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热系统深部热能聚敛理论及勘查实践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贵玲 蔺文静 +5 位作者 刘峰 甘浩男 王思琪 岳高凡 龙西亭 刘彦广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9-660,共22页
深部热能聚敛及富集过程研究是地热资源探测评价的重要基础。地热壳构热控理论是以地球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构造控热作用研究为主线,通过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地热地质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深部热能聚敛过程及热异常分布规律,分... 深部热能聚敛及富集过程研究是地热资源探测评价的重要基础。地热壳构热控理论是以地球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构造控热作用研究为主线,通过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地热地质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深部热能聚敛过程及热异常分布规律,分析各种构造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控热机制,探讨地热资源靶区预测方法,从而指导地热勘查的科学。本文系统论述了地热壳构热控理论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我国不同类型地热资源“同源共生-壳幔生热-构造聚热”的客观自然规律,分析了我国陆区壳幔尺度热流配分格局与不同地质背景条件下影响浅地表温度场的主要控热构造,并以渤海湾盆地、青藏高原、东南沿海等我国主要地热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壳构热控理论为指导,以勘查区找热为出发点,以控热作用内生因素(壳幔生热)和外生因素(构造聚热)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影响壳幔生热、壳内传热、勘查靶区聚热这一地球物理过程,确定了不同构造背景下地热系统的主要控热构造。从传统的经验式找热到建立构造控热预测标志,再到水热型地热资源-干热型地热资源共生富集认知,理论认识的创新发展,将引领和支撑我国地热资源不断实现高效勘探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构热控理论 壳幔尺度热流配分 主要控热构造 勘查实践
下载PDF
秦岭金矿的预测与勘查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健 张蓉 +1 位作者 张云峰 高章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144-1147,共4页
秦岭金矿类型可划分为造山带型金矿和卡林型金矿。通过研究秦岭金矿的区域成矿背景,造山带型金矿的成矿条件;总结归纳出6条区域找矿标志,5条造山带型金矿找矿标志,预测8条区域构造成矿带;勘查实践发现了八卦庙特大型金矿床,以及铜铃沟... 秦岭金矿类型可划分为造山带型金矿和卡林型金矿。通过研究秦岭金矿的区域成矿背景,造山带型金矿的成矿条件;总结归纳出6条区域找矿标志,5条造山带型金矿找矿标志,预测8条区域构造成矿带;勘查实践发现了八卦庙特大型金矿床,以及铜铃沟、国安寺、王家坪等11处金矿点,其中一些具有大中型矿床的找矿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成矿背景 成矿条件 找矿标志 勘查实践 秦岭金矿
下载PDF
紫金山矿集区地质特征、矿床模型与勘查实践 被引量:38
3
作者 张锦章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7-766,共10页
紫金山矿集区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城北约15km处,是一个典型的与陆相火山活动有关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钼金矿床成矿系统,分布于长14km、宽4km范围内,已探明高硫化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特大型金、铜矿床各1处,低硫化热液型大型银多金属矿床2... 紫金山矿集区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城北约15km处,是一个典型的与陆相火山活动有关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钼金矿床成矿系统,分布于长14km、宽4km范围内,已探明高硫化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特大型金、铜矿床各1处,低硫化热液型大型银多金属矿床2处,斑岩型铜钼矿床1处,中小型铜、金矿床3处。文章结合近年来在该矿集区找矿取得的重大进展,介绍了创新性地质找矿的实践经验:一是开展三维地质建模;二是开展蚀变矿物短波红外光谱测试和解译,建立蚀变找矿模型;三是注重物化探资料的应用和二次开发,建立物化探找矿模型;四是以大量真实的生产技术经济指标为基础,以资源利用最大化为原则,开展矿床动态评价,指导成矿预测,提高找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紫金山矿集区 矿床特征 找矿模型 勘查实践
下载PDF
青海省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勘查实践与找矿成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明霄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16期75-75,77,共2页
青海省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多金属成矿带东部,枪口—燕山期铁、银、锌、铜、金等金属资源丰富,且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通过对青海省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进行高精度磁法测量、钻探、施工工艺等勘查工作,并对该区域矿体... 青海省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多金属成矿带东部,枪口—燕山期铁、银、锌、铜、金等金属资源丰富,且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通过对青海省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进行高精度磁法测量、钻探、施工工艺等勘查工作,并对该区域矿体分布特征、成矿规律等找矿成果进行研究,为今后对该区域的进一步矿产勘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口南 银多金属矿床 勘查实践 找矿成果
下载PDF
运用小岩体成矿理论指导勘查实践——以甘肃干沙鄂博和哈马尔达巴小岩体含矿性评价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宏 陈耀宇 贾志磊 《甘肃地质》 2013年第4期8-14,共7页
"小岩体成大矿"是汤中立院士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成矿理论(汤中立等,1991;汤中立,1995,1996),当时主要针对岩浆硫化物矿床,近年来汤院士又对中酸性岩浆矿床开展研究。本文在理解汤院士总结的小岩体成矿类型、成矿作用、成矿... "小岩体成大矿"是汤中立院士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成矿理论(汤中立等,1991;汤中立,1995,1996),当时主要针对岩浆硫化物矿床,近年来汤院士又对中酸性岩浆矿床开展研究。本文在理解汤院士总结的小岩体成矿类型、成矿作用、成矿模式概念的基础上,对甘肃省部分与岩浆成矿有关的中大型矿床初步筛选并进行特征类比,旨在启发地质工作者和研究者,从就矿找矿角度,应用"小岩体成矿"理论,指导勘查实践。选择北祁连干沙鄂博碱性斑岩小岩体和中祁连哈马尔达巴小岩体,以勘查实践和初步找矿成果,为小岩体成矿理论提供新的素材和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岩体成矿 勘查实践 干沙鄂博 哈马尔达巴
原文传递
矿山地质测绘中岩土工程勘查的实践研究
6
作者 杨明雨 《中国金属通报》 2022年第16期144-146,共3页
地质研究的关键步骤是进行岩土工程勘查,随着现代勘查技术的不断完善,地质测绘技术也得到了全面优化,对我国现代矿业的探采而言起着重要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当下矿山地质测绘的开展现状,分析测绘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结合岩土工程勘查的... 地质研究的关键步骤是进行岩土工程勘查,随着现代勘查技术的不断完善,地质测绘技术也得到了全面优化,对我国现代矿业的探采而言起着重要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当下矿山地质测绘的开展现状,分析测绘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结合岩土工程勘查的难点、地下水对勘查工作带来的危害,分析岩土工程勘查技术与优化措施,做好矿山开采前的准备工作,实现对矿山街区周围岩土状况的全面检测,从而获得可靠的数据信息,降低矿山施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测绘 岩土工程 勘查实践
下载PDF
江西会昌青龙山铜矿区找矿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侯珊珊 郑云飞 +1 位作者 戴林太 陈友锋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8年第10期183-185,190,共4页
青龙山矿区位于武夷隆起西坡南段铜锡多金属成矿带,处于赣南重要的铜锡矿矿集区内,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矿区勘查工作自1975年起,先后分为隐爆角砾岩筒内、隐爆角砾岩筒外、隐爆角砾岩筒接触带3个阶段。通过对区内成矿背景、成矿条件及... 青龙山矿区位于武夷隆起西坡南段铜锡多金属成矿带,处于赣南重要的铜锡矿矿集区内,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矿区勘查工作自1975年起,先后分为隐爆角砾岩筒内、隐爆角砾岩筒外、隐爆角砾岩筒接触带3个阶段。通过对区内成矿背景、成矿条件及勘查阶段、勘查方法的分析,对近年来勘查实践及成果的阐述,提出了信心找矿、地物化结合多方法找矿和矿集区找矿综合分析对促进找矿重大突破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山 铜矿 勘查实践 启示
下载PDF
实景三维技术在矿区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
8
作者 马宗圣 《中国金属通报》 2023年第4期121-123,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矿产开采需求越来越多,这也极大地扩展了矿区建设工程的规模。而矿区建设工程开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要针对建设区域的地质和水文状况提前勘察,只有建立在精准的数据调查和背...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矿产开采需求越来越多,这也极大地扩展了矿区建设工程的规模。而矿区建设工程开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要针对建设区域的地质和水文状况提前勘察,只有建立在精准的数据调查和背景调查基础上,才能够为后续的建设工作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尤其是对于复杂地质地貌条件下的技术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进一步探究新型科技成果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价值,也成了提升矿区地质勘查工作效率和数据精确程度的关键切入点。其中,实景三维技术就成为近年来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最为火爆的前沿科技,这项技术不仅有效地提升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也让勘察工作的数据信息更加准确。本文主要是以矿区建设项目为例研究了无人机实景三维技术的特征,并针对该项目中无人机实景三维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技术 无人机 地质勘查:实践应用
下载PDF
浅议我国绿色勘查演进路径 被引量:7
9
作者 柴星 王京彬 朱思才 《矿产勘查》 2020年第12期2660-2666,共7页
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绿色勘查正在全国蓬勃开展。我国现行的绿色勘查"标准",规范和引导了勘查活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国外矿业发达国家结合环境、健康、安全和社区关系管理,倡导负责任的勘查。本文通过分析矿业发达国... 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绿色勘查正在全国蓬勃开展。我国现行的绿色勘查"标准",规范和引导了勘查活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国外矿业发达国家结合环境、健康、安全和社区关系管理,倡导负责任的勘查。本文通过分析矿业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绿色勘查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绿色勘查演进路径,即从当前以勘查活动中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绿色勘查1.0版本(Environment),逐步升级至2.0版本的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HSE),进一步发展为3.0版本的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环境(Environment)和社区(Community)"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HSEC)。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都遵循"负责任"和"最佳实践"原则。通过不断总结绿色勘查最佳实践经验,发布详细的实践指南,不断升级绿色勘查理念和标准体系,逐步使我国绿色勘查与世界先进理念和标准接轨,以负责任的勘查实践赢得社会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勘查 HSE HSEC 最佳勘查实践 标准体系 社会许可
下载PDF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景蕾 王立 《智能城市》 2020年第7期66-67,共2页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类项目工程的建设在不断增多,对不同地形地质的勘查也越来越重要。我国的国土面积比较广阔,存在各式各样的地形,其中复杂地形的工程施工难度较大,需要提前做好对地形的勘测和设计。文章将从复杂...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类项目工程的建设在不断增多,对不同地形地质的勘查也越来越重要。我国的国土面积比较广阔,存在各式各样的地形,其中复杂地形的工程施工难度较大,需要提前做好对地形的勘测和设计。文章将从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查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实践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地质 岩土工程 勘查实践
下载PDF
青藏高原如角高温地热系统构造-热耦合成热模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镜 唐发伟 +4 位作者 官辉 赵海华 赵小云 旦增国杰 杜炳锐 《中国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1-1631,共11页
【研究目的】地表热异常的形成无外乎两方面原因:异常的热源及异常的热传递方式。“厚壳”与“热壳”共存,是青藏高原高温地热系统与一般汇聚板缘型地热系统的最大差异。部分熔融(热)作为“热壳”中的异常热源,断裂系统(构造)作为“厚... 【研究目的】地表热异常的形成无外乎两方面原因:异常的热源及异常的热传递方式。“厚壳”与“热壳”共存,是青藏高原高温地热系统与一般汇聚板缘型地热系统的最大差异。部分熔融(热)作为“热壳”中的异常热源,断裂系统(构造)作为“厚壳”中的对流传热通道,清晰刻画两者空间关系,探讨构造-热耦合成热模式,可能是完善“厚壳”与“热壳”共存下青藏高原特色成热理论的重要途径。【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以萨嘎县如角沸泉为例,运用大地电磁测深、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结果】探测断裂系统与部分熔融的空间关系;结合已有地球物理、地热地球化学研究,建立如角沸泉构造-热耦合成热模式;并以断裂系统的交汇处为目标体,布设两口生产井。【结论】如角式构造-热耦合成热模式具有普适性,对于完善青藏高原特色成热理论及提高地热勘查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热耦合成热模式 如角沸泉 高温地热系统 地热成因机制 地热勘查实践 地热地质调查工程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开鲁坳陷发现特大型砂岩铀铼共(伴)生矿床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振岩 李清春 +4 位作者 满安静 陈星州 曹民强 熊耀华 肖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5-426,共2页
20世纪90年代初,开鲁坳陷在油气勘探时发现铀异常,历经20余年持续科学攻关及勘查实践,在钱家店地区相继落实一个整装特大型砂岩铀矿床,一个大型共(伴)生整装砂岩铼矿床,取得国家关键战略矿产找矿的重大突破,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关键词 开鲁坳陷 砂岩铀矿床 勘查实践 油气勘探 钱家店 铀异常 广泛关注 特大型
下载PDF
青海格尔木开木棋地区两种矿床成矿系列与前景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鲁海峰 王树林 +2 位作者 李积清 殷占虎 李玉龙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6-90,共5页
通过对开木棋地区区域地质背景、矿产时空分布规律的总结,初步建立出该区两种不同地质背景下的矿床成矿系列。经过勘查实践,证实两种系列模式在区域成矿预测和部署勘查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开木棋 矿产分布规律 矿床成矿系列 勘查实践
下载PDF
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14
作者 欧天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157-0160,共4页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以全面提升建筑工程地基设计以及岩土勘察质量为目的,针对其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以及优化对策展开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以全面提升建筑工程地基设计以及岩土勘察质量为目的,针对其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以及优化对策展开分析,明确了地基设计和岩土勘察的基础理论,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逻辑,建立在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化的优化方案:制定规范性的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升人员管理的质量,通过技术引进以及设备优化进行质量保障,同时打造具备沟通和协作效能的团队,以此提升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设计 岩土工程 勘查实践 问题
下载PDF
贵州第一个超大型铅锌矿床——黔西北猪拱塘铅锌矿床:发现与启示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良伦 吴大文 +3 位作者 王军 柏光辉 杨坤光 刘雨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3-528,共6页
猪拱塘铅锌矿床位于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东侧,是川滇黔地区首次在中二叠统栖霞组碳酸盐岩中发现的隐伏超大型MVT型铅锌矿床。笔者历时8年(2013—2020年)的勘查实践,在对猪拱塘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和构造控矿特征分析研究的基... 猪拱塘铅锌矿床位于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东侧,是川滇黔地区首次在中二叠统栖霞组碳酸盐岩中发现的隐伏超大型MVT型铅锌矿床。笔者历时8年(2013—2020年)的勘查实践,在对猪拱塘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和构造控矿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猪拱塘铅锌矿床受紫云—垭都逆冲滑脱构造系统控制,受断裂构造控制是其基本特征之一。通过系统勘探,发现隐伏大型富厚铅锌矿体,提交铅锌资源量327.44×10^4 t,实现了贵州省铅锌找矿历史的最大突破。其矿床的勘查实践过程对区域内铅锌地质找矿具有重要指导及借鉴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实践 铅锌矿床 超大型 贵州省猪拱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