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民居建筑中的民间美术区域性特征体现——以皖南、山西民居建筑为例
1
作者 杜志远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皖南民居与山西民居是中国民居的杰出代表,它们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很高的技艺和艺术成就。它们的建筑样式、装饰纹样与手法极具当地人文特点,是我们研究民间美术区域性特征的重要资料。本文选择一南一北具有代表性的民居进行比... 皖南民居与山西民居是中国民居的杰出代表,它们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很高的技艺和艺术成就。它们的建筑样式、装饰纹样与手法极具当地人文特点,是我们研究民间美术区域性特征的重要资料。本文选择一南一北具有代表性的民居进行比较分析,意在能够更清楚地探析中国民间美术的区域性特征,也借此与民间美术研究者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 区域性特征 共性 差异性 山西民居 皖南民居
下载PDF
昭通地区地震灾害区域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白仙富 戴雨芡 +4 位作者 戴靖 余庆坤 张方浩 和仕芳 邓树荣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4-524,共11页
通过数理统计和横向对比定量、定性地分析昭通地震灾害的区域性特征,并从地理环境因素进行诠释.统计结果表明,昭通地震人员死亡、受灾人口、房屋破坏总面积、直接经济损失与震级总体呈指数关系;相同地震能量条件下,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 通过数理统计和横向对比定量、定性地分析昭通地震灾害的区域性特征,并从地理环境因素进行诠释.统计结果表明,昭通地震人员死亡、受灾人口、房屋破坏总面积、直接经济损失与震级总体呈指数关系;相同地震能量条件下,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随年份呈线性增长趋势.从横向对比看,昭通具有典型的小震大灾特征,同等条件下,昭通地震灾害损失是云南其他地区的2~5倍.人口基数大、人口密度高、社会财富总量大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和房屋抗震性能弱等是造成昭通地震灾害损失大的主要原因.地形起伏大、地表岩石破碎等原因使得昭通地震崩滑次生灾害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地区 地震灾害 区域性特征
下载PDF
中国气温涨落层次结构的区域性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佘振苏 陈炯 +1 位作者 梁爽 刘式达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339-344,共6页
运用近年来发展的湍流层次结构模型分析中国气温序列的涨落,研究其层次相似结构的区域性特征。通过对全国160个站点近50年来的月平均气温距平序列的分析,发现层次相似律基本上都存在,得到的层次相似系数β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我们... 运用近年来发展的湍流层次结构模型分析中国气温序列的涨落,研究其层次相似结构的区域性特征。通过对全国160个站点近50年来的月平均气温距平序列的分析,发现层次相似律基本上都存在,得到的层次相似系数β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我们对β的含义进行了讨论,并研究了β的区域分布以及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层次相似律 气温变化 区域性特征 大气环流
下载PDF
我国高校科研效率的区域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兴凯 左小娟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3,共7页
如何提升高校科研效率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利用我国2010-2012年28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使用可以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影响的三阶段DEA方法,实证测算了我国各地区高校科研的投... 如何提升高校科研效率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利用我国2010-2012年28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使用可以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影响的三阶段DEA方法,实证测算了我国各地区高校科研的投入产出效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科研效率的区域性特征,探讨了科研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改善和优化高校科研效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DEA 高校科研效率 区域性特征
下载PDF
冬季风异常对西北太平洋海温影响的区域性特征 被引量:18
5
作者 秦正坤 孙照渤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7-267,共11页
分析东亚冬季风异常对西北太平洋海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性特征。冬季风强(弱)年,黑潮流域及我国近海区出现明显的降温(升温),而太平洋暖池区北部和亲潮区海温出现一定的上升(下降)趋势。进一步的物理机制分析和数值... 分析东亚冬季风异常对西北太平洋海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性特征。冬季风强(弱)年,黑潮流域及我国近海区出现明显的降温(升温),而太平洋暖池区北部和亲潮区海温出现一定的上升(下降)趋势。进一步的物理机制分析和数值模式的结果表明,东亚冬季风对影响西北太平洋海温变化的热力因子与动力因子都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区域性特征的成因主要是各海区的大气和海洋对冬季风异常的响应方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风异常 西北太平洋海温 区域性特征
下载PDF
房地产市场区域性特征探索 被引量:8
6
作者 杜凤霞 杨占昌 陈立文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房地产市场运营、盈利、偿债和规模四方面将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划分为五大区域。研究结论主要有:房地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二者均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地... 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房地产市场运营、盈利、偿债和规模四方面将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划分为五大区域。研究结论主要有:房地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二者均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一致,只有天津、山东、江西和广西四个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而内蒙古和河北省则相反。以A类区域为例进行的住宅价格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区域内部住宅价格存在扩散和趋同效应,上海与北京、北京与天津之间都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上海是天津的格兰杰原因,即存在先导-滞后关系,二者关系是单向的,反之则不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学 区域性特征 聚类分析 房地产市场
下载PDF
探索适应区域性特征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 被引量:4
7
作者 谢浩 朱雪梅 +2 位作者 倪红 梁锐 周祥 《高等建筑教育》 2002年第2期68-70,共3页
当前建筑教育中存在忽视建筑技术类课程的倾向 ,因而强调学生必须具备技术修养的必要性。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设计领域站稳脚跟 ,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 ,发挥自身优势 。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建筑学 建筑技术 区域性特征 实践教学 高等教育 教学内容
下载PDF
我国农业装备水平区域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玉梅 田志宏 姜雪琴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4-57,共4页
文章针对我国农业装备水平区域性特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农业装备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农业装备水平的差异很显著,1990~2003年,劳均装备总动力的绝对差异增加,相对差异减小.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 文章针对我国农业装备水平区域性特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农业装备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农业装备水平的差异很显著,1990~2003年,劳均装备总动力的绝对差异增加,相对差异减小.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土地经营规模和种植制度是影响装备水平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装备水平 区域性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的区域性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巍 张屹山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8-102,共5页
本文采用非参数生产率指数方法对转轨时期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程度进行定量研究。文中采用分区域的工业统计数据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和技术水平的变化两个方面测算了工业生产率的演化,并对生产率增长的内涵、经济增长方式转... 本文采用非参数生产率指数方法对转轨时期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程度进行定量研究。文中采用分区域的工业统计数据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和技术水平的变化两个方面测算了工业生产率的演化,并对生产率增长的内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判据、区域性工业经济增长的特征等问题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增长方式 转变程度 区域性特征 经济增长 生产率指数 非参数方法 中国
下载PDF
北朝时期佛教石窟艺术样式的西传及其流变的区域性特征——以麦积山第127窟与莫高窟第249、285窟的比较研究为中心 被引量:15
10
作者 沙武田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6-106,共21页
本文以麦积山西魏第127窟和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49、285窟为讨论的主要对象,在二地同时期石窟艺术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北朝时期佛教石窟艺术样式的西传及其流变的区域性特征。
关键词 北朝佛教石窟 样式 区域性特征
下载PDF
陕西省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区域性特征的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雷瑞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文对陕西省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要分析;在自然地理分异形成的自然区域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性生态学基础、区域性技术经济环境、区域性综合社会特征以及林业比较效益的弱质性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本文对陕西省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要分析;在自然地理分异形成的自然区域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性生态学基础、区域性技术经济环境、区域性综合社会特征以及林业比较效益的弱质性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林业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性特征
下载PDF
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区域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爱莉 郑明春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8-110,共3页
通过比较分析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网上银行业务,指出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区域性特征所引发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西部网上银行业务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网上银行业务 区域性特征 业务创新策略 中国
下载PDF
论经济区域性特征视域下的就业教育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杰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0-152,共3页
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速度及资源掌控程度等方面不同,在产业发展态势及人力资源需求等方面各有差别,高校在人才培养与输送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区域特征性对人才就业的影响,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前提,通过不同区域发展的评定,合理评估市场与劳动... 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速度及资源掌控程度等方面不同,在产业发展态势及人力资源需求等方面各有差别,高校在人才培养与输送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区域特征性对人才就业的影响,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前提,通过不同区域发展的评定,合理评估市场与劳动力分配情况,建立就业趋势综合评估体系。同时利用政策优势,完善现有教学与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学生就业信息平台,完善应用型专业及特色学院建设,全面提升教学与服务质量,推动教学成果在就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特征 高校就业理念 落实途径 教学成果
下载PDF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区域性特征及其平衡重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元锋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2017年第12期14-19,共6页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产生和存在的基本依据。我国区域不平衡的形成有其历史、现实、政策和市场的多重原因,东部沿海地区的全面竞争发展新优势则是主要因素。重构和实现区域平衡关系重大、势在必行,但绝非易事。必须...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产生和存在的基本依据。我国区域不平衡的形成有其历史、现实、政策和市场的多重原因,东部沿海地区的全面竞争发展新优势则是主要因素。重构和实现区域平衡关系重大、势在必行,但绝非易事。必须用政府之力扭转市场之手,实现我国生产力在空间布局上发生有利于平衡的历史性根本改变。为此,区域政策必须调整和重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区域性特征 区域平衡 政策调整
下载PDF
浅析清代经济作物种植的区域性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国安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46,共5页
清代经济作物的种植较前代有了较大发展,并且呈现出区域性、商品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其中种植布局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桑、麻等传统经济作物虽然受到棉花的冲击而面积有所缩小,但在某些特殊有利的区域却异常集中和发达。棉花、烟草... 清代经济作物的种植较前代有了较大发展,并且呈现出区域性、商品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其中种植布局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桑、麻等传统经济作物虽然受到棉花的冲击而面积有所缩小,但在某些特殊有利的区域却异常集中和发达。棉花、烟草等新兴作物在普遍推广的同时,也日渐形成几大主要产区。在此基础上,全国开始出现了三大经济作物种植区。这些经济作物的区域性发展,是地理环境和商品经济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经济作物 种植 区域性特征
下载PDF
大连作家群区域性特征生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纪秀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0-83,共4页
近30年来大连作家写作在体现了各自的价值理念与审美追求的基础上,突出反映了作家群体在主题、风格、叙述策略上的"群体性"区域特征。具体从文化场域、文本场的趋同性与互文性、权力话语的导向(意识形态和传媒的导向功能)深... 近30年来大连作家写作在体现了各自的价值理念与审美追求的基础上,突出反映了作家群体在主题、风格、叙述策略上的"群体性"区域特征。具体从文化场域、文本场的趋同性与互文性、权力话语的导向(意识形态和传媒的导向功能)深入探讨其区域性特征的生成机制,以期促进区域文化创作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作家群 区域性特征 生成机制
下载PDF
土族民歌形态特点及其区域性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正君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7-41,共5页
本文在已有土族民间音乐研究的基础上,从音乐形态、唱词语言方面对土族民歌的特点进行系统论述,并对其"互助"、"民和"两大色彩区土族民歌的区域性特征作了进一步深入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土族 民歌 音乐形态 区域性特征
下载PDF
一种基于极值区域性特征的在线签名认证算法
18
作者 张荣虎 李若岭 +1 位作者 黄春华 崔梦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70-172,共3页
通过对在线签名认证算法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来实现在线签名认证。该算法通过计算图像上点坐标(x,y)的导数值为零得到极值点,把极值用来作为分段边界,得到一组基于所定义极值特征的规则。阐述了提取签名中的区域性特征。实验... 通过对在线签名认证算法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来实现在线签名认证。该算法通过计算图像上点坐标(x,y)的导数值为零得到极值点,把极值用来作为分段边界,得到一组基于所定义极值特征的规则。阐述了提取签名中的区域性特征。实验表明,该算法的错误拒绝率和错误接受率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 签名认证 极值 动态规化 区域性特征
下载PDF
论康雍乾时期台湾儒学的区域性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素芝 《韶关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康雍乾时期,清政府依照大陆学制,在台湾各府、县均设立了台湾最早的高等学府——儒学,对促进台湾社会的稳定,经济的飞跃,文艺的兴盛和繁荣,乃至促进民族融和,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儒学 府学 区域性特征
下载PDF
从鄂西木林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论川东-鄂西地区的区域性特征
20
作者 宋建中 李博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1年第2期161-168,共8页
本文研究了鄂西木林子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并探讨了川鄂山地的区域性特征。木林子区系现知种子植物共134科、488属、约1043种(包括种下分类单位,下同)。本区系10个东亚特有科中有6科的分布边界止于川鄂山地,3科盛产于川鄂山地。约14... 本文研究了鄂西木林子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并探讨了川鄂山地的区域性特征。木林子区系现知种子植物共134科、488属、约1043种(包括种下分类单位,下同)。本区系10个东亚特有科中有6科的分布边界止于川鄂山地,3科盛产于川鄂山地。约141属的分布区明显集中于川鄂山地或以川鄂山地为其主要分布区之一,约占该区系488属的28.9%。有52属的分布边界限于川鄂山地,另有27个百种以上大属的分布在川鄂山地呈急剧减少的态势。本区系以川鄂山地为主要分布区的有131种,占全部种数的12.56%,其中仅分布于川鄂山地的就有36种;还有约270种的分布边界止于川鄂山地。川鄂山地独特生境的阻限和对植物种系发生的诱发作用,是形成这种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区系 地理分布 区域性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