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拯孝道思想浅析
1
作者 轩艳青 《肇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9-73,117,共6页
“孝道”是包公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宋朝统治者以儒家“臣孝”伦理为基础,推行以孝治国,形成了注重孝道的社会风气。包拯的孝道思想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他以此作为个人的立身做人之本,力行孝道,成为孝子的典范。包拯及其家族... “孝道”是包公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宋朝统治者以儒家“臣孝”伦理为基础,推行以孝治国,形成了注重孝道的社会风气。包拯的孝道思想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他以此作为个人的立身做人之本,力行孝道,成为孝子的典范。包拯及其家族女性将孝道思想付诸实践并传递给子孙后代,进而形成了包氏家族代代相传的孝道家风。孝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高个人道德素养、维护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孝道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一致,在建立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孝道 孝妇 包氏家族 家风文化
下载PDF
论包拯的财税法治思想
2
作者 丁国峰 江竞轩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4-130,共7页
包拯的财税法治思想生成于北宋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之下,根植于儒家以民为本、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之中,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为了缓解财政危机,调和社会矛盾,包拯为官期间提出了一系列财税改革主张:轻徭薄赋,养民固本;占地还民... 包拯的财税法治思想生成于北宋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之下,根植于儒家以民为本、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之中,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为了缓解财政危机,调和社会矛盾,包拯为官期间提出了一系列财税改革主张:轻徭薄赋,养民固本;占地还民,兴修水利;废除榷禁,扶植工商;减冗节用,控制支出。这些改革主张反映了包拯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在发展自由贸易、减轻百姓负担上发挥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北宋的财政危机和阶级矛盾,并给当代财税制度提供历史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财税改革 法治思想 民本主义
下载PDF
包拯家训家风及其社会教育意义
3
作者 张步根 汪倩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第9期121-123,共3页
千古名臣包拯的家训家风体现了忠、孝、廉的鲜明品质,具体包括孝老爱亲、清正廉洁、勤勉俭朴等内容。包拯家训家风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社会良好风气、稳定社会、厚植家国情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意义。
关键词 包拯 家训 家风 传统文化 社会教育
下载PDF
包拯孝肃家风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向度与实践进路
4
作者 余昊哲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5-50,共6页
作为中华优秀家风的典型代表,包拯孝肃家风以“忠”“孝”“廉”为主要内容,其间蕴藏着丰富的治理资源,能够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文化支撑与精神涵养。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包拯孝肃家风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激发其涵养人性根基、协调家庭关... 作为中华优秀家风的典型代表,包拯孝肃家风以“忠”“孝”“廉”为主要内容,其间蕴藏着丰富的治理资源,能够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文化支撑与精神涵养。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包拯孝肃家风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激发其涵养人性根基、协调家庭关系、培育家国情怀等功能,有利于提升基层社会主体素质、维护基层社会伦理秩序、助力基层社会文明建设。为实现包拯孝肃家风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机融合,首先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包拯孝肃家风进行辩证扬弃,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同时要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协同推进机制,并依托大众传媒为包拯孝肃家风赋能基层社会治理营造良好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孝肃家风 基层社会治理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民本思想视域下包拯法治思想的实践及当代启示
5
作者 刘璐璐 马青连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0-135,共6页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民心是国家安稳的定海神针。北宋名臣包拯以皋陶民本思想为支撑点,秉承儒家民本思想,撷取法家“依法治国”基因,主张轻徭薄赋,破除旧制,整饰吏治等,守法持正,救饥拯溺,巩固政权。新时代,将包拯法治思想与我国...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民心是国家安稳的定海神针。北宋名臣包拯以皋陶民本思想为支撑点,秉承儒家民本思想,撷取法家“依法治国”基因,主张轻徭薄赋,破除旧制,整饰吏治等,守法持正,救饥拯溺,巩固政权。新时代,将包拯法治思想与我国具体国情和群众路线有机结合,推进司法机关选人用人工作,蓄力司法为民实践,助推打造安徽司法文化品牌,使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迈向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法治思想 以民为本 礼法合治 基层治理
下载PDF
包拯家训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镜鉴作用
6
作者 张步根 吴寿刚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第33期121-123,共3页
包拯家训家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优良家风家教、涵养良好社会风气、厚植家国情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意义。本文围绕包拯廉政家风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镜鉴作用,梳理包拯廉政家风的核心要素和文化构成,通... 包拯家训家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优良家风家教、涵养良好社会风气、厚植家国情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意义。本文围绕包拯廉政家风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镜鉴作用,梳理包拯廉政家风的核心要素和文化构成,通过探析这一传统家风文化特性在新时代的继承和表达,揭示建设好家风、传承好家风对执政兴国的重要意义,对新时代党风、家风、社会风气的塑造和涵育作用,以此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表达形式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廉政家训 现代家庭教育 镜鉴作用
下载PDF
“一门四进士”:北宋包拯长婿王向父子生平及事迹考论
7
作者 尹建龙 沈昊凌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12,共6页
颍州人王向是北宋名臣包拯的女婿,因其英年早逝,事迹罕有所闻。1973年出土的《包拯墓志铭》揭示了包拯与王向间关系的历史线索。王向之父王平,其兄王回,其弟王囧先后进士及第,在《宋史》有传,父子四人都擅长文学,与曾巩、王安石等人交... 颍州人王向是北宋名臣包拯的女婿,因其英年早逝,事迹罕有所闻。1973年出土的《包拯墓志铭》揭示了包拯与王向间关系的历史线索。王向之父王平,其兄王回,其弟王囧先后进士及第,在《宋史》有传,父子四人都擅长文学,与曾巩、王安石等人交游密切。特别是王向王回兄弟与苏轼苏辙和曾巩曾布在嘉祐二年同榜及第,形成了可媲美“三苏”的“一门四进士”“兄弟同登科”的儒林佳话。王平与包拯同在御史台为官,因其刚直家风与包氏家风同声相应,进而结为姻亲,王向作为包拯长婿,是包拯家族的重要成员。对王向父子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和细化包拯研究,补充和拓展阜阳历史人物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王向 曾巩 嘉祐进士
下载PDF
释古与鉴今:四因说视域下包拯的财税思想与历史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董中印 韩婷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7-124,共8页
该文以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为视角,探讨包拯财税思想之“四因”,即“薄赋敛,宽力役,救荒馑”的“本因”,“轻徭薄赋、救助荒馑、废榷减冗、兴农兴商”的“物因”,自身与政府百姓内外需求合力的“动因”,以及“改革经济弊制、增长财政... 该文以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为视角,探讨包拯财税思想之“四因”,即“薄赋敛,宽力役,救荒馑”的“本因”,“轻徭薄赋、救助荒馑、废榷减冗、兴农兴商”的“物因”,自身与政府百姓内外需求合力的“动因”,以及“改革经济弊制、增长财政收入、改善民生”的“极因”。透过“四因”间必然的逻辑架构,阐释“极因”作为包拯财税思想的“目的因”,是包拯财税思想的至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 包拯 财税思想
下载PDF
“包青天”形象在法国的跨媒介叙事与传播——以法国畅销漫画《包拯传奇之玉凤钗》为例
9
作者 唐小璐 刘阳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3年第3期79-88,共10页
由中国画家聂崇瑞、法国编剧马蒂、法国“非”出版社合作推出的《包拯传奇》系列漫画通过对包青天的故事进行改编,成功实现了中国民间文化在法国语境中的推介,并受到了法国主流媒体的关注。本文以跨媒介叙事中的静态图像叙事理论为参考... 由中国画家聂崇瑞、法国编剧马蒂、法国“非”出版社合作推出的《包拯传奇》系列漫画通过对包青天的故事进行改编,成功实现了中国民间文化在法国语境中的推介,并受到了法国主流媒体的关注。本文以跨媒介叙事中的静态图像叙事理论为参考,以《包拯传奇之玉凤钗》一册为例,从跨媒介、跨文化角度探究其故事改编、人物形象构建以及审美风格塑造三个方面的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传奇之玉凤钗》 跨媒介叙事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试论包拯的民本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宇 张小姣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3-57,68,共6页
民本思想自夏商周起源,为后世传承,其内涵影响着历朝代的法律政治和有识之士。宋朝的政治经济环境造就出包拯的民本思想,包拯为官多年,廉洁公正、不畏权贵、奉公执法、敬民爱民,后世尊称为包青天。法制方面,包拯要求为民立法,杜绝内降,... 民本思想自夏商周起源,为后世传承,其内涵影响着历朝代的法律政治和有识之士。宋朝的政治经济环境造就出包拯的民本思想,包拯为官多年,廉洁公正、不畏权贵、奉公执法、敬民爱民,后世尊称为包青天。法制方面,包拯要求为民立法,杜绝内降,增加诉讼透明性,肃清官场风气。此外,包拯心系民生,反对土地兼并,主张轻徭薄赋,提倡减轻民众负担。其民本观点也为现代中国依法治国,为了人民,坚持人民至上,保障公平正义和维护人民权利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民本思想 清官 当代价值
下载PDF
释古与鉴今:包拯的财税思想及其历史实践
11
作者 韩婷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44-150,共7页
包拯财税主张有着丰富的内涵。在财税收入上,主张薄敛赋、宽力役以恤民养税;扶植工商业以增加税源,保证财税收入来源。在财政支出上,主张节制非必要的财政支出,支持恢复生产和促进再生产的公共服务支出,减少无实际价值的消耗性支出,通... 包拯财税主张有着丰富的内涵。在财税收入上,主张薄敛赋、宽力役以恤民养税;扶植工商业以增加税源,保证财税收入来源。在财政支出上,主张节制非必要的财政支出,支持恢复生产和促进再生产的公共服务支出,减少无实际价值的消耗性支出,通过调整财税支出结构,促进财税制度的合理化。这些建议多为朝廷所接受,并付诸实践,对缓解当时财政问题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扶持工商业,限制或取消官府专卖,发展商品贸易的主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进步性,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拯财税思想中重视社会调查,深入基层,改革经济弊制,改善民生及顺应市场发展等诸多主张,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思想和实践中所包含的历史智慧和中国话语理念对当今中国财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有一定的历史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财税 轻徭薄赋
下载PDF
论包拯在元明清戏剧中的形象演变
12
作者 李晓丽 《戏剧之家》 2023年第36期15-17,共3页
在中国戏剧史上,以包拯为主要人物的作品不胜枚举,这些作品发展为一场场人民喜闻乐见的好戏。包拯相关的戏剧北宋时期出现,元明清时期相关戏剧不断发展,剧中的包拯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被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从北宋包... 在中国戏剧史上,以包拯为主要人物的作品不胜枚举,这些作品发展为一场场人民喜闻乐见的好戏。包拯相关的戏剧北宋时期出现,元明清时期相关戏剧不断发展,剧中的包拯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被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从北宋包拯形象的起源出发,对元代、明代、清代戏剧中的包拯形象一一进行分析,比较包拯在不同作品中形象的异同,找出包拯在元明清戏剧中的形象演变规律和特点,挖掘包拯戏剧形象中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戏剧 形象演变
下载PDF
包拯社会治理理念的当代启示——以“枫桥经验”为切入点
13
作者 白妍 杨云天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0-45,共6页
包拯是中国古代杰出人物的典型代表,其先进的社会治理理念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指导性,对我国当下的社会治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枫桥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模式的代名词,以“枫桥经验”与包拯社会治理理念的内在契合之处... 包拯是中国古代杰出人物的典型代表,其先进的社会治理理念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指导性,对我国当下的社会治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枫桥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模式的代名词,以“枫桥经验”与包拯社会治理理念的内在契合之处为切入点,研究包拯社会治理理念的当代启示,既有助于对“枫桥经验”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也有助于赓续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包拯基于刚柔并济的思想,遵循宽严相济的治理原则,反对严刑峻法;继承恤民为本的理念,形成“恤民”“爱民”的政治信念,体现了人民导向的治理精神;坚定德主刑辅的立场,主张慎用刑法、广施德泽,形成了德治教化的治理模式;保持清心治本的作风,以身作则,彰显了清廉能干的治理才能,为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枫桥经验” 社会治理理念
下载PDF
以包拯为代表的宋代合肥清廉文化
14
作者 翁飞 《江淮文史》 2023年第6期61-75,共15页
宋代合肥地区涌现了一批清正廉洁的官吏,且形成风气,影响后代官场.如吕氏家族代表人物吕公孺在知庐州期间就以"廉俭"闻名;包拯弟子张田更是"临政以清……作钦贤堂,绘古昔清刺史像,日夕师拜之".当然,最典型代表就是... 宋代合肥地区涌现了一批清正廉洁的官吏,且形成风气,影响后代官场.如吕氏家族代表人物吕公孺在知庐州期间就以"廉俭"闻名;包拯弟子张田更是"临政以清……作钦贤堂,绘古昔清刺史像,日夕师拜之".当然,最典型代表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包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正廉洁 包拯 吕氏家族 合肥地区 清廉文化 宋代 官场 官吏
下载PDF
论包拯崇拜的文化心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学信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0-73,共4页
包拯崇拜是中国古代出现的一种具有广泛社会群众基础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中华民族重道贵德、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是包拯崇拜具有生命力的关键;包拯在政治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发展,使包拯崇拜在社会各阶层... 包拯崇拜是中国古代出现的一种具有广泛社会群众基础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中华民族重道贵德、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是包拯崇拜具有生命力的关键;包拯在政治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发展,使包拯崇拜在社会各阶层具有广泛性;以包拯为本事的文学作品所贯穿的除暴安良、善恶有报的精神,符合了人们对清平世界的心理需求,使包拯崇拜具有了深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包拯崇拜 文化心理 宋代
下载PDF
略论包拯的民本思想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国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5-82,共8页
为了挽救北宋王朝的统治危机 ,包拯向宋仁宗大力宣扬儒家治国的民本思想 ,从理论基础、君民关系、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为民制产 ,让农民有田可耕 ;为民请命 ,轻徭薄赋 ;为民父母 ,整顿吏治 ;为民作... 为了挽救北宋王朝的统治危机 ,包拯向宋仁宗大力宣扬儒家治国的民本思想 ,从理论基础、君民关系、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为民制产 ,让农民有田可耕 ;为民请命 ,轻徭薄赋 ;为民父母 ,整顿吏治 ;为民作主 ,改革法制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儒家民本与近代民主虽有某种联系 ,可是在思想主体、前提和经济基础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民本思想 政治思想 北宋时期 儒家思想 君民关系
下载PDF
包拯的吏治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萧伯符 汪庆红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47-52,共6页
本文从论述包拯吏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即民本主义入手,阐述其吏治思想的具体内容,重点分析了其关于“任德治吏”与“以法治吏”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将其吏治思想与现代法治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包拯吏治思想对现代法治的若干借鉴,... 本文从论述包拯吏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即民本主义入手,阐述其吏治思想的具体内容,重点分析了其关于“任德治吏”与“以法治吏”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将其吏治思想与现代法治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包拯吏治思想对现代法治的若干借鉴,如法治须以民主思想为基础;现代“吏治”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更要注重吏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吏治 民本主义 现代法治 启示
下载PDF
包拯及其与同年关系论略——兼论包拯稳立宋仁宗朝之原因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高凡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4,共12页
包拯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王尧臣榜进士。这一榜科举考试,与包拯同年登第者(即"同年")共1418人,其中成名成功者较多,文彦博、韩琦2人官至宰相,包拯、吴奎等7人为执政,在北宋历史上较为罕见。年长仕晚的包拯与其同年关系融... 包拯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王尧臣榜进士。这一榜科举考试,与包拯同年登第者(即"同年")共1418人,其中成名成功者较多,文彦博、韩琦2人官至宰相,包拯、吴奎等7人为执政,在北宋历史上较为罕见。年长仕晚的包拯与其同年关系融洽,尤与其同年中高官者交往甚密、联姻结党。在朝中同年的支持、帮助下,包拯为官26年升迁27次,在斗争激烈的北宋官场中屹立不倒。包拯配合宰相文彦博、韩琦等排除异己,掌控朝政,以至于出现了天圣五年(1027年)榜同年长期执政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天圣五年 同年 结党
下载PDF
论包拯的吏治思想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振国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8-61,共4页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清官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吏治思想以传统的“民本主义”为理论基石。他在给皇帝的多次上书中,坚决主张依法从严从重惩治贪官污吏,希冀以“进用贤俊”的选官标准积极防范贪官出现。包拯的吏治思想及实践,不仅客观...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清官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吏治思想以传统的“民本主义”为理论基石。他在给皇帝的多次上书中,坚决主张依法从严从重惩治贪官污吏,希冀以“进用贤俊”的选官标准积极防范贪官出现。包拯的吏治思想及实践,不仅客观上符合当时民众的心愿,而且对当代的反腐倡廉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意义 反腐倡廉 包拯 “民本主义” 吏治思想 人才使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