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及椎动脉狭窄的诊疗现状及对策
1
作者 陈忠 胡忠洲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近30年来,全球脑卒中新发病例数增加了70%,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1]。《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指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卒中人数约1704万例,卒中现患人数高居世界首位,已成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2]。研究表明,20... 近30年来,全球脑卒中新发病例数增加了70%,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1]。《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指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卒中人数约1704万例,卒中现患人数高居世界首位,已成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2]。研究表明,20%脑卒中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相关[3]。同时,约20%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椎基底动脉狭窄相关[4]。目前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理念及手段受到广泛关注且基本成熟,但对椎动脉狭窄的关注相对较少。因此,及时科学规范地治疗颈动脉狭窄及椎动脉狭窄对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十分重要。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相关研究及指南,对颈动脉及椎动脉狭窄的诊疗现状及对策做出介绍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狭窄 新发病例数 预防脑卒中 治疗理念 椎基底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防治
下载PDF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外泌体微小RNA差异表达分析
2
作者 赵景茹 董立朋 +3 位作者 程金明 解燕昭 惠硕 赵万年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43-150,共8页
目的 建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及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Exo)微小核糖核酸(miRNA)差异表达谱,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实验组)和3例无症状... 目的 建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及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Exo)微小核糖核酸(miRNA)差异表达谱,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实验组)和3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对照组),使用QIAGEN法提取血浆中的Exo,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微粒追踪检测技术(NTA)和蛋白印迹进行鉴定Exo形态、粒径大小以及表面标志蛋白。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估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中Exo miRNAs表达,基于生物信息学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Exo颗粒呈典型圆盘状的囊泡结构,检测到Exo阳性蛋白CD63。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相比外泌体中有22个miRNA上调,18个miRNA下调,差异表达的Exo miRNA的靶基因主要在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显著富集。结论 本研究发现较对照组相比,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40个差异表达的Exo miRNAs。血浆Exo miRNAs可能通过PI3K-Akt、MAPK、FoxO等信号通路参与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微小核糖核酸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同期外科治疗的疗效分析:单中心经验
3
作者 叶志东 贺斌 +2 位作者 张建彬 陈洁 刘鹏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总结同期颈动脉血运重建手术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单中心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收治的54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资料,其中同期行颈动脉内膜... 目的总结同期颈动脉血运重建手术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单中心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收治的54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资料,其中同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38例,同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CABG 16例。结果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内出现小卒中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术后短暂低血压8例,术后高灌注综合征3例,二次开胸3例,心肌梗死4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同期CEA+CABG组与同期CAS+CABG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9~140个月,平均(89.8±35.6)个月,因心肌梗死和心功能不全死亡患者各1例。结论同期CEA+CABG与同期CAS+CABG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冠心病 动脉内膜剥脱术 动脉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同期手术
下载PDF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刘敏 张晨 +7 位作者 田丹丹 屈慧云 郭林雅 杜慧宇 黄琦 刘芷兰 王伊菲 郝义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172例患者,按肾动脉DSA结果分为ARAS组(n=107...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172例患者,按肾动脉DSA结果分为ARAS组(n=107)和非ARAS组(n=6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NCE-MRA对ARAS的诊断价值,以肾动态显像测得的两侧GFR差值及比值单独或联合NCE-MRA诊断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对ARAS的诊断价值。结果:NCE-MRA与肾动脉DSA诊断ARAS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8,P<0.001),NCE-MRA诊断ARA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2.52%,90.77%、91.86%、94.29%、88.06%;双肾GFR比值及差值用于诊断ARAS的AUC为0.771和0.708,最佳诊断界值为1.371和13.900 mL/(min·1.73 m^(2)),敏感度为52.3%和45.8%,特异度为90.8%和89.2%;GFR比值及差值联合NCE-MRA诊断ARAS的AUC分别为0.948和0.942,敏感度为95.3%和94.4%,特异度均为89.2%。结论:NCE-MRA对ARAS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联合肾动态显像可提高对ARAS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肾动态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杨浩 武乐乐 +1 位作者 曹阿丹 胡舸帆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经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及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118例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头颈部CTA检查,将获取... 目的分析经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及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118例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头颈部CTA检查,将获取的图像,完成最大密度投影和血管三维重建,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的诊断特点,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更高,118例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显示982条血管,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与DSA检查的符合率为86.97%(854/982),118例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显示颅内侧支动脉1422条,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与DSA检查的符合率为97.54%(1387/1422)。结论针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以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对患者血管病变的分布情况、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分辨患者侧支循环等级,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CT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技术 脑血管疾病 动脉狭窄 诊断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坤 张桂霞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5-180,185,共7页
在心血管病临床实践中发现,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患者越来越多。RAS是引起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其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在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疾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 在心血管病临床实践中发现,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患者越来越多。RAS是引起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其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在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疾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患者不断增多,而ARAS又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因之一。如果ARAS在临床上能够早期发现并得到纠正、诊治和有效干预,则对患者控制血压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本文从ARAS流行病学、ARAS与高血压的关系、ARAS诊断线索、检查方法及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继发性高血压 流行病学 血运重建术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血流储备分数与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
7
作者 李惠彬 黄建振 +3 位作者 彭俊 高世龙 李国铭 翁奇峰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1期56-58,66,共4页
目的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显示狭窄70%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其中各... 目的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显示狭窄70%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其中各有30例分别行IVUS(IVUS组)和FFR(FFR组)检查,20例患者仅予保守治疗(对照组)。当IVUS测得最小管腔面积≤4 mm2、斑块负荷≥70%或FFR值≤0.8时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所有患者行双重抗血小板、调脂、β受体阻滞剂治疗,随访9个月,比较各组冠脉病变分布情况,心绞痛、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冠脉病变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行PCI患者占比多于FF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和FFR组MACE发生率相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VUS和FFR均可指导冠脉狭窄为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冠状动脉狭窄 血流储备分数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不同治疗策略安全性及疗效对照研究
8
作者 徐昆明 雷佳雨 +2 位作者 李水彬 成钢卫 曹裕民 《医师在线》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症状性椎动脉狭窄不同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及疗效对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23例及对照组(... 目的研究症状性椎动脉狭窄不同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及疗效对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23例及对照组(内科药物治疗)24例。患者出院后连续随访1个月以上,比较两组血管狭窄程度、血管狭窄加重的发生率,以及随访期间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血管狭窄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血管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血管狭窄加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随访期间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药物治疗与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血管内支架置入具有更好的效果,可优化血管的狭窄程度,预防血管狭窄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 药物治疗 血管内治疗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及血清指标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
9
作者 赵宇明 赵树媛 +2 位作者 侯鹏 王爽 纪俊雨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及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河北省胸科医院诊治的10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G...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及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河北省胸科医院诊治的10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积分)情况将其分为轻度组(0分≤Gensini积分≤20分)、中度组(20分<Gensini积分≤60分)及重度组(Gensini积分>60分),每组34例。对比3组患者冠状动脉最小管腔直径(MLD)、狭窄面积百分比(%AS)、狭窄直径百分比(%DS)、最小管腔面积(MLA)、Lp-PLA2及ANGPTL3,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重度组MLA、MLD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而%AS、%DS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05、4.083、5.871、6.976、3.387、2.198、2.668、3.505,P<0.05)。重度组Lp-PLA2、ANGPTL3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4、8.220、2.575、3.050,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LA、MLD、%AS、%DS、CCTA综合参数、LpPLA2以及ANGPTL3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38、0.690、0.742、0.801、0.904、0.808和0.807。灵敏度分别为91.20%、91.20%、64.70%、94.10%、97.10%、70.60%和88.20%;特异度分别为76.50%、57.40%、75.00%、50.00%、70.60%、97.10%和70.60%。CCTA综合参数的AUC分别高于LpPLA2和ANGPTL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TA及血清Lp-PLA2、ANGPTL3评估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具有一定效能,且CCTA的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A2Lp-PLA2)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 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狭窄合并指动脉栓塞1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王志浩 邢国飞 +2 位作者 邹秀兰 侯红军 隋海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5期848-852,共5页
本文主要对2022年11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锁骨下动脉狭窄合并指动脉栓塞的诊疗过程进行分析,探讨锁骨下动脉狭窄、指动脉栓塞处理时机及方法、血管危象处理方法。从锁骨下动脉狭窄病因、处理,指动脉栓塞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 本文主要对2022年11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锁骨下动脉狭窄合并指动脉栓塞的诊疗过程进行分析,探讨锁骨下动脉狭窄、指动脉栓塞处理时机及方法、血管危象处理方法。从锁骨下动脉狭窄病因、处理,指动脉栓塞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当出现锁骨下动脉闭塞合并指动脉栓塞时,应该尽早针对病因锁骨下动脉闭塞或狭窄进行支架植入治疗;若仍然存在肢体缺血,建议早期探查血管;对于有吸烟史、缺血时间较长的患者,尽早采用自体静脉桥接,从而提高指体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狭窄 动脉栓塞 手术治疗 文献复习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梁崟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成像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64-S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冠脉狭窄诊断的...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成像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64-S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冠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计算64-SCTA检查的诊断价值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4.82%,94.35%和70.80%;进一步去除钙化节段,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09%,97.33%和84.09%,其中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较前提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狭窄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探讨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2
作者 梁建锋 《智慧健康》 2024年第5期71-73,77,共4页
目的 分析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联合支架成... 目的 分析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联合支架成形术与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NHI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rCBF、rCB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治疗时采取支架成形术和药物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其局部脑血灌注指标,患者的预后效果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支架成形术 药物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串联型颈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模拟分析
13
作者 曹俊杰 姚志超 +5 位作者 霍桂军 刘占鳌 汤尧 黄剑 周大勇 沈利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对串联型颈动脉狭窄(tandem carotid artery stenosis,TCAS)进行模拟,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选取1例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和颈总动脉... 目的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对串联型颈动脉狭窄(tandem carotid artery stenosis,TCAS)进行模拟,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选取1例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和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串联型狭窄患者,使用CFD技术对建立的4个颈动脉分叉三维模型(1个真实患者模型,3个假定手术模型)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探索TCAS的发生发展机制并指导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结果在串联型狭窄中,狭窄优先在CCA形成,随后导致ICA狭窄;TCAS较单个颈动脉狭窄的局部血流动力学情况更复杂,风险更高;串联型狭窄中,单个狭窄部位的治疗会影响第二个狭窄部位的血流,并可能导致再狭窄或斑块破裂。结论在规划TCAS手术方案时,对选定TCAS患者进行CFD模拟可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术后血流改变情况,指导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串联病变 血流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嵌合型Y染色体等臂双着丝粒致胎儿主动脉狭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4
作者 全宇璐 张萍萍 +4 位作者 罗艳 霍竞 余小平 孙艳美 李亚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0-264,共5页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主动脉狭窄(AS)胎儿产前诊断结果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1例孕25周孕妇,因“胎儿AS”行羊膜腔穿刺术采集羊水,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联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测。同时采集胎儿父母...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主动脉狭窄(AS)胎儿产前诊断结果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1例孕25周孕妇,因“胎儿AS”行羊膜腔穿刺术采集羊水,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联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测。同时采集胎儿父母外周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胎儿核型分析,为嵌合型Y染色体等臂双着丝粒;SNP-array分析,胎儿染色体Yp11.31q11.21区段存在11.2 Mb片段的重复,同时Yq11.21q11.23区段存在14.8 Mb片段的缺失。胎儿父母均为正常核型,考虑其为新发变异。经充分遗传咨询后,孕妇及家属选择回当地引产。结论:嵌合型Y染色体等臂双着丝粒的染色体核型可能是男性胎儿表型为AS的原因,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SNP-array检测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狭窄 产前诊断 嵌合型Y染色体等臂双着丝粒
下载PDF
基于4D Flow MRI评估颈动脉狭窄及卒中相关血流动力学危险因素的研究
15
作者 卢菲 孙梦瑶 +3 位作者 马越 江岳娈 孙洋 佟丹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2,47,共10页
目的利用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4D Flow MRI)在体分析单侧颈动脉中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血流动力学,探讨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流动力学相关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 目的利用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4D Flow MRI)在体分析单侧颈动脉中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血流动力学,探讨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流动力学相关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12月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经超声诊断为单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研究组,n=20)和同期年龄及血管条件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对照组,n=26),均行临床数据及磁共振数据采集,Flow影像数据经CVI 42软件获得血流量、血流速度、壁剪切力(wall shear stress,WSS)、最大压力梯度、能量损失(energy loss,EL)等血流动力学参数,通过t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分析两组间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并对急性期脑梗死及非急性期脑梗死进行亚组分析,探讨狭窄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卒中发生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平均血流、最大血流、总容量及平均相对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最大能量损失、平均能量损失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流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420,P<0.05);各狭窄血管狭窄上游、中心及下游的血流动力学在平均血流、平均速度、最小速度、最大血流、总容量、平均轴向WSS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狭窄下游急性期脑梗死组最大压力梯度小于非急性期脑梗死组(P<0.05)。结论4D Flow MRI对颈动脉的可视化及量化分析发现能量损失有助于诊断颈动脉狭窄;低WSS及颈动脉狭窄下游最大压力梯度可能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四维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估计葡萄糖处置率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16
作者 吴育彬 陈志腾 +5 位作者 吴茂雄 刘文浩 陈倩 周仕熠 陈样新 夏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目的】探讨估计葡萄糖处置率(eGDR)与冠心病(CAD)严重程度的关联。【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因疑似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258人(平均年龄:62(53~68)岁;男性占53.9%)。按照eGDR公式计算胰岛素抵... 【目的】探讨估计葡萄糖处置率(eGDR)与冠心病(CAD)严重程度的关联。【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因疑似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258人(平均年龄:62(53~68)岁;男性占53.9%)。按照eGDR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水平(IR):eGDR=21.158-[0.09×腰围(WC,cm)]-[3.407×高血压(hypertension,是/否)]-[0.551×糖化血红蛋白(HbA1c,%)]。根据eGDR三分位数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由狭窄血管的数量决定:无明显CAD组(所有冠脉狭窄均<50%,n=704),单支血管CAD组(只有一条受累的主要冠脉狭窄≥50%,n=205),多支血管CAD组(两条或两条以上受累的主要冠脉存在狭窄≥50%,n=349);以无明显CAD作参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GDR与CA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eGDR和CAD在整个eGDR范围内的线性关联。采用亚组分析评估不同糖尿病状态下eGDR和CA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GDR对提高CAD筛查模型的价值。【结果】eGDR降低与CAD严重程度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OR:2.79;95%CI:1.72~4.5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eGDR最低分位(T1)的个体患多支血管CAD的风险是eGDR最高分位(T3)的2.79倍。(OR:2.79;95%CI:1.72~4.55;P<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eGDR与CAD以及多支血管CAD之间存在负线性关联(P-linearity<0.05)。在非糖尿病患者中,与参照组(T3)相比,T1组患CAD和多支血管CAD的风险显著增加,OR分别为1.42(95%CI:1.00~2.01;P<0.05)和1.86(95%CI:1.21~2.86;P<0.05)。而在糖尿病患者中未发现此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eGDR加入到CAD传统筛查模型中时,AUC、IDI、NRI的结果显示,模型对CAD和多支血管CAD的筛查有显著改善。【结论】eGDR与CAD及CAD严重程度呈负相关。eGDR作为一种无创且易于获取的非胰岛素测量指标,具有筛查大规模人群中CAD严重程度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葡萄糖处置率 冠心病严重程度 多支血管病变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的血运重建
17
作者 杨寅 房庆瑞 +3 位作者 王联群 李军山 许洋 郭志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系统性血管病变,可引起冠心病和颈动脉狭窄,二者常共病且互为血运重建手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何选择血运重建策略尚未达成共识。本文综述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流行病学和血运重建策略,以为共病的...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系统性血管病变,可引起冠心病和颈动脉狭窄,二者常共病且互为血运重建手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何选择血运重建策略尚未达成共识。本文综述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流行病学和血运重建策略,以为共病的有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综述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iR-27b和miR-146a表达及其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刘景祎 李富慧 +1 位作者 张丽 马新强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7-11,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miR-27b和miR-146a表达并分析其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0例ACI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6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将ACI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miR-27b和miR-146a表达并分析其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0例ACI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6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将ACI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完全闭塞组。检测被试者血清miR-27b和miR-146a表达,分析ACI患者血清miR-27b和miR-146a的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iR-27b和miR-146a表达对ACI的诊断价值,再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miR-27b和miR-146a表达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C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miR-27b表达高于对照组,血清miR-146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miR-27b和miR-146a表达对ACI诊断价值的ROC曲线显示,单独检测时血清miR-27b的敏感度最高,miR-146a的特异度最高,两者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可达0.986。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ACI患者血清miR-27b和miR-146a表达水平不同,其中轻度狭窄组miR-27b表达最低,miR-146a表达最高,而完全闭塞组miR-27b表达最高,miR-146a表达最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27b表达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775,P<0.01),血清miR-146a表达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622,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R-27b、miR-146a表达为ACI患者发生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miR-27b表达升高,miR-146a表达降低,可作为临床诊断ACI的潜在指标,且两者联合检测的价值高于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MIR-146A miR-27b 动脉狭窄 相关性
下载PDF
老年心绞痛患者单核细胞表面补体调节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徐斌 高枫 +3 位作者 陈浩 钟玲 吴禹宏 苏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绞痛患者单核细胞表面补体调节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根据Gensini评分将2021年1月~6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20例分为低评分组(Gensini评分≤20分,55例)和高评分... 目的:探讨老年心绞痛患者单核细胞表面补体调节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根据Gensini评分将2021年1月~6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20例分为低评分组(Gensini评分≤20分,55例)和高评分组(Gensini评分>20分,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单核细胞表面补体调节蛋白的表达。分析Gensini评分和补体调节蛋白及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低评分组比较,高评分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26±0.78)mmol/L比(2.63±0.73)mmol/L]水平及糖尿病史比例(21.8%比38.5%)显著升高,而单核细胞表面CD35[9.86(8.33,12.51)比6.44(4.26,8.16)]、CD46[13.28(11.42,14.66)比10.42(9.19,15.38)]、CD55[39.90(32.40,47.48)比22.66(19.18,26.97)]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评分组Gensini评分与LDL-C呈显著正相关(r=0.292,P=0.018),与单核细胞表面CD35、CD46、CD55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70,P<0.001;r=-0.327,P<0.001;r=-0.200,P=0.0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是老年心绞痛患者高Gensin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17,P=0.036),而CD35、CD55为其独立保护因素(OR=0.786、0.670,P<0.05或<0.01)。结论:老年心绞痛合并冠脉严重狭窄患者单核细胞表面CD35、CD46和CD55表达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补体调节蛋白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血流动力学评估进展
20
作者 常羽茜 李昱熙 +2 位作者 刘旭 刘志浩 张岩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196-200,共5页
肾动脉狭窄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介入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既往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表明,介入治疗相比单纯药物治疗可能无法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带来获益,但这些研究存在选择偏倚等缺陷,其结论引... 肾动脉狭窄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介入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既往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表明,介入治疗相比单纯药物治疗可能无法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带来获益,但这些研究存在选择偏倚等缺陷,其结论引发了广泛争议。现主要探究肾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评估方法,总结血流动力学指导的介入治疗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并对血流动力学评估下介入治疗在肾动脉狭窄患者中的应用及发展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血流动力学 肾脏血流储备分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