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9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及其评价——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崔和瑞 赵黎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系统分析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定义与内涵 ,从多目标角度 ,提出了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具体指标进行了排序 ,基于此对河北省“八五”和“九五”
关键词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 河北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有效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赵胜利 崔和瑞 刘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37-140,共4页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分析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容与组成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包络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对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有效性评价和实...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分析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容与组成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包络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对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有效性评价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农业生产系统运行效率保持有效外,其他四个子系统的运行都偏出了有效状态,因此应发展节水农业,增加科技、教育、财政等投资力度,促进农业持续、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 数据包络分析法 决策单元 持续
下载PDF
基于系统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及其评价——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崔和瑞 张淑云 赵黎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9-152,共4页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出发,分析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内涵、系统组成和作用机理。从多目标角度,提出了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出发,分析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内涵、系统组成和作用机理。从多目标角度,提出了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具体指标进行了排序,基于此对“八五“和“九五”期间河北省农业发展状况作出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系统理论 区域农业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河北
下载PDF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崔和瑞 赵黎明 薛庆林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5年第1期60-65,共6页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耗散结构原理 ,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出发 ,分析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内涵、系统组成和作用机理。
关键词 区域农业 可持续发展系统 农业可持续发展 耗散结构理论 内涵 过程 复杂
下载PDF
基于三角系统模型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和瑞 赵黎明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40,共4页
本文系统分析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内涵特征及目标体系 ,应用三角系统模型 ,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目标的基础组分及其运作发展机理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系统 三角模型
下载PDF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及实现模式 被引量:5
6
作者 崔和瑞 王伟 赵黎明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年第1期15-16,共2页
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定义出发,分析了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以此把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演变方向和发展过程,提出了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3种模式。
关键词 区域农业 可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 生态持续 社会持续 增长方式 集约性 适度性
下载PDF
池州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兼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晓华 《池州师专学报》 2000年第3期36-39,共4页
本文试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安徽省池州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对策,并就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进行探讨。
关键词 池州地区 农业 可持续发展 系统调控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下的西藏农业生态系统发展情况与路径刍议
8
作者 白玛群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86-189,共4页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农业生物、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人类生存的主要保障。西藏农业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特点显著,无论是在生态环境组分和资源还是农业技术经济条件,均与其他地区有较大区别,系统结构和功能较为独特。本文即...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农业生物、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人类生存的主要保障。西藏农业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特点显著,无论是在生态环境组分和资源还是农业技术经济条件,均与其他地区有较大区别,系统结构和功能较为独特。本文即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以西藏农业生态系统发展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发展现状,探索西藏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农业 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模式
下载PDF
基于系统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崔和瑞 赵黎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04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系统理论,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这一概念,系统地分析了该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以此把握区域农...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系统理论,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这一概念,系统地分析了该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以此把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演变方向和发展过程,并对其进行初步理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 系统理论 系统分析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10
作者 刘亚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076-079,共4页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与完善性,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对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根据现有理论,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明确了需要创新管理模式的紧迫性。接...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与完善性,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对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根据现有理论,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明确了需要创新管理模式的紧迫性。接着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探讨了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路径,包括灵活适应农业生产体系、提升人才结构、加强资源配置以及利用科技进步等方面。研究发现,结构化的农业经济管理系统和科技创新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最后,提出了一套实施路径和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特点的经济管理创新模式。本文的研究结果能为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 创新路径 系统动力学分析 创新模式
下载PDF
基于系统协调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崔和瑞 赵黎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1-34,50,共5页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系统协调原理,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出发,分析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内涵、系统组成和作用机理,研究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系统协调原理,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出发,分析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内涵、系统组成和作用机理,研究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中诸子系统协调发展问题,并对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经验证,其结果是可信的。最后提出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协调理论 区域 农业可持续发展 系统 评价
下载PDF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及实现模式 被引量:6
12
作者 崔和瑞 赵黎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310-313,共4页
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定义出发 ,系统分析了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以此把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演变方向和发展过程 ,提出了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词 区域农业 可持续发展 系统分析 机制 模式
下载PDF
建立面向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显峰 崔伟宏 《遥感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3期231-236,共6页
在解决诸如工业选址的空间问题时,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避免了流行的商用GIS软件在空间信息的分析评价、时空分布、预测和模拟以及决策等模型分析功能的不足。该文提出了建立SDSS的两种基本途径:一是利用现有GIS与分析决策模型进行集... 在解决诸如工业选址的空间问题时,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避免了流行的商用GIS软件在空间信息的分析评价、时空分布、预测和模拟以及决策等模型分析功能的不足。该文提出了建立SDSS的两种基本途径:一是利用现有GIS与分析决策模型进行集成联结生成SDSS;另一种途径是自行开发具有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决策模型的一体化SDSS。前者开发周期短,费用较低,但系统的一体化程度差;后者由于全部软件都需要重新开发,因此开发周期长,费用高,但优点是系统一休化程度高,运行稳定,效率高,是"真正"的SDSS。并以建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为实例,说明建立SDSS的方法。最后,该文探讨了SDSS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支持系统 GIS 可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
下载PDF
基于能值的青藏高原边缘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魏奋子 岳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0-587,共8页
运用能值理论对四川省阿坝州农业生态系统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1952~2005年期间,阿坝州农业生态系统总能值投入从1.126×1022sej·a?1增加到1.661×1022sej·a?1,总能值产出从5.002×1020sej·a?1增... 运用能值理论对四川省阿坝州农业生态系统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1952~2005年期间,阿坝州农业生态系统总能值投入从1.126×1022sej·a?1增加到1.661×1022sej·a?1,总能值产出从5.002×1020sej·a?1增加到1.383×1022sej·a?1,生态功能潜力从54.08%下降到37.02%,人口基本承载力从19.94万人增加到31.51万人,能值自给率从74.58%下降到54.13%,能值投资率从34.0%上升到85.0%,能值密度从1.34×1011sej·m?2上升到1.97×1011sej·m?2,能值货币比率从4.93×1014sej·$?1降低到1.81×1013sej·$?1,环境负荷率从0.85上升到1.70,净能值产出率从0.18上升到1.82,可持续发展指数从0.20增加到1.07。研究结果表明,阿坝州农业生态系统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而生态旅游业对阿坝州农业生态系统的活力和发展潜力至关重要;阿坝州农业生态系统的工业辅助能投入不足,系统的发展建立在对自然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有不可持续的危险。并以此为据,提出了促进阿坝州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理论 农业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阿坝州 青藏高原边缘区
下载PDF
基于系统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和瑞 赵黎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6-52,共7页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巨系统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系统理论角度出发 ,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 ,分析了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以此把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巨系统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系统理论角度出发 ,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 ,分析了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以此把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演变方向和发展过程 ,并对其进行初步理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 可持续发展 系统分析 小康社会 耗散结构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超 李文峰 李林润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3-378,共6页
鉴于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社会、经济、人类等的复杂关系,该研究从区域角度出发,分别构建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通过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将二者整合,评判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研究中... 鉴于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社会、经济、人类等的复杂关系,该研究从区域角度出发,分别构建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通过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将二者整合,评判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研究中对生态环境质量及协调度评价结果划分等级,与GIS结合,制作成专题地图,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应用。结果表明:1996—2005年,江苏省沿江、沿海和两淮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发展水平高于徐连、宁镇扬和太湖经济区,大部分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均有提高,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在1996—1999年间呈波动上升后逐年下降,但仍保持良好或优质协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模型 灰色关联度 评价
下载PDF
植物保护与农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究
17
作者 周钦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2期44-46,共3页
【目的】植物保护作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手段,对于农业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理论角度探讨了植物保护与农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 【目的】植物保护作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手段,对于农业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理论角度探讨了植物保护与农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其对农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全面总结了植物保护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结果】从政策、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进一步加强植物保护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布局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区域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农业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排九 胡宝清 甘永萍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6年第8期61-62,共2页
根据广西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从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三方面选取了18个指标,构建了广西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出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广西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的实践研究——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例
19
作者 刘金俭 《地理教育》 2024年第S01期47-49,共3页
课程标准是地理教材编写的指引,是育人理念的源泉,是教学路径的依据,是学习评价的准绳。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制定发布和修订完善,基于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近年来教学研究的热点。“人地协调观... 课程标准是地理教材编写的指引,是育人理念的源泉,是教学路径的依据,是学习评价的准绳。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制定发布和修订完善,基于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近年来教学研究的热点。“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中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学路径 人地协调观 育人理念 新教材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学习评价 课程标准
下载PDF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20
作者 汪卫民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7期37-39,共3页
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从整体综合的角度出发,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分析,从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把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演变方向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提出促进区域农... 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从整体综合的角度出发,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分析,从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把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演变方向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提出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 可持续发展 系统分析 农业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