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币政策对区域消费影响的差异性——基于动态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葛腾飞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1-55,共5页
基于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建立一个包含收入、消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等经济变量在内的动态自回归分布滞后计量(ADL)模型,然后利用1993—2013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对于区域消费影响的差异性,得出我国货币... 基于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建立一个包含收入、消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等经济变量在内的动态自回归分布滞后计量(ADL)模型,然后利用1993—2013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对于区域消费影响的差异性,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明显时滞性的结论,并且东、中、西部地区消费支出在面对货币政策冲击时的反应时期和方向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消费 动态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下载PDF
分位数因子增广的分位数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构建
2
作者 黄玉婷 傅德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41,共7页
因子增广回归是利用高维数据对宏观经济进行预测的重要方法。然而,均值回归框架下的因子模型和回归模型在面对异常值或厚尾分布时结果不够稳健。为此,文章在分位数回归框架下构建分位数因子增广分位数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该模型通过构... 因子增广回归是利用高维数据对宏观经济进行预测的重要方法。然而,均值回归框架下的因子模型和回归模型在面对异常值或厚尾分布时结果不够稳健。为此,文章在分位数回归框架下构建分位数因子增广分位数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该模型通过构建分位数因子模型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提取不同分位点的公共因子;进一步,利用提取出的公共因子和响应变量的滞后项构建分位数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数据出现异常值或厚尾分布的情境下,分位数因子分析估计的均值因子和非均值因子更稳健,分位数因子增广回归的预测性能优于因子增广回归的预测性能,且分位数因子增广分位数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基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位数因子 分位数回归 因子增广回归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下载PDF
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高炉铁水硅含量的预报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江鹏 石琳 +2 位作者 于涛 曹富军 袁冬芳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9-423,共5页
高炉冶炼过程中,铁水硅含量是评定高炉炉况稳定性和生铁质量的重要指标,其预测和控制对高炉的稳定顺行有重要意义.基于包钢6号高炉的生产数据,建立差分时间序列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高炉铁水硅含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炉况波动较小... 高炉冶炼过程中,铁水硅含量是评定高炉炉况稳定性和生铁质量的重要指标,其预测和控制对高炉的稳定顺行有重要意义.基于包钢6号高炉的生产数据,建立差分时间序列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高炉铁水硅含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炉况波动较小的情况下,该模型的预测命中率能达到87.5%,对实际的生产操作过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水硅含量 差分变换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时滞
原文传递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在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苗恩铭 龚亚运 +1 位作者 牛鹏程 费业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6-230,共5页
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与残差AR叠合模型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3种热误差建模方法进行了介绍与比对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简单快捷,但因热误差呈非线性且具有互交作用,较难获得精确热误差数学模型。后两个模型均属时间序列分... 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与残差AR叠合模型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3种热误差建模方法进行了介绍与比对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简单快捷,但因热误差呈非线性且具有互交作用,较难获得精确热误差数学模型。后两个模型均属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其优点是能够比较精确地建立热误差数学模型,两者的区别是叠合模型把参数估计分成两部分,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是统一估计参数,因此叠合模型的精度要低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精度,并通过实例验证,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在精密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中具有较好的建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热误差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叠合模型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下载PDF
几何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及在动态市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万建平 沈卉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4-107,共4页
先以动态市场反应模型中的销售滞后模型为例,引出几何分布滞后模型,再运用Koyck变换将几何分布滞后模型转换成有限的一阶自回归模型进行估计.针对由Koyck变换而引出的两个新问题: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以及随机误差项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 先以动态市场反应模型中的销售滞后模型为例,引出几何分布滞后模型,再运用Koyck变换将几何分布滞后模型转换成有限的一阶自回归模型进行估计.针对由Koyck变换而引出的两个新问题: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以及随机误差项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特别是,针对这两个问题同时出现的情形,给出了将工具变量法和广义差分法相结合的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我国近几年的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能算是较温和的紧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分布滞后模型 一阶自回归 Koyck变换 工具变量 广义差分
下载PDF
中国人口预测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安和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8X期4-7,共4页
本研究以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为基础,以人口年增长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人口年增长量的滞后值、人口年出生率和人口年死亡率的滞后值作为解释变量,分别设计了两类4个模型,并以1952-2002年人口序列数据为基础,采用一般回归法、后退法和逐步... 本研究以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为基础,以人口年增长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人口年增长量的滞后值、人口年出生率和人口年死亡率的滞后值作为解释变量,分别设计了两类4个模型,并以1952-2002年人口序列数据为基础,采用一般回归法、后退法和逐步回归法三种方法对所设计的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可作为人口预测的168个模型。然后,从中筛选出较优的包含人口年增长量滞后值的中国人口自回归分布滞后预测模型和不包含人口年增长量滞后值的中国人口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总量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人口预测
下载PDF
我国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分布回归与误差修正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9,共4页
通过建立模型,利用动态分布回归与误差修正模型,选用1996-2007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消费与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来看人均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消费将增加0.8991个百分点;短期来看人均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消费... 通过建立模型,利用动态分布回归与误差修正模型,选用1996-2007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消费与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来看人均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消费将增加0.8991个百分点;短期来看人均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消费将同增加0.2886个百分点,短期消费与收入关系的数值比长期关系的数值小。可以从调整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树立居民的消费信心,改变消费观念及改善消费环境等四个方面入手提高消费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收入 动态分布回归 误差修正模型
下载PDF
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我国财产险保费增长实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郁佳敏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9-102,共4页
通过建立财产险保费增长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使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对1980—2010年我国产险保费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产险保费与GD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比经典回归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和预... 通过建立财产险保费增长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使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对1980—2010年我国产险保费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产险保费与GD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比经典回归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保险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
下载PDF
电商消费影响商贸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检验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湘滇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8-40,共3页
本文基于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超效率DEA模型进行全国及分地区的商贸流通效率测算,并结合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电商消费影响商贸流通效率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商贸流通效率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总体上自东向西呈现阶... 本文基于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超效率DEA模型进行全国及分地区的商贸流通效率测算,并结合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电商消费影响商贸流通效率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商贸流通效率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总体上自东向西呈现阶梯递减现象;电商消费对商贸流通效率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系数上,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存在明显的改善效果,西部地区受市场资本存量、配套交通设施等影响在短期和长期内的改善效果有限;东北地区良好的居民储蓄和消费结构在电商经济的刺激下得到了有效释放,短期的改善效果最优。最后,本文从加强区域间的商贸流通交流和加大对电商经济的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电商消费改善商贸流通效率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消费 商贸流通效率 超效率DEA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下载PDF
福利性公共支出与长期经济增长——基于分布滞后模型和动态广义矩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思霞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3-71,共9页
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间1997~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广义矩估计和分布滞后模型,将就业、投资与经济增长纳入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经验评估了福利性公共支出对长期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机制。分析发现,福利性公共支出通过促进就业和投资... 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间1997~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广义矩估计和分布滞后模型,将就业、投资与经济增长纳入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经验评估了福利性公共支出对长期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机制。分析发现,福利性公共支出通过促进就业和投资的间接作用机制增进了长期经济增长;就直接作用机制而言,福利性公共支出增加了税收筹资,造成居民和企业形成税后报酬率下降的预期,反而不利于经济增长。政府在扩大福利性公共支出规模的同时,要借助结构性税收调整和支出政策激励企业扩大就业,通过公共品供给机制效应外溢引导产业间投资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福利性公共支出的就业增长和投资增长功能,才能有效促进均衡的长期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性公共支出 经济增长 动态广义矩 分布滞后模型
下载PDF
中国货币供应量(M2)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实证分析——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明 《时代金融》 2017年第8期8-10,共3页
本文利用Eviews8.0计量分析软件,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初步考察2006~2016十年间的货币供应量M2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变化(d M2)对物价水平(CPI)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特点,其滞后期大约为1个月,并... 本文利用Eviews8.0计量分析软件,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初步考察2006~2016十年间的货币供应量M2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变化(d M2)对物价水平(CPI)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特点,其滞后期大约为1个月,并且其滞后期影响大约维持4个月左右,其影响力度呈现先递增后递减,滞后结构具有倒U型特征。同时还发现当期CPI还与滞后期CPI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因此,我们应当继续加强货币供应量M2和CPI的调控机制,促进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CPI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宏观经济
下载PDF
一类部分和分解非对称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边界检验
12
作者 王敬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3-16,共4页
部分和分解形成的非对称性机制表明了经济变量的正向变化不同于负向变化,文章利用部分和分解构造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不仅可以处理时间序列的内生性与误差的序列相关问题,还可以通过边界检验方法,分析非对称机制与非平稳性的联合问题... 部分和分解形成的非对称性机制表明了经济变量的正向变化不同于负向变化,文章利用部分和分解构造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不仅可以处理时间序列的内生性与误差的序列相关问题,还可以通过边界检验方法,分析非对称机制与非平稳性的联合问题。中美两国利率数据分析表明该模型应用的灵活性与可行性,并得到了美国利率传导的短期动态非对称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和分解 非对称性 边界检验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下载PDF
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地面沉降预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郇小龙 甄宗坤 《测绘工程》 CSCD 2015年第9期59-61,65,共4页
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变化不同步,且地面下沉受自身影响较大,建立滞后作用下地面沉降预测模型,以某地区地面沉降为例进行模拟试验,并探讨模型拟合效果与预测精度。结果表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精度较高,可以用到地... 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变化不同步,且地面下沉受自身影响较大,建立滞后作用下地面沉降预测模型,以某地区地面沉降为例进行模拟试验,并探讨模型拟合效果与预测精度。结果表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精度较高,可以用到地面沉降量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地面沉降 滞后作用 沉降预测 地下水水位
下载PDF
城市供水规划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黎仕国 张喆 《山西建筑》 2010年第5期191-192,共2页
通过对广州市年用水量的分析,考虑时间、区内生产总值、人口、对用水量的影响,运用并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预测模型,对规划用水量进行预测,实例分析说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预测城市用水量是可行的,具有很高的精度。
关键词 供水规划 用水量预测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下载PDF
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海洋经济发展协整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春娟 王琦 +1 位作者 刘大海 王玺茜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36-142,共7页
基于2004—2018年我国31个省份海洋相关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误差修正(ECM)模型,分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并结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海洋科技... 基于2004—2018年我国31个省份海洋相关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误差修正(ECM)模型,分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并结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增加能够带来海洋生产总值的增加,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对海洋经济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海洋经济发展也是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相比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当前海洋科技创新产出对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据此,提出贯彻海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结合市场资源配置、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对外开放进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兼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技创新 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海洋经济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基于动态分布滞后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甘星 印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3-88,共6页
基于1990-2013年间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GDP时间序列,通过构建动态分布滞后模型测量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利用效率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的分析表明: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存在着较强的时滞效应。FDI... 基于1990-2013年间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GDP时间序列,通过构建动态分布滞后模型测量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利用效率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的分析表明: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存在着较强的时滞效应。FDI对GDP的总贡献为0.74%-0.84%,FDI发挥总效应的一半需10.43年。我国应鼓励FDI建设总部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人力资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加速FDI溢出效应的产生,促进FDI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 动态分布滞后模型
下载PDF
存在自相关时检验和估计方法的改进——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自相关检验和参数估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荷观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2年第4期44-49,共6页
存在自相关时的自相关检验和参数估计是基础计量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存在自相关时的原模型已转化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讨论存在自相关时的自相关检验和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自相关检验法,并同时给... 存在自相关时的自相关检验和参数估计是基础计量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存在自相关时的原模型已转化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讨论存在自相关时的自相关检验和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自相关检验法,并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参数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自相关 检验和估计
下载PDF
FDI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实证研究
18
作者 胡逸锦 周经 《湘南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77-82,共6页
基于2005~2014年三大产业相关数据,通过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DI规模的扩大降低了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有利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FDI对第三产业的正向促... 基于2005~2014年三大产业相关数据,通过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DI规模的扩大降低了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有利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FDI对第三产业的正向促进作用要大于对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FDI规模对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动影响程度较小.说明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产业结构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下载PDF
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中分布滞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9
作者 姚焕新 牛鹏程 +2 位作者 龚亚运 邵善敏 苗恩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6-250,共5页
针对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建模中温度敏感点选择及模型建立问题,提出用模糊聚类法和灰色关联法结合选择温度敏感点,用分布滞后模型建立补偿模型的方法。根据机床关键点温度和热误差的实验数据,分别建立热误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分布滞... 针对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建模中温度敏感点选择及模型建立问题,提出用模糊聚类法和灰色关联法结合选择温度敏感点,用分布滞后模型建立补偿模型的方法。根据机床关键点温度和热误差的实验数据,分别建立热误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分布滞后模型。在一台Leaderway V-450型数控加工中心上进行热误差建模实验,测量主轴分别在2000、4000、6000 r/min下的热误差及温度,结果表明分布滞后模型的拟合精度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任一转速下的实验数据建模时,分布滞后模型的稳健性低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而综合任意两个转速下的实验数据建模时,分布滞后模型的稳健性略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建立的预测模型在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中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热误差 分布滞后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稳健性
下载PDF
落叶松人工林直径分布动态预估模型 被引量:14
20
作者 赵丹丹 李凤日 董利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48,共7页
基于小兴安岭地区和长白山地区102块落叶松人工纯林固定标准地复测数据(10 a间隔期),采用参数预测模型(PPM)系统,建立了前期Weibull分布参数(b1)与前期林分调查因子模型、前期参数c1与b1之间的回归模型、两期参数b2与b1的回归模... 基于小兴安岭地区和长白山地区102块落叶松人工纯林固定标准地复测数据(10 a间隔期),采用参数预测模型(PPM)系统,建立了前期Weibull分布参数(b1)与前期林分调查因子模型、前期参数c1与b1之间的回归模型、两期参数b2与b1的回归模型、以及两期参数c2与b2之间的回归模型,并采用似乎不相关回归(SUR)理论,估计了模型的参数;利用"刀切法"选择平均相对误差(ME)、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E)、预测精度(P)、相对误差(B)、误差指数(IE)等指标,分别对所建立的参数动态预测方程及直径分布动态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模型的R2a较好(0.428~0.897),RMSE均较小(0.37~0.94),所建立的直径分布动态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通过检验,所建立的参数动态模型预估能力较好(-10%95%),并能较好地预测落叶松人工林未来直径分布(B0=4.38%,B1=12.38%,IE=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 WEIBULL分布 直径分布动态 参数预估模型 似乎不相关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