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脓性脊柱炎、胸腰椎结核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1
作者 廖云龙 吴春燕 +1 位作者 宋君 李国江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讨化脓性脊柱炎、胸腰椎结核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2年6月四川省绵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41例化脓性脊柱炎患者与4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分析2种疾病病变钙化、密度、骨质破坏位... 目的探讨化脓性脊柱炎、胸腰椎结核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2年6月四川省绵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41例化脓性脊柱炎患者与4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分析2种疾病病变钙化、密度、骨质破坏位置、类型等影像学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MRI、CT对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CT鉴别诊断出化脓性脊柱炎33例,胸腰椎结核37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0.646,P<0.05);MRI鉴别诊断出化脓性脊柱炎39例,胸腰椎结核41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82,P<0.05)。MRI检查鉴别诊断化脓性脊柱炎、胸腰椎结核的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5.12%、94.12%,明显高于CT检查的80.49%、83.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方法鉴别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结果显示,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受累脊椎椎体高度≥正常椎体1/2、椎体破坏区内钙质样高密度影、附件受累≥5个、椎旁异常软组织钙化比例均低于胸腰椎结核患者,椎体虫蚀型骨质破坏、病灶周围骨质伴硬化边比例均高于胸腰椎结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结果显示,化脓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破坏部位为边缘性、骨质破坏类型为肉芽肿、无椎间盘变窄、椎旁病变局限性脓肿、局限椎间盘破坏、无死骨或钙化、无椎体塌陷及成角比例均高于胸腰椎结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疾病患者病变累及节段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和CT检查均可有效鉴别诊断胸腰椎结核与化脓性脊柱炎,但MRI诊断效能相对更高,结合患者影像学征象和临床特征可进一步为术前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胸腰椎结核 CT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化脓性脊柱炎的疗效、安全与经济性比较
2
作者 胥甜甜 吕燕妮 +4 位作者 张秀莹 涂颖秋 胡恋琪 赖福崇 漆启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32-1238,共7页
目的 比较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化脓性脊柱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级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骨科收治的使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治疗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120例病历资料。其中使用万古霉素者71例(万古霉素... 目的 比较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化脓性脊柱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级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骨科收治的使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治疗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120例病历资料。其中使用万古霉素者71例(万古霉素组),使用利奈唑胺者49例(利奈唑胺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不良反应、抗菌药物治疗时间及抗菌药物总费用的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结果 万古霉素组和利奈唑胺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菌药物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利奈唑胺组患者抗菌药物总费用低于万古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化脓性脊柱炎的有效性、安全性与万古霉素相当,经济性优于万古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下载PDF
CT灰度直方图特征在布鲁氏菌脊柱炎和化脓性脊柱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3
作者 排尔哈提·亚生 木拉德·买尔旦 +1 位作者 盛伟斌 买尔旦·买买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6-993,共8页
目的:评估矢状位CT灰度直方图特征在布鲁氏菌脊柱炎(brucella spondylitis,BS)与化脓性脊柱炎(pyogenic spondylitis,PS)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行脊柱CT检查并经病理和/或病原学证实的40例BS患者[男25... 目的:评估矢状位CT灰度直方图特征在布鲁氏菌脊柱炎(brucella spondylitis,BS)与化脓性脊柱炎(pyogenic spondylitis,PS)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行脊柱CT检查并经病理和/或病原学证实的40例BS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51.6±13.0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20,28)kg/m^(2),BS组]和33例PS患者[男13例,女20例;年龄50.8±16.7岁,BMI 23(20,26)kg/m^(2),PS组]的资料。分别在两组患者矢状位CT图像上的每一层面用3D Slicer软件平台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s,ROI)并进行灰度全域直方图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次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等,找出两种病灶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的直方图特征(包括10%百分位值、1%百分位值、25%百分位值、5%百分位值、中位数、最小值、偏度和方差等);使用Logistic回归联合筛选的特征建模,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各直方图特征的鉴别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CT全域灰度直方图分析参数中,10%百分位值、1%百分位值、25%百分位值、5%百分位值、中位数、最小值、偏度和方差等8个特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百分位值的诊断效能最佳,其AUC值为0.824、特异度为0.893。联合模型AUC值为0.860、特异度为0.946。结论:基于CT灰度直方图10%百分位值及联合模型能有效鉴别PS和BS,可为临床鉴别两种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 化脓性脊柱炎 CT 影像组学 直方图分析
原文传递
儿童胸椎化脓性脊柱炎误诊分析(附1例报告)
4
作者 林杰钊 林雨聪 +3 位作者 罗金舟 王涛 陈奇凡 周初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1,共2页
化脓性脊柱炎(Pyogenic spondylitis)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脊柱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化脓性椎间盘炎、脊柱骨髓炎、椎间盘炎合并椎体骨髓炎以及硬膜外脓肿。有证据表明,近年来,化脓性脊柱炎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正逐渐升高。化脓性脊柱炎好发于... 化脓性脊柱炎(Pyogenic spondylitis)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脊柱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化脓性椎间盘炎、脊柱骨髓炎、椎间盘炎合并椎体骨髓炎以及硬膜外脓肿。有证据表明,近年来,化脓性脊柱炎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正逐渐升高。化脓性脊柱炎好发于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患者[1],儿童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十分罕见,因而容易漏诊误诊。本文回顾2017年9月6日我院收治1例10岁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对其误诊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0岁,因“胸背部疼痛3个月,加重伴发热2天”于2017年9月6日至我院就诊。患者2017年6月2日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持续性钝痛症状,疼痛无放射,无发热、乏力、盗汗等症状,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局部软组织损伤,予止痛治疗,嘱患者回家卧床休息,局部热敷,患者症状短时间内可缓解,但病情仍然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儿童 胸椎 误诊
原文传递
中间普雷沃菌致化脓性脊柱炎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周玲 曾令聪 +1 位作者 秦丽 黄毅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中间普雷沃菌是一种厌氧菌,导致脊柱感染在临床上少见,结合其致病力较低,因此诊断具有挑战性。本文旨在通过临床病例及文献复习,提供诊治思路。方法报道1例腰椎化脓性脊柱炎,依赖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得以明确致病菌为中间普雷沃菌... 目的中间普雷沃菌是一种厌氧菌,导致脊柱感染在临床上少见,结合其致病力较低,因此诊断具有挑战性。本文旨在通过临床病例及文献复习,提供诊治思路。方法报道1例腰椎化脓性脊柱炎,依赖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得以明确致病菌为中间普雷沃菌,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及时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及时的诊断、外科干预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该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雷沃菌 化脓性脊柱炎 临床特征 mNGS 文献复习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致化脓性脊柱炎1例
6
作者 马亚龙 包慧慧 +1 位作者 孙平 周航航 《甘肃医药》 2023年第10期954-956,共3页
肺炎克雷伯菌导致的化脓性脊柱炎(PDVO)临床极为罕见,现总结1例我院收治的因“腰部疼痛进行性加重1周余”的57岁男性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与微生物培养诊断为PDVO的病例,经保守联合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克雷伯杆菌 脊柱手术 脊柱感染
下载PDF
MRI及病理学鉴别早期化脓性脊柱炎及布氏杆菌脊柱炎中的应用及价值 被引量:27
7
作者 刘涛 孙建民 +1 位作者 崔新刚 蒋振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99-504,共6页
背景:病理学检测及MRI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将两者结合用于脊柱炎症早期鉴别诊断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观察病理与MRI征象改变,探讨病理学及MRI在早期化脓性脊柱炎与布氏杆菌脊柱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2例化脓性脊柱炎及20例布氏... 背景:病理学检测及MRI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将两者结合用于脊柱炎症早期鉴别诊断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观察病理与MRI征象改变,探讨病理学及MRI在早期化脓性脊柱炎与布氏杆菌脊柱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2例化脓性脊柱炎及20例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活检及MRI检查,病理学切片观察结果包括病变骨组织结构及活力,组织细胞及其主要成分;MRI观察结果包括病变部位信号改变及征象变化。比较分析2组患者病理及MRI检查结果的构成比,统计方法为卡方检验。结果与结论:下列结果中,化脓性脊柱炎组发生率高于布氏杆菌脊柱炎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椎间盘明显异常信号,椎体病变位置椎体前+后方,病变椎体形态明显变化,椎旁软组织异常信号,骨内或椎旁脓肿形成。提示病理学及MRI在早期化脓性脊柱炎与布氏杆菌脊柱炎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病理学 MRI 化脓性脊柱炎 布氏杆菌脊柱 早期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化脓性脊柱炎20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顺聪 李永贤 +8 位作者 莫凌 粱德 杨志东 郭丹青 冯蓬勃 莫国业 李大星 李永巍 唐永超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0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变化对化脓性脊柱炎进行诊断的价值,总结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20例化脓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资料,男9例,女11例;年龄43~72... 目的:探讨综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变化对化脓性脊柱炎进行诊断的价值,总结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20例化脓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资料,男9例,女11例;年龄43~72岁,平均58.9岁.颈椎3例,胸椎7例,腰椎10例.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分析、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CT及MRI),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治疗前局部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有患椎处疼痛,VAS9分4例,8分6例,7分1例,3分6例,2分3例.其中7例伴有神经症状,11例伴有夜间疼痛加剧,10例伴有发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5例,正常15例;CRP升高19例,正常1例;20例患者ESR均升高.X线片显示椎间隙均变窄,13例伴有椎体的骨质破坏;CT显示20例患者有病变椎体骨质破坏、硬化.MRI检查显示病变椎体在T1像上表现为不均匀中等偏低信号,在T2像上16例呈不均匀高信号,2例呈均匀高信号,2例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3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7例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治疗后患者VAS评分明显改善后出院.结论:化脓性脊柱炎容易误诊漏诊,在早期诊断中应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下一步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体征和症状 诊断 化验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病灶清除灌洗引流术治疗单节段化脓性脊柱炎的早期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郑琦 金阳辉 +3 位作者 应小樟 汪翼凡 石仕元 朱博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4期361-367,共7页
目的 :评价经皮内镜下病灶清除灌洗引流术治疗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8例单节段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46~75(58.89±9.46)岁。术后根据诊断及药敏结果给... 目的 :评价经皮内镜下病灶清除灌洗引流术治疗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8例单节段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46~75(58.89±9.46)岁。术后根据诊断及药敏结果给予抗感染治疗。术后随访时间12~24(15.50±3.45)个月,监测术前、术后相关时间节点的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评估疾病控制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情况。采用神经功能ASIA分级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Kirkaldy-Willis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术后临床疗效。通过影像学资料评价患者脊柱稳定性及感染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无血肿、神经损伤、感染、脑脊液漏、置管部位窦道形成、混合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细菌学报告培养阳性12例,无细菌生长6例,13例病理明确其诊断。术后2周、3个月、末次随访的ESR、CRP及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3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按Kirkaldy-Willis功能评分,优14例,良3例,可1例。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ASIA均恢复正常,Cobb角丢失度为(1.11±1.18)°,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感染复发。结论:经皮内镜下病灶清除灌洗引流术是治疗为化脓性脊柱炎微创、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该技术为化脓性脊柱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感染控制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病原菌培养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云鹏 米川 +3 位作者 王冰 潘元星 林云飞 施学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2-1047,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病原菌培养结果的影响,寻找临床可控因素,提高病原菌培养阳性率。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共40例,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培养阴性组和培...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病原菌培养结果的影响,寻找临床可控因素,提高病原菌培养阳性率。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共40例,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培养阴性组和培养阳性组,分析临床可控因素和非可控因素对培养结果的影响。结果:培养阳性的患者24例(60.00%),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共17例(68.00%)。对非可控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易感因素、脊柱外感染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病程、脊柱受累部位、体温、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E%]以及硬膜外脓肿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养阳性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Z=-2.269,P=0.023)、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Z=-2.058,P=0.040)、椎旁脓肿发生率[P a(Pearson Chi-square)=5.625,P=0.018]高于培养阴性组患者。对可控因素分析显示,培养前2周内应用抗生素(P=0.058,OR=4.030,95%CI:0.956~16.993)、组织匀浆(P=0.014,OR=0.171,95%CI:0.042~0.695)是影响培养结果的关键因素,不同术式对病原菌培养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SR、CRP水平高,合并椎旁脓肿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率高。培养前2周内应用抗生素的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低,组织匀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率,尤其适用于ESR、CRP水平低,无椎旁脓肿且培养前2周内应用抗生素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组织匀浆 抗生素 病原菌培养
下载PDF
MRI鉴别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和早期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价值探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向旭 张晓亚 +2 位作者 尤国庆 吕国义 李建灵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6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鉴别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和早期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经病理证实的32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和28例早期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32例布氏杆菌性脊柱...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鉴别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和早期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经病理证实的32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和28例早期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32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共累及椎体69个,其中胸椎22个(31.88%)、腰椎47个(68.21%);28例化脓性脊柱炎共累及椎体63个,其中胸椎14个(22.22%)、腰椎38个(60.32%);32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骨质破坏区在T1WI上以低信号为主、T2WI上以不均匀较高信号为主,28例化脓性脊柱炎骨质破坏区在T1WI上以广泛融合的低信号为主、T2WI上以强度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多见;32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无椎间隙狭窄、椎间盘破坏,28例化脓性脊柱炎多有不同程度的椎间隙狭窄、椎间盘破坏;32例布氏杆菌脊柱炎6例出现脊柱小关节炎、3例出现前纵韧带钙化,28例化脓性脊柱炎均未出现脊柱小关节炎以及韧带钙化改变。结论 MRI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和早期化脓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布氏杆菌性脊柱 化脓性脊柱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链球菌化脓性脊柱炎合并颌下腺脓肿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中华 文杰 +5 位作者 钱子冰 杨阳 王赫 薛文 王增平 刘林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9期859-861,共3页
患者,男,58岁,主因腰背部疼痛,行走困难入院。患者诉于入院2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咯痰等上感症状,当地医院就诊,静脉给予抗生素(具体不详)治疗7 d后,咳嗽、咯痰症状好转,体温正常。本次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剧痛,行走困难... 患者,男,58岁,主因腰背部疼痛,行走困难入院。患者诉于入院2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咯痰等上感症状,当地医院就诊,静脉给予抗生素(具体不详)治疗7 d后,咳嗽、咯痰症状好转,体温正常。本次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剧痛,行走困难,急来就诊,以“腰痛待查”收住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座链球菌 化脓性脊柱炎 颌下腺脓肿
下载PDF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化脓性脊柱炎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顺聪 李永贤 +8 位作者 莫凌 杨志东 粱德 郭丹青 冯蓬勃 莫国业 李大星 李永巍 唐永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6期33-35,共3页
化脓性脊柱炎是医学生在脊柱专科临床学习中的难点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繁多、复杂。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存在教师为主体、强调知识灌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低等不足,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差、综合利用知识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克服传统... 化脓性脊柱炎是医学生在脊柱专科临床学习中的难点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繁多、复杂。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存在教师为主体、强调知识灌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低等不足,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差、综合利用知识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将案例教学法(C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应用于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实习带教中,可使实习生在脊柱骨科临床实习中深刻地掌握化脓性脊柱炎的各种关键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临床教学 CBL PBL 联合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化脓性脊柱炎MRI分期征象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章权 石仕元 +2 位作者 韩贵和 赖震 马鹏飞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7期577-579,共3页
化脓性脊柱炎(pyogenic spondylitis,PS)临床较多见,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属于非特异性感染。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引起PS最常见病菌,其它致病菌依次为链球菌、大肠艾希菌、绿脓杆菌等[1]。其在全身的骨关... 化脓性脊柱炎(pyogenic spondylitis,PS)临床较多见,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属于非特异性感染。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引起PS最常见病菌,其它致病菌依次为链球菌、大肠艾希菌、绿脓杆菌等[1]。其在全身的骨关节感染中占约0.2%~4%[2],又以腰椎发病率最高(45%~50%)[3]。PS本身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具有典型症状的PS在临床更不多见。患者在发病早期因症状轻微不愿意就医,或就医后仅行常规X线检查,而延误了病情。因此了解疾病不同阶段的病理机制和MRI的成像原理,在疾病不同发展阶段,根据MRI影像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具有重要意义[4]。笔者通过回顾性研究SA感染PS患者,将病情发展分为早期、中期、后期、恢复期四个阶段,探讨分析不同阶段的MRI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磁共振成像 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期
下载PDF
胸椎化脓性脊柱炎的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龚飞鹏 龙智生 +3 位作者 陈钢 潘应桥 李宇旭 李建飞 《江西中医药》 2013年第10期45-46,共2页
化脓性脊柱炎包括脊椎骨髓炎及椎间盘炎,占骨关节化脓性炎症的5%,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对于胸椎化脓性脊柱炎,因为其症状较为隐匿,与其他关节或者骨的化脓性感染相比,不容易诊断。同时近年来结核发病率的上升,也为其诊断... 化脓性脊柱炎包括脊椎骨髓炎及椎间盘炎,占骨关节化脓性炎症的5%,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对于胸椎化脓性脊柱炎,因为其症状较为隐匿,与其他关节或者骨的化脓性感染相比,不容易诊断。同时近年来结核发病率的上升,也为其诊断上带来很大的困难。对于化脓性脊柱炎,除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化脓性脊柱炎 手术 疗效分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脊柱炎2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纯武 滕红林 +2 位作者 吴云刚 朱彦丞 陈一心 《浙江中医杂志》 2016年第5期380-381,共2页
笔者于2007年6月至2015年12月通过综合保守治疗化脓性脊柱炎26例,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其中6例伴腰大肌脓肿,配合超声引导下行腰大肌脓肿穿刺引流术,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6例患者中,男17例,女9例,年龄60~86岁。患... 笔者于2007年6月至2015年12月通过综合保守治疗化脓性脊柱炎26例,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其中6例伴腰大肌脓肿,配合超声引导下行腰大肌脓肿穿刺引流术,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6例患者中,男17例,女9例,年龄60~86岁。患者入院时均有剧烈的腰背部疼痛症状。其中6例患者伴腰大肌脓肿,治疗前行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检查,均提示有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化脓性脊柱炎影像学诊断(附23例分析)
17
作者 唐桂长 郝明珠 王月训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1993年第4期6-8,共3页
笔者报告了23例化脓性脊柱炎。本文着重分析对比了X线平片和CT检查结果,通过分析对比,发现CT检查优于X线平片,并有助于对化脓性脊柱炎早期作出诊断。主要影像学表现:早期,软组织肿胀和脓肿形成,骨质呈虫蚀状破坏,随之破坏区周围出现增... 笔者报告了23例化脓性脊柱炎。本文着重分析对比了X线平片和CT检查结果,通过分析对比,发现CT检查优于X线平片,并有助于对化脓性脊柱炎早期作出诊断。主要影像学表现:早期,软组织肿胀和脓肿形成,骨质呈虫蚀状破坏,随之破坏区周围出现增生硬化。CT 还能发现炎块中的气体。晚期,骨质修复占优势,即骨质增生硬化,骨桥形成,最后可产生骨性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骨质破坏 骨桥形成
下载PDF
多节段颈椎化脓性脊柱炎1例
18
作者 付敏 高梁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449-3450,共2页
患者男.51岁.颈部疼痛伴右上肢麻痛乏力1周.于2006年12月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因受凉后感咽喉不适,曾以上呼吸道感染医治后好转,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痛及右上肢麻痛,颈部双侧呈胀痛.右上肢外侧缘直至手指麻痹痛。曾在外院保... 患者男.51岁.颈部疼痛伴右上肢麻痛乏力1周.于2006年12月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因受凉后感咽喉不适,曾以上呼吸道感染医治后好转,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痛及右上肢麻痛,颈部双侧呈胀痛.右上肢外侧缘直至手指麻痹痛。曾在外院保守治疗.予以颈椎牵引及药物治疗.症状未缓解且加重,右手渐感无力.入院查体:颈椎生理弯曲减小,前屈5°、后伸10°、侧弯5°、旋转10°,活动严重受限。颈3~6椎体旁压痛,以右侧为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多节段颈椎 上呼吸道感染 颈椎生理弯曲 上肢麻痛 颈部疼痛 入院查体 咽喉不适
下载PDF
腰椎化脓性脊柱炎1例
19
作者 吴忌 王庆甫 《中医正骨》 2012年第12期75-76,78,共3页
化脓性脊柱炎临床发病率较低,不同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变部位不一,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容易误诊、漏诊。2012年7月,我们收治了1例腰扭伤后以高热为首发症状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骨髓 化脓性脊柱炎 腰椎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化脓性脊柱炎误诊为脊柱结核6例分析
20
作者 沈骏 《中医正骨》 2001年第6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诊断 治疗 脊柱结核 病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