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对卵巢囊肿患者疼痛度及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
作者 安利 郭丽雯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观察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对卵巢囊肿患者疼痛度及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16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80例)与试验组(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80例),比较2... 目的观察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对卵巢囊肿患者疼痛度及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16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80例)与试验组(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80例),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护理前,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量表评分以及护理后躯体疼痛感评分均降低且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护理前,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提升且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8%与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可有效减轻卵巢囊肿患者疼痛度,缓解其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疼痛 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并发症预防及满意度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晨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1期163-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并发症预防及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3年5月在如皋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1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研究要求且进行血液透析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 目的探讨与分析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并发症预防及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3年5月在如皋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1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研究要求且进行血液透析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均为3个月,记录并发症发生与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3个月期间的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感染、内瘘堵塞、内瘘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的活力、社会功能、健康功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在行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应用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延伸护理 血液透析 尿毒症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不良情绪
下载PDF
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在晚期前列腺癌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石华琼 刘静 姚兵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在晚期前列腺癌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1日~2021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晚期前列腺癌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出院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在晚期前列腺癌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1日~2021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晚期前列腺癌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出院护理,观察组实施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死亡、出院前1 d及出院3个月后生存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疼痛程度[采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有效控制疼痛率]、服药依从性、焦虑程度[采用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焦虑状况测评工具(MAX-PC)汉化版]。结果:出院3个月后,两组QLQ-C30评分高于出院前1 d(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NRS疼痛等级、疼痛控制有效率、服药依从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MAX-PC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可以提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疼痛,从而改善其生存质量,缓解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延伸护理 晚期前列腺癌 癌痛 服药依从性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对乳腺癌癌痛患者疼痛程度、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4
作者 朱云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97-100,共4页
探讨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对乳腺癌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乳腺癌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 探讨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对乳腺癌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乳腺癌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共体模式下开展延伸护理,可以将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工作延伸到其院外生活中,有利于减轻患者癌痛程度,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高,建议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延伸护理 乳腺癌 癌痛 疼痛程度 服药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对乳腺癌癌痛患者疼痛程度、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丽华 余婧翔 +1 位作者 叶乐 刘琴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8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对乳腺癌癌痛患者疼痛程度、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40例乳腺癌癌痛患者纳入对照组,予以疼痛管理、药物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将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40例乳腺癌癌痛... 目的:探讨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对乳腺癌癌痛患者疼痛程度、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40例乳腺癌癌痛患者纳入对照组,予以疼痛管理、药物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将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40例乳腺癌癌痛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评分,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药物依从性量表(MMAS-8)、服药信心及服药意愿量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干预3个月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较干预前,两组患者BPI评分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两组MMAS-8、服药信心及服药意愿量表、FACT-B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3个月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共体模式下延伸护理可缓解乳腺癌癌痛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模式 延伸护理 疼痛 服药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医共体模式引导下的延续性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6
作者 余育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11-114,共4页
本次研究主要为了分析医共体模式引导体系下以延续性护理为核心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损伤发生率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讨延续性护理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了2021年4月到202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名长期卧床患者,通过随机划分的... 本次研究主要为了分析医共体模式引导体系下以延续性护理为核心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损伤发生率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讨延续性护理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了2021年4月到202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名长期卧床患者,通过随机划分的模式,划分为对照组60名长期卧床患者和60名实验组长期卧床患者,对照组使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长期卧床患者在对照组长期卧床患者基础上使用医共体模式引导下的延续性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比两组医共体模式引导下的延续性护理的对比指标。结果 实验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SF-36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讨论:综上所述,医共体模式引导下的延续性护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长期卧床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自我管理效能,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延续性护理 长期卧床患者 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影响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联合模式下的延伸伤口护理模式构建研究
7
作者 彭永艳 黎瑜婷 +1 位作者 谢敏 王俊美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8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县域医共体联合模式下延伸伤口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遵义市绥阳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模式下常规伤口护理的患者200例作为常规护理组,选取2023年1—12月遵义市绥阳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模式下伤口延伸服务的患者... 目的:分析县域医共体联合模式下延伸伤口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遵义市绥阳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模式下常规伤口护理的患者200例作为常规护理组,选取2023年1—12月遵义市绥阳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模式下伤口延伸服务的患者200例作为延伸护理组。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4、8周时,两组伤口面积小于干预前,压疮愈合计分表评分低于干预前,延伸护理组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周时,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延伸护理组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伸护理组伤口愈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院外带入压疮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延伸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县域医共体联合模式下延伸伤口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促进伤口愈合,降低院外带入压疮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联合模式 延伸伤口护理模式 院外带入压疮率 满意度
下载PDF
医共体模式下Triangle管理在基层医院重点监控药品成效分析中的应用
8
作者 赵欣 吴连平 +1 位作者 张红 史红军 《海峡药学》 2025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医共体”模式下采用Triangle分层分级管理模式在2022至2023年期间对南京市高淳区4家基层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效果,促进基层医院“医共体”的合理用药。方法对Triangle分层管理前后监控药品用量金额、人均金额、用药占比... 目的分析“医共体”模式下采用Triangle分层分级管理模式在2022至2023年期间对南京市高淳区4家基层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效果,促进基层医院“医共体”的合理用药。方法对Triangle分层管理前后监控药品用量金额、人均金额、用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和合理用药点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药师通过Triangle分层分级模式实现了重点监控药品的有效管理,管控后重点监控药品金额下降8.16%,人均金额下降16.54%,监控药品金额占比下降15.38%;药师点评效率由每小时6.06份提高到每小时8.33份,争议病历数由67份下降至21份,不合格病历由43份下降至23份。结论在“医共体”模式下通过Triangle分层分级管理模式用于重点监控药品管控的效果显著,在有限的专科临床药师基础上能够实现的区域内医疗机构的优化配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angle分层分级模式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以“四共”模式驱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高质量发展
9
作者 张正军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5年第2期166-169,共4页
以合作共赢为引导,驱动抱团发展;以成本共担为手段,实现降本增效;以成果共享为目标,推动纵向协作;以共建共商为机制,着力高效协作。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推动成员单位错位发展,防止资源... 以合作共赢为引导,驱动抱团发展;以成本共担为手段,实现降本增效;以成果共享为目标,推动纵向协作;以共建共商为机制,着力高效协作。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推动成员单位错位发展,防止资源浪费。加强密切合作,有序推进分级诊疗,进一步强化“县、镇、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实现紧密型医共体内医疗资源共享和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型 模式 实践和探讨
下载PDF
医共体模式下社区医院运营管理模式转变探究
10
作者 来路生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165-167,共3页
医共体模式是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其对社区医院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该文深入分析医共体模式下社区医院运营管理模式的转变,探讨目前社区医院运营管理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如加强人才培养与管理创新、加快... 医共体模式是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其对社区医院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该文深入分析医共体模式下社区医院运营管理模式的转变,探讨目前社区医院运营管理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如加强人才培养与管理创新、加快信息化建设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等,以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作用,推进医疗资源的优化,实现在医共体模式下社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和服务质量提升,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全面、便捷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运营管理模式 转变策略
下载PDF
医共体模式下个体化言语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言语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徐波 杨霞 +2 位作者 项旭芳 叶旭园 姚沂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21-024,共4页
分析针对脑卒中后言语障碍患者给予医共体模式下个体化言语训练联合穴位按摩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言语障碍患者70例,纳入时间2023年01月-2024年6月,随机将样本分为4组,第1空白组为10例,第2、3、4组分别为20例。第1组:空白组,无干... 分析针对脑卒中后言语障碍患者给予医共体模式下个体化言语训练联合穴位按摩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言语障碍患者70例,纳入时间2023年01月-2024年6月,随机将样本分为4组,第1空白组为10例,第2、3、4组分别为20例。第1组:空白组,无干预措施;第2组:给予个体化言语护理训练;第3组:给予穴位按摩;第4组:个性化言语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后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RRCAE)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ABC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后言语障碍患者,给予医共体模式下个体化言语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化言语训练 穴位按摩 脑卒中 言语障碍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模式下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对缩短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时间的研究
12
作者 童诗忆 冯楚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061-064,共4页
分析县域医共体模式下胸痛救治单元(CCPU)建设对缩短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以常规胸痛救治流程收治的102例急性高危胸痛患者为对照组,纳入2023年10月~2024年10月县域医共体模式下CCPU建... 分析县域医共体模式下胸痛救治单元(CCPU)建设对缩短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以常规胸痛救治流程收治的102例急性高危胸痛患者为对照组,纳入2023年10月~2024年10月县域医共体模式下CCPU建设期间收治的103例急性高危胸痛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完成时间[院内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肌钙蛋白检查报告获得时间、实验室检查报告获得时间]、药物使用时间[常备药物使用时间、抗凝药物使用时间]、高危填报率、胸痛时间管理表填写准确率、转运率、院内死亡率,比较两组转运至上级医院的患者转出时间。结果 研究组院内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肌钙蛋白检查报告获得时间、实验室检查报告获得时间、常备药物使用时间、抗凝药物使用时间、院内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危填报率、胸痛时间管理表填写准确率、转运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转运至上级医院的患者中,研究组患者转出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县域医共体模式下CCPU建设有利于为急性高危胸痛患者争取救治时间,可提高医院急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模式 胸痛救治单元建设 急性胸痛 救治时间
原文传递
基于县域医共体模式下的基层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越仙 杨梅 +2 位作者 吴小娟 叶月忠 姚燕红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5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县域医共体模式下基层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模式,形成可操作的推广路径,为基层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建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确立县域医共体模式下基层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模式,2020... 目的 探讨县域医共体模式下基层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模式,形成可操作的推广路径,为基层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建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确立县域医共体模式下基层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模式,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县域医共体内推广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观察县域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的种类和数量、服务对象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满意程度、医护人员对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满意度。结果 医共体内推广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达20项,培训后,服务对象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满意率达96.2%(93 880/97 550),医护人员对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满意率达到94.3%(348/369)。结论 县域医共体模式下的基层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后,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识和接受度升高,医护人员对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和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护理适宜技术 推广路径
下载PDF
医共体模式下基层医院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体验 被引量:7
14
作者 史淑芬 吴丹华 季林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2,107,共4页
目的了解医共体模式下基层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体验与期望,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医共体分院的12名具有“互联网+护理服务”资质的基层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 目的了解医共体模式下基层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体验与期望,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医共体分院的12名具有“互联网+护理服务”资质的基层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职业价值感提升、医共体模式下管理同质化、加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宣传、加强专科操作技能培训、实现团队协作个性化服务5个主题。结论提炼的主题反映了医共体模式下基层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收获与期望,可作为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机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互联网+” 护理服务 基层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医共体联合模式下一体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晓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6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探究医共体联合模式下一体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医共体... 目的 探究医共体联合模式下一体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医共体联合模式下的一体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相关急救时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急救相关耗时均少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00%vs.60.00%,P<0.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救期间,接受医共体联合模式下的一体化护理时,能够有效缩短急救相关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联合模式 护理
下载PDF
医共体下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云县模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尹一青 陈艳红 +2 位作者 李明仙 孙冬梅 王若梅 《中国农村卫生》 2024年第7期33-35,共3页
目的 探索医共体下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云县模式”,旨在为医共体模式下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医共体总医院成立中医适宜技术管理委员会,并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心,2022年通过“下派上研”“分层次教学”等方式组织医共... 目的 探索医共体下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云县模式”,旨在为医共体模式下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医共体总医院成立中医适宜技术管理委员会,并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心,2022年通过“下派上研”“分层次教学”等方式组织医共体13家成员单位加强培训,于2023年1月开始在临床科室推行,观察各成员单位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的种类和数量。结果 医共体内共培训一线临床护士495人,共推广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达15项,总开展例次增长率为52.3%,直接业务总收入增长率为71.5%。结论 “云县模式”医共体下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能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为偏远乡村群众提供便利,提高科室整体业务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适宜技术 紧密型县域 云县模式 推广应用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县域医共体护理同质化管理新模式构建
17
作者 祝孙蓉 曹秀月 徐小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8期066-069,共4页
随着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迅猛进步,县域医共体护理管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革新契机。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医疗服务的多元化、高效化需求,而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深度融合则为护理同质化管理提供新的解决路径。本研究深入剖析基于... 随着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迅猛进步,县域医共体护理管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革新契机。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医疗服务的多元化、高效化需求,而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深度融合则为护理同质化管理提供新的解决路径。本研究深入剖析基于这两项技术的县域医共体护理同质化管理新模式的构建,以期为县域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云计算 县域 护理同质化管理
下载PDF
乳腺癌癌痛病人的医共体模式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
18
作者 冯梦薇 李慧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05-0108,共4页
探讨医共体模式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癌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近5年中收治的乳腺癌癌痛病人选择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医共体模式延续性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 探讨医共体模式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癌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近5年中收治的乳腺癌癌痛病人选择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医共体模式延续性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疼痛评分、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共体模式延续性护理的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使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更强,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痛 模式 延续性护理 疼痛
原文传递
基于医共体模式的抗凝管理对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管理知晓度及疾病控制的影响
19
作者 刘福忠 陆佳 +4 位作者 董永超 陈波 宋建江 杨叶秋 杨应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27-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医共体模式下的抗凝管理对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知晓度及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房颤患者2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8例)和观察组(1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凝管理,观察组则采用... 目的探讨医共体模式下的抗凝管理对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知晓度及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房颤患者2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8例)和观察组(1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凝管理,观察组则采用医共体模式的抗凝管理,两组均管理6个月。统计两组疾病控制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管理前和管理6个月后自我日常生活管理能力、抗凝管理知晓度及依从情况。结果管理期间,观察组因房颤发作反复就诊例次、心悸发作反复就诊例次、房颤再入院例次、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所需检查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6个月后,观察组抗凝达标率为79.73%,显著高于对照组(64.86%,P<0.05)。管理6个月后与管理前比较,两组房颤特异(栓塞)征象管理、影响INR因素管理、遵医行为管理、服用华法林管理、生活方式管理、不良嗜好管理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6个月后,观察组抗凝管理知晓度及服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合理饮食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16%,显著低于对照组(25.68%,P<0.05)。结论基于医共体模式的房颤抗凝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疾病控制情况,提高其自我日常生活管理能力、抗凝管理知晓度及依从情况,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模式 抗凝管理 抗凝管理知晓度 疾病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