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居家康复运动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韩晓霞 韩凤霞 +2 位作者 陈香 刘丹 施晓晓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258-263,共6页
目的探索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居家康复运动心理体验及真实需求。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2年10月于南通市肿瘤医院进行过多次化疗的肿瘤患者采用现象学研究法进行质性研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对27例进行过多次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 目的探索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居家康复运动心理体验及真实需求。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2年10月于南通市肿瘤医院进行过多次化疗的肿瘤患者采用现象学研究法进行质性研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对27例进行过多次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出相应主题。结果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居家康复运动主要总结出6个主题:居家康复运动中积极与消极情绪患者均存在、患者对康复运动存在错误认知、疾病症状阻碍居家康复运动、高肿瘤自我效能促进居家康复运动、社会支持程度对患者康复运动有影响、患者寻求支持的意愿强烈。结论肿瘤患者在化疗间歇期居家期间对于康复运动有着不同的认知,而目前医护人员对于患者居家期间的康复运动状况关注度较低,医护人员需加强相关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康复运动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间歇期 居家康复运动 需求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淋巴瘤病人化疗间歇期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
作者 黄湾 何细飞 +3 位作者 阮海涛 吴德芳 叶燕 冯雯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编制淋巴瘤病人化疗间歇期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基于生存-关系-成长需求理论(existence-relatedness-growth,ERG),采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初步确定调查表的条目池,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预调查筛选并修订... 目的:编制淋巴瘤病人化疗间歇期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基于生存-关系-成长需求理论(existence-relatedness-growth,ERG),采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初步确定调查表的条目池,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预调查筛选并修订条目内容,对186例淋巴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经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形成正式版调查表。结果:淋巴瘤病人化疗间歇期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包括症状管理需求、疾病治疗信息需求、日常生活指导需求、静脉通路护理知识需求、关系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6个维度,共28个条目,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88~1.00,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86。该调查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37,折半信度为0.725,重测信度为0.716。结论:构建的淋巴瘤病人化疗间歇期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淋巴瘤病人化疗间歇期护理需求研究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病人 化疗间歇期 延续性护理 需求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在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出院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周文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74-0177,共4页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出院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2020年12月-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及化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化疗间歇期分别给予常规电话+门诊复诊的护理...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出院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2020年12月-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及化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化疗间歇期分别给予常规电话+门诊复诊的护理模式及综合性延续性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乳腺癌患者置管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管道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ICC是乳腺癌患者周期性治疗的首选静脉通路,其周期维护的有效性、安全性是维持患者化学治疗、营养治疗顺利进行的保证。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周期性化疗间歇,由于患者不能及时接受出院延续性护理及PICC自护护理知识的缺乏,常常出现PICC导管感染、移位、堵塞,局部皮炎等并发症,缩短了PICC使用周期,甚至扰乱患者化疗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化疗间歇期 PICC带管出院 乳腺癌术后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家属参与式护理在老年肺癌PICC患者化疗间歇期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田宇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33-0136,共4页
分析和研究在老年肺癌PICC患者化疗间歇期实施家属参与式的护理对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本次实验是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了解家属参与式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所以将其和常规护理方式当作研究的对比项,选择2023年3月至202... 分析和研究在老年肺癌PICC患者化疗间歇期实施家属参与式的护理对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本次实验是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了解家属参与式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所以将其和常规护理方式当作研究的对比项,选择2023年3月至2023年11月在本院实施常规护理的60例PICC置管老年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为对照组,选择同时间段实施家属参与式护理的60例PICC置管老年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为观察组,护理后对患者置管情况以及护理情况实施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了解不同护理方式起到的作用。结果 分析实验研究数据得知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置管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占比5%对照组人数占比11.6%数据差异明显。结论 为实施PICC置管的老年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实施家属参与式的护理服务能够提升置管维护效果,也能从全面护理服务提供中提升护理质量,当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时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都会得到较大程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参与式护理 老年肺癌PICC置管 化疗间歇期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网络医疗平台健康管理对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吕莎 张静 王宁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01-0004,共4页
探究在化疗间歇期基于网络医疗平台(OMP)对PICC带管肿瘤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本次确定于2021.01内开启试验研究,并于2023.01内结束全部试验,试验以80例PICC带管肿瘤患者为主体,先按化疗间歇期不同护理分组做相应比对,分... 探究在化疗间歇期基于网络医疗平台(OMP)对PICC带管肿瘤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本次确定于2021.01内开启试验研究,并于2023.01内结束全部试验,试验以80例PICC带管肿瘤患者为主体,先按化疗间歇期不同护理分组做相应比对,分为甲、乙两组,规格为40例/组,再行试验。甲组在健康教育中使用传统模式,乙组则基于OMP开展健康管理。比对非计划拔管(UEX)、并发症情况、家庭功能评估表(FAD)得分及满意结局。结果 观察记录发现乙组患者各类型并发症占比、UEX占比等水平均低于甲组患者(P<0.05)。评估发现乙组FAD中各项目得分显示均高于甲组患者(P<0.05)。经调查显示乙组的满意结局方面总占比值优于甲组患者(P<0.05)。结论 在化疗间歇期基于OMP对PICC带管肿瘤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后,不仅能减少UEX及导管方面的各类并发症,也能促使其家庭方面的功能获得提升,有利于增强其管理导管的能力,且其满意水平相对更高,可积极推广和广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间歇期 网络医疗平台 PICC带管 肿瘤 健康管理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症状管理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何丽 胡露红 +2 位作者 褚彦香 邓妍 王倩云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症状管理的体验及需求,明确其在化疗间歇期症状管理的阻碍与促进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症状自我管理效能、优化症状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对1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症状管理体验及...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症状管理的体验及需求,明确其在化疗间歇期症状管理的阻碍与促进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症状自我管理效能、优化症状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对1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症状管理体验及需求的半结构式访谈,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乳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疾病症状负担重,其症状困扰包括生理症状引起的躯体功能急剧下降以及心理负担导致的社交回避和自我退缩;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个体在出现症状时应对方式各异,主要包括积极应对、消极回避以及隐含危害的应对。患者在症状管理方面的困境包括专业知识缺乏、负性心理及自我倡权意识薄弱、医患沟通不畅、社会支持不足、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等。在表达的需求方面,患者对于症状管理专业知识、信息支持、心理疏导、改善与医务工作者关系以及延续医疗护理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较强烈。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在化疗间歇期症状负担明显,在进行自我症状管理时遇到的障碍和需求较多,医护人员可针对性地给予干预及改善策略,以提高患者自我症状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间歇期 症状体验 自我管理 护理 化疗
下载PDF
主动参与临床护理策略制定对肺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7
作者 陈亚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0121-0123,共3页
探讨主动参与临床护理策略制定对肺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我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肿瘤科接诊的86例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两种护理措施分组,常规组(n=43)患者按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护理... 探讨主动参与临床护理策略制定对肺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我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肿瘤科接诊的86例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两种护理措施分组,常规组(n=43)患者按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43)患者主动参与临床护理策略的制定。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积极与消极应对评分为(1.49±0.28)/(1.45±0.30)分、(1.91±0.56)/(1.90±0.55)分,无甚差异(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积极应对评分为(2.02±0.47)/(1.78±0.55)分、消极应对评分为(1.10±0.17)/(1.58±0.36)分,两组比较可知观察组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置管时间为(109.54±18.88)d,常规组的置管时间为(94.05±23.13)d,两组置管时间对比显示前者优于后者(t=3.402,P=0.001<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5%(感染2.33%、导管脱出2.33%、接触性皮炎0.0%),明显较常规组的23.26%(感染6.98%、导管脱出6.98%、接触性皮炎9.30%)低,对比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病人能主动参与临床护理干预中,对于肺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有着极大的好处,病人的护理积极性提高了,实现了有效护理,置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可减少入院更换的频率,使病人更省心,护理得好还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参与临床护理干预策略制定 肺癌 PICC置管 化疗间歇期 应对方式评分 影响
原文传递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在PICC带管患者化疗间歇期导管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柳 李玲 +4 位作者 李晓娜 赵立平 冯立群 崔建荣 董凡超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化疗间歇期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前的280例PICC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为对照组,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后的... 目的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化疗间歇期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前的280例PICC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为对照组,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后的280例PICC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为研究组。研究组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质量管理。比较两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导管维护依从性、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带管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273例、对照组275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研究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导管维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组PICC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PICC患者带管满意度调查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进行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PICC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维护依从性,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带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PICC 化疗间歇期 互联网服务 居家照护
下载PDF
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症状管理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吴媛媛 李春燕 +2 位作者 周静倩 洪慧敏 曹玲丽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5期113-116,共4页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但由于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使得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承受疾病相关的症状负担,还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化疗不良反应相关的症状负担,导致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遭...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但由于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使得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承受疾病相关的症状负担,还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化疗不良反应相关的症状负担,导致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遭受较大的困扰,影响其日常生活,甚至可能会导致化疗不得不中止,增加非计划入院的可能,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在化疗间歇期进行症状管理,可以帮助肿瘤患者应对相应的症状,提高其化疗耐受性,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就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症状管理的现有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间歇期 症状管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奥马哈系统模式的延续护理对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生存质量和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
10
作者 曹媛 许玉荣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6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奥马哈系统模式的延续护理对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确诊为肺癌,且接受化疗治疗的出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奥马哈系统模式的延续护理对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确诊为肺癌,且接受化疗治疗的出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奥马哈系统模式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效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肿瘤生存质量评估量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自我管理效能量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马哈系统模式的延续护理对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有积极影响,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自我管理效能,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奥马哈系统 肺癌 延续护理 化疗间歇期
下载PDF
肠内营养延续护理应用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11
作者 杨小兰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S01期438-438,共1页
目的:研究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应用肠内营养延续护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本院进行化疗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70例设置为实验样本,按照单双号分发组法做分为两组,常规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实施肠内营养延续护理,对比两... 目的:研究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应用肠内营养延续护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本院进行化疗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70例设置为实验样本,按照单双号分发组法做分为两组,常规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实施肠内营养延续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免疫功能、营养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研究组5.71%低于常规组25.71%(P<0.05);研究组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营养指标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来说,应在其化疗间歇期实施肠内营养延续护理,这种护理方式可以改善患者营养指标与免疫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延续护理 消化道肿瘤 化疗间歇期 效果 价值 研究
下载PDF
延续护理在化疗间歇期肺癌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丽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142-0144,共3页
延续护理指的是采取设计具体的行动方式及生活、护理中的相关内容,使患者能够在不同或相同健康照护场所(前者如医院、家庭、疗养院;后者如医院中的不同科室)中得到场所能够提供的协同性及持续性的照料,目前多出现在由医院到家庭的延续... 延续护理指的是采取设计具体的行动方式及生活、护理中的相关内容,使患者能够在不同或相同健康照护场所(前者如医院、家庭、疗养院;后者如医院中的不同科室)中得到场所能够提供的协同性及持续性的照料,目前多出现在由医院到家庭的延续中。对于晚期肺癌患者而言,化疗间歇期则是指患者接受两次化疗之间的时间,由于化疗治疗本身没有靶向性,会同时对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及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因此化疗间歇期就需要应用延续护理的策略为患者提供理想的护理状态,帮助患者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该综述将针对延续护理在化疗间歇期肺癌患者中的研究进展加以探讨,以期能为肺癌晚期患者的治疗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化疗间歇期 肺癌患者
下载PDF
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院外PICC管理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娅利 韩克强 +2 位作者 王阁 王东 谢家印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9期1984-1985,共2页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远期治疗的血管通道,可减少患者由于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可以减轻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强烈刺激,患者在输液期间肢体活动不受限,由于...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远期治疗的血管通道,可减少患者由于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可以减轻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强烈刺激,患者在输液期间肢体活动不受限,由于其操作相对于中心静脉导管而言直观且安全,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护理人员所接受。但是,化疗间歇期一般为2~3周,在此期间患者需要出院回家休养,如果将PICC拔除后下次化疗再重新插管,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基于以上因素和Orem的自理理论,让患者带管回家,教会患者在院外对导管的管理已成为趋势。现将带管出院后,院外PICC导管管理方法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间歇期 PICC 导管管理 肿瘤患者 中心静脉导管 血管通道 治疗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持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化疗间歇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苏慧 周群燕 +2 位作者 沈学丽 沈燕 邓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5期1698-1701,共4页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持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化疗间歇期患者对其自我效能感以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化疗间歇期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引...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持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化疗间歇期患者对其自我效能感以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化疗间歇期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引入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持护理模式。2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2周接受由美国学者Hunley shea拟定的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测评以及匹茨堡睡眠量表测评。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及日间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干预前各项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在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急症护理及总分等方面的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于化疗间歇期的胃癌患者,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持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且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中心 支持护理 胃癌 化疗间歇期 睡眠状况 自我效能
下载PDF
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出院患者健康管理需求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8
15
作者 郑艳 张庆庆 +2 位作者 唐英 余喜梅 李萍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603-607,共5页
目的了解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健康管理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健康管理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化疗间歇期PICC患者健康管理需求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即将带管出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40份,... 目的了解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健康管理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健康管理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化疗间歇期PICC患者健康管理需求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即将带管出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13份。化疗间歇期带管出院患者对PICC健康管理知识需求强烈,排在前三位的为导管维护地点的确定、并发症处理指导和出院后带管注意事项;分别有78.9%、34.3%和32.9%的患者希望医院采取定期电话随访、QQ视频指导和短信提醒的健康管理方式;46.9%的患者希望医院网络医疗健康管理平台网页定期发布有关PICC健康管理知识的信息以供阅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职业、婚姻、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收入、居住地、置管次数、是否接受健康宣教和接受健康宣教不同频率的患者健康管理知识需求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对患者管理需求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接受健康宣教频率和职业是患者健康管理知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在为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出院患者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和实施健康管理宣教时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化具体化合理化的健康管理需求,从而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间歇期 PICC 出院患者 健康管理 需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网络医疗平台健康管理对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6
16
作者 郑艳 胡玲 +1 位作者 唐英 李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医疗平台健康管理对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6月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置管患者1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由PICC健康管理小组建立电...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医疗平台健康管理对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6月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置管患者1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由PICC健康管理小组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基于网络医疗平台,应用电话、短信、QQ群和PICC园地论坛等管理方式进行健康干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每月一次的电话随访。健康管理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和患者家庭功能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静脉炎、导管感染、导管堵塞、导管渗漏、导管脱出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家庭功能得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基于网络医疗平台健康管理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非计划拔管率的发生,促进患者家庭健康,提高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间歇期 肿瘤 网络医疗平台 非计划拔管 家庭功能 护理
下载PDF
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延续护理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6
17
作者 卢才菊 杨阳 +3 位作者 王永 宋琦 李春莉 黄思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构建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延续护理方案。方法根据主题进行文献阅读、半结构访谈,形成指标框架,再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延续护理模式的各级指标。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5%,专家权威系数为0.92,... 目的构建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延续护理方案。方法根据主题进行文献阅读、半结构访谈,形成指标框架,再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延续护理模式的各级指标。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5%,专家权威系数为0.92,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7(P<0.01);最终确定108个条目,其中一级条目4个,二级条目21个,三级条目83个;两轮专家咨询后确定了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延续护理模式主要包括护理评估、实施路径、延续护理内容、效果评价4个方面的内容。结论本研究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各项指标专家意见集中,结果科学可靠,为癌症患者延续护理本土化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间歇期 延续护理 模式构建 德尔菲 护理管理
下载PDF
肠内营养延续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江美玲 陈灼燕 +4 位作者 吴美华 吴艳云 林慧 杨眉 林雅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第9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延续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在消化道内科进行化疗的患者,在其完成化疗两个疗程后,实施肠内营养延续护理,观察护理前后临床效果。结果:70例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及其延续护理下,顺利...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延续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在消化道内科进行化疗的患者,在其完成化疗两个疗程后,实施肠内营养延续护理,观察护理前后临床效果。结果:70例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及其延续护理下,顺利完成化疗疗程,且平均住院天数、体重减轻、化疗不良反应都较实施肠内营养延续护理前普遍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化疗间歇期给予肠内营养延续护理能改善其营养状态,提高其对化疗的耐受性,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延续护理 消化道肿瘤 化疗间歇期
下载PDF
新疆地区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患者家庭功能与导管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郑艳 方婷婷 +1 位作者 唐英 李萍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第6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患者家庭功能与导管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对276例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患者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化疗间歇期肿瘤患者PICC导...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患者家庭功能与导管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对276例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患者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化疗间歇期肿瘤患者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133.43±27.14)分,其中导管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者占31.88%,中等水平者占40.58%,较好者占27.54%;患者家庭功能总分为(133.57±45.78)分,其中轻度家庭功能障碍者占15.94%,中度家庭功能障碍者占50.72%,重度家庭功能障碍者占33.33%;患者家庭功能与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呈负相关(P<0.01)。结论肿瘤化疗间歇期患者家庭支持水平越高,患者的导管自我管理能力越强。医护人员要重视加强患者家庭支持系统的提升,提高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保证导管的安全留置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化疗间歇期 PICC 自我管理 家庭功能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自我管理在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郑丽君 尚卜凤 +2 位作者 张静 杜海燕 王雁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0期1526-1528,共3页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可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和周围组织的刺激,且省时省力,并发症低,现已在临床广泛使用[1]。因PICC价位较高,且反复插管造...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可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和周围组织的刺激,且省时省力,并发症低,现已在临床广泛使用[1]。因PICC价位较高,且反复插管造成患者心理紧张,经济负担重,因此许多患者在化疗间歇期间强烈要求带PICC管出院[2]。而多数肿瘤化疗患者的特点是长期治疗,住院化疗时间短,化疗间歇休养时间长,故PICC置管的院外护理和并发症预防十分关键[3]。PICC留置期间,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缩短导管的使用时间,给肿瘤患者在经济上和身体上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偏远地区及当地无PICC门诊的患者,如何保证居家期间的患者安全、导管安全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有研究显示[4],患者对导管相关的并发症早识别、早预防,对于长期带管患者尤为重要。大部分预防性干预和卫生保健活动都必须长期由患者自己执行,患者成为疾病的自我管理者。自我管理行为是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提升健康而采取的行为,自我管理行为与疾病的症状控制直接相关[5],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等[6]。本研究通过对63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自我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究其应用价值,为开展肿瘤PICC置管患者治疗间歇期的自我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行为 中心静脉导管 经外周静脉穿刺 化疗间歇期 肿瘤患者 应用 置入 PICC置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