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0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时小淋 吴美慧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假阳性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3年1—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体检、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的11 015份血清标本,均采用CMIA进行初筛,...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假阳性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3年1—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体检、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的11 015份血清标本,均采用CMIA进行初筛,对S/CO≥1的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复检,以TPPA为确证方法,比较不同S/CO值的CMIA与TPPA阳性标本的符合率。采用Graphpad Prism 9统计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MIA对梅毒的预测价值。将患者根据年龄分为<40岁组(60例)、40~65岁组(55例)和> 65岁组(26例),计算各组CMIA检测的假阳性率。结果 CMIA的阳性检出率为1.28%,TPPA的阳性检出率为1.07%。当S/CO值为1~2时,假阳性率为93.75%,当S/CO> 10时,假阳性率为1.00%。CMIA的AUC为0.973,95%可信区间(95%CI)为0.948~0.998,CMIA检测梅毒抗体的最佳截断值为4.62,诊断梅毒的敏感度为93.2%,特异度为91.3%。年龄<40岁组、40~65岁组和> 65岁组的CMIA假阳性率分别为18.33%(11/60)、7.27%(4/55)和44.44%(8/26)。结论 CMIA具有高敏感度、高自动化、高通量等特点,可以用于梅毒大规模筛查试验,但CMIA对孕妇和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需同时结合TPPA进行复检,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假阳性 孕妇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丙肝病毒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薛海玲 曾昭伟 +1 位作者 孙兰菊 常艳敏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46-50,共5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丙肝病毒抗体(HCV-Ab)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0例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收集空腹促凝血,分别采用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采用RFQ-RT-PCR检测HCV RNA。529例健康查...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丙肝病毒抗体(HCV-Ab)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0例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收集空腹促凝血,分别采用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采用RFQ-RT-PCR检测HCV RNA。529例健康查体者,收集空腹促凝血,分别采用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精密度试验分析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精密度,绘制浓度与S/CO曲线分析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灵敏度。特异度实验分析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特异度。根据719例份(190例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529例健康查体者)空腹促凝血HCV-Ab检测结果,比较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阴性、阳性一致率及总一致率。结果 190例份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中,CMIA法检测HCV-Ab阳性、阴性分别为190、0例,ELISA法分别为145、45例。529例份健康查体者标本中CMIA法检测阳性、阴性分别为0、529例,ELISA法分别为156、563例。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批内精密度水平1分别为4. 70%±0. 27%、7. 11%±0. 90%(P <0. 05),水平2分别为19. 10%±0. 59%、22. 08%±2. 22%(P <0. 05),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批间精密度水平1分别为4. 64%±0. 16%、6. 71%±0. 81%(P <0. 05),水平2分别为19. 11%±0. 48%、21. 39%±1. 67%(P <0. 05)。CMIA法检测HCV-Ab的灵敏度高于ELISA法(P <0. 05)。CMIA法与ELISA法检测HCV-Ab阴性一致率为97. 92%,阳性一致率为72. 32%,总一致率为92. 21%,两者一致率比较,χ2=4. 400,P <0. 05;CMIA与ELISA法HCV R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4. 21%和46. 32%,CMIA法的HCV RNA检测阳性率高于ELISA法(χ2=51. 045,P <0. 05)。结论与ELISA法比较,CMIA法测定HCV-Ab的精密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 丙肝病毒 丙肝病毒抗体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秀琴 傅杭州 张晓俐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04-105,共2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酶联免疫法(ELISA)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灵的敏度。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经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筛选的低浓度HBsA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107例。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福建省临检中心...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酶联免疫法(ELISA)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灵的敏度。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经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筛选的低浓度HBsA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107例。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福建省临检中心提供的不同浓度HBsAg质控品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CMIA法测定灵敏度为0.05 IU/ml,ELISA法测定灵敏度为0.25 IU/ml。107例CMIA法检测阳性标本中ELISA法检出阳性88例。结论CMIA法的检测性能大大优于ELISA法,尤其是对低浓度的HBsAg检测,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假阴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 乙肝表面抗原 灵敏度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伦军 丁晓琳 朱安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临床标本作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对筛选出的86例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CM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临床标本作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对筛选出的86例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CM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并将CMIA测定值与甲苯胺红不加血清热试验(TRUS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6例ELISA试验阳性标本中,经TPPA确证试验,阳性84例,阴性2例,ELISA试验符合率为97.67%;而CMIA和TPPA检测符合率为100%。TRUST假阴性率较高,且随着CMIA的检测值增高,TRUST阳性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ELISA法筛查梅毒存在一定的假阳性,CMIA可以作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TRUST可用于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特异性抗体检测试验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5
5
作者 袁明生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71-572,共2页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为金标准,以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为相对标准,将CMIA用于1 090份来自住院和皮肤科门诊患者的血清标本中梅毒抗体检测。结...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为金标准,以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为相对标准,将CMIA用于1 090份来自住院和皮肤科门诊患者的血清标本中梅毒抗体检测。结果1 090份血清标本中,FTA-ABS检测阳性125例,阳性率为11.47%;TPPA检测阳性124例,阳性率为11.38%;CMIA检测阳性126例,阳性率为11.56%。CMIA与FTA-AB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05);CMIA与TPPA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P>0.05);以FTA-ABS为金标准,CMIA敏感性为100.00%(125/125),特异性为99.90%(964/965)。以TPPA为相对标准,CMIA敏感性为100.00%(124/124),特异性为99.79%(964/966)。结论CMIA具有自动化、量化、检测周期短的特点,值得推荐为梅毒抗体的实验室批量检测。其与FTA-ABS的检出率相当,是否能用于临床诊断尚待进一步的探讨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 梅毒抗体
下载PDF
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心肌标志物抗干扰能力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淑华 张海涛 +1 位作者 李云凤 王华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期216-218,共3页
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心肌标志物抗干扰能力。采用CLSI EP 7-A2文件中配对差异实验方案评价A-plus试剂盒中胆红素、血红蛋白、乳糜对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和CK-MBmass干扰。361μmol/L未结合胆红素、902.5μmol/L结合... 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心肌标志物抗干扰能力。采用CLSI EP 7-A2文件中配对差异实验方案评价A-plus试剂盒中胆红素、血红蛋白、乳糜对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和CK-MBmass干扰。361μmol/L未结合胆红素、902.5μmol/L结合胆红素、2.55g/L血红蛋白和3725FTU乳糜对心肌标志物测定无影响。CMIA法测定心肌标志物不受黄疸、溶血和乳糜等因素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心肌标志物 干扰试验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价值探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夏雁南 《中国性科学》 2013年第1期40-41,44,共3页
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检测,评价其检测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260例患者,分别使用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法与CMIA法病人血清,观... 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检测,评价其检测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260例患者,分别使用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法与CMIA法病人血清,观察两种方法测定的阳性率,并以TPPA法为标准,评价CMIA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结果:CMIA法检出率为16.2%,而TPPA法检出率为14.6%,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IA法敏感性100%,特异性98.2%,阳性预测值90.5%,阴性预测值100%,CMIA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符合率为98.7%。结论:CMIA具有自动化、检测周期短等特点,可以为梅毒抗体进行实验室批量检测。其与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的检出率相当,特异性也较高,可以结合TPPA及临床资料用于梅毒的确诊,在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检测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22
8
作者 杜静 张泽芸 +1 位作者 周薇 陆红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的实验室应用,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应用CMIA检测抗-TP最佳的S/CO的cutoff值,以提高抗-TP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收集美国雅培公司I2000化学发...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的实验室应用,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应用CMIA检测抗-TP最佳的S/CO的cutoff值,以提高抗-TP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收集美国雅培公司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的抗-TP阴性、弱阳性、阳性血清共294份,分别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欧蒙免疫印迹法(WB)进行抗-TP检测,比较TPPA与CMI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抗-TP S/CO值绘制ROC曲线,得出CMIA在本实验室的S/CO最佳cutoff值。结果以免疫印迹法结果为金标准,CMIA与TPP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1%和42.5%,敏感性为100.0%和99.2%,特异性为88.2%和88.7%,阳性预测值为86.1%和86.7%,阴性预测值为100.0%和99.3%,与WB的总符合率均为93.2%。ROC曲线分析其最佳筛查cutoff值S/CO=3.125时,CMIA的特异性为98.4%,敏感性为97.2%,ROC曲线下面积为0.956,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结论 CMIA法和TPPA法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ROC曲线分析得到CMIA S/CO的cutoff值为3.125时,可显著提高实验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免疫印迹 ROC曲线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比对 被引量:18
9
作者 周双艳 赵克斌 杨泽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753-755,共3页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 Ab)由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诱导产生,在乙肝病毒(HBV)感染恢复期或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是机体对HBV感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标志。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众多方法应用于血清HBs Ab的检测,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法...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 Ab)由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诱导产生,在乙肝病毒(HBV)感染恢复期或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是机体对HBV感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标志。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众多方法应用于血清HBs Ab的检测,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应用最广泛,随着近年来中国检验技术的进步,化学发光法也逐步被中国市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 化学发光 微粒子 免疫分析 乙肝病毒 市场推广 乙肝表面抗体 浓度值 特异性免疫 试剂盒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筛查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范婷婷 张婷 +1 位作者 欧阳立杰 万舒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0期1313-1315,共3页
目的: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 IA )联合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 PPA )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抗体(TP-Ab),探讨CMIA在筛查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MIA对住院和门诊患者进... 目的: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 IA )联合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 PPA )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抗体(TP-Ab),探讨CMIA在筛查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MIA对住院和门诊患者进行TP-Ab筛查,阳性标本再进行TPPA和TRUST 的检测,对比分析3种检测方法的检验结果的符合率。结果25030例血清标本经CM IA筛查共检出T P-Ab阳性732例,检出率为2.9%。以TPPA和TRUST对阳性标本进行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7%、37.2%。以 TPPA为标准参考方法, CM IA S/CO在1~<9的阳性符合率为29.7%~90.1%,S/CO≥9的阳性符合率为100.0%。结论 CM IA可取代传统的非密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用于高通量梅毒抗体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廖冰洁 周迎春 +2 位作者 何惠 郭卫真 卢东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33-434,共2页
目的通过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的对比分析,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在梅毒螺旋体(TP)感染血清学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用CMIA法对门诊和住院患者标本进行梅毒筛查,阳性标本进一... 目的通过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的对比分析,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在梅毒螺旋体(TP)感染血清学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用CMIA法对门诊和住院患者标本进行梅毒筛查,阳性标本进一步进行TPPA和TRUST检测。结果 8 560例血清标本经CMIA筛查共检出阳性283例。283例阳性标本经TPPA法检测阳性247例,阳性检出率为87.27%;而TRUST检测172例,阳性检出率为60.77%。TRUST检出率与CMIA和TPP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CMIA检出率和TPP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CMIA浓度>1~5 S/CO 67例,TPPA和TRUST阳性分别为38例和7例;CMIA浓度>5~10S/CO 35例,TPPA和TRUST阳性分别为30例和12例;CMIA浓度>10 S/CO 181例,TPPA和TRUST阳性分别为179例和153例。结论 CMIA敏感性优于临床常用的TPPA,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梅毒初筛,阳性标本应结合TP-PA及临床资料确诊;TRUST滴度可用于临床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下载PDF
高浓度HBsAg检测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杨 张志平 +4 位作者 彭道荣 宋浏伟 葛胜祥 郝晓柯 刘家云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056-1061,共6页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并进行性能评价。方法将小鼠特异性抗HBsAg抗体包被在磁微粒表面,结合相应HBsAg,加入吖啶酯标记的特异性抗HBsAg抗体,在磁微粒表面形成双抗体夹心免疫复合物...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并进行性能评价。方法将小鼠特异性抗HBsAg抗体包被在磁微粒表面,结合相应HBsAg,加入吖啶酯标记的特异性抗HBsAg抗体,在磁微粒表面形成双抗体夹心免疫复合物,加入预激发液和激发液,激发复合物上的吖啶酯发出光子,光信号值与HBsAg浓度呈正比。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对自建CMIA检测HBsAg的性能(线性范围、检测限、精密度、干扰试验、交叉反应、稳定性及与电化学发光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磁微粒最适浓度为0.4 mg/mL,吖啶酯标记抗体的最适稀释比例为1∶200(浓度为250 ng/mL)。反应稀释液用量、最适加样量、试剂用量分别为100、20、50μL。自建CMIA检测HBsAg的线性范围为20~100000 IU/mL,最低检测限为9.9 IU/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均<10.0%。血红蛋白<400 mg/L、胆红素<4 mg/L、类风湿因子<800 IU/mL、三酰甘油<2 mg/L、柠檬酸钠<22 m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8 mmol/L对自建CMIA检测HBsAg无干扰。甲型肝炎病毒(HAV)、丙型肝炎病毒(HCV)、戊型肝炎病毒(HE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阳性样本对自检CMIA未发生交叉反应。配制好的试剂在37℃可稳定6 d,开盖后上机(2~8℃)保存可稳定4周,2~8℃密封保存可稳定6个月。自建CMIA与电化学发光法的相关性(r=0.978,P<0.001)和一致性均良好。结论自建CMIA检测HBsAg的线性范围较宽,高浓度样本可直接检测,无需稀释,且检测性能优良,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肽的方法学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莉 程建平 +2 位作者 张凯 张建明 金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对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检测血清C肽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结合本科室实际,设计验证方案,对CMIA法检测血清C肽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分析灵敏度、生物参... 目的对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检测血清C肽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结合本科室实际,设计验证方案,对CMIA法检测血清C肽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分析灵敏度、生物参考区间和温度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该方法检测血清C肽,批内总不精密度均小于3%,批间不精密度CV小于7%,准确度在±5%以内,线性范围为0.05~24.65ng/mL,参考区间为0.78~5.19ng/mL,分析灵敏度小于或等于0.01ng/mL,均与厂商提供的参数接近。结论 CMIA法检测血清C肽各项参数与厂商提供的参数一致,符合相关质量要求,可应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微粒子免疫分析 学验证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感染性疾病抗原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琦 尚晓泓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846-847,共2页
目的对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检测感染性疾病的抗原抗体进行评价。方法采用CMI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对2006~2010年度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及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感染性疾病抗原抗体室间质评品进行检测,以室间质评... 目的对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检测感染性疾病的抗原抗体进行评价。方法采用CMI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对2006~2010年度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及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感染性疾病抗原抗体室间质评品进行检测,以室间质评品靶值作为参考,计算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并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率。结果 CMIA法检测感染性疾病抗原抗体具有较高灵敏度,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但同时也存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假阳性率高的检测结果。结论 CMIA法对提高感染性疾病抗原抗体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肝炎病毒 乙型
下载PDF
基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中和试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胜鑫 温怀凯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6期202-204,共3页
目的建立基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的乙肝表面抗原中和试验方法。方法在检测管中加入特异性抗-HBs,对照管中加乙肝5项标志物全阴性的血清。温育后,利用雅培ARCHITECT I2000化学发光仪进行HBsAg检测,依据公式计算抑制率。如果HBsAg≥0.... 目的建立基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的乙肝表面抗原中和试验方法。方法在检测管中加入特异性抗-HBs,对照管中加乙肝5项标志物全阴性的血清。温育后,利用雅培ARCHITECT I2000化学发光仪进行HBsAg检测,依据公式计算抑制率。如果HBsAg≥0.05IU/ml,且抑制率≥50%,表示该标本被确认为HBsAg阳性。55例HBsAg弱反应血清样本分别用此方法和雅培Architect系统HBsAg确认试验进行了测试,并进行比对。结果结果显示55例样本全部被雅培HBsAg确认试剂确认为HBsAg阳性,而用笔者建立的方法被确认为HBsAg阳性的样本54例(98.2%),确认为阴性的样本1例(1.8%),其HB-sAg浓度为0.08IU/ml。对于HBsAg浓度≥0.10IU/ml的53例样本,两种方法全部确认为阳性。结论该方法可以对绝大多数HBsAg呈弱反应的标本进行确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中和试验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乙肝标志物的比较 被引量:16
16
作者 谭璐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3期294-295,共2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酶联免疫(ELISA)两种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的优缺点。方法:用上述两种方法的检测试剂及仪器对200例临床血清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然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ELISA法和CMIA法对乙肝表面抗原...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酶联免疫(ELISA)两种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的优缺点。方法:用上述两种方法的检测试剂及仪器对200例临床血清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然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ELISA法和CMIA法对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灵敏度均能达到0.1IU/ml。HBsAg,HBsAb,HBeAg及HBeAb的检测相互符合率均在95%以上,但对核心抗体的检测,两者符合率为87.5%。结论:两种方法的检测性能相差不大,但CMIA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的自动化程度比ELISA法高,并能定量检测HBsAg和HBsAb,可动态观察疗效和监测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 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癌胚抗原的效果
17
作者 王海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6期151-152,共2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癌胚抗原(CEA)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CMIA和ELISA检测临床标本中CEA的水平,分析其灵敏度、检测范围、精密度、准确度及相关性。结果 CMIA法和ELISA法的灵敏度分别...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癌胚抗原(CEA)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CMIA和ELISA检测临床标本中CEA的水平,分析其灵敏度、检测范围、精密度、准确度及相关性。结果 CMIA法和ELISA法的灵敏度分别为0.5、1.8 ng/mL。CMIA法检测范围为0.5~1 336 ng/mL,ELISA法的检测范围为1.8~90 ng/mL。CMIA法高、中、低值混合血清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5%,而ELISA法的均小于15%。CMIA法高、中、低的回收率分别为95.9%、103.1%、106.2%,平均为101.7%;ELISA法分别为93.8%、97.4%、94.6%,平均为95.3%。CMIA法和ELISA法检测CEA水平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9244X+3.1739(r=0.967,P<0.01)。结论 CMIA法检测CEA水平的灵敏度、检测范围、精密度及准确度均优于ELISA法,但ELISA法检测CEA的结果也能满足临床要求,适用于大批量体检标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癌胚抗原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娅玲 周盛杰 钟细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评估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确诊的梅毒患者血清标本15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50例非梅毒健康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TRUST)、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法... 目的评估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确诊的梅毒患者血清标本15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50例非梅毒健康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TRUST)、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及CMIA法进行检测,计算3种方法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并对比分析其差异。结果 TRUST、TPPA及CMIA 3种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65.3%、97.7%及99.3%,特异性为74.7%、97.3%及100.0%,准确性为70.0%、97.0%及99.7%,3种方法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UST法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低于CMIA法及TPPA法(P>0.05),CMIA法与TPPA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IA法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与TPPA法相当,优于TRUST法,且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判断客观、重复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梅毒 诊断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广州地区儿童HBsAb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鲍俊杰 杨红玲 +4 位作者 郭彩娇 张素娟 付捷 向婕 邹勇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 472例广州地区儿童HBsAb结果的差异,并探讨HBsAb的阳性率与儿童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州地区1 472例0~6岁儿童的血清,同时采用ELISA法与CMIA法进行HBsAb...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 472例广州地区儿童HBsAb结果的差异,并探讨HBsAb的阳性率与儿童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州地区1 472例0~6岁儿童的血清,同时采用ELISA法与CMIA法进行HBsAb的定性及定量检测,采用统计软件SPSS 12.0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并分析不同性别组和不同年龄组儿童间HBsAb的阳性率差异。结果:两种方法检测1 472例儿童血清HBsAb,存在57例的结果判读不一致。以CMIA法判定(HBsAb≥10mIU/ml),HBsAb的阳性率高达94.09%,而以ELISA法判定(As/CO≥2.1),HBsAb的阳性率为91.17%,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的HBsAb的阳性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不同性别组儿童的血清HBsAb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年龄组儿童的血清HBsAb的阳性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年长组较年幼组儿童的血清HBsAb的阳性率低。结论:儿童血清HBsAb的阳性率与性别无关,但随年龄增长而降低。采用CMIA法检测血清HBsAb有助于我们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乙肝疫苗免疫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和丙型肝炎抗体的临床结果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袁艳军 吕炳山 郭秋延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期128-129,共2页
目的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梅毒抗体和丙型肝炎抗体,并与常规筛查梅毒和丙型肝炎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17033例患者血清分别使用CM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金标法进行丙型肝炎抗... 目的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梅毒抗体和丙型肝炎抗体,并与常规筛查梅毒和丙型肝炎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17033例患者血清分别使用CM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金标法进行丙型肝炎抗体检测,对梅毒抗体分别使用CMIA、梅毒螺旋体抗体凝集法(TPPA)和金标法进行检测。结果在全部17033例检测样本中,使用CMIA检测出HCV抗体阳性标本共89份,检出阳性率为0.52%;TP-CMIA阳性标本213份,检出阳性率为1.25%。与对比方法检出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IA检测值越高,三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结果差异越小。结论 CMIA明显优于ELISA和金标法,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重复性强,操作简便,大大降低了低水平感染者漏检和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可能性,降低了医疗纠纷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梅毒抗体 丙型肝炎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