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制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8
1
作者 郭延松 吴宗贵 +1 位作者 杨军柯 黄高忠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65-469,共5页
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比较了三种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建立的方法。分别予单纯高脂、高脂 +维生素D、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三种不同方法处理大鼠 ,90天后比较血脂、血钙、胸主动脉的形态学改变、巨噬细胞和α 平滑肌... 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比较了三种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建立的方法。分别予单纯高脂、高脂 +维生素D、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三种不同方法处理大鼠 ,90天后比较血脂、血钙、胸主动脉的形态学改变、巨噬细胞和α 平滑肌肌动蛋白含量。结果发现 ,三组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升高 (P <0 .0 1) ;高脂 +维生素D组、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和高脂组相比 ,血钙均明显升高 (P <0 .0 1) ;高脂 +维生素D组、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内膜增厚、中膜萎缩 (P <0 .0 5或P <0 .0 1) ;单纯高脂组、高脂 +维生素D组CD6 8为弱阳性 ,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组为强阳性 ;高脂 +维生素D组内膜有较厚的α 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 ,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组斑块表面只有很薄的α 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 ;单纯高脂组只可形成高脂血症 ,无法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高脂 +维生素D组可形成纤维斑块 ;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组可形成较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明了大鼠可作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良好动物模型 ,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组可形成较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复制 高脂+维生素D+内皮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大鼠模型 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
下载PDF
IL-8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斑块处的蛋白和基因表达 被引量:7
2
作者 聂永梅 陈槐卿 +2 位作者 成敏 刘小菁 邓伊伶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8-264,共7页
白细胞介素- 8(Interleukin- 8,IL- 8)是趋化因子CXC亚家族的一员,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可以诱导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是一个促血管生成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建立兔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白细胞介素- 8(Interleukin- 8,IL- 8)是趋化因子CXC亚家族的一员,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可以诱导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是一个促血管生成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建立兔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动态监测了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IL- 8的蛋白和基因表达,以了解IL- 8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定位IL- 8在高脂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主动脉升弓部血管壁的蛋白表达,8、12周模型组内膜显著增厚并有明显阳性染色,半定量分析AS模型组阳性染色的面积分别是对照组的4 .4 8、8.76倍,平均积分光密度(IOD)值分别是对照组的4 .16、4 .36倍。采用双抗夹心EL ISA法测定兔血管组织匀浆液中的IL- 8蛋白表达量,8、12周AS模型组IL- 8蛋白含量与总蛋白比值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是对照组的1.84、2 .0 6倍。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定位IL- 8m RNA的表达,8周模型组血管内膜有强的阳性染色,IL- 8m RNA的表达增加。本研究通过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态监测了整个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IL-8的蛋白和基因表达。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组化 ELISA 原位杂交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IL-8MRNA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蛋白表达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家兔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及补肾治疗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文健 费震宇 +3 位作者 傅晓东 陈伟华 应健 唐峰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建立家兔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探讨补肾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家兔分别用去势 ,高脂饲料+免疫损伤 ,去势 +高脂饲料 +免疫损伤三种方法造模 ,12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去势 +高脂饲料 +免疫损伤组模型动物改变最明... 目的 建立家兔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探讨补肾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家兔分别用去势 ,高脂饲料+免疫损伤 ,去势 +高脂饲料 +免疫损伤三种方法造模 ,12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去势 +高脂饲料 +免疫损伤组模型动物改变最明显 ,雌激素水平下降 ,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明显升高 (P <0 .0 5) ,并伴血管壁的损害 ;补肾中药能缓解上述改变。结论 新西兰家兔经去势 +高脂饲料 +免疫损伤处理可造成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补肾 治疗 肾虚证
下载PDF
广西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艳君 宋少锐 +5 位作者 郭亚芬 兰干球 陈宝剑 严雪瑜 吴延军 蒋钦杨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70-1776,共7页
本试验旨在制作广西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初步判断猪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的指数值,以期为今后建立相关模型提供依据。试验选取广西巴马小型猪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头,通过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检测建模过程中... 本试验旨在制作广西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初步判断猪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的指数值,以期为今后建立相关模型提供依据。试验选取广西巴马小型猪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头,通过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检测建模过程中血液生化指标,将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血管切片作关联分析,初步拟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的指数值。屠宰后血管切片结果显示,试验组有2头广西巴马小型猪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均正常。2头广西巴马小型猪的血管切片结果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进行关联分析后,初步拟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值在3.8以上,并持续3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巴马小型猪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下载PDF
补肾法对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徐丁洁 徐洪 +3 位作者 仝瑞晓 高星 成秀梅 杜惠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281-4283,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SD雌性大鼠,采用卵巢切除术+高脂饮食+免疫反应性损伤法造模,同时补肾中药灌胃,12 w后处死,检测血清雌二醇(E2)、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LD...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SD雌性大鼠,采用卵巢切除术+高脂饮食+免疫反应性损伤法造模,同时补肾中药灌胃,12 w后处死,检测血清雌二醇(E2)、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LDL);取左心室匀浆,检测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ATP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升高,血清E2及心肌ATP酶、SDH活性、ATP含量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治中药组大鼠血清TC、TG、LDL降低,血清E2及心肌ATP酶、SDH活性、ATP含量升高(P均<0.05)。结论补肾法可通过调节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心肌能量代谢,改善血脂水平,防治绝经后女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中药 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 心肌 能量代谢
下载PDF
瓜蒌薤白半夏汤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主动脉蛋白聚糖的作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剑 黄水清 徐志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从调整动脉壁蛋白聚糖代谢角度观察化痰治法代表方剂——瓜蒌薤白半夏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机制。方法3月龄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均给予高脂饮食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治疗组同时给予瓜... 目的从调整动脉壁蛋白聚糖代谢角度观察化痰治法代表方剂——瓜蒌薤白半夏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机制。方法3月龄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均给予高脂饮食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治疗组同时给予瓜蒌薤白半夏汤灌胃。6周后取材,检测血脂,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提取主动脉蛋白聚糖,酶解为糖胺多糖,再进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析,测定各种糖胺多糖组份含量。结果正常组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分别为13.43±3.12mmol/L、8.53±1.37mmol/L,动脉壁蛋白聚糖组份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含量分别为21.93±1.82mg/g、15.56±1.61mg/g;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表现为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为23.63±4.31mmol/L、15.63±1.27mmol/L(P<0.01),动脉壁蛋白聚糖组份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为31.23±1.41mg/g、19.36±1.64mg/g(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动脉粥样硬化灶病变程度明显减轻,动脉壁蛋白聚糖组份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含量明显降低,分别为22.33±1.58mg/g、14.36±1.71mg/g(P<0.01或P<0.05),但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的降低,分别为20.54±3.59mmol/L、14.53±1.32mmol/L。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可降低粥样硬化病变动脉壁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硫酸皮肤素蛋白聚糖含量,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但降低血脂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瓜萎薤白半夏汤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动脉 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 硫酸皮肤素蛋 白聚糖 血脂
下载PDF
复合方法制备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安邦 黄昕 +1 位作者 李令根 赵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简便建立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方法。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饮食联合维生素D3组(B组)、复合方法造模组(C组)。A组喂食普通饲料,B组给予高脂饮食和维生素D3(Vit D3),C组在高脂饮食的...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简便建立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方法。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饮食联合维生素D3组(B组)、复合方法造模组(C组)。A组喂食普通饲料,B组给予高脂饮食和维生素D3(Vit D3),C组在高脂饮食的基础上给予Vit D3腹腔注射、丙基硫氧嘧啶(灌胃)、免疫损伤法、Fe SO4(饮水)制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实验4周后处死,光镜下观察主动脉的病理变化;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光镜下观察,A组SD大鼠未出现动脉硬化改变,B组仅出现轻度动脉硬化病变,C组出现典型动脉粥样硬化改变;A组血清TC、TG、LDL分别为(2.82±0.26)mmol/L,(1.69±0.31)mmol/L,(1.62±0.26)mmol/L,B组分别为(3.68±0.41)mmol/L,(0.95±0.21)mmol/L,(2.19±0.35)mmol/L,C组分别为(4.33±0.28)mmol/L,(0.99±0.13)mmol/L,(2.19±0.24)mmol/L,C组与A组比较升高显著(P<0.01),C组与B组比较升高明显(P<0.05)。结论:复合造模方法比高脂饮食联合Vit D3成模效果好,可以快速简便造成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方法 SD大鼠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下载PDF
免疫损伤——高脂喂养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方法与体会 被引量:5
8
作者 符凌 常小荣 +3 位作者 岳增辉 商李超 何新群 张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7期853-854,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免疫损伤 心脑血管疾病 养法 高脂 血管系统 研究与开发 人类生命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颈动脉分叉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9
作者 聂永梅 陈槐卿 蒋文涛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实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中颈动脉分叉流场的模拟。方法本文通过建立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连续切片HE染色后采集图像,以OLYSIA软件测定了颈动脉分叉各处的管径以及斑块的面积、周长和高度,采用Gambit软件建立了兔... 目的实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中颈动脉分叉流场的模拟。方法本文通过建立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连续切片HE染色后采集图像,以OLYSIA软件测定了颈动脉分叉各处的管径以及斑块的面积、周长和高度,采用Gambit软件建立了兔颈动脉分叉的正常对照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几何模型。结果1)得到兔颈动脉分叉几何模型;2)以128 S-1下测定的血液表观粘度作为血液粘度,其对照组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血管壁面最低剪切应力分别为1.140 Pa0、.283 Pa,对照组的颈动脉分叉处血管壁面最低剪切应力是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的4.028倍。结论低血管壁面剪切应力,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血流动力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动脉分叉 数值模拟 剪切应力
下载PDF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复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赵娟 任立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4139-4141,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因此.国内外医学界对AS关注程度也日益增长。A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基本病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及平...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因此.国内外医学界对AS关注程度也日益增长。A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基本病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及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粥样斑块形成。使动脉壁变硬,管腔狭窄,并引起继发性病变,特别是心、脑血管等器官的缺血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全身性疾病 继发性病变 复制 大鼠 动脉内膜 结缔组织增生 人类健康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接受有氧运动后的组织学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海平 吴翊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5期9051-9055,共5页
目的:以高脂饮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观察有氧运动对其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6/10在沈阳体育学院实验中心重点实验室和辽宁中医药大学生理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将100只健康纯种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 目的:以高脂饮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观察有氧运动对其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6/10在沈阳体育学院实验中心重点实验室和辽宁中医药大学生理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将100只健康纯种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高脂组、运动1h组、运动1.5h组、运动2h组,每组20只。②实验方法: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在实验开始时,高脂组、运动1h组、运动1.5h组、运动2h组以维生素D370万IU/kg的剂量分3d灌喂,然后喂高脂饲料15g/d,共8周。运动1h组、运动1.5h组、运动2h组从实验日起每周进行5d游泳训练,从10min/d起,每天递增10min直至1h/d、1.5h/d、2h/d,持续8周。实验结束当日停止喂养,空腹12~18h。③实验评估:全部大鼠主动脉采血后麻醉下处死,迅速取出心脏连同主动脉,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高脂组大鼠主动脉可见明显脂纹(动脉粥样硬化Ⅰ期)、纤维斑块(动脉粥样硬化Ⅱ期)、典型的成熟粥样斑块(动脉粥样硬化Ⅲ期)以及复合病变(动脉粥样硬化Ⅳ期);经过8周有氧运动后运动1h组、运动1.5h组、运动2h组组织切片均发现主动脉管壁层次清楚,内膜细胞完整,中膜平滑肌细胞、弹力板排列规整,未见动脉粥样硬化Ⅰ、Ⅱ、Ⅲ、Ⅳ期病灶。结论:维生素D3灌喂与高脂饲料诱导相结合,易在短时间内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而有氧运动能有效预防和阻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有氧运动 组织学研究
下载PDF
大鼠脂肪性肝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国华 蔡晓波 +2 位作者 刘兰 范建高 陆元善 《肝脏》 2008年第1期45-47,共3页
本研究在高脂饮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3(Vit D3)和丙基硫氧嘧啶(PTU),旨在复制脂肪性肝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为探讨NASH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理想工具。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大鼠 丙基硫氧嘧啶 高脂饮食 NASH 维生素
下载PDF
基因工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琴 张运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725-727,共3页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和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模型的建立推动了动脉粥样硬化在体实验研究的进展。为寻找更符合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的动物模型,许多学者对与炎症、高血压、蛋白酶、细胞外基质、糖代谢及免疫系统等相关的基因进行敲除...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和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模型的建立推动了动脉粥样硬化在体实验研究的进展。为寻找更符合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的动物模型,许多学者对与炎症、高血压、蛋白酶、细胞外基质、糖代谢及免疫系统等相关的基因进行敲除或过度表达以改进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本文就基因工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验动物学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综述 基因工程小鼠 炎症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管壁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斌 邓玉莲 +3 位作者 郭薇 俞玲 林亚洲 吴志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管壁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 2 9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 (n=7)、模型组 (n=7)、用药 5周组 (n=7)及用药 9周组 (n=8)。实验前后分别抽血测 C反应蛋白 (CRP) ,采用兔抗人抗胰蛋白酶(AAT)多克隆抗体标记血管...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管壁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 2 9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 (n=7)、模型组 (n=7)、用药 5周组 (n=7)及用药 9周组 (n=8)。实验前后分别抽血测 C反应蛋白 (CRP) ,采用兔抗人抗胰蛋白酶(AAT)多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膜炎症细胞。结果 用药 9周组、用药 5周组与正常组相比 ,血 CRP水平明显降低 ,用药 9周组与模型组相比 ,内膜 AAT阳性指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血管壁
下载PDF
益脂康对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岩 潘经淼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4-176,188,共4页
研究益脂康对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防治作用.用高脂饲料(1%胆固醇,14%猪油,6%豆油,剩余加入基础饲料)喂养复制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同时给药,观察益脂康对其血清TC,TG,LDL-c,HDL-c,VLDL-c,肝脏脂质沉积和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 研究益脂康对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防治作用.用高脂饲料(1%胆固醇,14%猪油,6%豆油,剩余加入基础饲料)喂养复制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同时给药,观察益脂康对其血清TC,TG,LDL-c,HDL-c,VLDL-c,肝脏脂质沉积和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益脂康高、中、低剂量组对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并有抑制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脂质在肝脏沉积的作用.研究表明益脂康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高血脂 益脂康
下载PDF
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方明 潘永明 +4 位作者 陈亮 施源 朱科燕 余旭平 陈民利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 观测高脂诱导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腹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情况.方法 取4~5月龄巴马小型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组各5只.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模型组均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饲喂24周,取腹主动... 目的 观测高脂诱导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腹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情况.方法 取4~5月龄巴马小型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组各5只.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模型组均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饲喂24周,取腹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进行油红“O”脂肪染色和常规HE染色,并进行免疫组化观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油红O染色显示模型组腹主动脉可见明显脂纹沉积;HE染色显示模型组腹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为AS病灶Ⅲ型,冠状动脉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为AS病灶Ⅳ型;免疫组化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腹主动脉MCP-1、NF-κB p65和VCAM-1蛋白表达水平表达显著增加(P<0.05),冠状动脉MCP-1、NF-κB p65、ICAM-1和VCAM-1阳性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巴马小型猪AS模型腹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符合临床AS病变特征,其MCP-1、NF-κBp65、ICAM-1、VCAM-1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升高,与临床AS炎症反应和发生机制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小型猪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 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
下载PDF
优降脂组方对ApoE基因敲除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曲震理 尚喜雨 +4 位作者 唐年亚 王卫娜 陈亚奇 王卿 张红霞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7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优降脂组方对ApoE基因敲除(ApoE-/-)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ApoE-/-小鼠45只,同时选择同遗传背景C57BL/6J小鼠雄性15只。造模成功后分为4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优降脂组方实验组、... 目的探讨优降脂组方对ApoE基因敲除(ApoE-/-)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ApoE-/-小鼠45只,同时选择同遗传背景C57BL/6J小鼠雄性15只。造模成功后分为4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优降脂组方实验组、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实验结束后,测定4组小鼠血脂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TC、TG、LDL-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降脂组方实验组和阿托伐他汀对照组TC、TG、LDL-C均低于模型组,HDL-C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hs-CRP、TNF-α、MD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NO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降脂组方实验组和阿托伐他汀对照组hs-CRP、TNF-α、MDA均低于模型组,NO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降脂组方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实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E 基因敲除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高脂血症 炎症反应 氧化损伤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与依那普利合用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中PGI_2、TXA_2和NE的影响
18
作者 李兢 刘宇 +1 位作者 刘丽华 庄汉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4期44-46,共3页
目的 :阿司匹林 (ASA)和依那普利 (ENA)单用或合用时 ,检测兔血中前列环素 (PGI2 )、血栓素A2 (TXA2 )和去甲肾上腺素 (NE)的变化 ,探讨两者的相互作用。方法 :6 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 5组 ,高脂饲料喂养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于连续投... 目的 :阿司匹林 (ASA)和依那普利 (ENA)单用或合用时 ,检测兔血中前列环素 (PGI2 )、血栓素A2 (TXA2 )和去甲肾上腺素 (NE)的变化 ,探讨两者的相互作用。方法 :6 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 5组 ,高脂饲料喂养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于连续投药八周前后分别采血检测PGI2 、TXA2 和NE。结果 :ASA与ENA合用时PGI2 /TXA2 显著上升 (P <0 .0 0 1) ,血清NE浓度明显下降 (P <0 .0 0 1)。结论 :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ASA和ENA合用时PGI2 /TXA2 比值的上升 ,NE浓度下降 ,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依那普利 去甲肾上腺素 前列环素 血栓素A2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下载PDF
心痛宁口服液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hs-CRP及SAA水平的影响
19
作者 袁安冬 王昃睿 《河南中医》 2016年第10期1728-1730,共3页
目的:观察心痛宁口服液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活性影响。方法:将80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造模组6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常规饲... 目的:观察心痛宁口服液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活性影响。方法:将80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造模组6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饲养,造模组给予高胆固醇饲料[5]饲养,连续4w。造模第4周末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心痛宁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2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辛伐他汀组经灌胃给药辛伐他汀0.93 mg·(kg·d)-1治疗,心痛宁组经灌胃给药辛伐他汀0.93 mg·(kg·d)-1和心痛宁口服液1.5 m L·(kg·d)-1,连续给药6 w。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继续给予普通饲料饲养,模型组、心痛宁组和辛伐他汀组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实验第6周末取兔血清ELASA法检测hs-CRP、SAA活性。结果:造模成功后家兔血清hs-CRP、SAA水平明显升高,经给药治疗后,药物组家兔血清hs-CRP、SAA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心痛宁组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痛宁口服液通过降低炎性因子hs-CRP、SAA水平,从而降低炎性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宁口服液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家兔
下载PDF
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研究概况
20
作者 陈代钦 刘厂辉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8期1173-1174,共2页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人类对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关注程度日益密切。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重要病理基础,由于AS的发病机制不是十分明确,成功建立AS...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人类对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关注程度日益密切。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重要病理基础,由于AS的发病机制不是十分明确,成功建立AS模型是研究其发病机制及探讨治疗措施的主要、重要方法之一。1908年俄国病理学家Ignatowski用蛋和奶喂饲家兔引发AS病变,开启了实验研究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心脑血管疾病 人类健康 发病机制 世界范围 病理基础 病理学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