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降酸量对杨凌贵人香干白葡萄酒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瑞锋 安然 +2 位作者 程彬皓 严斌 陶永胜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38-42,48,共6页
以陕西杨凌刚发酵生成的贵人香干白葡萄酒为样本,对其进行不同剂量碳酸钙降酸处理,然后检测分析供试酒样的CIELab颜色参数,由受过培训的感官品评员分析降酸酒样的香气特征和感官质量。通过主成分分析讨论降酸量对葡萄酒颜色参数和香气... 以陕西杨凌刚发酵生成的贵人香干白葡萄酒为样本,对其进行不同剂量碳酸钙降酸处理,然后检测分析供试酒样的CIELab颜色参数,由受过培训的感官品评员分析降酸酒样的香气特征和感官质量。通过主成分分析讨论降酸量对葡萄酒颜色参数和香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酸0.5 g/L的酒样最大程度保留了对照酒样的香气,整体感官质量得分最高;降酸1.0 g/L和1.5 g/L酒样的甜香气味增加,葡萄酒果香降低,整体感官质量得分降低;降酸2.0 g/L酒样香气特征最弱,整体感官质量得分最低。因此,采用质量浓度为0.5 g/L的碳酸钙对杨凌地区贵人香葡萄酒降酸是较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降酸 干白葡萄酒 感官品质 主成分分析 贵人香
下载PDF
寒地“贝达”葡萄汁化学降酸最佳方案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云清 李艳青 朱磊 《高师理科学刊》 2019年第8期54-57,70,共5页
以寒地产"贝达"葡萄为原料,采用单盐法和复盐法对葡萄汁进行化学降酸,通过理化性质的测定和感官品质的评价,确定了化学降酸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与单盐法相比,复盐法在每种降酸剂添加量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获得了更理想的降酸效... 以寒地产"贝达"葡萄为原料,采用单盐法和复盐法对葡萄汁进行化学降酸,通过理化性质的测定和感官品质的评价,确定了化学降酸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与单盐法相比,复盐法在每种降酸剂添加量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获得了更理想的降酸效果,添加0.6g/LCaCO3和1.5g/LK2CO3组合的葡萄汁,总酸含量和pH值分别为13.35g/L和2.98,降酸幅度为2.80g/L,且感官品质的综合评分最高.化学降酸的最佳方案确定为0.6g/LCaCO3和1.5g/LK2CO3组合的复盐法,此方案适用于寒地"贝达"葡萄汁和葡萄酒的化学降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贝达 葡萄汁 化学降酸 最佳方案
下载PDF
化学降酸对葡萄酒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少海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2年第4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化学降酸 葡萄酒 感官质量
下载PDF
蓝靛果酒化学降酸工艺及对花色苷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梁敏 包怡红 徐福成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8-195,共8页
将蓝靛果进行发酵所得的蓝靛果酒酸度较高,口感较差,需要增加降酸工艺加以改善。本试验选用降酸效果明显、成本低的6种化学降酸剂对蓝靛果酒进行降酸处理,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降酸前后蓝靛果酒中花色苷含量及组成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 将蓝靛果进行发酵所得的蓝靛果酒酸度较高,口感较差,需要增加降酸工艺加以改善。本试验选用降酸效果明显、成本低的6种化学降酸剂对蓝靛果酒进行降酸处理,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降酸前后蓝靛果酒中花色苷含量及组成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碳酸钠降酸效果最佳,其次为碳酸钙,复合降酸剂的最佳组合为2 g/L碳酸钙和3 g/L碳酸钠,在此条件下,蓝靛果酒可以降至7~9 g/L,并提高了果酒中有机钙的含量,且得到较好的感官品质。HPLC-MS/MS测定结果表明降酸前后的果酒样品中花色苷种类没有变化,降酸后的总峰面积降低了19.92%,且各个花色苷的峰面积均发生了变化。其中,矢车菊素-3,5-二己糖苷和芍药素-3,5-二己糖苷的含量所上升,特别是芍药素-3,5-二己糖苷的峰面积是降酸前的10.42倍,其余6种花色苷峰面积均发生了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酒 化学降酸 花色苷组成 液质联用技术
原文传递
果酒中的有机酸及降酸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曹颖 耿瑶 +3 位作者 韩乃瑄 王兆力 王雪山 孙中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457-464,共8页
有机酸是果酒主要风味物质之一,其种类和含量对果酒的品质具有重要影响。适量的有机酸能够赋予果酒柔顺的口感,同时具有一定的抑菌功效;但较高的有机酸含量,给人以尖锐刺口等不愉悦的体验,严重影响果酒感官品质。因此充分掌握有机酸的... 有机酸是果酒主要风味物质之一,其种类和含量对果酒的品质具有重要影响。适量的有机酸能够赋予果酒柔顺的口感,同时具有一定的抑菌功效;但较高的有机酸含量,给人以尖锐刺口等不愉悦的体验,严重影响果酒感官品质。因此充分掌握有机酸的呈味特征及降酸方法,对果酒酿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系统介绍了果酒中的重要有机酸,重点论述了物理、化学、生物及新兴技术等降酸工艺及应用现状,并比较了各种降酸工艺的优缺点,以期为生产高品质果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酒 有机 策略 物理 化学降酸 生物 新兴技术
下载PDF
猕猴桃干酒的降酸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维新 何志刚 +1 位作者 林晓姿 张泽煌 《福建农业科技》 2003年第6期52-53,共2页
采用不同的降酸剂对猕猴桃干酒进行降酸处理 ,结果表明 :果酒常用化学降酸剂CaCO3 可引起酒体的不稳定而不宜作为猕猴桃干酒的降酸剂 ;用K2 CO3 与酒石酸钾联合降酸处理是降低猕猴桃干酒酸度的理想方法 ,其最佳组合为 1g/L的K2 CO3 +810
关键词 猕猴桃干酒 效应 化学降酸 酒石
下载PDF
发酵果酒降酸工艺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冯倩 张燕 赵轶男 《酿酒科技》 2021年第2期27-31,共5页
发酵型果酒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果酒中含有较多的有机酸酸值达不到国家标准。本文以凤梨酒、葡萄酒、青梅酒和蜜桃酒4种发酵果酒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降酸法(碳酸钙、碳酸钾)、阴离子树脂交换法对果酒进行降酸处理,通过自动电位滴定仪... 发酵型果酒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果酒中含有较多的有机酸酸值达不到国家标准。本文以凤梨酒、葡萄酒、青梅酒和蜜桃酒4种发酵果酒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降酸法(碳酸钙、碳酸钾)、阴离子树脂交换法对果酒进行降酸处理,通过自动电位滴定仪进行酸值分析。结果表明,凤梨酒适合用11 g/L的碳酸钾降酸;葡萄酒适合用5 g/L的碳酸钾或者离子交换树脂法降酸;青梅酒适合用离子交换树脂法降酸;蜜桃酒适合用9 g/L的碳酸钾降酸。采用紫外光谱法对降酸前后果酒的花青素含量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果酒经过碳酸钙法降酸后,花青素含量明显降低,采用碳酸钾法降酸后果酒中花青素含量略有降低,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对果酒降酸后,花青素含量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型果酒 化学降酸 交换树脂 花青素
下载PDF
果酒降酸方法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8
作者 康孟利 凌建刚 林旭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4期25-26,30,共3页
有机酸是果酒中重要风味物质之一,目前酿酒工艺中降酸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降酸法、物理降酸法和生物降酸法。对这几种降酸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为生产优质的果酒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 果酒 滴定 化学降酸 物理 生物
下载PDF
浅谈葡萄酒的降酸 被引量:8
9
作者 朱华 《葡萄栽培与酿酒》 1996年第2期38-39,共2页
浅谈葡萄酒的降酸朱华(江苏连云港葡萄酒厂222004)葡萄酒的降酸方法有物理降酸、生物降酸和化学降酸三大类。各类降酸方法的技术措施、适用情况和使用效果各不一样。生产中常常将不同降酸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红葡萄酒常在发酵中... 浅谈葡萄酒的降酸朱华(江苏连云港葡萄酒厂222004)葡萄酒的降酸方法有物理降酸、生物降酸和化学降酸三大类。各类降酸方法的技术措施、适用情况和使用效果各不一样。生产中常常将不同降酸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红葡萄酒常在发酵中利用微生物降酸,并配合冬季的冷冻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物理 化学降酸
下载PDF
北五味子鲜果分析及其果汁降酸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鸥 魏颖 +2 位作者 唐苗苗 周峰 籍保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3-169,共7页
分析北五味子鲜果的基本成分,并对其果汁分别进行碳酸钙化学降酸及阴离子交换树脂物理降酸研究。结果发现,北五味子鲜果中富含花色苷、多酚、有机酸等功能成分。化学降酸可保留大部分多酚成分,而碳酸钙的大量加入导致果汁贮藏过程中产... 分析北五味子鲜果的基本成分,并对其果汁分别进行碳酸钙化学降酸及阴离子交换树脂物理降酸研究。结果发现,北五味子鲜果中富含花色苷、多酚、有机酸等功能成分。化学降酸可保留大部分多酚成分,而碳酸钙的大量加入导致果汁贮藏过程中产生钙盐沉淀。在物理静态降酸选用的5种阴离子交换树脂中,D330树脂交换速率较低,XFTS-1300树脂和Lx-500b树脂对北五味子汁中的多酚成分吸附较严重,而Amberlite IRA 67树脂和Lewait MP 62-ENG树脂的静态降酸效果好。对物理动态降酸的研究是在静态降酸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流速下Amberlite IRA 67树脂和Lewait MP 62-ENG树脂的降酸能力。在35 BV/h流速下,Lewait MP 62-ENG树脂最适于北五味子汁的降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成分 化学降酸 物理
原文传递
白色山葡萄酒的研制
11
作者 邓军哲 屈慧鸽 +1 位作者 刘立恒 张凤龙 《特产研究》 1996年第2期35-38,共4页
为酿造出优质白色山葡萄酒,以树脂脱色后的白色山葡萄汁为原料,我们对果汁净化,取汁方式、化学降酸等工艺环节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①采取自流汁,②果汁用皂土(3g/1)澄清,③原酒用2g/1的碳酸钙降酸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白色山葡萄酒 自流汁 化学降酸 研制
下载PDF
Radiation-Chemical Degradation of Oxalic Acid in Water Solutions
12
作者 Muslim Gurbanov Ulviyye Guliyeva Sahib Mammadov Hokman Mahmudov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5年第5期353-356,共4页
Co60 gamma ray radiolysis of aqueous oxalic acid solution (1 × 10-2 M) was investigated within the dose range up to 80 kGy. The value of pH increases from 2.0 to 4.0 and approximately 90% of oxalic acid and its... Co60 gamma ray radiolysis of aqueous oxalic acid solution (1 × 10-2 M) was investigated within the dose range up to 80 kGy. The value of pH increases from 2.0 to 4.0 and approximately 90% of oxal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are degraded at the dose of 80 kGy. Dissolved O2 affects to the degradation of oxalic acid at the initial stage due to total consumption of O2 at the dose of 2 kGy. Formation of CO2 occurs at a higher rate at the initial stage until the dissolved 02 is fully consumed. The kinetic model of oxalic acid degrad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under the gamma irradiation was tested. The suggested mechanism complies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both of our own and of that reported earl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alic acid Γ-IRRADIATION kinetic model radiation-chemical yield.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acidified reed pulp black liquor with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reactor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静 叶晟 +3 位作者 王云燕 尤翔宇 柴立元 舒余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2945-2953,共9页
The 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reed pulp black liquor containing lignin pretreated by acidification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reactor. Using activated carbon as particle electrode... The 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reed pulp black liquor containing lignin pretreated by acidification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reactor. Using activated carbon as particle electrode, the effects of p H value, reaction temperature, electrolysis time and current on residual concentra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pH 2.5, influent flow rate of 200 mL/min, 25 °C, 300 mA and 2h of electrolysis time,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OC maintains at 35.57 %. The results of the electrochemical method indicate that ·OH radicals are produced in activated carbon anode in the electrolysis process and then adsorbed on the activated carbon surface. Microcell consists of ·OH radicals and the absorbed lignin. With the microcell reaction, the lignin is degraded, while the anodic polarized curve illustrates that the lignin is obviously oxidized in the anode. The contribution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electrolyses to the TOC removal ratio are about 50%,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liquor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H radical LIGNIN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Photochemical and Thermal Degradation of Poly (Lactic Acid) Doped by Nanosilver
14
作者 Maria Mucha Sylwia Ksiazek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5年第1期23-30,共8页
A comparison of thermal and phot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poly (lactic acid) film materials (10/am) containing nanosilver are studied by FTlR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DSC (differential scann... A comparison of thermal and phot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poly (lactic acid) film materials (10/am) containing nanosilver are studied by FTlR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DSC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Rates of thermal and photochemical degradation are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the relative changes of absorbance (A/Ao) of selected bands in PLA (polylactic acid) spectr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both degradation on PLA structure showed that nanosilver act as a stabilizer for photodegradation at 254 nm. As oppose, thermal degradation at 80 ~C indicate, that nanosilver accelerates PLA degradation at the temperature. Glass transition and crystallization/melting processes occurring in PLA and PLA/Ag nanocomposites during both degradation processes were also comp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 (lactic acid) nanosilver particles NANOCOMPOSITE PHOTODEGRADATION thermal degrad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