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治疗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素红 李姗姗 +5 位作者 张紫辰 刘婧怡 郭义 黄锦 张迪 徐枝芳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3期400-402,共3页
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CIL)是肿瘤患者化疗常见不良反应,病因在于化疗药抑制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增殖或损伤骨髓造血微环境导致的骨髓抑制。临床证据表明,针灸改善CIL安全有效,相关机制研究表明针灸可调控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交感神经、基质细... 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CIL)是肿瘤患者化疗常见不良反应,病因在于化疗药抑制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增殖或损伤骨髓造血微环境导致的骨髓抑制。临床证据表明,针灸改善CIL安全有效,相关机制研究表明针灸可调控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交感神经、基质细胞,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增殖,从而改善CIL。化疗后肠道菌群失衡与造血异常密切相关,调节菌群平衡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基于针灸改善肠道菌群失衡和骨髓基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出针灸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CIL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 针灸 肠道菌群 骨髓 造血 基质细胞
下载PDF
归脾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放射、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18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欧钰萍 《医学文选》 1999年第6期83-83,共1页
两年来笔者运用归脾汤配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由于放射、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患者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28岁。放射治疗所致白细胞减少5例,... 两年来笔者运用归脾汤配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由于放射、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患者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28岁。放射治疗所致白细胞减少5例,各种癌症术后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1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 六味地黄汤 归脾汤 中医基础理论 疗放 白细胞总数 正常标准 临床 病因病机 后天之本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昳 陈清华 +6 位作者 孙烨 蔡云 王锐 韩萍萍 张哲 王瑞 叶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4-66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因素与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CIL)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术后首次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共306例,化疗全疗程结束后回收有效病例291例。首次化疗前应用《中医九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进行调查,并对患者的...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因素与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CIL)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术后首次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共306例,化疗全疗程结束后回收有效病例291例。首次化疗前应用《中医九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进行调查,并对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分类及量化评分。化疗结束后记录每例患者整个疗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项目分度的最高级别。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化疗方案和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乳腺癌患者的CIL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体质是CIL的危险因素,且阳虚分值越大越容易出现取值较大的结果。结论中医阳虚体质与化疗后CIL得分减少相关,且阳虚分值越高的乳腺癌患者发生Ⅲ-Ⅳ度CIL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乳腺癌 化疗致白细胞减少
原文传递
扶正复方颗粒对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后续化疗接受率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邢秀玲 赵海鹰 +6 位作者 田菲 王巍 李丽君 孙映雪 刘伟然 王海燕 杜美容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860-865,共6页
【目的】观察扶正复方颗粒对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后续化疗接受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进行术后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扶正复方颗粒对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后续化疗接受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进行术后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扶正复方颗粒口服治疗,2组均给予连续治疗2个周期,每个周期为21 d。检测2组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7 d、14 d、21 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NEUT)计数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KPS)变化情况,评估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后续化疗接受率。【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个周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0%(47/50),对照组为76.0%(38/5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外周血WBC及NEUT方面,化疗后7 d,2组患者的WBC和NEUT均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14 d和21 d后,2组患者的WBC和NEUT均较前1个观察时点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均基本恢复至化疗前水平(P>0.05),而对照组的WBC和NEUT仍低于化疗前水平(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评分的下降作用和对KPS评分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组的后续化疗接受率为98.0%(49/50),对照组为96.0%(4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复方颗粒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确切,可有效保护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复方颗粒 恶性肿瘤 化疗致白细胞减少 后续化疗接受率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