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南地区1b型丙型肝炎病毒包膜区变异进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许可 蒋春梅 +3 位作者 邓小昭 丁伟良 谈永飞 张云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6年第4期333-338,共6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型构成的前提下,分析1b型丙型肝炎病毒包膜2(second envelope glycoprotein E2)区的变异和种系进化,并研究其准种变异与临床肝病活动度的关系。对宜兴市人民医院收集的抗HC... 本研究旨在了解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型构成的前提下,分析1b型丙型肝炎病毒包膜2(second envelope glycoprotein E2)区的变异和种系进化,并研究其准种变异与临床肝病活动度的关系。对宜兴市人民医院收集的抗HCV抗体阳性患者166名,RT-PCR方法检测HCVRNA,HCVRNA阳性患者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分型法确定病毒基因型;选择其中未经干扰素治疗的43例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扩增E2区,从中选取肝硬化患者4例,慢性非肝硬化患者6例的E2区PCR产物纯化测序,序列采用CLUSTALW与GENBANK上多株不同型别的HCV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采用Phylip软件构建遗传进化树;并观察E2区高变区1(HVR-1)的氨基酸(aminoacid,aa)残基序列的变异特征;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垂直电泳检测43例患者个体内HCVE2区准种的变异情况,比较不同肝病活动度患者准种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本地区HCV以1b型为主(84.3%),对E2区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变异的分析显示其变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种系进化树提示本地区HCV病毒序列与上海、湖南、日本等地的HCV株有较近的亲缘性。43例患者中ALT高于正常的丙型肝炎患者准种复杂程度明显高于ALT正常者(P<0.05)。故本地区HCV基因变异符合中国东南部的特点,基因变异与临床肝病活动度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包膜区2 进化树 准种 丙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献血者体内携带的HCV包膜区基因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迅 郑岚 +2 位作者 许莉萍 刘达庄 高峰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2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 建立 HCV包膜区基因同源性分析方法 ,探讨献血者体内携带的 HCV包膜区基因变异情况。 方法 通过 RT-PCR和序列测定 ,对 9例献血者体内携带的 HCV基因组中高变的包膜区 (E1和 E2 / NS1区 )基因变异进行了横断面的同源性分析。 ... 目的 建立 HCV包膜区基因同源性分析方法 ,探讨献血者体内携带的 HCV包膜区基因变异情况。 方法 通过 RT-PCR和序列测定 ,对 9例献血者体内携带的 HCV基因组中高变的包膜区 (E1和 E2 / NS1区 )基因变异进行了横断面的同源性分析。 结果 不同型 HCV毒株间的同源性只有 5 6.99%~ 68.80 % ;同一亚型内毒株间的同源性为80 .3 3 %~ 96.40 % ,且有地区性分布的特点。 结论 在无症状的 HCV携带献血者中 ,不同 HCV毒株间高变区基因的变异相当大 ,以此可在分子水平上对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进行确认 ,对供受者间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因果关系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包膜区 变异性 基因型 输血安全 RT—PCR
下载PDF
中国地区HCV株包膜区cDNA序列变异性分析
3
作者 蔡倩 邱纪慧 +1 位作者 张欣欣 陆志檬 《肝脏》 1999年第4期200-204,共5页
目的 研究国内不同地区HCV包膜基因区变异。方法 对国内不同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13株 HCV采用RT-PCR技术扩增HCV包膜基因区(E1、 E2/NS1)片段,对其中的1005bp的cDNA进行测序,并与 国内外... 目的 研究国内不同地区HCV包膜基因区变异。方法 对国内不同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13株 HCV采用RT-PCR技术扩增HCV包膜基因区(E1、 E2/NS1)片段,对其中的1005bp的cDNA进行测序,并与 国内外株进行变异性分析。结果 国内HCV株比较,同型(Ⅱ)间该区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介于76.42%~ 97.11%和75.22%~93.15%,不同型(Ⅲ)间分别为62.29%~63.38%和51,29%~60.00%;国内与国际同型株比较,同型 (Ⅱ)间分别为73.73%~87.76%和75.82%~88.095%,不同型(Ⅰ、Ⅱ、Ⅲ)间分别为61.49%~81.49%和49.35%~78.21%;国 内外18株HCV的HVR1区同源性仅为36.11%~75、31%和20.80%~62.96%,发现两个新的较高变异区(第250~257 位和第443~465位氨基酸)。结论 HCV包膜区序列分析同型间同源性较高,异型间同源性较低;南北地区有差 异,国内外差异更大;最大的变异在HVR1,并发现两个新的较高变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包膜区 序列分析 CDNA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包膜区变异与感染慢性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嵩 王宇明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包膜区变异与其感染慢性化的关系。方法  3份HCV慢性感染者和 3份急性感染者血标本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HCV的E1区C端及E2区N端片段 (5 73bp) ,扩增产物进行克隆 ,以单链构象多态性 (SS...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包膜区变异与其感染慢性化的关系。方法  3份HCV慢性感染者和 3份急性感染者血标本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HCV的E1区C端及E2区N端片段 (5 73bp) ,扩增产物进行克隆 ,以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和异质性双体 (HD)分析对每份血清 30个克隆的E1 E2区准种 (quasispecies)进行筛选 ,挑选每份标本HCV的优势株与劣势株序列进行测定 ,分析非同义替换碱基数与同义替换碱基数比率 (dN dS ,间接反映选择压力 )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结果 HCV慢性感染者病毒准种的复杂性和E2区dN dS明显高于急性感染者。HCV慢性感染者的E2区氨基酸替换率 (8.4 6 % )比急性感染者 (1.0 2 % )更高 ,而两者的E1区氨基酸替换率(分别为 2 .74 %和 1.0 9% )均较低。尽管HVR1变异程度更高 ,但仍存在高度保守的氨基酸位点。结论 HCV持续性感染与准种复杂性增高和宿主对HVR1的免疫选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包膜区 变异 感染慢性化 丙型肝炎
原文传递
上海地区Ⅱ、Ⅲ型丙型肝炎病毒包膜区cDNA序列分析
5
作者 邱纪慧 张欣欣 +2 位作者 陆志檬 金根娣 汪垣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分析上海地区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Cvirus ,HCV)Ⅱ、Ⅲ型包膜区cDNA序列变异。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HCV包膜区E1、E2 /NS1片断 (10 0 5bp) ,在373DNA全自动测序仪上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 HCV E1、E2 /... 目的 分析上海地区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Cvirus ,HCV)Ⅱ、Ⅲ型包膜区cDNA序列变异。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HCV包膜区E1、E2 /NS1片断 (10 0 5bp) ,在373DNA全自动测序仪上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 HCV E1、E2 /NS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显示 :上海株Ⅱ型、Ⅲ型间同源性分别为 6 2 .48%和 5 9.10 % ;上海株与国内外同型株间分别为85 .97%~ 87.36 %和 83.38%~ 86 .5 7% ;上海株与国内外不同型株间分别为 6 1.49%~ 70 .95 %和5 9 .10 %~ 78.2 1%。此外 ,共发现 5个变异较大的区域 ,其中两个是国际公认的高变区 (HVR1及HVR2 ) ,另外 3个为首次报道 (第 2 5 1~ 2 5 8、2 97~ 30 1、46 1~ 46 7位氨基酸 )。结论 HCV E1、E2 /NS1序列变异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区 丙型肝炎 序列分析 HCV CDNA
原文传递
合并感染HIV对1b型HCV E2/NS1包膜区基因影响
6
作者 黄璜 李军 张卫东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8-780,共3页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对1 b型丙型肝炎病毒(HCV)E2/NS1包膜区基因变异的影响,探讨2组间E2/NS1区基因序列同源性差异,为HCV/HIV合并感染者中HCV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省某有偿献血村进行随访,将得到的所有HCV阳性病例...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对1 b型丙型肝炎病毒(HCV)E2/NS1包膜区基因变异的影响,探讨2组间E2/NS1区基因序列同源性差异,为HCV/HIV合并感染者中HCV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省某有偿献血村进行随访,将得到的所有HCV阳性病例255例根据合并HIV感染的情况分成2组,并对其基因分型,然后进行逆转录(RT)-巢式PCR扩增1 b型HCV E2/NS1包膜区基因,继而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纯化后测序。结果 HCV单纯感染组和HIV/HCV合并感染组SSCP平均条带数分别为(3.4±0.55)、(2.6±0.55)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49);HCV单纯感染组和HIV/HCV合并感染组HCV E2/NS1包膜区同源性分别为76.7%和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3,P<0.001);2组第一高变区(HVR-1)同源性分别为59.3%和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P=0.001);2组第3高变区(HVR-3)同源性分别为71.7%和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3);单纯HCV组中变异性较高的氨基酸位点在HCV/HIV合并感染组中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结论 HIV感染对1b型HCV E2/NS1包膜区基因变异具有抑制作用,且其主要体现在HVR-1和HVR-3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E2/NS1包膜区 基因变异
原文传递
乙型脑炎病毒膜蛋白B区多肽抗原的表达、纯化及血清学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惠琼 江立敏 +3 位作者 郑夔 顾耀亮 梁文燕 柯昌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5,82,共4页
目的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对乙型脑炎病毒包膜糖蛋白(E蛋白)的B区多肽抗原进行高效表达、纯化及血清学评价。方法利用PCR技术从乙脑减毒活疫苗中扩增编码B区的DNA片段,酶切消化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2b上,用此连接产物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 目的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对乙型脑炎病毒包膜糖蛋白(E蛋白)的B区多肽抗原进行高效表达、纯化及血清学评价。方法利用PCR技术从乙脑减毒活疫苗中扩增编码B区的DNA片段,酶切消化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2b上,用此连接产物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并表达B区多肽抗原,表达产物经液相层析纯化;用乙脑病人血清对纯化后的B区多肽抗原进行评价。结果重组质粒pET22b-JEB经双酶切,其插入的外源基因片段为372 bp,与预期DNA片段大小一致。将纯化前与纯化后的蛋白作SDS-PAGE电泳,均可见一条约16kD的外源基因蛋白带,与计算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符。经WB和ELISA血清学评价,表明重组B区多肽抗原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2b-JEB,在原核系统中表达的B区多肽抗原具有良好的血清学检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糖蛋白B 原核表达系统 蛋白纯化
下载PDF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和包膜1区基因变异研究
8
作者 陈嵩 刘志 王宇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C)区和包膜1(E1)区变异与其感染慢性化的关系。方法10例HCV慢性感染者和2例急性感染者血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CV的C区羧基端、 E1及 E2区氨...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C)区和包膜1(E1)区变异与其感染慢性化的关系。方法10例HCV慢性感染者和2例急性感染者血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CV的C区羧基端、 E1及 E2区氨基端片断(1kb),扩增产物进行克隆,以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异质性双体(HD)分析对每份血清的30个克隆的C/E1区准种(quasispecies)进行筛选,挑选每例标本HCV的优势株与劣势株序列进行测定,并分析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结果各例患者血清中HCV的C/E1区扩增片段形成的SSCP条带间差异明显,而HD与同源双体之间差距不明显。HCV急性感染者和慢性感染者血清病毒C区无发生变异,后者E1区氨基酸替换率为1.32%,但功能性氨基酸无改变。结论HCV的E1区序列变异以准种形式存在,但与免疫逃避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 包膜区 基因变异 慢性肝炎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细胞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月求 郑亚江 王灵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98-399,共2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为黄病毒科病毒的一条RNA正链.整条负链的中间编码区域、包膜、非结构蛋白都可以进行复制,包膜区包括超变量区域,与序列的变异有关.丙型肝炎“基因准种”的出现对疫苗和包括针对逃避变异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增加...    丙型肝炎病毒(HCV)为黄病毒科病毒的一条RNA正链.整条负链的中间编码区域、包膜、非结构蛋白都可以进行复制,包膜区包括超变量区域,与序列的变异有关.丙型肝炎“基因准种”的出现对疫苗和包括针对逃避变异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增加了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动物模型 病毒细胞 黄病毒科病毒 非结构蛋白 抗病毒药物 编码 包膜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