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45B 动态再结晶 加工硬化率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含硼微合金钢静态及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立新 洪杰 +1 位作者 邓宁 汪凌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34-336,343,共4页
采用双道次压缩实验方法,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上对某含硼微合金钢进行高温热变形道次间奥氏体再结晶软化规律的研究,并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该钢的静态及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关键词 微合金钢 静态再结晶 动态再结晶 模型
下载PDF
1235铝合金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及氧化夹杂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颜文煅 傅高升 陈贵清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9-153,共5页
通过Gleeble热模拟试验建立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研究氧化夹杂对1235铝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经不同净化处理的1235铝合金在热变形条件下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相关系... 通过Gleeble热模拟试验建立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研究氧化夹杂对1235铝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经不同净化处理的1235铝合金在热变形条件下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相关系数R大于0.92),相关性高。在相同热变形条件下,含杂量越低,热压缩时动态再结晶的速度越慢,细小的夹杂物阻碍了动态再结晶晶粒的长大,再结晶晶粒细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热压缩变形 动态再结晶 动力学 氧化夹杂
原文传递
37Mn5钢高温变形抗力模型及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晓明 洪慧平 +3 位作者 王孟 马存强 程政 梁蓬霞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97-500,共4页
通过Gleeble热模拟试验获得不同变形条件下37Mn5钢的应力应变试验数据,采用不同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找到适合37Mn5钢高温变形时的变形抗力模型。同时,通过计算得到了该钢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和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表达式。将以上... 通过Gleeble热模拟试验获得不同变形条件下37Mn5钢的应力应变试验数据,采用不同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找到适合37Mn5钢高温变形时的变形抗力模型。同时,通过计算得到了该钢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和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表达式。将以上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7Mn5钢 变形抗力 动态再结晶 动力学
下载PDF
淬硬GCr15钢在高温和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段春争 秦泗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38,共5页
为得到淬硬GCr15钢在高温和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在20~800℃的温度范围和2000~8000 s^(-1)的应变率范围内,对淬硬GCr15钢(55 HRC)进行动态压缩力学性能试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 为得到淬硬GCr15钢在高温和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在20~800℃的温度范围和2000~8000 s^(-1)的应变率范围内,对淬硬GCr15钢(55 HRC)进行动态压缩力学性能试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淬硬GCr15钢的临界应力和峰值应变模型、动态再结晶激活能以及建立了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并对晶粒尺寸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晶粒尺寸模型较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硬GCr15钢 霍普金森压杆 动态再结晶 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宜柱 陈大宏 +1 位作者 雷廷权 黄丽萍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46-151,共6页
本文提出了依据热变形σ-ε信息确定动态再结晶分数的方法,建立了ε_(0.5)同变形工艺参数间的关系模型,构造了一种新的动力学表象模型。本文还提出了求解模型待定参数的数值方法。作为应用,考察了St41钢热压缩条件下动态... 本文提出了依据热变形σ-ε信息确定动态再结晶分数的方法,建立了ε_(0.5)同变形工艺参数间的关系模型,构造了一种新的动力学表象模型。本文还提出了求解模型待定参数的数值方法。作为应用,考察了St41钢热压缩条件下动态再结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动力学方程中的α值及ε_(0.5)指教同关于C-Mn钢报道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再结晶 ε_0.5 动力学模型 热变形工艺参数
下载PDF
GH4742高温合金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文文 冯阳 +3 位作者 李虎成 田强 秦鹤勇 刘鑫刚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3-130,共8页
为研究GH4742高温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对GH4742高温合金进行了等温压缩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1050~1140℃、应变速率为0.01~1 s^(-1)、应变为0.18~1.20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定量分析了各变形条件下试样的显微组织,确定... 为研究GH4742高温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对GH4742高温合金进行了等温压缩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1050~1140℃、应变速率为0.01~1 s^(-1)、应变为0.18~1.20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定量分析了各变形条件下试样的显微组织,确定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分数。利用经典的动力学和晶粒尺寸模型,建立了GH4742高温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和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变形条件下拟合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曲线均呈“S”型,在较低和较高应变时动态再结晶分数的增长率都很低,而在中等应变时,动态再结晶分数的增长率明显增加。再结晶晶粒尺寸随着温度和应变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依据所建立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和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不仅可以为高温合金热加工过程显微组织演化模拟提供参数输入,还可以为优化工艺,进而获得组织均匀的显微组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742高温合金 动态再结晶 动力学模型 晶粒尺寸模型
原文传递
Mg-8Al-1Zn-1Y镁合金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及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健 李全安 +3 位作者 陈晓亚 梅婉婉 陈培军 谭劲峰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7-186,共10页
在300~400℃、0.003~1 s^(-1)变形条件下,采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Mg-8Al-1Zn-1Y镁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依据加工硬化率曲线拐点特征构建了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模型,并根据临界条件构建了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动... 在300~400℃、0.003~1 s^(-1)变形条件下,采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Mg-8Al-1Zn-1Y镁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依据加工硬化率曲线拐点特征构建了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模型,并根据临界条件构建了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不同变形条件对合金动态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Mg-8Al-1Zn-1Y镁合金的热变形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其流变曲线表现出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并且提高变形温度和降低应变速率都将促进动态再结晶的发生;在本实验条件下,Mg-8Al-1Zn-1Y镁合金的加工硬化率曲线均具有拐点特征,得到了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00~400℃及应变速率为0.003~1 s^(-1)条件下所对应的临界应变ε_(c)和峰值应变ε_(p),并获得了合金临界应变模型和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合金显微组织特征验证了所获得的临界应变模型和动态再结晶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8Al-1Zn-1Y合金 热压缩 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临界应变
原文传递
SCM435钢热变形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晋彬 刘国权 +1 位作者 王浩 韩永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82-1286,共5页
通过分析冷镦钢SCM435在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1~1s-1范围内发生动态再结晶的热/力模拟试验数据,利用其应变硬化速率θ与流变应力σ的θ-σ曲线,准确确定了其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εc、峰值应变εp、临界应力σc和峰值... 通过分析冷镦钢SCM435在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1~1s-1范围内发生动态再结晶的热/力模拟试验数据,利用其应变硬化速率θ与流变应力σ的θ-σ曲线,准确确定了其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εc、峰值应变εp、临界应力σc和峰值应力σp,用应力-应变(σ-ε)曲线方法计算SCM435钢的动态再结晶Avrami动力学曲线和时间指数n.结果表明:SCM435钢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与峰值应变的平均比值εc/εp=0.73,动态再结晶Avrami时间指数平均值n=1.91;在温度950~1150℃,应变速率0.1~1s-1范围内,应变速率是SCM435钢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敏感因素,温度对其影响不大;动态再结晶率50%的时间t50与应变速率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钢 动态再结晶 应变速率 动力学
原文传递
新型优质GH738合金的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牛文龙 郭晶 +1 位作者 马思文 张麦仓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189,共7页
设计并进行了新型优质GH738合金在MTS810-25T低周疲劳试验机上的双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不同初始晶粒尺寸、变形温度、道次间隔保温时间及应变速率条件下合金的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初始晶粒尺寸减小,变形温度升高、道次间隔时... 设计并进行了新型优质GH738合金在MTS810-25T低周疲劳试验机上的双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不同初始晶粒尺寸、变形温度、道次间隔保温时间及应变速率条件下合金的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初始晶粒尺寸减小,变形温度升高、道次间隔时间延长、应变速率增大,均可以促进亚动态再结晶的进行,提高再结晶体积分数;而且,提高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可以降低亚动态再结晶后晶粒尺寸的差异,进一步提升组织的均匀程度。进而,结合定量金相及非线性拟合分析,建立了新型优质GH738合金的亚动态再结晶模型,并将所建立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符合程度较好,可以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优质GH738合金 组织演化 动态再结晶 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ZK60镁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22
13
作者 何运斌 潘清林 +4 位作者 覃银江 刘晓艳 李文斌 Yu-lung CHIU J.J.J.CHEN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5-1213,共9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ZK60镁合金在温度为200-40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最大变形量为60%的条件下进行恒应变速率高温压缩实验,研究高温变形过程中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采用EM模型描述合金的动态回复曲线,以此为基础,得出Z...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ZK60镁合金在温度为200-40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最大变形量为60%的条件下进行恒应变速率高温压缩实验,研究高温变形过程中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采用EM模型描述合金的动态回复曲线,以此为基础,得出ZK60合金热压缩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Avrami方程。利用有限元模拟合金热压缩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结果表明:ZK60合金热压缩过程中由于存在动态再结晶的软化作用,流变应力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小,并最终达到稳态;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和变形温度的升高,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增加,合金变形更加均匀;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动态再结晶分数有所减小,且变形也更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K60镁合金 热变形 流变应力 动态再结晶 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Al-Cu-Li合金流变行为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与形核机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胜利 沈健 +3 位作者 闫晓东 李锡武 孙宝庆 毛柏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5-374,共10页
对Al-Cu-Li合金进行温度300~500℃、应变速率0.001~10s^(-1)的等温热压缩,分析合金的流变行为:结合TEM和EBSD研究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合金流变曲线分为3个阶段:加工硬化阶段、过渡阶段和稳态变形阶段;变形温度越高,... 对Al-Cu-Li合金进行温度300~500℃、应变速率0.001~10s^(-1)的等温热压缩,分析合金的流变行为:结合TEM和EBSD研究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合金流变曲线分为3个阶段:加工硬化阶段、过渡阶段和稳态变形阶段;变形温度越高,流变应力达到动态平衡所需应变量越小。基于应变硬化率(θ)与流变应力(σ)之间的关系,确定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ε_c);不同热变形条件下的临界应变(ε_c)与峰值应变(ε_p)之比为0.30342~0.92828;临界应力(σ_c)与峰值应变(σ_p)之比为0.88492~0.99782。引入最大软化率应变(ε~*)和中间变量Z/A,建立ε_c和ε~*与Z/A的关系表达式。构建Al-Cu-Li合金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模型表明,温度越高或应变速率越低,越有利于促进动态再结晶分数的增加;显微组织分析结果与模型预测规律一致。Al-Cu-Li合金动态再结晶形核机制主要为晶界突出形核机制、亚晶合并长大机制以及粒子促进形核机制,随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晶内亚晶合并长大机制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合金 临界应变 动态再结晶模型 再结晶形核机制
下载PDF
300M钢动态再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凯 鲁世强 +3 位作者 欧阳德来 王克鲁 刘大博 刘天琦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2-87,113,共7页
基于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对300M钢在变形温度为850℃~1180℃、应变速率为0.01s-1~10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及其动态再结晶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ln Z>33.37时,300M钢应力-应变曲线呈双峰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型,热变形... 基于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对300M钢在变形温度为850℃~1180℃、应变速率为0.01s-1~10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及其动态再结晶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ln Z>33.37时,300M钢应力-应变曲线呈双峰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型,热变形过程发生两轮动态再结晶;当ln Z<33.37时,300M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呈单峰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型,热变形过程仅发生一轮动态再结晶。根据压缩实验结果,分别构建300M钢第一轮动态再结晶和第二轮动态再结晶的峰值应变、临界应变、平均晶粒尺寸和体积分数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M钢 热变形行为 动态再结晶 动力学
下载PDF
钒氮微合金钢动态再结晶动力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晋彬 刘国权 +2 位作者 王承阳 许磊 王浩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90,共6页
为研究钒氮微合金钢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及影响因素,选取3种对比成分的钒氮微合金钢发生动态再结晶的流变应力曲线,利用硬化速率-应力(θ-σ)曲线获得了饱和流变应力σsat、峰值应力σp、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力σc及稳态应力σss的准确值及... 为研究钒氮微合金钢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及影响因素,选取3种对比成分的钒氮微合金钢发生动态再结晶的流变应力曲线,利用硬化速率-应力(θ-σ)曲线获得了饱和流变应力σsat、峰值应力σp、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力σc及稳态应力σss的准确值及上述特征应力值与σp的依赖关系,回归得到应变速率敏感的中碳钒氮微合金钢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εc和峰值应变εp与Zener-Hollomon参数的关系式.建立了中碳钒氮钢及对比钢的热变形动态再结晶Avrami模型,分析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C及V、N含量对Avrami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速率比温度对中碳钒氮钢动态再结晶Avrami曲线的影响显著;C元素对中低碳钒氮微合金钢动态再结晶起促进作用;V和N对动态再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对应变速率比较敏感,高应变速率和低应变速率下元素的影响规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氮微合金钢 动态再结晶 Avrami模型
下载PDF
AZ40M镁合金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研究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7
作者 夏华 朱雄 +1 位作者 胡冬 王姝俨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24,共3页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上对AZ40M镁合金进行了热压缩实验。实验的变形温度为250~400℃,变形速率为0.001~1s^+-1。由实验数据建立了AZ40M镁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AZ40M在不同变形条件下动态再结晶分数。以...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上对AZ40M镁合金进行了热压缩实验。实验的变形温度为250~400℃,变形速率为0.001~1s^+-1。由实验数据建立了AZ40M镁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AZ40M在不同变形条件下动态再结晶分数。以方形孔轴类零件挤压成形为例,对它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成形后再结晶分数的分布。结果表明:当提高变形温度或降低变形速率时,材料的动态再结晶区域明显增加且在同一部位材料的动态再结晶分数也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40M镁合金 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10% Cr/Cu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及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勇 耿昊 +3 位作者 朱顺新 田保红 张毅 顾正彬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3-119,共7页
利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650-9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变形量为60%的条件下对10%Cr/Cu复合材料进行热模拟压缩试验。依据热模拟实验数据,绘制出10%Cr/Cu复合材料的流变应力曲线,分析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 利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650-9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变形量为60%的条件下对10%Cr/Cu复合材料进行热模拟压缩试验。依据热模拟实验数据,绘制出10%Cr/Cu复合材料的流变应力曲线,分析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用线性回归法确定出10%Cr/Cu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激活能(Q)和高温变形本构关系模型,并引入应变对模型进行修正,最后通过误差分析验证了方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0%Cr/Cu复合材料的流变应力随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少;计算得出10%Cr/Cu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激活能为260.7 kJ/mol;建立了复合材料的本构方程,对构建的本构方程模型进行误差验证得出平均相对误差为7.39%;利用Avrami模型求出了复合材料的动态再结晶分数模型,该模型表明在高温和较低应变速率条件下有利于该材料发生动态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Cr/Cu复合材料 流变应力 本构方程 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一个具有物理意义的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卫平 于本方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17,共3页
采用位错理论推导出了一个具有晶界迁移能、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以及位错密度等材料物理参数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用该模型验证了无间隙原子钢经不同形变量在 6 30℃退火的再结晶过程。结果表明 ,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无间隙原子钢等温退火... 采用位错理论推导出了一个具有晶界迁移能、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以及位错密度等材料物理参数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用该模型验证了无间隙原子钢经不同形变量在 6 30℃退火的再结晶过程。结果表明 ,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无间隙原子钢等温退火再结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晶界迁移能 晶粒尺寸
下载PDF
采用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估算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学军 赵宪明 +1 位作者 王国栋 刘相华 《钢铁研究》 CAS 2002年第2期27-29,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 ,将钢材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行为和变形后的静态再结晶现象联系起来 ,由经典的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值 ,推导出静态再结晶率达到 5 0 %的时间值 ,进而确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
关键词 动态再结晶 临界应变 静态再结晶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