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红花素缓解野百合碱诱导动脉型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损伤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盛艳玲 宫小薇 +3 位作者 李志娟 张旋 田涛 袁雅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9,共9页
目的:观察藏红花素能否缓解野百合碱(MCT)诱导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右心室损伤,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normal组、PAH组、crocin组及sildenafil组,每组10只。PAH组、crocin组及sildenafil组大鼠皮... 目的:观察藏红花素能否缓解野百合碱(MCT)诱导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右心室损伤,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normal组、PAH组、crocin组及sildenafil组,每组10只。PAH组、crocin组及sildenafil组大鼠皮下注射MCT(50 mg/kg)建立PAH模型。自注射MCT之日起,crocin组大鼠给予藏红花素(200 mg/kg)、sildenafil组大鼠给予西地那非(30 mg/kg)、PAH组及normal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灌胃。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和右心室质量指数(RVMI);组织染色观察右心室病理变化;检测右心室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p38 MAPK/NF-κB炎性通路、CCL2、CCR2及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的表达。结果:与PAH组相比,crocin组及sildenafil组大鼠RVSP、mPAP、RVHI和RVMI降低(P<0.05);右心室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增生不明显;p38 MAPK/NF-κB通路和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下调(P<0.05);CCL2/CCR2通路表达及CD68+巨噬细胞浸润减少(均P<0.05)。结论:藏红花素可显著缓解MCT诱导PAH大鼠的右心室损伤,其作用与本实验剂量下西地那非的作用相当;藏红花素的部分保护机制可能与其对炎症的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红花素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巨噬细胞 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 CCL2/CCR2信号通路
下载PDF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外泌体上调miR-106b-5p增强肺动脉内皮细胞Warburg效应促进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分子机制
2
作者 艾丽菲热·买买提 高静 +1 位作者 于子翔 马依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190-2195,共6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的胞间通讯在促进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并分离健康个体(HC)和PAH患者外周血浆中的外泌体,并对其内的miRNAs进行微阵列测定和差异表达分析。体外缺氧诱导处理原代人... 目的探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的胞间通讯在促进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并分离健康个体(HC)和PAH患者外周血浆中的外泌体,并对其内的miRNAs进行微阵列测定和差异表达分析。体外缺氧诱导处理原代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 PASMCs)和原代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分为常氧组和缺氧诱导组。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06b-5p和USP32的序列互作位点。腺病毒转染过表达/敲低h PASMCs内miR-106b-5p,过表达/敲低hPAECs内PKM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确证二者的负作用方式。Western blot法测定胞内USP32、PKM2、GLUT1、HK2、LDHA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微阵列测定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与HC组相比,PAH组外周血浆中外泌体内miR-106b-5p的水平明显上调。在体外,与常氧组相比,miR-106b-5p的水平在缺氧诱导组hPASMCs上清液外泌体内明显上调,而在h PAECs细胞上清液外泌体中则无此变化。miR-106b-5p负调控USP32的表达。与miR-NC组/Inhibitor-NC组相比,在h PASMCs中miR-106b-5pmimic/miR-106b-5pinhibitor处理后,胞内PKM2、GLUT1、HK2和LDHA蛋白质表达明显增强/抑制。与shRNA-NT组/vector组相比,在hPAECs中PKM2 shRNA/PKM2-OE处理后,胞内PKM2、GLUT1、HK2和LDHA蛋白质表达明显抑制/增强(P<0.05)。结论hPASMCs通过外泌体上调miR-106b-5p增强hPAECs胞内Warburg效应,在动脉型肺动脉高压中具有潜在的促进疾病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肺动脉内皮细胞 外泌体 miR-106b-5p Warburg效应
下载PDF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通过内皮-间充质转化参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小鼠右心室纤维化
3
作者 王晓彤 秦立龙 +2 位作者 王寒黎 汪丽静 程玉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56-1764,共9页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是否通过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参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小鼠右心纤维化。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5~8周龄)18只,随机分成常氧对照(NC)组、PAH模型[SU541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抑制剂)+低氧,S...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是否通过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参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小鼠右心纤维化。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5~8周龄)18只,随机分成常氧对照(NC)组、PAH模型[SU541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抑制剂)+低氧,SuHx]组和SuHx+ML141(Cdc42抑制剂)组,每组6只。所有存活小鼠在4周后用异氟烷麻醉,行心脏超声检查及右心室收缩压(RVSP)监测,之后处死小鼠。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右室心肌细胞改变及纤维化程度。使用磁珠分选小鼠心脏内皮细胞并用不同条件处理。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脏组织Cdc42表达水平及内皮细胞Cdc42和EndMT相关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CD3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和锌指蛋白Snail]表达水平,同时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内皮细胞形态。结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SuHx组小鼠心脏组织Cdc4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预防给予ML141(8 mg/kg)可降低小鼠RVSP,增大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期位移(TAPSE),减轻心脏(尤其是血管旁)纤维化(P<0.01)。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uHx组和低氧72 h组小鼠心脏内皮细胞Cdc4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ndMT增强,EndMT相关蛋白vimentin和α-SMA的表达显著增加,CD31和VE-cadherin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预防给予ML141(10μmol/L)后可缓解低氧72 h诱导的EndMT。结论:Cdc42可能通过上调EndMT参与PAH小鼠右心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 内皮-间充质转化 低氧
下载PDF
改良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梁砚薷 杨逸成 +8 位作者 杨倍蓝 曾绮娴 刘冰洋 赵青 罗勤 赵智慧 杨涛 柳志红 熊长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8-553,共6页
目的:分析排除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改良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XI)评分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的731例PAH患者,根据MELD-XI评分将患者分为高评... 目的:分析排除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改良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XI)评分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的731例PAH患者,根据MELD-XI评分将患者分为高评分(≥9.94分)组(n=113)和低评分(<9.94分)组(n=618)。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运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MELD-XI评分与PAH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731例PAH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PAH 334例(45.7%),特发性PAH 287例(39.3%),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PAH 75例(10.3%),遗传性PAH 19例(2.6%),肺静脉闭塞病13例(1.8%),药物和毒物相关性PAH 3例(0.4%)。平均年龄(37.3±14.2)岁,女性547例(74.8%)。患者出院后随访中位时间18(9,28)个月,53例发生全因死亡,全因死亡率为7.2%。高评分组与低评分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5.9%(18/113)和5.7%(35/61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评分组生存率低于低评分组(P<0.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ELD-XI评分是PAH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3.630,95%CI:1.527~8.631,P=0.004)。结论:MELD-XI评分是评估PAH患者预后的简易且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改良版终末期肝病模评分 全因死亡 危险分层
下载PDF
中国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现状调查 被引量:12
5
作者 罗勤 柳志红 +16 位作者 奚群英 纪求尚 熊长明 翟振国 杨媛华 刘春丽 顾虹 李梦涛 王琦光 应可净 谢育梅 万霞 安辰鸿 黄宁 段安琪 晏露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右心与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1-1115,共5页
目的:调查我国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生存现状,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2020年12月9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间,采用第一阶段定性访谈和第二阶段定量问卷的方法对PAH患者进行调研。定性访谈为电话或现场访谈;定量问卷... 目的:调查我国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生存现状,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2020年12月9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间,采用第一阶段定性访谈和第二阶段定量问卷的方法对PAH患者进行调研。定性访谈为电话或现场访谈;定量问卷是通过PAH患友互助组织的微信公众号以调研链接和二维码的方式发放问卷填写。对确诊时间、病因、生活质量评估及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共完成33例PAH患者线下访谈和461例PAH患者有效问卷。461例有效问卷PAH患者来自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女性343例(74.4%),平均年龄(36.3±11.7)岁,235例(51.0%)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PAH。461例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183(30,915)d;在375例进行了初诊WHO功能分级的患者中,Ⅲ级167例(44.5%)、Ⅳ级46例(12.3%);从确诊到启动靶向药物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9(0,365)d;仅146例(31.7%)患者规律复诊。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PAH患者诊治延迟最为明显,从出现症状到确诊中位时间为242(0,1461)d,从确诊到启动靶向药物治疗中位时间为31(0,2738)d。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PAH患者对药物和随访的依从性最差,仅62例(26.4%)患者能坚持用药并规律复诊。对2006年及以前、2007~2017年、2018年及以后3个时段确诊的PAH患者状况分析显示,2018年及以后从确诊到启动靶向药物治疗的中位时间明显缩短,规律复诊情况也明显改善(P均<0.001)。我国PAH患者的SF-36评分与肿瘤患者相当,其在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方面的评分远低于美国PAH患者。结论:我国PAH诊断延误且治疗不规范,PAH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严重,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SF-36评分 靶向治疗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分子标志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洁 刘彩莹 +5 位作者 严文文 沈玉芹 徐金媛 徐国彤 吕立夏 宋浩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3-1074,共1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和鉴定参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发病的关键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的转化医学研究提供新靶点。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获...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和鉴定参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发病的关键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的转化医学研究提供新靶点。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获取人GSE113439、GSE117261、GSE48149和GSE53408基因芯片数据集,经过数据筛选后确定PAH组103例和对照组56例进行比较分析。采用NetworkAnalyst软件筛选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Enrichr和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STRING和Cytoscape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确定潜在的枢纽基因。采用野百合碱构建PAH大鼠模型,通过测量血液动力学参数与组织形态学观察造模是否成功,RT-qPCR验证肺组织中候选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共获得2048个差异基因,其中1480个上调,568个下调,主要涉及炎症与细胞增殖等方面的信号通路,例如单纯疱疹病毒1感染通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通路以及肿瘤通路等。其中最显著的DEGs依次为SCAMP3、MRPL11、ADRA1A、GATA2和SCAMP2,枢纽基因为MDM2、HSP90AA1、NCL、CTNNB1和PPP2CA。野百合碱诱导4周后,PAH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和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显示肺小动脉管壁明显增厚(P<0.01),证明PAH模型建立成功。RT-qPCR结果表明,MDM2、HSP90AA1、NCL和CTNNB1的mRNA表达在PAH组显著上调(P<0.05),而MRPL11、ADRA1A、GATA2、BST2和PTPN11的mRNA表达在PAH组显著下调(P<0.05),SCAMP3、SCAMP2、PPP2CA、BIRC2、TAP1和GIF2的mRNA表达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筛选并验证了参与PAH发生的关键基因,有望为进一步的转化医学研究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生物信息学 炎症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分层评估工具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尹丽丹 陈小玲 陈玉成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2期1074-1080,共7页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是一类慢性疾病,需长期靶向药物治疗,持续的随访评估对病情变化及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评价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指南都推荐将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工具作为指导药物选择、评价药物治疗反应以及指导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手段...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是一类慢性疾病,需长期靶向药物治疗,持续的随访评估对病情变化及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评价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指南都推荐将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工具作为指导药物选择、评价药物治疗反应以及指导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手段。目前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分层工具较多,各有优劣。现对常见的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评估方法以及其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危险分层工具 临床应用
下载PDF
IL-6及GATA-6甲基化抑制剂在动脉型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的作用及意义
8
作者 廖剑雄 罗杰 +2 位作者 刘琳 张谦 刘维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7-525,共9页
目的:通过野百合碱(MCT)诱导的大鼠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模型研究给予白细胞介素6(IL-6)及GATA结合蛋白6(GATA-6)甲基化抑制剂后大鼠肺组织中IL-6、GATA-6及GATA-6甲基化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按60 m... 目的:通过野百合碱(MCT)诱导的大鼠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模型研究给予白细胞介素6(IL-6)及GATA结合蛋白6(GATA-6)甲基化抑制剂后大鼠肺组织中IL-6、GATA-6及GATA-6甲基化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按60 mg/kg单次腹腔内注射2∶8的无水乙醇生理盐水混合液)、MCT组(1%MCT按60 mg/kg单次腹腔内注射)、MCT+二甲基亚砜(DMSO)组(等量1%MCT腹腔内注射后每周3次腹部皮下注射1 mg/kg DMSO)、MCT+IL-6抗体(anti-IL-6)组(等量1%MCT腹腔内注射后每天腹部皮下注射40μg/kg anti-IL-6)和MCT+5-氮杂-2′-脱氧胞苷(5-Aza)组(等量1%MCT腹腔内注射后每周3次皮下注射1 mg/kg 5-Aza),每组8只。于造模后第21天做右心室压力监测,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病理改变,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IL-6和GATA-6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肺组织中GATA-6甲基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CT组、MCT+anti-IL-6组和MCT+5-Aza组右心室平均压力显著升高(P<0.05);与MCT组比较,MCT+anti-IL-6组和MCT+5-Aza组右心室平均压力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MCT组右心室肥厚指数显著增高(P<0.05);与MCT组比较,MCT+anti-IL-6组和MCT+5-Aza组右心室肥厚指数显著减低(P<0.05)。IL-6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CT组和MCT+5-Aza组IL-6表达显著增多(P<0.05);与MCT组比较,MCT+anti-IL-6组和MCT+5-Aza组IL-6表达显著减少(P<0.05)。GATA-6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CT组和MCT+5-Aza组GATA-6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MCT组比较,MCT+anti-IL-6组和MCT+5-Aza组GATA-6表达显著增多(P<0.05)。MSP结果显示,对照组肺组织中GATA-6未发生明显甲基化;MCT组及MCT+DMSO组GATA-6呈高度甲基化;MCT+anti-IL-6组及MCT+5-Aza组GATA-6呈低度甲基化。结论:在PAH大鼠肺组织中给予anti-IL-6后IL-6的表达显著减少,给予5-Aza后GATA-6的表达显著增多,而GATA-6甲基化程度显著降低。IL-6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GATA-6低表达的原因,其机制可能是IL-6诱导了GATA-6的甲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白细胞介素6 GATA结合蛋白6 5-氮杂-2′-脱氧胞苷
下载PDF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的中国证据 被引量:3
9
作者 罗鹏 黄石安 何建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2-554,共3页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和右心功能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近年来随着专家的呼吁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我国PAH的研究蓬勃兴起。国内多项临床试验研究表明,靶向药物对中国PAH患者安全有效,现将PA...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和右心功能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近年来随着专家的呼吁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我国PAH的研究蓬勃兴起。国内多项临床试验研究表明,靶向药物对中国PAH患者安全有效,现将PAH靶向药物治疗的中国证据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循证医学 靶向药物
下载PDF
Warburg效应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逸成 肖志强 +3 位作者 陈罗雅凯 刘旭玲 赵卫 何小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5-378,共4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是一种进展性疾病,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多样^([1]),其血管特征在于内皮功能障碍、内膜增生、原位血栓形成、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广泛肺血管重塑^([2-5])。有氧糖酵解又称Warburg效应,是导致动脉型肺动脉...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是一种进展性疾病,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多样^([1]),其血管特征在于内皮功能障碍、内膜增生、原位血栓形成、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广泛肺血管重塑^([2-5])。有氧糖酵解又称Warburg效应,是导致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6-8])。目前研究指出肺动脉内皮细胞(pulm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PAEC)、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PASMC)、肺血管成纤维细胞及右心室心肌细胞等发生的Warburg效应均在PAH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其相关分子机制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代谢重编辑 线粒体 Warburg效应
下载PDF
血管重构在动脉型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昕 刘越 +1 位作者 张晓卉 尹新华 《心脏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61-364,共4页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肺小动脉结构持续改变为特征的致命性疾病,肺动脉重构是其主要的病理学特点。许多研究发现PAH中血管重构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各种细胞的病理学改变和多种分子信号通路的参与,最新的研究指...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肺小动脉结构持续改变为特征的致命性疾病,肺动脉重构是其主要的病理学特点。许多研究发现PAH中血管重构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各种细胞的病理学改变和多种分子信号通路的参与,最新的研究指出表观遗传学也参与血管重构,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针对PAH发病机制的各种新型药物及新疗法正在被开发,其副作用更小、疗效更佳。本文重点阐述PAH中血管重构的病理机制包括病理学改变、新分子信号通路及表观遗传学内容,以及治疗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血管重构 病理机制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NLRP3炎性小体在动脉型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路 顾玲 刘斌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以肺血管重构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致死性疾病。肺血管重构与炎症密切相关,其中NLRP3炎性小体作为重要的炎症调节因子,在接收到外源性和内源性信号后,可促进促炎性因子的产生。众多研究表明,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干...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以肺血管重构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致死性疾病。肺血管重构与炎症密切相关,其中NLRP3炎性小体作为重要的炎症调节因子,在接收到外源性和内源性信号后,可促进促炎性因子的产生。众多研究表明,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干预NLRP3炎性小体激活可抑制PAH病程的进展,NLRP3炎性小体似乎是PAH潜在的治疗靶点。现综述NLRP3炎性小体及其促进炎症的机制,并总结NLRP3炎性小体在PAH病理生理学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炎症 NLRP3炎性小体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GEO数据库多芯片联合分析探讨化橘红防治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分子作用机制
13
作者 袁崧展 谢锦程 +2 位作者 肖梦媛 邓少东 陈建英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1028-1040,共13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GEO数据库多芯片联合分析及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化橘红防治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ETCM、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PharmMapper等数据库结合文献报道,获取化橘红活性成分的作用靶...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GEO数据库多芯片联合分析及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化橘红防治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ETCM、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PharmMapper等数据库结合文献报道,获取化橘红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GEO数据库多芯片联合分析获得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差异表达基因,联合GeneCard、DisGeNET和DiGSeE等数据库筛选出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潜在疾病基因。对疾病基因和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以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橘红活性成分–靶点的可视化网络。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化橘红防治动脉型肺动脉高压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化橘红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将化橘红主要活性成分与网络拓扑分析后所得到的排名前10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Autodock Vina预测其分子结合自由能及Pymol作分子对接可视化图。结果筛选出活性成分15个,得到可作用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靶点150个,核心靶点涉及肿瘤蛋白P53(TP53)、β-肌动蛋白(ACTB)、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A)和胱天蛋白酶3(CASP3)等。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学过程相关条目572条、分子功能相关条目115条及细胞组分相关条目84条(P<0.01)。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73条信号通路(P<0.01),主要涉及癌症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细胞衰老、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成分和关键靶点间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化橘红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橘红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网络药理学 GEO数据库 分子对接 靶点 肿瘤蛋白P5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原文传递
心肺运动试验在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董芳 刘锦铭 《国际呼吸杂志》 2019年第18期1431-1435,共5页
心肺运动试验是将功率递增运动与计算机技术结合,采用实时呼吸监测法测得机体运动过程中的各项通气、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参数,可准确检测心血管和肺部疾病患者的运动耐量、心脏储备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是由于肺动脉病变,... 心肺运动试验是将功率递增运动与计算机技术结合,采用实时呼吸监测法测得机体运动过程中的各项通气、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参数,可准确检测心血管和肺部疾病患者的运动耐量、心脏储备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是由于肺动脉病变,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肺循环阻力增大,引起右心功能障碍、右心衰,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现将心肺运动试验在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应用
原文传递
△60%功率强度运动处方对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15
作者 杨亚旭 宋欣欣 焦春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2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在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治疗中使用△60%功率强度的运动处方对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储备、血气指标以及运动耐量的价值。方法选择我科117例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给... 目的探讨在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治疗中使用△60%功率强度的运动处方对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储备、血气指标以及运动耐量的价值。方法选择我科117例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运动疗法干预,观察组59例联合采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检测数据制定个体化△60%功率强度运动处方,对比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氧分压(PaO_(2))较对照组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对照组低(p<0.05);耗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潮气末氧分压、氧脉搏较对照组高,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呼吸无效腔/潮气量比值较对照组低(p<0.05);无氧阈(AT)、峰值摄氧量(VO_(2)peak)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60%功率强度的运动处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氧合功能,提升患者的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运动处方 血气指标 运动耐量 心肺功能储备
原文传递
基于CiteSpace的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晓倩 张艺文 +1 位作者 秦莉 汪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2期1129-1135,共7页
目的了解近十年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向。方法收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0—2019年的有关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数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家/地区、机... 目的了解近十年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向。方法收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0—2019年的有关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数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家/地区、机构、作者、期刊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096篇文献,年均发文量约110篇;高产作者以Humbert教授为代表;发文最多的国家/地区和机构分别是美国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表研究成果最多的期刊是J Rheumatol;对158个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形成8个聚类标签。结论近十年来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内容逐渐丰富,中国应加强与国内外各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共同推进该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的细胞炎症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德阳 李伟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5456-5461,共6页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综合征,由肺血管阻力的进行性增加和最终的右心室衰竭引起,仍是一种无法治愈、死亡率高的疾病,炎症在发病及进展中起关键作用。在PAH患者的肺活检组织中,几乎...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综合征,由肺血管阻力的进行性增加和最终的右心室衰竭引起,仍是一种无法治愈、死亡率高的疾病,炎症在发病及进展中起关键作用。在PAH患者的肺活检组织中,几乎所有炎症细胞谱系都在重塑的肺血管系统附近被检测到。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自身抗体在PAH动物模型和PAH患者中被证实,并与临床结局相关。对炎症细胞、血管细胞和炎症介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认识可能为开发新型、安全、有效的PAH免疫靶向治疗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炎症细胞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媛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74-1076,共3页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是临床上的治疗难题,近年来,随着对PAH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开发了一系列针对肺动脉高压不同发病机制的特异性药物。肺动脉高压的常规治疗包括氧疗、抗凝、利尿治疗等,钙通道阻滞剂仅应用于急性血管反应试验阳性的...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是临床上的治疗难题,近年来,随着对PAH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开发了一系列针对肺动脉高压不同发病机制的特异性药物。肺动脉高压的常规治疗包括氧疗、抗凝、利尿治疗等,钙通道阻滞剂仅应用于急性血管反应试验阳性的患者,且其药物剂量要足够大。特异性血管扩张药物包括前列环素类似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随着特异性血管扩张剂的开发与应用,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已明显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血管扩张剂
原文传递
双能量CT成像技术在肺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9
作者 丁兆慧 奚群英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双能量CT(DECT)应用两种能量、两套探测器,根据不同能量下物质衰减特性的差异进行定性及定量的数据采集。DECT具有高分辨率、易获得等优势,通过后处理技术,从形态学、功能学两方面获取疾病信息。近年来,DECT在肺血管疾病如肺栓塞、慢性... 双能量CT(DECT)应用两种能量、两套探测器,根据不同能量下物质衰减特性的差异进行定性及定量的数据采集。DECT具有高分辨率、易获得等优势,通过后处理技术,从形态学、功能学两方面获取疾病信息。近年来,DECT在肺血管疾病如肺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动脉型肺动脉高压、肺静脉闭塞性疾病/肺毛细血管瘤等诊治中展现出优越的作用。现从DECT的技术原理及其在肺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肺灌注成像 肺栓塞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肺静脉闭塞性疾病/肺毛细血管瘤
下载PDF
血浆JNK1与肺循环高压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肖斌欢 张国刚 石瑞正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735-1737,共3页
目的:通过调查湖南地区部分肺循环高压(PH)患者人群及健康人群血浆JNK1浓度水平,揭示PH患者血清中JNK1表达水平与肺循环高压的发生发展之间的相关性,为PH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测定64例肺循环高... 目的:通过调查湖南地区部分肺循环高压(PH)患者人群及健康人群血浆JNK1浓度水平,揭示PH患者血清中JNK1表达水平与肺循环高压的发生发展之间的相关性,为PH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测定64例肺循环高压患者(肺循环高压组)空腹血浆JNK1水平,并与30例正常健康人群(正常对照组)空腹血浆JNK1水平比较。结果:肺循环高压组血浆JNK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浆JNK1浓度与肺动脉平均压力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左心疾病相关的肺循环高压(PHALH)小组(n=27)、与缺氧或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肺循环高压(PHAHR)小组(n=19)与正常对照组JNK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患者与左心疾病相关的肺循环高压(PHALH)小组(n=27)、与缺氧或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肺循环高压(PHAHR)小组(n=19)血清中JNK1表达水平与肺动脉平均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肺循环高压患者总体而言,血浆JNK1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似乎不相关。但是,在发病机制相似的某一PH患者人群中,血清中JNK1表达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血浆JNK1浓度水平,也许可以作为PH疾病发生发展严重程度的一个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循环高压(PH) c-Jun氨基末端激酶1(c-Jun NH2-teminal Kinase1 JNK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APH) 与左心疾病相关的肺循环高压(PHALH) 与缺氧或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肺循环高压(PHAHR)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循环高压(CTEPH) 多种因素引起或机制不明的肺循环高压(PHU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