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3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经济学
1
作者 董雪兵 李霁霞 史晋川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6,共8页
区域经济发展是现代化发展轨迹的空间展现,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关键支撑。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新发展环境、新技术冲击、新空间结构与新制度安排,对区域发展动能和区域发展关系产生... 区域经济发展是现代化发展轨迹的空间展现,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关键支撑。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新发展环境、新技术冲击、新空间结构与新制度安排,对区域发展动能和区域发展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新发展格局具有市场畅通、创新驱动等深刻内涵,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市场可达性、产业链空间布局加速调整;数字技术改变了要素空间流动的成本与收益对比,重塑区域空间距离、区域要素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区域空间结构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网络化和流动性特征,影响城镇体系和区域治理模式;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强调空间效率和空间公平的动态平衡,推动区域发展目标和区域发展关系发生转变。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要以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加快数字时代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创新增长极与区域创新理论等理论的突破创新,为新时期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学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区域化的测度、趋势与异质性
2
作者 李剑 于雪梅 +1 位作者 栾朔琛 姜宝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139,共6页
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贸合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发展趋势明显。文章基于2007-2021年ADB-MRIO数据,通过中间品贸易矩阵和中间品贸易结合度指标验证了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趋势,进而构建划分区域的世界投入产出表,通... 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贸合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发展趋势明显。文章基于2007-2021年ADB-MRIO数据,通过中间品贸易矩阵和中间品贸易结合度指标验证了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趋势,进而构建划分区域的世界投入产出表,通过将WWZ模型进一步拓展为18项总出口分解模型,以区域内国(境)外增加值比重构建全球价值链区域化程度指标,系统地刻画了全球价值链区域化的空间分布和行业发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空间分布的区域化现象已经客观存在,主要集中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区域,分别以中国、德国、美国等作为区域核心国家,核心国家是参与跨区域全球价值链贸易的主角;发展趋势上,欧洲国家全球价值链区域化程度最高,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变化趋势,亚洲国家(地区)全球价值链区域化程度整体缓慢提升,北美洲国家全球价值链区域化程度先减弱后恢复;行业层面上,各区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区域化程度均较高,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区域化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区域 区域内国(境)外增加值 全球价值链区域化程度
原文传递
一本国际关系与区域国别研究的拓新之作——《东南亚区域治理:理论、实践与比较》评介
3
作者 刘德斌 《南洋资料译丛》 2024年第1期83-84,共2页
冷战结束之后,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驱动国际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有待深入研究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其中既包括非西方世界的崛起,新兴经济体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也包括在经济全... 冷战结束之后,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驱动国际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有待深入研究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其中既包括非西方世界的崛起,新兴经济体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也包括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区域一体化的持续发展,不同地区的一体化实践超出原有区域研究的知识视野,对学界既有的区域研究概念和理论构成了新的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式全球化”走向终结,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失灵,全球治理出现了向区域治理转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区域 新兴经济体 经济全球化 全球治理 知识视野 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一体化 世界舞台
下载PDF
聚焦典型强示范 推动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4
作者 《海洋与渔业》 2024年第2期10-11,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2022年12月8日,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要突出县域振兴,高水平谋划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布局 生产力布局 新型城镇化战略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乡区域协调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国土空间
下载PDF
两点串联装药爆炸区域增效效果分析
5
作者 吕中杰 赵开元 +4 位作者 王乐阳 刘彦 黄风雷 黄宁 杨剑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针对串联装药爆炸区域内出现区域增效现象,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两点装药爆炸的计算模型,针对不同装药间距、不同装药质量条件下两点装药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过程和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超压、冲量衰减规律进... 针对串联装药爆炸区域内出现区域增效现象,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两点装药爆炸的计算模型,针对不同装药间距、不同装药质量条件下两点装药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过程和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超压、冲量衰减规律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了两点装药入射冲击波和反射冲击波超压值的相对大小,将冲击波有效作用区内的增效效果区划分成增效明显区、增效过渡区和增效不显区。分析了不同毁伤阈值条件下装药质量、装药间距对冲击波有效作用区区域面积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毁伤阈值下的最佳装药间距,得到了装药质量、最佳装药间距与毁伤阈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增效明显区内两点装药爆炸产生的入射波相互作用形成强反射波,强反射波与入射波叠加,超压显著提高,表现为两点装药反射波超压峰值整体高于单点装药入射波的超压峰值;在不同毁伤阈值条件下,随装药间距增加,有效作用区域面积会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明确装药质量、毁伤阈值的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装药间距对应着最大有效作用区域面积;获得了不同毁伤阈值的最佳装药间距工程计算模型,毁伤阈值和最佳装药间距与装药质量立方根的比值呈现多项式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装药 区域增效 冲击波叠加 毁伤区域面积
下载PDF
川渝区域性创新平台为营养学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6
作者 李继斌 赵勇 +4 位作者 石丹 殷佳伟 李朝睿 张勇 陈敏 《职业教育(汉斯)》 2024年第2期510-516,共7页
川渝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为各高校间提供了实践机会和合作交流平台,例如合作共建营养创新平台,开展地域特色农产品研究和营养健康服务产业项目等。同时也对高校营养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首先,社会对营养学人才的多样性需求日益明... 川渝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为各高校间提供了实践机会和合作交流平台,例如合作共建营养创新平台,开展地域特色农产品研究和营养健康服务产业项目等。同时也对高校营养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首先,社会对营养学人才的多样性需求日益明显。其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需要加强,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规范化的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最后,高校需要不断完善创新创业配套机制,以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川渝区域经济发展为高校营养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应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医学图像感兴趣区域识别
7
作者 肖衡 潘玉霞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图像中的噪声会提高图像特征信息提取难度,影响图像识别时的细节保留效果,为此提出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医学图像感兴趣区域识别方法。分析医学图像主要噪声来源,构建噪声模型,利用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计算图像全部像素的加权平均值,完成... 图像中的噪声会提高图像特征信息提取难度,影响图像识别时的细节保留效果,为此提出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医学图像感兴趣区域识别方法。分析医学图像主要噪声来源,构建噪声模型,利用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计算图像全部像素的加权平均值,完成图像去噪处理;通过图像求反、对比度增加和灰度调节等操作增强图像细节信息;利用局部区域特征提取方法获取图像基础纹理特征,包括灰度、平滑度与熵值等;建立具有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引入区域建议网络对其改进,通过该网络确定识别的候选区域,将图像特征作为网络输入,经过不断学习迭代,输出最终感兴趣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提高图像质量的基础上,识别出的感兴趣区域较为完整,包含的有用信息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区域建议网络 医学图像 感兴趣区域识别 去噪处理
下载PDF
2023年我国区域发展整体情况和2024年区域发展重点
8
作者 周毅仁 《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30-36,共7页
2023年中国区域发展存在板块平衡性、动力源地区引擎作用不断增强,母亲河绿色发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接近等情况。基于此,提出积极发挥区域重大战略的引领带动作... 2023年中国区域发展存在板块平衡性、动力源地区引擎作用不断增强,母亲河绿色发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接近等情况。基于此,提出积极发挥区域重大战略的引领带动作用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探索因地制宜的区域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加大对特殊类型地区的支持力度,推进陆海统筹发展,规范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立法工作等2024年区域发展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区域协同治理解析与关键议题探讨
9
作者 张京祥 李薇 张峰瑞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1,共8页
面向新时代全球资本的“再地方化”转变,产业链、供应链发生近域重组,区域治理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基于区域协同治理的“客观响应+主动作为”双向驱动机制,重新解析其在时代大背景中的演变历程,揭示区域协同治理已逐步成为产业链与供... 面向新时代全球资本的“再地方化”转变,产业链、供应链发生近域重组,区域治理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基于区域协同治理的“客观响应+主动作为”双向驱动机制,重新解析其在时代大背景中的演变历程,揭示区域协同治理已逐步成为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可控的重要保障。总结国际成熟经验,立足本土实践反思,提出新时代中国区域协同治理面对“竞争”与“合作”、“上层”与“下层”、“政府”与“市场”的3个关键议题,倡导转向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发展观念,建立打破行政藩篱的双层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政府与市场双轨驱动的区域协同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全球化 区域一体化 区域协同治理 中国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与市场统一的法治保障
10
作者 张守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90,177,共12页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统筹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与市场统一问题,并加强相应的法治保障,对此有必要在“区域—市场—法治”的框架下展开分析。以东北地区为例,基于该地区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及其存在的发展问题,应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并将其...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统筹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与市场统一问题,并加强相应的法治保障,对此有必要在“区域—市场—法治”的框架下展开分析。以东北地区为例,基于该地区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及其存在的发展问题,应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并将其区域发展与区域市场建设有机结合,进而促进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统一大市场建设。针对上述领域既往存在的法治问题,应明晰制度优化的重点,加强经济政策与经济法治的有效协调,从而在法治框架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与市场统一的相互促进,这有助于持续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国家的整体现代化,深化区域经济学、经济法学、发展法学等领域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区域发展 市场统一 东北振兴 法治保障
下载PDF
打造合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路径选择
11
作者 孙靓 吴秋媛 +2 位作者 杨秀丽 陈晓华 杨恒宇 《科技中国》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安徽是唯一被“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覆盖的省份,合肥又是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 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安徽是唯一被“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覆盖的省份,合肥又是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合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对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双中心”格局,更好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科创产业协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 长三角一体化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区域协调发展 自立自强 中部地区崛起 长江经济带 重要战略意义
下载PDF
电影强国视域下中国影视区域文化高质量发展研究:以重庆为例
12
作者 肖军 陈泽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1,共5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重庆影视剧映入观众的眼帘,独特的城市景观加上鲜明的地域文化,为中国影视区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庆模式”。但是,通过分析重庆影视区域文化发展过程当中的现状,发现其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重庆影视剧映入观众的眼帘,独特的城市景观加上鲜明的地域文化,为中国影视区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庆模式”。但是,通过分析重庆影视区域文化发展过程当中的现状,发现其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不仅可以推动重庆影视文化更好地对外交流,还能推进中国影视区域文化高质量发展。在洞悉中国电影发展过程的某些特征基础上,以重庆电影的探究推动电影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区域 区域文化 电影强国 高质量发展 重庆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维度分析
13
作者 覃成林 樊双涛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8,共9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组织看,有必要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对区域发展的要求,以及如何通过区域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维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映射、中国式现...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组织看,有必要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对区域发展的要求,以及如何通过区域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维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映射、中国式现代化对区域发展的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路径,可得到如下研究结论: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区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均充分地映射到了区域上。中国式现代化对当前及未来区域发展提出了三大要求,即要求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要求区域走高质量发展道路、要求区域协调发展。相应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路径有以下三条,即加快构建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科学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 区域发展
下载PDF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14
作者 李峰 孙玥琪 魏学辉 《科技管理学报》 2024年第1期61-76,共16页
基于2013—2020年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了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区域创新实力、创新效率和创新潜力... 基于2013—2020年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了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区域创新实力、创新效率和创新潜力均有显著积极作用。同时,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提升本地区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带动邻近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是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创新能力的两条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改善效果显著。研究结论为新时代促进区域创新空间优化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创新能力 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异质性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究——评《中国自由贸易区网络一体化水平与我国产业国际地位提升研究》
15
作者 宋志勇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自由贸易区成为全球化浪潮的重要特征之一,并为进一步推动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手段。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自由贸易区建设时期。2007年,党的十七大正式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自由贸易区成为全球化浪潮的重要特征之一,并为进一步推动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手段。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自由贸易区建设时期。2007年,党的十七大正式将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自由贸易区战略 一体化水平 经济全球化 中国与东盟 自由贸易协定 理论与实践 区域一体化发展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引领作用研究——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表
16
作者 黄河 秦磊 王先柱 《调研世界》 2024年第2期28-41,共14页
为探究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编制中国数字经济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将产业关联系数的计算拓展到多地区多部门情形,并通过定义溢出效应来区分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内外经济拉动和推动的差异化效果。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国... 为探究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编制中国数字经济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将产业关联系数的计算拓展到多地区多部门情形,并通过定义溢出效应来区分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内外经济拉动和推动的差异化效果。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强于推动效应。东部地区已经实现服务业拉动转向数字产业拉动的动力转换,中西部地区则展现了由工业拉动直接转向数字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演变模式;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拉动和推动本地区经济增长,但数字经济对拉动和推动城市群内部经济协调发展效果显著,如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数字产业属于“消费依赖型”产业;而工业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更依赖于投资。研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据此提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关联系数 区域投入产出表
下载PDF
城市网红经济的形成与传导机制--兼论淄博烧烤走红的区域经济学意义
17
作者 张耀军 毛开元 《开发研究》 2024年第1期23-31,F0002,共10页
淄博烧烤由网络热点下的区域性经济事件发展成为区域公用品牌,有效带动了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牌建设和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大经济意义。以区域经济学视角为切入点,基于淄博... 淄博烧烤由网络热点下的区域性经济事件发展成为区域公用品牌,有效带动了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牌建设和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大经济意义。以区域经济学视角为切入点,基于淄博烧烤事件发展过程和特征,深入剖析淄博烧烤走红对以淄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的影响,结合现实经验和未来挑战梳理淄博烧烤事件的区域经济意义。研究发现,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发掘区域文化资源、抢抓流量营销机遇、扩大区域消费市场和推动政府-市场协同用力是淄博烧烤走红的六大核心机制;保持服务品质、应对市场竞争、提升创新能力是淄博烧烤行业长期发展中的关键着力点。淄博烧烤的成功为有效应对流量经济潮流,打造新型消费热点,促进区域经济转型提供有益参考,在我国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高效结合,激发人口大市场消费动能,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公用品牌 区域协调发展 流量经济 淄博烧烤
下载PDF
我国区域塌陷的时空演绎特征与影响因素--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研究
18
作者 王家庭 王浩然 《开发研究》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区域塌陷问题制约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基于夜间灯光数据构建了区域塌陷指数,使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法对“十五”时期至“十三五”时期(2001—2020年)我国区域塌陷程度进行实证测度和时空演... 区域塌陷问题制约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基于夜间灯光数据构建了区域塌陷指数,使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法对“十五”时期至“十三五”时期(2001—2020年)我国区域塌陷程度进行实证测度和时空演进分析,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区域塌陷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塌陷程度总体呈西高东低的梯度格局,且空间集聚特征不断增强。我国区域塌陷指数的区域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差异,总体呈倒U形变化。我国区域塌陷的演进趋势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东部与西部变化相对平稳,中部先“塌陷”后“崛起”,东北塌陷程度升高;南北差距不断扩大,但东西差距仍是主要矛盾。经济、人口、城镇化、行政级别、科技、交通等因素共同影响了我国区域塌陷的空间格局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塌陷 时间演进 区域差异 夜间灯光亮度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研究
19
作者 黄美婷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5期13-15,共3页
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研究方法往往忽略空间和时间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的影响,导致分析结果存在偏差,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收敛半衰期与实际差距过大。因此,应开展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研究。首先,选取区... 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研究方法往往忽略空间和时间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的影响,导致分析结果存在偏差,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收敛半衰期与实际差距过大。因此,应开展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研究。首先,选取区域经济发展变量,对选取的变量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处理,然后,建立经济发展收敛函数,计量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实验结果显示:与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回归分析方法和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相比,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研究方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半衰期计量结果更准确,与实际的40年一致,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地理 加权回归模型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收敛性
下载PDF
区域品牌信任对跨省旅游购物行为的影响研究--区域品牌类型的调节效应
20
作者 刘民坤 陈柳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区域品牌是跨省游客获取旅游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基于TPB理论探讨了区域品牌信任对跨省游客旅游商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区域品牌信任正向影响跨省游客购买态度和意愿,区域品牌信任和态度中介主观规范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区域... 区域品牌是跨省游客获取旅游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基于TPB理论探讨了区域品牌信任对跨省游客旅游商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区域品牌信任正向影响跨省游客购买态度和意愿,区域品牌信任和态度中介主观规范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区域品牌类型调节了“主观规范→区域品牌信任”和“区域品牌信任→购买意愿”两条路径,当以区域旅游商品品牌为依托型时,区域品牌信任对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对区域品牌信任影响则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商品 跨省游客 购买意愿 计划行为理论 区域品牌信任 区域品牌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