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0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藤化学组分及藤/木复合刨花板性能研究
1
作者 洪国隆 刘晓辉 +4 位作者 潘浩津 黄凯新 林建东 李燃 杨文斌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6,共8页
在我国,每年可以产生多达600万t的葡萄藤,它们大多被废弃在田地间,造成了巨大浪费。利用废弃的葡萄藤作为木质刨花板原料的部分替代材料可变废为宝,因此,研究了葡萄藤碎料添加量、施胶量以及等离子体预处理技术对复合刨花板性能的影响... 在我国,每年可以产生多达600万t的葡萄藤,它们大多被废弃在田地间,造成了巨大浪费。利用废弃的葡萄藤作为木质刨花板原料的部分替代材料可变废为宝,因此,研究了葡萄藤碎料添加量、施胶量以及等离子体预处理技术对复合刨花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葡萄藤碎料自身性能较差且无法与木刨花很好地结合,葡萄藤碎料的加入会使得复合刨花板性能下降,在葡萄藤碎料添加量达到25%时葡萄藤/木复合刨花板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分别下降了35.9%,35.0%,13.1%,吸水厚度膨胀率增幅为31.2%。施胶量的增大可以改善葡萄藤碎料加入带来的板材性能下降问题。葡萄藤碎料经等离子体预处理改性之后的润湿性能提高,对胶液的吸收能力增强,压制出的葡萄藤/木复合刨花板相比未改性的葡萄藤/木复合刨花板,在施胶量为10%的情况下,其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分别提升了23.0%,21.6%,10.7%;在施胶量为14%的情况下,分别提升了17.4%,11.8%,7.4%。等离子体处理后葡萄藤碎料与木刨花之间的结合也更加紧密,吸水厚度膨胀率也分别由9.32%和6.85%降至8.68%和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藤 化学组分 刨花板 等离子体处理技术
下载PDF
金昌市PM_(2.5)的化学组分特征及来源分析
2
作者 喻恒 李忠勤 +4 位作者 周茜 张昕 蒋慧敏 王芳龙 罗雨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8-1203,共16页
为研究金昌市PM_(2.5)及其化学组分(有机碳、元素碳和水溶性离子)的特征,于2020年5月—2021年3月对金昌市大气PM_(2.5)进行手工采样,并运用PMF模型和HYSPLIT模型解析污染来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金昌市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为(62.2... 为研究金昌市PM_(2.5)及其化学组分(有机碳、元素碳和水溶性离子)的特征,于2020年5月—2021年3月对金昌市大气PM_(2.5)进行手工采样,并运用PMF模型和HYSPLIT模型解析污染来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金昌市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为(62.2±10.4)μg·m^(−3),各季节平均质量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化学质量闭合研究表明:碳质组分(OM+EC)是金昌PM_(2.5)的主要组成部分.PM_(2.5)中的OC与EC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4±5.6)μg·m^(−3)、(2.9±1.5)μg·m^(−3),TC占PM_(2.5)质量浓度的16.3%,并且四季OC/EC的平均值均大于2,表明采样期间各个季节均存在二次污染.夏季OC与EC之间的相关系数最低,说明夏季污染物来源较其他季节更为复杂.金昌市PM_(2.5)中总水溶性离子的年平均质量浓度为(25.0±11.6)μg·m^(−3),占PM_(2.5)质量浓度的40.2%,其中,SO_(4)^(2−)、Ca^(2+)、NO_(3)^(−)和Cl^(−)是金昌市主要的4种离子,分别占总离子的22.5%、17.1%、16.8%、12.1%.对水溶性离子做离子平衡分析表明:夏季、秋季和冬季阴阳离子的相关性较好,没有重要的离子缺失,春季较差,有重要阴离子缺失.PMF模型表明金昌市PM_(2.5)的主要污染源为燃烧源(生物质+燃煤)(30.5%)、土壤尘(24.6%)、二次无机气溶胶(26.0%)和机动车尾气(18.9%),HYSPLIT模型表明金昌市春季PM_(2.5)浓度受外来污染源输入影响较大,夏季、秋季和冬季应主要考虑本地排放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化学组分 来源分析 金昌市
原文传递
烟草薄片涂布液的化学组分对其感官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轶贤 李晓平 +9 位作者 薛冬 张合川 庄海涛 俞京 朱亚峰 袁广翔 蒋同康 杨远正 刘玉坤 盛世杰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本文从烟草薄片涂布液各化学组分的含量、作用机理、热裂解产物和协调性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在烟草薄片燃吸过程中,涂布液的化学组分对感官质量的影响。同时,本文还对未来烟草企业在提高烟草薄片涂布液的化学组成稳定性与协调性上,提供了... 本文从烟草薄片涂布液各化学组分的含量、作用机理、热裂解产物和协调性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在烟草薄片燃吸过程中,涂布液的化学组分对感官质量的影响。同时,本文还对未来烟草企业在提高烟草薄片涂布液的化学组成稳定性与协调性上,提供了创新添加方式和优化生产工艺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薄片 化学组分 感官质量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主要化学组分污染特征的分析方法及应用
4
作者 张恒瑞 段潍超 +2 位作者 徐峰 王歌 廉瑞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228-230,236,共4页
大气颗粒物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组分复杂,主要包括水溶性离子、碳组分和无机元素等。复杂的化学组分不但污染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为识别大气颗粒物中化学组分的贡献程度、减少大气颗粒物对生态环境及人体的危害,故对颗粒物... 大气颗粒物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组分复杂,主要包括水溶性离子、碳组分和无机元素等。复杂的化学组分不但污染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为识别大气颗粒物中化学组分的贡献程度、减少大气颗粒物对生态环境及人体的危害,故对颗粒物化学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在大气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分析方法中,除质量浓度的基础分析外,还包括基于其组分特性的进阶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水溶性离子的阴阳离子平衡及酸碱度、硫和氮的转化率及氮硫比分析;碳组分中有机碳与元素碳比值分析、二次有机碳估算及不同碳组分表征来源分析;无机元素的富集因子法分析等。通过对进阶分析方法及应用进行汇总,进一步明确各组分污染特征,识别组分来源,为后续来源解析及污染管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化学组分 水溶性离子 组分 无机元素
下载PDF
汾渭平原秋冬季PM_(2.5)化学组分特征及其来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慧 王涵 +3 位作者 严沁 程苗苗 李燕丽 张文杰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9-459,共11页
汾渭平原是我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2018年被列为重点区域.本研究针对汾渭平原11城市开展PM_(2.5)化学组分连续观测,分析PM_(2.5)浓度和主要化学组分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利用PMF模型解析PM_(2.5)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2018—2019年... 汾渭平原是我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2018年被列为重点区域.本研究针对汾渭平原11城市开展PM_(2.5)化学组分连续观测,分析PM_(2.5)浓度和主要化学组分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利用PMF模型解析PM_(2.5)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2018—2019年秋冬季汾渭平原11城市ρ(PM_(2.5))平均值为(101.4±65.4)μg/m^(3),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1.1倍.临汾市ρ(PM_(2.5))最高(216.8μg/m^(3)),是汾渭平原的2.1倍.(2)2018—2019年秋冬季汾渭平原PM_(2.5)的主要化学组分是有机物、硝酸根离子、地壳物质和硫酸根离子,其中地壳物质占比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1.6倍.(3)受污染物排放、气象条件以及地理位置的影响,汾渭平原PM_(2.5)中有机物、硝酸根离子、地壳物质、硫酸根离子、铵根离子和氯离子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4)随着污染的加重,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在PM_(2.5)中的占比均逐渐增加,地壳物质、元素碳、微量元素等与一次排放相关的组分占比随污染加重逐渐减少,表明污染期间燃煤源管控仍需进一步加严,而对扬尘源和机动车等污染源的管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5)重污染过程期间,相对湿度增加、风速减小是影响PM_(2.5)浓度上升的客观因素,二次组分以及与燃煤源和生物质燃烧源有关的化学组分的增长是影响PM_(2.5)浓度上升的重要原因,二次源和燃烧源是PM_(2.5)的主要来源.研究显示,汾渭平原秋冬季PM_(2.5)污染较重,尤其需要关注燃烧源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渭平原 秋冬季 PM_(2.5)来源 化学组分 重污染
下载PDF
奎屯河流域地下水及沉积物化学组分特征对氟释放的影响
6
作者 刘亚楠 李巧 +2 位作者 宿彦鹏 陶洪飞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9-65,共7页
新疆奎屯河流域是典型的原生高氟区。运用数理统计、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奎屯河流域沉积物化学组分相关性、地下水及沉积物化学组分特征及水-土系统中氟的释放机理。结果表明:奎屯河流域沉积物F含量与沉积物Mg、Ca、Mn、F... 新疆奎屯河流域是典型的原生高氟区。运用数理统计、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奎屯河流域沉积物化学组分相关性、地下水及沉积物化学组分特征及水-土系统中氟的释放机理。结果表明:奎屯河流域沉积物F含量与沉积物Mg、Ca、Mn、Fe、Cu、As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水-土系统中氟离子经过矿物溶解-沉淀、络合-解离等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不断改变赋存状态;相同深度下,氟含量受到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土壤腐殖质等的影响,改变赋存环境,地下水氟含量随沉积物氟含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化学组分 沉积物化学组分 水-土系统 氟的释放机理 数理统计 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奎屯河流域
下载PDF
2015年华北地区上甸子大气本底站PM_(2.5)化学组分特征及来源分析
7
作者 贾小芳 李杨 +1 位作者 孙晓晴 董璠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6期87-95,共9页
根据2015年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PM_(2.5)样品采集数据,分析PM_(2.5)质量浓度及其化学组分变化特征,应用质量闭合、后向轨迹、潜在源等方法分析其来源。结果表明:2015年上甸子站PM_(2.5)质量浓度年平均值为44.9μg·m^(-3),春季、... 根据2015年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PM_(2.5)样品采集数据,分析PM_(2.5)质量浓度及其化学组分变化特征,应用质量闭合、后向轨迹、潜在源等方法分析其来源。结果表明:2015年上甸子站PM_(2.5)质量浓度年平均值为44.9μg·m^(-3),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均值分别为58.1、30.9、39.7、51.3μg·m^(-3),与2009—2010年相比分别降低了33%、56%、46%、9%。SO_(4)^(2-)、NO-3和NH+4质量浓度年平均值分别为8.5±9.2、6.4±8.3、3.9±4.7μg·m^(-3),有机碳、元素碳浓度年平均值分别为8.9±6.3μg·m^(-3)、1.6±1.2μg·m^(-3)。NO_(3)^(-)与SO_(4)^(2-)浓度日均值的比值为0.82,大于2004年、2012年和2013年的观测结果。PM_(2.5)的主要组分为土壤、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占比分别为34%、23%、22%、15%。与2004年相比,上甸子站PM_(2.5)中硫酸盐占比有所下降,土壤组分占比提高。上甸子站PM_(2.5)主要源自站点南部及西北部、北部等,河北省、山东省等地的区域传输对上甸子站高浓度PM_(2.5)存在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化学组分 后向轨迹
下载PDF
部分瑞香科植物韧皮部化学组分与纤维形态研究
8
作者 张超强 赵灿星 +3 位作者 郝冰蕊 雷玉明 张文驹 童国林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91,共6页
为评价几种瑞香科植物的纤维品质,分析了不同地区北江荛花、了哥王、多毛荛花、细轴荛花和狼毒2~3年生枝条韧皮或根皮纤维化学组分、纤维形态和细胞壁超微结构。结果表明,①不同地区北江荛花(64.25%~72.31%)、肇庆细轴荛花(71.33%)、多... 为评价几种瑞香科植物的纤维品质,分析了不同地区北江荛花、了哥王、多毛荛花、细轴荛花和狼毒2~3年生枝条韧皮或根皮纤维化学组分、纤维形态和细胞壁超微结构。结果表明,①不同地区北江荛花(64.25%~72.31%)、肇庆细轴荛花(71.33%)、多毛荛花(65.6%)和狼毒(59.04%)综纤维素含量均高于或接近优质传统手工纸原料檀皮(61.43%)和构皮(67.50%),而木质素含量均低于檀皮和构皮;②融水北江荛花纤维最长(5.51 mm),其次为遂昌北江荛花、肇庆北江荛花和狼毒,分别为5.40、5.09和5.05 mm,而茂名北江荛花纤维最短,仅为3.09 mm。融水北江荛花、肇庆北江荛花纤维长宽比较大,分别为565.2、538.4;③超微结构显示,城步北江荛花、融水北江荛花、遂昌北江荛花、肇庆北江荛花以及多毛荛花韧皮纤维细胞壁较薄,而茂名北江荛花、肇庆细轴荛花、狼毒和肇庆了哥王韧皮纤维细胞壁较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科 北江荛花 手工纸 纤维形态 化学组分
下载PDF
2013~2020年北京市城区PM_(2.5)及其化学组分正增长机制研究
9
作者 江琪 张碧辉 +2 位作者 赵有龙 王飞 孙业乐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3-386,共14页
2013年以来,北京市城区细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年均值呈逐年降低趋势,但PM_(2.5)重污染事件仍旧频发,污染出现快速甚至爆发增长的成因和理化机制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基于北京市城区2013~2020年常规气象要素、PM_(2.5)及其化学组分... 2013年以来,北京市城区细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年均值呈逐年降低趋势,但PM_(2.5)重污染事件仍旧频发,污染出现快速甚至爆发增长的成因和理化机制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基于北京市城区2013~2020年常规气象要素、PM_(2.5)及其化学组分观测资料,分析了PM_(2.5)在缓慢、快速和爆发三种增长机制下的颗粒物浓度和组分的阈值及其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013~2020年,北京市城区PM_(2.5)在增长时段(1~24 h间隔)中平均累积速率呈逐年放缓的趋势,大气污染累积阶段中缓慢增长的比重逐年升高。在判别标准逐渐严苛的前提下,爆发增长的比重逐年变化不大(4%~7%)。2013~2016年爆发增长的PM_(2.5)浓度阈值为62μg m^(-3),2017年后,该阈值严苛至45μg m^(-3)。82μg m^(-3)为2018年以来极易出现PM_(2.5)爆发增长的界限值,高于此值后爆发增长的概率将大幅提升。有机物(Org)在爆发增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一时间间隔Org在亚微米气溶胶(PM1)增长浓度中的贡献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爆发增长,其中一次有机气溶胶(POA)在快速和爆发增长中对Org增长浓度的贡献平均超过50%,高于研究时段40%的平均占比。无机组分中,硫酸盐(SO_(4)^(2−))在PM1增长浓度中的贡献爆发增长(13%)>快速增长(11.8%)>缓慢增长(11.1%),硝酸盐(NO3-)的贡献相反。二次气溶胶(SPM)在累积阶段的贡献高于一次气溶胶(PPM),但爆发增长中,PPM在污染增长中贡献(最高达45%)明显高于平均时段的33%,PPM在爆发增长中的贡献不可小觑。秋冬季的爆发增长开始后,温度和气压均有所降低,而湿度明显升高。北京城区爆发增长中主要的气团来向为偏南向(三个高度占比分布为69%~82%),其次为偏东方向(1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增长 化学组分 阈值 气象要素 PM_(2.5) 污染累积
下载PDF
尖芽孢镰刀菌侵染对橡胶木化学组分的影响
10
作者 杨苏苏 吴小龙 +4 位作者 陈松阳 杨春旺 闫妍 邱坚 秦磊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3-1356,共4页
用从自然变色的橡胶木上分离出的尖芽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在28℃侵染橡胶木薄片60 d,发现尖芽孢镰刀菌可以使橡胶木薄片发生变色。以变色后的橡胶木薄片为研究对象,进行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偏光、荧光显微镜观察。... 用从自然变色的橡胶木上分离出的尖芽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在28℃侵染橡胶木薄片60 d,发现尖芽孢镰刀菌可以使橡胶木薄片发生变色。以变色后的橡胶木薄片为研究对象,进行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偏光、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红外光谱与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尖芽孢镰刀菌侵染后的橡胶木薄片化学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有微量的降解;偏光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经尖芽孢镰刀菌侵染后的橡胶木薄片基本解剖结构没有明显变化,纤维素与木质素的降解也仅少量存在于色素与菌丝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木 尖芽孢镰刀菌 变色 化学组分
下载PDF
地下水化学组分对酸雨的滞后响应--以云冈石窟上层滞水为例
11
作者 耿晓虹 蒋小伟 +6 位作者 闫宏彬 毛德强 王芮 樊尧 张帆 范潇 万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9-176,共8页
酸雨入渗显著改变了某些地区的地下水水质,但关于地下水化学组分对酸雨响应过程的研究少有报道。以山西云冈石窟景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比酸雨、河水和地下水20年时间尺度的水化学组分变化,揭示了酸雨如何控制不同类型地下水的水化学演化... 酸雨入渗显著改变了某些地区的地下水水质,但关于地下水化学组分对酸雨响应过程的研究少有报道。以山西云冈石窟景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比酸雨、河水和地下水20年时间尺度的水化学组分变化,揭示了酸雨如何控制不同类型地下水的水化学演化过程。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云冈石窟山体的饱和带地下水中SO_(4)^(2-)浓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其较高浓度的SO_(4)^(2-)来源为地下水区域尺度水循环过程中的水-岩反应;2003年和2012年二窟泉水中SO_(4)^(2-)浓度较低,但近几年其SO_(4)^(2-)浓度大幅度上升,分析成因为历史上的酸雨于近几年到达二窟泉,酸雨与砂岩的水-岩作用也引起了二窟泉水中其他阳离子浓度的明显上升;2003年以来石窟顶部上层滞水水质无明显变化,指示了历史上的酸雨至今尚未通过非饱和带下渗至上层滞水对应层位,证明石窟顶部粉土层具有良好的阻水作用。通过研究二窟泉水和石窟山体上层滞水对酸雨的响应关系,加深了对云冈石窟山体不同部位地下水来源的认识,对云冈石窟水害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地下水化学组分 水-岩作用 上层滞水 泉水 云冈石窟
下载PDF
木质生物质化学组分的碳释放产物特征和反硝化利用程度
12
作者 祖凌鑫 胡荣庭 +2 位作者 李鑫 陈余道 陈广林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32-1342,共11页
木质生物质具有复杂的化学组分和结构,用作硝酸盐污染治理的碳源时,常出现反硝化速率缓慢和有机物残留。选择碎木作为原料,采用化学法逐级去除主要组分木质素(RL)和半纤维素(AF),获取的组分进行碳释放,释放溶液用于反硝化,拟合了碳释放... 木质生物质具有复杂的化学组分和结构,用作硝酸盐污染治理的碳源时,常出现反硝化速率缓慢和有机物残留。选择碎木作为原料,采用化学法逐级去除主要组分木质素(RL)和半纤维素(AF),获取的组分进行碳释放,释放溶液用于反硝化,拟合了碳释放动力学特征,测定了碳释放和反硝化产物的碳、氮类指标和光谱特征值。结果表明,碎木去除木质素后在1732和1251 cm^(-1)处的红外吸收峰消失。RL和AF的释碳速率分别为天然碎木(NW)的1.8倍和1.2倍,NW的速率为0.11 mg·g^(-1)·d^(-1)。碳释放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相关系数R2>0.90)和Ritger-Peppas动力学(R2>0.98)特征。碳释放产物可被反硝化利用的效率为26.5%~49.7%,其中NW组最低,去除硝酸盐的碳氮比为1.0~1.5,残留有机物的腐殖化程度较低,主要为类酪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生物质 动力学 反硝化 化学组分 碳释放
下载PDF
黄水的化学组分、微生物组成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双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29,共5页
黄水是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它不仅含有种类丰富的糖类、蛋白质、氨基酸、单宁及色素、各种有机酸和芳香物质等,还有乳酸菌、梭状芽孢杆菌、酵母菌等长期驯化的功能性微生物,是一种具有潜在增值能力的生物质衍生资源... 黄水是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它不仅含有种类丰富的糖类、蛋白质、氨基酸、单宁及色素、各种有机酸和芳香物质等,还有乳酸菌、梭状芽孢杆菌、酵母菌等长期驯化的功能性微生物,是一种具有潜在增值能力的生物质衍生资源。该文重点总结了黄水中的主要化学组分和微生物组成,对黄水在勾调白酒、酿造酱油和醋饮、提取活性多糖等方面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系统综述,旨在为黄水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黄水 副产物 化学组分 微生物组成 综合利用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对挪威云杉及泡桐木振动性能和化学组分的影响
14
作者 蔡金澄 雒翠梅 +1 位作者 王旭洁 母军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20,共7页
为考察高温热处理对2种乒乓球底板基材常用木材的振动性能及化学组分的影响,采用常压水蒸气为保护介质,对挪威云杉(Picea abies)和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木材进行热改性处理,温度为190、210、230℃,保温时间为2 h,分析不同热处理温... 为考察高温热处理对2种乒乓球底板基材常用木材的振动性能及化学组分的影响,采用常压水蒸气为保护介质,对挪威云杉(Picea abies)和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木材进行热改性处理,温度为190、210、230℃,保温时间为2 h,分析不同热处理温度对2种木材振动性能、结晶度及化学官能团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挪威云杉和泡桐木的化学组分均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均未发生某一组分的完全降解;2种木材的结晶度均有所提升,挪威云杉在230℃时显示出最大结晶度增幅(52.15%,+4.13%),而泡桐的最大增幅出现在210℃(42.94%、+6.17%)。高温热处理能有效改善挪威云杉和泡桐木的固有频率f、对数衰减率δ以及比动弹性模量E/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威云杉木 泡桐木 高温热处理 振动性能 化学组分
下载PDF
黑果枸杞多糖的提取纯化、化学组分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15
作者 朋毛德吉 贾慧萍 +3 位作者 胡樱 顾雪丽 王慧春 王自超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38,43,共6页
对黑果枸杞多糖的提取纯化、化学组分及功能活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黑果枸杞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多糖 化学组分 功能活性
下载PDF
间伐对马尾松不同根序细根化学组分的影响
16
作者 韩梦豪 李俊杰 +2 位作者 王磊 刘晴廙 关庆伟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7-345,共9页
为明晰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不同根序细根化学组分的影响,以南京市溧水林场实施了3种间伐强度处理[轻度间伐(LIT,25%)、中度间伐(MIT,45%)、强度间伐(HIT,65%)]及对照(CK,0%)的36年生马尾松人工林长期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根序分级法... 为明晰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不同根序细根化学组分的影响,以南京市溧水林场实施了3种间伐强度处理[轻度间伐(LIT,25%)、中度间伐(MIT,45%)、强度间伐(HIT,65%)]及对照(CK,0%)的36年生马尾松人工林长期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根序分级法将马尾松人工林细根分为1~5级根序,并对不同根序细根化学组分进行测定,比较了不同间伐强度下细根化学组分在根序间的差异,解析了细根化学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根序增加,细根全氮、全磷、木质素含量降低,全碳、纤维素含量升高,全钾含量无明显变化。与CK相比,除轻度间伐显著降低了2级根全氮含量,间伐均显著提高了1~4级根全氮含量;间伐均显著提高了1和3~4级根全磷含量;轻度间伐显著提高了1~2和4级根全钾含量,中度和强度间伐显著提高了3级根全钾含量;间伐显著提高了1~2级根全碳含量;间伐显著提高了1、3级根木质素含量,中度和强度间伐分别显著提高了1~5和1~4级根木质素含量;间伐显著提高了1~2级根纤维素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根序细根化学组分与土壤pH值及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全磷、速效磷含量显著相关。间伐可通过改变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等因素,提高马尾松人工林不同根序细根全氮、全磷、全碳、木质素、纤维素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间伐 细根 根序 化学组分
下载PDF
川滇地区岩石圈温度、化学组分结构研究及对岩石圈减薄过程的认识
17
作者 周万里 单斌 +1 位作者 熊熊 肖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87-5004,共18页
川滇地区地处中国大陆西南,对其岩石圈结构的研究是认识该地区构造演化过程的基础.由于不同研究方法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导致其所获得的岩石圈结构和可能的构造演化过程仍存在争议.岩石圈温度、化学组分结构是深入认识这些争议性问题的基... 川滇地区地处中国大陆西南,对其岩石圈结构的研究是认识该地区构造演化过程的基础.由于不同研究方法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导致其所获得的岩石圈结构和可能的构造演化过程仍存在争议.岩石圈温度、化学组分结构是深入认识这些争议性问题的基础.本文基于热动力学模拟和概率密度反演的方法,联合瑞雷面波相速度频散曲线、大地水准面高、地形和地表热流等观测资料,反演了川滇地区岩石圈的温度、化学组分结构.结果表明,川滇地区岩石圈呈现南薄北厚的趋势,其中印支块体岩石圈较薄,为60~80 km,相对起伏较小;川滇菱形块体、江南造山带西缘岩石圈自南(~80 km)向北(~200 km)递增;松潘甘孜块体保持较厚的岩石圈根(~240 km).印支块体与江南造山带西缘岩石圈地幔以过渡型和难熔型的橄榄岩为主,仍存在部分古老难熔的岩石圈地幔物质;而川滇菱形块体内部为饱满型岩石圈地幔,表明古老、难熔的岩石圈地幔被新的地幔物质所取代.根据现今川滇地区岩石圈温度、化学组分结构,我们推测川滇地区南部的印支块体受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南北向碰撞的影响,导致该区域岩石圈增厚,并发生以拆沉作用为主的减薄过程,但岩石圈地幔仍以古老难熔的地幔物质为主;拆沉作用所导致的热地幔物质上涌使得川滇菱形块体古老难熔的岩石圈地幔物质由南往北逐渐为新的地幔物质所取代,形成了现今饱满型岩石圈地幔,热侵蚀作用在川滇菱形块体岩石圈减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岩石圈温度结构 岩石圈化学组分结构 岩石圈减薄机制
下载PDF
极端洪涝作用下江西乐安河沿岸地下水化学组分特征及来源分析
18
作者 魏信祥 杨周白露 许乃政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60,共9页
为研究极端洪涝作用下乐平市乐安河沿岸地下水化学组分来源及环境健康风险,综合应用图示法、数理统计、主要离子比等方法,对研究区洪涝期间及洪涝后期24组浅层地下水样品的22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地下水主要化学组分无... 为研究极端洪涝作用下乐平市乐安河沿岸地下水化学组分来源及环境健康风险,综合应用图示法、数理统计、主要离子比等方法,对研究区洪涝期间及洪涝后期24组浅层地下水样品的22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地下水主要化学组分无显著差异,均属弱酸性的低矿化度淡水,优势阴、阳离子分别为HCO_(3)^(-)、SO_(4)^(2-)、Ca^(2+)、Na^(+)、K^(+)。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空间差异明显,洪涝期间以HCO_(3)-Ca·Na型和HCO_(3)·SO_(4)-Ca·Na型为主,洪涝后期出现Cl型及NO_(3)型水。地下水主要组分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水-岩相互作用、硅酸盐矿物溶解、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局部地区受农业施肥、污水排放等人为活动干扰。洪涝灾害发生后地下水水质较差,不适宜直接饮用,污染指标主要为氨氮、NO_(3)^(-)、Mn、Cd,污染物来源于地表-地下水混合、洪水对土壤中含锰矿物的溶滤以及乐安河上游采矿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洪涝 地下水化学组分 化学类型 地下水污染 乐安河
下载PDF
2006~2020年宁波市沿海酸雨特征及化学组分分析
19
作者 徐璐 胡晓 +2 位作者 常婉婷 郑艳 许岳庭 《四川环境》 2023年第4期121-126,共6页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治理酸雨污染,利用宁波市沿海站点2006~2020年降水量、pH及化学组分观测资料,分析了其酸雨污染特征及关键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宁波市沿海降水年均pH值在4.40~5.37之间,酸化程度总体呈减轻趋势,但酸雨频率没有明显改善...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治理酸雨污染,利用宁波市沿海站点2006~2020年降水量、pH及化学组分观测资料,分析了其酸雨污染特征及关键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宁波市沿海降水年均pH值在4.40~5.37之间,酸化程度总体呈减轻趋势,但酸雨频率没有明显改善,仍呈高发态势。pH值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夏季高、冬春季低。2020年宁波市沿海降水中总离子当量浓度为335.31μeq/L,比2006年下降约52%。SO_(4)^(2-)、NO_(3)^(-)是主要阴离子,两者之和占比约30%~50%;但2016~2019年Cl^(-)占比最大。NH_(4)^(+)是主要阳离子,占12%~31%,其次是Ca^(2+)和Na^(+)。阴离子和阳离子浓度年变化升降趋势一致程度高,是酸雨污染状况难以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对NOX的控制力度不及SO_(2)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增加,NO_(3)^(-)的致酸影响增大。宁波市沿海酸雨类型正由混合型向硝酸型转变,且已接近硝酸型的界限值。宁波市沿海Cl^(-)/Na^(+)大于海水相应值(1.167),且仍呈升高趋势,氯的排放不容忽视,生活垃圾焚烧和煤炭燃烧的增长可能是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PH 酸雨类型 化学组分
下载PDF
不同种源八角茴香叶精油的提取与化学组分分析
20
作者 李学团 郭飞 +4 位作者 叶家义 肖叶群 陆卫勇 闭洪峰 陈振华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4期509-515,共7页
为高效利用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资源,以不同种源的八角茴香叶为原料,优化水蒸气蒸馏法的提取工艺,提取不同种源八角茴香叶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相色谱(GC)分析精油的化学组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最优八角茴香... 为高效利用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资源,以不同种源的八角茴香叶为原料,优化水蒸气蒸馏法的提取工艺,提取不同种源八角茴香叶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相色谱(GC)分析精油的化学组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最优八角茴香叶精油提取条件为粉碎状态叶片100 g,用水量1000 mL,提取时间1.5 h。6个种源八角茴香叶精油共有27种化合物,其中单萜烯类化合物5种,倍半萜烯类6种,醇类物质10种,苯丙烯衍生物类物质3种,酮类物质1种,酚类物质1种,醚类物质1种。不同种源八角茴香叶精油的提取率为0.23%~0.89%,苍梧种源的叶精油含量最高且品质最优,首次发现宁明种源叶精油中草蒿脑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精油 提取率 化学组分 八角茴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