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糖尿病和球囊损伤对兔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
高玲
陈琴
康丽娜
王涟
宋杰
江时森
徐标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
2007 |
7
|
|
2
|
苦瓜蛋白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小肠胆固醇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宋砚明
王佐
郭正宇
张晓蕾
孟军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3
|
吸烟鼠脑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 |
柳忠兰
孙大勇
冯昱
拱忠影
耿建红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
2004 |
8
|
|
4
|
血管紧张素Ⅱ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研究进展 |
何继强
王绿娅
刘晓惠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
2004 |
7
|
|
5
|
血脂异常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协同作用 |
谢宇光
石雪颖
于晓玲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
2006 |
14
|
|
6
|
来氟米特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
颜彦
王翔飞
张庆勇
崔杰峰
王颉
朱文青
钱菊英
葛均波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
2005 |
3
|
|
7
|
亲环素A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
李蓉
蔡辉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8
|
血液动力学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
凌琼
屠伟峰
|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9
|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青年脑梗死1例报告 |
王也
武剑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18 |
2
|
|
10
|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血流切应力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
王克强
|
《解剖科学进展》
|
1997 |
8
|
|
11
|
苯妥英钠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发展的影响 |
林森
赵连东
李耀武
李红
|
《中国实验诊断学》
|
2008 |
0 |
|
12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杜军保教授等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
金红芳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3
|
C反应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机制 |
陈成
陈金水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6 |
6
|
|
14
|
外泌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刘炎东
廖明芳
曲乐丰
|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5
|
信号素蛋白4D/丛蛋白B1通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研究进展 |
黄菊
王立平
杨昆鹏
陈冬雪
赵鹃
|
《中国实验诊断学》
|
2021 |
0 |
|
16
|
过氧化亚硝酸盐在人血管内皮引起内质网应激和凋亡预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
Dickhout JG
Hossain GS
Pozza LM
Zhou J
Lhotak S
Austin RC
郝新瑞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
2006 |
1
|
|
17
|
茶油中MFA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的影响 |
纪钢
江晓云
|
《宜春医专学报》
|
1996 |
4
|
|
18
|
免疫系统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脂蛋白相关炎性蛋白是心血管疾病标志物还是介导者? |
Chait A
Han CY
OramJF
Heinecke J W
谭玉林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
2005 |
0 |
|
19
|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新视角: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代谢异常 |
|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
2003 |
0 |
|
20
|
血糖波动加速载脂蛋白-E缺乏大鼠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
|
《实用糖尿病杂志》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