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务人员付出-回报失衡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关彦 林泽华 罗桢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05-2311,共7页
背景当前基层医务人员压力较大,容易出现付出-回报失衡情况和职业倦怠,阻碍基层卫生服务发展,未得到充分重视。目的研究基层医务人员付出-回报失衡情况和职业倦怠情况,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改善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 背景当前基层医务人员压力较大,容易出现付出-回报失衡情况和职业倦怠,阻碍基层卫生服务发展,未得到充分重视。目的研究基层医务人员付出-回报失衡情况和职业倦怠情况,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改善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3—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省东莞市4个街道、28个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基层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职业倦怠通用量表(MBI-GS)和付出-回报失衡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以MBI-GS得分为因变量,以付出-回报失衡模型中的付出-回报比和超负荷程度为自变量,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付出-回报失衡模型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共纳入347名基层医务人员。基层医务人员MBI-GS量表总得分为(3.72±1.25)分。职业倦怠现象发生率为93.4%,有76.7%被调查者处于付出-回报失衡状态,有35.2%被调查者处于高负荷状态;处于付出-回报失衡状态的基层医务人员的MBI-GS量表总得分高于处于付出-回报平衡状态的基层医务人员(t=-5.20,P<0.001);处于高负荷状态基层医务人员的MBI-GS量表总得分高于处于正常负荷或低负荷状态的基层医务人员(t=8.08,P<0.001)。多元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付出-回报失衡、超负荷程度对职业倦怠有正向预测作用(b=0.414、0.109,P<0.05)。结论基层医务人员付出-回报失衡情况严重,职业倦怠状况普遍,付出-回报失衡模型对职业倦怠有正向预测作用,建议适当减轻基层医务人员工作负荷,提高其工作回报,重视其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医院 心理倦怠 基层医务人员 付出-回报失衡 职业倦怠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带薪年休假在医务人员群体实施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北京市F三级医院实例分析
2
作者 段婷 马晓 洪玉凤 《经济师》 2024年第4期224-225,共2页
文章以北京市F三级医院为例,对近五年带薪年休假实施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类别、分层次对2021年带薪年休假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带薪年休假在医务人员群体的实施现状,探析实施中的困难、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医务人员合理合... 文章以北京市F三级医院为例,对近五年带薪年休假实施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类别、分层次对2021年带薪年休假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带薪年休假在医务人员群体的实施现状,探析实施中的困难、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医务人员合理合法休假,减少倦怠感提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带薪年休假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何淼 韩杨云 +3 位作者 蒋帅 苟诗原 易晟 蒋春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167-168,F0003,共3页
目的:分析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德阳地区市属公立医院的10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一般资料及职业倦怠评分,分析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危险因素。结果:100名医务人员中... 目的:分析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德阳地区市属公立医院的10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一般资料及职业倦怠评分,分析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危险因素。结果:100名医务人员中,无职业倦怠18.0%(18/100),轻度职业倦怠36.0%(36/100),中度职业倦怠26.0%(26/100),重度职业倦怠20.0%(20/100)。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职业及日工作时间是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21~40岁、工作年限≥10年、未婚、护士职业、日工作时间>8 h是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针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医院管理者应加以重视,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改善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医务人员 职业倦怠 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亚当·斯密美德思想对医务人员德性培养的启示
4
作者 宋杨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6,21,共5页
市场经济下人们对私利的追逐必须要有道德约束,如何帮助医学界走出道德困境是必须直面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基于亚当·斯密的美德思想,探讨德性伦理在医务人员德性培养中的重要性。通过审慎、正义、仁慈和克己这四种个人具备的美德,... 市场经济下人们对私利的追逐必须要有道德约束,如何帮助医学界走出道德困境是必须直面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基于亚当·斯密的美德思想,探讨德性伦理在医务人员德性培养中的重要性。通过审慎、正义、仁慈和克己这四种个人具备的美德,将其与医务人员品行培养实际联系起来,得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美德思想对医务人员德性培养的启示,即用审慎之美德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用正义之美德维护患者健康利益、用仁慈之美德增进患者幸福感以及用克己之美德学会自我管理等,旨在为医务人员的德性培养提供智识支持以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美德 医务人员 德性培养
下载PDF
不同实习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能力知信行现况调查
5
作者 郑杏 王艾君 +1 位作者 于明光 赵存跃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421-426,共6页
目的 对不同实习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信行能力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 2021年3-9月采取方便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2所医学院校正在临床实习的护士及医生进行职业防护知信行能力问卷调查,采取问卷星方式进行线上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452... 目的 对不同实习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信行能力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 2021年3-9月采取方便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2所医学院校正在临床实习的护士及医生进行职业防护知信行能力问卷调查,采取问卷星方式进行线上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452份,其中实习护士187名(本科64名、专科123名),实习医生265名(本科221名、专科44名)。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实习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与防护态度、防护知识与防护行为总体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别实习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态度、行为总体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33.733、29.158、28.740,P<0.001);专科实习医生与本科实习护士及专科实习护士职业防护知识5个维度、职业防护态度2个维护及职业防护行为4个维护的总体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管理者应加强对实习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实习医生职业防护能力的培训,从而降低其职业暴露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 知信行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医务人员对“互联网+医联体”可接受度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陈淑华 简张桂 +4 位作者 林炳城 周其如 曾科辉 薛冰妮 李文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综合运用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型探索分析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互联网+医联体”的可接受度影响因素,以期为“互联网+医联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对参与到“互联网+医联体”的市级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 目的综合运用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型探索分析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互联网+医联体”的可接受度影响因素,以期为“互联网+医联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对参与到“互联网+医联体”的市级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0.0和Amos17.0软件对“互联网+医联体”接受度进行统计学描述,构建因变量为行为意向及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在自变量范围中,841名随访对象的个创性得分最高,为(3.88±0.67)分;其次是社会影响,为(3.86±0.66)分;感知风险得分最低,为(3.52±0.78)分。在因变量中,行为意向的得分为(3.86±0.68)分,满意度的得分为(7.72±1.88)分。结论便利条件、个创性、自我效能、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听过“互联网+医联体”、受教育程度和感知风险等因素为医务人员参与“互联网+医联体”建设的行为意向和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互联网+医联体 可接受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
7
作者 庞震苗 易颖 陈量善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3期427-431,共5页
目的:对广东省基层医务人员疫情防控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编制疫情防控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调研。结果:收入、学历和职称是影响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不存在异质性。结论:... 目的:对广东省基层医务人员疫情防控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编制疫情防控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调研。结果:收入、学历和职称是影响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不存在异质性。结论:基层满意度总体处于合理水平,在后疫情时代,需加强重点方面细节管理,提高基层重大公卫事件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发达 欠发达 基层医务人员 疫情 满意度
下载PDF
社会心理因素对医务人员抑郁症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8
作者 容楠 陶玉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0191-0194,共4页
探究影响医务人员抑郁症状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作用机制,为缓解医务人员抑郁症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出参考意见。方法 通过回顾以往大量文献总结、探索并提出新的结论。结果 职业紧张、工作场所暴力和组织支持感等社会心理因素对医务... 探究影响医务人员抑郁症状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作用机制,为缓解医务人员抑郁症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出参考意见。方法 通过回顾以往大量文献总结、探索并提出新的结论。结果 职业紧张、工作场所暴力和组织支持感等社会心理因素对医务人员抑郁症状有显著影响,心理资本在社会心理因素与抑郁症状起中介作用。结论 医院管理者通过增加医务人员的组织支持感、减少职业紧张和工作场所暴力等方法来缓解其抑郁症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状 医务人员 心理资本
下载PDF
“破五唯”背景下上海市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传播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卞冬生 朱凡 +2 位作者 陈玮 唐文佳 李国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在“破五唯”和卫生专业人员职称评审改革出台的背景下,分析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传播意愿及其激励和制约因素,探讨提升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传播意愿的有效路径。方法2022年11—12月,采用自制线上问卷对上海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医... 目的在“破五唯”和卫生专业人员职称评审改革出台的背景下,分析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传播意愿及其激励和制约因素,探讨提升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传播意愿的有效路径。方法2022年11—12月,采用自制线上问卷对上海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务人员基本信息、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传播现状及需求分析、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传播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等。结果共有762名医务人员参与本次调查,79.9%的人表示愿意参与健康科普传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级职称、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感、增加患者资源、职称晋升、科普相关奖项、纳入绩效考核、缺乏科普技巧是影响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传播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务人员开展健康科普传播意愿强烈,医院应通过构建长效激励机制、加强科普能力培训和提升人文素养调动医务人员健康科普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五唯” 医务人员 健康科普 职称评审改革
下载PDF
基于职业生命质量的医务人员社会支持需求研究
10
作者 王桂芹 方少凡 +4 位作者 叶海霞 卜秀珠 郑媛 叶映林 孙泉 《现代医院》 2024年第5期806-809,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新冠后疫情时期广州市医务人员社会支持需求,为相关部门对广州市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社会支持,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定额抽样和便利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抽取调查对象,通过网络平台发送... 目的通过调查新冠后疫情时期广州市医务人员社会支持需求,为相关部门对广州市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社会支持,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定额抽样和便利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抽取调查对象,通过网络平台发送问卷至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进行填写。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医务人员社会支持总分满分为20分,得分为9(7,11)分,其中媒体支持得分最低。不同年龄组、学历和岗位的医务人员社会支持总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中,25岁以下得分中位数最低;各学历中,大专及以下得分中位数最低;各岗位中,行政职能科室得分中位数最高,其他岗位得分中位数相等。总人数排在前5位的社会支持需求为:患者理解和信任医务人员(93.03%)、单位提高薪酬福利(86.06%)、媒体正确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83.41%)、媒体关注医务人员生存状态(80.29%)以及媒体加强失实报道和不当言论监管(76.92%)。25岁以下医务人员患者对遵守医嘱、大专及以下医务人员对家人(或朋友)关注身心健康的需求较高。总人数排在前5位的迫切希望的社会支持需求为:患者理解和信任医务人员(75.72%)、单位提高薪酬福利(53.85%)、家人或朋友协助家庭事务(42.55%)、媒体正确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34.62%)和媒体关注医务人员生存状态(33.41%)。结论医务人员的社会支持得分不高,需要多方面给予社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社会支持需求 职业生命质量 调查研究
下载PDF
新冠后疫情时期广州市医务人员职业生命质量调查
11
作者 王桂芹 方少凡 +4 位作者 卜秀珠 郑媛 叶海霞 叶映林 孙泉 《现代医院》 2024年第4期557-560,共4页
目的通过了解新冠后疫情时期广州市医务人员职业生命质量现状,为相关部门关注医务人员职业生命质量,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定额抽样和便利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抽取调查对象,通过微信发送问卷至符合条件... 目的通过了解新冠后疫情时期广州市医务人员职业生命质量现状,为相关部门关注医务人员职业生命质量,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定额抽样和便利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抽取调查对象,通过微信发送问卷至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进行填写。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市医务人员生命质量总分均值为104.0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QWL7-32总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技人员得分均值最高,临床护士得分均值最低。不同学历医务人员职业胜任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本科的职业胜任感中位数最低。不同岗位医务人员生理健康、职业满意度、职业胜任感和工作家庭平衡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理健康、职业满意度和职业胜任感得分中位数临床护士低于其他岗位;工作家庭平衡感得分中位数临床护士、医技人员低于临床医生和行政职能科室人员。结论相关部门需重点关注本科学历职业胜任感、临床护士生理健康、职业满意度和职业胜任感,临床护士、医技人员工作家庭平衡感。应针对性地给予相应医务人员群体更多的人文关怀,关注其身心状况和家庭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加强相关培训,支持外出进修和学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生命质量 调查研究
下载PDF
线上培训在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能力建设中的应用效果与需求分析
12
作者 张立杰 李志丽 +1 位作者 刘宇红 高静韬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76-581,共6页
目的 调查全国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参与线上培训的现状,发现互联网线上培训的需求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改善线上培训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星对2019-2021年期间参与过结核病领域线上培训的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计数资... 目的 调查全国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参与线上培训的现状,发现互联网线上培训的需求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改善线上培训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星对2019-2021年期间参与过结核病领域线上培训的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进行数据描述,不同层级的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的线上培训需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纳入调查问卷共1512份,其中75.9%主要通过线上直播形式接受结核病相关培训,79.0%年平均线上培训为10次以内,72.4%认为线上培训的知识大部分能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参与线上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上课时间不灵活(53.9%)、无纸质讲义(29.4%)、无实践课程(28.4%)。35.2%表示其所在单位对于参加线上培训没有任何激励措施。线上培训总体满意度较高为83.1%,对培训师资的满意度最高为88.4%,培训时间安排满意度最低为63.5%。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称、工作年限、工作单位层级、工作岗位都是影响线上培训满意度的因素。不同层级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对开展线上培训的日期和时间段方面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线上培训方式和每课时培训时长方面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线上培训总体满意度较高,是未来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能力建设的重要方法,应充分发挥其优势,解决存在问题,线上培训安排应考虑受众目标的具体需求,使其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线上培训 医务人员 满意度
下载PDF
重大突发传染病流行背景下医务人员工作家庭平衡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杨川 龚怡琳 +1 位作者 汪大伟 王慧卿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年第2期75-82,共8页
目的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分析在重大突发传染病流行背景下,影响医务人员工作家庭平衡的因素,以期在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发生时,为保障医务人员平衡工作家庭关系提供策略依据。方法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开展线上问... 目的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分析在重大突发传染病流行背景下,影响医务人员工作家庭平衡的因素,以期在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发生时,为保障医务人员平衡工作家庭关系提供策略依据。方法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开展线上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职工人口学特征、新冠病毒感染情况和工作家庭平衡评分等。对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分析影响工作家庭平衡4个维度的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5652份,感染新冠病毒职工4362人。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职务、科室类别、岗位、聘用方式、工作年限、所属院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严重程度、症状持续时间、近1周是否存在新冠症状是影响医务人员工作家庭平衡的因素。结论重大突发传染病发生时,特定医务人员群体面临工作家庭平衡压力,应予以重点关注。同时应建立、健全医务人员长期新冠肺炎康复支持体系,以保障医务人员心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家庭平衡 重大突发传染病 医务人员
下载PDF
医务人员视角下远程医疗满意度及服务效果分析
14
作者 石小兵 何贤英 +2 位作者 陈保站 刘冬清 赵杰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9-44,58,共7页
目的/意义分析医务人员对远程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服务效果、参与意愿,梳理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方法/过程面向各地医疗机构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 524份。基于调查问卷数据,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影响医务人员... 目的/意义分析医务人员对远程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服务效果、参与意愿,梳理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方法/过程面向各地医疗机构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 524份。基于调查问卷数据,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影响医务人员评价和态度的关键因素。结果/结论医务人员对远程医疗服务的整体满意度、服务效果处于较高水平,参与意愿较强。需要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改善医务人员远程医疗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疗 医务人员 满意度 服务效果
下载PDF
534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15
作者 王诗妍 杨晓霞 +3 位作者 李彦雷 李捷 王泽松 张飞雄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相关对策。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宁夏部分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进行线上测评,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相关对策。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宁夏部分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进行线上测评,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结果共回收534份有效问卷,其中综合医院239份,专科医院295份。22.8%的医务人员有不同程度的焦虑;29.2%的医务人员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抑郁;24.2%的医务人员抑郁评分表现为轻度及以上的抑郁;39.2%的医务人员出现不同症状的强迫症状,且睡眠问题尤其突出,90.4%的医务人员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总评分提示存在睡眠质量障碍。在参与疾病救治工作过程中,救治信心越强的医务人员,在各项心理评分指标上表现出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睡眠障碍评分和PSQI总评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睡眠障碍评分与PSQI总评分综合医院显著高于专科医院(P<0.05)。结论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参与疾病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较差,且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增强救治信心是改善医务人员心理状态、提高其睡眠质量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状况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对策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杨华杰 王皓翔 +3 位作者 陈运聪 梁旭东 王家骥 黄翔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4-842,共9页
背景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发生以来,身处防控一线的社区医务人员面临着直接接触病毒的风险,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等问题,因此探究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内在联系对精准实施心理干预具有重... 背景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发生以来,身处防控一线的社区医务人员面临着直接接触病毒的风险,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等问题,因此探究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内在联系对精准实施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新冠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取296名中山市社区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编制的社区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压力调查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对其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及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中山市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高感知压力的检出率为10.1%(30/296);中度及以上焦虑和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7.1%(21/296)和9.5%(28/296);性别、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是社区医务人员焦虑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疫情期间从事日常诊疗工作情况、疫情期间从事“三人小组”上门排查工作情况、焦虑情绪状态存在情况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是社区医务人员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是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压力与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且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与人力资源的相对不足等因素加剧了社区医务人员负性情绪的叠加效应,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特点及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长效投入和发展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社区卫生工作者 社区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安徽省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核心医院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运行现状的认知及满意度研究
17
作者 董海燕 黄晓磊 +2 位作者 梁辉 纪凯 陈任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目的探讨安徽省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核心医院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运行现状的认知、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性,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做实。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皖中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联体、皖北... 目的探讨安徽省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核心医院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运行现状的认知、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性,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做实。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皖中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联体、皖北宿州市立医院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皖南池州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核心医院的511名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运行现状的认知和满意度情况,并采用二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医务人员满意度的因素。结果139名(27.20%)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运行现状表示满意。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职称、是否了解双向转诊、所在单位对双向转诊宣传力度、双向转诊制度必要性认知是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P均<0.05)。调查的511名核心医院医务人员中有397人(77.69%)认为患者不信任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338人(66.14%)认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有限、222人(43.44%)认为医疗机构间经济利益分配不均衡、341人(66.73%)认为没有统一的双向转诊标准和指南、323人(63.21%)配套的政策支持不到位、301人(58.90%)认为医疗机构间缺乏信息沟通是当前安徽省紧密型医联体运行的主要障碍。结论完善安徽省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双向转诊工作、提升医务人员满意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双向转诊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明确双向转诊标准和指南、平衡医疗机构间经济利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完善信息系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医联体 医务人员 双向转诊 认知 满意度
下载PDF
2012~2023年某三甲专科医院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18
作者 宋付瑜 周懿 +2 位作者 刘治清 顾云 熊巧 《医师在线》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分析某三甲专科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与建议。方法查阅2012~2023年某三甲专科口腔医院HIV职业暴露记录资料,从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类别、工龄... 目的分析某三甲专科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与建议。方法查阅2012~2023年某三甲专科口腔医院HIV职业暴露记录资料,从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类别、工龄、暴露类型、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23年该院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共6例;实习医生更容易发生HIV职业暴露;因锐器伤导致的职业暴露多于血液体液暴露。结论医院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强针对低年资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相关培训,规范操作流程,提高个人防护意识,降低HIV职业暴露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
下载PDF
行为和社会驱动因素影响医务人员疫苗态度的机理与对策研究
19
作者 党媛 杨扬 +1 位作者 杜嘉双 黄旸木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2期32-36,共5页
本文梳理了医务人员疫苗态度的现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行为和社会驱动因素(BeSD)模型以及我国实际情况构建医务人员疫苗态度和行为的决策模型,从想法和感受、现实问题、社会过程、动机方面分析医务人员接种和推荐疫苗的动因和... 本文梳理了医务人员疫苗态度的现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行为和社会驱动因素(BeSD)模型以及我国实际情况构建医务人员疫苗态度和行为的决策模型,从想法和感受、现实问题、社会过程、动机方面分析医务人员接种和推荐疫苗的动因和阻碍因素,提出了增强疫苗医务人员对免疫接种的认知和信心、开展科学研究落实服务提供方的激励政策、提升疫苗及其接种服务的可及性与便利性、多举措保障医务人员与儿童家长的有效沟通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BeSD模型 疫苗接种 疫苗推荐
下载PDF
ABC分类绩效管理法对医务人员服务质量、心理健康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20
作者 李聪艺 高瑞玲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ABC分类绩效管理法对医务人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某院200名在职医务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统一医院绩效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基于ABC分类绩效管理法。比较两组服务质量[医疗服... 目的:探究基于ABC分类绩效管理法对医务人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某院200名在职医务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统一医院绩效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基于ABC分类绩效管理法。比较两组服务质量[医疗服务质量量表(CQS)]、心理健康[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工作满意度[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短式量表(MSQ)]及同情疲劳状况调查[职业生命质量量表中文版(ProQOL)]。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QS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t=-6.944,-6.920,-7.220;P<0.05),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较低(t=4.894,4.145;P<0.05),GWB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t=-8.548,-4.699,-5.972,-6.778,-9.472,-6.377;P<0.05),MSQ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t=-7.939,-8.925,-7.151;P<0.05),ProQOL各维度评分明显较低(t=10.441,9.667,5.661;P<0.05)。结论:针对医务人员给予基于ABC分类绩效管理法,可明显改善其服务质量,促进心理健康,增加主观幸福感,提升工作满意度,改善同情疲劳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分类绩效管理法 医务人员 服务质量 心理健康 工作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