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看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浩 《兰州学刊》 2003年第1期51-52,42,共3页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中国
下载PDF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解析经济全球化共同繁荣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5-36,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 ,未来的经济全球化将实现全球的共同繁荣。但是在南北差距还十分巨大的今天 ,发展中国家要想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实现经济上的腾飞十分困难。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全球的共同繁荣呢 ?
关键词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经济全球化 共同繁荣 理论基础
下载PDF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当前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启示
3
作者 胡俊文 《中国市场》 2015年第31期15-21,共7页
动态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要素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和其他因素变化以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移。通过对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系统梳理,结合当前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在新常态背景下要实现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升技... 动态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要素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和其他因素变化以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移。通过对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系统梳理,结合当前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在新常态背景下要实现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优化要素禀赋结构,促进劳动力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转化;发挥政府在高级生产要素和技术培育中的引导作用,积极扶持有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要素结构变化 内生动态要素禀赋理论
下载PDF
运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对外贸易
4
作者 王玉秀 《经济论坛》 2005年第6期55-56,共2页
一、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1917年,大卫·李嘉图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一经典著作.他在其中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石,在学术界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即... 一、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1917年,大卫·李嘉图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一经典著作.他在其中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石,在学术界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即无绝对的优势),也有可能互利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理论发展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运用 国际贸易理论 1917年 政治经济学 经典著作 李嘉图 学术界 商品 劣势 赋税 基石 声誉 互利 出口
下载PDF
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看近期扩大我国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重要性
5
作者 束金中 《国际商务研究》 1987年第4期34-37,54,共5页
去年八月,赵紫阳同志在天津、山东调查时指出: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应当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要把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尽量调整得“轻”一些。
关键词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纺织品出口 比较利益 调整产业结构 需求增长率 纺织工业 生产要素 扩大出口 六十年代 优势地位
下载PDF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转型吗——基于要素结构视角下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许和连 成丽红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5,共11页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出发,检验要素结构动态变化对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中国高端要素在要素结构中占比较低,服务贸易出口仍以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为主。总体而言,要素结构视角下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我...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出发,检验要素结构动态变化对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中国高端要素在要素结构中占比较低,服务贸易出口仍以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为主。总体而言,要素结构视角下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转型,其中基础设施相对于劳动力的要素结构比与服务出口结构水平显著正相关,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省市,人力资本、技术、服务业开放程度相对于劳动力的要素结构比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而服务业FDI流入相对于劳动力的要素结构比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结构 服务贸易出口结构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系统GMM两步法
原文传递
西方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发展中国家和“比较优势陷阱”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姗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9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国拥有的要素禀赋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动态化特征日趋明显,而这两个方面正是决定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比较优势的关键因素。因此,传统的基于静态框架的比较优势理论对当前国际贸易新特征...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国拥有的要素禀赋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动态化特征日趋明显,而这两个方面正是决定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比较优势的关键因素。因此,传统的基于静态框架的比较优势理论对当前国际贸易新特征的解释和指导能力逐步减弱,相反从动态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比较优势理论,并用以指导发展中国家摆脱“比较优势陷阱”正成为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陷阱” 发展中国家 演进 西方 要素禀赋结构 信息化程度 经济全球化
原文传递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的政策取向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毓萍 《财金贸易》 2000年第7期11-12,22,共3页
本文引入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以及进口比较优势系数等指标,来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优势状况,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阐述了我国政府为改善出口产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贸易竞争力指数 中国 政策
原文传递
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
9
作者 张晓权 《江苏商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5-37,共3页
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贸易发展战略。中国制定贸易发展战略时应必须考虑到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以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在国内提供良好的制度安排和增加公共服务,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维... 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贸易发展战略。中国制定贸易发展战略时应必须考虑到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以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在国内提供良好的制度安排和增加公共服务,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维护本国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中国 贸易发展战略 对外贸易 公共服务 政府
下载PDF
实施比较优势战略,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发展
10
作者 朱福星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63-66,共4页
文章首先介绍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然后在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的对策,特别强调了比较优势实现的制约因素和动态性,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劳动力资源 旅游资源 经济基础设施 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建设
下载PDF
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建立出口生产体系
11
作者 汪尧田 汪明 《国际商务研究》 1986年第5期9-15,共7页
当前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正面临着对内不能适应国家“四化”建设要求,对外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几年来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虽取得一些成效,但还没有从生产到流通进行整体考虑,在工贸、农贸、技贸联合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合... 当前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正面临着对内不能适应国家“四化”建设要求,对外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几年来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虽取得一些成效,但还没有从生产到流通进行整体考虑,在工贸、农贸、技贸联合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合理解决。我国自六十年代以来建立的一些出口生产基地和专厂专车间尽管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这些部门在体制、政策措施以及协作关系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在体制上对权、责、利不够明确,某些优惠政策未落实,以产值和利润为主要的考核指标不利于扩大出口和创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体系 对外贸易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体制改革 六十年代 国际贸易 系列问题 国际市场 严峻挑战 国际交换
下载PDF
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建立出口生产体系
12
作者 汪尧田 汪明 《国际贸易》 1986年第8期4-9,1,共7页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正面临严竣的国际竞争的挑战,在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和我国当前的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如何扩大出口、多创外汇,关键是在质量上要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并保证稳定的出口资源,而出口生产体系正是适应这一迫切要求应运而...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正面临严竣的国际竞争的挑战,在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和我国当前的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如何扩大出口、多创外汇,关键是在质量上要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并保证稳定的出口资源,而出口生产体系正是适应这一迫切要求应运而生,它是迎接国际贸易挑战而采取的有远见的战略措施。鉴于出口生产体系是在中国对外贸易土壤中诞生的一颗“新苗”,有必要在理论、方针、政策诸方面进行论证、探讨,使之茁壮健康成长。为此,我们热烈欢迎专家、学者和广大经贸工作者对建立出口生产体系展开讨论,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本期发表的“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建立出口生产体系”一文的显著特点是:借鉴现代科学经济理论,移植、渗透于出口生产体系。这种研究方法为对外贸易理论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该文读后令人耳目一新,不失为一篇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体系 进出口商品结构 现代科学理论 对外贸易 方法建立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 系统工程 经济协作 协作关系
下载PDF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模式选择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文 张成君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针对学术界由当前我国严重失业问题引发的关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提出我国应坚持“两条腿走路”——走“比较优势模式和科技优先模式并重”的发展道路,指出我国当前不存在重新选择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问题,只存在“两条腿”如... 针对学术界由当前我国严重失业问题引发的关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提出我国应坚持“两条腿走路”——走“比较优势模式和科技优先模式并重”的发展道路,指出我国当前不存在重新选择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问题,只存在“两条腿”如何协调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模式 科技优先模式 重化工业优先模式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下载PDF
树立大食物观与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14
作者 吴崇伯 李泳琪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0-59,共10页
人多地少的国情使中国农业生产一直坚持高投入、高产出模式,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使得质量状况堪忧、基础地力下降。另一方面,伴随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中国居民的饮食消费需求逐渐转变,由“吃得饱”“吃得好”... 人多地少的国情使中国农业生产一直坚持高投入、高产出模式,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使得质量状况堪忧、基础地力下降。另一方面,伴随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中国居民的饮食消费需求逐渐转变,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型,科学合理的膳食观念逐渐普及,饮食结构日趋优化。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一产粮大国,但粮食进口依赖度越来越高,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净进口国。中国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油高度依赖进口,饲料、肉类和奶源的进口依赖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俄乌冲突和新冠疫情也不同程度影响着中国的粮食安全。传统的粮食安全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食物消费需求升级的需要,需要树立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江河湖海要食物,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发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大食物观 进口依赖度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