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化痰祛湿法治疗痰湿蕴肺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用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马玺敏 张星平 +1 位作者 张学青 魏向阳 《新疆中医药》 2023年第1期76-79,共4页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以咳嗽、咳痰等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临床文献回顾发现,本病与小儿肺脾不足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临床最常见的证型为痰湿蕴肺证,法随证立,古今医者多以...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以咳嗽、咳痰等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临床文献回顾发现,本病与小儿肺脾不足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临床最常见的证型为痰湿蕴肺证,法随证立,古今医者多以化痰祛湿法为主,兼顾肺脾,医家基于此治法的临床用药多以二陈汤为基础进行加减,导师张星平教授以此为原则自拟二陈桑贝止咳平喘方治疗本病,其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咳嗽 化痰祛湿法 二陈汤 湿蕴肺
下载PDF
健脾化痰祛湿法联合针刺周期疗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翟璇 王爽 +1 位作者 牛凤鹤 李世玲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期305-308,313,共5页
目的观察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应用健脾化痰祛湿法联合针刺周期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妇科就诊的肥胖型PCOS患者10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 目的观察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应用健脾化痰祛湿法联合针刺周期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妇科就诊的肥胖型PCOS患者10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常规治疗+健脾化痰祛湿法联合针刺周期疗法。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 hip ratio,WHR)、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和糖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脂肪代谢因子[脂联素(Adiponectin,APN)、廋素(Leptin,LEP)]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MI指数及WHR比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BMI指数及WHR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厚、RI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增厚、RI指数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Alc、FINS及HOMA-I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HbAlc、FINS及HOMA-IR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N、LE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APN、LEP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脾化痰祛湿法联合针刺周期疗法治疗肥胖型PCOS可提高疗效,并能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和糖脂代谢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多囊卵巢综合征 健脾化痰祛湿法 针刺
下载PDF
健脾化痰祛湿法治疗糖尿病研究概况
3
作者 许成群 方朝晖 +18 位作者 叶山东 费爱华 鲍陶陶 李家云 杨迪 杜雪 王炜 祝捷 徐将 王利娜 葛侠 丁诺诺 王静 程梅 周霞 尤琴 周传燕 窦丽娜 乔露露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8期52-54,共3页
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健脾化痰祛湿法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况。指出糖尿病普遍存在着脾失健运、痰湿壅滞的病理机制,运用健脾化痰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深入研究糖尿病痰湿证的形成机制... 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健脾化痰祛湿法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况。指出糖尿病普遍存在着脾失健运、痰湿壅滞的病理机制,运用健脾化痰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深入研究糖尿病痰湿证的形成机制,对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健脾化痰祛湿法 脾虚痰湿 研究概况
下载PDF
化痰祛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纯武 李章平 +3 位作者 滕红林 许可 吴剑静 吴春雷 《中医正骨》 2009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化痰祛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治疗组加用加味温胆汤,在治疗前后均行双侧椎... 目的:观察化痰祛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治疗组加用加味温胆汤,在治疗前后均行双侧椎动脉多普勒检查和血液黏度检测,并观察症状改善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要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收缩期血液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比治疗前均显著增快(P<0.01),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值和血浆黏度值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基础上加用化痰祛湿法能改善椎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黏度,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化痰祛湿法 血液流变学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化痰祛湿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方洲 张雪侠 +3 位作者 杨丹丹 王晓丽 郭晓燕 王守富 《中医研究》 2020年第11期58-62,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化痰祛湿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SHR作为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依那普利组、1/10依那普利组、化痰祛湿高剂量组、化痰祛湿高剂量+1/10... 目的:通过观察化痰祛湿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SHR作为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依那普利组、1/10依那普利组、化痰祛湿高剂量组、化痰祛湿高剂量+1/10依那普利组,以近交系京都种Wistar(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依那普利组给予0.02 g/kg的依那普利,1/10依那普利组给予0.002 g/kg的依那普利,化痰祛湿高剂量组给予中药2 g/kg,化痰祛湿高剂量+1/10依那普利组给予中药2 g/kg+0.002 g/kg的依那普利,WKY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去离子水。每天上午灌胃西药,下午灌胃中药,连续给药8周。每给药两周测1次血压,末次给药后取材,留取血清,检测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Ⅱ,AngⅡ)、一氧化氮(nitrous 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含量;取胸主动脉,进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对比,从给药开始到给药8周,依那普利组、化痰祛湿高剂量+1/10依那普利组的血压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对比,依那普利组和化痰祛湿高剂量+1/10依那普利组的AngⅡ、ET含量降低、NO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10依那普利组和化痰祛湿高剂量组血清中各个指标均有相应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WKY组对比,模型对照组SHR弹性膜排列紊乱,层数增加,中膜显著增厚,部分出现内膜损伤和外膜炎症浸润现象;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各给药组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均明显减轻,其中以化痰祛湿高剂量+1/10依那普利组和依那普利组效果较为显著。结论:化痰祛湿法降压的机制可能与降低AngⅡ和ET的含量有关,使NO含量升高,减少氧化应激的损伤,发挥舒血管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与西药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化痰祛湿法 血管 保护作用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化痰祛湿法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武晓光 王守富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1期81-83,共3页
高血压病,是病因尚未十分明确而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据2004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现患病人数约为1.6亿,比1991年增加了7000万。可见高血压是临床常... 高血压病,是病因尚未十分明确而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据2004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现患病人数约为1.6亿,比1991年增加了7000万。可见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祛湿法 高血压病 综述
下载PDF
调肺运脾化痰祛湿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桑杲 滕源 +2 位作者 何小军 郭自强 杜建民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调肺运脾化痰祛湿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 目的:观察调肺运脾化痰祛湿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调肺运脾化痰祛湿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对PEF和sICAM-1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总有效率98.0%,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PEF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浆sICAM-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血浆sICA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调肺运脾化痰祛湿法应用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临床疗效良好,改善气道阻塞,降低血浆sICAM-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调肺运脾化痰祛湿法 麻菀咳宁汤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清热化痰祛湿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60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熊四毛 葛正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0年第6期48-49,共2页
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对2006~2009年在我院就诊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痰热郁肺证(以下简称慢支痰热郁肺证)采用清热化痰祛湿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痰热郁肺证 清热化痰祛湿法 中医药疗
下载PDF
调肺运脾化痰祛湿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维进 姜小青 卢成和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5期623-625,共3页
目的 观察调肺运脾化痰祛湿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肺脾亏虚型)的效果,探讨其对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咳嗽变异性哮喘(肺脾亏虚型)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 目的 观察调肺运脾化痰祛湿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肺脾亏虚型)的效果,探讨其对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咳嗽变异性哮喘(肺脾亏虚型)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调肺运脾化痰祛湿法治疗,12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炎症指标、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6(IL-6)及?ICAM-1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T、CD4+T、CD8+T等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调肺运脾化痰祛湿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调肺运脾化痰祛湿法 咳嗽变异性哮喘 细胞间粘附分子
下载PDF
化痰祛湿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Meta分析
10
作者 王月磊 程丽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2期1-4,7,共5页
目的分析"化痰祛湿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万方数据及维普文献数据库,选择化痰祛湿法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和纯西药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NoteExpress软件进行文献筛选和管理,利用Re... 目的分析"化痰祛湿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万方数据及维普文献数据库,选择化痰祛湿法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和纯西药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NoteExpress软件进行文献筛选和管理,利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最终纳入22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结果采用化痰祛湿法联合西药治疗比单纯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更佳[RR=0.80,95%CI(0.76,0.84),P <0.00001];其在降压效果(收缩压、舒张压)与单纯西药相比效果更好,收缩压:[MD=-8.88,95%CI=(-12.42,-5.34),P <0.00001],舒张压:[MD=-6.26,95%CI=(-8.02,-4.51),P <0.00001]。结论采用化痰祛湿法相比单纯西药治疗,其疗效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能够控制患者血压,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化痰祛湿法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扶正化痰祛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俞峰 姜宏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45-46,共2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为颈椎退变后,向后方突出的椎间盘,钩椎关节或椎体骨刺等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之交感神经丛,使椎动脉痉挛,管腔狭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颈椎病患者中约70%有椎动脉受累表现。我科...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为颈椎退变后,向后方突出的椎间盘,钩椎关节或椎体骨刺等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之交感神经丛,使椎动脉痉挛,管腔狭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颈椎病患者中约70%有椎动脉受累表现。我科运用扶正化痰祛湿治疗痰浊上蒙型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痰祛湿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观察
原文传递
基于“痰脂壅阻论”研究健脾温肾化痰祛湿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丽慧 彭惠平 +4 位作者 桂香 丁芳玲 陈璐 郭小晶 周琴 《四川中医》 2022年第9期163-167,共5页
目的:基于“痰脂壅阻论”研究健脾温肾化痰祛湿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09月昆山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20例PCOS-I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 目的:基于“痰脂壅阻论”研究健脾温肾化痰祛湿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09月昆山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20例PCOS-I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和达英~35治疗,观察组予以毓麟珠和健脾温肾化痰祛湿法加减同时结合调周法治疗,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症状、双侧卵巢体积变化、性激素水平及糖脂代谢指标变化情况,同时予以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0%、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月经及中医症状、痤疮、多毛、黑棘皮评分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双侧卵巢体积、睾酮(T)、促黄体生成激素(LH)、LH/FSH比值及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降低(P<0.05),脂联素(APN)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泌乳素(PRL)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脾温肾化痰祛湿法治疗PCOS-IR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性激素分泌水平及糖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健脾温肾化痰祛湿法 性激素 糖脂代谢
原文传递
化痰祛湿行气活血法治疗痰瘀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晶晶 杨卫杰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化痰祛湿行气活血法治疗痰瘀型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3例采用盐酸吡格列酮+中药组治疗,对照组33例单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结果:两组治疗证候疗效结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 目的:探讨化痰祛湿行气活血法治疗痰瘀型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3例采用盐酸吡格列酮+中药组治疗,对照组33例单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结果:两组治疗证候疗效结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治疗组能显著降低患者的CHOL、TG、LDL水平,升高HDL水平。结论:化痰祛湿行气活血法治疗痰瘀型2型糖尿病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中医药治疗 2型糖尿病/化痰湿行气活血
下载PDF
黄守正祛湿化痰法应用经验举隅
14
作者 黄俊友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9年第6期413-414,共2页
关键词 黄守正 湿化痰 心肌炎 乳腺增生 带状疮疹
原文传递
祛湿化痰排毒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症124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洪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45-146,共2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峰颠到来,预防和治疗中老年病成为重要课题,而脑动脉硬化症是其主要疾病之一。脑动脉硬化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等症状。古代医家对此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峰颠到来,预防和治疗中老年病成为重要课题,而脑动脉硬化症是其主要疾病之一。脑动脉硬化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等症状。古代医家对此病的描述颇多,如《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朱丹溪有“无痰不作眩”,《景岳生书》又提出了“无虚不作眩”的论点。笔者认为该病主要病机为湿痰瘀毒内阻所致,临床应用祛湿化痰排毒法结合临床分型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化痰排毒 脑动脉硬化
下载PDF
祛湿化痰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邱慧勇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5期2922-2923,共2页
目的:探讨祛湿化痰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效果。方法: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两组都使用顺尔宁加阿赛松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祛湿化痰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 目的:探讨祛湿化痰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效果。方法: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两组都使用顺尔宁加阿赛松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祛湿化痰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EF与FEV1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都有明显上升(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湿化痰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有利于提高治疗疗效,且安全性好,也有利于肺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化痰 慢性支气管炎 迁延期 老年人
下载PDF
利湿化痰祛瘀法治疗脂肪肝临床研究
17
作者 吕霄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20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利湿化痰祛瘀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利湿化痰祛瘀方治疗,对照组给予东宝肝泰片治疗,疗程均为60d。比较2组疗效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 目的观察利湿化痰祛瘀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利湿化痰祛瘀方治疗,对照组给予东宝肝泰片治疗,疗程均为60d。比较2组疗效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50.79%,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分别为20.63%、82.5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各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湿化痰祛瘀法是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疗 湿化痰 脂肪肝 疗效
下载PDF
脂肪肝常用治法述要 被引量:5
18
作者 尹常健 陈谭升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19-521,共3页
对脂肪肝进行了治法学探讨 ,总结出以下诸法 :1化痰祛湿法 ,适用于痰浊壅盛型 ;2行气导滞法 ,可用于气滞郁阻型 ;3清热利湿法 ,适用于湿热蕴结型 ;4活血通络法 ,可用于血瘀阻络型。同时 ,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适当加用具有护肝、降酶、降... 对脂肪肝进行了治法学探讨 ,总结出以下诸法 :1化痰祛湿法 ,适用于痰浊壅盛型 ;2行气导滞法 ,可用于气滞郁阻型 ;3清热利湿法 ,适用于湿热蕴结型 ;4活血通络法 ,可用于血瘀阻络型。同时 ,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适当加用具有护肝、降酶、降脂药物。并提出了治疗中应该注意的 6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化痰祛湿法 行气导滞 中医药疗 治疗
下载PDF
利湿化痰祛瘀法防治高脂血症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一萍 王兴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76-78,共3页
高脂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子。然而现在的研究大多治大于防,重治轻防,
关键词 湿化痰 高脂血症 防治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健脾祛湿化痰法治疗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2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闵珊 陈虹燕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2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化痰法对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患者肥胖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以健脾祛湿化痰法组方的中药汤剂,2组均治疗...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化痰法对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患者肥胖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以健脾祛湿化痰法组方的中药汤剂,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肥胖评价指标[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MI)]、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脂代谢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2组肥胖评价指标及糖、脂代谢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脾祛湿化痰法治疗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可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减轻体质量,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脾虚痰湿 中西医结合疗 健脾湿化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