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病证结合特点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分析
1
作者 陈明 周帅琪 +5 位作者 王尚全 展嘉文 董永丽 齐保玉 王达 尹煜辉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较多,但建立方法各式各样且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文章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临床角度出发,就目前PMOP模型动物选择、构建方法和模型动物与临床吻合度进行对比,结合病证结合动物...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较多,但建立方法各式各样且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文章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临床角度出发,就目前PMOP模型动物选择、构建方法和模型动物与临床吻合度进行对比,结合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构建思路,从PMOP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进一步完善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PMOP实验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经尿道单孔腔镜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离体动物模型实验研究
2
作者 王伟峰 张军 +7 位作者 万建省 刘四明 邹源 郑少秋 郝继东 廖国强 龚华 欧阳磊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膀胱软镜联合腹腔镜器械经尿道协同操作实施膀胱肿瘤整块切除的可行性,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加工的经尿道单孔PORT、Olympus电子膀胱软镜作为观察镜,Φ1.8 mm软性抓钳作为协助显露器械及腹腔镜操作器械... 目的探讨电子膀胱软镜联合腹腔镜器械经尿道协同操作实施膀胱肿瘤整块切除的可行性,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加工的经尿道单孔PORT、Olympus电子膀胱软镜作为观察镜,Φ1.8 mm软性抓钳作为协助显露器械及腹腔镜操作器械(组织剪、电钩、超声刀等),以离体猪膀胱为模型,经尿道放置自制单孔PORT,置入Olympus电子膀胱软镜观察膀胱内壁全貌及黏膜情况,在膀胱腔内设定病变部位,再经电子膀胱软镜的工作通道插入软性抓钳钳夹提拉待切除黏膜,并在目标位带张力固定,保持满意的观察视野,术者左手持膀胱软镜,右手操作腹腔镜器械经PORT进入膀胱腔,在软镜监视及软性抓钳提拉协同下,模拟剪切、推拨动作,实现对病变黏膜的整块切除。结果在2个离体猪膀胱模型上成功切除了4个不同部位的病灶处黏膜。结论体外实验显示电子膀胱软镜联合腹腔镜器械实施经尿道单孔腔镜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在不额外增加经皮膀胱切口医源性膀胱损伤的条件下,实现了多种器械协同作用下的切除效果,该方法处理膀胱肿瘤可行,进一步优化后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 膀胱软镜 软性抓钳 腹腔镜器械 膀胱肿瘤 整块切除 动物模型 体外 猪膀胱
下载PDF
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3
作者 王海杰 谭玉珍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47-252,共6页
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最终死于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近年来,心肌梗死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临床前实验研究。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常依赖于动物模型,故心肌梗死模型的成功建立对于探索修复梗死心肌的新技术和新... 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最终死于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近年来,心肌梗死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临床前实验研究。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常依赖于动物模型,故心肌梗死模型的成功建立对于探索修复梗死心肌的新技术和新措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中我们对心肌梗死模型建立的技术和应用策略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心肌梗死 心肌再生 血管新生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在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唐鑫 谭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采用可视化、可量化的方法实时动态测量组织或器官的微循环血流量。因其活体检测、实时成像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已在微循环检测的多个领域中应用。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主要通过减少双侧颈总动脉向大脑输送血流量的方... 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采用可视化、可量化的方法实时动态测量组织或器官的微循环血流量。因其活体检测、实时成像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已在微循环检测的多个领域中应用。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主要通过减少双侧颈总动脉向大脑输送血流量的方法造模,可造成脑供血长期不足。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可通过对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皮层脑血流量、侧支循环开放、神经血管耦合反应等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判断动物模型造模是否成功及干预方法对其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在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衬比成像 慢性脑缺血 动物模型 综述
下载PDF
胃癌前病变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颖 矫健鹏 +3 位作者 徐晶钰 刘煊 王晓炜 岳小强 《现代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中医药在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进行PLGC相关实验研究的前提。文章从模型动物选择、胃癌前病变疾病模型和病证结合模型三方面,对近年来PLGC病证结合模型的... 中医药在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进行PLGC相关实验研究的前提。文章从模型动物选择、胃癌前病变疾病模型和病证结合模型三方面,对近年来PLGC病证结合模型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介绍了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肝胃气滞、脾胃湿热和胃络瘀血5个常见PLGC病证结合模型的造模方法,并对当前模型制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股骨骨缺损动物模型制备现状及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世博 关健斌 +3 位作者 俞兴 赵赫 杨永栋 刘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3-638,共6页
背景:骨缺损的修复及后期临床转归仍是临床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是困扰临床医师的常见问题。构建合适、可重复性及无限接近临床的动物实验模型及科学的评估对进一步的临床治疗相关疾病至关重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文献中股骨骨缺损常用实... 背景:骨缺损的修复及后期临床转归仍是临床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是困扰临床医师的常见问题。构建合适、可重复性及无限接近临床的动物实验模型及科学的评估对进一步的临床治疗相关疾病至关重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文献中股骨骨缺损常用实验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及不同模型特点,评估优势与不足,为相关研究者选择合适的股骨骨缺损动物模型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设定英文检索词为:bone defect,bone,bones,defect,defects,defective,animal model,animal,model,laboratory,laboratory animal,animal laboratory;中文检索词为:骨缺损,动物模型,实验。检索时限为2000-01-01/2022-08-01。结果与结论:①对入选的27篇随机对照动物实验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实验动物包含大鼠、小鼠、新西兰兔及羊,骨缺损类型主要包含圆柱形骨缺损和节段性截骨骨缺损,部位以股骨中段及远端居多。多用于评估骨修复材料、药物、载药活性物质及物理治疗等方法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及缺损愈合机制研究,尤其是负重骨缺损修复机制的研究。②不同缺损类型及不同实验动物股骨骨缺损值的范围不同,研究者可结合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动物及骨缺损类型,并设置合理的骨缺损值。③目前的研究表明,股骨骨缺损模型以圆柱形及节段截骨骨缺损为主,主要是在股骨远端及中段,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较为成熟,可操作性强,能够提供成熟的实验动物模型。④就圆柱形骨缺损而言,大鼠及新西兰兔更适合,而节段性截骨则无特殊要求,各种动物均能满足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骨缺损 动物模型 评估 临界性骨缺损
下载PDF
脾虚湿盛证动物模型构建方法探析
7
作者 王若冲 吴凤芝 +4 位作者 戴宁 江洋 廖文勇 张炜悦 李峰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3,99,共7页
近年来,脾虚湿盛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已成为中医证候研究的热点。脾虚湿盛证病位在脾,病性为虚与湿,因此模型的构建较为复杂,目前尚无公认的动物模型。现从脾虚湿盛证模型构建的思路方法及模型评价指标2个维度为核心对当前研究进行探析与总... 近年来,脾虚湿盛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已成为中医证候研究的热点。脾虚湿盛证病位在脾,病性为虚与湿,因此模型的构建较为复杂,目前尚无公认的动物模型。现从脾虚湿盛证模型构建的思路方法及模型评价指标2个维度为核心对当前研究进行探析与总结,研究表明脾虚湿盛证动物模型常选用饮食失宜、久居湿地及劳倦过度等因素从病因角度进行模型构建,造模方法分为单因素、双因素与混合多因素;脾虚湿盛证模型评价指标常以症状及表证进行宏观与证候评价、多通过疲劳指标、胃肠功能指标及水液代谢指标进行客观评价;并从脾虚湿盛模型证候命名、模型证候评价标准及构建模型的方法剖析目前模型构建存在的问题、以此讨论并分析脾虚湿盛证动物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脾虚湿盛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为研究者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湿盛 动物模型 证候评价 饮食失宜 久居湿地 劳倦过度 疲劳 水液代谢
下载PDF
肝郁气滞、肝胆湿热型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
8
作者 王彤 张平 +9 位作者 颜鑫园 蔡青原 陈建波 王雅蕾 刘文杰 朱豆豆 王旭 谭琰 李建军 姚成礼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初步建立并评价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证型的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小鼠模型,为深入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探索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模型支持。方法:48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WT)、造模3周组(LD-3)、造模6周组(LD-6)... 目的:初步建立并评价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证型的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小鼠模型,为深入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探索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模型支持。方法:48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WT)、造模3周组(LD-3)、造模6周组(LD-6)、造模9周组(LD-9),每组12只。WT组给予普通饲料+正常饮用水喂养,造模组分别给予3、6、9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正常饮用水喂养。在造模期间,每日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分别在3、6、9周麻醉后处死动物,眼眶取血,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取组织标本,采用尼罗红染色观察胆囊脂质沉积情况,红外光谱分析胆汁成分;胆固醇代谢指标: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组1(ABCA1)蛋白表达,进行模型评价。结果:与WT组相比,各组造模小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血清TC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TG水平明显降低(P<0.05);胆囊脂质沉积显著,胆汁混浊度增加;肝脏ABCA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小鼠胆囊胆固醇沉着症模型构建方法,符合临床特征。并成功建立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证型的疾病证候类型,可为后续针对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研究提供稳定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高脂饮食 甘油三酯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子宫肌瘤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9
作者 付涛 谢娟 +3 位作者 韩伟 黄国宁 武丽红 杨振山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子宫肌瘤是一种由平滑肌病变引起的良性单克隆肿瘤,目前子宫肌瘤的病因尚未明确,实验动物模型作为研究子宫肌瘤的主要工具,对阐明其发生、发展机制,研究药物治疗手段尤为重要。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及整理,总结了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一种由平滑肌病变引起的良性单克隆肿瘤,目前子宫肌瘤的病因尚未明确,实验动物模型作为研究子宫肌瘤的主要工具,对阐明其发生、发展机制,研究药物治疗手段尤为重要。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及整理,总结了子宫肌瘤相关的致病因素及建立子宫肌瘤动物模型的方法。该研究进展对子宫肌瘤自发性动物模型、诱发性动物模型、异种移植动物模型以及基因工程动物模型进行概述,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探讨,旨在为科研人员建立更科学、严谨、实用的子宫肌瘤动物模型提供参考,为研究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致病因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相关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0
作者 孙绮悦 郭姗姗 +7 位作者 赵荣华 包蕾 耿子涵 李舒冉 徐英莉 张敬升 崔晓兰 孙静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41-245,252,共6页
目的综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AR的发病机制及药物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从AR模型动物的种类、特点、模型种类、建模方法、模型成功的标准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总结... 目的综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AR的发病机制及药物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从AR模型动物的种类、特点、模型种类、建模方法、模型成功的标准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变应性鼻炎相关动物模型包括西医病理模型和中医病症结合模型,动物选择多使用豚鼠、小鼠、大鼠、新西兰兔等。结论总结已有AR动物模型的种类、方法和评价指标以及在AR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可为后续AR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动物模型 机制 评价指标 豚鼠 小鼠 大鼠 新西兰兔
下载PDF
基于多动物模型药效评价体系研究羚羊感冒口服液儿童用药剂量
11
作者 孙绮悦 赵荣华 +7 位作者 包蕾 郭姗姗 耿子涵 李舒冉 徐英莉 张敬升 崔晓兰 孙静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确定羚羊感冒口服液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和最佳剂量范围,增加其儿童用法用量,为儿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多动物模型药效评价体系,采用反映主要功能主治的5种相应幼龄动物模型,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肺炎模型;冰醋酸致... 目的确定羚羊感冒口服液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和最佳剂量范围,增加其儿童用法用量,为儿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多动物模型药效评价体系,采用反映主要功能主治的5种相应幼龄动物模型,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肺炎模型;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急性炎症模型;氨水雾化致小鼠咳嗽模型;冰醋酸致小鼠疼痛模型;脂多糖(LPS)致家兔发热模型,分别观察羚羊感冒口服液的人用剂量(儿童)0.1、0.2、0.4、0.6、0.8、1.0mL·kg^(-1)·d^(-1)6个剂量组抗病毒、抗炎、止咳、镇痛及解热的有效性,按体表面积换算公式换算为动物用量:小鼠用量分别为1、2、4、6、8、10 mL·kg^(-1)·d^(-1);家兔用量分别为0.3、0.6、1.2、1.8、2.4、3.0 mL·kg^(-1)·d^(-1)。最终根据结果确定儿童最佳剂量范围。结果羚羊感冒口服液在所试剂量范围内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鼠肺指数、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及扭体次数、降低家兔体温,其中发挥稳定药效的剂量范围分别为4.0~8.0 mL·kg^(-1)·d^(-1)和1.2~2.4m L·kg^(-1)·d^(-1),相当于人用剂量0.4~0.8 m L·kg^(-1)·d^(-1)。结论羚羊感冒口服液在0.4~0.8 mL·kg^(-1)·d^(-1)剂量范围内产生稳定有效的抗病毒、抗炎、止咳、镇痛及解热作用,换算成不同年龄小儿临床推荐用量为1~3岁:每次5 mL、每日1~2次;4~6岁:每次5 mL、每日1~3次;7~12岁:每次5 mL、每日2~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感冒口服液 儿童 抗病毒 抗炎 镇痛 止咳 解热 动物模型 小鼠 家兔
下载PDF
基于病证结合的冠心病动物模型制备研究进展与思考
12
作者 董雨蓉 解存 +2 位作者 刘畅 赵佳 王朔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64-272,共9页
冠心病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常见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不仅有西医的疾病特点,而且借助中医思维用不同实验方法来表现独特的中医证候特点,是中医药研究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有效工具。文章... 冠心病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常见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不仅有西医的疾病特点,而且借助中医思维用不同实验方法来表现独特的中医证候特点,是中医药研究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有效工具。文章对常用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进行总结,并以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动物模型为例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 痰瘀互结
下载PDF
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13
作者 杨加辉 罗小泉 +2 位作者 林萌 罗涛 龚美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目的借助文献计量学对抑郁症动物模型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方法本文作者从WoSCC数据库选取了近十年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并使用分析软件CiteSpace 6.1 R1(64⁃bit)Basic对相关的年度出版量、国... 目的借助文献计量学对抑郁症动物模型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方法本文作者从WoSCC数据库选取了近十年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并使用分析软件CiteSpace 6.1 R1(64⁃bit)Basic对相关的年度出版量、国家、机构、作者等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献可得知,近十年论文发表量呈现逐步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美国发表的文章最多(256篇);Wegener Gregers是该领域中影响力最高的作者。结论目前,该领域较多侧重于信号通路与治疗方法的研究,以确定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并探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揭示了抑郁症动物模型相关的研究趋势与热点,以期帮助研究人员更好的了解最新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抑郁症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三种方式注射乳腺癌细胞构建的乳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对比观察
14
作者 毛昀 蔡亚芳 +4 位作者 褚雪镭 薛鹏 曹文 朱世杰 仇永妹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9-42,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经左心室、胫骨骨髓腔和尾动脉注射乳腺癌细胞构建的乳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方法取BALC/c裸小鼠24只,随机分为左心室注射组、胫骨注射组、尾动脉注射组各8只,使用人源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luc分别进行左心室注射、胫骨... 目的 对比观察经左心室、胫骨骨髓腔和尾动脉注射乳腺癌细胞构建的乳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方法取BALC/c裸小鼠24只,随机分为左心室注射组、胫骨注射组、尾动脉注射组各8只,使用人源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luc分别进行左心室注射、胫骨骨髓腔注射、尾动脉注射构建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取BALC/c普通小鼠16只,随机分为胫骨注射组、尾动脉注射组各8只,使用鼠源性乳腺癌细胞4T1-luc分别进行胫骨骨髓腔注射、尾动脉注射构建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观察模型建立和骨转移发生情况;取肿瘤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1)MDA-MB-231-luc细胞左心室注射组小鼠死亡1只,其他造模方式小鼠全部存活。小动物活体成像及HE染色显示,左心室注射组造模成功率60%左右,裸鼠造模后第20天显示荧光信号散在分布于小鼠全身,少量肿瘤细胞浸入骨组织、骨质破坏较少;胫骨注射组可见双侧胫骨荧光信号,骨质破坏明显、肿瘤细胞呈团状生长;尾动脉注射组显示荧光信号在双侧肺部,未见明显骨转移病灶。(2)4T1-luc细胞注射后小鼠全部存活,造模后第10天活体成像显示两组荧光信号均较强,尾动脉注射组肿瘤细胞定植于双侧股骨以及尾背部,肿瘤细胞包绕骨组织生长,持续侵蚀骨质;胫骨注射组荧光信号显像在双侧胫骨,胫骨浸润大量乳腺癌细胞,并呈外向型生长,形态异常、细胞排列紧密,肿瘤灶可见少量片状骨组织。结论 采用MDA-MB-231-luc细胞、4T1-luc细胞左心室注射、胫骨骨髓腔注射和尾动脉注射造模均能够形成骨转移,但造模成功率、病理状态具有一定差异;胫骨骨髓腔注射法成功率最高,左心室注射法、尾动脉注射法能够早期模拟骨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肿瘤移植 动物模型 注射方式
下载PDF
三尖瓣反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5
作者 林大卫 张晓春 +2 位作者 张峰 潘文志 周达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1,共5页
我国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患者分布广,合并症多。中重度TR患者临床药物疗效不佳,且外科手术风险较高,发展为右心衰后预后差。近年来随着瓣膜器械创新与技术发展,经导管三尖瓣手术有望为外科手术中高风险的TR患者提供... 我国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患者分布广,合并症多。中重度TR患者临床药物疗效不佳,且外科手术风险较高,发展为右心衰后预后差。近年来随着瓣膜器械创新与技术发展,经导管三尖瓣手术有望为外科手术中高风险的TR患者提供新的选择。国内外的经导管三尖瓣手术治疗正处于早期探索和临床验证阶段,涌现出许多模拟临床TR的动物模型,用来进行三尖瓣器械的研发及机制探究。因此,本综述聚焦于如何建立TR动物模型,并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 三尖瓣反流(TR)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眩晕动物模型分析
16
作者 李亚青 汪小毅 +1 位作者 王灿 苗明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9,共8页
目的基于眩晕的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对其现有动物模型进行分类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吻合情况及其优缺点,以期改进现有的动物模型、为临床研究提供更直观的参考。方法检索数据库中从2000年1月~2023年3月的眩晕动物模型资料,根据造模方法... 目的基于眩晕的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对其现有动物模型进行分类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吻合情况及其优缺点,以期改进现有的动物模型、为临床研究提供更直观的参考。方法检索数据库中从2000年1月~2023年3月的眩晕动物模型资料,根据造模方法进行分类、结合眩晕的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和现有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对各模型进行赋值,评估其临床吻合情况、评价模型优缺点。结果现有的眩晕动物模型有颈部手术模型、运动刺激模型、耳源性刺激模型、硬化剂注射模型、飞行变压模型、椎动脉结扎模型、瘀血注射模型;其中,西医吻合度较高的是颈部手术模型(65%)、耳源刺激模型(65%),所有模型中医吻合度均中等(50%≤吻合度<60%)或较低(吻合度<50%),没有中、西医吻合度同时较高的模型。结论目前眩晕动物模型以西医疾病模型为主,缺乏中医证型模型,中、西医临床吻合度均较高的模型较少,未能突出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特色。因此,构建出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紧密结合的眩晕动物模型,可为抗眩晕新药的研发、筛选、临床评价提供更合理更全面的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临床病症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田家华 索小涛 +2 位作者 马晨曦 郑丽红 王海强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111-114,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UC诊断尚无金标准,主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肠镜检查及肠组织病理检查等综合分析。但UC病程往往较长,病情迁延难愈,缓解期与...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UC诊断尚无金标准,主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肠镜检查及肠组织病理检查等综合分析。但UC病程往往较长,病情迁延难愈,缓解期与活动期交替出现,病例收集和随访难度较大。而UC动物模型可模拟UC肠黏膜屏障损伤、肠道炎症状态及菌群紊乱情况。因此,通过构建合理的动物模型对揭示UC的发病机制、探索高效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目前,UC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主要有诱导法、基因敲除法和联合法。根据诱导剂不同,诱导法可分为化学药物诱导法、微生物诱导法和食物诱导法。根据敲除基因不同,基因敲除法可分为屏障蛋白基因敲除法和抗炎因子基因敲除法。而联合法一般采取两种及以上方法构建UC动物模型。这些模型构建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自身实验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动物模型 诱导法 基因敲除法 联合法
下载PDF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8
作者 何瑞芬 杨永秀 梁晓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59,共6页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由于女性卵巢内剩余的卵母细胞数量和/或质量下降,导致卵巢功能减退,是卵巢功能下降的早期阶段,包括与高龄相关的生理性DOR和病理因素导致的病理性DOR。DOR可进展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由于女性卵巢内剩余的卵母细胞数量和/或质量下降,导致卵巢功能减退,是卵巢功能下降的早期阶段,包括与高龄相关的生理性DOR和病理因素导致的病理性DOR。DOR可进展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早衰,对女性健康产生深远影响,而目前仍无有效方法逆转卵巢功能衰退。人类卵巢资源的有限性和医学伦理的要求,使得必须通过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去探究卵巢功能衰退的分子机制,寻找其预测及治疗靶点。本文总结目前常用的DOR啮齿类动物造模方法,为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 动物模型 啮齿类动物
下载PDF
运动病动物模型研究新进展
19
作者 张卓儒 张敏 +7 位作者 李聪聪 刘玉辉 姜一弘 畅通 朱靖 黄立桂 周小燕 王小成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1期94-98,共5页
随着运动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病模型的动物种类不断增多,判断标准和指标逐渐采用客观的行为学指标和生理学指标结合的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常用的运动病动物模型,从动物种类、造模方法和模型标准与判断指标,分析总结其方法和特点,整理... 随着运动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病模型的动物种类不断增多,判断标准和指标逐渐采用客观的行为学指标和生理学指标结合的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常用的运动病动物模型,从动物种类、造模方法和模型标准与判断指标,分析总结其方法和特点,整理收集运动病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为运动病发病机制的探索、疾病严重程度客观评价、抗运动病药物研发及前庭稳定性训练方案制定等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动物建模方法和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病 动物模型 建模方法 评价方法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评价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佳河 祝旺 +3 位作者 沈丹婷 杨希玲 刘凤斌 侯秋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7,共10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之一,其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BS,IBS-D)占比最多,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且缺少临床特效药。动物模型的制备是进一步研究疾病机制、评价临床药效以及...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之一,其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BS,IBS-D)占比最多,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且缺少临床特效药。动物模型的制备是进一步研究疾病机制、评价临床药效以及药物开发的重要基础,而模型制备和评价标准关乎研究的质量。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及结合本课题组的前期建模经验,基于IBS-D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出发,从腹泻情况观察,内脏敏感性测定,肠道动力测定等方面系统总结IBS-D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动物模型 评价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