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FSA-ACO-BPN算法的五轴机床动态误差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松 梅盛开 +1 位作者 袁伟 郭前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1-145,共5页
为了提高五轴机床的加工精度,提出一种基于AFSA-ACO-BPN算法的五轴机床动态误差模型。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完成了建模变量的优化选择,并进行了AFSA与ACO-BPN的动态融合。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预测结果与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 为了提高五轴机床的加工精度,提出一种基于AFSA-ACO-BPN算法的五轴机床动态误差模型。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完成了建模变量的优化选择,并进行了AFSA与ACO-BPN的动态融合。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预测结果与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综合反映了不同切削加工条件的影响,提高了误差模型的鲁棒性,为提高机床加工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误差模型 AFSA-ACO-BPN算法 五轴机床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FOG捷联系统动态误差模型研究
2
作者 李迪 李绪友 孙尧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4期291-293,305,共4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3层 BP 人工神经网络新的光纤陀螺捷联系统动态误差模型的建模方法。在Matlab 软件平台上,利用正交三轴转台速率实验产生的大量数据样本对网络结构模型进行了学习训练,并使用实测数据对得到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实...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3层 BP 人工神经网络新的光纤陀螺捷联系统动态误差模型的建模方法。在Matlab 软件平台上,利用正交三轴转台速率实验产生的大量数据样本对网络结构模型进行了学习训练,并使用实测数据对得到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训练后的3层 BP 网络模型辨识精度高,可以做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动态误差模型直接使用,为系统的动态误差补偿提供了数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动态误差模型 捷联惯导系统
下载PDF
两维转镜的等效动态控制误差模型辨识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慧 吴军辉 +3 位作者 胡欣 樊宏杰 赵宏鹏 黄振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6-371,共6页
两维转镜的动态控制误差是影响激光制导武器对抗闭环半实物仿真试验精度的重要误差源,建立准确的控制误差模型是系统精度分析的基础。对于转镜的动态控制误差分析建模问题,常采用经典的频域设计法建立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来分析其控制误... 两维转镜的动态控制误差是影响激光制导武器对抗闭环半实物仿真试验精度的重要误差源,建立准确的控制误差模型是系统精度分析的基础。对于转镜的动态控制误差分析建模问题,常采用经典的频域设计法建立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来分析其控制误差,建模过程复杂且难以建立准确的模型,提出了一种过程辨识的方法,分析了辨识原理、辨识输入信号设计、模型阶次及模型参数的辨识方法等,在使用行列式比定阶法确定模型阶次的基础上,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转镜的等效动态控制误差模型。然后,根据转镜控制系统指标设计等效正弦信号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动态控制误差模型估计输出与实际仿真输出基本相同,估计误差均值为0°,最大值仅为13″,说明了建模的准确性,同时也为激光制导武器对抗闭环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中其他仿真设备的建模提供了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维转镜 动态控制误差模型 过程辨识 递推最小二乘法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受控主元分析模型的故障检测
4
作者 陈硕 栾小丽 刘飞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80-1285,共6页
为了提高故障检测准确率,提出了基于动态受控主元分析(dynamic controll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CPCA)模型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利用DCPCA提取动态受控主元(dynamic controlled principal component,DCPC),所得DCPC包含过程... 为了提高故障检测准确率,提出了基于动态受控主元分析(dynamic controll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CPCA)模型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利用DCPCA提取动态受控主元(dynamic controlled principal component,DCPC),所得DCPC包含过程的自回归特性和与控制输入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使得构建的DCPCA模型更精确。然后,针对传统方法只对过程变量进行静态空间结构的故障检测,忽略了动态特性的问题,基于DCPCA模型适时应用检测综合指标,对系统进行静态重构误差和动态模型误差的双重检测,使得检测结果更全面。最后,基于田纳西-伊斯曼(Tennessee-Eastman,TE)过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受控主元分析 故障检测 综合指标 静态重构误差 动态模型误差
原文传递
利用广义指数加权回归估计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误差方差矩阵W_t的方法(英文)
5
作者 富元斋 《经济数学》 2002年第2期68-71,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广义指数加权回归在贝叶斯线性动态线性模型参数估计中的作用 。
关键词 贝叶斯线性动态线性模型 广义指数加权回归 误差方差估计
下载PDF
三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混合建模方法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洪涛 刘勇 +1 位作者 费业泰 陈晓怀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61-1866,共6页
为了建立高精度的三坐标测量机相关性动态误差修正模型,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和支持向量机研究动态误差混合建模方法,分析了三坐标测量机的动态误差来源及特点,介绍了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和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及算法,编制了相应的混合建... 为了建立高精度的三坐标测量机相关性动态误差修正模型,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和支持向量机研究动态误差混合建模方法,分析了三坐标测量机的动态误差来源及特点,介绍了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和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及算法,编制了相应的混合建模软件。应用双频激光干涉仪设计了测量机动态误差实验装置,进行了相应的误差分离实验。应用偏最小二乘法确定测量机动态误差主要影响因素,得出坐标变量y、z和x是主要影响因素、测量速度v是次要影响因素的结论。结合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应用支持向量机和动态误差实验数据建立了测量机的空间动态误差模型,并进行比对和验证,应用混合建模方法建立的修正模型精度可以达到±0.02μm,高于未利用偏最小二乘法±0.75μm的建模精度,完全可以用于三坐标测量机相关性动态误差的高精度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坐标测量机 动态误差 主要影响因素 空间动态误差模型 偏最小二乘法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用三轴转台辨识陀螺仪误差模型系数时的速率试验设计 被引量:11
7
作者 祁家毅 任顺清 王常虹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5-570,共6页
介绍了用三轴转台的匀角速率功能标定捷联陀螺仪的动态误差模型系数的方法。首先计算了陀螺仪的输出,陀螺仪的误差模型系数以及三轴转台三轴同时施加的角速率的函数关系。其次在给定不同的中、内环角速率比时,用傅立叶分析的方法得出了... 介绍了用三轴转台的匀角速率功能标定捷联陀螺仪的动态误差模型系数的方法。首先计算了陀螺仪的输出,陀螺仪的误差模型系数以及三轴转台三轴同时施加的角速率的函数关系。其次在给定不同的中、内环角速率比时,用傅立叶分析的方法得出了陀螺仪输出的各次谐波幅值与动态误差模型系数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结构矩阵和信息矩阵。最后根据信息矩阵行列式值与外环角速率的关系,选定了标定陀螺仪动态误差模型系数时的最优三轴速率试验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仪 动态误差模型 谐波分析 三轴转台
下载PDF
高精度陀螺加速度表的误差模型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凤霞 曾鸣 苏宝库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6,共5页
在全面考虑影响陀螺加速度表的误差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陀螺加速度表的误差模型。该误差模型包括静态误差模型、动态误差模型和混合误差模型三部分。陀螺加速度表的误差模型的建立对实现有效的误差补偿和可靠地提高惯性系统实用精度提... 在全面考虑影响陀螺加速度表的误差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陀螺加速度表的误差模型。该误差模型包括静态误差模型、动态误差模型和混合误差模型三部分。陀螺加速度表的误差模型的建立对实现有效的误差补偿和可靠地提高惯性系统实用精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加速度表 静态误差模型 动态误差模型 混合误差模型
下载PDF
基于PSD集成装置挠性机器人动态误差建模
9
作者 周正华 徐卫良 朱维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17-62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敏感探测器(PSD)、用于挠性机器人动态误差测量的新型集成装置,分析和导出了其测量原理和线性化模型。利用该装置可研究多杆机器人的高精度测量及其反馈控制,推导出了基于该装置的机器人三维挠性动态误差模型,由此得... 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敏感探测器(PSD)、用于挠性机器人动态误差测量的新型集成装置,分析和导出了其测量原理和线性化模型。利用该装置可研究多杆机器人的高精度测量及其反馈控制,推导出了基于该装置的机器人三维挠性动态误差模型,由此得到用于平面机器人简化的线性化实时控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D集成装置 测量 动态误差模型 线性化
下载PDF
动力调谐陀螺仪动态误差试验仿真器
10
作者 陈熙源 万德钧 《导航》 1998年第3期81-88,共8页
本文系统地提出了动力调谐陀螺仪(DTG)动态误差试验中的数学模型,分析了DTG的动态误差,建立了动态误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DTG误差试验仿真器。
关键词 DTG 动态误差模型 仿真器 动力调谐 陀螺仪
下载PDF
动态测量误差的希尔伯特-黄分解
11
作者 程真英 李瑞君 《计测技术》 2012年第3期17-19,46,共4页
针对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等方法在分解动态测量误差时存在的不足,即选用不同的基函数会导致不同的分解结果,提出了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的动态测量误差分解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选取基函数,可以自适应地分解动态测量误差信号;对一个... 针对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等方法在分解动态测量误差时存在的不足,即选用不同的基函数会导致不同的分解结果,提出了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的动态测量误差分解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选取基函数,可以自适应地分解动态测量误差信号;对一个混联式动态测量系统建立了全系统误差模型,并用该方法对测量系统的总误差信号进行了分解;与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的分解结果相比,希尔伯特-黄变换的分解结果更准确,与测量系统的误差理论模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系统动态误差模型 误差分解 傅立叶变换 小波变换 希尔伯特-黄变换
下载PDF
动力学模型系统误差及其协方差阵的随机加权拟合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志华 高社生 +1 位作者 陈丽容 焦雅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8-352,共5页
在现有的基于移动窗口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系统误差自适应拟合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窗口动态导航模型系统误差的随机加权拟合法,在相同的窗口内给出了相应的状态预报向量协方差阵的随机加权拟合。由于动力学模型系统误差难以直... 在现有的基于移动窗口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系统误差自适应拟合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窗口动态导航模型系统误差的随机加权拟合法,在相同的窗口内给出了相应的状态预报向量协方差阵的随机加权拟合。由于动力学模型系统误差难以直接修正,采用修正状态估计误差向量及动力学模型误差向量的方法,实现对动力学模型系统误差的修正,然后利用修正后的动力学模型及相应的协方差阵进行导航滤波计算,有效地抑制动力学模型系统系统误差的影响,提高导航解算的精度。仿真结果证明,采用随机加权拟合后的算法精度优于未进行拟合的卡尔曼滤波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型系统误差 协方差矩阵 随机加权估计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动力学模型系统误差的随机加权估计
13
作者 高社生 魏文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9-843,共5页
提出用新兴的随机加权估计算法对动力学模型系统误差进行估计,以控制动态模型噪声异常对状态参数估值的影响。该算法根据实际需要对动力学模型误差和状态预报值向量的协方差阵进行随机加权,以控制残差向量协方差阵和新息向量协方差阵的... 提出用新兴的随机加权估计算法对动力学模型系统误差进行估计,以控制动态模型噪声异常对状态参数估值的影响。该算法根据实际需要对动力学模型误差和状态预报值向量的协方差阵进行随机加权,以控制残差向量协方差阵和新息向量协方差阵的大小,削弱模型误差对状态参数向量的影响,提高动态导航解算的滤波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随机加权估计算法的估计精度,明显优于经典Kalman滤波和抗差自适应Kalman滤波,能提高飞行器动态导航定位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型误差 随机加权估计 协方差矩阵
下载PDF
基于动态VECM的我国铜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保银 陈俊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2-496,共5页
通过采用ADF检验、协整性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近年来上海铜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全面深入的动态实证分析,表明铜期货价格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通过动态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VECM)检验,铜现... 通过采用ADF检验、协整性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近年来上海铜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全面深入的动态实证分析,表明铜期货价格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通过动态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VECM)检验,铜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相关性趋于加强,但呈现出非线性规律,说明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决策时能以期货价格波动作为决策依据之一,但不能对期货价格波动反应过度,致使套期保值行为失当,需要综合分析外部市场环境和期货市场运行规律,做出全面科学的套期保值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期货 ADF检验 协整性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 动态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
下载PDF
导航系统误差及其协方差阵的随机加权拟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俊 高社生 +1 位作者 焦雅林 吴佳斌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2-636,共5页
在现有基于移动窗口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的系统误差自适应拟合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窗口观测模型的系统误差随机加权拟合法。该方法在相同的窗口内给出了相应的观测向量协方差阵的随机加权估计。利用修正后的观测向量及相应... 在现有基于移动窗口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的系统误差自适应拟合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窗口观测模型的系统误差随机加权拟合法。该方法在相同的窗口内给出了相应的观测向量协方差阵的随机加权估计。利用修正后的观测向量及相应的协方差阵进行导航滤波计算,能有效地抑制观测系统偏差的影响,提高导航解算的精度。仿真结果证明,文中所提出的随机加权估计算法的精度,明显优于卡尔曼滤波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型误差 协方差矩阵 随机加权估计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基于空间动态误差面板模型 被引量:20
16
作者 范兆媛 周少甫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6-154,共9页
利用熵权法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基于2004到2014年的30个省域数据,在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新城镇化指标,选取短面板动态空间误差模型对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 利用熵权法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基于2004到2014年的30个省域数据,在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新城镇化指标,选取短面板动态空间误差模型对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差异,对中部及西部的影响比东部更大;初期收入对全国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符合收敛水平,且对东部区域的影响更大;人口增长率对全国及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储蓄率对全国及东部区域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影响;基于研究结果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经济增长率 区域差异 空间动态误差模型
原文传递
新型城镇化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范兆媛 周少甫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2-124,共3页
文章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指标,基于2004—2015年的30个省域数据,利用短面板动态空间误差模型的QMLE估计方法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消费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差... 文章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指标,基于2004—2015年的30个省域数据,利用短面板动态空间误差模型的QMLE估计方法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消费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差异,对东西部的影响显著且对东部影响更大;老龄化对消费率存在显著的负的影响且对中西部的影响显著,但对东部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居民消费 空间动态误差模型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陀螺漂移建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鲁源 陈玉柱 +1 位作者 陈刚 李士心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1期61-65,共5页
在基于小波变换陀螺漂移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详细阐述了实验的步骤,提出了有关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陀螺漂移建模方法的精度高且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关键词 小波变换 陀螺漂移建模 静态漂移误差模型 动态漂移误差模型 随机漂移误差模型 惯性导航系统
下载PDF
房地产价格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长短期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春风 刘建江 齐祥芹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0,共7页
考虑居民收入等级不同,对住房属性偏重不同,将居民分为不受到流动性约束型、不完全受到流动性约束型、完全受到流动性约束型三类。基于各自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确定动态面板模型检验房价与消费的协整关系,并构建动态面板误差修正模型,... 考虑居民收入等级不同,对住房属性偏重不同,将居民分为不受到流动性约束型、不完全受到流动性约束型、完全受到流动性约束型三类。基于各自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确定动态面板模型检验房价与消费的协整关系,并构建动态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全国层面,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核心因素,房价上涨、预期房价上涨影响消费为挤出效应,且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居民层面:不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居民,收入不是消费的重要因素,而其余两类居民的消费受收入、习惯强度影响较大,且流动性约束越强,影响更为明显;不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居民,在短期及长期内,房价上涨、预期房价上涨影响消费为财富效应;而其余两类居民,影响为挤出效应,强度大于前者的财富效应,且流动性约束越强,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流动性约束 面板协整 动态面板误差修正模型
下载PDF
预期视角下房价波动与消费的协整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春风 卫国 李玉双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7-113,共7页
根据不同类型消费者行为的差异,文章构建出预期视角下房价与消费关系的理论基础模型以确定两者的协整关系,并建立长期均衡动态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表明:预期房价上涨抬高居民住房投资品属性权重,这是阻碍财富效应发挥的主要原因。全... 根据不同类型消费者行为的差异,文章构建出预期视角下房价与消费关系的理论基础模型以确定两者的协整关系,并建立长期均衡动态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表明:预期房价上涨抬高居民住房投资品属性权重,这是阻碍财富效应发挥的主要原因。全国层面:房价上涨乐观预期下,居民出现"短视行为",减弱"资产效应",加强"财富重新分配效应"、"预防性储蓄动机效应"等挤出效应,导致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房价均抑制居民消费;地区层面: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引起房价地区间的空间效应及领先滞后关系,导致在短期内,房价对消费的影响均是挤出效应,地区差异体现在强度上,而长期差异在影响方向上也有体现,东中部地区为挤出效应,西部地区为财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上涨预期 面板协整 动态面板误差修正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