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CT血管造影升主动脉长度与最大直径对主动脉夹层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严吉来 徐露露 谢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9期86-87,139,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升主动脉长度与最大直径对主动脉夹层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进行检查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66例患者的影像学...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升主动脉长度与最大直径对主动脉夹层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进行检查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6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患者均进行CTA,将ATAAD发病的13例设为试验组;升主动脉最大直径≥40mm的14例患者设为对照一组;升主动脉最大直径<40mm的39例患者设为对照二组。对三组的升主动脉长度、最大直径进行对比同时进行ROC曲线的评估,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升主动脉长度和最大直径对主动脉夹层的相关性和对疾病预测效果。结果分析三组患者的升主动脉最大直径数据发现,对照二组患者的数据明显小于对照一组和试验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患者的升主动脉长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照二组<对照一组<试验组,对照一组、对照二组以及试验组两两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发现,升主动脉长度ROC曲线面积为0.887,升主动脉最大直径ROC曲线面积为0.821,选取55mm点预测主动脉夹层阳性率发现用升主动脉长度阳性率为75.8%,用升主动脉最大直径阳性率为24.6%,从数据上可知晓通过升主动脉长度能更提高ATAAD阳性预测率。结论从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可知,升主动脉长度和最大直径均对主动脉夹层有一定的预测可行性,相关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且升主动脉长度预测主动脉夹层疾病的阳性率更高、更准确,能一定程度上帮助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主动脉长度 最大直径 动脉夹层 阳性率 疾病识别
下载PDF
肾上极动脉长度与直径的测量及临床应用解剖基础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石柱 邓凤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618-619,共2页
目的 测量肾上极动脉的长度与直径。在治疗肾脏疾病 ,尤其上端肿瘤时 ,能否对具有该动脉的病人行介入治疗。方法 应用游标卡尺对 10 0具尸体中存在的左、右肾上极动脉分别测量。结果 共发现有 30例标本有肾上极动脉 ,包括左侧 14例 ... 目的 测量肾上极动脉的长度与直径。在治疗肾脏疾病 ,尤其上端肿瘤时 ,能否对具有该动脉的病人行介入治疗。方法 应用游标卡尺对 10 0具尸体中存在的左、右肾上极动脉分别测量。结果 共发现有 30例标本有肾上极动脉 ,包括左侧 14例 ,右侧 16例 ,左、右侧皆有 6例。来源于肾动脉者 16例 ,腹主动脉者 8例 ,腹主动脉与肾动脉交角处者 6例。其中 ,有 15例仅为一单干 ,有 7例为双干 ,多干者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极动脉 动脉长度 动脉直径 解剖学 游标卡尺 介入疗法
下载PDF
股动脉到肝固有动脉长度与自身体表标志线长度比例的研究
3
作者 黄巧盛 《镇江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动脉 肝固有动脉长度 自身体表标志线
下载PDF
术前通过CT三维成像测量肠系膜上动脉长度和腹盆腔骨性距离预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下拉吻合困难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柯嘉 林伟星 +12 位作者 蔡嘉伟 温晓峰 何真 邱建平 朱冬云 孔德灿 何晓生 何小文 吴小剑 周宇 王民汉 周智洋 兰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21-1424,共4页
目的 利用CT三维成像(3D-CTA)预估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储袋下拉所需长度及完成吻合的困难程度,为制订IPAA的手术操作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15年4月至2015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640层腹部CT的89例患者,经三维... 目的 利用CT三维成像(3D-CTA)预估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储袋下拉所需长度及完成吻合的困难程度,为制订IPAA的手术操作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15年4月至2015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640层腹部CT的89例患者,经三维血管重建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主干到其末端的长度;测量SMA起点到肛缘距离与SMA起点到耻骨联合距离的差值Da^p,用来衡量储袋底端需超过耻骨联合多少距离方可完成无张力吻合;以及SMA起点到肛缘距离与SMA长度的差值Da^s,用来衡量完成无张力吻合的血管蒂长度与SMA实际长度的差距,推测达到无张力吻合的困难度;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以上两指标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Da^p为(2.9 ± 0.9)cm,100%患者Da^p≤6 cm,89.9%患者Da^p ≤4 cm,19.1%患者Da^p≤2 cm。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OR = 0.187,95%CI:0.065 ~ 0.536,P= 0.002)和高龄(OR=1.057,95%CI:1.017~1.097,P = 0.004)是Da^p长度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组患者Da^s为(32.0 ± 2.0)cm,根据Da^s大小分级评估储袋下拉困难程度,全组患者中简单组12例(13.5%),中等组63例(70.8%),困难组14例(15.7%)。多因素分析提示,低龄(OR = 0.920,95%CI:-0.120 ~ -0.040,P = 0.002)和Da^p距离大(OR = 1.190,95%CI:0.110 ~ 0.240,P = 0.000)是储袋下拉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三维成像可判断预估IPAA术中储袋下拉所需的长度和完成吻合的困难程度,国内89.9%患者储袋下拉超过耻骨联合下缘〉 4 cm即可达到理想吻合,其中男性和高龄患者所需的下拉长度更大;而对于低龄、Da^p距离大的患者,储袋下拉困难的风险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成像 肛管吻合术 肠系膜上动脉 动脉长度 回肠储袋 困难度 距离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CT血管造影中升主动脉长度与最大直径对主动脉夹层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贾晨红 赵玫 李晓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97-499,503,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中升主动脉长度与最大直径预测主动脉夹层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32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在ATAAD发病2年内已完成CTA检查的患者纳入...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中升主动脉长度与最大直径预测主动脉夹层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32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在ATAAD发病2年内已完成CTA检查的患者纳入ATAAD前期组(n=22)。将2019年1—12月接受主动脉CTA检查而未发生ATAAD者纳入非ATAAD组,其中,升主动脉最大直径<40mm者纳入健康组(n=211),升主动脉最大直径≥40 mm者纳入胸主动脉瘤组(n=70)。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升主动脉长度与最大直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准确性。结果健康组、胸主动脉瘤组、ATAAD前期组的升主动脉最大直径分别为(32.3±3.8)mm、(46.0±5.5)mm、(45.5±7.2)mm,胸主动脉瘤组、ATAAD前期组的升主动脉最大直径大于健康组(P<0.05),胸主动脉瘤组和ATAAD前期组升主动脉最大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胸主动脉瘤组、ATAAD前期组的升主动脉长度分别为(66.3±9.2)mm、(84.4±9.3)mm、(90.2±16.5)mm,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主动脉最大直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升主动脉长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在截止值55 mm处,升主动脉最大直径的阳性预测值为20.0%,而在相同特异度水平下,升主动脉长度的阳性预测值为70.0%。结论升主动脉长度比最大直径具有更好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提高ATAAD风险患者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主动脉长度 升主动脉最大直径 动脉夹层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长度与发生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6
作者 张晓 邱春光 +1 位作者 韩战营 黄振文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研究右冠状动脉的长度和其发生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将100例右优势型冠状动脉病例分为2组:A组50例,右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B组50例,右冠状动脉至少1处明显狭窄。测量2组右冠状动脉的长度。结果:A组右冠状动脉的平均长度... 目的:研究右冠状动脉的长度和其发生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将100例右优势型冠状动脉病例分为2组:A组50例,右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B组50例,右冠状动脉至少1处明显狭窄。测量2组右冠状动脉的长度。结果:A组右冠状动脉的平均长度为100~213mm,明显长于B组的67~177mm(P〈0.01)。即使考虑年龄、性别和其他一些危险因素,2组间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短的右冠状动脉和发生粥样硬化病变有高度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右冠状动脉长度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左冠状动脉分叉夹角及左主干长度与夹角区动脉粥样硬化的MSCT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晓蓓 潘存雪 刘文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利用MSCT分析维吾尔族与汉族左冠状动脉分叉夹角(LAD-LCX)及左主干长度(LM)与冠状动脉夹角区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6所医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资料,将左冠状动脉主干分叉区按管腔狭窄受累情况分为Ⅰ~Ⅳ... 目的利用MSCT分析维吾尔族与汉族左冠状动脉分叉夹角(LAD-LCX)及左主干长度(LM)与冠状动脉夹角区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6所医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资料,将左冠状动脉主干分叉区按管腔狭窄受累情况分为Ⅰ~Ⅳ级,分析比较维吾尔族及汉族不同分级之间的左冠状动脉分叉夹角及左主干长度差异;分析左冠状动脉分叉夹角与左主干长度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研究1276例,汉族916例,维吾尔族360例。汉族左冠状动脉夹角均值为(84±38.8)°(29°~158°),左冠状动脉主干长度均值为(9.2±5.3)mm(1.6~28.6 mm);维吾尔族左冠状动脉夹角均值为(85±34)°(24°~155°),LM长度均值为(9.6±6.6)mm(2.4~18.3mm)。维吾尔族与汉族的左冠状动脉夹角在Ⅰ级与Ⅱ、Ⅲ、Ⅳ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Ⅱ、Ⅲ、Ⅳ级之间的左冠状动脉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民族左冠状动脉分叉夹角与左冠状动脉主干长度均呈中度相关(汉族R=0.307;维吾尔族R=0.421)。结论大的冠状动脉夹角及更长的左主干长度更容易引起夹角区冠状动脉硬化,但与夹角区管腔受累程度没有明显相关性;左冠状动脉分叉夹角与左冠状动脉主干长度呈中度相关,维吾尔族略高于汉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冠状动脉分叉夹角 左冠状动脉主干长度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维吾尔
原文传递
应用标准角度投照评价经验法则测量基底动脉导致的偏差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金龙 宋庆斌 +4 位作者 黄居义 王玉林 吴婷夏 李慎茂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278-280,共3页
关键词 基底动脉 角度投照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经验法 金标准 测量 动脉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动脉长度 偏差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理的实验研究 I.腹主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改进 被引量:9
9
作者 汪浩 景在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 :确定建立腹主动脉瘤动物模型时弹力蛋白酶最短灌注时间和腹主动脉最佳游离长度。方法 :80例大鼠随机均分为 1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 7组弹力蛋白酶实验组。灌注时间分别为 10、2 0、30、6 0和 12 0min ,游离长度分别为 0 .5和 1.0cm... 目的 :确定建立腹主动脉瘤动物模型时弹力蛋白酶最短灌注时间和腹主动脉最佳游离长度。方法 :80例大鼠随机均分为 1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 7组弹力蛋白酶实验组。灌注时间分别为 10、2 0、30、6 0和 12 0min ,游离长度分别为 0 .5和 1.0cm。术后 14d观察各组大鼠腹主动脉直径扩张率及动脉壁的组织学变化。结果 :≥ 30min组腹主动脉直径平均扩张率均 >10 0 % ,与 10、2 0min及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 30min组与 6 0、12 0min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30min各组的大鼠腹主动脉中弹力蛋白均严重受损 ,且与游离腹主动脉长度无关。结论 :在弹力蛋白酶诱导的大鼠腹主动脉瘤模型中 ,弹力蛋白酶灌注时间可由 12 0min降至 30min ,游离腹主动脉长度可从 1.0cm缩至 0 .5cm ,不影响腹主动脉瘤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 发病机理 动物模型 弹力蛋白酶 灌注 腹主动脉游离长度
下载PDF
基底动脉弯曲与老年脑桥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斌 张莉峰 +1 位作者 张道培 张杰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5期833-837,共5页
目的分析基底动脉弯曲与老年脑桥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本研究相关标准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老年急性脑桥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根据基底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结果是否有弯... 目的分析基底动脉弯曲与老年脑桥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本研究相关标准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老年急性脑桥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根据基底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结果是否有弯曲分为弯曲组(45例)与未弯曲组(40例);选取同期住院的头颈部MRA检查基底动脉弯曲但无缺血性脑卒中的头晕或眩晕病人38例为对照组。分析弯曲组、未弯曲组及对照组临床资料及血管危险因素,测量弯曲组病人基底动脉弯曲长度(BL)、基底动脉理论长度(BAL)、双侧椎动脉直径。结果3组病人在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椎动脉优势、BAL、BL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BL 3级是基底动脉弯曲老年病人发生脑桥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OR=3.321,P=0.002;OR=1.511,P=0.001;OR=1.932,P=0.004;OR=2.641,P=0.014;OR=2.271,P=0.019);BL与椎动脉直径呈正相关(r=0.298,P<0.05)。结论基底动脉弯曲会增加老年病人脑桥缺血性脑卒中风险,BL 3级是脑桥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桥缺血性脑卒中 老年人 基底动脉弯曲 基底动脉弯曲长度 基底动脉理论长度 动脉直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改良的校正性腔内密度衰减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不同性质斑块在CT血管成像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粟丽 余建群 张丽芝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8期863-867,共5页
目的 探讨改良的校正性腔内对比剂密度(CCO)的差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不同性质斑块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105例患者行回顾性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并在15 d内进行侵入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或经皮冠脉介入术;经图像后处理及统计,记录... 目的 探讨改良的校正性腔内对比剂密度(CCO)的差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不同性质斑块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105例患者行回顾性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并在15 d内进行侵入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或经皮冠脉介入术;经图像后处理及统计,记录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程度、斑块类别以及狭窄病变长度(L,cm).测量冠状动脉各节段病变近侧、远侧端管腔内对比剂密度(即CT值)的变化,计算CCO差和改良CCO差(CCO差=冠状动脉狭窄近侧端腔内CT值/同层面降主动脉腔内CT值-冠状动脉狭窄远侧端腔内CT值/同层面降主动脉腔内CT值;改良CCO差=CCO差/L).以ICA评估结果为"金标准",先对各狭窄组中CCO差和病变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再对各狭窄组的改良CCO差进行两两比较;在每个狭窄组中,对不同斑块性质的改良CCO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各狭窄组中CCO差与相应狭窄病变长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69-0.79,P<0.001).(2)改良CCO差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狭窄1级和2级组其改良CCO差分别与余组进行比较,发现两两之间均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级组的改良CCO差明显大于3级组(P<0.001).(3)每个狭窄程度组中不同斑块性质对应的改良CCO差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1)CCO差与病变长度有较好的相关性,为改良CCO差的提出提供依据;(2)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改良CCO差均增大;但改良CCO差的测量均不受斑块性质影响,它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无创的评价冠心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 校正的冠状动脉腔内对比剂密度衰减值 冠状动脉病变长度 斑块性质
下载PDF
修复小腿的三种常用皮瓣的主干动脉直径及长度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跃良 徐永清 +2 位作者 何晓清 李军 简洪 《解剖与临床》 2010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评估国人胸脐皮瓣、背阔肌皮瓣及股前外侧皮瓣的主干动脉直径及长度及其在小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成年尸体下肢标本30侧,解剖并观测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的直径,观测肩胛下动脉、胸背动脉、旋肩胛动脉、腹壁下动脉、旋... 目的:评估国人胸脐皮瓣、背阔肌皮瓣及股前外侧皮瓣的主干动脉直径及长度及其在小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成年尸体下肢标本30侧,解剖并观测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的直径,观测肩胛下动脉、胸背动脉、旋肩胛动脉、腹壁下动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直径及长度。结果:修复小腿的三种常用皮瓣的主干动脉与胫前、胫后动脉的直径基本匹配,但主干动脉长度相差较大,从高到低分别为股前外侧皮瓣(92.7±25.3)mm、背阔肌皮瓣(88.4±20.8)mm、胸脐皮瓣(75.8±17.0)mm。结论: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时,注意不同皮瓣的主干动脉直径及长度有助于吻合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脐皮瓣 背阔肌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动脉直径 动脉长度
原文传递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长度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再通率及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松华 张玲玲 +2 位作者 陆健美 王小乐 江齐群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478-1481,1486,共5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对急性脑梗死接受阿替普酶溶栓后再通率及疗效、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伴有HMCAS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资料,根据大脑HMCAS...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对急性脑梗死接受阿替普酶溶栓后再通率及疗效、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伴有HMCAS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资料,根据大脑HMCAS长度分为短大脑中动脉高密度(SHMCAS)组(长度<1 mm)30例和长大脑中动脉高密度(LHMCAS)组(长度≥1 mm)32例。发病后24 h,采用头颅TOF-MRA评判两组间大脑中动脉再通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判两组治疗后24、72 h预后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判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分析住院期间两组的安全性情况。结果SHMCAS组再通率较LHMCA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MCAS组治疗后24、72 h NIH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MCAS组治疗后3个月预后良好的比例高于LHMC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MCAS组梗死后出血转化率低于LHMCAS组(P<0.05),但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CAS长度能预测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通率、治疗后3个月mRS评分及梗死后出血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长度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下载PDF
Telomeres,cardiovascular aging,and potential intervention for cellular senescence 被引量:5
14
作者 ZHANG WeiLi HUI RuTai YANG ShuJu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4年第8期858-862,共5页
A consistent association has been observed between leukocyte telomere length(LTL)and atherosclerosis,but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se associations are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Premature biology aging was evident i... A consistent association has been observed between leukocyte telomere length(LTL)and atherosclerosis,but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se associations are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Premature biology aging was evident in atherosclerotic plaques,characterized by reduced cell proliferation,irreversible growth arrest and apoptosis,and telomere attrition.As atherosclerosis is a state of chronic low-grade inflammation and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shortened LTL in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sis might stem from the two sources,one is an accelerated rate i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replication to replace leukocytes consumed in the inflammatory process,and another is the increase in the loss of telomere repeats per replication.Thus,diminished HSC reserves at birth and age-dependent telomere attrition afterward are mirrored in shortened LTL during the adulthood.In addition,the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 of LTL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can be partly explained by genetic factors regulating telomere maintenance and the rate of HSCs replication.Atherosclerosis is an aging-related disease,and practically all humans develop atherosclerosis if they live long enough.Here we overview the potential roles of LTL dynamics in the imbalance between injurious oxidative stress/inflammation and endothelial repair during the pathogenesis of age-related atherosclerosis,and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that preventing accelerated cellular senescence is a potential target in prevention of atheroscle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LOMERE aging ATHEROSCLEROSIS vascular cell senesce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