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配施和化肥减施对小麦生长、养分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1
作者 张晶 赵超 +3 位作者 裴雪霞 张慧芋 党建友 张定一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9,共11页
为明确氮磷配施和化肥减施对小麦生长、养分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8个晋南主栽品种为材料,于2019—2021年开展水培和大田定位试验,水培试验设置4个氮磷水平(N 0.2 mmol·L^(-1)+P 0.1 mmol·L^(-1)、N 0.2 mmol·L^(-1)+P... 为明确氮磷配施和化肥减施对小麦生长、养分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8个晋南主栽品种为材料,于2019—2021年开展水培和大田定位试验,水培试验设置4个氮磷水平(N 0.2 mmol·L^(-1)+P 0.1 mmol·L^(-1)、N 0.2 mmol·L^(-1)+P 2.5 mmol·L^(-1)、N 4 mmol·L^(-1)+P 0.1 mmol·L^(-1)、N 4 mmol·L^(-1)+P 2.5 mmol·L^(-1)),对不同小麦品种苗期性状进行初步考察筛选;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F)、化肥减施(FR)和不施肥(CK)3个处理,研究不同年型下化肥减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不同氮磷水平品育8161株高、根长、植株干重、根干重及根冠比均最低;良星67在低磷时正常氮较低氮植株干重增幅仅为17.07%,根干重反而降低,且在正常氮磷时根冠比较低。大田生产条件下,2019—2020年度(丰水年)化肥减施处理下以品育8012、济麦22产量较高,二者差异不显著,邯农1412产量最低,仅为7520.18 kg·hm^(-2)。其中,山农20、中麦4072和邯农1412产量均表现为化肥减施显著低于常规施肥。2020—2021年度(干旱年)化肥减施处理下济麦22产量为6191.53 kg·hm^(-2),显著高于品育8012和石农086,其籽粒氮素积累量和磷素吸收效率均最高,分别为130.35 kg·hm^(-2)和0.79 kg·kg^(-1)。干旱年减施化肥导致小麦生育后期叶片早衰,显著降低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但对茎秆形态特征影响较小。综上,晋南小麦-玉米轮作区小麦生育期基施纯N 180.0 kg·hm^(-2)、P_(2)O_(5)105.0 kg·hm^(-2)、K_(2)O34.5 kg·hm^(-2),拔节期追施纯N 60.0 kg·hm^(-2)时,丰水年品育8012和济麦22产量较高,干旱年济麦22产量最高,且化肥减施有利于提高济麦22开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贮藏再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和第3节间厚度。单纯的连年化肥减施在干旱年份会导致小麦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降低。本研究结果为晋南麦区小麦稳产高效栽培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磷配施 化肥减施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党参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2
作者 米永伟 杨晓波 +3 位作者 龚成文 漆永红 邵武平 谢志军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91-294,共4页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可助力党参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为更好地指导甘肃省党参种植生产中化肥和农药施用,针对党参种植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养分利用率低、防控过度依赖化学农药等问题,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可助力党参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为更好地指导甘肃省党参种植生产中化肥和农药施用,针对党参种植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养分利用率低、防控过度依赖化学农药等问题,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化肥减施、种苗移栽、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控、采收等方面总结提出了党参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化肥农药减施 绿色发展 技术规程
下载PDF
茶园化肥减施的认识误区及实施建议
3
作者 马立锋 卓荣华 《中国茶叶》 2024年第2期56-59,共4页
茶园化肥减施是不是茶园不让施化肥了,是不是不施肥的茶叶品质更好?茶园化肥减施,茶叶还能长好吗?针对化肥减施行动实施以来,部分茶叶生产者的认识误区,讨论了茶园施肥的必要性、化肥减施的紧迫性,以及合理的化肥减施措施及成效。茶园... 茶园化肥减施是不是茶园不让施化肥了,是不是不施肥的茶叶品质更好?茶园化肥减施,茶叶还能长好吗?针对化肥减施行动实施以来,部分茶叶生产者的认识误区,讨论了茶园施肥的必要性、化肥减施的紧迫性,以及合理的化肥减施措施及成效。茶园施肥不足会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茶叶减产降质明显;施肥过量则会使土壤质量恶化,同样对茶树生长不利。只有通过合理施肥,并配套增效技术,才能促进茶树正常生长。茶园化肥减施要根据不同生产茶园具体情况进行,基本原则为总氮控制、磷钾基准养分合理配比,有机肥替代(以纯N计)比例2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化肥减施 有机肥替代 增效技术
下载PDF
基于金税四期防范化肥行业财务风险的分析及实施改进
4
作者 刘媛媛 黄杰 王涛 《中国经贸》 2024年第10期216-218,共3页
随着金税四期的到来,对化肥行业的销售、采购、报销,以及供应商和客户上下游监管的力度越来越大。金税四期具备全数据、全业务、全流程多维度打通,充分体现了智慧办税、智慧监管的信息化手段。这就要求企业从报销、核算、发票、税务等... 随着金税四期的到来,对化肥行业的销售、采购、报销,以及供应商和客户上下游监管的力度越来越大。金税四期具备全数据、全业务、全流程多维度打通,充分体现了智慧办税、智慧监管的信息化手段。这就要求企业从报销、核算、发票、税务等各个业务方面进行全面规范管理,若不及时进行规范化管理,就会触发各种风险预警,势必对财务管理工作带来隐患。因此,化肥行业要想生存下来并赢得发展空间,前提是企业财务必须合规合法,这就促使企业尤其是广大化肥企业要进行财务风险防范和实施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行业 财务风险防范 化肥企业 风险预警 企业财务 信息化手段 供应商 智慧监管
下载PDF
遭遇“倒春寒”化肥承储企业呼吁“灵活”应对
5
作者 张涛 《中国农资》 2024年第7期2-2,共1页
近期,北方小麦主产区追肥季已近尾声。从笔者走访一线的反馈来看,种植户整体对今年春耕期间的化肥供应表示满意,特别是价格方面,相比春耕前期和去年同期有大幅回落,没有买到“贵化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关心下,今春化肥的保供稳价工作... 近期,北方小麦主产区追肥季已近尾声。从笔者走访一线的反馈来看,种植户整体对今年春耕期间的化肥供应表示满意,特别是价格方面,相比春耕前期和去年同期有大幅回落,没有买到“贵化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关心下,今春化肥的保供稳价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目前国内的产量和市场供给来看,春耕期间化肥价格仍将处于低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供应 市场供给 阶段性成果 承储企业 小麦主产区 种植户 倒春寒 化肥价格
下载PDF
有机肥与氮素化肥配施对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王丹丹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研究有机肥与氮素化肥配施对叶类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为生产低硝酸盐含量的叶类蔬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量具有显著差异的菠菜和白菜为材料,采用随机组合区域进行施肥种植,在第二次施肥后定期取样测... 【目的】研究有机肥与氮素化肥配施对叶类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为生产低硝酸盐含量的叶类蔬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量具有显著差异的菠菜和白菜为材料,采用随机组合区域进行施肥种植,在第二次施肥后定期取样测定并分析不同配施比中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量。【结果】菠菜和白菜样本中有机肥与氮素化肥配比为1:1时施用效果最为明显,随着时间的变化,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均先缓慢增加,到达峰值后又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仅施用氮素化肥的叶类蔬菜动态差异显著,在施肥中期菠菜和白菜中硝酸盐的含量明显上升,达到峰值前的累积速率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施用其他配比时的叶类蔬菜动态差异不均,在施肥中期菠菜和白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均在上升,到达峰值后仍继续上升,同施氮量呈正相关;仅施用有机肥的叶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数值变化不明显,菠菜和白菜在施肥种植期间对氮素的吸收速率缓慢,硝酸盐的积累量也趋于平缓。【结论】有机肥与氮素化肥不同配施方法中,有机肥和氮素化肥配施比1:1施用时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量最低;仅施用氮素化肥的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量最高;仅施用有机肥的叶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变化不明显;施用其他配比时的叶类蔬菜中硝酸盐累积量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配施 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 氮素化肥 有机肥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模式下小麦减施化肥的肥料效应分析
7
作者 段清长 《河南农业》 2024年第5期25-26,共2页
为实现小麦绿色标准化生产,做到小麦化肥减量增效,使小麦施肥更加科学合理,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环境友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特安排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2020年10月,该试验安排在周口市淮阳区安岭镇界牌口村冯全义承... 为实现小麦绿色标准化生产,做到小麦化肥减量增效,使小麦施肥更加科学合理,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环境友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特安排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2020年10月,该试验安排在周口市淮阳区安岭镇界牌口村冯全义承包田内。供试小麦品种为泛麦8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效应 小麦施肥 化肥减量增效 绿色可持续发展 减施化肥 绿色标准化 农业节本增效 环境友好
下载PDF
化肥“零增长”政策会影响粮食安全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RD检验 被引量:1
8
作者 林珊 于法稳 代明慧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3,共12页
基于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04—2021年的面板数据,将2015年化肥“零增长”政策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断点回归实证检验化肥“零增长”政策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水平的影响,进而分析此政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断点回归结果表明:... 基于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04—2021年的面板数据,将2015年化肥“零增长”政策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断点回归实证检验化肥“零增长”政策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水平的影响,进而分析此政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断点回归结果表明:化肥“零增长”政策可显著降低化肥施用强度,同时对粮食产量和3大粮食作物(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化肥“零增长”政策对粮食产量的促进效应源于化肥利用效率的提高,粮食主产区内高度集中且呈规模化的化肥减量增效行动能够催生粮食增产的规模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化肥“零增长”政策冲击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粮食总产量和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均显著提升,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化肥施用强度显著降低。粮食主产区在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同时,确保了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甚至提高,进而有效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由此表明,进一步实施化肥“零增长”政策,可以实现化肥减量增效与保障粮食安全的“双赢”,更好地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零增长”政策 粮食安全 准自然实验 断点回归 粮食主产区
下载PDF
贵州黄壤区连续翻压绿肥配合化肥减量对玉米生长、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廖恒 况胜剑 +4 位作者 张钦 张爱华 秦松 姚单君 崔宏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通过连续翻压绿肥配合化肥减量开展大田试验,探究其对玉米养分积累、生长状况、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绿肥综合利用技术在贵州黄壤上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6个处理:不翻压绿肥、不施化肥(A1);100%化肥(A2);绿肥+100%化肥(A... 通过连续翻压绿肥配合化肥减量开展大田试验,探究其对玉米养分积累、生长状况、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绿肥综合利用技术在贵州黄壤上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6个处理:不翻压绿肥、不施化肥(A1);100%化肥(A2);绿肥+100%化肥(A3);绿肥+85%化肥(A4);绿肥+70%化肥(A5);绿肥+55%化肥(A6)。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结果表明,贵州黄壤区化肥减施配合翻压绿肥在玉米生产中有效可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籽粒的养分状况。其中,第1年翻压绿肥配合化肥减量处理(A2~A6)与A1处理相比,拔节期玉米叶、茎钾素含量分别提高46.68%~115.04%、153.11%~298.19%,抽穗期玉米叶、茎钾素含量分别提高53.36%~86.89%、24.49%~47.56%,成熟期玉米叶、茎钾素含量分别提高116.70%~206.13%、47.41%~130.01%;翻压绿肥配合化肥减量处理A2~A6可显著提高玉米单株茎叶干质量、单株玉米棒干质量以及玉米籽粒产量。第1年,与对照处理A1相比,A2~A6处理玉米单株茎叶干质量,A3、A5处理单株玉米棒干质量差异显著(P<0.05),分别提高32.71%~66.58%、17.88%~21.05%;第1年,与对照处理A1相比,A3处理玉米籽粒氮含量,A3~A5处理玉米籽粒钾含量,A3~A6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分别提高27.59%、13.79%~17.24%、28.41%~33.91%。总体看来A4(绿肥翻压+85%化肥)处理整体表现最好,为试验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黄壤 玉米 绿肥 化肥减量 养分 产量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缓释肥对单季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0
作者 黄益孝 周家昊 +3 位作者 陈照明 王强 马军伟 叶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4,共8页
为探究秸秆还田条件下化肥减量配施缓释肥对单季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于2019年在浙江金华、平湖2个试验点开展单季稻种植化肥减量施肥研究,以确定适合长三角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单季稻种植的化肥减量施肥方式。试验设置6个处理:... 为探究秸秆还田条件下化肥减量配施缓释肥对单季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于2019年在浙江金华、平湖2个试验点开展单季稻种植化肥减量施肥研究,以确定适合长三角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单季稻种植的化肥减量施肥方式。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肥(N0处理)、常规施肥(N1处理,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为4∶3∶3;纯氮施用量为225.0 kg/hm^(2))和4个化肥减量施肥处理[N2处理,常规施肥减氮,氮肥运筹同N1处理;SF1、SF2、SF3处理,缓释肥处理,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分别为7∶3∶0、7∶0∶3、7∶0∶0;纯氮施用量为187.5 kg/hm^(2)],磷钾肥施用量一致。采集成熟期水稻植株,测定计算单季稻产量、植株生物量、氮含量、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等指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产量效益分析。结果表明,(1)与N1处理相比,SF处理水稻籽粒产量实现了稳产甚至增产,但等氮条件下金华试验点只有SF2处理相比于常规施肥减氮处理的单季稻籽粒产量仅提高1.43%;而平湖试验点SF处理的籽粒产量提高幅度为0.46%~9.38%。(2)N1处理无论是在秸秆生物量方面还是植株总生物量方面均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SF2处理;金华试验点SF3处理的籽粒氮含量较N1处理提高了19.9%;金华、平湖SF3处理的秸秆氮含量分别较N1处理显著提高20.0%、13.7%。(3)金华、平湖试验点SF3处理的植株吸氮量分别较N1处理显著增加15.2%、28.5%。在金华试验点,SF处理表观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除SF3处理外)均显著高于N1处理;在平湖试验点,SF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偏生产力也显著高于N1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只有SF2处理显著提高37.2%。(4)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季稻产量、秸秆生物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植株吸氮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素吸收效率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5)金华试验点净增收益大小为SF2处理>N1处理>N2处理>SF1处理=SF3处理;而平湖试验点净增收益大小为SF2处理>N1处理>SF3处理>SF1处理>N2处理。综上,采用缓释肥基施+穗肥追施尿素的2次施肥模式(SF2处理,氮肥减量16.7%)为宜,兼顾节氮省工省力等多重效益,具体施肥量应根据当地生产实际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化肥减量 缓释肥 产量 氮素利用 效益分析
下载PDF
化肥有机肥配施比例对油菜根际土壤利用光合同化碳微生物的影响
11
作者 张乐妍 陈春兰 +4 位作者 王逗 王璟媛 朱宝利 秦红灵 龙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31,共11页
【目的】利用同位素标记方法,研究化肥有机肥施用配比对油菜根际土壤利用光合碳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以了解有机肥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方法】盆栽试验在湖南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温室内进行,供... 【目的】利用同位素标记方法,研究化肥有机肥施用配比对油菜根际土壤利用光合碳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以了解有机肥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方法】盆栽试验在湖南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温室内进行,供试油菜品种为湘杂油6号,土壤为红壤。在等氮磷钾投入量下,设置3个化肥有机肥配施比例处理:3∶1(OF25)、1∶1(OF50)、1∶3(OF75),以及单施有机肥(OF100)、单施化肥(CK)处理,共5个处理。于油菜移栽40天(蕾薹期)进行土壤^(13)CO_(2)标记,连续标记20天后采集根际土壤,用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率质谱联用仪测定各类磷脂脂肪酸PLFA种类及其^(13)C值(^(13)C-微生物),用于分析微生物种类及其相对丰度,共获得15种PLFA单体脂肪酸结构,依据^(13)C值计算各类微生物相对丰度和绝对含量,以其总和作为微生物总量。【结果】油菜根际土壤共测得12种利用光合同化碳细菌和3种真菌,细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G^(+))a15:0、i17:0,革兰氏阴性菌(G^(-))2OH 14:0、3OH 14:0、cy17:0;14:0、16:0、15:0、18:0、19:0、20:0、17:0;真菌为18:1w9tans、18:2w6c、18:1w9c。OF75和OF100处理^(13)C标记G^(+)细菌、真菌PLFA量与CK无显著差异,G^(-)菌分别比CK提高36.41%和62.03%。^(13)C标记真菌和G^(+)菌是利用光合同化碳的主要群落,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加,细菌相对丰度增加,真菌相对丰度减少;G^(-)菌相对丰度增加,G^(+)菌相对丰度减少。土壤有机碳、全磷、全氮以及氨基酸总量显著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利用光合沉积碳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而根际分泌物氨基酸量只与根际^(13)C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化肥有机肥配施比例引起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以及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根际土壤中利用光合沉积碳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当化肥和有机肥配施比例达到1∶3时,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性PLFA含量和多样性明显优于单施化肥,表明此配比为根际土壤微生物提供了更友好的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有机肥施用比例 13C-标记 光合同化碳 PLFA含量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引黄灌区连续减施化肥对春小麦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12
作者 王月梅 田海梅 +5 位作者 王西娜 郝雯悦 吕喆铭 于金铭 谭军利 王朝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9-554,共16页
【目的】探索宁夏引黄灌区连续减施化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供应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影响产量稳定性的因素,为化肥合理减施、春小麦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春4号春小麦为供试作物,2019-2022年连续4年开展化肥减施田... 【目的】探索宁夏引黄灌区连续减施化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供应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影响产量稳定性的因素,为化肥合理减施、春小麦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春4号春小麦为供试作物,2019-2022年连续4年开展化肥减施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F,N 270 kg·hm^(-2)、P_(2)O_(5)150 kg·hm^(-2)、K_(2)O 75 kg·hm^(-2))、减量施肥下限(RF1,N 180 kg·hm^(-2)、P_(2)O_(5)45 kg·hm^(-2)、K_(2)O 30 kg·hm^(-2),与传统施肥相比减N 33.3%、减P_(2)O_(5)70.0%、减K_(2)O 60.0%)、减量施肥上限(RF2,N 225 kg·hm^(-2)、P_(2)O_(5)75 kg·hm^(-2)、K_(2)O 45 kg·hm^(-2),与传统施肥相比减N 17.0%、减P_(2)O_(5)50.0%、减K_(2)O 40.0%)及不施肥(CK)处理,分析春小麦生育期间气候因素,播前土壤水分含量,播前和收获期土壤矿质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收获期春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2019-2022年播前土壤水分含量存在年际差异,其中2022年的较低,平均值仅为19.5%;除2020年受施肥处理显著影响外,其余年份各施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播前和收获期土壤矿质态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均以常规施肥(CF)处理较高,RF2处理次之,且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而RF1处理的趋于降低。2019年,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和产量均以CF处理最高,分别为23261.7和9449.0 kg·hm^(-2),较RF2处理增幅分别为2.8%-4.5%和3.2%-16.0%,而2020-2022年均以RF2处理较高,但与CF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且4年籽粒产量表现最稳定;从年际变化来看,所有施肥处理的公顷穗数、千粒重、产量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施肥量并不是造成产量年际差异的主要原因,而是与播前土壤水分、降水量、气温、湿度和风速有密切关系,其中2022年产量的降低主要与较低的播前土壤水分、灌浆期的干热风现象及氮肥基追比的改变有关。【结论】宁夏引黄灌区连续适量减施化肥(N225 kg·hm^(-2)、P_(2)O_(5)75 kg·hm^(-2)、K_(2)O 45 kg·hm^(-2),相对常规施肥减N 17.0%,减P_(2)O_(5)50.0%,减K_(2)O 40.0%)不会显著降低土壤氮、磷、钾的供应能力,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春小麦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促进地上部干物质量向籽粒的转移和积累,从而趋于提高春小麦的籽粒产量。但是,春小麦产量受降雨、风速、湿度等气候因素和土壤墒情、连作障碍、氮肥追施比等的影响而存在年际差异,其中,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是影响小麦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其对施肥效果的影响需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连续减施化肥 土壤速效养分 干物质量 产量稳定性 宁夏引黄灌区
下载PDF
前茬小麦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后茬玉米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13
作者 李静 李青松 +2 位作者 杨艳霞 王德新 韩燕来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以豫南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的玉米为研究对象,基于大田试验,采用小麦、玉米周年轮作模式,在前茬冬小麦季设置6个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处理,即T0(0)、T20(20%)、T40(40%)、T60(60%)、T80(80%)和T100(100%),玉米季各小区均正常... 以豫南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的玉米为研究对象,基于大田试验,采用小麦、玉米周年轮作模式,在前茬冬小麦季设置6个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处理,即T0(0)、T20(20%)、T40(40%)、T60(60%)、T80(80%)和T100(100%),玉米季各小区均正常施用化肥,在玉米吐丝期测定玉米抗倒伏相关表观性状、力学指标,在玉米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测定土壤可溶性氮含量,在玉米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与T0相比,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处理的玉米吐丝期的株高、重心高度、穗位高度及穗位系数均无显著变化;第3、4、5节间直径、节间干物质质量、单位茎长干物质质量、压碎强度和抗倒指数增加;T60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茎秆抗倒指数;在玉米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氮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均以T60处理的含量最高;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处理的玉米产量、百粒质量均有所增加,T60处理的玉米产量增加了15.61%。可见,前茬有机肥替代化肥氮能够提高后茬玉米的抗倒伏性及产量,以有机肥替代60%化肥氮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有机肥 抗倒伏性 化肥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不同用量堆肥对娃娃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杨姣姣 魏百弘 +5 位作者 陈文绪 马济中 毛莉莉 铁建中 胡琳莉 郁继华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为筛选出适于娃娃菜生长的最佳施肥方案,以不施肥(NF)为对照,以当地化肥施用量(C)和当地化肥施用量减量30%(R)为两种化肥施用水平;以0、400、600、800 kg·667 m^(-2)4种堆肥施用水平,两因素组合成8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娃娃... 为筛选出适于娃娃菜生长的最佳施肥方案,以不施肥(NF)为对照,以当地化肥施用量(C)和当地化肥施用量减量30%(R)为两种化肥施用水平;以0、400、600、800 kg·667 m^(-2)4种堆肥施用水平,两因素组合成8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娃娃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当地化肥施用量减量30%+600 kg·667 m^(-2)堆肥(R6)处理的株幅和球高分别显著增加33.11%和26.23%,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和其他化肥减施处理;R6与其他处理相比干鲜质量均增加;R6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别比NF显著提高52.23%和120.21%;且R6处理与NF相比,显著提高娃娃菜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R6处理的排名最高。综上,当地化肥减量30%+600 kg·667 m^(-2)堆肥处理可明显促进娃娃菜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该施肥方案可为当地娃娃菜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娃娃菜 化肥减量 堆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吴征 周维秀 +1 位作者 杨永智 郭恒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目的】探究青海省东部农业区马铃薯在轮作条件下,施用化肥及不同量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最佳有机肥施肥量,为当地马铃薯增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青海海东市乐都区连续开展定位试验,在2021年... 【目的】探究青海省东部农业区马铃薯在轮作条件下,施用化肥及不同量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最佳有机肥施肥量,为当地马铃薯增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青海海东市乐都区连续开展定位试验,在2021年设置不施肥(CK)、专家推荐化肥施肥(OPT)、有机肥施肥8995.50 kg/hm^(2)(T_(1))、7496.25 kg/hm^(2)(T_(2))、5997.00 kg/hm^(2)(T_(3))、4497.75 kg/hm^(2)(T_(4))、2998.50 kg/hm^(2)(T_(5)),共7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艺性状(株高)、干物质含量及分配、经济性状(产量、加工商品率)的影响。【结果】有机肥处理T_(2)、T_(4)株高增高显著,其次为化肥处理OPT;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根+茎+叶和块茎干质量平衡期延迟效果排序依次为:T_(4)>T_(3)>T_(1)>T_(5)>CK>T_(2)>OPT,干质量平衡期之后“剪刀差”最大的是OPT处理,其次是T_(2)处理;从现蕾期到收获期,马铃薯根茎叶所占干物质比例逐渐减小,而块茎所占干物质比例逐渐增加,但在同一生育期内,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减少,茎所占干物质比例呈增加趋势,而叶片所占干物质比例呈减少趋势;每公顷总产量最高的是T_(3)处理,其次是T_(2)处理,较CK、OPT增产均显著;加工商品薯率最高是CK处理,其次为T_(1)和T_(2)、T_(5),但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认为在海东乐都马铃薯农业区,确保高产的有机肥最佳施用量范围为4497.75~7496.2 kg/hm^(2),确保较高加工商品率的有机肥最佳施用量范围为7496.25~8995.50 kg/hm^(2)。【结论】连续施用有机肥可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化肥减施 有机肥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下载PDF
化肥面源污染全链条治理的主要困境、逻辑基础和路径构建
16
作者 廖小静 徐雪高 +1 位作者 沈贵银 郑微微 《环境保护》 CAS 2024年第5期32-37,共6页
当前,我国化肥面源污染治理进入“去存量”阶段,“源头治理—养分回用—过程拦截—末端治理”全链条治理成为缓解化肥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化肥面源污染全链条治理虽然面临污染特性、农户分散经营特征和政策碎片化等方面的制约,但在治... 当前,我国化肥面源污染治理进入“去存量”阶段,“源头治理—养分回用—过程拦截—末端治理”全链条治理成为缓解化肥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化肥面源污染全链条治理虽然面临污染特性、农户分散经营特征和政策碎片化等方面的制约,但在治理技术、治理主体、治理载体等方面具有可行性。本文在整体性治理理论基础上,系统构建了化肥面源污染全链条治理路径,即在国家、省、市层面加大全链条治理技术创新和政策协同;在县级层面探索全链条治理服务模式和数字化管理模式;在社区层面引导生产者参与全链条治理、对接第三方主体提供全链条治理服务、构建全链条治理资金集成投入机制、依托社区组织营造良好氛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面源污染 全链条治理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逻辑基础 治理路径
下载PDF
中国化肥减量降碳效应评估
17
作者 邹金浪 刘陶红 +1 位作者 姚冠荣 徐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8-448,共11页
从2008~2014年、2014~2020年和2020~2025年3个时段,基于总量变化和强度贡献两个维度,对中国化肥使用减量降碳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中国化肥使用碳排放总量由2008年的7185.11万t波动增加到2014年的8462.78万t,然后持续减少到2020年... 从2008~2014年、2014~2020年和2020~2025年3个时段,基于总量变化和强度贡献两个维度,对中国化肥使用减量降碳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中国化肥使用碳排放总量由2008年的7185.11万t波动增加到2014年的8462.78万t,然后持续减少到2020年的7004.40万t.前者增幅17.78%,后者减幅17.23%.玉米和棉花化肥使用碳排放总量峰值出现在2014年,其余农作物则在2014年之前.(2)2014~2020年,化肥使用强度减少的降碳贡献程度为81.08%,其中,大豆和烤烟的贡献程度低于50%,棉花化肥使用强度增加.不同省份化肥减量降碳效应差异明显,其中,河北、黑龙江、海南和甘肃化肥使用强度减少的贡献程度低于50%.江苏、广东和新疆化肥使用强度增加.(3)相较2020年,在保障种植规模和优化种植结构的前提下,2025年化肥使用碳排放总量将下降.化肥使用强度减少1%情景下,稻谷、小麦、棉花、糖料和蔬菜在2025年的碳排放总量低于2020年,玉米、烤烟和大豆则分别需减少3%、5%和10%.稻谷、小麦和棉花化肥使用强度减少1%的降碳贡献程度超过50%,而玉米和糖料需减少3%,烤烟、蔬菜和大豆分别需减少5%、7%和10%.在所设情景下,2025年油料化肥减量降碳效应不明显.中国化肥使用碳排放已达峰,应该进一步提高化肥后“碳达峰”时期减量与降碳的协同性.当前需重点关注化肥使用强度增加和化肥使用强度减少降碳贡献程度不高的地区,区分农作物类型开展化肥减量降碳的总量和强度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 农业碳排放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 情景预测 中国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羊粪有机肥对烤烟生长、产质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18
作者 张书豪 王玉洁 +7 位作者 黄培元 马宜林 王悦华 温烜琳 申洪涛 王红霞 王艳芳 刘领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0,共9页
为探究羊粪有机肥与传统无机肥配施在烤烟生产中的效应,并为洛阳烟区合理利用羊粪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中烟101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等氮量施肥(各处理施氮量均为60 kg/hm^(2))对比试验,设置单施100%化肥N(T0)、25%羊粪有机肥N+75... 为探究羊粪有机肥与传统无机肥配施在烤烟生产中的效应,并为洛阳烟区合理利用羊粪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中烟101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等氮量施肥(各处理施氮量均为60 kg/hm^(2))对比试验,设置单施100%化肥N(T0)、25%羊粪有机肥N+75%化肥N(T25)、50%羊粪有机肥N+50%化肥N(T50)、75%羊粪有机肥N+25%化肥N(T75)4个处理,研究化肥减量配施不同比例羊粪有机肥对烤烟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经济性状、烟叶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羊粪有机肥处理较T0能够改善烤烟农艺性状和叶片光合特性,有利于烟田土壤养分的均衡供应和肥力水平的提高。与T0相比,配施羊粪有机肥处理烤烟圆顶期的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有效叶片数、SPAD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5.49%~8.63%、2.78%~7.46%、0.71%~19.67%、4.82%~9.64%、15.41%~20.42%、21.78%~24.11%、17.05%~24.03%、33.33%~50.00%、13.02%~30.63%、30.08%~68.57%、31.54%~45.51%和14.67%~20.73%,其中以T50处理效果最优。化肥减量配施羊粪有机肥处理也能够提升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感官评吸质量及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与T0相比,T50的上等烟比例、均价、产值和B2F等级烟叶感官质量总分值分别提高9.10%、5.36%、7.20%和4.77%,提升效果最佳,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更为协调。综合来看,等氮量施肥条件下,羊粪有机肥N替代50%化肥N更有利于促进洛阳烟区烟株的生长发育、提升烤后烟叶产量和品质,以及维持烟田土壤肥力,保障洛阳烟区烟叶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化肥减量 羊粪有机肥 经济性状 品质 土壤养分
下载PDF
连续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提升植烟土壤肥力质量的综合评价
19
作者 余顺平 熊于斌 +3 位作者 廖涛 张诗卿 汤利 李少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为准确评价连续多年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料对烤烟产量及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质量的影响,探究植烟土壤质量提升与烤烟绿色优质协同的化肥减量有机替代技术。以长期定位试验的第7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对不... 为准确评价连续多年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料对烤烟产量及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质量的影响,探究植烟土壤质量提升与烤烟绿色优质协同的化肥减量有机替代技术。以长期定位试验的第7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对不施肥(CK)、当地推荐常规施肥(100%化肥,CF)、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OF)和配施生物有机肥(BIO)4个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随机森林回归分析,探讨各土壤单项肥力指标对烤烟产量的解释度。结果表明,在连续7年化肥减量20%条件下,配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均能降低烤烟青枯病和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烤烟经济性状、产量可持续性与稳定性,提高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肥力综合质量。随机森林分析表明,植烟土壤有效磷、碱解氮、全氮是影响烤烟产量的决定因素,其解释率分别为19.66%、15.38%、12.07%。在3种评价方法下,植烟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值均表现为BIO>OF>CF>CK,BIO和OF处理较CF处理分别提高23.03%~31.75%和4.92%~7.94%。3种评价方法的IFI值与烤烟相对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内梅罗指数法(0.884)>因子分析法(0.867)>相关系数法(0.747)。因此,连续多年化肥减量配施不同有机肥具有提高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质量和烤烟产量及质量的持续效应,且以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的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 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质量评价 内梅罗指数法 因子分析法 相关系数法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露香梨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罗园园 陈萍 +2 位作者 尹志荣 杨洋 马玲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55-158,177,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玉露香梨生长及提质的最优施肥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的评价函数确定常规测土配方施肥处理(T_(1))、有机肥替代25%(T_(2))、50%(T_(3))、75%(T_(4))的化肥氮和单施有机肥(T_(5))5个处理对玉露香梨生长及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 为筛选出适宜玉露香梨生长及提质的最优施肥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的评价函数确定常规测土配方施肥处理(T_(1))、有机肥替代25%(T_(2))、50%(T_(3))、75%(T_(4))的化肥氮和单施有机肥(T_(5))5个处理对玉露香梨生长及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0.946%。第一主成分占70.492%的累计贡献率,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是改善果实品质的主要指标;第二主成分(F_(2))占20.454%的累计贡献率,其中果实纵径占比最高。结合PCA综合评价,有机肥替代化肥氮50%处理果实品质综合得分最高。可见,T_(3)处理是促进玉露香梨生长及提质的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化肥 玉露香梨 主成分分析 果实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