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章惇在北宋中后期经济领域中的作为
1
作者 陈志阳 《炎黄地理》 2023年第2期10-12,共3页
章惇作为北宋中后期的宰相之一,曾积极投身经济领域建设。章惇所推行的多项经济举措大多因时因地制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对北宋中后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展现出章惇作为一名“干才型”官吏的特点... 章惇作为北宋中后期的宰相之一,曾积极投身经济领域建设。章惇所推行的多项经济举措大多因时因地制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对北宋中后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展现出章惇作为一名“干才型”官吏的特点。此外,章惇在经济领域表现出理性审慎的态度与敢于担当的精神,亦体现出其迥异于后世史学家不良评价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处着眼 章惇 北宋中后期 经济举措 敢于担当 小处着手 史学家
下载PDF
主体意识的高扬:论北宋中后期词的两种艺术精神及创作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乔力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0-107,共8页
从北宋中后期到南宋前期是唐宋词的极盛阶段。作为第一个颠峰,其标志是出现了变革词风、扩张词境、提高词的文化品位的苏轼。他一改艳科娱人的旧传统,全面向“诗”的道路回归,抒怀言志,使词深深浸润了士大夫文人的雅致。另一个标志... 从北宋中后期到南宋前期是唐宋词的极盛阶段。作为第一个颠峰,其标志是出现了变革词风、扩张词境、提高词的文化品位的苏轼。他一改艳科娱人的旧传统,全面向“诗”的道路回归,抒怀言志,使词深深浸润了士大夫文人的雅致。另一个标志是接受、改造并再发展传统的周邦彦。他专心于章法、语词、典故、声韵等纯艺术的精整完美,建立了可以供人借鉴效法的一套规范,化天然作人工,故号称“集大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精神 北宋中后期 主体意识 苏轼 周邦彦 曲子词 黄庭坚 士大夫文人 晁补之 创作特征
下载PDF
曾布“奸臣论”辨析——立足于北宋中后期党争的考察
3
作者 熊鸣琴 张其凡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7-174,212,共8页
曾布生活在北宋新旧党争最激烈的时期,其一生荣辱与北宋新旧党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反映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元代史官将曾布与蔡京之流同入《宋史.奸臣传》,后人对此存在争议。如果脱离党争的成见,用专制社会普通官僚的标准对曾布进行评... 曾布生活在北宋新旧党争最激烈的时期,其一生荣辱与北宋新旧党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反映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元代史官将曾布与蔡京之流同入《宋史.奸臣传》,后人对此存在争议。如果脱离党争的成见,用专制社会普通官僚的标准对曾布进行评价,则曾布有才干,德行亦不至于如《宋史》所言的那样不堪,虽有弄权行为,但还不至于达到祸国殃民的程度,象他这样的官僚在中国历史上何止千万。在此事实面前,所谓的"曾布奸臣论"当不攻自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布 北宋中后期党争 奸臣
下载PDF
北宋中后期四川铁钱币值和流通地区的变化
4
作者 谢元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1-106,共6页
北宋中后期四川铁钱币值的变化 ,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即铁钱成为交子的准备金及陕西地区铸造铁钱的冲击。由于交子发行额度的变化以及陕西铁钱的不断贬值 ,四川铁钱的币值不断波动 ,宋政府采用暂停铸造铁钱、禁止陕西铁钱进入四川... 北宋中后期四川铁钱币值的变化 ,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即铁钱成为交子的准备金及陕西地区铸造铁钱的冲击。由于交子发行额度的变化以及陕西铁钱的不断贬值 ,四川铁钱的币值不断波动 ,宋政府采用暂停铸造铁钱、禁止陕西铁钱进入四川流通以及稳定交子发行数额的措施 ,使四川铁钱的币值在北宋中后期仍然基本得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中后期 铁钱 币值 流通地区 货币史 货币 四川
下载PDF
论北宋中后期两大词学流派对词体诗化理论的贡献
5
作者 许伯卿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8-23,共6页
北宋中后期,词学理论家大致可分为两派:曲词派和诗化派。前者沿袭晚唐五代以来的观念,从音韵角度强调词体的特殊性,更多承认词体娱宾遣兴的功能;后者借助传统诗学,构建词体诗化理论,拓展词体的表现功能,使词体向诗歌反正。在词体向诗歌... 北宋中后期,词学理论家大致可分为两派:曲词派和诗化派。前者沿袭晚唐五代以来的观念,从音韵角度强调词体的特殊性,更多承认词体娱宾遣兴的功能;后者借助传统诗学,构建词体诗化理论,拓展词体的表现功能,使词体向诗歌反正。在词体向诗歌反正的历史进程中,诗化派以其杰出的理论建树,起到了引导和促进的作用;而曲词派也自觉不自觉、或多或少地接受了诗化派的影响,在情趣、意境、风格、结构、修辞等方面流露出来,对词体诗化理论的成长有襄助和补苴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中后期 曲词派 诗化派 词体诗化理论
下载PDF
北宋中后期词坛“曲词派”词体诗化理论发皇
6
作者 许伯卿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0-14,共5页
北宋中后期词坛,曲词派理论家虽仍多尊奉《花间集》,以"协律和声"和"娱宾遣兴"之类理论观点,守护晚唐五代以来形成的词体特性,但在时代新风的吹拂下,在词体演变规律和文学创作规律的作用下,其理论和创作都出现或强... 北宋中后期词坛,曲词派理论家虽仍多尊奉《花间集》,以"协律和声"和"娱宾遣兴"之类理论观点,守护晚唐五代以来形成的词体特性,但在时代新风的吹拂下,在词体演变规律和文学创作规律的作用下,其理论和创作都出现或强或弱的诗化的倾向,从而在客观上成为诗化派和词体诗化理论的襄助者和补苴者。他们所取得的具体理论成就,应予充分关注和科学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中后期 曲词派 词体诗化理论
下载PDF
北宋中后期文人学佛变化趋势及原因论析
7
作者 左志南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22-31,共10页
北宋中后期文人学佛之变化,乃文化整合趋势的一种表现。较之北宋前期,该时期文人学佛方式与关注焦点皆发生了变化,学佛路径由借教悟宗转而为明心见性,关注焦点从服膺般若空观转而探索明心见性后如何护持真如自性的问题,彰显出了与禅宗... 北宋中后期文人学佛之变化,乃文化整合趋势的一种表现。较之北宋前期,该时期文人学佛方式与关注焦点皆发生了变化,学佛路径由借教悟宗转而为明心见性,关注焦点从服膺般若空观转而探索明心见性后如何护持真如自性的问题,彰显出了与禅宗僧人修行方式逐渐合流的发展趋势。此转变与儒释整合的文化发展趋势有关,亦与宋代禅宗独胜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究其原因,既有儒学建构形上学体系的内部原因,亦有禅宗中人接引士大夫方式变化的外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中后期 学佛 禅宗 儒学
下载PDF
从茶法的变化看北宋中后期危机的根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达苗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78-81,共4页
北宋中后期积贫积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就茶法的变化就能说明一些问题。北宋初实行苛峻的禁榷法,后来相继实行了入中法、贴射法、通商法等。但茶法的变动没有解决北宋社会的种种矛盾,在不触动封建中央集权制的情况下,难以解决北宋政治... 北宋中后期积贫积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就茶法的变化就能说明一些问题。北宋初实行苛峻的禁榷法,后来相继实行了入中法、贴射法、通商法等。但茶法的变动没有解决北宋社会的种种矛盾,在不触动封建中央集权制的情况下,难以解决北宋政治经济等社会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法 北宋中后期 积贫积弱
下载PDF
北宋中后期的解盐政策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正忠 《盐业史研究》 1988年第3期3-19,共17页
宋代解盐体制及官府有关政策,经历了较大的变迁。这种变迁的性质,不妨概括为:从全部劳役制,逐渐转向劳役制与国家雇佣制并行;从官府包办流通,逐渐转向官府与商人兼理运销——主要是局部或全部允许商人代运代销。这种变迁的历程,则大致... 宋代解盐体制及官府有关政策,经历了较大的变迁。这种变迁的性质,不妨概括为:从全部劳役制,逐渐转向劳役制与国家雇佣制并行;从官府包办流通,逐渐转向官府与商人兼理运销——主要是局部或全部允许商人代运代销。这种变迁的历程,则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中后期 解盐 盐钞 盐司 薛向 熙宁 三司使 市易司 钞法 公弼
下载PDF
宋词举隅(五)六、北宋中后期繁荣的词坛(续)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运生 《昆明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73-84,共12页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以政论文著名,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同居唐宋八大家之列。其中以苏轼的成就最大,声名最高,为宋代古文运动创造了辉煌的成绩。他在艺术创作方面是一位诗、词、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以政论文著名,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同居唐宋八大家之列。其中以苏轼的成就最大,声名最高,为宋代古文运动创造了辉煌的成绩。他在艺术创作方面是一位诗、词、赋、书、画全面精通的不可多得的大作家,而在政治方面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一生之中,多次外放,连年飘泊,转徙不定。先是因为他利用考试进士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出策问考试学生(用“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符坚代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作策问的题目),以讽刺王安石独断专行。王安石大怒,穷究他的过失,但没有找到可以治罪的事实,外放为杭州通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举 苏轼词 唐宋八大家 周邦彦 通判 首词 三苏 东坡 北宋中后期 婉约派
下载PDF
论北宋中后期山水画
11
作者 陈传席 《艺术百家》 1986年第3期120-127,共8页
本文基本上算是一篇翻案文章,要把历来学者定得象铁一样的旧案全部翻倒,至少翻倒一大半。笔者是以史实为基础的,而决非是以故标新意为动机的。 研究画史的人都知道,历来学者无不把宋代作为绘画史上最伟大、最辉煌的时代,无不把宋代的绘... 本文基本上算是一篇翻案文章,要把历来学者定得象铁一样的旧案全部翻倒,至少翻倒一大半。笔者是以史实为基础的,而决非是以故标新意为动机的。 研究画史的人都知道,历来学者无不把宋代作为绘画史上最伟大、最辉煌的时代,无不把宋代的绘画看作最有新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北宋中后期 绘画史 《画继》 林泉高致集 郭熙 青绿山水 山水画家 黄山谷 欧阳修
下载PDF
北宋中后期的三次兴学运动
12
作者 全仁经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24-33,共10页
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是指仁宗时的庆历兴学、神宗时的熙宁元丰兴学(简称熙丰兴学)和徽宗时的崇宁兴学三次运动。这三次兴学运运动自庆历四年(1044)起至靖康二年(1127)宋政权南渡止,逶迤七、八十年。虽然先后失败,却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 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是指仁宗时的庆历兴学、神宗时的熙宁元丰兴学(简称熙丰兴学)和徽宗时的崇宁兴学三次运动。这三次兴学运运动自庆历四年(1044)起至靖康二年(1127)宋政权南渡止,逶迤七、八十年。虽然先后失败,却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不仅是有宋一代选举制度的一大改革,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中后期 神宗 熙宁 三经新义 徽宗 范文正公 王文公文集 中国古代教育 崇宁 三舍法
下载PDF
论北宋中后期士风与晏几道多元词风的形成
13
作者 袁桂 李学英 《今古文创》 2021年第44期37-38,共2页
北宋中晚期盛行歌妓文化,有志之士多提出"尚雅"的审美追求,同时,宋开国以来朝廷党争给时人蒙上了一层阴影,社会弥漫着感伤之音,许多文人都过早地体味到人生的苍凉,步入"老成之境",这无一不影响着个体的创作。晏几... 北宋中晚期盛行歌妓文化,有志之士多提出"尚雅"的审美追求,同时,宋开国以来朝廷党争给时人蒙上了一层阴影,社会弥漫着感伤之音,许多文人都过早地体味到人生的苍凉,步入"老成之境",这无一不影响着个体的创作。晏几道正是在这样的士人风气中以自己独特的美学方式寄寓内心的无声话语,以细腻的笔墨和秀逸的才思呈现出时代的士人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中后期 士风 晏几道 多元词风 形成原因
下载PDF
北宋中后期三省决策与权力运作机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田志光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80,186-187,共11页
北宋神宗元丰官制改革以后,宋朝中枢机构由"中书门下——枢密院"体制转变成为"三省——枢密院"体制,改制后的"三省"代替了之前的"中书门下",成为宋廷主管民政事务的最高政务机构。随着政治环... 北宋神宗元丰官制改革以后,宋朝中枢机构由"中书门下——枢密院"体制转变成为"三省——枢密院"体制,改制后的"三省"代替了之前的"中书门下",成为宋廷主管民政事务的最高政务机构。随着政治环境、人事变动、派系斗争的变化,三省的权力运作与决策机制不断调整,而机制的变化也在促动着人为政治的发展。神宗时期由于中书省掌握取旨权,在三省中权力最大;元丰八年以后开始由中书省权重转向三省同取旨;哲宗元祐三年吕公著任平章军国事后,三省权力运作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北宋末期权相当政,不断打破原有的三省权力格局,三省最终沦为宰臣专政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中后期 三省 权力运作 决策机制
原文传递
形式变革、性灵共契与北宋中后期山水画“惟摹”之风
15
作者 黄宗贤 张建兵 《中国美术研究》 2022年第1期96-103,共8页
五代及北宋初李成、关仝、范宽推动了水墨山水画的快速发展,其后大量绘事艺人将“三家山水”作为摹写对象。郭若虚提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之论后,摹写之风愈加甚重,以致因循蹈袭、出于一律。探究“惟摹”之风形成,需要对“摹写”概... 五代及北宋初李成、关仝、范宽推动了水墨山水画的快速发展,其后大量绘事艺人将“三家山水”作为摹写对象。郭若虚提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之论后,摹写之风愈加甚重,以致因循蹈袭、出于一律。探究“惟摹”之风形成,需要对“摹写”概念进行考辨,还原摹写历史原境,梳理后世诸家承继“三家山水”形貌,进而可以从中探析“惟摹”之风形成多重肇因,窥探北宋中后期山水画坛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中后期 惟摹 摹写 山水画
原文传递
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的军事决策及其成败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战扬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111,共11页
自宋神宗朝以后,北宋中央的军事决策机制得到重构。熙宁时期实行皇权与相权共同决策的机制,枢密院地位有所下降。元丰时期皇权决策逐渐走向独断。绍述时期相权有所膨胀,章惇曾以私书控制西北对夏战局。徽宗时期中央的军事决策与神宗朝... 自宋神宗朝以后,北宋中央的军事决策机制得到重构。熙宁时期实行皇权与相权共同决策的机制,枢密院地位有所下降。元丰时期皇权决策逐渐走向独断。绍述时期相权有所膨胀,章惇曾以私书控制西北对夏战局。徽宗时期中央的军事决策与神宗朝颇为相似,也呈现出独断的特点。其在整体上虽保持着经略安抚使边防统兵体制,但是在具体的几场对夏战争中,中央首先任命副相主持边防战局,其后又任用宦官,转而又专任将帅,仅在哲宗时期的对夏战争中维持了传统的经略安抚使边防军事决策机制。在边防决策与执行上,从啰兀城之战到统安城之战,仅神宗后期的兰州之战及哲宗朝的洪德堡之战、平夏城之战等几场守御性质的战争获胜,其余几场主动进攻之战皆以失败告终。在进攻战中,决策者及统兵官皆存在决策失误和轻敌妄进之举,且在深入西夏腹地以后未能解决粮草不足的问题,这与战前决策的失误有重要的关系。在哲宗朝的守御之战中,统兵官则一改以往在对夏战争中轻敌妄进的传统弊病,发挥了避实击虚的持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中后期 宋夏战争 军事决策
原文传递
從王壽卿篆書看北宋中後期的習篆風氣——以《宋扶風馬氏墓志》爲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左廷鑫 《书法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163-172,共10页
《宋扶風馬氏墓志》近世出土于河南洛陽伊川縣萬安山,志主馬氏爲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子范純禮的妾室,墓志銘文爲北宋書家王壽卿用篆書所寫,篆法純熟,書刻皆佳。此墓志自出土以後多爲人關注,但研究大都集中在書法風格的分析上,對北宋中後期... 《宋扶風馬氏墓志》近世出土于河南洛陽伊川縣萬安山,志主馬氏爲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子范純禮的妾室,墓志銘文爲北宋書家王壽卿用篆書所寫,篆法純熟,書刻皆佳。此墓志自出土以後多爲人關注,但研究大都集中在書法風格的分析上,對北宋中後期的習篆特徵少有研究。筆者今據原石拓本與出土文獻,對馬氏墓志的書丹者王壽卿及北宋中後期的習篆特徵加以考釋和論述,以期對北宋中後期的篆書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馬氏墓志 王壽卿 北宋中後期 篆書
原文传递
《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出版
18
作者 石志杭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0年第4期38-38,共1页
方震华著《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0年8月出版,全书22.5万字。自仁宗朝以降,北宋政府为应西、北两方面之威胁,以“强兵”为目标进行各种军政改革工作。相关的军事政策不仅形成武举、... 方震华著《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0年8月出版,全书22.5万字。自仁宗朝以降,北宋政府为应西、北两方面之威胁,以“强兵”为目标进行各种军政改革工作。相关的军事政策不仅形成武举、武学、保甲等长期延续的制度,也改变了以“和戎”为核心的对外政策。从神宗朝开始,拓境行动积极展开,一改之前受制于敌的边防形势。但是,对外战争损耗大量的物资与人力,获致的成果却相当有限,从而在统治阶层内部引发激烈的和、战争议,成为无解的政治难题。因此,宋廷所致力的军政改革,影响十分深远,是理解北宋后半期历史发展必须关注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政策 对外战争 北宋中后期 统治阶层 北宋政府 两难 仁宗朝
原文传递
北宋中后期三省“取旨权”之演变
19
作者 田志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9年第5期153-154,共2页
北宋元丰时期对中央机构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其中三省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改革对宋朝政治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制后,三省取旨权不断调整。改制伊始,三省各自拥有取旨权,中书省在三省中角色最为重要。元丰五年六月以后,中书... 北宋元丰时期对中央机构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其中三省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改革对宋朝政治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制后,三省取旨权不断调整。改制伊始,三省各自拥有取旨权,中书省在三省中角色最为重要。元丰五年六月以后,中书省获得了全部取旨权,排除了门下省和尚书省的取旨权。右相蔡确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中书省的取旨权获得神宗的眷顾,而左相王玮则处于弱势地位,但其曾多次奏请神宗扩大自己与门下省的权力,一直不甘心屈于蔡确权力阴影下,这与之前认为王注是“三旨辛相”的形象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下省 蔡确 中书省 神宗 北宋中后期 政治进程
原文传递
浅议北宋中、后期山水画的复古现象
20
作者 陈建斌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第S2期333-333,共1页
山水画发展到了北宋中、后期,可以用"保守"、"复古"来概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北宋中、后期是唯一没有大画家的最微弱的时代。到了哲宗时,山水画的主流方向进入了复古的道路,本文就产生复古的几点原因小做分析。
关键词 北宋中后期 山水画 复古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