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0篇文章
< 1 2 2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助词「けど」与「が」的用法
1
作者 石睿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124-125,共2页
「けど」和「が」是日语学习中常见的两个助词,论文从学习者的立场分析和总结了两者的相似之处,即都可以作为接续助词和终助词都可以用来表示顺接·逆接的用法;同时指出了不同之处即「けど」还可以作为接续词被独立使用;「が」是书... 「けど」和「が」是日语学习中常见的两个助词,论文从学习者的立场分析和总结了两者的相似之处,即都可以作为接续助词和终助词都可以用来表示顺接·逆接的用法;同时指出了不同之处即「けど」还可以作为接续词被独立使用;「が」是书面语,「けど」属于口语;「けど」女性使用的比较多,「が」属于男性用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用 接续助词 助词 区别
下载PDF
藏缅语疑问语气助词的类型学特征——兼与汉语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戴庆厦 吕羿蒙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本文运用语言类型学和描写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考察、比较50多种藏缅语族语言及方言疑问语气助词的基础上,指出藏缅语有疑问语气助词发达型、次发达型和不发达型三种类型;部分疑问语气助词存在多功能性,即除了表示疑问语气外,还能表... 本文运用语言类型学和描写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考察、比较50多种藏缅语族语言及方言疑问语气助词的基础上,指出藏缅语有疑问语气助词发达型、次发达型和不发达型三种类型;部分疑问语气助词存在多功能性,即除了表示疑问语气外,还能表达人称、数、方向等意义;不同语言间的疑问语气助词同源词较少、只有部分存在同源关系,而且分布不平衡。藏缅语与汉语是有同源关系的亲属语言,二者有相同点,也有差异。通过比较发现,藏缅语、汉语分析性语言类型的共性决定了疑问语气助词的基本特点相似,但分析性强弱不同又导致了疑问语气助词的丰富程度存在差异。汉语虽在上古阶段就出现了疑问语气助词,但应当是在与藏缅语分化后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语气助词 藏缅语 汉语
原文传递
句末助词“的”的功能分类及语义演变
3
作者 范晓蕾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共13页
本文主张普通话的句末助词“的”应分为“过去焦点化”和“确认语气”两个功能。该词的功能分类标准不宜是句子焦点域的宽窄,而应是“的”自身的语法作用:可否隐去,可否用于疑问句,对所述事件及焦点成分的语法限制,对整句语篇功能的影... 本文主张普通话的句末助词“的”应分为“过去焦点化”和“确认语气”两个功能。该词的功能分类标准不宜是句子焦点域的宽窄,而应是“的”自身的语法作用:可否隐去,可否用于疑问句,对所述事件及焦点成分的语法限制,对整句语篇功能的影响等。本文证明,窄焦点句“他是昨天到北京的”和宽焦点句“(这事儿)是警察把他抓起来的”中的“的”都是结构助词,而宽焦点句“主任明天会来单位的”中的“的”是语气助词。我们将“的”的语义演变路径构拟为“名词化标记→过去焦点化→确认语气”,并探讨了普通话句末“的”与“了_(2)”的异同点,还比较了方言里“的”类词和“有”类词的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末助词 语义功能 语义演变
原文传递
河北涿怀方言比况助词“也似的”及其演变过程
4
作者 宗守云 马晓晴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0-48,共19页
河北涿怀方言助词“也似的”用来表示比况,是比况助词。“也似的”具有本体依附特征,用来表达主体和比况对象具有内在相似性。“也似的”具有消极意义倾向,这一特征和其他晋语地区一致。河北涿怀方言还存在一种特殊的“不VP也似的”构式... 河北涿怀方言助词“也似的”用来表示比况,是比况助词。“也似的”具有本体依附特征,用来表达主体和比况对象具有内在相似性。“也似的”具有消极意义倾向,这一特征和其他晋语地区一致。河北涿怀方言还存在一种特殊的“不VP也似的”构式,意为“一定会VP的”,是认识情态构式。“也似的”是在近代汉语中形成的比况助词,是蒙古语影响的产物,在晋语中固化为消极意义,是隐含义规约化的结果,在河北涿怀方言中又进一步发展出“不VP也似的”构式,是方言中特殊的语法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涿怀方言 晋语 比况助词 “也似的”
下载PDF
列举助词“什么的”的历时来源及形成机制
5
作者 李思旭 《昭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在数量上可以是1至5项不等,可以是各级语法单位,列举项内部的连接形式多种多样。列举助词“什么的”在民国产生,其形成机制是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即:表列举的构式“什么×”与构式“×的”发生概念叠加,进而构式整合为构式“什... 在数量上可以是1至5项不等,可以是各级语法单位,列举项内部的连接形式多种多样。列举助词“什么的”在民国产生,其形成机制是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即:表列举的构式“什么×”与构式“×的”发生概念叠加,进而构式整合为构式“什么×的”;夹在中间的成分×前移,从而形成“×什么的”,后置的“什么的”发生词汇化形成三音节列举助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举助词 “什么的” 框式列举构式 概念叠加
下载PDF
从《老乞大》四个版本看近代汉语助词“著(着)”的发展
6
作者 杜安然 相宇剑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5-90,共6页
“著(着)”在原本《老乞大》中作补语和动态助词,在谚解本中由于“者”被改写成“著”,使“著”的功能大大增加。而至新释本和重刊本中,作补语的“著”除极少数被写成“着”保留外,大多数被删除了;作动态助词的“著”,表“持续”的写成... “著(着)”在原本《老乞大》中作补语和动态助词,在谚解本中由于“者”被改写成“著”,使“著”的功能大大增加。而至新释本和重刊本中,作补语的“著”除极少数被写成“着”保留外,大多数被删除了;作动态助词的“著”,表“持续”的写成了“着”,表“先时”的大部分改成“了”。那些由原先“者”演变而来的“著”又产生了分化,其中大部分被删除,其余的小部分又改成了“着”和“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乞大》 近代汉语 助词 著(着)
下载PDF
从定量学的角度分析日本文学作品的汉译倾向——以情态助词ツモリ为中心
7
作者 褚丽秀 李光赫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243-250,共8页
本研究以647例日语情态助词ツモリ例句与其对应的中文翻译为研究对象,通过KHcoder明确情态助词ツモリ的日中对译倾向并将结果可视化。从研究结果来看,ツモリ的形式主要分为Ⅰ (ル)ツモリダ、Ⅱ (タ)ツモリダ、Ⅲ ナイツモリダ、Ⅳ (ル)... 本研究以647例日语情态助词ツモリ例句与其对应的中文翻译为研究对象,通过KHcoder明确情态助词ツモリ的日中对译倾向并将结果可视化。从研究结果来看,ツモリ的形式主要分为Ⅰ (ル)ツモリダ、Ⅱ (タ)ツモリダ、Ⅲ ナイツモリダ、Ⅳ (ル)ツモリハナイ、Ⅴ (タ)ツモリハナイ、Ⅵ (ル)ツモリデハナイ六类。此外,与情态助词ツモリ有较强关联度的“打算不”“想”“决定”等中文翻译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ツモリ 情态助词 KHcoder 日汉对比
下载PDF
河南固始方言做语气词和助词的“来”
8
作者 郑雪 彭泽润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0-75,共6页
“来”是固始方言中的一个高频词,其特殊用法是做语气词、助词。“来”作语气词,可以用于疑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具有丰富的语气意义。关于语气词“来”的探究,主要从使用条件以及功能、意义出发进行研究。“来”作助词,可以出现在动... “来”是固始方言中的一个高频词,其特殊用法是做语气词、助词。“来”作语气词,可以用于疑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具有丰富的语气意义。关于语气词“来”的探究,主要从使用条件以及功能、意义出发进行研究。“来”作助词,可以出现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后作为进行体、持续体标记,位于句末充当完成体标记,表达丰富的时体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始方言 “来” 助词 语气词
下载PDF
上古汉语OV语序结构助词“是”“之”差异及原因
9
作者 李武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9,共11页
借助“是”“之”前置的OV语序是上古汉语OV语序的重要类型之一,对“是”“之”的差异及原因进行探索,有助于全面认识OV语序。从历时角度看,其差异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二者差异全面呈现,两汉时期随着OV语序的消失二者差异... 借助“是”“之”前置的OV语序是上古汉语OV语序的重要类型之一,对“是”“之”的差异及原因进行探索,有助于全面认识OV语序。从历时角度看,其差异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二者差异全面呈现,两汉时期随着OV语序的消失二者差异也随之消失。从数量上看,受语体的影响,不同时期使用数量不同。在使用上,因二者出现的时间不同、来源不同,其差异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是与“将”搭配、前置宾语、语气强弱等,其中语气强弱还包括否定词句法位置、否定对称、与疑问词的搭配、句末是否有语气词、主语为人称代词“我”或“吾”等五个小的方面的差异。从差异产生的原因看,依次为时间表达、连接性强弱、语气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语言类型学 OV语序 前置语序 结构助词 语气助词
下载PDF
基诺语巴卡话领属助词与状态助词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周晓宇 林静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5-84,共10页
前人对基诺语巴卡话领属助词/ε^(55)/与状态助词/ε^(44)/的描写存在分歧,其声学特点尚未得到研究。实验研究显示:巴卡话的领属助词/ε^(55)/在语流中具有固定的音高目标,其声调通常要实现为H调,并会自然改变前音节的调形;在某些条件... 前人对基诺语巴卡话领属助词/ε^(55)/与状态助词/ε^(44)/的描写存在分歧,其声学特点尚未得到研究。实验研究显示:巴卡话的领属助词/ε^(55)/在语流中具有固定的音高目标,其声调通常要实现为H调,并会自然改变前音节的调形;在某些条件下还会和前音节合音,合音后声调会继承/ε^(55)/的高调特征。该特点对基诺语领属格声调屈折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新的解释。状态助词/ε^(44)/的音高目标为M调,不具有改变前音节调形的能力,不会出现合音现象,声学表现与传统上对轻声的描写更加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诺语 领属助词 状态助词 合音变调 声调屈折 声学实验
下载PDF
结构助词“的”与“地”混用成因与对策的分析
11
作者 蔡洋阳 周辰浩 姜婉君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7期428-434,共7页
结构助词“de”不仅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点,同时在日常语言中也属高频词汇。尽管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已大致成形,但就结构助词使用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结构助词“de”的误用,可能对书面交流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地”被误... 结构助词“de”不仅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点,同时在日常语言中也属高频词汇。尽管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已大致成形,但就结构助词使用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结构助词“de”的误用,可能对书面交流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地”被误用为“的”的现象较为突出。本文将以语言、教育与社会等角度对结构助词“的”与“地”混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与完善结构助词“的”与“地”的准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的” “地” 现代汉语
下载PDF
汉语助词“了”习得研究现状与前瞻
12
作者 赵焕改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文章通过对汉语助词“了”的习得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目前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①当前汉语“了”习得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母语为英语、韩语、日语、泰语、越南语等的汉语学习者;②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了”的偏误类型、习得顺序、习... 文章通过对汉语助词“了”的习得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目前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①当前汉语“了”习得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母语为英语、韩语、日语、泰语、越南语等的汉语学习者;②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了”的偏误类型、习得顺序、习得过程等;③研究方法表现出由个案研究转向群案研究、由基于少量语料的研究转向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由解释力较弱的研究转向采用统计方法的解释力较强的研究、由横向研究转向纵向研究的特点。基于此,文章对汉语助词“了”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词研究 汉语助词“了” 二语习得
下载PDF
珠海斗门话中助词“诶”的用法探析
13
作者 黄莹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2期917-922,共6页
珠海斗门话属四邑方言,它具有四邑方言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斗门话又受到广府话的严重影响,兼有一些粤方言的特点;此外,斗门话还有不少自己独具的特点。斗门话中的体貌助词“诶[e33]”是与广州话中的“咗”用法相似的完成体体貌助词,本... 珠海斗门话属四邑方言,它具有四邑方言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斗门话又受到广府话的严重影响,兼有一些粤方言的特点;此外,斗门话还有不少自己独具的特点。斗门话中的体貌助词“诶[e33]”是与广州话中的“咗”用法相似的完成体体貌助词,本文通过搜集和分析珠海斗门话语料,拟对珠海斗门话的助词“诶”进行用法上的探析,认为助词“诶”能够表完成、表致使、表存现及消减、表状态持续、表回复这几种常见用法。本文对四邑方言语法的研究有一定的补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邑方言 珠海斗门话 助词
下载PDF
场所格助词“に”“で”“を”的习得与教学指导——基于学习者使用的逐年变化特征
14
作者 任宏睿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8期286-297,共12页
格助词“に”“で”“を”均可表示“场所”意义,三者用法的区分是日语学习和教学的一大重难点。为推动日语格助词习得及教学发展,本文基于“北京日语学习者历时语料库B-JAS”,对学习者从大一到大四4年间的11次作文语料展开分析,探讨了... 格助词“に”“で”“を”均可表示“场所”意义,三者用法的区分是日语学习和教学的一大重难点。为推动日语格助词习得及教学发展,本文基于“北京日语学习者历时语料库B-JAS”,对学习者从大一到大四4年间的11次作文语料展开分析,探讨了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场所格助词“に”“で”“を”习得过程中的发展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场所格助词的使用频率及正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に”、“で”、“を”,“を”的习得总体上发展滞后。五个时期内三者使用频率及正用率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he case particles “に” “で” and “を” can all express the meaning of “location” and the distinction of their usage is a major difficulty in Japanes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cquisition and teaching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case auxiliarie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Beijing Japanese Learners Diachronic Corpus (B-JAS)” by analyzing 11 compositions from freshmen to senior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the locative particles “に” “で” and “を”.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der of frequency and usage of locative particles is “に” “で” “を”. The acquisition of locative particles lags behi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usage frequency and usage rat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in the five peri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JAS 助词“に”“で”“を” 场所 中国日语学习者 习得过程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日语终助词的性差研究——以前方词语的词性为中心
15
作者 贾伊明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336-345,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语终助词“よ”和“ね”在不同性别说话人及不同年代语料库中的使用差异。通过分析三个不同年代的语料库——“昭和話し言葉コーパス”(SSC)、“名大会話コーパス”(NUCC)和“日本語日常会話コーパス”(CEJC),本研究关...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语终助词“よ”和“ね”在不同性别说话人及不同年代语料库中的使用差异。通过分析三个不同年代的语料库——“昭和話し言葉コーパス”(SSC)、“名大会話コーパス”(NUCC)和“日本語日常会話コーパス”(CEJC),本研究关注了这两个终助词与其前方词语词性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男女说话者在使用这些终助词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在某些语境和词性组合下,“よ”和“ね”的使用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确实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和模式。此外,这些差异在不同年代的语料库中也展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不仅为理解日语中性别差异的语言表达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探讨语言、性别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交互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助词 性别差异 语料库研究 社会语言学
下载PDF
二语学习者汉语助词“的”“地”“得”的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
16
作者 王欣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0期571-577,共7页
汉语结构助词“的”“地”“得”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上的运用不多。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汉语的结构助词“的”“地”“得”是一大困难。结构助词是虚词的一部分,能否熟练运用虚词是衡量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标准之一,因此,对... 汉语结构助词“的”“地”“得”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上的运用不多。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汉语的结构助词“的”“地”“得”是一大困难。结构助词是虚词的一部分,能否熟练运用虚词是衡量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标准之一,因此,对结构助词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增强对汉语的学习兴趣。本文以二语习得中关于偏误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探索偏误产生的原因,提供相关的教学建议。There have been many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auxiliary words “de”, “de”, and “de” in Chinese, but the application is limited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structural particles “de”, “de”, and “de” in Chinese are a major difficulty. Auxiliary words are a part of function words, and proficiency in using function words is one of the criteria for measuring the Chinese proficiency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refore, analyzing and researching auxiliary words can help international students better master Chinese and enhanc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Chi-nese.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error,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rrors, explores the causes of errors, and provides relevant teaching sugges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习得 结构助词 教学建议
下载PDF
彝缅语祈使语气助词的类型学特征
17
作者 吕羿蒙 高卿云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文章通过对15种彝缅语的考察与比较,发现几乎所有的彝缅语都存在祈使语气助词,但不同语言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从表义功能看,彝缅语祈使语气助词可分为单功能和多功能两种类型。多功能性的祈使语气助词在缅语支语言中更常见,但表人称、数... 文章通过对15种彝缅语的考察与比较,发现几乎所有的彝缅语都存在祈使语气助词,但不同语言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从表义功能看,彝缅语祈使语气助词可分为单功能和多功能两种类型。多功能性的祈使语气助词在缅语支语言中更常见,但表人称、数、方向等功能已出现衰退趋势。从词源关系看,彝缅语的祈使语气助词少数有同源关系,但多数是分化后在不同语言中各自产生的。将彝缅语与其他藏缅语族语言比较,能够发现:彝缅语祈使语气助词的单功能性更为凸显;彝缅语各语言的祈使语气助词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同其他藏缅语一样,彝缅语祈使语气助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繁到简的过程,是彝缅语由形态型向分析型转变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祈使语气助词 彝缅语 藏缅语
下载PDF
动态助词“过”的时体意义和翻译研究——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对比分析
18
作者 王芳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1期52-54,共3页
动态助词的翻译是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研究基于英汉、汉英双向平行语料库,检索动态助词“过”在英文中的不同对应形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汉语动态助词“过”主要对应英语中的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体和现在完成体。此外,动态... 动态助词的翻译是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研究基于英汉、汉英双向平行语料库,检索动态助词“过”在英文中的不同对应形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汉语动态助词“过”主要对应英语中的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体和现在完成体。此外,动态助词“过”的语用含义受到语境信息的影响,这导致了其翻译形式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助词 时体 语用功能 英汉互译
下载PDF
助词“底”的来源探讨
19
作者 杨向梅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7期120-123,共4页
“底”是近代汉语中十分重要且使用频繁的词汇,其来源值得探究。本文主要运用语料对比法、文献考证法,从历时角度,以同时代虚词“然”“馨”“许”由指示代词发展出结构助词义的演变过程为线索,考究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之间的渊源。“然... “底”是近代汉语中十分重要且使用频繁的词汇,其来源值得探究。本文主要运用语料对比法、文献考证法,从历时角度,以同时代虚词“然”“馨”“许”由指示代词发展出结构助词义的演变过程为线索,考究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之间的渊源。“然”“馨”“许”与“底”字的句式结构在意义上具有对应关系,“X+然\馨\许\底”均可以表示指代,由此论证同时代的“底”基于自身的指示代词义,具备与“然”“馨”“许”等虚词相同语法功能,即能够自如用在词或者短语的词尾,从而受到类化沾染,产生结构助词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词 指示代词
下载PDF
梧州城区白话完整体助词“啊”的语法特征及来源探究
20
作者 梁远腾 《贺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0-62,共13页
"啊"是梧州城区白话中常见的完成体助词,其单用时常紧跟在动词之后,表完成义,是典型的完整体助词。梧州城区白话"啊"与广州话"咗"在语法特征上相似度很高,跟普通话"了_(1)"相比差别不大,但在... "啊"是梧州城区白话中常见的完成体助词,其单用时常紧跟在动词之后,表完成义,是典型的完整体助词。梧州城区白话"啊"与广州话"咗"在语法特征上相似度很高,跟普通话"了_(1)"相比差别不大,但在与否定词的组合以及出现在句末时,与"了_(1)"存在差异。从完整体助词的语法化路径来看,梧州城区白话"啊"在语法特征上高度语法化,语音上虚化程度也很高。梧州城区白话"啊"与周边粤西北粤语"高平/高降"调型"啊"完整体助词应是同一类,其语源是在近代广州话以及现在的珠三角中心地区流行的"哓(休)"。广府片权威方言的影响、近代以来珠三角地区居民往粤西北地区的迁移,使得"哓"进入当地方言中,经过语法化演变成为"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语 完成体助词 语法化 梧州白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